CN110998421A -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8421A
CN110998421A CN201880054730.6A CN201880054730A CN110998421A CN 110998421 A CN110998421 A CN 110998421A CN 201880054730 A CN201880054730 A CN 201880054730A CN 110998421 A CN110998421 A CN 110998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quid crystal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rysta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47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敬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98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polarized light, e.g. by converting a polarisation component into another o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Abstract

发光装置设有:液晶部,具有介于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液晶层;发光部,具有与液晶部的第一表面相对的光出射面,并且相对第一表面倾斜地从光出射面出射光;以及光学组件,面对液晶部的第二表面并具有界面,该界面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并且相对于第二表面倾斜设置。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例如用于使光入射液晶层的发光部的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其中从背光源出射的光入射液晶面板。背光源输出具有高指向性的光(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3005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期望应用于这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装置改善视角特性。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视角特性的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包括:液晶部,具有介于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液晶层;发光部,具有光出射面,并且从光出射面对第一表面沿倾斜方向出射光,其中光出射面面向液晶部的第一表面;以及光学组件,面对液晶部的第二表面并具有界面,其中界面相对于第二表面倾斜并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具有介于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液晶层;发光部,具有光出射面,并且从光出射面对第一表面沿倾斜方向出射光,其中光出射面面向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以及光学组件,面对液晶面板的第二表面并具有界面,其中界面相对于第二表面倾斜并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或显示装置中,从发光部的光出射面对液晶部的第一表面沿倾斜方向入射的光穿过液晶层。穿过液晶层的光在光学组件的要提取界面处折射(透过)和反射。
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中,发光部在倾斜方向上对液晶部的第一表面出射光。与发光部在相对于液晶部的第一表面的垂直方向上出射光的情况相比,这减小了在相对于第二表面的垂直方向(正面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与在相对第二表面倾斜的方向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之间的差异。因此可改善视角特性。要注意,这里描述的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并且可存在本公开中阐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整体配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棱镜片的示意性配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第一棱镜片上配置凸部的表面的示图。
图4A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度θ为45度的情况下的光束的示图。
图4B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角度θ为20度的情况下的光束的示图。
图5A是示出图2所示的棱镜面设置在光源侧的光束的示图。
图5B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棱镜面设置在与光源相反的一侧的光束的示图。
图6A是图2所示的凸部的形状的另一实例(1)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B是图2所示的凸部的形状的另一实例(2)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C是图2所示的凸部的形状的另一实例(3)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A是示出配置图6A所示的凸部的多个表面的尺寸的示图。
图7B是示出配置图6B所示的凸部的多个表面的尺寸的示图。
图7C是示出配置图6C所示的凸部的多个表面的尺寸的示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第二棱镜片的示意性配置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第二棱镜片上的凸部的延伸方向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操作的示图。
图11是根据比较实例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2A是示出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根据视角的光学特性的变化的示图。
图12B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根据视角的光学特性的变化的示图。
图13A是示出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根据视角的颜色变化的示图。
