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9385U - Cooling disc - Google Patents

Cooling dis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9385U
TWM569385U TW107209374U TW107209374U TWM569385U TW M569385 U TWM569385 U TW M569385U TW 107209374 U TW107209374 U TW 107209374U TW 107209374 U TW107209374 U TW 107209374U TW M569385 U TWM569385 U TW M5693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ing portion
disk
heat sink
dissip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9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永斌
張志勇
Original Assignee
佳承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承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承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9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9385U/zh
Publication of TWM569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9385U/zh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散熱碟盤包括有碟盤、導熱盤以及散熱體,碟盤的熱能可以由導熱盤傳導至散熱體,且傳導過程導熱盤與外接空氣接觸進行散熱,以及藉由散熱體散熱,可以有效散逸碟盤在剎車所產生的熱能,不同於前述習知技術散熱片間隔排列於碟盤的內環面型態。

Description

散熱碟盤
本創作關於自行車碟式剎車,尤其是指碟式剎車中所使用的碟盤,並具有其獨特散熱結構型態者。
碟式剎車是現今常見配置於車輛當中,其優越的剎車效果就連自行車也廣受玩家喜愛。碟式剎車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利用操作著剎車柄,讓剎車柄控制油壓或剎車線的運作驅動剎車卡鉗,好讓隨著輪軸轉動的碟盤受到卡鉗內的來令片的單面或雙面夾抵,產生摩擦作用,進而達到剎車減速或剎車停止的自行車行進時動態控制。
當自行車剎車系統被控制運作時,卡鉗內的來令片係被受力推動,並以其表面持續摩擦碟盤的表面,藉以衰減碟盤動能而轉化為熱能。然而,在長時間下坡行駛下,累積過多的熱能無法從碟盤、來令片有效消散,則會讓來令片的樹脂失去聚合力,而來令片又再持續剎車作用下其摩擦粉末則容易迅速脫落。
為了改善上述剎車產生過多熱能來不及與外界空氣交換,相關業者便投入開發相關碟盤與來令片散熱功能產品。目前已知具有散熱功能的碟盤如台灣第M518741號、第M529781號、 第M519194號、第M506089號,此等專利大致共同所採用的技術,主要是利用數個散熱片間隔配置在碟盤剎車作用相鄰的內環面,透過散熱片加大面積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及配合散熱片所設的孔洞,加速熱能的消散,藉以有效控制碟盤的熱能。
本創作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新型態散熱碟盤,不同於前述習知技術散熱片間隔排列於碟盤的內環面型態,並透過導熱盤加大外界接觸面積,並外加散熱體等結構配合下,可以有效散逸碟盤在剎車所產生的熱能。
於下列舉兩種型態散熱碟盤。
第一種散熱碟盤,包括有一碟盤、一導熱盤以及一散熱體,其中:該碟盤具有一剎車環部、一組裝部,以及連接於該剎車環部與該組裝部之複數支撐肋;前述該剎車環部具有相反方向的二剎車環面,其中一剎車環面設有朝向另一剎車環面凹設的一內環槽;前述該導熱盤具有一小端環部、一大端環部以及連接該小端環部與大端環部之一傳導部,該導熱盤具有由該大端環部朝向該小端環部方向之一內凹槽,該導熱盤以該大端環部組接於該剎車環部的內環槽,以致該內凹槽的開口朝向該散熱碟盤,而該小端環部朝向該內環槽的反方向位置;前述該小端環部具有相反方向的一內端面與一外端面,該外端面設有複數導風凸塊,該複數導風凸塊具有一導風口,該內端面則對應該複數導風凸塊設有內凹的複數導風槽,且該複數導風槽係與該複數導風凸塊的該 導風口相連通;該散熱體組設於該導熱盤的內凹槽內,且該散熱體具有環列之複數散熱鰭片,且該複數散熱鰭片之部份對應該複數導風槽。
