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8313U - Spool (2) - Google Patents

Spool (2)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8313U
TWM568313U TW107203020U TW107203020U TWM568313U TW M568313 U TWM568313 U TW M568313U TW 107203020 U TW107203020 U TW 107203020U TW 107203020 U TW107203020 U TW 107203020U TW M568313 U TWM568313 U TW M56831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 valve
base
inlet
valve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3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美莉
Original Assignee
康勤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康勤國際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康勤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3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8313U/zh
Publication of TWM568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8313U/zh

Links

Abstract

一種閥芯,包括一殼體,該殼體係為一中空的柱狀結構體,且其兩端係分別定義為一開口端以及一穿置端;一裝設於該殼體上並封閉該殼體開口端之底座;一以液密方式裝設於該底座上之固定閥片,該固定閥片係無法相對於該底座旋轉;一以液密方式旋設於該固定閥片上之活動閥片;一操控組件,該操控組件之第一端係組設於該活動閥片上,並操控該活動閥片相對於該固定閥片旋轉,而該操控組件之第二端係延伸貫穿該殼體之穿置端。

Description

閥芯(二)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閥芯,特別是指一種由底部進水而由側壁出水,並供連接至一淨水裝置之創新結構型態揭示者。
傳統閥芯中的流道在未經重新設計的情況下,而貿然於其前端裝設淨水裝置後,當閥芯關閉其流道而相對於淨水裝置所產生的反壓,以及原水持續作用於淨水裝置的水壓,使得該淨水裝置長時間承受雙重壓力產生漏水現象。而淨水裝置通常安裝在水槽內部隱密處,導致發現漏水時,情況已經變得相當嚴重,而若是再裝設漏水偵測器恐又會造成消費者不必要的開銷。
本創作係利用其底座、固定閥片、活動閥片以及操控組件盤體中新穎之流道設計與連通方式,達到使用範圍廣、延長淨水裝置的使用壽命、避免淨化水摻混原水以及多元使用等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經濟(利用)效益。
10‧‧‧殼體
11‧‧‧出水孔
12‧‧‧卡孔
20、20A‧‧‧底座
21‧‧‧第一進水流道
22‧‧‧第二進水流道
23、23A‧‧‧出水流道
231‧‧‧弧形槽
232‧‧‧出水口
30‧‧‧固定閥片
31‧‧‧第一進水流道
32‧‧‧第二進水流道
33‧‧‧出水流道
40‧‧‧活動閥片
41‧‧‧連通槽
42‧‧‧凹槽
50‧‧‧操控組件
51‧‧‧盤體
511‧‧‧進水流道
512‧‧‧出水流道
52‧‧‧操控桿
53‧‧‧卡制件
60‧‧‧X軸
70‧‧‧Y軸
第1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係本創作底座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4圖係本創作底座第二實施例之俯視圖。
第5圖係本創作固定閥片之俯視圖。
第6圖係本創作固定閥片與活動閥片另一視角之立體外觀圖。
第7圖係本創作之剖視圖。
第8圖係本創作移除殼體與操控組件後之俯視圖,此時閥芯係處於關閉狀態。
第9圖係本創作之動作示意圖,此時本創作處於第一出水狀態。
第10圖係本創作之動作示意圖,此時本創作處於第二出水狀態。
請參閱第1、2、5、6圖所示,係本創作閥芯之較佳實施例。所述閥芯包括一殼體10,該殼體10係為一中空的柱狀結構體,且其兩端係分別定義為一開口端以及一穿置端;一裝設於該殼體10上並封閉該殼體10開口端之底座20;一以液密方式裝設於該底座上20上之固定閥片30,該固定閥片30係無法相對於該底座20旋轉;一以液密方式旋設於該固定閥片30上之活動閥片40;一操控組件50,該操控組件50之第一端係組設於該活動閥片40上,並操控該活動閥片40相對於該固定閥片30旋轉,而該操控組件50之第二端係延伸貫穿該殼體10之穿置端。
