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3012U - Fan assembly - Google Patents

Fan assembl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3012U
TWM573012U TW107207687U TW107207687U TWM573012U TW M573012 U TWM573012 U TW M573012U TW 107207687 U TW107207687 U TW 107207687U TW 107207687 U TW107207687 U TW 107207687U TW M573012 U TWM573012 U TW M5730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tructure
fan
assembly
frame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7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嚴文璨
呂富隆
林育玄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7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3012U/zh
Priority to CN201821009410.2U priority patent/CN208239972U/zh
Publication of TWM573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3012U/zh

Links

Abstract

一種風扇組件,適於裝設於一伺服器的一機架。風扇組件包含一風扇本體及一第一卡扣固定件。風扇本體上形成一讓位凹部。第一卡扣固定件包含一第一組裝片及一第一卡扣彈臂。第一組裝片設置於讓位凹部。第一卡扣彈臂可擺動地連接於第一組裝片,並用以卡扣於機架。

Description

風扇組件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風扇組件,特別是一種具有卡扣固定件的風扇組件。
目前常見的伺服器內有中央處理器(CPU)、硬碟及電源供應器(PU)等等的電子元件。當伺服器在運作時,上述這些電子元件會產生大量的熱,使得伺服器內的空氣的溫度逐漸變高,而影響了伺服器的運作。因此,目前業界大多是透過風扇固定框裝設於風扇的周圍,來將風扇固定於伺服器的機箱內,以藉由風扇所吹出之氣流將伺服器內高溫的空氣排出,來維持伺服器正常運作。
隨著上述這些電子元件的效能不斷的提升,加上伺服器內部電子元件的配置越來越緊密,使得伺服器的散熱能力需要再進一步提升來讓伺服器穩定運作。一般而言,提升伺服器之散熱能力的常見的做法大多為加大風扇尺寸,但加大風扇尺寸的方式容易受限於伺服器的機箱高度。以2U高度的伺服器舉例來說,伺服器之機箱內所提供之高度大約為83毫米。若從高度為60毫米的風扇改為高度80毫米的風扇,則在加裝風扇固定框於高度80毫米的風扇之後,整體的高度會變成86毫米。也就是說,大尺寸的風扇加上風扇固定框就會超過機箱內部的高度,使得高度80毫米的風扇無法裝設於伺服器之機箱內,而導致伺服器的散熱能力難以提升。
另一方面,由於以往風扇固定框是匹配於單一尺寸的風扇,故當更換不同尺寸的風扇時,與原尺寸搭配的風扇固定裝框則無法適用於另一尺寸的風扇。如此一來,廠商必須針對不同尺寸的風扇設計與製造對應尺寸的風扇固定框,進而增加了開模製造的成本。
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風扇組件,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風扇於加裝風扇固定框之後的整體高度會高於伺服器機箱之高度,以及風扇固定框無法共用於各種尺寸之風扇的問題。
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風扇組件,適於裝設於一伺服器的一機架。風扇組件包含一風扇本體及一第一卡扣固定件。風扇本體上形成一讓位凹部。第一卡扣固定件包含一第一組裝片及一第一卡扣彈臂。第一組裝片設置於讓位凹部。第一卡扣彈臂可擺動地連接於第一組裝片,並用以卡扣於機架。
以上關於本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的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與圖2。圖1為根據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風扇組件裝設於伺服器之機架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風扇組件分離於機架的分解示意圖。
