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5497U -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 Google Patents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5497U
TWM575497U TW107216033U TW107216033U TWM575497U TW M575497 U TWM575497 U TW M575497U TW 107216033 U TW107216033 U TW 107216033U TW 107216033 U TW107216033 U TW 107216033U TW M575497 U TWM575497 U TW M57549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plate
long
lifting device
bal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正儀
李坤嘩
王博銘
Original Assignee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6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5497U/zh
Publication of TWM575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5497U/zh

Link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一種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係供帶動顯示器上下移動,滑軌結構包括至少一滑移組件,滑移組件包括一滾珠件,滾珠件包括一長形板件,長形板件容納於一長軌之長形凹槽內,長形板件之第一、第二立板之板面上分別具有複數個第一、第二定位孔,以分別定位複數個第一、第二滾珠。而活動短軌係具有一第一內側板、一彎折部及一第二內側板,彎折部伸入第一、第二立板之間,複數個第一滾珠分別接觸長軌之第一側板之第一導槽及第一內側板外側面之第一長導槽,複數個第二滾珠分別接觸長軌之第二側板之第二導槽及第二內側板外側面之第二長導槽。

Description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尤指一種安裝於顯示器之後側面,而可讓整體結構更輕薄者。
傳統的顯示器除了能調整仰角之外,大多會再增加一升降裝置以調整高度,使符合不同體型的使用者需求。而一般升降裝置主要是採用固定規格的滾珠滑軌組件,主要包含固定長軌、滾珠件、活動短軌,讓顯示器上升或下降,此種結構即如中國大陸CN201041746Y「升降裝置的卡掣機構」專利案之圖1所示。但對於薄型化的「顯示裝置」而言,此類具有固定規格的傳統滾珠滑軌組件在整體寬度上不易配合,而縱然勉強予以搭配,則容易造成材料之浪費,且會讓支撐架過大或過厚而造成視覺上的突兀感。
因此,本創作人先提出了CN101725806B「具有卡掣功能的升降装置」一案,以「座翼221」搭配「鐵氟龍制的滑塊222」取代傳統的「滾珠件」和「活動短軌」,並將「固定軌12」結合於「支架1的兩側」,而不用另外再製造傳統的「固定長軌」;之後提出了CN205655046U「升降裝置」一案,是以「翼片23之滑移座231內排列有兩列滾輪233」來取代傳統的「滾珠件」和「活動短軌」,並同樣在「鋁擠型製的上立架11」兩側一體成型有一對「軌槽111」,也不用另外再製造傳統的「固定長軌」;另外又提出了CN205979020U「支撐裝置及用於該支撐裝置的滑移構造」一案及CN205991292U「升降裝置」一案,其中,CN205979020U案主要是以「滑移構造30」所包含的連接襯件31、蓋件32和多個滾動件33a取代傳統的「滾珠件」和「活動短軌」,並同樣在「支架10的兩側一體成型有導引溝槽11」;而CN205991292U案則是透過「翼片23的滾輪231(導槽232呈V形)」搭配「上立架11兩側軌槽111內的導軌111b(金屬圓桿)」以取代傳統的「滾珠件」和「活動短軌」,並同樣在「鋁擠型製的上立架11」兩側一體成型有一對「軌槽111」,以上兩案皆不用另外再製造傳統的「固定長軌」。