該殼體10之側周壁上係形成有至少一出水孔11,且該殼體10之內壁上係形成有至少二卡孔12,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殼體10之內壁上係形成有三等距排列之卡孔12。
該底座20包括一軸向形成於其中央部位之第一進水流道21,該第一進水流道21係供連接至一原水水源;至少一軸向形成於該底座20上並位於該第一進水流道21外緣之第二進水流道22,該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22係供連接至一淨水裝置之一相對應之出水口;一軸向形成於該底座20上並位於該第一進水流道21外緣之出水流道23,該出水流道23係供連接至該淨水裝置之進水口。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底座20上係軸向形成有兩第二進水流道22;該底座20之出水流道23係設置為圓弧狀,且其兩端係分別往該底座20上一相對應的第二進水流道22的方向延伸。請進一步參閱如第3、4圖所示,係為本創作底座20之第二較佳實施例,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底座20A之出水流道23A係包含有一弧形槽231且該弧形槽231底部中段係形成有一出水口232,該出水口232係供連接至該淨水裝置之進水口。
該固定閥片30包括一軸向形成於其中央部位之第一進水流道31,該固定閥片30之第一進水流道31係與該底座20之第一進水流道21互相連通;至少一軸向形成於該固定閥片30上之第二進水流道32,該固定閥片30之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32係與該底座20之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22互相連通;至少一軸向形成於該固定閥片30之出水流道33,該固定閥片30上之出水流道33係與該底座20之出水流道23互相連通。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固定閥片30上係軸向形成有兩第二進水流道32,該固定閥片30上的每一第二進水流道32係與該底座20上一相對應之第二進水流道22互相連通。該固定閥片30上係形成有兩出水流道33,該固定閥片30之每一出水流道33係分別與該底座20上之出水流道23互相連通。請參閱如第5圖所示,該固 定閥片30貼合於該活動閥片40之端面係以互相正交的X軸60與Y軸70區分為四象限後,該固定閥片30之兩出水流道33係分為別位於第一象限與第二象限,而該固定閥片30之兩第二進水流道32係分別位於第三象限與第四象限,其中位於第一象限之出水流道33在使用上係對應於該位於第三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32,而位於第二象限之出水流道33在使用上係對應於該位於第四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32。該固定閥片30中位於第三、四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32係分別經由該底座20中一相對應之第二進水流道22,並分別與一淨水裝置(圖中未示)之一第一出水口與一第二出水口互相連通。
請進一步參閱如第6、7圖所示,該活動閥片40係形成有一連通槽41以及一凹槽42。該連通槽41係形成於該活動閥片40貼合於該固定閥片30之一面上,該連通槽41之第一端係與該固定閥片30之第一進水流道31互相連通,而該連通槽41之第二端係選擇性地與該固定閥片30上之至少一出水流道33互相連通;該凹槽42係形成該活動閥片40之側緣,並選擇性地與該固定閥片30上之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32互相連通。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活動閥片40上之連通槽41係徑向設置;當該活動閥片40相對於該固定閥片30往復旋轉時,該連通槽41之第二端係選擇性地與該固定閥片30上一相對應之出水流道33互相連通,且該凹槽42係選擇性地與該固定閥片30上一相對應之第二進水流道32互相連通。