本實施例風扇組件10例如適於裝設於2U伺服器5的一機架20。機架20包含二框架21及多個隔板22。每一隔板22的相對二端分別連接二框架21,且這些隔板22沿框架21的延伸方向排列而形成多個容置空間23。這些容置空間23分別用以容置多個風扇組件10。風扇組件10例如為熱插拔風扇,且此熱插拔風扇為軸流式風扇。
請一併參閱圖3至圖7。圖3為圖2的風扇組件的分解示意圖。圖4為圖2的風扇組件之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圖5為圖1的俯視圖。圖6為圖5之風扇本體、第一組裝片及第二組裝片於基準面之正交投影的平面示意圖。圖7為圖5之割面線7-7的剖視示意圖。
以下將以其中一風扇組件10進行說明,風扇組件10包含一風扇本體100、一第一卡扣固定件200、一第二卡扣固定件300、四鎖固件400、500、二操作片600、700、一風扇保護架800、一電連接器900、二定位件1000、一延伸板1100及一風扇護網1200。
風扇本體100包含一環形牆體110、四個第一組裝板體120及四個第二組裝板體130。
環形牆體110具有一頂面111、一底面112、二側面113、四弧面114、二第一固定結構115、116及四個第二固定結構117、118。二側面113位於頂面111及底面112之間,且其中一側面113的相對二端分別透過其中二弧面114而連接於頂面111的一側及底面112的一側,以及另一側面113的相對二端分別透過另二弧面114而連接於頂面111的另一側及底面112的另一側。在本實施例中,二側面113分別對應於機架20的相鄰二隔板22,而頂面111及底面112則例如分別用以對應於伺服器5(如圖1所示)的頂板及底板。
四個第一組裝板體120與四個第二組裝板體130連接於環形牆體110之軸向上的相對兩側,且四個第一組裝板體120與四個第二組裝板體130分別沿環形牆體110之相異徑向向外延伸凸出於四弧面114。在本實施例中,環形牆體110之軸向平行於風扇本體100之扇葉轉軸的軸線A(請參圖5),而環形牆體110之徑向為與環形牆體110之軸向正交的方向。
四個第一組裝板體120與四個第二組裝板體130分別對應環形牆體110的四弧面114,以令四第一組裝板體120與四第二組裝板體130之間分別形成四讓位凹部S1、S2、S3、S4。其中,二讓位凹部S1、S2位於頂面111的相對二側,而二讓位凹部S3、S4位於底面112的相對二側。
在本實施例中,環形牆體110的頂面111、底面112、二側面113例如皆為平面,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頂面、底面、二側面可皆為弧面。此外,環形牆體110的弧面114之設置,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弧面例如可改為斜面。
第一固定結構115、116例如為限位槽,且第二固定結構117、118例如為鎖孔。第一固定結構115與二第二固定結構117位於讓位凹部S1內並位於弧面114上。第一固定結構115相較於二第二固定結構117靠近頂面111,而與二第二固定結構117分別位於讓位凹部S1的相對二側。第一固定結構116與二第二固定結構118位於讓位凹部S2內並位於弧面114上。第一固定結構116相較於二第二固定結構118靠近頂面111,而與二第二固定結構118分別位於讓位凹部S2的相對二側。
第一卡扣固定件200包含一第一組裝片210及一第一卡扣彈臂220,且第二卡扣固定件300包含一第二組裝片310及一第二卡扣彈臂320。第一組裝片210及第二組裝片310例如為L形的板體。第一組裝片210及第二組裝片310各具有一第三固定結構211、311及二第四固定結構212、312。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固定結構211、311例如為限位片,且第四固定結構212、312例如為穿孔。二第三固定結構211、311分別插設於二第一固定結構115、116,以令二第三固定結構211、311分別被限位於二第一固定結構115、116。四鎖固件400、500例如為螺絲。二鎖固件400分別穿設二第四固定結構212並鎖附於二第二固定結構117,以令第一組裝片210被固定於環形牆體110。二鎖固件500分別穿設二第四固定結構312並鎖附於二第二固定結構118,以令第二組裝片310被固定於環形牆體110,且第一組裝片210及第二組裝片310分別位於相對的二讓位凹部S1、S2內並鄰近於頂面111。
此外,定義與風扇本體100之軸線A正交的一基準面S(請參圖6),第一組裝片210及第二組裝片310於基準面S上的正交投影P1、P2落入風扇本體100於基準面S上的正交投影P3的範圍內。也就是說,第一組裝片210及第二組裝片310分別位於二讓位凹部S1、S2內,且第一組裝片210的長度、寬度及高度分別不大於讓位凹部S1的長度、寬度及高度,以及第二組裝片310的長度、寬度及高度分別不大於讓位凹部S2的長度、寬度及高度。
在本實施例中,位於讓位凹部S1之第二固定結構117的數量,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依據實際需求調整第二固定結構的數量。舉例來說,位於讓位凹部S1的第二固定結構117之數量可為一或大於二,而第一組裝片210之第四固定結構212及鎖固件400之數量對應調整。同理地,位於讓位凹部S2之第二固定結構118的數量亦可調整,故不再贅述。