綜觀上述持續性的改良結構,均是取代整個「傳統滾珠滑軌組件」,但卻仍未嘗試過將「傳統滾珠滑軌組件」的「部分組成構件」沿用,而改良「其他部分組成構件」的結構,因此,本案的改良主要是針對「傳統滾珠滑軌組件」的「活動短軌」結構部份,其也是造成「傳統滾珠滑軌組件」在整體寬度不易變薄的因素之一,原因在於傳統的「活動短軌」是呈“ㄇ”形狀,在尺寸縮小後需要變薄以方便彎摺呈良好的“ㄇ”形狀,如此一來,即容易減弱結構強度,但若是要增加厚度,又會影響整體寬度,有鑑於此,為了提供一種有別於習用技術之結構,並改善上述之缺點,創作人積多年的經驗及不斷的研發改進,遂有本創作之產生。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種藉由將一長形板片對摺而成活動短軌,使活動短軌之彎折部能容易導入或不費力的由滾珠件內向外拔出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俾能解決習用技術無法有效薄型化之問題,而能讓結構更輕薄,並能減少開模製造成本,又能將本結構套用在傳統的固定長軌和滾珠件上,以降低舊品庫存壓力及節省材料成本。
為達上述創作之目的,本創作所設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係包括至少一滑移組件,至少一滑移組件連接至少一支架,至少一支架連接一顯示器,供帶動顯示器上下移動;其主要之技術特點在於:滑移組件包括一長軌、一滾珠件以及一活動短軌。其中,長軌具有相互平行之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之間形成一長形凹槽,第一側板之內側壁具有第一導槽,第二側板之內側壁具有第二導槽。滾珠件包括一長形板件、複數個第一滾珠及複數個第二滾珠,長形板件容納於長軌之長形凹槽內,長形板件具有相互平行之第一立板及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及第二立板平行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第一立板之板面上具有複數個上下間隔排列之第一定位孔,供定位複數個第一滾珠,使複數個第一滾珠接觸第一側板之第一導槽;第二立板之板面上具有複數個上下間隔排列之第二定位孔,供定位複數個第二滾珠,使複數個第二滾珠接觸第二側板之第二導槽。活動短軌係以一長形板片對摺而成,活動短軌具有一第一內側板、一彎折部及一第二內側板,彎折部伸入第一立板及第二立板之間,第一內側板之外側面具有一第一長導槽,供接觸複數個第一滾珠,第二內側板之外側面具有一第二長導槽,供接觸複數個第二滾珠。
實施時,長軌及長形板件之截面分別呈「U」字形。
實施時,活動短軌之第一內側板之第一長導槽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複數個第一溝槽相互平行,且複數個第一溝槽係由上而下延伸而成。
實施時,活動短軌之第二內側板之第二長導槽上具有複數個第二溝槽,複數個第二溝槽相互平行,且複數個第二溝槽係由上而下延伸而成。
實施時,第一內側板及第二內側板之間具有一空間。
實施時,第一內側板及第二內側板之間更形成可疊合之區域,以作為活動短軌連接且固定之部位,活動短軌係以第一內側板連接且固定於至少一支架之本體部上,活動短軌更以第二內側板連接且固定一第一連接板,第一連接板之側邊斜下延伸出二個彼此間隔之勾部,以供至少一定力彈簧之自由端部所設之二個彼此間隔的通孔對應套接,讓至少一定力彈簧所具有之一捲簧部對應容置且定位於至少一簧座上,並讓至少一簧座與至少一滑移組件之長軌分別連接且固定於一支撐架上。
實施時,至少一滑移組件係包含有二個併列且具有間隔之滑移組件,至少一支架包含有二個併列且具有間隔之支架,各支架之本體部分別延伸出一前翼部及一側翼部,各側翼部分別連接且固定於一第二連接板之相對兩側的側翼對接段,兩個側翼對接段之間形成一頸狀橋接段,而二個支架之前翼部均連接至一後背板,經由後背板以連接顯示器。
為便於對本創作能有更深入的瞭解,茲詳述於後:
請參閱第1、2圖所示,本創作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1係包括二個併列且具有間隔之滑移組件(2,2’),二個滑移組件(2,2’)分別固定在一支撐架21之上半部,支撐架21之下方具有一底座22,藉以使長直狀之支撐架21立起於底座22上而形成站立姿態。任一滑移組件(2,2’)具有一長軌3,長軌3內具有一長形凹槽31,長形凹槽31經由一長形開口32以與長軌3之外部連通,而一活動短軌5之一端係以可上下滑動之方式穿過長形開口32,以連結於長形凹槽31之中。上述二個併列長軌3之二個長形開口32之開口方向相反,且二個活動短軌5係以漸進之方式相對延伸。二個活動短軌5分別連接二個支架(23,23’),二個支架(23,23’)經由一後背板24以連接一顯示器,供帶動顯示器上下移動。實施時,本創作所設之滑移組件(2,2’)及支架(23,23’)亦可設為一個或二個以上。
請參閱第2~4圖所示,其為本創作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1之較佳實施例,係包括二個滑移組件(2,2’),任一滑移組件(2,2’)包括一長軌3、一滾珠件4以及一活動短軌5。
長軌3係為板體沖壓彎摺成型或為鋁擠型,使其截面呈「U」字形,長軌3之頂端具有一蓋板33,長軌3之底端具有一底板34,長軌3之兩側具有相互平行之第一側板35及第二側板36,第一側板35及第二側板36之間具有間隔以形成一長形凹槽31,第一側板35之內側壁具有直立且截面為弧形之第一導槽37,第二側板36之內側壁具有直立且截面為弧形之第二導槽38,第一導槽37之開口方向朝向第二導槽38之開口位置。
