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3093U - Grounding terminal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Grounding terminal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3093U
TWM573093U TW107212653U TW107212653U TWM573093U TW M573093 U TWM573093 U TW M573093U TW 107212653 U TW107212653 U TW 107212653U TW 107212653 U TW107212653 U TW 107212653U TW M573093 U TWM573093 U TW M5730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nding
fixing
slot
b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2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柏蒼
彭曉盈
Original Assignee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2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3093U/zh
Publication of TWM573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3093U/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有關一種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係提供一端子組,該端子組具有上、下排列的第一端子座及第二端子座,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透過接地結構與部分接地端子形成接地,接地結構包括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上安裝有複數彈片端子及至少一跨接於該些彈片端子形成電性連接之接地片,該些彈片端子係以第一、二彈臂穿過端子座後分別抵持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中之接地端子形成接地,以形成一種彈片端子不直接與板卡之接地用接點電性接觸,而為透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中之接地端子形成接地之結構。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尤指一種提供一端子組,該端子組具有上、下排列的第一端子座及第二端子座,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透過接地結構與部分接地端子形成接地。
按,現今電子業快速成長及成熟,諸多不同3C功能電子產品根據不同的需求被研發製造而出,尤其是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交迭速度更是超乎想像,而更新的方向不外乎是處理器運算速度、網路傳輸速度及更加輕、薄、短、小的體積,電子產品除了體積變小之外,更需設置不同介面連接器,以因應擴充更多的功能。
電子產品得以微小化有很大的部分歸功於晶圓製程的進化,當晶片的線寬一路來到28奈米、14奈米、10奈米及最新的7奈米後,電路板及對應的連接器亦隨之微小化,當連接器縮小後致使組端子組的端子間距過近,加上傳輸高頻信號時同時產生電磁波及串音(Cross-Talk)干擾的問題,而串音干擾問題情況對於傳輸信號速度有絕對影響性,高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安裝於絕緣本體內之差分訊號端子對、設置於相鄰二組差分訊號端子對間之接地端子,以及將些接地端子串接在一起之接地片,但該接地片之結構複雜且與接地端子串接之 組裝步驟過多,影響了組裝工時,而組裝後接地片與差分訊號端子對之間,易因距離過近、錫絲產生或組裝上的誤差產生短路情況,故傳統連接器的接地結構不佳所產生串音及短路問題,有待從事此行業者加以改善。
故,創作人有鑑於上述之問題與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之新型誕生。
本創作為一種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端子組,該端子組具有上、下排列的第一端子座及第二端子座,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透過接地結構與部分接地端子形成接地,接地結構包括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上安裝有複數彈片端子及至少一跨接於該些彈片端子形成電性連接之接地片,該些彈片端子係以第一、二彈臂穿過端子座後分別抵持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中之接地端子形成接地,以形成一種彈片端子不直接與板卡之接地用接點電性接觸,而為透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中之接地端子形成接地之結構。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乃在於該些固定座於上、下側設有複數定位槽,且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相對內側設有複數凸塊,該些定位槽提供該第一、二端子座之該些凸塊做一滑入卡合,以形成該第一、二端子座與該固定座之固定結構。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乃在於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相對內側設置有複數剖槽,該些剖槽提供該些彈片端子之該第一彈臂及該第二彈臂伸入其中,而與該第一端子之接地端子及該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做 一電性接觸。
