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0747U - Automatic lifting mixer - Google Patents

Automatic lifting mixer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0747U
TWM570747U TWM570747U TW M570747 U TWM570747 U TW M570747U TW M570747 U TWM570747 U TW M57074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casing
transmission member
controller
sli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Publication date

Links

Abstract

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包括支撐裝置、升降裝置及本體。支撐裝置,包括基座及支撐架。升降裝置包括軌道、傳動件、第一驅動裝置、第一控制器及滑動件。軌道設於支撐架。傳動件設於軌道。第一驅動裝置設於軌道,電性連接第一控制器,並且選擇性地驅動傳動件沿著軌道移動。滑動件設於傳動件。本體包括機殼、攪拌裝置、第二控制器及第二驅動裝置。機殼設於滑動件,並且與滑動件同步移動。藉此,本創作的升降裝置可自動調整本體相對基座的高度,易於操作,十分省力,而且可免除手滑的憾事。

Description

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攪拌機,特別是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
攪拌機是一種利用槳葉的旋轉拍擊或壓縮氣體,達到攪拌液體或粉體的機械。液體或粉體可透過攪拌機的攪拌達到充分混合的目的。
一般的攪拌機包含一支撐裝置、一套筒、一旋鈕以及一本體。支撐裝置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支撐架,支撐架設於基座上。支撐架穿過套筒的一軸孔。旋鈕可旋轉地設於套筒上。本體包含一機殼、一攪拌裝置、一控制器以及一驅動裝置。機殼設於套筒,並且與套筒同步移動。攪拌裝置包含一旋轉部以及一槳葉。旋轉部的一端結合於驅動裝置,並且突出於機殼的底部。槳葉設於旋轉部的另一端。控制裝置設於機殼內。驅動裝置設於機殼內,電性連接控制器,並且受到控制器的控制而選擇性地驅動攪拌裝置旋轉,藉以攪拌一容器中的液體或粉體。
當使用者手動旋緊旋鈕時,套筒被旋鈕迫緊固定在支撐架上。當使用者手動旋鬆旋鈕時,套筒不再被旋鈕迫緊固定在支撐架上,使得套筒可沿著支撐架相對基座移動,從而本體與套筒同步移動。
然而,使用者在手動調整本體相對基座的高度時,必須一手扶住本體一手旋轉旋鈕小心操作,相當困難,而且又很費力。更何況,本體包含大量的構件,重量十分沉重,使用者扶住本體的手若不小心手滑,本體可能會快速下降壓毀下方的容器,付出十分慘痛的代價。
另外,一般的攪拌機並無計時功能,若要定點計時攪拌,使用者除了必須手動移動本體之外,還要額外利用傳統的計時裝置控制攪拌時間,攪拌效率差。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升降裝置可自動調整本體相對基座的高度,易於操作,十分省力,而且可免除手滑的憾事。
本創作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升降裝置可全自動控制本體定點計時進行攪拌作業,提升攪拌效率。
本創作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第一、第二感應器可感應到滑動件移動至最高處或最低處,並且即時終止馬達運作,避免馬達持續運作而過熱損毀,省電,防止滑動件撞擊上殼體或下殼體而磨損。
本創作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可透過移動上、下限位桿搭配第一、第二感應器,調整滑動件可移動的範圍,進而限制本體可移動的範圍。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創作將提供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包括一支撐裝置、一升降裝置以及一本體。
支撐裝置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支撐架,支撐架設於基座上。
升降裝置包括一軌道、一傳動件、一第一驅動裝置、一第一控制器以及一滑動件,軌道設於支撐架,傳動件設於軌道,第一驅動裝置設於軌道,電性連接第一控制器,並且受到第一控制器的控制而選擇性地驅動傳動件沿著軌道移動,滑動件設於傳動件,並且受到傳動件的驅動而沿著軌道相對基座移動。
本體包括一機殼、一攪拌裝置、一第二控制器以及一第二驅動裝置,機殼設於滑動件,並且與滑動件同步移動,攪拌裝置包含一旋轉部以及一槳葉,旋轉部的一端結合於第二驅動裝置,並且突出於機殼的底部,槳葉設於旋轉部的另一端,第二控制器設於機殼內,第二驅動裝置設於機殼內,電性連接第二控制器,並且受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而選擇性地驅動攪拌裝置旋轉。
較佳地,第一控制器包括一外殼、一電路板、一電源開關、一切換開關以及一控制鈕,外殼設於軌道的一側;電路板設於外殼內,並且包含一處理單元,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第一驅動裝置;電源開關設於外殼的外表面,電性連接處理單元,並且用以啟閉處理單元;切換開關設於外殼的外表面,並且用以切換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傳動件往順時針方向旋轉或往逆時針方向旋轉;控制鈕設於外殼的外表面,用以切換於一導通模式與一切斷模式,並且控制切換開關選擇性地電性連接處理單元。
其中,控制鈕切換成導通模式,使得切換開關電性連接處理單元,同時切換開關切換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傳動件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切換開關傳送一第一移動訊息至處理單元,處理單元依據第一移動訊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傳動件往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傳動件驅動滑動件沿著軌道相對基座向下移動,從而本體與滑動件同步向下移動。
其中,控制鈕切換成導通模式,使得切換開關電性連接處理單元,同時切換開關切換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傳動件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切換開關傳送一第二移動訊息至處理單元,處理單元依據第二移動訊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傳動件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傳動件驅動滑動件沿著軌道相對基座向上移動,從而本體與滑動件同步向上移動。
其中,當控制鈕切換成切斷模式時,控制鈕切斷切換開關與處理單元的電性連接關係。
