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2235U - 汽車遮雨裝置 - Google Patents

汽車遮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2235U
TWM562235U TW106219205U TW106219205U TWM562235U TW M562235 U TWM562235 U TW M562235U TW 106219205 U TW106219205 U TW 106219205U TW 106219205 U TW106219205 U TW 106219205U TW M562235 U TWM562235 U TW M56223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joint
link
fixing rod
cylinder
joi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9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Chung Li
Original Assignee
Ann Sho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n Sho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n Show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19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2235U/zh
Publication of TWM562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2235U/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種汽車遮雨裝置包含連桿構件、傘架及二連動組件。連桿構件相對二端樞設車門固定桿及車體固定桿。傘架包含傘柱、曲形傘骨及傘骨連桿。傘柱包含第一柱體及第二柱體,第二柱體可滑動地設置第一柱體,連桿構件樞設第一柱體。曲形傘骨分別樞設第二柱體。傘骨連桿一端樞接第一柱體,傘骨連桿另一端樞接曲形傘骨。二連動組件一端連接車門固定桿及車體固定桿,二連動組件另一端皆連接第一柱體。車門固定桿及車體固定桿互相遠離或靠近,令連動組件帶動傘骨連桿撐起曲形傘骨,或令連動組件帶動傘骨連桿收合曲形傘骨。

Description

汽車遮雨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一種汽車遮雨裝置,特別是一種安裝於汽車車體和側開式車門之間,可以在車門開啟過程中張開,並在車門關閉過程中收納的汽車遮雨裝置。
隨著汽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從前汽車僅是人們的代步工具,逐漸轉變為人們的第二個家,除了安全與性能的要求之外,舒適性與便利性也是消費者愈來愈重視的問題。以下雨天的情況來說,即使乘客在開啟車門之後很快地開啟雨傘,仍無法完全避免被雨水淋到,因此目前發展出一種遮雨裝置設置於車門與車體之間,用以提供乘客下車時的即時遮雨的功能。
然而,目前所發展出的遮雨裝置雖具有即時遮雨之功能,但其所設置的位置位於乘客上下車的動線上,使得乘客在上下車的過程中容易受到遮雨裝置的阻礙而不方便進出汽車,進而降低了目前汽車所講求的舒適性及便利性。
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汽車遮雨裝置,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乘客在上下車的過程中容易受到遮雨裝置的阻礙而不方便進出汽車的問題。