1‧‧‧絕緣本體
11‧‧‧第一插槽
12‧‧‧第二插槽
13‧‧‧固定部
131‧‧‧卡孔
132‧‧‧透孔
133‧‧‧插孔
14‧‧‧固定塊
141‧‧‧鎖孔
15‧‧‧固定件
2‧‧‧第一板卡
21‧‧‧第一接點
3‧‧‧第二板卡
31‧‧‧第二接點
32‧‧‧孔
4‧‧‧第一端子組
41‧‧‧第一端子座
411‧‧‧第一端子
4111‧‧‧第一接觸部
4112‧‧‧第二接觸部
412‧‧‧第一凸塊
413‧‧‧第一剖槽
42‧‧‧第二端子座
421‧‧‧第二端子
4211‧‧‧第三接觸部
4212‧‧‧第四接觸部
422‧‧‧第二凸塊
423‧‧‧第二剖槽
5‧‧‧第二端子組
51‧‧‧第一端子座
511‧‧‧第一端子
5111‧‧‧第一接觸部
5112‧‧‧第二接觸部
512‧‧‧第一凸塊
513‧‧‧第一剖槽
52‧‧‧第二端子座
521‧‧‧第二端子
5211‧‧‧第三接觸部
5212‧‧‧第四接觸部
522‧‧‧第二凸塊
523‧‧‧第二剖槽
6‧‧‧固定座
61‧‧‧定位槽
62‧‧‧插溝
63‧‧‧插口
7‧‧‧彈片端子
71‧‧‧第一彈臂
72‧‧‧第二彈臂
73‧‧‧鉗部
8‧‧‧接地片
81‧‧‧夾合部
第一圖 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結構圖。
第二圖 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三圖 係為本創作第二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四圖 係為本創作之另一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五圖 係為本創作第四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六圖 係為本創作之側視剖面結構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結構圖、立體分解結構圖、第二圖之局部放大圖、另一立體分解結構圖、第四圖之局部放大圖及側視剖面結構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係設有一絕緣本體1,該絕緣本體1兩側具有一第一插槽11及一第二插槽12,該第一插槽11及該第二插槽12各提供一第一板卡2及一第二板卡3做一插接,而該絕緣本體1內部係包括:
該絕緣本體1之兩端各係設有一固定部13,該固定部13係包括一水平方向設置之一卡孔131與一垂直方向設置於上、下側之二透孔132,該卡孔131提供該第二板卡3做一插接。
該固定部13之該卡孔131上方之一插孔133中更係插置有一固定塊14,該第二板卡3插接於該卡孔131中時,利用一固定件15由下方穿置該固定塊14下方之該透孔132、該第二板卡3兩端之孔32、該固定塊14之鎖孔141及該固定部13上方之該透孔132,以形成該第二板卡3鎖固於該絕緣本體1之結構。
複數端子組設置於該第一插槽11及該第二插槽12所共同形成插接空間中,該些端子組係包括有一第一端子座(41、51)及一第二端子座(42、52),該第一端子座(41、51)係設有複數第一端子(411、511),該些第一端子(411、511)分別於該第一插槽11及該第二插槽12處形成有彎折凸出之一第一接觸部(4111、5111)及一第二接觸部(4112、5112);該些第二端子(421、521)分別於該第一插槽11及該第二插槽12處形成有彎折凸出之一第三接觸部(4211、5211)及一第四接觸部(4212、5212)。該第一端子座(41、51)與該第一端子(411、511)係利用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之一體成型技術所製成;且第二端子座(42、52)與該第二端子(421、521)亦為利用埋入射出之一體成型技術所製成。
該複數端子組之實施組數係為四組,因應第一板卡2及第二板卡3的規格,該四組端子組分別由二組第一端子組4及二組第二端子組5所構成,該第一端子組4與該第二端子組5係為交錯排列,該第一端子組4與該第二端子組5之結構相似,差異點僅在於第一端子組4之端子數量較少,故其組成之第一端子座41及第二端子座42長度較短;相對 地,第二端子組5端子數量較多,故其組成之第一端子座51及第二端子座52長度較長。而固定座6與接地片8對應該第一端子組4與該第二端子組5亦各有長短之不同結構,但為避免圖號太多及敘述過於複雜冗長,故未針對固定座6與接地片8拆分成二組圖號編號,特此陳明。
該第一端子座(41、51)與該第二端子座(42、52)相對內側設置有複數剖槽,該複數剖槽係包括有分別設置於第一端子座(41、51)及第二端子座(42、52)之第一剖槽(413、513)及第二剖槽(423、523),該些剖槽(413、423、513、523)提供該些彈片端子7之該第一彈臂71及該第二彈臂72伸入其中,而與該第一端子(411、511)之接地端子(圖中未示)及該第二端子(421、521)之接地端子(圖中未示)做一電性接觸。
該第一端子(411、511)之該第一接觸部(4111、5111)與該第二端子(421、521)之該第三接觸部(4211、5211)係分別對應接觸該第一板卡2之上、下表面之一第一接點21;且該第一端子(411、511)之該第二接觸部(4112、5112)與該第二端子(421、521)之該第四接觸部(4212、5212)係分別對應接觸該第二板卡3之上、下表面之一第二接點31。
複數固定座6設置於該第一端子座(41、51)與該第二端子座(42、52)之間,該些固定座6上方與該第一端子座(41、51)做連接固定;而固定座6下方與該第二端子座(42、52)做 連接固定,單一固定座6係包括有複數插溝62及一插口63。
該些固定座6於上、下側設有複數定位槽61,且該第一端子座(41、51)與該第二端子座(42、52)相對內側設有複數凸塊,該複數凸塊係包括有分別設置於第一端子座(41、51)及第二端子座(42、52)之第一凸塊(412、512)及第二凸塊(422、522),該些定位槽61提供該第一、二端子座(41、51、42、52)之該些凸塊(412、512、422、522)做一滑入卡合,以形成該第一、二端子座(41、51、42、52)與該固定座6之固定結構。