較佳地,第一控制器包含一插座,插座設於外殼的外表面,並且電性連接電路板,本體包含一電連接部,電連接部包含一電線及一插頭,電連接部的電線電性連接第二控制器,並且穿過機殼往外延伸,電連接部的插頭設於電連接部的電線位於機殼外的一端,並且插設於第一控制器的插座。
較佳地,電路板包含一計時器,計時器電性連接處理單元,並且具有一預設攪拌時間。
其中,控制鈕切換成導通模式,切換開關電性連接處理單元,同時計時器根據預設攪拌時間傳送一開始攪拌訊息至處理單元,處理單元依據開始攪拌訊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傳動件移動一段時間,使得滑動件與本體停止不動一段時間。
其中,當預設攪拌時間到時,計時器傳送一換位攪拌訊息至處理單元,處理單元依據換位攪拌訊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傳動件移動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使得滑動件與本體一起移動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
較佳地,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一感應器,設於軌道,鄰近軌道的頂端,並且電性連接第一控制器;其中,當傳動件驅動滑動件沿著軌道向上移動並且接觸到第一感應器時,第一感應器傳送一第一停止訊息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依據第一停止訊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傳動件移動,傳動件停止驅動滑動件向上移動,從而本體與滑動件同步停止向上移動。
較佳地,軌道的一側沿著其長度方向開設一長槽,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一感應器以及一上限位桿,第一感應器設於滑動件的頂端,並且電性連接第一控制器,上限位桿設於長槽,可沿著長槽移動於長槽的頂端與滑動件的頂端之間,並且可定位在長槽上的任何一個位置;其中,當傳動件驅動滑動件沿著軌道向上移動,同時上限位桿接觸到第一感應器時,第一感應器傳送一第一停止訊息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依據第一停止訊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傳動件移動,傳動件停止驅動滑動件向上移動,從而本體與滑動件同步停止向上移動。
較佳地,第一感應器為一微動開關。
較佳地,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二感應器,設於軌道,鄰近軌道的底端,並且電性連接第一控制器;其中,當傳動件驅動滑動件沿著軌道向下移動並且接觸到第二感應器時,第二感應器傳送一第二停止訊息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依據第二停止訊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傳動件移動,傳動件停止驅動滑動件向下移動,從而本體與滑動件同步停止向下移動。
較佳地,軌道的一側沿著其長度方向開設一長槽,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二感應器以及一下限位桿,第二感應器設於滑動件的底端,並且電性連接第一控制器,下限位桿設於長槽,可沿著長槽移動於長槽的底端與滑動件的底端之間,並且可定位在長槽上的任何一個位置;其中,當傳動件驅動滑動件沿著軌道向下移動,同時下限位桿接觸到第二感應器時,第二感應器傳送一第二停止訊息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依據第二停止訊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傳動件移動,傳動件停止驅動滑動件向下移動,從而本體與滑動件同步停止向下移動。
較佳地,第二感應器為一微動開關。
較佳地,滑動件包含一滑塊以及一固定塊,滑塊設於傳動件,並且受到傳動件的驅動而沿著軌道相對基座移動,固定塊設於滑塊遠離傳動件的一側,並且開設一插槽,機殼的一側突出一插柱,機殼的插柱插設於固定塊的插槽。
較佳地,機殼的插柱為圓柱體或多角柱體,固定塊的插槽為圓孔或多角孔。
較佳地,第一驅動裝置包含一上殼體、一下殼體、一上皮帶輪、一下皮帶輪以及一馬達,上殼體設於軌道的頂部,下殼體設於軌道的底部,上皮帶輪設於上殼體內,下皮帶輪設於下殼體內,馬達設於上殼體與下殼體的其中一者內,並且具有一輸出軸,輸出軸穿設於上皮帶輪與下皮帶輪的其中一者的一軸孔,並且驅動上皮帶輪與下皮帶輪的其中一者旋轉,傳動件為皮帶,沿著軌道的前側、頂部、後側和底部環繞設置,並且嚙合於上皮帶輪與下皮帶輪。
較佳地,第一驅動裝置包含一上殼體、一下殼體、一上鏈輪、一下鏈輪以及一馬達,上殼體設於軌道的頂部,下殼體設於軌道的底部,上鏈輪設於上殼體內,下鏈輪設於下殼體內,馬達設於上殼體與下殼體的其中一者內,並且具有一輸出軸,輸出軸穿設於上鏈輪與下鏈輪的其中一者的一軸孔,並且驅動上鏈輪與下鏈輪的其中一者旋轉,傳動件為鏈條,沿著軌道的前側、頂部、後側和底部環繞設置,並且嚙合於上鏈輪與下鏈輪。
本創作的功效在於,升降裝置可自動調整本體相對基座的高度,易於操作,十分省力,而且可免除手滑的憾事。
再者,升降裝置可全自動控制本體定點計時進行攪拌作業,提升攪拌效率。
此外,第一、第二感應器可感應到滑動件移動至最高處或最低處,並且即時終止馬達運作,避免馬達持續運作而過熱損毀,省電,防止滑動件撞擊上殼體或下殼體而磨損。
又,可透過移動上、下限位桿搭配第一、第二感應器,調整滑動件可移動的範圍,進而限制本體可移動的範圍。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創作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請參閱圖1至圖5,圖1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圖3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側面局部剖視圖,圖4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馬達、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的連接示意圖,圖5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二控制器、第二驅動裝置和攪拌裝置的連接示意圖。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包括一支撐裝置10、一升降裝置20以及一本體30。
支撐裝置10包括一基座11以及一支撐架12,支撐架12設於基座11上。更明確地說,基座11為一板件,支撐架12為一桿體。支撐架12可一體成型在基座11的頂面而為不可拆卸者,或者在基座11上開設一孔洞(圖未示),支撐架12插設或螺設在孔洞而為可拆卸者。
升降裝置20包括一軌道21、一傳動件22、一第一驅動裝置23、一第一控制器24以及一滑動件25。
軌道21設於支撐架12。更明確地說,軌道21呈長條形,固定在支撐架12的前側,其底部與基座11保持一段距離,並且延伸方向平行於基座11的頂面的法線,故軌道21垂直於基座11的頂面。