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汽車遮雨裝置,適於設置於一車體及一車門之間。汽車遮雨裝置包含一車門固定桿、一車體固定桿、一連桿構件、一傘架、一傘布及二連動組件。車門固定桿及車體固定桿分別用以設置於車門及車體。連桿構件的相對二端分別樞設於車門固定桿及車體固定桿。傘架包含一傘柱、多個曲形傘骨及多個傘骨連桿。傘柱包含一第一柱體及一第二柱體,第二柱體可滑動地設置於第一柱體,連桿構件樞設於第一柱體。這些曲形傘骨分別樞設於第二柱體。這些傘骨連桿的各其中一端樞接於第一柱體,且這些傘骨連桿的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這些曲形傘骨。傘布覆蓋於這些曲形傘骨。二連動組件的各其中一端分別連接於車門固定桿及車體固定桿,且二連動組件的各另一端皆連接於第一柱體。其中,車門固定桿及車體固定桿透過連桿構件互相遠離或靠近,以令連動組件帶動第二柱體朝第一柱體滑動,而帶動這些傘骨連桿撐起這些曲形傘骨及傘布,或令連動組件帶動第二柱體遠離第一柱體,而帶動這些傘骨連桿收合這些曲形傘骨及傘布。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汽車遮雨裝置,因傘架是透過連桿構件樞設於傘架之第一柱體的方式而設置於車門及車體之間,使得整體汽車遮雨裝置更靠向車門與車體之間的連接處,且連桿構件所佔空間小,以令乘客在上下車時的動線受到汽車遮雨裝置的影響變小,進而增加了具有汽車遮雨裝置的汽車於舒適性及便利性上更為提升。
以上關於本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的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及圖2,圖1為根據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汽車遮雨裝置裝設於車門及車體之間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本實施例中的汽車遮雨裝置10例如設置於車體11及車門12之間,且汽車遮雨裝置10會隨著車門12共同開啟或關閉,以下將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3至圖5。圖3為圖1的汽車遮雨裝置中傘布分離於曲形傘骨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3的汽車遮雨裝置的平面示意圖。圖5為圖3的汽車遮雨裝置的另一視角平面示意圖。
本實施例汽車遮雨裝置10包含一車門固定桿100、一車體固定桿200、一連桿構件300、一傘架400、一傘布500及二連動組件600。車門固定桿100與車體固定桿200各包含一固定邊條110、210、一連接柱120、220及一樞接柱130、230。每一連接柱120、220皆連接於固定邊條110、210,且每一樞接柱130、230皆可活動地連接於連接柱120、220遠離固定邊條110、210的一端,以及二固定邊條110、210分別用以設置於車門12及車體11。樞接柱130、230可相對連接柱120、220活動的目的容後一併說明。
連桿構件300包含三個交叉組件310~330、一第一端部組件340、一第二端部組件350、二支撐連桿360及一支撐套環370,交叉組件310的相對二端分別與交叉組件320、330相連。第一端部組件340及第二端部組件350分別連接於位於相對二側的二交叉組件320、330,且第一端部組件340及第二端部組件350遠離交叉組件320、330的一端分別樞設於車門固定桿100的樞接柱130及車體固定桿200的樞接柱230。二支撐連桿360樞設於交叉組件310,且二支撐連桿360遠離交叉組件310的一端樞設於支撐套環370。
更詳細來說,連桿構件300的交叉組件310~330各包含一第一連桿311、321、331及一第二連桿312、322、332。交叉組件310中的第一連桿311及第二連桿312交叉樞接。第一端部組件340包含一第三連桿341及一第四連桿342,且第三連桿341及第四連桿342的其中一端樞設於車門固定桿100的樞接柱130,以及第三連桿341及第四連桿342的相對另一端樞設於交叉組件320的第一連桿321及第二連桿322。第二端部組件350各包含一第五連桿351及一第六連桿352,且第五連桿351及第六連桿352的其中一端樞設於車體固定桿200的樞接柱130,以及第五連桿351及第六連桿352的另一端樞設於交叉組件330的第一連桿331及第二連桿332。二支撐連桿360的各其中一端分別樞設於交叉組件310的第一連桿311及第二連桿312,二支撐連桿360的各另一端皆樞設於支撐套環370。
在本實施例中,交叉組件310~330的數量為三僅是舉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交叉組件的數量可小於三或是大於三。