第一卡扣彈臂220包含相連的一第一彈性臂221及一第一卡扣塊222。第二卡扣彈臂320包含相連的一第二彈性臂321及一第二卡扣塊322。第一卡扣彈臂220的第一彈性臂221及第二卡扣彈臂320的第二彈性臂321分別可擺動地連接於第一組裝片210及第二組裝片310,且第一彈性臂221及第二彈性臂321分別位於第一組裝片210與第二組裝片310所處之二讓位凹部S1、S2之內。第一卡扣塊222與第二卡扣塊322分別用以卡扣於二隔板22上的二卡固孔24。操作片600連接於第一彈性臂221遠離第一組裝片210的一端並位於第一組裝片210所處之讓位凹部S1之內,且操作片600用以帶動第一彈性臂221相對第一組裝片210擺動。操作片700連接於第二彈性臂321遠離第二組裝片310的一端,並位於第二組裝片310所處之讓位凹部S2之內,且操作片700用以帶動第二彈性臂321相對第二組裝片310擺動。
接著,請一併參閱圖3、圖4、圖5及圖8。圖8為圖5之割面線8-8的剖視示意圖。
風扇保護架800包含一框體810及一中央板820。框體810環繞中央板820,且框體810固定於四第一組裝板體120。詳細來說,每一第一組裝板體120例如具有一第一組裝孔121,且風扇保護架800的框體810例如具有四第二組裝孔811。風扇保護架800例如透過四第一卡扣柱1300分別穿設四第二組裝孔811及四第一組裝孔121,而被固定於風扇本體100。電連接器900固定於中央板820,用以連接設置於機架20之容置空間23內的一電源供應連接器25,以令伺服器5(如圖1所示)的電源可提供給風扇本體100來進行運轉。
二定位件1000設置於風扇保護架800的框體810,並位於中央板820的相對二側,用以分別穿設位於機架20之容置空間23內的二定位孔26。
延伸板1100位於框體810鄰近於頂面111的一側,且延伸板1100沿平行於環形牆體110之軸向的方向凸出於框體810。延伸板1100遠離框體810的一側具有一邊緣1110及一指扣缺口1120,指扣缺口1120自邊緣1110凹陷。
風扇護網1200固定於四個第二組裝板體130。詳細來說,每一第二組裝板體130例如具有一第三組裝孔131,且風扇護網1200例如具有四第四組裝孔1210,風扇護網1200例如透過四第二卡扣柱1400分別穿設四第四組裝孔1210及四第三組裝孔131,而被固定於風扇本體100。
接著,說明如何從機架20的二隔板22之間取出風扇組件10,請參閱圖9,圖9為圖7的第一卡扣塊與第二卡扣塊分別脫離二隔板的剖視示意圖。
首先,可透過人手的拇指與中指分別沿方向D1及方向D2按壓二操作片600、700,以令二操作片600、700帶動第一彈性臂221及第二彈性臂321相向移動。此時,相向移動的第一彈性臂221及第二彈性臂321分別會帶動第一卡扣塊222及第二卡扣塊322脫離二隔板22的二卡固孔24,以解除第一卡扣塊222及第二卡扣塊322與二卡固孔24之間的卡固關係。接著,可再以人手的食指扣住延伸板1100(如圖3所示)的指扣缺口1120(如圖3所示),以藉由拇指、食指及中指共同沿著方向D3向上抬起風扇組件10(如圖2所示),即可將風扇組件10從機架20的二隔板22之間取出。
在上述利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將風扇組件取出的過程中,風扇保護架800及風扇護網1200之設置可避免人的手指伸進風扇本體100內,以確保操作者的安全。
相反地,當需將風扇組件10裝設機架20的二隔板22之間時,則可沿方向D3的反向將風扇組件10放入容置空間23,以令二定位件1000分別插入二定位孔26,且第一卡扣塊222及第二卡扣塊322分別卡固於二隔板22的二卡固孔24,而完成將風扇組件10裝入二隔板22之間。
在將風扇組件10裝設於機架20的容置空間23的過程中,二定位件1000可幫助電連接器900準確地連接電源供應連接器25,以利風扇本體100可正常運轉。
在本實施例中,定位件1000的數量,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定位件的數量可隨著機架之容置空間內所具有的定位孔數量調整。也就是說,當機架之容置空間內所具有的定位孔數量為一時,定位件的數量即為一。若當機架之容置空間無定位孔時,可不用設置定位件。
此外,因電連接器900透過風扇保護架800而設置於風扇本體100的側邊,故在風扇組件10裝設於機架20的容置空間23後,使用者透過往下觀看的方式即可觀察到電連接器900。因此,可於電連接器900上設置發光元件(未繪示),以藉由發光元件的明暗來供使用者判斷電連接器900是否正確地對接於電源供應連接器25。另外,因使用者透過往下觀看的方式即可觀察到發光元件的燈光,故不需再透過任何導光元件來導引發光元件的光,故電連接器900位於風扇本體100之側邊的設置可相對地節省導光元件的用料成本。