傳動件22和第一驅動裝置23均設於軌道21;第一驅動裝置23電性連接第一控制器24,並且受到第一控制器24的控制而選擇性地驅動傳動件22沿著軌道21移動。更清楚地說,第一驅動裝置23包含一上殼體231、一下殼體232、一上皮帶輪233、一下皮帶輪234以及一馬達235。上殼體231設於軌道21的頂部,下殼體232設於軌道21的底部。上皮帶輪233設於上殼體231內,下皮帶輪234設於下殼體232內。在較佳實施例中,馬達235設於上殼體231內,並且具有一輸出軸2351;輸出軸2351穿設於上皮帶輪233的一軸孔,並且驅動上皮帶輪233旋轉。在其他實施例中,馬達235設於下殼體232內,輸出軸2351穿設於下皮帶輪234的一軸孔,並且驅動下皮帶輪234旋轉。傳動件22為皮帶,沿著軌道21的前側、頂部、後側和底部環繞設置,並且嚙合於上皮帶輪233與下皮帶輪234。值得一提的是,上皮帶輪233可由一上鏈輪取代,下皮帶輪234可由一下鏈輪取代,傳動件22由鏈條取代,亦能夠達到相同的傳動效果。
第一控制器24包括一外殼241、一電路板242、一電源開關243、一切換開關244以及一控制鈕245。外殼241設於軌道21的一側。電路板242設於外殼241內,並且包含一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電性連接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電源開關243設於外殼241的外表面,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並且用以啟閉處理單元2421。切換開關244設於外殼241的外表面,並且用以切換第一驅動裝置23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或往逆時針方向旋轉。為了讓使用者清楚辨識,外殼241的外表面在切換開關244的旁邊設有一第一標示部2411及一第二標示部2412,第一標示部2411代表上升,第二標示部2412代表下降,可供使用者清楚得知如何正確操作切換開關244。根據圖1及圖2的實施例所顯示,第一標示部2411為一箭頭朝上的箭號,第二標示部2412為一箭頭朝下的箭號;然不以此為限,亦可以文字或其他圖案作為第一標示部2411和第二標示部2412,先予敘明。控制鈕245設於外殼241的外表面,用以切換於一導通模式與一切斷模式,並且控制切換開關244選擇性地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為了讓使用者清楚辨識,外殼241的外表面在控制鈕245的旁邊設有一第三標示部2413及一第四標示部2414,第三標示部2413代表導通模式,第四標示部2414代表切斷模式,可供使用者清楚得知如何正確操作控制鈕245。根據圖1及圖2的實施例所顯示,第三標示部2413為一三角形圖案,第四標示部2414為一正方形圖案;然不以此為限,亦可以文字或其他圖案作為第三標示部2413和第四標示部2414,先予敘明。
滑動件25設於傳動件22,並且受到傳動件22的驅動而沿著軌道21相對基座11移動。具體而言,滑動件25包含一滑塊251以及一固定塊252。滑塊251設於傳動件22,並且可受到傳動件22的驅動而沿著軌道21相對基座11移動。固定塊252設於滑塊251遠離傳動件22的一側(即,滑塊251的前側),並且開設一插槽2521。
本體30包括一機殼31、一攪拌裝置32、一第二控制器33以及一第二驅動裝置34。機殼31設於滑動件25,並且與滑動件25同步移動。較佳地,機殼31的一側突出一插柱311,機殼31的插柱311插設於固定塊252的插槽2521。本實施例的機殼31的插柱311為圓柱體,固定塊252的插槽2521為圓孔;然而不以此為限,機殼31的插柱311亦可為多角柱體或者任何形狀的柱體,固定塊252的插槽2521亦可為多角柱體或任何對應機殼31的插柱311的形狀。機殼31遠離滑動件25的一側(即,機殼31的前側)設置有一些開關或按鈕,該等開關或按鈕係電性連接第二控制器33,並且能夠用以調控第二控制器33的運作模式。攪拌裝置32包含一旋轉部321以及一槳葉322,旋轉部321的一端結合於第二驅動裝置34,並且突出於機殼31的底部,槳葉322設於旋轉部321的另一端。第二控制器33設於機殼31內。第二驅動裝置34設於機殼31內,電性連接第二控制器33,並且受到第二控制器33的控制而選擇性地驅動攪拌裝置32旋轉。
以下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何應用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攪拌混合一容器100中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
請參閱圖6及圖7,圖6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本體下降至第一位置的示意圖,圖7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驅動馬達往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示意圖。首先,將一容器100放置在基座11的頂面,並且位在攪拌裝置32的下方;容器100內已經先裝好待混合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按壓電源開關243以使外部電源(圖未示))輸入而啟動處理單元2421。圖6顯示控制鈕245被按壓切換成導通模式,使得切換開關244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同時圖6顯示切換開關244黑色部分代表切換開關244被按壓向下切換第一驅動裝置23驅動傳動件22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切換開關244傳送一第一移動訊息2441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第一移動訊息2441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逆時針方向旋轉,上皮帶輪233驅動傳動件22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同時下皮帶輪234也會受到傳動件22的驅動而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傳動件22驅動滑塊251沿著軌道21相對基座11向下移動至一第一位置,滑塊251驅動固定塊252相對基座11同步向下移動至第一位置,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下移動至第一位置。
當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下移動至第一位置時,控制鈕245被按壓切換成切斷模式。此時,控制鈕245切斷切換開關244與處理單元2421的電性連接關係,切換開關244無法傳送第一移動訊息2441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無法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是以,本體30與滑動件25一起在第一位置停止不動。這個時候,槳葉322位在容器100內靠近容器100底部之處的待混合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中。如圖5及圖6所示,透過按壓機殼31的前側的開關以啟動第二控制器33,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二驅動裝置34驅動攪拌裝置32的旋轉部321旋轉,攪拌裝置32的旋轉部321驅動攪拌裝置32的槳葉322旋轉,藉以混合容器100中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