傘架400包含一傘柱410、多個曲形傘骨420及多個傘骨連桿430,且傘柱410包含一第一柱體411及一第二柱體412。第一柱體411包含一滑動筒部4111、一第一樞接頭部4112及一第二樞接頭部4113,且滑動筒部4111的相對二端分別連接於第一樞接頭部4112及第二樞接頭部4113。支撐套環370可活動地套設於滑動筒部4111,且交叉組件310中的第一連桿311及第二連桿312與一交叉點P樞接於第二樞接頭部4113,以及二支撐連桿360樞設於交叉組件310的第一連桿311及第二連桿312靠近第一樞接頭部4112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車門固定桿100及車體固定桿200透過連桿構件300互相靠近或遠離,以令二支撐連桿360帶動支撐套環370於滑動筒部4111分別朝向第一樞接頭部4112或第二樞接頭部4113移動,使得三個交叉組件310~330的第一連桿311、321、331與第二連桿312、322、332彼此相對樞轉時不會造成第一柱體411一起同動,即第一柱體411受到支撐套環370的限位。第二柱體412包含相連的一滑動柱部4121及一第三樞接頭部4122,且滑動柱部4121可滑動地穿設第二樞接頭部4113及滑動筒部4111,以及第三樞接頭部4122位於滑動柱部4121遠離第二樞接頭部4113之一端。在本實施例中,這些曲形傘骨420例如為透過熱處理所形成,且這些曲形傘骨420樞設於第三樞接頭部4122。這些傘骨連桿430的其中一端皆樞接於第一柱體411的第一樞接頭部4112,以及這些傘骨連桿430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這些曲形傘骨420。在本實施例中,傘布500例如為採用折紙技術(origarmi技術)形成而令傘布500的外形呈折紙狀,且傘布500覆蓋於這些曲形傘骨420。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曲形傘骨420及折紙狀的傘布500,使得汽車遮雨裝置10在車門12關閉時,曲形傘骨420會符合車體11的邊框的形狀,且傘布500會透過其折痕收合,以令這些曲形傘骨420及傘布500可被良好的收納於車體11及車門12之間。
二連動組件600各包含一第一彈性件610、一導引輪620、一組裝筒630及一連動繩640,且第二樞接頭部4113於滑動筒部4111的中心軸線之相對二側分別還具有一第一理線結構4113a及一第二理線結構4113b。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理線結構4113a及第二理線結構4113b例如為理線筒,用以確保後續說明的二連動繩640可順暢地活動。第一彈性件610例如為彈簧,且第一彈性件610設置於第一柱體411的滑動筒部4111內,以及第二柱體412的滑動柱部4121可滑動地抵靠第一彈性件610。二導引輪620分別設置於第三樞接頭部4122的相對二側,且二組裝筒630分別設置於第二樞接頭部4113的相對二側。第一理線結構4113a位於其中一組裝筒630及其中一導引輪620之間,且第二理線結構4113b位於另一組裝筒630及另一導引輪620之間。二連動繩640分別可活動地穿設二導引輪620外,且二連動繩640還分別穿設第一理線結構4113a及第二理線結構4113b。二組裝筒630分別具有二第二彈性件631,二第二彈性件631例如為彈簧,且二連動繩640的各其中一端分別固定於車門固定桿100的樞接柱130及車體固定桿200的樞接柱230,以及二連動繩640的各另一端分別固定於二第二彈性件631。
在本實施例中,車門固定桿100及車體固定桿200透過連桿構件300互相靠近或遠離,以令連動組件600帶動第二柱體412朝第一柱體411滑動,或是令連動組件600帶動第二柱體412遠離第一柱體411。詳細來說,車門固定桿100可移動地令連動組件600帶動第三樞接頭部4122於一打開位置及一關閉位置(請暫時參閱圖6)之間滑動。當第三樞接頭部4122位於打開位置時,第三樞接頭部4122鄰近第二樞接頭部4113,且這些傘骨連桿430撐起這些曲形傘骨420及傘布500。當第三樞接頭部4122位於關閉位置時,第三樞接頭部4122遠離第二樞接頭部4113,且這些傘骨連桿430收合這些曲形傘骨420及傘布500。
接著說明汽車遮雨裝置10的開關過程,請一併參閱圖6至圖9,圖6為圖2的汽車遮雨裝置的第三樞接頭部於關閉位置的平面示意圖。圖7為圖2的汽車遮雨裝置的第三樞接頭部於關閉位置的另一視角平面示意圖。圖8為圖2的汽車遮雨裝置的連動繩壓縮第二彈性件的平面示意圖。圖9為圖2的汽車遮雨裝置的連動繩壓縮第二彈性件的另一視角平面示意圖。
