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241U - Tubeless rim improved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Tubeless rim improved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241U
TWM578241U TW107217464U TW107217464U TWM578241U TW M578241 U TWM578241 U TW M578241U TW 107217464 U TW107217464 U TW 107217464U TW 107217464 U TW107217464 U TW 107217464U TW M578241 U TWM578241 U TW M57824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ire
rim
ring side
si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7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賴睿鼎
Original Assignee
綵琪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綵琪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綵琪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7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8241U/zh
Publication of TWM578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241U/zh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一種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主要係提供外胎所裝設,且該外胎具有位於兩端的胎唇,其包括:輪圈主體包含有外環側、內環側及二邊環側,該二邊環側的兩端分別連結於外環側、內環側的一端且交錯連結形成環狀,外環側向內凹設組裝槽,組裝槽的槽底凸設二限位凸部,組裝槽兩側之槽壁面係與相鄰的限位凸部之間形成弧彎缺槽,又各限位凸部的頂端定義一切線,該切線係連結各限位凸部的頂端,定義一延伸線可同時切過各弧彎缺槽最靠近相鄰之限位凸部的弧彎處,而該切線與該延伸線之間的距離係定義為一H。

Description

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
本創作一種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詳指應用於自行車領域之技術,其技術係提供無內胎之輪圈在騎乘過程中,輪胎與車圈之間具有高度密合性,不會受地形崎嶇、騎乘重量的影響而輕易產生洩氣之問題,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創作。
自行車業在現今的運動世代裡佔有一席之地,不論是休閒之用或是競速之用,自行車絕對是炙手可熱的一種運動器材,而市面上的自行車樣式千百種,而今要探討的就是自行車中的車輪,所謂車輪所包含的就是輪胎及輪圈,其餘的組件例如幅絲條就不在此述,一般的自行車車輪可分成兩種,其一為有內胎的車輪,其二則為無內胎的車輪,有內胎的輪胎顧名思義,就是在外胎裡面還有一個充有壓縮空氣的內胎。其主要缺點是行駛溫度高,而且內胎在輪胎中處於伸張狀態,輪胎易扎通。而無內胎則沒內胎,是直接利用外胎和輪圈把空氣密閉在裡面,無內胎整體重量可以較輕,少了內胎和外胎之間滾動時造成的磨擦和壓縮內胎的阻力可以使滾動更順暢,也因為沒有內胎直接用厚層的外胎來密閉空氣,也比較不會因為重擊造成爆胎,因此現今要討論的就是無內胎的車輪。
根據上述的簡述下,無內胎的車輪較有內胎的車輪要來的具有較高實用性及安全性,可以降低危險的風險性,可是無內胎的車輪卻隱藏著一點缺失,請參考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M521001「自行車無內胎輪圈結構」,主要於輪圈主體之底壁及連接壁間連設有兩組立壁,又於該底壁端面設有複數輻絲孔,以與兩組立壁間形成之間隔處相通,另使兩組立壁其壁面對應各輻絲孔處成型有內螺紋段,乃將輻絲一端與一襯套相組接,再將襯套套入輪圈主體之輻絲孔,並使襯套藉其周壁所設外螺紋段,以與輪圈主體其兩組立壁所設內螺紋段螺設鎖接,以將輻絲固定於輪圈主體,復將外胎與輪圈主體相組接,據此,即可使輪圈主體與輻絲連結部分,以及輪圈主體與外胎連結部分藉由一構造完整,其上無任何孔隙之連接壁進行隔離,以於外胎與輪圈主體間形成一氣密空間,達到有效防止輪胎氣體外洩效果。
上述清楚的說明無內胎的使用上主要是防止穿刺後會立即洩氣而導致危險,但仔細觀看M521001的第三圖所示,圖中於輪圈主體具有連結壁的凹槽以及與外胎之間的結合,因為凹槽的兩側壁面為類似直角型態並於角落處略導有導角,以至於位於外胎之胎唇與凹槽之間形成有間隙,無法確實的緊密貼合,這種型態的無內胎車輪對於地面凹凸不平(具有較高低落差之路面),以及配合上騎乘者的重量等,兩股相反的力量壓迫輪圈主體(6),導致輪圈主體(6)容易受壓變形,又因為氣密空間(7)的壓力大小大於外界氣壓值,導致外胎(8)受到擠壓變形時,兩端的胎唇(81)容易朝凹槽中心 靠近(如第六圖虛線所示),如此一來原本外胎及輪圈主體所形成的氣密空間之氣體就會立刻洩漏,甚至還要重新調整、更換外胎等,既耗費成本外也造成騎乘者諸多的不便。