图13B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根据视角的颜色变化的示图。
图14是根据变形例的第一棱镜片的配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5A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5B是图15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要注意的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实施方式(具有在倾斜方向上相对液晶面板出射光的发光部的显示装置)
2.变形例(将第一棱镜片结合到光学片的实例)
<1.实施方式>
(显示装置1的配置)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截面图。显示装置1具有用作背光源的发光部(发光部10);由从发光部10的光出射面(光出射面10E)出射的光照射的液晶面板20;以及光学构件30,设置在液晶面板20的光提取侧的表面(第二表面20B)上。液晶面板20具有从发光部10出射的光入射的第一表面20A;以及面对第一表面20A的第二表面20B。发光部10设置在液晶面板20的背面侧(第一表面20A侧)。这里,液晶面板20是根据本技术的“液晶部”的具体实例。
发光部10是例如直下式背光源,并且从背面侧(离光出射面10E较远的一侧)开始依次具有光源11、扩散板12、准直部13、第一棱镜片14和反射型偏振膜15。发光部10的光出射面10E设置为面对液晶面板20的第一面20A。
发光部10设有面对扩散板12的多个光源11。光源11包括例如LED(发光二极管)。光源11具有例如包括n型覆层、有源层和p型覆层的层叠结构。光源11还具有电连接至n型覆层的n侧电极和电连接至p型覆层的p侧电极。所有光源11可输出相同颜色的光。替代地,发光部10可设有输出不同颜色的光的光源11。
光源11设置在例如光源基板(未图示)上。光源基板设置有配线图案,以允许对每个驱动单元区域进行发光控制。配线图案向光源11提供驱动电流。这使得能够对多个光源11进行局部发光控制(局部调光)。
扩散板12布置在光源11和准直部13之间。扩散板12被配置成接收从光源11出射的光。入射扩散板12的光在扩散板12内扩散,从而使面内的亮度等均匀化。均匀化的光经由准直部13入射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扩散板12包括例如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材料。
设置在扩散板12与第一棱镜片14之间的准直部13对由扩散板12均匀化的光进行准直。即,准直部13在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垂直的方向上输出指向性高的光。准直部13包括例如两个棱镜片(未示出),该两个棱镜片具有在彼此正交的方向(图1中的X方向和Y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凸部(未示出)。
第一棱镜片14(第一光学片)设置在准直部13与反射型偏振膜15之间,并且例如将从准直部13入射的平行光分成两个方向的光束。第一棱镜片14通过空气层相对于准直部13和反射型偏振膜15中的每个而布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棱镜片14设置在准直部13与光出射面10E之间,从而使光从发光部10的光出射面10E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以倾斜方向出射。尽管稍后将描述细节,但这使得可改善视角特性。
图2是第一棱镜片14的示意性配置的透视图。第一棱镜片14具有棱镜面14PS,棱镜面14PS设置有多个带状凸部14P。多个凸部14P沿相同方向(图2中的Y方向)延伸,并且在棱镜面14PS上,沿与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图2中的X方向)排列多个凸部14P。凸部14P的截面形状例如是三角形。
如图3所示,凸部14P具有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的垂直线PL以角度θ倾斜的表面(表面14P1),并且角度θ理想地满足以下表达式(1)。
θ≥90-sin-1(n0/n1×sin(90-θ))……(1)
n0……与棱镜面14PS接触的物质的折射率
n1……凸部14P的折射率
例如,与棱镜面14PS接触的物质是空气,其满足n0=1。此外,凸部14P包括满足n1=1.4至1.8的透明(透光)树脂材料。将n0=1和n1=1.4至1.8应用于表达式(1),其满足角度θ≥25度。即,凸部14P期望具有使相对于垂直线PL的角度θ等于或大于25度的表面14P1。
图4A和图4B示出了穿过凸部14P的光束(光束L)。图4A示出具有的角度θ为45度的凸部14P,并且图4B示出了具有的角度θ为20度的凸部14P。以这种方式,当角度θ小于25度时(当不满足表达式(1)时),穿过凸部14P的光束趋于被分成三个或更多个方向(图4B)。分成三个或更多个方向的光束L使得难以改善视角特性。因此,期望角度θ满足上述表达式(1)。
第一棱镜片14优选以其棱镜面14PS面向光源11的方式布置。即,棱镜面14PS设置为与光源11(准直部13)面对,并且与棱镜面14PS相对的平坦面设置为面向液晶面板20(反射型偏振膜15)。
图5A和图5B示出了穿过第一棱镜片14的光束(光束L1和L2)。在图5A中,棱镜面14PS设置成面对光源11,而在图5B中,棱镜面14PS设置成面对液晶面板20。提供棱镜面14PS面对光源11使得可进一步增大由在两个方向上分开的光束L1和L2形成的角度α。此外,光束L1和L2难以扩散。这使得可进一步改善视角特性。
图6A至图6C示出了凸部14P的截面形状的实例。凸部14P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梯形(图6A)。梯形截面形状例如是其中一个角被切去的三角形的形状。通过使凸部14P的截面形状为梯形,除了相对于垂直线PL形成角度θ的表面14P1以外,还设置有相对于垂直线PL接近垂直的表面(表面14P2)(平行于第一表面20A)。表面14P2例如垂直于垂直线PL设置。以这种方式,通过为凸部14P提供以与表面14P1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倾斜的表面14P2,可提高设计自由度。例如,通过使表面14P2相比表面14P1更接近垂直于垂直线PL,可通过表面14P2抑制正面亮度的降低,同时通过表面14P1提高视角特性。
如图6B所示,凸部14P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五边形以具有表面14P1和14P2,或者表面14P2可具有弯曲表面,如图6C所示。
通过给凸部14P提供表面14P1和14P2,如图7A至图7C所示,可调节相邻凸部14P之间的表面14P1的距离D1(X方向上的相邻表面14P1之间的距离)和表面14P2的距离D2(X方向上的表面14P2的尺寸)。这使得可进一步提高设计自由度。D1:D2是例如42:58。
在第一棱镜片14和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之间设置例如反射型偏振膜15。反射型偏振膜15是仅增加并输出特定偏振分量的亮度增加构件,该构件透射入射光中的一个偏振分量,并反射另一偏振分量。通过将反射的另一偏振分量转换成一个偏振分量,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作为反射型偏振膜15,例如,可使用DBEF(双亮度增强膜)。