如圖5所示,在風扇組件10裝設於機架20的容置空間23後,第一卡扣塊222與第二卡扣塊322於其中一隔板22上的正交投影非重疊。也就是說,第一卡扣塊222與第二卡扣塊322為非對稱地位於風扇本體100的相對二側。藉此,當二風扇組件10分別位於相鄰的二容置空間23時,其中一風扇組件10的第一卡扣塊222與另一風扇組件10的第二卡扣塊322會位於二風扇組件10之間之隔板22的卡固孔24內且相錯開,故位於每個容置空間23內的風扇組件10的第一卡扣塊222與第二卡扣塊322皆可分別卡扣於二隔板22的二卡固孔24內,而不會與相鄰之風扇組件10的第一卡扣塊222或第二卡扣塊322互相牴觸。
在本實施例中,因第一組裝片210及第二組裝片310分別位於二讓位凹部S1、S2內,使得裝有第一卡扣固定件200及第二卡扣固定件300之風扇本體100的整體高度並不會增加,故可確保風扇本體100在裝上第一卡扣固定件200及第二卡扣固定件300之後的整體高度仍低於機架20的高度,以利風扇組件10裝設於機架20。如此一來,在有限伺服器5高度內可盡可能地選用較大尺寸的風扇,進而提升伺服器5的散熱效能。
此外,各個尺寸的風扇本體100皆可透過同一種的第一卡扣固定件200及第二卡扣固定件300來裝設於機架20。因此,廠商可免於開模生產對應各個尺寸的風扇本體100的固定件,故可降低生產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風扇組件10具有二卡扣固定件200、300,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風扇組件可僅具有一卡扣固定件。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組裝片210固定於環形牆體110的方式為透過鎖固件400鎖附於第二固定結構117,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10與圖11。圖10為根據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第一卡扣固定件分離於風扇本體的分解示意圖。圖11為根據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揭露第一卡扣固定件分離於風扇本體的分解示意圖。圖10及圖11的實施例的風扇組件10a、10b皆類似於圖3的風扇組件10,故以下僅分別說明圖10及圖11實施例的風扇組件與圖3的風扇組件之間的差異之處。
如圖10所示,二第二固定結構117a為熱熔柱,且第一卡扣固定件200a的二第四固定結構212a為穿孔。二第二固定結構117a分別穿過二第四固定結構212a,並例如透過加熱熔化的方式令二第二固定結構117a固定第一卡扣固定件200a的第一組裝片210a於環形牆體110a。
如圖11所示,風扇組件10b更包含一第一熱熔肋條1500b及一第二熱熔肋條1600b。二第二固定結構117b為固定孔,且第一卡扣固定件200b的二第四固定結構212b為固定柱。第一熱熔肋條1500b設置於第三固定結構211b,且第二熱熔肋條1600b設置於第一卡扣固定件200b的第一組裝片210b。二第四固定結構212b分別插設於二第二固定結構117b,且第一熱熔肋條1500b及第二熱熔肋條1600b例如透過超音波熔接的方式,來熱熔第一熱熔肋條1500b及第二熱熔肋條1600b,使得第一組裝片210b固定於環形牆體110b。
上述之圖10的第一卡扣固定件200a及圖11的第一卡扣固定件200b分別為透過加熱熱熔及超音波熔接的方式固定於環形牆體110a、110b,因此相較於透過鎖固件400鎖附的方式,可節省購買或生產鎖固件400的成本。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固定結構為限位槽,且第三固定結構為限位片之設置,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請參閱圖12,圖12為根據本新型第四實施例所揭露第一卡扣固定件分離於風扇本體的分解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結構115c與第三固定結構211c的數量皆為二,且第一固定結構115c為卡扣頭,而第三固定結構211c為卡扣孔。二第一固定結構115c分別穿設二第三固定結構211c,而令二第一固定結構115c固定第一組裝片210c。然而,第一固定結構115c與第三固定結構211c的數量,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依據實際需求調整第一固定結構與第三固定結構的數量。
在上述實施例中,電連接器固定於風扇保護架之中央板的位置為固定的,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13。圖13為根據本新型第五實施例所揭露之電連接器分離於風扇保護架的立體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風扇組件10d更包含一結合組件1700d,且中央板820d具有多個鎖孔組821d。結合組件1700d包含二子結合件1710d,二子結合件1710d例如為螺絲。每鎖孔組821d與頂面111d的距離相異,且每鎖孔組821d各包含一第一鎖孔8211d及一第二鎖孔8212d。二子結合件1710d穿設電連接器900d並可選擇地鎖附於其中一鎖孔組821d的第一鎖孔8211d及第二鎖孔8212d。