當車門關上時,如圖6及圖7所示,這些曲形傘骨420及覆蓋曲形傘骨420的傘布500是處於收合狀態。若乘客欲從車體11內下車,則在開啟車門12而令車門固定桿100遠離車體固定桿200的過程中,二連動繩640會先分別壓縮二組裝筒630內的第二彈性件631,此時這些曲形傘骨420及傘布500仍尚未撐開,即如圖8與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設置二第二彈性件631的目的是為了讓這些曲形傘骨420與傘布500的開啟時間延遲。如此一來,將可避免開門的瞬間,原本收合的這些曲形傘骨420及傘布500與車體11相干涉而造成結構上之破壞。換言之,也就是說,在車門12逐漸開啟的過程中,傘布500不會同步的撐開,而是待開啟至一定程度時,傘布500才會逐漸的撐開。如此一來,藉由傘布500撐開前,車門12與車體11形成的空間可讓這些曲形傘骨420撐開時彼此之間不會互相干涉,而令這些曲形傘骨420與傘布500可順暢地撐開。
接著,將車門12持續開啟,以令車門固定桿100逐漸遠離車體固定桿200以帶動二連動繩640分別抵靠設置於第二柱體412之第三樞接頭部4122的二導引輪620朝第一柱體411的方向移動。在第二柱體412朝第一柱體411移動的過程中,樞設於第三樞接頭部4122的這些曲形傘骨420分別逐漸被這些傘骨連桿430撐開,而使傘布500亦逐漸的被撐開。當車門12開啟至最大限度時,第二柱體412的第三樞接頭部4122的位置即從原本遠離第一柱體411的第二樞接頭部4113之位置,改位於如圖4及圖5所示之鄰近第一柱體411的第二樞接頭部4113的位置。也就是說,第三樞接頭部4122透過車門12之開啟從原本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且這些曲形傘骨420及傘布500已完全被撐開。
在本實施例中,連桿構件300於車門12開啟的過程中為多維度的拉伸,即連桿構件300並非呈現直線拉伸,因此當車門固定桿100及車體固定桿200互相遠離時,透過車門固定桿100及車體固定桿200的二樞接柱130、230分別為可活動地連接於二連接柱120、220的設置,使得車門固定桿100的連接柱120及樞接柱130之間的夾角θ(如圖3所示)形成為鈍角,藉此吸收連桿構件300非直線位移量。如此一來,藉由二樞接柱130形同活動關節的設置,可令連桿構件300在車門12開啟之拉伸動作上更為順暢,以進一步提升汽車遮雨裝置10開啟的順暢度。
在第三樞接頭部4122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的過程中,位於第一柱體411之滑動筒部4111內的第一彈性件610受到滑動柱部4121的抵壓而累積回復之彈性力,因此若欲將傘布500收合時,除了藉由將車門12朝車體11關上之外,第一彈性件610之回復彈性力可幫助第三樞接頭部4122朝遠離第二樞接頭部4113之方向移動。當第三樞接頭部4122從鄰近第二樞接頭部4113之圖4及圖5所示的打開位置移動至遠離第二樞接頭部4113之圖6及圖7之關閉位置時,這些曲形傘骨420及傘布500皆收合,且二連動繩640分別放鬆二第二彈性件631,以及二支撐連桿360帶動支撐套環370而遠離第二樞接頭部4113。
在本實施例中,因傘架400是透過連桿構件300樞設於傘架400之第一柱體411的方式而設置於車門12及車體11之間,使得整體汽車遮雨裝置10更靠向車門12與車體11之間的連接處,且連桿構件300所佔空間小,以令乘客在上下車時的動線受到汽車遮雨裝置10的影響變小,進而增加了具有汽車遮雨裝置10的汽車於舒適性及便利性上更為提升。
此外,在第三樞接頭部4122於關閉位置及打開位置之間移動的過程中,因第一柱體411受到支撐套環370的限位,而使交叉組件310之第一連桿311與第二連桿312彼此相對樞轉時不會造成傘柱410一起同動,故可維持這些曲形傘骨420與傘布500開啟的順暢度。
在前述實施例中,滑動柱部4121與第二樞接頭部4113之間無導引之機制,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10,圖10為根據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汽車遮雨裝置的傘架的立體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柱體411’的第二樞接頭部4113’具有一開口4113a’及一第一導引結構4113b’。第一導引結構4113b’例如為凸塊,且第一導引結構4113b’位於開口4113a’。第二柱體412’的滑動柱部4121’具有延滑動筒部4111’延伸的一第二導引結構4121a’,且第二導引結構4121a’例如為凹槽。滑動柱部4121’可滑動地穿過開口4113a’,以令第一導引結構4113b’相對於第二導引結構4121a’滑動。因此,藉由第一導引結構4113b’及第二導引結構4121b’的相匹配,使得滑動的第二柱體412’僅會於滑動筒部4111’軸向上進行滑動,以防止第二柱體412’相對第一柱體411’轉動,進一步提升了汽車遮雨裝置(如圖2所示)的開啟順暢度。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引結構4113b’為凸塊,第二導引結構4121a’為凹槽的設置,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導引結構4113b’可改為凹槽,且第二導引結構4121a’可改為凸塊。