液晶面板20是显示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的透射型液晶面板。液晶面板20具有:第一表面20A,其设置为面对反射型偏振膜15并靠近反射型偏振膜15;以及第二表面20B,其比第一面20A更远离反射型偏振膜15。第一表面20A和第二表面20B的形状例如是矩形(参见稍后描述的图9)。液晶面板20具有例如一对基板和设置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面板20可进一步设置有偏振板等。例如,从发光部10出射的光从第一表面20A入射一个基板,并且经由液晶层和另一基板从第二表面20B取出。液晶面板20例如以VA(垂直取向)法驱动。液晶面板20可以以IPS(In-Plane-Switching,面内切换)方法或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方法驱动。
设置成面对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的光学构件30具有例如粘合层31(第一粘合层)和第二棱镜片32(第二光学片)。第二棱镜片32通过粘合层31粘合到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光学构件30允许在相对于第二表面20B的垂直方向(正面方向)上改变通过液晶面板20的光束的方向。
粘合层31设置在第二棱镜片32的棱镜面(后述的图8中的棱镜面32PS)与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之间,以填满其间的间隙。粘合层31具有与第二棱镜片32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更具体地,稍后将描述的图8中的凸部32P)。因此,光学构件30在粘合层31和第二棱镜片32之间的接触表面上具有折射率不同的界面(界面32sa和32sb)。粘合层31例如包括诸如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等的树脂材料,粘合层31的折射率例如为1.4至1.8。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棱镜片32的配置的透视图。第二棱镜片32具有设置有多个带状凸部32P的棱镜面32PS。凸部32P例如在预定方向(图8中的Y方向)上延伸,并且多个凸部32P在与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图8中的X方向)上布置在棱镜面32PS上。凸部32P的截面形状例如是梯形。
图9示出了凸部32P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棱镜片14上的凸部14P的延伸方向。凸部32P优选地与第一棱镜片14上的凸部14P平行或基本平行地延伸。凸部32P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凸部14P的延伸方向例如不小于0度且不大于45度。
凸部14P和32P的延伸方向优选平行于矩形的第一表面20A和第二表面20B的短边。即,凸部14P和32P沿着矩形的第一表面20A和第二表面20B的短边的方向(图9中的Y方向)延伸,并且多个凸部14P和32P沿着其长边的方向(图9的X方向)排列。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凸部14P和32P,在视角沿长边方向偏离第二表面20B的正面的情况下,可保持图像质量。凸部32P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或五边形(见图6B),或者凸部21P的一部分可具有弯曲的表面(见图6C)。凸部32P包括例如透明树脂材料,并且凸部32P的折射率为1.4至1.8。
第二棱镜片32优选以其棱镜面32PS设置有面向液晶面板20(第二表面20B)的这种凸部32P来布置。即,棱镜面32PS布置为面对液晶面板20,并且粘合层31设置在棱镜面32PS和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之间。第二棱镜片32的棱镜面32PS可设置成背对液晶面板20而朝向相反侧。
第二棱镜片32的棱镜面32PS在其自身与粘合层31(图1)之间设置有折射率不同的界面32sa和32sb。界面32sa和32sb设置在凸部32P和粘合层31之间。具有梯形截面形状的凸部32P和粘合层31之间设置有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倾斜的界面32sa和与第二表面20B平行的界面32sb。界面32sa优选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倾斜65度至88度。界面32sb相对于第二表面20B的倾斜角小于界面32sa的倾斜角就足够了。通过以这种方式为光学构件30提供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界面32sa和32sb,可提高设计自由度。光学构件30至少设置有界面32sa就足够了。
显示装置1可设置有反射片、相位差膜、偏振膜、波长转换片等。
(显示装置1的操作)
参考图10描述显示装置1的操作。在显示装置1中,在光源11中产生的光例如被反射片(未示出)反射并入射扩散板12。在扩散板12中,入射的光被均匀地扩散。在扩散板12中扩散的光入射准直部13,以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在垂直方向上成为平行光。平行光入射第一棱镜片14的棱镜面14PS以主要被分成两个方向上的光束L1和L2。光束L1和L2经由反射型偏振膜15在倾斜方向上入射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并穿过液晶面板20。从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提取的光束L1和L2在光学构件30的界面32sa和32sb处折射(透过)和反射,从而主要在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垂直的方向(正面方向)上被提取。
(显示装置1的工作和效果)
在显示装置1中,因为发光部10设置有第一棱镜片14,所以光束L1和L2从发光部10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以倾斜方向入射。光束L1和L2在保持其行进方向的同时穿过液晶面板20的液晶层。这使得可减小在关于第二表面20B的垂直方向(正面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与在从第二表面20B倾斜的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之间的差异,从而改善了视角特性。下面对此进行描述。
图11示出了根据比较实例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截面配置。显示装置100的发光部(发光部110)不设有第一棱镜片(图1中的第一棱镜片14)。在显示装置100中,从光源11出射的光通过准直部13而成为平行光,并从发光部110的光出射面(光出射面100E)沿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的垂直方向入射。光在保持其行进方向的同时穿过液晶面板20的液晶层,并透过第二表面20B入射光学构件30。