詳細來說,當位於機架之容置空間的電源供應連接器的高度較高時,可將二子結合件1710d分別穿過電連接器900d並鎖附於位於最上方的鎖孔組821d的第一鎖孔8211d及第二鎖孔8212d。相反地,當位於機架之容置空間的電源供應連接器的高度較低時,可將二子結合件1710d分別穿過電連接器900d並鎖附於位於最下方的鎖孔組821d的第一鎖孔8211d及第二鎖孔8212d。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風扇組件,因第一組裝片及第二組裝片分別位於二讓位凹部內,使得裝有第一卡扣固定件及第二卡扣固定件之風扇本體的整體高度並不會增加,故可確保風扇本體在裝上第一卡扣固定件及第二卡扣固定件之後的整體高度仍低於機架的高度,以利風扇組件裝設於機架。如此一來,在有限伺服器高度內可盡可能地選用較大尺寸的風扇,進而提升伺服器的散熱效能。
此外,各個尺寸的風扇本體皆可透過同一種的第一卡扣固定件及第二卡扣固定件來裝設於機架。因此,廠商可免於開模生產對應各個尺寸的風扇本體的固定件,故可降低生產成本。
雖然本新型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伺服器
10、10a、10b、10d‧‧‧風扇組件
20‧‧‧機架
21‧‧‧框架
22‧‧‧隔板
23‧‧‧容置空間
24‧‧‧卡固孔
25‧‧‧電源供應連接器
26‧‧‧定位孔
100‧‧‧風扇本體
110、110a、110b‧‧‧環形牆體
111、111d‧‧‧頂面
112‧‧‧底面
113‧‧‧側面
114‧‧‧弧面
115、116、115c‧‧‧第一固定結構
117、118、117a、117b‧‧‧第二固定結構
120‧‧‧第一組裝板體
121‧‧‧第一組裝孔
130‧‧‧第二組裝板體
131‧‧‧第三組裝孔
200、200a、200b‧‧‧第一卡扣固定件
210、210a、210b、210c‧‧‧第一組裝片
220‧‧‧第一卡扣彈臂
221‧‧‧第一彈性臂
222‧‧‧第一卡扣塊
300‧‧‧第二卡扣固定件
310‧‧‧第二組裝片
320‧‧‧第二卡扣彈臂
321‧‧‧第二彈性臂
322‧‧‧第二卡扣塊
211、311、211b、211c‧‧‧第三固定結構
212、312、212a、212b‧‧‧第四固定結構
400、500‧‧‧鎖固件
600、700‧‧‧操作片
800‧‧‧風扇保護架
810‧‧‧框體
811‧‧‧第二組裝孔
820‧‧‧中央板
821d‧‧‧鎖孔組
8211d‧‧‧第一鎖孔
8212d‧‧‧第二鎖孔
900、900d‧‧‧電連接器
1000‧‧‧定位件
1100‧‧‧延伸板
1110‧‧‧邊緣
1120‧‧‧指扣缺口
1200‧‧‧風扇護網
1210‧‧‧第四組裝孔
1300‧‧‧第一卡扣柱
1400‧‧‧第二卡扣柱
1500b‧‧‧第一熱熔肋條
1600b‧‧‧第二熱熔肋條
1700d‧‧‧結合組件
1710d‧‧‧子結合件
S1、S2、S3、S4‧‧‧讓位凹部
D1、D2、D3‧‧‧方向
A‧‧‧軸線
S‧‧‧基準面
P1、P2、P3‧‧‧投影
圖1為根據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風扇組件裝設於伺服器之機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風扇組件分離於機架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的風扇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2的風扇組件之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圖1的俯視圖。 圖6為圖5之風扇本體、第一組裝片及第二組裝片於基準面之正交投影的平面示意圖。 圖7為圖5之割面線7-7的剖視示意圖。 圖8為圖5之割面線8-8的剖視示意圖。 圖9為圖7的第一卡扣塊與第二卡扣塊分別脫離二隔板的剖視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第一卡扣固定件分離於風扇本體的分解示意圖。 圖11為根據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揭露第一卡扣固定件分離於風扇本體的分解示意圖。 圖12為根據本新型第四實施例所揭露之第一卡扣固定件分離於風扇本體的分解示意圖。 圖13為根據本新型第五實施例所揭露之電連接器分離於風扇保護架的立體示意圖。

Claims (18)