此外,在前述實施例中,這些曲形傘骨420是透過熱處理所形成曲形的外形,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11,圖11為根據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揭露之汽車遮雨裝置的曲形傘骨的平面圖。在本實施例中,是透過線材420a’’ 連接曲形傘骨420’’的至少兩處,以透過線材420a’’之拉力迫使這些曲形傘骨420’’呈現曲形的形狀。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汽車遮雨裝置,因傘架是透過連桿構件樞設於傘架之第一柱體的方式而設置於車門及車體之間,使得整體汽車遮雨裝置更靠向車門與車體之間的連接處,且連桿構件所佔空間小,以令乘客在上下車時的動線受到汽車遮雨裝置的影響變小,進而增加了具有汽車遮雨裝置的汽車於舒適性及便利性上更為提升。
此外,透過二連動繩於車門開啟時分別先壓縮二第二彈性件,才抵靠二導引輪的設置,使得在車門逐漸開啟的過程中,傘布不會同步的撐開,因此傘布撐開前車門與車體形成的空間可讓這些曲形傘骨撐開時彼此之間不會互相干涉,而令這些曲形傘骨與傘布可順暢地撐開。
再者,藉由二樞接柱形同活動關節的設置,可令連桿構件在車門開啟之拉伸動作上更為順暢,以進一步提升汽車遮雨裝置開啟的順暢度。
另外,因傘架的第一柱體受到滑動套環的限位,而使三個交叉組件中位於中間交叉組件之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彼此相對樞轉時不會造成傘柱一起同動,故可維持這些曲形傘骨與傘布開啟的順暢度。
加上,藉由曲形傘骨及折紙狀的傘布,使得汽車遮雨裝置在車門關閉時,曲形傘骨會符合車體的邊框的形狀,且傘布會透過其折痕收合,以令這些曲形傘骨及傘布可被良好的收納於車體及車門之間。
雖然本新型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汽車遮雨裝置
11‧‧‧車體
12‧‧‧車門
100‧‧‧車門固定桿
110、210‧‧‧固定邊條
120、220‧‧‧連接柱
130、230‧‧‧樞接柱
200‧‧‧車體固定桿
300‧‧‧連桿構件
310~330‧‧‧交叉組件
311、321、331‧‧‧第一連桿
312、322、332‧‧‧第二連桿
340‧‧‧第一端部組件
341‧‧‧第三連桿
342‧‧‧第四連桿
350‧‧‧第二端部組件
351‧‧‧第五連桿
352‧‧‧第六連桿
360‧‧‧支撐連桿
370‧‧‧支撐套環
400‧‧‧傘架
410‧‧‧傘柱
411、411’‧‧‧第一柱體
4111、4111’‧‧‧滑動筒部
4112‧‧‧第一樞接頭部
4113、4113’‧‧‧第二樞接頭部
4113a‧‧‧第一理線結構
4113a’‧‧‧開口
4113b‧‧‧第二理線結構
4113b’‧‧‧第一導引結構
412、412’‧‧‧第二柱體
4121、4121’‧‧‧滑動柱部
4121a’‧‧‧第二導引結構
4122‧‧‧第三樞接頭部
420、420’’‧‧‧曲形傘骨
420a’’‧‧‧線材
430‧‧‧傘骨連桿
500‧‧‧傘布
600‧‧‧連動組件
610‧‧‧第一彈性件
620‧‧‧導引輪
630‧‧‧組裝筒
631‧‧‧第二彈性件
640‧‧‧連動繩
P‧‧‧交叉點
θ‧‧‧夾角