鑑於上述所列之先前技術的說明中,所陳述的無內胎車輪受到地形及騎乘者重量的壓擠之下,外胎之兩側胎唇容易向內擠壓而變形之問題,本創作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於提高無內胎的車輪在騎乘使用上,增加其安全使用性,不受地形及騎乘時的重量影響而產生洩氣之問題,藉此保護騎乘者的安全,也減少騎乘時的麻煩及成本的支出,其改善習知的無內胎車輪在使用上,因車圈與外胎兩側之胎唇無法確實的貼合,導致外胎內的氣壓與外界大氣壓力之間的影響,使得外胎受到地形及騎乘重量的夾擠影響,導致外胎的兩側胎唇會朝內擠壓變形,造成外胎內的空氣外洩而產生車圈洩氣之問題等。然而,為了達到上述所說的功效並改善習知的缺失,本創作一種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主要係提供外胎所裝設,且該外胎具有位於兩端的胎唇,其包括:一輪圈主體係為環圈且中空狀,而在該輪圈主體包含有一外環側、一內環側及二邊環側,該二邊環側的兩端分別連結於外環側、內環側的一端,且該外環側、內環側及各邊環側交 錯連結形成環狀,又該外環側進一步向內凹設形成一組裝槽,又該組裝槽的槽底係凸設二限位凸部,且該二限位凸部呈間距設置並分別鄰近於組裝槽兩側之槽壁面,而該組裝槽兩側之槽壁面係與相鄰的限位凸部之間形成一弧彎缺槽,且各弧彎缺槽係與相鄰的限位凸部相連接,又各限位凸部的頂端定義一切線,該切線係連結各限位凸部的頂端,另外定義一延伸線可同時切過各弧彎缺槽最靠近相鄰之限位凸部的弧彎處,而該切線與該延伸線之間的距離係定義為一H;其中,該外胎的兩側胎唇係分別裝設於該組裝槽的各弧彎缺槽,並與各弧彎缺槽的壁面相互貼合,又該外胎與組裝槽之間係形成氣密空間,透過各限位凸部的凸設,以及該切線與延伸線之間所形成的距離H,使得該外胎受到擠壓變形時,該外胎兩側的胎唇受到各限位凸部的設置而卡抵,不會輕易的朝內脫離變形,藉以維持外胎與輪圈主體之間的氣密效果,進而保持騎乘者的安全性。
根據上述對於本創作所界定之技術下,該外胎的兩側胎唇其表面可貼抵於該組裝槽之各弧彎缺槽的壁面,且各胎唇受到各限位凸部的凸設設置下,使該外胎受到地形崎嶇不平,以及騎乘者的重量兩者夾擠下,儘管變形但兩側胎唇也不會朝內位移變形,藉此可以保持外胎與輪圈主體之間的氣密效果,以提高騎乘者在騎乘上的安全性而降低危險性。可見本創作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本創作)
(10)‧‧‧外胎
(20)‧‧‧胎唇
(1)‧‧‧輪圈主體
(11)‧‧‧外環側
(12)‧‧‧內環側
(13)‧‧‧邊環側
(14)‧‧‧組裝槽
(15)‧‧‧限位凸部
(16)‧‧‧弧彎缺槽
(17)‧‧‧開口
(18)‧‧‧陷槽
(2)‧‧‧切線
(3)‧‧‧延伸線
(4)‧‧‧氣密空間
(5)‧‧‧軸線
H‧‧‧距離
(習知技術)
(6)‧‧‧輪圈主體
(7)‧‧‧氣密空間
(8)‧‧‧外胎
(81)‧‧‧胎唇
第一圖為本創作裝設有外胎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與外胎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為第一圖之Ⅲ-Ⅲ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四圖為第三圖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裝有外胎時,該外胎受到擠壓變形之剖面示意圖。
第六圖為習知輪圈與外胎結合後,該外胎受到擠壓變形之剖面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創作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創作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五圖所示,本創作一種無內胎輪圈改良結構,主要係提供外胎(10)所裝設,且該外胎(10)具有位於兩端的胎唇(20),其包括:一輪圈主體(1)係為環圈且中空狀,而在該輪圈主體(1)包含有一外環側(11)、一內環側(12)及二邊環側(13),該二邊環側(13)的兩端分別連結於外環側(11)、內環側(12)的一端,且該外環側(11)、內環側(12)及各邊環側(13)交錯連結形成環狀(本創作圖示係擷取輪圈主體1的局部段落為呈現),又該外環側(11)進一步向內凹設形成一組裝槽(14),又該組裝槽(14)的槽底係凸設二限位凸部(15),且該二限位凸部(15)呈間距設置並分別鄰近於組裝槽(14)兩側之槽壁面,而該組裝槽(14)兩側之槽壁面係與相鄰的限位凸部(15)之間形成一弧彎缺槽(16),且各弧彎缺槽(16)係與相鄰的限位凸部(15)相連接,又各限位凸部(15)的頂端定義一切線(2),該切線(2)係連結各限位凸部(15)的頂端,另外定義一延伸線(3)可同時切過各弧彎缺槽(16)最靠近相鄰之限位凸部(15)的弧彎處,而該切線(2)與該延伸線(3)之間的距離係定 義為一H;其中,該外胎(10)的兩側胎唇(20)係分別裝設於該組裝槽(14)的各弧彎缺槽(16),並與各弧彎缺槽(16)的壁面相互貼合,又該外胎(10)與組裝槽(14)之間係形成氣密空間(4),透過各限位凸部(15)的凸設,以及該切線(2)與延伸線(3)之間所形成的距離H,使得該外胎(10)受到擠壓變形時,該外胎(10)兩側的胎唇(20)受到各限位凸部(15)的設置而卡抵,不會輕易的朝內脫離變形,藉以維持外胎(10)與輪圈主體(1)之間的氣密效果,進而保持騎乘者的安全性。