在这样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的垂直方向上的光入射光学构件30。光在光学构件30的界面32sa处折射,并且其折射角取决于其折射率与界面32sa的折射率之差值。粘合层31和凸部32P均包括树脂材料,这使得难以增加折射率的差值。因此,从光学构件30出射的光的行进方向主要是相对于第二表面20B垂直的方向;尽管一部分光在偏离垂直方向的方向上出射,但是这些方向之间的角度差很小。即,因为用于合成(混合)提取的光作为显示光的角度范围窄,所以在正面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与在从正面方向偏移的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之间的差异增加。
此外,在显示装置100中,在相对于第一表面20A和第二表面20B的垂直方向上的光穿过液晶层。因此,尽管在从正面方向观看时视觉图像是均衡的,但是当在从正面方向偏移的方向上观看时视觉图像会严重不均衡。特别是在以VA方法驱动的液晶面板20中,由于视角的原因,图像质量下降。
以这种方式,对于显示装置100,在偏离正面的方向上观看视觉图像的情况下,与从正面方向观看视觉图像的情况相比,图像质量可能会严重劣化。例如,对于彩色视觉图像,图像的颜色根据观看方向而严重变化。
相反,在显示装置1的情况下,光束L1和L2从发光部10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沿倾斜方向入射并在保持方向的同时到达光学构件30的界面32sa和32sb。因此,在界面32sa和32sb处折射(透过)和反射的光的行进方向涵盖更宽的角度范围。即,提取作为显示光的光的合成的角度范围比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的角度范围宽,从而能够进行充分的光合成。
此外,在显示装置1中,在相对于第一表面20A和第二表面20B的倾斜方向上的光穿过液晶层。因此,与显示装置100的情况相比,减小了在正面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和在偏离正面的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之间的差异。即使在彩色显示图像的情况下,这也降低了由于观看方向而引起的颜色变化。
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了显示装置100和显示装置1的光学特性根据视角的变化。图12A和图12B中的横轴指示灰度,纵轴指示亮度(a.u.)。在显示装置100中,在偏离正面的方向(40°和60°)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与在从正面方向(0°)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有很大不同(图12A)。特别是在较低的灰度下,光学特性的差异较大。相反,在显示装置1的情况下,即使在较低的灰度下,在偏离正面的方向(40°和60°)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也近似于在从正面方向(0°)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图12B)。
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了显示装置100和显示装置1根据视角的颜色变化(CIE1976)。图13A和图13B中的横轴指示灰度,并且纵轴指示u’。在显示装置100中,在从正面偏移的方向(40°和60°)上提取的光的颜色与在从正面方向(0°)提取的光的颜色有很大不同(图13A)。特别是在较低的灰度下,颜色的差异较大。相反,在显示装置1的情况下,即使在较低的灰度下,在从正面偏移的方向(40°和60°)上提取的光的颜色也接近于在从正面方向(0°)提取的光的颜色(图13B)。
以这种方式,对于显示装置1,因为由于发光部10而使光束L1和L2在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的倾斜方向上入射液晶面板20,在正面方向(相对于液晶面板20的第二表面20B的垂直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与在偏离正面方向的方向上提取的光的光学特性之间的差异与显示装置100的情况相比减小了。因此可改善视角特性。
尤其是在以VA方法驱动液晶面板20的情况下,可有效地改善视角特性。
此外,发光部10优选被配置为允许局部发光控制。通过与显示在液晶面板20上的视觉图像结合进行局部调光,可抑制对比度的降低。
如上所述,在显示装置1中,发光部10对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在倾斜方向上出射光束L1和L2。这使得与发光部10对液晶面板20的第一表面20A在垂直方向上出射光(显示装置100)的情况相比可改善视角特性。因为这样的显示装置1可在不损失光的利用效率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视角特性,所以显示装置1可节省能量。
尽管在下面描述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但是在以下描述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适当时省略其描述。
<变形例>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第一棱镜片14的截面配置。尽管参考第一棱镜片14的凸部14P与空气层接触的情况描述了上述实施方式,但是第一棱镜片14的棱镜面14PS(凸部14P)可经由粘合层17(第二粘合层)粘合到另一光学片(光学片16或第三光学片)。
以这种方式,通过将每个凸部14P的一部分掩埋在粘合层17中,除了凸部14P和空气层之间的界面(表面14P1)之外,在凸部14P和粘合层17之间还设置界面(表面14P3)。这使得可改善设计自由度。表面14P3以与上述表面14P2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此外,可调节相邻凸部14P之间的表面14P1的距离D1和表面14P3的距离D3(表面14P3在X方向上的尺寸)。这使得可进一步提高设计自由度。D1:D3是例如45:55。
此外,还可通过将多个片(第一棱镜片14和光学片16)粘合在一起来提高强度。光学片16可配置准直部13(图1)。
<应用实例:电子设备>
下面,描述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1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实例。电子设备包括例如电视装置、医疗监视器、数字标牌、主监视器、数码相机、膝上型个人计算机、诸如移动电话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或摄像机。换句话说,上述显示装置1可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显示从外部输入的视觉图像信号或在内部生成的作为图像或视觉图像的视觉图像信号的电子设备。
图15A和图15B均示出了应用了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平板终端设备的外观。平板终端设备具有例如显示部710和非显示部720,并且显示部710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