圖1為根據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汽車遮雨裝置裝設於車門及車體之間的俯視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1的汽車遮雨裝置中傘布分離於曲形傘骨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的汽車遮雨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5為圖3的汽車遮雨裝置的另一視角平面示意圖。 圖6為圖2的汽車遮雨裝置的第三樞接頭部於關閉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7為圖2的汽車遮雨裝置的第三樞接頭部於關閉位置的另一視角平面示意圖。 圖8為圖2的汽車遮雨裝置的連動繩壓縮第二彈性件的平面示意圖。 圖9為圖2的汽車遮雨裝置的連動繩壓縮第二彈性件的另一視角平面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汽車遮雨裝置的傘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根據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揭露之汽車遮雨裝置的曲形傘骨的平面圖。

Claims (12)

  1. 一種汽車遮雨裝置,適於設置於一車體及一車門之間,該汽車遮雨裝置包含: 一車門固定桿及一車體固定桿,分別用以設置於該車門及該車體;一連桿構件,該連桿構件的相對二端分別樞設於該車門固定桿及該車體固定桿;一傘架,包含:一傘柱,包含一第一柱體及一第二柱體,該第二柱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第一柱體,該連桿構件樞設於該第一柱體;多個曲形傘骨,分別樞設於該第二柱體;以及多個傘骨連桿,該些傘骨連桿的各其中一端樞接於該第一柱體,且該些傘骨連桿的各另一端分別樞接於該些曲形傘骨;一傘布,覆蓋於該些曲形傘骨;以及二連動組件,該二連動組件的各其中一端分別連接於該車門固定桿及該車體固定桿,且該二連動組件的各另一端皆連接於該第一柱體;其中,該車門固定桿及該車體固定桿透過該連桿構件互相遠離或靠近,以令該連動組件帶動該第二柱體朝該第一柱體滑動,而帶動該些傘骨連桿撐起該些曲形傘骨及該傘布,或令該連動組件帶動該第二柱體遠離該第一柱體,而帶動該些傘骨連桿收合該些曲形傘骨及該傘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第一柱體包含一滑動筒部、一第一樞接頭部及一第二樞接頭部,該滑動筒部的相對二端分別連接於該第一樞接頭部及該第二樞接頭部,該連桿構件樞設於該第二樞接頭部,每一該傘骨連桿皆樞設於該第一樞接頭部,該第二柱體包含相連的一滑動柱部及一第三樞接頭部,該滑動柱部可滑動地穿設該第二樞接頭部與該滑動筒部,該第三樞接頭部位於該滑動柱部遠離該第二樞接頭部之一端,該些曲形傘骨樞設於該第三樞接頭部,且該二連動組件皆連接於該第三樞接頭部,該車門固定桿可移動地令該二連動組件帶動該第三樞接頭部於一打開位置及一關閉位置之間滑動,當該第三樞接頭部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第三樞接頭部鄰近該第二樞接頭部,且該些傘骨連桿撐起該些曲形傘骨及該傘布,當該第三樞接頭部位於該關閉位置時,該第三樞接頭部遠離該第二樞接頭部,且該些傘骨連桿及該些曲形傘骨收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連桿構件包含至少一交叉組件、一第一端部組件、一第二端部組件、一支撐套環及二支撐連桿,該第一端部組件及該第二端部組件分別連接於該至少一交叉組件的相對二端,該交叉組件樞設於該第二樞接頭部,該第一端部組件及該第二端部組件分別樞設於該車門固定桿及該車體固定桿,該支撐套環可活動地套設於該滑動筒部,且該二支撐連桿分別樞設於該至少一交叉組件,且該二支撐連桿遠離該至少一交叉組件的一端樞設於該支撐套環,當該第三樞接頭部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二支撐連桿帶動該支撐套環而鄰近該第二樞接頭部,當該第三樞接頭部位於該關閉位置時,該二支撐連桿帶動該支撐套環而遠離該第二樞接頭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至少一交叉組件包含一第一連桿及一第二連桿,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交叉樞接,並以一交叉點樞設於該第二樞接頭部,該二支撐連桿之一端分別樞接於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靠近該第一樞接頭部之一側,該二支撐連桿之另一端樞設於該支撐套環,該第一端部組件包含一第三連桿及一第四連桿,該第三連桿及該第四連桿的其中一端樞設於該車門固定桿,該第三連桿及該第四連桿的相對另一端分別樞設於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該第二端部組件各包含一第五連桿及一第六連桿,該第五連桿及該第六連桿的其中一端樞設於該車體固定桿,該第五連桿及該第六連桿的另一端分別樞設於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車門固定桿與該車體固定桿各包含一固定邊條、一連接柱及一樞接柱,該連接柱連接於該固定邊條,該樞接柱可活動地連接於該連接柱,該二連動組件分別固定於該二樞接柱,該第三連桿及該第四連桿樞設於該車門固定桿的該樞接柱,該第五連桿及該第六連桿樞設於該車體固定桿的該樞接柱。