請參考圖8及圖9,圖8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本體上升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圖,圖9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驅動馬達往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示意圖。控制鈕245再次被按壓切換成導通模式,使得切換開關244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同時圖8顯示切換開關244黑色部分代表切換開關244被按壓向上切換第一驅動裝置23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切換開關244傳送一第二移動訊息2442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第二移動訊息2442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上皮帶輪233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同時下皮帶輪234也會受到傳動件22的驅動而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傳動件22驅動滑塊251沿著軌道21相對基座11向上移動至一第二位置,滑塊251驅動固定塊252相對基座11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二位置,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二位置。
當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控制鈕245被按壓切換成切斷模式。此時,控制鈕245切斷切換開關244與處理單元2421的電性連接關係,切換開關244無法傳送第二移動訊息2442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無法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是以,本體30與滑動件25一起在第二位置停止不動。這個時候,槳葉322位在容器100內靠近容器100頂部之處的待混合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中。如圖5及圖8所示,透過按壓機殼31的前側的開關以啟動第二控制器33,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二驅動裝置34驅動攪拌裝置32的旋轉部321旋轉,攪拌裝置32的旋轉部321驅動攪拌裝置32的槳葉322旋轉,藉以混合容器100中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
請參閱圖10,圖10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本體進一步上升至第三位置的示意圖,並且配合參閱圖9。控制鈕245再次被按壓切換成導通模式,使得切換開關244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同時圖10顯示切換開關244黑色部分代表切換開關244被按壓向上切換第一驅動裝置23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切換開關244傳送第二移動訊息2442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第二移動訊息2442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上皮帶輪233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同時下皮帶輪234也會受到傳動件22的驅動而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傳動件22驅動滑塊251沿著軌道21相對基座11向上移動至一第三位置,滑塊251驅動固定塊252相對基座11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三位置,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三位置。
當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三位置時,控制鈕245被按壓切換成切斷模式。此時,控制鈕245切斷切換開關244與處理單元2421的電性連接關係,切換開關244無法傳送第二移動訊息2442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無法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是以,本體30與滑動件25一起在第三位置停止不動。這個時候,槳葉322離開容器100,不再進行攪拌作業。使用者能夠輕易地將容器100取出,不會受到攪拌裝置32的影響。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利用升降裝置20自動調整本體30相對基座11的高度,易於操作,十分省力,而且可免除手滑的憾事。
如圖1及圖2所示,第一控制器24包含一插座246,插座246設於外殼241的外表面,並且電性連接電路板242。本體30包含一電連接部35,電連接部35包含一電線351及一插頭352。電連接部35的電線351電性連接第二控制器33,並且穿過機殼31往外延伸。電連接部35的插頭352設於電連接部35的電線351位於機殼31外的一端,並且插設於第一控制器24的插座246。據此,因為第一控制器24和第二控制器33相當靠近,所以第二控制器33直接從第一控制器24獲得電源,將不必拉長電連接部35至遠處的插座,避免使用者路過時被過長的電連接部35的電線351絆倒。
如圖4所示,電路板242包含一計時器2422,計時器2422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並且具有一預設攪拌時間。如圖1及圖2所示,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控制器24更包含一設定鍵247及一顯示螢幕248,設定鍵247及顯示螢幕248均設在外殼241的外表面,並且電性連接計時器2422。使用者可透過按壓設定鍵247輸入預設攪拌時間至計時器2422,同時預設攪拌時間能夠以數字或符號顯示於顯示螢幕248。
如圖6及圖7所示,當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下移動至第一位置時,控制鈕245維持切換成導通模式,切換開關244維持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同時計時器2422根據預設攪拌時間傳送一開始攪拌訊息2423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開始攪拌訊息2423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停止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時間,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一段時間。是以,滑動件25與本體30一起在第一位置停止不動一段時間。這個時候,槳葉322位在容器100內靠近容器100底部之處的待混合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中一段時間。如圖5及圖6所示,透過按壓機殼31的前側的開關以啟動第二控制器33,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二驅動裝置34驅動攪拌裝置32的旋轉部321旋轉一段時間,攪拌裝置32的旋轉部321驅動攪拌裝置32的槳葉322旋轉一段時 間,藉以混合容器100中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一段時間。