前述為本創作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創作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根據上述對於本創作所描述的技術特徵下,該外胎(10)與輪圈主體(1)相互組裝時,主要以該外胎(10)的兩側胎唇(20)先卡接於各弧彎缺槽(16),接者在由設置於輪圈主體(1)之內環側(12)的氣閥(圖未示)予以充填灌氣或是充填發泡材於氣密空間(4)內,藉此使得外胎(10)得以膨脹,進而讓兩側胎唇(20)的外周面能夠確實的貼合於各弧彎缺槽(16)的槽壁面,並受到各限位凸部(15)的凸設而卡抵限制於各弧彎缺槽(16)內,如此一來當騎乘者騎乘在地面崎嶇不平的路面時,儘管該外胎(10)受到擠壓而變形,但該外胎(10)兩側的胎唇(20)受到各限位凸部(15)的設置關係,而不會朝相對應的兩側變形位移至組裝槽(14)內部;也因如此,該外胎(10)與輪圈主體(1)之間的氣密空間(4)內所充填的氣體、發泡材也才不會洩漏而造成外胎 (10)的塌陷,以維持騎乘者在騎乘上的安全性及穩定性,進而降低危險的產生,請參閱第五圖所示並以第六圖習知圖做為比較。
然而,本創作主要能夠防止該外胎(10)之兩側胎唇(20)向內位移變形的部分係透過各限位凸部(15)的凸設,因此本創作在該切線(2)與該延伸線(3)之間所形成的距離值H必須大於0.5Cm,而該距離H的最佳值因為0.5Cm~1Cm為主,更佳的數值應為0.8Cm,請參閱第四圖所示;另外本創作在該切線(2)與延伸線(3)之間的關係可使本創作具有兩種不同的形態,首先該切線(2)與延伸線(3)之間的關係可為相互平行設置,另外第二種型態可以為該切線(2)與延伸線(3)之間具有交點,且交點在遠處(圖未示),然而根據上述的界定其主要就是要確實的限制該外胎(10)兩側的胎唇(20)位移變形,使得各胎唇(20)可以有效且確實的貼合於各弧彎缺槽(16)的槽壁,以維持外胎(10)與輪圈主體(1)之間的氣密性,請參閱第四圖所示。
另外,本創作除了在各限位凸部(15)及各弧彎缺槽(16)的設置上具有功效外,在該組裝槽(14)的設置上也具有其技術,首先各弧彎缺槽(16)以一端連結相鄰的限位凸部(15),而各弧彎缺槽(16)的另一端之間則形成一開口(17),另外在各限位凸部(15)之間則進一步於組裝槽(14)槽底面形成向下內凹的一陷槽(18),該陷槽(18)係對應開口(17),又該開口(17)的口徑寬度係大於陷槽(18)的槽口寬度,該陷槽(18)主要是提供自行車輪圈之幅絲條(圖未示)、氣閥嘴(圖未示)所裝設,而該開口(17)大小主要是配合外胎(10)的胎型而制定,但該開口(17)口徑寬度大於陷槽(18)槽口的口徑寬度主要是讓外胎(10)具有較多接觸地面的面積,以維持騎乘上的穩定性;此外,該陷槽(18)在槽底進一步定義一軸線(5),該軸線(5)係與延伸線(3)之間 為相互平行設置,該軸線(5)與延伸線(3)之間相互平行是提供該輪圈主體(1)維持平衡性,避免該輪圈主體(1)的左右結構不夠平均而影響騎乘,請參閱第四圖所示。
總結說明,本創作透過各限位凸部(15)的設置下,並配合各弧彎缺槽(16)的弧彎設計,使得該外胎(10)兩側之胎唇(20)可以完全的密合貼合於各弧彎缺槽(16)之槽壁,並受到各限位凸部(15)的凸設而卡抵,藉此讓騎乘者在騎乘於崎嶇不平的地面時,該外胎(10)儘管受到地面及騎乘者重量的擠壓變形,但該外胎(10)兩側之胎唇(20)均不會朝相對方向位移,藉此保持該外胎(10)與輪圈主體(1)之間的氣密效果,藉此也不會造成騎乘過程中突然的洩氣而造成危險發生,可以確實保護騎乘者的安全,比起習知技術來說更可提高騎乘上的安全性,可見本創作比起習知技術來說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進步性與實用性。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無內胎輪圈改良結構」,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Claims (6)

  1. 一種無內胎輪圈改良結構,主要係提供外胎所裝設,且該外胎具有位於兩端的胎唇,其包括:一輪圈主體係為環圈且中空狀,而在該輪圈主體包含有一外環側、一內環側及二邊環側,該二邊環側的兩端分別連結於外環側、內環側的一端,且該外環側、內環側及各邊環側交錯連結形成環狀,又該外環側進一步向內凹設形成一組裝槽,又該組裝槽的槽底係凸設二限位凸部,且該二限位凸部呈間距設置並分別鄰近於組裝槽兩側之槽壁面,而該組裝槽兩側之槽壁面係與相鄰的限位凸部之間形成一弧彎缺槽,且各弧彎缺槽係與相鄰的限位凸部相連接,又各限位凸部的頂端定義一切線,該切線係連結各限位凸部的頂端,另外定義一延伸線可同時切過各弧彎缺槽最靠近相鄰之限位凸部的弧彎處,而該切線與該延伸線之間的距離係定義為一H;其中,該外胎的兩側胎唇係分別裝設於該組裝槽的各弧彎缺槽,並與各弧彎缺槽的壁面相互貼合,又該外胎與組裝槽之間係形成氣密空間,透過各限位凸部的凸設,以及該切線與延伸線之間所形成的距離H,使得該外胎受到擠壓變形時,該外胎兩側的胎唇受到各限位凸部的設置而卡抵,不會輕易的朝內脫離變形,藉以維持外胎與輪圈主體之間的氣密效果,進而保持騎乘者的安全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其中,該切線與延伸線之間所形成的距離H係大於0.5Cm。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其中,該切線與該延伸線為相互平行。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其 中,該切換與該延伸線為相互交錯,且其交點在遠處。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其中,各弧彎缺槽以一端連結相鄰之限位凸部,而各弧彎缺槽的另一端之間則形成一開口,另外各限位凸部之間進一步於組裝槽槽底面形成一陷槽,該陷槽係對應開口,且該開口的口徑寬度係大於陷槽之槽口寬度。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無內胎車圈改良結構,其中,該陷槽槽底進一步定義一軸線,該軸線係與延伸線相互平行。