滾珠件4包括一長形板件41、複數個第一滾珠42及複數個第二滾珠43,長形板件41係以一長方板連續彎折而成,其截面呈「U」字形,長形板件41之寬度及高度小於長軌3之寬度及高度,以供容納於長軌3之長形凹槽31內,長形板件41具有相互平行且具間隔之第一立板44及第二立板45,第一立板44及第二立板45平行第一側板35及第二側板36。第一立板44之板面上具有複數個上下間隔排列之圓形第一定位孔46,以供分別定位複數個第一滾珠42,並使複數個第一滾珠42同時接觸並限位於第一側板35之第一導槽37內;第二立板45之板面上具有複數個上下間隔排列之圓形第二定位孔47,以供分別定位複數個第二滾珠43,讓複數個第二滾珠43同時接觸第二側板36之第二導槽38。
而活動短軌5係以一長形板片對摺而成,活動短軌5具有一第一內側板51、一彎折部52及一第二內側板53,彎折部52伸入第一立板44及第二立板45之間;第一內側板51的內側面與第二內側板53的內側面之間具有一空間54;第一內側板51之外側面具有相互平行且由上而下延伸而成之複數個第一溝槽55,該複數個第一溝槽55做為第一長導槽56,第一長導槽56之截面係為弧形,以供接觸並限位複數個第一滾珠42,使該等第一滾珠42分別在第一長導槽56及第一導槽37形成相異的滾動摩擦效果,以利於滾動;第二內側板53之外側面具有相互平行且由上而下延伸而成之複數個第二溝槽57,該複數個第二溝槽57做為第二長導槽58,第二長導槽58之截面係為弧形,以供接觸並限位複數個第二滾珠43,使該等第二滾珠43分別在第二長導槽58和第二導槽38形成相異的滾動摩擦效果,以利於滾動。藉此,可讓活動短軌5順暢的在滾珠件4之長形板件41內上下移動,並同時讓滾珠件4在長軌3之長形凹槽31內上下移動。
請參閱第5、6圖所示,第一內側板51及第二內側板53之間更形成可疊合之區域,以作為活動短軌5連接且固定之部位,使活動短軌5以第一內側板51連接且固定於至少一支架(23,23’)之本體部231上。活動短軌5之第二內側板53連接且固定一第一連接板(6,6’),第一連接板(6,6’)之側邊斜下延伸出二個彼此間隔之勾部61,以供至少一定力彈簧81之自由端部811所設之二個彼此間隔的通孔812對應套接,藉以減少單一勾部61之負荷以延長使用壽命。至少一定力彈簧81之捲簧部813對應容置且定位於至少一簧座82上,以形成至少一定力彈簧模組(8,8’),至少一簧座82與至少一滑移組件(2,2’)之長軌3分別連接並固定於一支撐架21上,藉以在支撐架21所包含之一支撐結構主體211內,讓活動短軌5相對於至少一定力彈簧81之捲簧部813及長軌3形成滑移。
該至少一支架(23,23’)係包含有二個併列且具有間隔之支架(23,23’),各支架(23,23’)之本體部231分別延伸出前翼部232及側翼部233,各側翼部233分別連接且固定於一第二連接板7之相對兩側的側翼對接段(71,71’),兩個側翼對接段(71,71’)之間形成一頸狀橋接段72,藉以幫助二個支架(23,23’)連結為一體,使加強結構及穩定性以利於升降運動,而二個支架(23,23’)之前翼部232均連接至上述之後背板24,並經由後背板24以連接顯示器。另,至少一定力彈簧模組(8,8’)係包含有二個縱列且具有間隔之定力彈簧模組(8,8’),各定力彈簧81之自由端部811分別套接且固定於各個第一連接板(6,6’)之側邊,以分擔應力負荷。
因此,本創作具有以下之優點: 1、 由於活動短軌係以一長形板片對摺而成,因此,其製造工序簡單;而活動短軌之彎折部能容易導入或不費力的由滾珠件內向外拔出,因此,可減少開模之製造成本,又能套用在傳統的「固定長軌」和「滾珠件」上,以降低舊品庫存壓力及節省材料成本。 2、由於活動短軌之第一長導槽及第二長導槽有助於滾珠滾動並能夠儲存潤滑用的油液,而第一內側板的內側面與第二內側板的內側面之間具有空間,因此,當複數個第一滾珠及複數個第二滾珠分別在第一長導槽及第二長導槽上滾動時,可以將摩擦所產生之熱量快速散去,以防油液因高溫而變質,藉以延長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之內容,本創作確可達到預期之目的,提供一種不僅能讓結構更輕薄、能減少開模製造成本,能有效降低庫存壓力、節省材料成本,且能延長使用壽命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極具產業上利用之價值,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
本創作雖為實現上述目的而揭露了較佳的具體實施例,惟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構造特徵,任何該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知,在本創作的技術精神下,任何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是可能的,且皆為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