該操控組件50包括一盤體51以及一同心裝設於盤體51上之操控桿52,其中該操控桿52係延伸貫穿該殼體10之穿置端,且該盤體51係組設卡制於該活動閥片40異於該固定閥片30之另一面上。該盤體51係形成有一進水流道511以及一出水流道512,該盤體 51之進水流道511與出水流道512係藉由該殼體10之內部空間互相連通,且該盤體51之進水流道511係選擇性地透過該凹槽42與該固定閥片30上之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32互相連通。請進一步參閱如第6圖所示,該操控組件50之盤體51上係進一步裝設有一卡制件53,該卡制件53之自由端部係選擇性地卡制於一相對應之卡孔12中,藉以暫時相對於該殼體10定位該操控組件50。
藉由上述結構組成設計,茲就本創作之使用作動情形說明如下:如第8圖所示,當本創作處於關閉狀態時,該活動閥片40連通槽41之第二端係為固定閥片30所封閉,因此原水只能經由該底座20之第一進水流道21與固定閥片30的第一進水流道31進入該活動閥片40的連通槽41為止,無法流出本創作進入該淨水裝置,當然無法提供淨化水。
請參閱如第9圖所示,當使用者利用該操控組件50沿第8圖中箭頭R1的方向相對於該固定閥片30旋動該活動閥片40後,該卡制件53係卡制於一相對應側邊之卡孔12中。該連通槽41之第二端係與該固定閥片30位於第一象限之出水流道33互相連通,且該凹槽42則與該固定閥片30上位於第三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32互相連通;而該固定閥片30上,位於第二象限之出水流道33以及位於第四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32係為該活動閥片40所封閉。此時原水會經由該底座20之第一進水流道21以及該固定閥片30上之第一進水流道31進入該活動閥片40之連通槽41中;再經由該固定閥片30位於第一象限之出水流道33以及該底座20/20A之出水流道23/23A進入淨水裝置中,而過濾後之淨化水則透過該淨水裝置之第一出水口,於流經該底座20上一相對應之第二進水流道22與該固定閥片30位於第三象限 之第二進水流道32後,依序透過該活動閥片40上凹槽42與該盤體51之進水流道511,進入該殼體10的內部空間,最後再利用該盤體51之出水流道512與該殼體10上之出水孔11送出閥芯之外。
請參閱如第10圖所示,當使用者利用該操控組件50沿第8圖中箭頭R2的方向相對於該固定閥片30旋動該活動閥片40後,該卡制件53係卡制於一相對應側邊之卡孔12中。該活動閥片40連通槽41之第二端係與該固定閥片30位於第二象限之出水流道33互相連通,且該凹槽42則與該固定閥片30上位於第四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32互相連通;而該固定閥片30上,位於第一象限之出水流道33以及位於第三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32則為該活動閥片40所封閉。此時原水會經由該底座20之第一進水流道21以及該固定閥片30上之第一進水流道31進入該活動閥片40之連通槽41中;再經由該固定閥片30位於第二象限之出水流道33以及該底座20/20A之出水流道23/23A進入淨水裝置中,而過濾後之淨化水則透過該淨水裝置之第二出水口,於流經該底座20上一相對應之第二進水流道22與該固定閥片30位於第四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32後,依序透過該活動閥片40上凹槽42與該盤體51之進水流道511,進入該殼體10的內部空間,最後再利用該盤體51之出水流道512與該殼體10上之出水孔11送出閥芯之外。
綜上所陳,本創作所述之閥芯,確實具有如下的優點:
1、使用範圍廣:本創作所有的原水的進、出水流道以及淨化水之進水流道係設置於底座上,且淨化水之出水孔係側向設至於該殼體上,因此對該操控組件之結構設計上限制較少,令該操控組件 可搭配各種不同的水龍頭型式,做不同的結構設計,擴大閥芯的適用範圍。
2、延長淨水裝置的使用壽命:本創作因獨創之流道設計,因此組裝完畢後就原水的輸送管路而言,係位於該淨水裝置的前端,且一般閥芯在設計之初,便已經考慮靜壓測試、液密測試以及水鎚測試等問題,因此當本創作處於關閉狀態時,可阻絕管路中的水壓,延長淨水裝置中水密構件的使用壽命,降低維修頻率。
3、避免淨化水摻混原水:本創作之係將其關閉檔位設置於其兩出水檔位之間,因此當兩個出水檔位互換時,必然會先回復到關閉檔位,可確實避免淨化水參混原水的現象。
4、多元使用:由於本創作之底座設置有兩(淨化水)第二進水流道,且該底座上之兩第二進水流道又分別連接至該淨水裝置之兩出水口,因此可於該淨水裝置中裝設兩濾芯,例如第一出水口所提供之淨化水係經單一濾芯,而第二出水口所提供之淨化水係經兩濾芯,如此可依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出水檔位,可延長淨水裝置中濾芯的使用壽命;再者亦可將兩濾芯設置為不同淨水功能,再利用獨立流道分別連接至該第一出水口與第二出水口,同樣可利用不同的出水檔位使用不同淨化等級的淨化水。