TW107217464U 2018-12-21 2018-12-21 Tubeless rim improved structure TWM578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7464U TWM578241U (zh) 2018-12-21 2018-12-21 Tubeless rim improved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7464U TWM578241U (zh) 2018-12-21 2018-12-21 Tubeless rim improved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241U true TWM578241U (zh) 2019-05-21

Family

ID=6735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7464U TWM578241U (zh) 2018-12-21 2018-12-21 Tubeless rim improved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8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9197A (zh) * 2020-09-24 2021-01-05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换热单元及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9197A (zh) * 2020-09-24 2021-01-05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换热单元及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75259B2 (ja) スポーク付車輪のための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を装着するリム
US6318428B1 (en) Wheel rim and a seal member
JP2008520487A (ja) 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用スポークホイールリム
JPH10250309A (ja) 自転車用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及びリム
US20080223497A1 (en) Tire Inner Tube
CN103057350B (zh) 自行车轮缘结构
JP2008222038A (ja) 非空気式タイヤ
TWM578241U (zh) Tubeless rim improved structure
WO2009057780A1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3335778A (en) Sealing flap for pneumatic tires
US20150054333A1 (en) Wheel with Tubeless Tire
JPS62227801A (ja) 自動二輪車用車輪
US2953184A (en) Self sealing tubeless bicycle tire and rim
TWM529610U (zh) 後輪偏心輪圈結構改良
US8833416B2 (en) Inner tub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uch a tube
EP2114692B1 (en) Bicycle wheel with rim for a tubeless tyre
US20210031566A1 (en) Asymmetrical Tire
US11072206B2 (en) Pneumatic tire
TWM552442U (zh) 防穿刺輪胎
CN109203861A (zh) 车轮轮胎
TWI597188B (zh) Tubeless bicycle rim structure
US10065458B2 (en) Vehicle tire
TWI701169B (zh) 具備單一截面結構的無內胎式輪胎組合件
JP2003146031A (ja) 安全空気入りタイヤ
NL2019114B1 (en) Tire for bicycle tubeless whe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