如圖8及圖9所示,當預設攪拌時間到時,計時器2422傳送一換位攪拌訊息2424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換位攪拌訊息2424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時間後停止不動,上皮帶輪233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同時下皮帶輪234也會受到傳動件22的驅動而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傳動件22驅動滑塊251沿著軌道21相對基座11向上移動至第二位置,滑塊251驅動固定塊252相對基座11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二位置,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二位置並且停止不動。
如圖8及圖9所示,當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控制鈕245維持切換成導通模式,切換開關244維持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同時計時器2422根據預設攪拌時間傳送開始攪拌訊息2423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開始攪拌訊息2423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停止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時間,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一段時間。是以,滑動件25與本體30一起在第二位置停止不動一段時間。這個時候,槳葉322位在容器100內靠近容器100頂部之處的待混合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中一段時間。如圖5及圖8所示,透過按壓機殼31的前側的開關以啟動第二控制器33,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二驅動裝置34驅動攪拌裝置32的旋轉部321旋轉一段時間,攪拌裝置32的旋轉部321驅動攪拌裝置32的槳葉322旋轉一段時間,藉以混合容器100中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一段時間。
如圖9及圖10所示,當預設攪拌時間到時,計時器2422傳送換位攪拌訊息2424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換位攪拌訊息2424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時間後停止不動,上皮帶輪233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同時下皮帶輪234也會受到傳動件22的驅動而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傳動件22驅動滑塊251沿著軌道21相對基座11向上移動至第三位置,滑塊251驅動固定塊252相對基座11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三位置,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三位置並且停止不動。
如圖9及圖10所示,當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向上移動至第三位置時,控制鈕245維持切換成導通模式,切換開關244維持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同時計時器2422根據預設攪拌時間傳送開始攪拌訊息2423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開始攪拌訊息2423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停止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段時間,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一段時間。是以,滑動件25與本體30一起在第三位置停止不動一段時間。這個時候,槳葉322離開容器100,不再進行攪拌作業。使用者能夠輕易地將容器100取出,不會受到攪拌裝置32的影響。使用者可在預設攪拌時間內將新的容器100放置在基座11上,又可對新的容器100內的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混合。
藉此,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能夠藉由升降裝置20全自動控制本體30定點計時進行攪拌作業,液體或粉體等待攪拌物101被攪拌地更均勻,提升攪拌效率。況且,使用者的手也不用為了調整本體30的位置,反覆按壓切換開關244和控制鈕245,還可利用時間去進行其他工作,省時又省力。
請參閱圖11及圖12,圖11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滑動件接觸到第一感應器的示意圖,圖12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控制馬達停止運作的示意圖。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一感應器40,設於軌道21,鄰近軌道21的頂端,並且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當傳動件22驅動滑動件25的滑塊251沿著軌道21向上移動並且接觸到第一感應器40時,第一感應器40傳送一第一停止訊息41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第一停止訊息41控制所述控制鈕245切換成切斷模式。此時,控制鈕245切斷切換開關244與處理單元2421的電性連接關係,切換開關244無法傳送第二移動訊息2442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無法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是以,第一驅動裝置23停止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傳動件22停止驅動滑動件25向上移動,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停止向上移動。本實施例的第一感應器40為一微動開關;然不以此為限,任何具有感應功能的裝置皆可做為第一感應器40,並且涵蓋在本創作的範圍之中,先予敘明。