尽管上面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描述了本技术,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各部的设置位置和形状仅是实例,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每个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尺寸比、形状等仅是实例,并且本技术不限于此。
另外,虽然以发光部10为直下式的例子为例对上述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说明,但是发光部10也可以是边缘照明型发光部10。。
此外,尽管以光源11是LED的实例为例描述了上述实施方式等,但是光源11可包括半导体激光器等。
另外,尽管已经参考发光部10、显示装置1等的具体实例配置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不一定必须包括所有组件,并且可进一步包括其他组件。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组件的材料等没有限制,而是可使用其他材料等。
要注意的是,本文描述的效果仅仅是实例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有其他效果。
本技术可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液晶部,在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具有液晶层;
发光部,其具有光出射面,并且沿倾斜方向从光出射面对第一表面出射光,光出射面面向液晶部的第一表面;以及
光学组件,面对液晶部的第二表面并具有界面,界面相对于第二表面倾斜并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2)根据(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发光部包括:
光源;和
第一光学片,设置在光源和液晶部之间并具有第一棱镜面。
(3)根据(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第一光学片的第一棱镜面设置为与光源相对。
(4)根据(2)或(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光源包括LED(发光二极管)。
(5)根据(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具有矩形形状,并且
设置在第一棱镜面上的凸部在平行于矩形形状的短边的方向上延伸。
(6)根据(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发光部还包括准直部,所述准直部设置在光源与第一光学片之间,并且对从光源输出的光进行准直。
(7)根据(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第一棱镜面的各凸部具有:相对于第一表面具有互不相同的倾斜角度的多个面。
(8)根据(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第一棱镜面上的各凸部具有:相对于第一表面的垂直线具有等于或大于25度的角的表面。
(9)根据(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光学组件包括:
第二光学片,具有与液晶部的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二棱镜面;和
第一粘合层,设置在第二光学片的第二棱镜面上,并配置第一粘合层和第二棱镜面之间的界面。
(10)根据(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第二棱镜面上的凸部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棱镜面上的凸部的延伸方向等于或小于45度。
(11)根据(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发光部还包括:
第三光学片,设置在光源和第一光学片之间;和
第二粘合层,其将第三光学片固定到第一棱镜面。
(1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面板,在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具有液晶层;
发光部,其具有光出射面,并且沿倾斜方向从光出射面相对于第一表面出射光,光出射面面向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以及
光学组件,面对液晶面板的第二表面并具有界面,界面相对于第二表面倾斜并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13)根据(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发光部被配置为局部地控制发光。
(14)根据(12)或(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液晶面板被配置为以VA(垂直取向)方法驱动。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9月5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7052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更改,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14)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液晶部,具有介于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液晶层;
发光部,具有光出射面,并且沿倾斜方向从所述光出射面对所述第一表面出射光,所述光出射面面对所述液晶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以及
光学组件,面对所述液晶部的所述第二表面并具有界面,所述界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倾斜并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部包括:
光源;和
第一光学片,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液晶部之间并具有第一棱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片的所述第一棱镜面布置成面对所述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LE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具有矩形形状,并且