Claims (4)

  1. 一種閥芯,包括:一殼體,該殼體係為一中空的柱狀結構體,且其兩端係分別定義為一開口端以及一穿置端,該殼體之周壁上係形成有至少一出水孔;一底座,該底座係裝設於該殼體上並封閉該殼體之開口端,該底座包括:一軸向形成於該底座中央部位之第一進水流道,該第一進水流道係供連接至一原水水源;至少一軸向形成於該底座上並位於該第一進水流道外緣之第二進水流道,該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係供連接至一淨水裝置之至少一出水口;以及一軸向形成於該底座上並位於該第一進水流道外緣之出水流道,該出水流道係供連接至該淨水裝置之進水口;一固定閥片,該固定閥片係以液密的方式裝設於該底座上,且無法相對於該底座旋轉;該固定閥片包括:一軸向形成於該固定閥片中央部位之第一進水流道,該固定閥片之第一進水流道係與該底座之第一進水流道互相連通;至少一軸向形成於該固定閥片上之第二進水流道,該固定閥片之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係與該底座之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互相連通;以及至少一軸向形成於該固定閥片之出水流道,該固定閥片上之出水流道係與該底座之出水流道互相連通; 一活動閥片,該活動閥片係以液密的方式旋設於該固定閥片上,該活動閥片包括:一連通槽,該連通槽係形成於該活動閥片貼合於該固定閥片之一面上,該連通槽之第一端係與該固定閥片之第一進水流道互相連通,而該連通槽之第二端係選擇性地與該固定閥片上之至少一出水流道互相連通;以及一凹槽,該凹槽係形成該活動閥片之側緣,並選擇性地與該固定閥片上之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互相連通;以及一操控組件,該操控組件係組設於該活動閥片上,並操控該活動閥片相對於該固定閥片旋轉,該操控組件包括:一盤體,該盤體係組設卡制於該活動閥片異於該固定閥片之另一面上;該盤體係形成有一進水流道以及一出水流道,該盤體之進水流道與出水流道係藉由該殼體之內部空間互相連通,且該盤體之進水流道係選擇性地透過該凹槽與該固定閥片上之至少一第二進水流道互相連通;以及一操控桿,該操控桿係同心裝設於盤體上,並延伸貫穿該殼體之穿置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閥芯,其中該底座上係軸向形成有兩第二進水流道;該固定閥片上係軸向形成有兩第二進水流道,該固定閥片上的每一第二進水流道係與該底座上一相對應之第二進水流道互相連通;該底座之出水流道係設置為圓弧狀,且其兩端係分別往該底座上一相對應的第二進水流道的方向延伸;該固定閥片上係形成有兩出水流道,該固定閥片之每一出水流道係與該底座上之出 水流道互相連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閥芯,其中該活動閥片上之連通槽係徑向設置;當該活動閥片相對於該固定閥片往復旋轉時,該連通槽之第二端係選擇性地與該固定閥片上一相對應之出水流道互相連通,且該凹槽係選擇性地與該固定閥片上一相對應之第二進水流道互相連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閥芯,其中該固定閥片貼合於該活動閥片之端面係以互相正交的X軸與Y軸區分為四象限,該固定閥片之兩出水流道係分為別位於第一象限與第二象限,而該固定閥片之兩第二進水流道係分別位於第三象限與第四象限,其中位於第一象限之出水流道在使用上係對應於該位於第三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而位於第二象限之出水流道在使用上係對應於該位於第四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該固定閥片中位於第三、四象限之第二進水流道係分別經由該底座中一相對應之第二進水流道,並分別與一淨水裝置之一第一出水口與一第二出水口互相連通。
TW107203020U 2018-03-08 2018-03-08 Spool (2) TWM568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020U TWM568313U (zh) 2018-03-08 2018-03-08 Spool (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020U TWM568313U (zh) 2018-03-08 2018-03-08 Spool (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8313U true TWM568313U (zh) 2018-10-11

Family

ID=64871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3020U TWM568313U (zh) 2018-03-08 2018-03-08 Spool (2)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8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84119A (en) Mixing valve
CN100396977C (zh) 双手柄过流阀
FI80515B (fi) Till vattenarmaturer hoerande blandningsanordnings reglerenhet.
US10487952B2 (en) Valve core
EP2947360A1 (en) Modular valve system
EP3181963A1 (en) Mixing cartridge
US10487953B2 (en) Valve core
WO2017163997A1 (ja) 湯水混合水栓
JPH04248078A (ja) 多機能マルチポート滑り弁
JP3217584U (ja) バルブ構造
US10359122B2 (en) Control valve for a water softener
US20190323617A1 (en) Valve core
TWM568313U (zh) Spool (2)
TWM568314U (zh) Spool (3)
JP2020518777A (ja) 特に冷却及び加熱プラント用の流体圧接続ユニット
TWM568930U (zh) Spool (1)
JP3217583U (ja) バルブ構造
JP3217585U (ja) バルブ構造
CN212429848U (zh) 与恒温阀芯配套使用的集成阀芯
CN208237142U (zh) 阀芯
US3469595A (en) Fluid-pressure equalizing and mixing valves
JP5621126B2 (ja) 切替弁
US3706324A (en) Single-handle high volume tub filler
US6161581A (en) Valve device for water distribution purposes
TWM513292U (zh) 控制濾水及混合水之陶瓷控制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