  1. 一種風扇組件,適於裝設於一伺服器的一機架,包含: 一風扇本體,該風扇本體上形成一讓位凹部;以及一第一卡扣固定件,包含一第一組裝片及一第一卡扣彈臂,該第一組裝片設置於該讓位凹部,該第一卡扣彈臂可擺動地連接於該第一組裝片,並用以卡扣於該機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定義一基準面,該風扇本體的軸線正交於該基準面,該第一組裝片於該基準面上的正交投影落入該風扇本體於該基準面上的正交投影的範圍內,且該第一組裝片位於該讓位凹部之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第一組裝片的長度、寬度及高度分別不大於該讓位凹部的長度、寬度及高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第二卡扣固定件,且該讓位凹部的數量為二,各該讓位凹部分別位於該風扇本體的相對二側,該第二卡扣固定件包含一第二組裝片及一第二卡扣彈臂,該第一組裝片與該第二組裝片分別位於各該讓位凹部,且該第二卡扣彈臂可擺動地連接於該第二組裝片,該第一卡扣彈臂及該第二卡扣彈臂分別用以卡扣於該機架上的二隔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第一卡扣彈臂包含相連的一第一彈性臂及一第一卡扣塊,該第二卡扣彈臂包含相連的一第二彈性臂及一第二卡扣塊,該第一彈性臂及該第二彈性臂分別可擺動地連接於該第一組裝片及該第二組裝片,且該第一彈性臂及該第二彈性臂分別位於該第一組裝片與該第二組裝片所處的各該讓位凹部,該第一卡扣塊與該第二卡扣塊分別用以卡扣於該二隔板,該第一卡扣塊與該第二卡扣塊於其中一該隔板上的正交投影非重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讓位凹部的數量為多個,該風扇本體包含一環形牆體、多個第一組裝板體及多個第二組裝板體,該些第一組裝板體連接於該環形牆體之一側並分別沿該環形牆體之相異徑向向外延伸,該些第二組裝板體連接於該環形牆體之另一側並分別沿該環形牆體之相異徑向向外延伸,該些第一組裝板體分別對應該些第二組裝板體,以令該些第一組裝板體與該些第二組裝板體之間形成該些讓位凹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環形牆體具有一第一固定結構及一第二固定結構,該第一固定結構及該第二固定結構分別位於其中一該讓位凹部的相對二側,該第一組裝片具有一第三固定結構及一第四固定結構,該第三固定結構及該第四固定結構分別對應該第一固定結構及該第二固定結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第一固定結構為限位槽,該第三固定結構為限位片,該第三固定結構插設於該第一固定結構,以令該第三固定結構被限位於該第一固定結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鎖固件,該第二固定結構為鎖孔,該第四固定結構為穿孔,該鎖固件穿過該第四固定結構而鎖入該第二固定結構,以令該第一組裝片被固定於該環形牆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第一熱熔肋條及一第二熱熔肋條,該第二固定結構為固定孔,該第四固定結構為固定柱,該第一熱熔肋條設置於該第三固定結構,該第二熱熔肋條設置於該第一組裝片,該第四固定結構插設於該第二固定結構,且該第一熱熔肋條及該第二熱熔肋條透過熱熔的方式令該第一組裝片固定於該環形牆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第二固定結構為熱熔柱,該第四固定結構為穿孔,該第二固定結構穿過該第四固定結構,以透過熱熔的方式令該第二固定結構固定該第一組裝片。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第一固定結構為卡扣頭,該第三固定結構為卡扣孔,該第一固定結構穿設該第三固定結構,而令該第一固定結構固定該第一組裝片。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風扇保護架及一電連接器,該風扇保護架包含一框體及一中央板,該框體環繞該中央板,該框體固定於該些第一組裝板體,該電連接器設置於該中央板。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結合組件,該環形牆體具有相對的一頂面及一底面,該頂面相較於該底面鄰近該第一卡扣固定件,該中央板具有多個鎖孔組,每該鎖孔組與該頂面的距離相異,該結合組件穿設該電連接器並可選擇地鎖附於其中一該鎖孔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延伸板,該延伸板位於該框體鄰近於該頂面的一側,且該延伸板沿平行於該環形牆體之軸向的方向且凸出於該框體,該延伸板遠離該框體的一側具有一邊緣及一指扣缺口,該指扣缺口自該邊緣凹陷。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定位件,該定位件設置於該風扇保護架的該框體,用以穿設於該機架的一定位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風扇護網,該風扇護網固定於該些第二組裝板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組件,更包含一操作片,該第一卡扣彈臂包含相連的一第一彈性臂及一第一卡扣塊,該第一彈性臂可擺動地連接於該第一組裝片,該操作片連接於該第一彈性臂遠離該第一組裝片的一側,該操作片與該第一彈性臂皆位於該讓位凹部,該第一卡扣塊用以卡扣於該機架的一隔板。