請參閱圖12及圖13,圖12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控制馬達停止運作的示意圖,圖13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滑動件接觸到第二感應器的示意圖。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二感應器50,設於軌道21,鄰近軌道21的頂端,並且電性連接處理單元2421。當傳動件22驅動滑動件25的滑塊251沿著軌道21向下移動並且接觸到第二感應器50時,第二感應器50傳送一第二停止訊息51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第二停止訊息51控制所述控制鈕245切換成切斷模式。此時,控制鈕245切斷切換開關244與處理單元2421的電性連接關係,切換開關244無法傳送第一移動訊息2441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無法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是以,第一驅動裝置23停止驅動傳動件22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傳動件22停止驅動滑動件25向下移動,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停止向下移動。本實施例的第二感應器50為一微動開關;然不以此為限,任何具有感應功能的裝置皆可做為第二感應器50,並且涵蓋在本創作的範圍之中,先予敘明。
是以,第一感應器40或第二感應器50分別可感應到滑動件25的滑塊251已經移動至軌道21的最高處或最低處,並且即時終止馬達235運作,可獲得以下數種好處:其一,避免馬達235因持續運作而過熱損毀,具有保護馬達235的作用,並可延長馬達235的使用壽命;其二,省電;其三,防止滑動件25的滑塊251撞擊上殼體231或下殼體232而磨損。
請參考圖14和圖15,圖14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5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二實施例的上限位桿設於長槽的放大示意圖。以下將說明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一感應器40設於滑塊251的頂端,第二感應器50設於滑塊251的底端。軌道21的一側沿著其長度方向開設一長槽211。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上限位桿60以及一下限位桿61。上限位桿60設於長槽211,可沿著長槽211移動於長槽211的頂端與滑塊251的頂端之間,並且可定位在長槽211上的任何一個位置。下限位桿61設於長槽211,可沿著長槽211移動於長槽211的底端與滑塊251的底端之間,並且可定位在長槽211上的任何一個位置。
請參考圖16,圖16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二實施例的滑動件接觸到下限位桿61的示意圖。當傳動件22驅動滑動件25的滑塊251沿著軌道21向下移動,同時下限位桿61接觸到第二感應器50時,第二感應器50傳送第二停止訊息51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第二停止訊息51控制所述控制鈕245切換成切斷模式。此時,控制鈕245切斷切換開關244與處理單元2421的電性連接關係,切換開關244無法傳送第一移動訊息2441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無法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是以,第一驅動裝置23停止驅動傳動件22往逆時針方向旋轉,傳動件22停止驅動滑動件25向下移動,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停止向下移動。
請參考圖17,圖17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二實施例的滑動件接觸到上限位桿60的示意圖。當傳動件22驅動滑動件25的滑塊251沿著軌道21向上移動,同時上限位桿60接觸到第一感應器40時,第一感應器40傳送第一停止訊息41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依據第一停止訊息41控制所述控制鈕245切換成切斷模式。此時,控制鈕245切斷切換開關244與處理單元2421的電性連接關係,切換開關244無法傳送第二移動訊息2442至處理單元2421,處理單元2421無法控制第一驅動裝置23的馬達235藉由其輸出軸2351驅動上皮帶輪233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馬達235的輸出軸2351、上皮帶輪233、下皮帶輪234和傳動件22全部停止旋轉。是以,第一驅動裝置23停止驅動傳動件22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傳動件22停止驅動滑動件25向上移動,從而本體30與滑動件25同步停止向上移動。
綜上所述,第二實施例可透過移動上限位桿60和下限位桿61搭配第一感應器40和第二感應器50,調整滑動件25可移動的範圍,進而限制本體30可移動的範圍。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創作的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的範疇。
10‧‧‧支撐裝置
11‧‧‧基座
12‧‧‧支撐架
20‧‧‧升降裝置
21‧‧‧軌道
211‧‧‧長槽
22‧‧‧傳動件
23‧‧‧第一驅動裝置
231‧‧‧上殼體
232‧‧‧下殼體
233‧‧‧上皮帶輪
234‧‧‧下皮帶輪
235‧‧‧馬達
2351‧‧‧輸出軸
24‧‧‧第一控制器
241‧‧‧外殼
2411‧‧‧第一標示部
2412‧‧‧第二標示部
2413‧‧‧第三標示部
2414‧‧‧第四標示部
242‧‧‧電路板
2421‧‧‧處理單元
2422‧‧‧計時器
2423‧‧‧開始攪拌訊息
2424‧‧‧換位攪拌訊息
243‧‧‧電源開關
244‧‧‧切換開關
2441‧‧‧第一移動訊息
2442‧‧‧第二移動訊息
245‧‧‧控制鈕
246‧‧‧插座
247‧‧‧設定鍵
248‧‧‧顯示螢幕
25‧‧‧滑動件
251‧‧‧滑塊
252‧‧‧固定塊
2521‧‧‧插槽
30‧‧‧本體
31‧‧‧機殼
311‧‧‧插柱
32‧‧‧攪拌裝置
321‧‧‧旋轉部
322‧‧‧槳葉
33‧‧‧第二控制器
34‧‧‧第二驅動裝置
35‧‧‧電連接部
351‧‧‧電線
352‧‧‧插頭
40‧‧‧第一感應器
41‧‧‧第一停止訊息
50‧‧‧第二感應器
51‧‧‧第二停止訊息
60‧‧‧上限位桿
61‧‧‧下限位桿
100‧‧‧容器
101‧‧‧待攪拌物