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面上的凸部沿与所述矩形形状的短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部还包括准直部,所述准直部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光学片之间并且对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进行准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棱镜面上的每个凸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彼此不同的倾斜角的多个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棱镜面上的每个凸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线具有等于或大于25度的角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
第二光学片,具有面对所述液晶部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棱镜面;和
第一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片的所述第二棱镜面上,并配置所述第一粘合层与所述第二棱镜面之间的所述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棱镜面上的凸部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棱镜面上的凸部的延伸方向等于或小于45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部还包括:
第三光学片,布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光学片之间;和
第二粘合层,将所述第三光学片固定到所述第一棱镜面。
1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面板,具有介于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液晶层;
发光部,具有光出射面,并且沿倾斜方向从所述光出射面对所述第一表面出射光,所述光出射面面对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以及
光学组件,面对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并具有界面,所述界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倾斜并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部被配置为局部地控制发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面板被配置为以垂直取向(VA)方法驱动。
CN201880054730.6A 2017-09-05 2018-07-10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09984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0521 2017-09-05
JP2017170521 2017-09-05
PCT/JP2018/026000 WO2019049505A1 (ja) 2017-09-05 2018-07-10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8421A true CN110998421A (zh) 2020-04-10

Family

ID=65633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4730.6A Pending CN110998421A (zh) 2017-09-05 2018-07-10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78582A1 (zh)
EP (1) EP3680709B1 (zh)
JP (1) JP7140126B2 (zh)
CN (1) CN110998421A (zh)
WO (1) WO20190495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80754A (ko) * 2018-12-27 2020-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765725B (zh) * 2019-03-26 2021-04-06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准直膜、准直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1311A1 (en) * 2003-08-18 2005-02-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Brightness enhancement article
US20080259243A1 (en) * 2006-11-09 2008-10-23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sheet stack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300508A (ja) * 2008-06-10 2009-12-24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320311A1 (en) * 2010-07-12 2012-12-2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2014186045A (ja) * 2011-07-13 2014-10-02 Kyungpook National Univ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175580A1 (ko) * 2015-04-29 2016-11-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명암비 개선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6805A (ja) * 1997-03-06 1998-09-1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拡散光制御用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443724B2 (ja) 2000-04-28 2010-03-31 株式会社クラレ 面光源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100784806B1 (ko) * 2001-09-04 2007-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특성 보상 필름,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광 특성 보상 필름을 포함하는 시야각이 변경된 표시장치
KR101048201B1 (ko) 2003-07-15 2011-07-08 미츠비시 레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원 장치 및 광편향 소자