TW107207687U 2018-06-08 2018-06-08 Fan assembly TWM573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687U TWM573012U (zh) 2018-06-08 2018-06-08 Fan assembly
CN201821009410.2U CN208239972U (zh) 2018-06-08 2018-06-28 风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687U TWM573012U (zh) 2018-06-08 2018-06-08 Fan assemb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3012U true TWM573012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57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7687U TWM573012U (zh) 2018-06-08 2018-06-08 Fan assembly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9972U (zh)
TW (1) TWM57301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985B (zh) * 2021-01-13 2023-06-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機箱
CN113137403B (zh) * 2021-04-22 2023-01-24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模组和服务器
CN114876879A (zh) * 2022-06-14 2022-08-09 上海顺诠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装置及其风扇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9972U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3012U (zh) Fan assembly
US7699582B2 (en) Fan module
US7713025B2 (en) Assembling member
US9167727B2 (en) Rapidly assembling/disassembl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WI608784B (zh) 電子裝置托架
US20090111372A1 (en) Series fan and frame set thereof
US7595992B2 (en) Substrate unit, cool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50792B (zh) 風扇快拆結構、風扇固定總成以及風扇總成
US20120305744A1 (en) Fa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heat dissipation
TWM463487U (zh) 熱管式散熱模組
CN110632985B (zh) 计算机机箱
TW201300993A (zh) 電子裝置
US9891676B2 (en) Computer case
TW201405013A (zh) 風扇固定裝置
CN114594844B (zh) 水冷板组件
US6304446B1 (en) Heat dissipater
TWI405534B (zh) 導風罩
TWI815631B (zh) 快拆模組、具有快拆模組的風扇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402660B (zh) 電腦散熱器背板組合及具有該背板組合之散熱模組
TWI722686B (zh) 風扇結構
TWM545288U (zh) 散熱模組
TWM557960U (zh) 支撐模組
TW201344063A (zh) 風扇固定裝置
US20050007737A1 (en) Power supply used for desknote
JP5128962B2 (ja) 放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