第二種散熱碟盤,包括有一碟盤、一導熱盤以及一散熱體,其中:該碟盤具有一剎車環部、一組裝部,以及連接於該剎車環部與該組裝部之複數支撐肋;前述該剎車環部具有相反方向的二剎車環面,其中一剎車環面設有朝向另一剎車環面凹設的一內環槽;該導熱盤具有一小端環部、一大端環部以及連接該小端環部與大端環部之一傳導部,該導熱盤具有由該大端環部朝向該小端環部方向之一內凹槽,該導熱盤以該大端環部組接於該剎車環部的內環槽,以致該內凹槽的開口朝向該散熱碟盤,而該小端環部朝向該內環槽的反方向位置;該導熱盤的傳導部係設有複數開孔,且該傳導部於該複數開孔間隔處形成複數傳導肋;該散熱體組設於該導熱盤的內凹槽內,且該散熱體具有環列之複數散熱鰭片,且該複數散熱鰭片之部份對應該複數開孔。
1‧‧‧散熱碟盤
2‧‧‧碟盤
21‧‧‧剎車環部
211‧‧‧剎車環面
212‧‧‧內環槽
22‧‧‧組裝部
221‧‧‧外伸端
222‧‧‧內伸端
23‧‧‧複數支撐肋
3‧‧‧導熱盤
31‧‧‧小端環部
311‧‧‧內端面
312‧‧‧外端面
313‧‧‧導風凸塊
314‧‧‧導風口
315‧‧‧導風槽
316‧‧‧主導面
317‧‧‧側導面
318‧‧‧中心孔
32‧‧‧大端環部
33‧‧‧傳導部
331‧‧‧開孔
332‧‧‧傳導肋
34‧‧‧內凹槽
4‧‧‧散熱體
41‧‧‧散熱鰭片
42‧‧‧安裝環部
43‧‧‧第一群側槽
44‧‧‧第二群側槽
45‧‧‧內環孔
51‧‧‧輪轂
52‧‧‧卡鉗
53‧‧‧來令片
第一圖係第一種實施例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第一種實施例另一視角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組合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二圖組合立體示意圖。
第五圖係第一種實施例安裝於輪轂一側以及配合剎車卡鉗示 意圖。
第六圖係第一種實施例側視示意圖。
第七圖係第六圖線段Ⅶ Ⅶ剖面示意圖。
第八圖係第六圖線段Ⅷ Ⅷ剖面示意圖。
第九圖係散熱體平面示意圖。
第十圖係第二種實施例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第十圖組合立體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第二種實施例側視示意圖。
第十三圖係第二種實施例另一角度組合立體示意圖。
請配合參閱圖式第一至四圖所示,圖中顯示第一種實施例之散熱碟盤1,包括有一碟盤2、一導熱盤3以及一散熱體4。
該碟盤2具有一剎車環部21、一組裝部22,以及連接於該剎車環部21與該組裝部22之複數支撐肋23。前述該剎車環部21具有相反方向的二剎車環面211,其中一剎車環面211設有朝向另一剎車環面211凹設的一內環槽212。前述該碟盤2係以組合式為例,且支撐肋23係一端由剎車環部21的內環面向中心延伸型態,且向中心延伸的支撐肋23末端係透過鉚釘結合於組裝部22。前述之碟盤2亦可採用一體式型態。
前述該導熱盤3具有一小端環部31、一大端環部32以及連接該小端環部31與大端環部32之一傳導部33,該導熱盤3具有由該大端環部32朝向該小端環部31方向之一內凹槽34,該導熱盤3 以該大端環部32組接於該剎車環部21的內環槽212,以致該內凹槽34的開口朝向該散熱碟盤1,而該小端環部31朝向該內環槽212的反方向位置;前述該小端環部31具有相反方向的一內端面311與一外端面312,該外端面312設有複數導風凸塊313,該複數導風凸塊313具有一導風口314,該內端面311則對應該複數導風凸塊313設有內凹的複數導風槽315,且該複數導風槽315係與該複數導風凸塊313的該導風口314相連通。
該散熱體4組設於該導熱盤3的內凹槽34內,且該散熱體4具有環列之複數散熱鰭片41,且該複數散熱鰭片41之部份對應該複數導風槽315。
關於本創作使用方式則請配合參閱第五至八圖所示,本創作散熱碟盤1係以碟盤2安裝於輪轂51,並以導熱盤3面向於輪轂51一端為例,如此散熱碟盤1得以藉由碟盤2固定於輪轂51並隨著輪轂51同步轉動。