圖1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3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側面局部剖視圖。 圖4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馬達、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的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二控制器、第二驅動裝置和攪拌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本體下降至第一位置的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驅動馬達往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本體上升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驅動馬達往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本體進一步上升至第三位置的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滑動件接觸到第一感應器的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器控制馬達停止運作的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一實施例的滑動件接觸到第二感應器的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5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二實施例的上限位桿設於長槽的放大示意圖。 圖16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二實施例的滑動件接觸到下限位桿的示意圖。 圖17為本創作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的第二實施例的滑動件接觸到上限位桿的示意圖。

Claims (14)

  1. 一種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包括: 一支撐裝置,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支撐架,該支撐架設於該基座上; 一升降裝置,包括一軌道、一傳動件、一第一驅動裝置、一第一控制器以及一滑動件,該軌道設於該支撐架,該傳動件設於該軌道,該第一驅動裝置設於該軌道,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器,並且受到該第一控制器的控制而選擇性地驅動該傳動件沿著該軌道移動,該滑動件設於該傳動件,並且受到該傳動件的驅動而沿著該軌道相對該基座移動;以及 一本體,包括一機殼、一攪拌裝置、一第二控制器以及一第二驅動裝置,該機殼設於該滑動件,並且與該滑動件同步移動,該攪拌裝置包含一旋轉部以及一槳葉,該旋轉部的一端結合於該第二驅動裝置,並且突出於該機殼的底部,該槳葉設於該旋轉部的另一端,該第二控制器設於該機殼內,該第二驅動裝置設於該機殼內,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器,並且受到該第二控制器的控制而選擇性地驅動該攪拌裝置旋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第一控制器包括: 一外殼,設於該軌道的一側; 一電路板,設於該外殼內,並且包含一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該第一驅動裝置; 一電源開關,設於該外殼的外表面,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並且用以啟閉該處理單元; 一切換開關,設於該外殼的外表面,並且用以切換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傳動件往順時針方向旋轉或往逆時針方向旋轉;以及 一控制鈕,設於該外殼的外表面,用以切換於一導通模式與一切斷模式,並且控制該切換開關選擇性地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 其中,該控制鈕切換成導通模式,使得該切換開關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同時該切換開關切換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傳動件往逆時針方向旋轉,該切換開關傳送一第一移動訊息至該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依據該第一移動訊息控制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傳動件往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該傳動件驅動該滑動件沿著該軌道相對該基座向下移動,從而該本體與該滑動件同步向下移動; 其中,該控制鈕切換成導通模式,使得該切換開關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同時該切換開關切換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傳動件往順時針方向旋轉,該切換開關傳送一第二移動訊息至該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依據該第二移動訊息控制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傳動件往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該傳動件驅動該滑動件沿著該軌道相對該基座向上移動,從而該本體與該滑動件同步向上移動; 其中,當該控制鈕切換成切斷模式時,該控制鈕切斷該切換開關與處理單元的電性連接關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第一控制器包含一插座,該插座設於該外殼的外表面,並且電性連接該電路板,該本體包含一電連接部,該電連接部包含一電線及一插頭,該電連接部的電線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器,並且穿過該機殼往外延伸,該電連接部的插頭設於該電連接部的電線位於該機殼外的一端,並且插設於該第一控制器的插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電路板包含一計時器,該計時器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並且具有一預設攪拌時間; 其中,該控制鈕切換成導通模式,該切換開關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同時該計時器根據該預設攪拌時間傳送一開始攪拌訊息至該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依據該開始攪拌訊息控制該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該傳動件移動一段時間,使得該滑動件與該本體停止不動一段時間; 