複數彈片端子7插接於該些固定座6之該些插溝62中,單一彈片端子7於上、下側各設有一第一彈臂71及一第二彈臂,該第一彈臂71係與部分該第一端子(411、511)做一電性接觸;該第二彈臂72係與部分該第二端子(421、521)做一電性接觸。
複數接地片8插接於該些固定座6之該插口63中,該些接地片8係與該彈片端子7做一電性連接以提供信號接地。
該接地片8更係具有複數夾合部81,且該彈片端子7於該第一彈臂71與該第二彈臂72之間更係具有一鉗部73,該些彈片端子7之該鉗部73以垂直交叉角度插入該接地片8之該夾合部81,以形成電性連接。
欲將電連接器做組裝時,先將固定座6之插溝62插置複數彈片端子7及於插口63插置一接地片8,並使該些彈片端子7之該鉗部73以垂直交叉角度插入該接地片8之該夾合部81,再將第一端子座 (41、51)及第二端子座(42、52)之第一凸塊(412、512)及第二凸塊(422、522)分別滑入固定座6上、下側之複數定位槽61中做一定位,即完成第一端子組4及第二端子組5之組裝。此時彈片端子7於上、下側之第一彈臂71及第二彈臂分別伸入第一端子座(41、51)及第二端子座(42、52)之第一剖槽(413、513)及第二剖槽(423、523)中,與第一端子(411、511)之接地端子及第二端子(421、521)之接地端子做一電性接觸,而第一端子(411、511)及第二端子(421、521)之接地端子所接收的諧波雜訊及串音訊號皆可傳導至該些彈片端子7,再由該些彈片端子7傳導至接地片8中做一釋放或消彌。此時再將二組第一端子組4及二組第二端子組5皆組裝於絕緣本體1之第一插槽11及第二插槽12所形成之插接空間中,續將第一板卡2及第二板卡3插接於該第一插槽11及該第二插槽12中,以使第一板卡2之第一接點21及第二板卡3之第二接點31皆與該第一端子(411、511)之第一接觸部(4111、5111)及一第二接觸部(4112、5112),以及第二端子(421、521)之第三接觸部(4211、5211)及一第四接觸部(4212、5212)做一電性連接,最後將絕緣本體1兩側之固定部13各利用一固定件15由下方穿置固定部13下方之透孔132、第二板卡3兩端之孔32、固定塊14之鎖孔141及固定部13上方之該透孔132,以形成第二板卡3鎖固於絕緣本體1,即完成本創作之組裝。
藉由上述第一圖至第六圖之揭露,即可瞭解本創作為一種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主要為提供一端子組,該端子組具有上 、下排列的第一端子座及第二端子座,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透過接地結構與部分接地端子形成接地,接地結構包括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上安裝有複數彈片端子及至少一跨接於該些彈片端子形成電性連接之接地片,該些彈片端子係以第一、二彈臂穿過端子座後分別抵持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中之接地端子形成接地,以形成一種彈片端子不直接與板卡之接地用接點電性接觸,而為透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中之接地端子形成接地之結構。本創作之電連接器應用於高頻傳輸領域中時,可有效解決傳統連接器的接地結構不佳所產生串音及短路問題,故提出專利申請以尋求專利權之保護。
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創作上述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創作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創作,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Claims (9)

  1. 一種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係設有一絕緣本體,該絕緣本體兩側具有一第一插槽及一第二插槽,該第一插槽及該第二插槽各提供一第一板卡及一第二板卡做一插接,而該絕緣本體內部係包括:複數端子組,設置於該第一插槽及該第二插槽所共同形成插接空間中,該些端子組係包括有一第一端子座及一第二端子座,該第一端子座係設有複數第一端子,該些第一端子分別於該第一插槽及該第二插槽處形成有彎折凸出之一第一接觸部及一第二接觸部;該些第二端子分別於該第一插槽及該第二插槽處形成有彎折凸出之一第三接觸部及一第四接觸部;複數固定座,設置於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之間,該些固定座上方與該第一端子座做連接固定;而固定座下方與該第二端子座做連接固定,單一固定座係包括有複數插溝及一插口;複數彈片端子,插接於該些固定座之該些插溝中,單一彈片端子於上、下側各設有一第一彈臂及一第二彈臂,該第一彈臂係與部分該第一端子做一電性接觸;該第二彈臂係與部分該第二端子做一電性接觸;以及複數接地片,插接於該些固定座之該插口中,該些接地片係與該彈片端子做一電性連接以提供信號接地。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中該些固定座於上、下側設有複數定位槽,且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相對內側設有複數凸塊,該些定位槽提供該第一、二端子座之該些 