在碟盤2同步隨輪轂51轉動,且碟盤2的剎車環面211受到卡鉗52的來令片53摩擦產生剎車作用時,碟盤2的動能被轉換為熱能,藉此大部份的熱能可以由接觸於剎車環面211的大端環部32開始傳導,並傳導至連接大端環部32之傳導部33,再經傳導部33傳導至小端環部31位置,過程中部份熱能可以藉由大端環部32、傳導部33以及小端環部3與外界空氣接觸散逸,又前述傳導過程中部份熱能經導熱盤3傳遞至位於內凹槽34內部的該散熱體4,並藉由該散熱體4散熱,又散熱碟盤1藉由碟盤2同輪轂51轉動下, 讓導熱盤3的導風凸塊313導引外界氣體經由導風口314進入導風槽315形成外加氣流,並以外加氣流吹送至散熱體4的散熱鰭片41,形成一種強制外加氣流進行散熱鰭片41所累積熱能散逸作用。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創作導熱盤3可以傳導碟盤2的熱能,將部份熱能經由導熱盤3與外界空氣接觸散逸,另一部份熱能則傳遞至散熱體4進行散熱。
於下列進一步說明散熱碟盤1各元件詳細結構以及彼此組合關聯性。該複數散熱鰭片41之部份與該碟盤2的組裝部22接觸。如此剎車環面211上的熱能得以經支撐肋23傳遞到組裝部22,再由組裝部22傳遞至散熱體4進行散熱,藉此碟盤2的剎車環面211形成由第一種散熱路徑是由導熱盤3(大端環部32、傳導部33、小端環部31)傳遞至散熱體4,以及第二種散熱路徑是由碟盤2(支撐肋23、組裝部22)傳遞至散熱體4。
另外,該導熱盤3的傳導部33係設有複數開孔331,且該傳導部33於該複數開孔331間隔處形成複數傳導肋332,如此外界空氣得以由開孔331進入內凹槽34內與散熱體4進行熱交換,而傳導肋332則將來自大端環部32熱能部份傳遞小端環部31。該複數開孔331最小口徑距離大於該導風口314最大口徑距離。
該導風槽315包括有一主導面316與二側導面317,且該二側導面317分別相連於該主導面316的相對兩側位置,且該主導面316與該二側導面317共通一端方向係連通該導風口314。
該散熱體4具有一安裝環部42,且該安裝環部42的相 反兩側分別接觸該內端面311與該組裝部22,又該安裝環部42固定於該內端面311位置。透過鉚釘固定該散熱體4的安裝環部42於內端面311位置。另外,該複數散熱鰭片41環列於該安裝環部42的外周側,該複數散熱鰭片41係由該安裝環部42朝向外側方向呈彎弧狀。
請配合參閱第九圖所示,該散熱體4具有複數第一群側槽43與複數第二群側槽44,且該複數第一群側槽43與該複數第二群側槽44間隔排列並區隔該複數散熱鰭片41,又該第一群側槽43與該第二群側槽44皆為非等距槽寬型態。該複數第一群側槽43於該複數散熱鰭片41中的相鄰二散熱鰭片41之間的最短距離為s1與最長距離為s2,該複數第二群側槽44於該複數散熱鰭片41中的相鄰二散熱鰭片41之間的最短距離為s3與最長距離為s4,其中s1<s3,且s2<s3。
必須說明的是,該小端環部31設有貫穿該內端面311與該外端面312的一中心孔318,又該中心孔318的孔徑尺寸係與該安裝環部42的一內環孔45之孔徑尺寸相同。該組裝部22係呈放射狀多角形框架,該組裝部22包括有與該複數支撐肋23結合之複數外伸端221,以及對應延伸於該散熱體4的該內環孔45一孔端外側並未深入該內環孔45之複數內伸端222。如此輪轂51一端得以穿入中心孔318、內環孔45而組配於該內伸端222位置,並未接觸中心孔318、內環孔45。
另外,關於進入本創作散熱碟盤1內的外加氣流係可 以經由碟盤2其支撐肋23與組裝部22之間所圍繞的孔洞朝向外界流動排出。
請參閱圖式第十圖至第十三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大致上相同於前述第一實施例,惟第二實施例的導熱盤3型態不相同於第一實施例導熱盤3,第二實施例的導熱盤3未設置有導風凸塊313、導風口314、導風槽315等相關結構,以致該導熱盤3的小端環部31所具有相反方向的內端面311與外端面312大致上為平整表面,且散熱鰭片41之部份對應該複數開孔331,使得外界空氣由開孔331進入內凹槽34內與散熱體4進行熱交換。

Claims (22)

  1. 一種散熱碟盤,包括有一碟盤、一導熱盤以及一散熱體,其中:該碟盤具有一剎車環部、一組裝部,以及連接於該剎車環部與該組裝部之複數支撐肋;前述該剎車環部具有相反方向的二剎車環面,其中一剎車環面設有朝向另一剎車環面凹設的一內環槽;該導熱盤具有一小端環部、一大端環部以及連接該小端環部與大端環部之一傳導部,該導熱盤具有由該大端環部朝向該小端環部方向之一內凹槽,該導熱盤以該大端環部組接於該剎車環部的內環槽,以致該內凹槽的開口朝向該散熱碟盤,而該小端環部朝向該內環槽的反方向位置;該小端環部具有相反方向的一內端面與一外端面,該外端面設有複數導風凸塊,該複數導風凸塊具有一導風口,該內端面則對應該複數導風凸塊設有內凹的複數導風槽,且該複數導風槽係與該複數導風凸塊的該導風口相連通;該散熱體組設於該導熱盤的內凹槽內,且該散熱體具有環列之複數散熱鰭片,且該複數散熱鰭片之部份對應該複數導風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複數散熱鰭片之部份與該碟盤的組裝部接觸。