其中,當該預設攪拌時間到時,該計時器傳送一換位攪拌訊息至該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依據該換位攪拌訊息控制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傳動件移動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使得該滑動件與該本體一起移動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一感應器,設於該軌道,鄰近該軌道的頂端,並且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器;其中,當該傳動件驅動該滑動件沿著該軌道向上移動並且接觸到該第一感應器時,該第一感應器傳送一第一停止訊息至該第一控制器,該第一控制器依據該第一停止訊息控制該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該傳動件移動,該傳動件停止驅動該滑動件向上移動,從而該本體與該滑動件同步停止向上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軌道的一側沿著其長度方向開設一長槽,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一感應器以及一上限位桿,該第一感應器設於該滑動件的頂端,並且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器,該上限位桿設於該長槽,可沿著該長槽移動於該長槽的頂端與該滑動件的頂端之間,並且可定位在該長槽上的任何一個位置;其中,當該傳動件驅動該滑動件沿著該軌道向上移動,同時該上限位桿接觸到該第一感應器時,該第一感應器傳送一第一停止訊息至該第一控制器,該第一控制器依據該第一停止訊息控制該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該傳動件移動,該傳動件停止驅動該滑動件向上移動,從而該本體與該滑動件同步停止向上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第一感應器為一微動開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二感應器,設於該軌道,鄰近該軌道的底端,並且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器;其中,當該傳動件驅動該滑動件沿著該軌道向下移動並且接觸到該第二感應器時,該第二感應器傳送一第二停止訊息至該第一控制器,該第一控制器依據該第二停止訊息控制該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該傳動件移動,該傳動件停止驅動該滑動件向下移動,從而該本體與該滑動件同步停止向下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軌道的一側沿著其長度方向開設一長槽,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更包括一第二感應器以及一下限位桿,該第二感應器設於該滑動件的底端,並且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器,該下限位桿設於該長槽,可沿著該長槽移動於該長槽的底端與該滑動件的底端之間,並且可定位在該長槽上的任何一個位置;其中,當該傳動件驅動該滑動件沿著該軌道向下移動,同時該下限位桿接觸到該第二感應器時,該第二感應器傳送一第二停止訊息至該第一控制器,該第一控制器依據該第二停止訊息控制該第一驅動裝置停止驅動該傳動件移動,該傳動件停止驅動該滑動件向下移動,從而該本體與該滑動件同步停止向下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第二感應器為一微動開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滑動件包含一滑塊以及一固定塊,該滑塊設於該傳動件,並且受到該傳動件的驅動而沿著該軌道相對該基座移動,該固定塊設於該滑塊遠離該傳動件的一側,並且開設一插槽,該機殼的一側突出一插柱,該機殼的插柱插設於該固定塊的插槽。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機殼的插柱為圓柱體或多角柱體,該固定塊的插槽為圓孔或多角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第一驅動裝置包含一上殼體、一下殼體、一上皮帶輪、一下皮帶輪以及一馬達,該上殼體設於該軌道的頂部,該下殼體設於該軌道的底部,該上皮帶輪設於該上殼體內,該下皮帶輪設於該下殼體內,該馬達設於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的其中一者內,並且具有一輸出軸,該輸出軸穿設於該上皮帶輪與該下皮帶輪的其中一者的一軸孔,並且驅動該上皮帶輪與該下皮帶輪的其中一者旋轉,該傳動件為皮帶,沿著該軌道的前側、頂部、後側和底部環繞設置,並且嚙合於該上皮帶輪與該下皮帶輪。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自動升降的攪拌機,其中,該第一驅動裝置包含一上殼體、一下殼體、一上鏈輪、一下鏈輪以及一馬達,該上殼體設於該軌道的頂部,該下殼體設於該軌道的底部,該上鏈輪設於該上殼體內,該下鏈輪設於該下殼體內,該馬達設於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的其中一者內,並且具有一輸出軸,該輸出軸穿設於該上鏈輪與該下鏈輪的其中一者的一軸孔,並且驅動該上鏈輪與該下鏈輪的其中一者旋轉,該傳動件為鏈條,沿著該軌道的前側、頂部、後側和底部環繞設置,並且嚙合於該上鏈輪與該下鏈輪。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26735A (en) Self stirring cooking assembly
KR101958406B1 (ko) 이동형 교반장치
KR101461429B1 (ko) 교반공구 승하강장치를 구비한 제과 제빵용 믹서
CN203633965U (zh) 慢烹饪锅
JP3219689U (ja) ミキサー用昇降装置
CN107569129A (zh) 一种磁力传动搅拌机
TWM570747U (zh) Automatic lifting mixer
CN209020260U (zh) 用于搅拌机的升降装置
CN110960093B (zh) 饮料冲泡机
CN105559608B (zh) 滑环豆浆机
CN201958679U (zh) 多功能打蛋机
CN102160760B (zh) 搅拌器
US3730490A (en) Motor speed control mechanism for domestic blender
CN214433826U (zh) 一种搅拌机
CN107456063A (zh) 烹饪杯及烹饪机
KR200447226Y1 (ko) 소형 프레스 장치
CN214549050U (zh) 料理机
CN210748884U (zh) 搅拌机
CN207140074U (zh) 用于实验室搅拌的油井水泥搅拌装置
CN211380965U (zh) 一种手持式搅拌机
CN219631187U (zh) 一种助熔剂生产用搅拌装置
JP2006325919A (ja) ハンディ式ブレンダー
US1909986A (en) Drink mixer
CN211435841U (zh) 一种亲肤印花天丝面料的颜料预混合设备
WO2017143534A1 (zh) 一种食物搅拌机及其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