凸塊做一滑入卡合,以形成該第一、二端子座與該固定座之固定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中該接地片更係具有複數夾合部,且該彈片端子於該第一彈臂與該第二彈臂之間更係具有一鉗部,該些彈片端子之該鉗部以垂直交叉角度插入該接地片之該夾合部,以形成電性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中該絕緣本體之兩端各係設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係包括一水平方向設置之一卡孔與一垂直方向設置於上、下側之二透孔,該卡孔提供該第二板卡做一插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中該固定部之該卡孔上方之一插孔中更係插置有一固定塊,該第二板卡插接於該卡孔中時,利用一固定件由下方穿置該固定部下方之該透孔、該第二板卡兩端之孔、該固定塊之鎖孔及該固定部上方之該透孔,以形成該第二板卡鎖固於該絕緣本體之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中該第一端子之該第一接觸部與該第二端子之該第三接觸部係分別對應接觸該第一板卡之上、下表面之一第一接點;且該第一端子之該第二接觸部與該第二端子之該第四接觸部係分別對應接觸該第二板卡之上、下表面之一第二接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中該複數端子組之實施組數係為四組,該四組端子組分別由二組第一端子 組及二組第二端子組所構成,該第一端子組與該第二端子組係為交錯排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中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座相對內側設置有複數剖槽,該些剖槽提供該些彈片端子之該第一彈臂及該第二彈臂伸入其中,而與該第一端子之接地端子及該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做一電性接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接地端子共地結構,其中該第一端子座與該第一端子係利用埋入射出之一體成型技術所製成;且第二端子座與該第二端子亦為利用埋入射出之一體成型技術所製成。
TW107212653U 2018-09-17 2018-09-17 Grounding terminal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73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2653U TWM573093U (zh) 2018-09-17 2018-09-17 Grounding terminal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2653U TWM573093U (zh) 2018-09-17 2018-09-17 Grounding terminal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3093U true TWM573093U (zh) 2019-01-11

Family

ID=65804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2653U TWM573093U (zh) 2018-09-17 2018-09-17 Grounding terminal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30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066B (zh) * 2022-02-18 2024-01-0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件式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066B (zh) * 2022-02-18 2024-01-0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件式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9994B2 (en) High speed socket connector
TWI565159B (zh) 電連接器
US6332810B1 (en) Modular telecommunication jack-type connector with crosstalk reduction
TWM518837U (zh) 連接器結構之改良
TW202118167A (zh) 端子結構和電連接器
TW202118166A (zh) 電連接器
TW201803229A (zh) 具有改善串音功能的高頻訊號傳輸連接器
TW202118153A (zh) 端子結構和電連接器
TWM608209U (zh) 線纜連接器
TWM517932U (zh) 連續接地改善串音的高頻連接器
TWM588381U (zh) 電連接器(一)
TWM573093U (zh) Grounding terminal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500223B (zh) Rj連接器的端子結構、應用其之rj連接器模組及rj連接器系統
TWI747581B (zh) 可抗電磁干擾之電連接器構造
TWM565427U (zh) Ground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80184U (zh) 通訊連接器及其傳輸模組
TWI732310B (zh) 電連接器(五)
TWI673922B (zh) 電連接器(三)
US9843136B1 (en) Electrical socket connector
TWM597525U (zh) 具高頻阻抗功能的連接器
TWI651898B (zh)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TWM554231U (zh) 具獨立接地片跨接於接地端子之連接器結構
TWI712232B (zh) 電連接器(三)
TWM576744U (zh) Terminal block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JPS5912583A (ja) コネクタエレ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