EP1840603A4 (en) * 2004-12-16 2010-01-13 Toray Industries POLARIZATION PLATE,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OLARIZATION PLATE AND THE POLARIZATION PLATE U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330457B2 (ja) 2011-06-14 2013-10-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235896A (ja) 2013-06-03 2014-1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KR102257200B1 (ko) 2014-12-02 2021-05-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프리즘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6158834A1 (ja) 2015-04-01 2016-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配向部材、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光配向部材の製造方法
KR20170108766A (ko) 2016-03-18 2017-09-27 헤베이 리신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높은 연성을 가지는 무연 솔더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1311A1 (en) * 2003-08-18 2005-02-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Brightness enhancement article
US20080259243A1 (en) * 2006-11-09 2008-10-23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sheet stack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300508A (ja) * 2008-06-10 2009-12-24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320311A1 (en) * 2010-07-12 2012-12-2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2014186045A (ja) * 2011-07-13 2014-10-02 Kyungpook National Univ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175580A1 (ko) * 2015-04-29 2016-11-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명암비 개선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40126B2 (ja) 2022-09-21
EP3680709B1 (en) 2023-12-20
WO2019049505A1 (ja) 2019-03-14
EP3680709A4 (en) 2020-07-15
US20200278582A1 (en) 2020-09-03
EP3680709A1 (en) 2020-07-15
JPWO2019049505A1 (ja)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45014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光源装置、レンズ、電子機器及び導光板
US8714804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80267344A1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277669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WO201106791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789134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57890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dichroic filter
KR20100097515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8292061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KR20160092322A (ko) 반사형 확산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7106961A (ja) 表示装置
CN112824959A (zh) 显示设备
EP3680709B1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2006276621A (ja) 電気光学装置、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0001653A1 (ja) 導光体ユニット、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80203300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3187058A1 (ja) 面状照明装置及び面状照明装置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JP545972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40124B1 (ko) 광속 제어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2006520076A (ja) 平行走査バックライトデバイス
CN114258510A (zh) 显示系统
JP2011221196A (ja) ファイバ状光変調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9256020B2 (en) Light-guiding plat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renches radiating from a first incident surface and a plurality of mesh dots,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11913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1083642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