2,2’‧‧‧滑移組件
21‧‧‧支撐架
211‧‧‧支撐結構主體
22‧‧‧底座
23,23’‧‧‧支架
231‧‧‧本體部
232‧‧‧前翼部
233‧‧‧側翼部
24‧‧‧後背板
3‧‧‧長軌
31‧‧‧長形凹槽
32‧‧‧長形開口
33‧‧‧蓋板
34‧‧‧底板
35‧‧‧第一側板
36‧‧‧第二側板
37‧‧‧第一導槽
38‧‧‧第二導槽
4‧‧‧滾珠件
41‧‧‧長形板件
42‧‧‧第一滾珠
43‧‧‧第二滾珠
44‧‧‧第一立板
45‧‧‧第二立板
46‧‧‧第一定位孔
47‧‧‧第二定位孔
5‧‧‧活動短軌
51‧‧‧第一內側板
52‧‧‧彎折部
53‧‧‧第二內側板
54‧‧‧空間
55‧‧‧第一溝槽
56‧‧‧第一長導槽
57‧‧‧第二溝槽
58‧‧‧第二長導槽
6,6’‧‧‧第一連接板
61‧‧‧勾部
7‧‧‧第二連接板
71,71’‧‧‧側翼對接段
72‧‧‧頸狀橋接段
8,8’‧‧‧定力彈簧模組
81‧‧‧定力彈簧
811‧‧‧自由端部
812‧‧‧通孔
813‧‧‧捲簧部
82‧‧‧簧座
第1圖係為本創作安裝於支撐架上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與二個支架連結前之元件分解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滑移組件之元件分解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滑移組件之剖面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與二個支架連結後,再搭配二個定力彈簧模組及支撐結構主體的分解示意圖。 第6圖係為第5圖之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Claims (9)

  1. 一種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係包括至少一滑移組件,該至少一滑移組件連接至少一支架,該至少一支架連接一顯示器,供帶動該顯示器上下移動;其改良在於,該滑移組件包括: 一長軌,其具有相互平行之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二側板之間形成一長形凹槽,該第一側板之內側壁具有一第一導槽,該第二側板之內側壁具有一第二導槽; 一滾珠件,係包括一長形板件、複數個第一滾珠及複數個第二滾珠,該長形板件容納於該長軌之該長形凹槽內,該長形板件具有相互平行之一第一立板及一第二立板,該第一立板及該第二立板平行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二側板,該第一立板之板面上具有複數個上下間隔排列之第一定位孔,供定位該複數個第一滾珠,使該複數個第一滾珠接觸該第一側板之該第一導槽;該第二立板之板面上具有複數個上下間隔排列之第二定位孔,供定位該複數個第二滾珠,使該複數個第二滾珠接觸該第二側板之該第二導槽;以及 一活動短軌,係以一長形板片對摺而成,該活動短軌具有一第一內側板、一彎折部及一第二內側板,該彎折部伸入該第一立板及該第二立板之間,該第一內側板之外側面具有一第一長導槽,供接觸該複數個第一滾珠,該第二內側板之外側面具有一第二長導槽,供接觸該複數個第二滾珠。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其中,該長軌及該長形板件之截面分別呈「U」字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其中,該活動短軌之該第一內側板之該第一長導槽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一溝槽相互平行,且該複數個第一溝槽係由上而下延伸而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其中,該活動短軌之該第二內側板之該第二長導槽上具有複數個第二溝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二溝槽相互平行,且該複數個第二溝槽係由上而下延伸而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其中,該第一內側板及該第二內側板之間係具有一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其中,該第一內側板及該第二內側板之間更形成可疊合之區域,以作為該活動短軌連接且固定之部位,該活動短軌係以該第一內側板連接且固定於該至少一支架之一本體部上,該活動短軌更以該第二內側板連接且固定一第