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導熱盤的傳導部係設有複數開孔,且該傳導部於該複數開孔間隔處形成複數傳導肋。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複數開孔最小口徑距離大於該導風口最大口徑距離。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導風槽包括有一主導面與二側導面,且該二側導面分別相連於該主導面的相對兩側位置,且該主導面與該二側導面共通一端方向係連通該導風口。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中任一項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散熱體具有一安裝環部,且該安裝環部的相反兩側分別接觸該內端面與該組裝部,又該安裝環部固定於該內端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複數散熱鰭片環列於該安裝環部的外周側,該複數散熱鰭片係由該安裝環部朝向外側方向呈彎弧狀。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散熱體具有複數第一群側槽與複數第二群側槽,且該複數第一群側槽與該複數第二群側槽間隔排列並區隔該複數散熱鰭片,又該第一群側槽與該第二群側槽皆為非等距槽寬型態。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複數第一群側槽於該複數散熱鰭片中的相鄰二散熱鰭片之間的最短距離為s1與最長距離為s2,該複數第二群側槽於該複數散熱鰭片中的相鄰二散熱鰭片之間的最短距離為s3與最長距離為s4,其中s1<s3,且s2<s3。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內環槽具有一內周面與一端環面,該內周面與端環面彼此相連,又該內周面與該端環面係與該導熱盤的該大端環部接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小端環部設有貫穿該內端面與該外端面的一中心孔,又該中心孔的孔徑尺寸係與該安裝環部的一內環孔之孔徑尺寸相同。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組裝部係呈放射狀多 角形框架,該組裝部包括有與該複數支撐肋結合之複數外伸端,以及對應延伸於該散熱體的該內環孔一孔端外側並未深入該內環孔之複數內伸端。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導熱盤與該散熱體係為不相同材質,又該導熱盤為銅材質所製作而成,該散熱體係為鋁材質所製作而成。
  14. 一種散熱碟盤,包括有一碟盤、一導熱盤以及一散熱體,其中:該碟盤具有一剎車環部、一組裝部,以及連接於該剎車環部與該組裝部之複數支撐肋;前述該剎車環部具有相反方向的二剎車環面,其中一剎車環面設有朝向另一剎車環面凹設的一內環槽;該導熱盤具有一小端環部、一大端環部以及連接該小端環部與大端環部之一傳導部,該導熱盤具有由該大端環部朝向該小端環部方向之一內凹槽,該導熱盤以該大端環部組接於該剎車環部的內環槽,以致該內凹槽的開口朝向該散熱碟盤,而該小端環部朝向該內環槽的反方向位置;該導熱盤的傳導部係設有複數開孔,且該傳導部於該複數開孔間隔處形成複數傳導肋;該散熱體組設於該導熱盤的內凹槽內,且該散熱體具有環列之複數散熱鰭片,且該複數散熱鰭片之部份對應該複數開孔。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複數散熱鰭片之部份與該碟盤的組裝部接觸。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小端環部具有相反方向的一內端面與一外端面,又該小端環部設有貫穿該內端面與該 外端面的一中心孔。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散熱體具有一安裝環部,且該安裝環部的相反兩側分別接觸該內端面與該組裝部,又該安裝環部固定於該內端面;該中心孔的孔徑尺寸係與該安裝環部的一內環孔之孔徑尺寸相同。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複數散熱鰭片環列於該安裝環部的外周側,該複數散熱鰭片係由該安裝環部朝向外側方向呈彎弧狀。