一連接板,該第一連接板之側邊斜下延伸出二個彼此間隔之勾部,以供至少一定力彈簧之自由端部所設之二個彼此間隔的通孔對應套接,讓該至少一定力彈簧所具有之一捲簧部對應容置且定位於該至少一簧座上,並讓該至少一簧座與該至少一滑移組件之該長軌分別連接且固定於一支撐架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其中,該至少一滑移組件係包含有二個併列且具有間隔之滑移組件,該至少一支架係包含有二個併列且具有間隔之支架,各該支架之該本體部分別延伸出一前翼部及一側翼部,各該側翼部分別連接且固定於一第二連接板之相對兩側的側翼對接段,該兩個側翼對接段之間形成一頸狀橋接段,而該二個支架之該前翼部均連接至一後背板,經由該後背板以連接該顯示器。
TW107216033U 2018-11-26 2018-11-26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TWM575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033U TWM575497U (zh) 2018-11-26 2018-11-26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033U TWM575497U (zh) 2018-11-26 2018-11-26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5497U true TWM575497U (zh) 2019-03-11

Family

ID=66591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033U TWM575497U (zh) 2018-11-26 2018-11-26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54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2393B (zh) * 2019-07-16 2020-05-01 冠宬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三維移動式多軸裝置之取料架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2393B (zh) * 2019-07-16 2020-05-01 冠宬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三維移動式多軸裝置之取料架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8021B (zh) 桌子升降裝置
CN203109093U (zh) 一种t型导轨校直导向装置
TWM575497U (zh)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TW202120858A (zh)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KR101731192B1 (ko) 길이 가변 테이블
TWM575496U (zh)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二)
TW201707615A (zh) 滑軌的同步滑動裝置
CN206377414U (zh) 弹簧正放且三角滚珠式薄型直线升降支撑架
CN110056178B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导轨
CN203098572U (zh) 一种升降立柱
CN220369717U (zh) 一种滑轨
TWI677304B (zh) 隱藏式滑軌
TWM556814U (zh) 立式升降結構
JP2019092912A (ja) 棚装置
CN209325343U (zh) 立式升降装置的滑轨结构
TWM552300U (zh) 隱藏式滑軌
TWM584389U (zh)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三)
CN219813579U (zh) 一种滑轨组件
CN212307269U (zh) 一种抽拉轨道滑轮结构
TWM515328U (zh) 滑軌的同步滑動裝置
JP2021092233A (ja) 支柱構造及び昇降式什器
CN220848656U (zh) 一种爬架支撑部件
CN211900295U (zh) 一种能够减小摩擦力的推拉门结构
CN215807698U (zh) 一种单向滤波器安装组件
CN213744515U (zh) 一种多级滑轨及具有该滑轨的陪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