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散熱體具有複數第一群側槽與複數第二群側槽,且該複數第一群側槽與該複數第二群側槽間隔排列並區隔該複數散熱鰭片,又該第一群側槽與該第二群側槽皆為非等距槽寬型態。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複數第一群側槽於該複數散熱鰭片中的相鄰二散熱鰭片之間的最短距離為s1與最長距離為s2,該複數第二群側槽於該複數散熱鰭片中的相鄰二散熱鰭片之間的最短距離為s3與最長距離為s4,其中s1<s3,且s2<s3。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組裝部係呈放射狀多角形框架,該組裝部包括有與該複數支撐肋結合之複數外伸端,以及對應延伸於該散熱體的該內環孔一孔端外側並未深入該內環孔之複數內伸端。
  22. 如請求項14至請求項21中任一項所述之散熱碟盤,其中該導熱盤與該散熱體係為不相同材質,又該導熱盤為銅材質所製作而成,該散熱體係為鋁材質所製作而成。
TW107209374U 2018-07-11 2018-07-11 Cooling disc TWM569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9374U TWM569385U (zh) 2018-07-11 2018-07-11 Cooling disc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9374U TWM569385U (zh) 2018-07-11 2018-07-11 Cooling disc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9385U true TWM569385U (zh) 2018-11-01

Family

ID=6503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9374U TWM569385U (zh) 2018-07-11 2018-07-11 Cooling disc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9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2144B (zh) 煞車來令片之散熱結構
TWI554430B (zh) 腳踏車碟式煞車轉子
TWM473983U (zh) 碟盤
JP2000310262A (ja) 自転車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ブレーキパッド
WO2018120499A1 (zh) 一种风冷加水冷双作用式盘式制动装置
KR101964125B1 (ko) 브레이크 디스크
KR20060050520A (ko) 환기 장치를 구비한 드럼과 상기 드럼을 구비한 브레이크
US20140231196A1 (en) Brake disc with enhanced heat dissipation
TWI696772B (zh) 自行車用碟煞碟盤
KR20120002341A (ko) 브레이크 디스크
KR100674124B1 (ko) 브레이크 디스크
TWM569385U (zh) Cooling disc
TWI464332B (zh) 煞車碟盤
JP2003278810A (ja) ベンチレーテッド型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TWM623336U (zh) 剎車碟盤
JP3218209U (ja) 放熱構造を備えた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CN209510966U (zh) 双隔层高强度制动毂
KR101359241B1 (ko) 자동차 브레이크용 디스크 로터
CN109654136B (zh) 通风制动盘
KR0146420B1 (ko) 자동차의 브레이크드럼 방열구조
TWM485201U (zh) 煞車來令片之散熱結構
KR0146423B1 (ko) 자동차의 브레이크드럼 방열구조
JP2001159435A (ja) 空冷式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TWM502761U (zh) 煞車碟盤
KR0146422B1 (ko) 자동차의 브레이크드럼 방열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