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車門固定桿及該車體固定桿透過該連桿構件互相遠離時,該車門固定結構的該連接柱及該樞接柱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二連動組件各包含一導引輪、一組裝筒及一連動繩,該二導引輪分別設置於該第三樞接頭部的相對二側,該二組裝筒分別設置於該第二樞接頭部的相對二側,該二組裝筒分別具有二彈性件,該二連動繩分別可活動地穿設該二導引輪,且該二連動繩的各其中一端分別固定於該車門固定桿及該車體固定桿,該二連動繩的各另一端分別固定於該二彈性件,當該第三樞接頭部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二連動繩分別壓縮該二彈性件,當該第三樞接頭部位於該關閉位置時,該二連動繩分別放鬆該二彈性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第二樞接頭部於該滑動筒部的中心軸線之相對二側分別具有一第一理線結構及一第二理線結構,該第一理線結構位於其中一該組裝筒及其中一該導引輪之間,該第二理線結構位於另一該組裝筒及另一該導引輪之間,該二連動繩分別可活動地穿設於該第一理線結構及該第二理線結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第二樞接頭部具有一開口及一第一導引結構,該第一導引結構位於該開口,該滑動柱部具有延該滑動筒部延伸的一第二導引結構,該第一導引結構與該第二導引結構為凹凸互相匹配的外形,該滑動柱部可滑動地穿過該開口,以令該第二導引結構相對於該第一導引結構滑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車門固定桿與該車體固定桿各包含一固定邊條、一連接柱及一樞接柱,該連接柱連接於該固定邊條,該樞接柱可活動地連接於該連接柱,該二連動組件分別固定於該二樞接柱,該連桿構件的相對二端分別樞設於該二樞接柱。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車門固定桿及該車體固定桿透過該連桿構件互相遠離時,該車門固定結構的該連接柱及該樞接柱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汽車遮雨裝置,其中該傘布的外形為折紙狀。
TW106219205U 2017-12-26 2017-12-26 汽車遮雨裝置 TWM562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9205U TWM562235U (zh) 2017-12-26 2017-12-26 汽車遮雨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9205U TWM562235U (zh) 2017-12-26 2017-12-26 汽車遮雨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2235U true TWM562235U (zh) 2018-06-21

Family

ID=6325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9205U TWM562235U (zh) 2017-12-26 2017-12-26 汽車遮雨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2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2466B2 (en) Canopy frame with an auxiliary opening mechanism
US8366187B2 (en) Sunroof apparatus
US8240323B2 (en) Rain shielding device for use with an automobile
CA2692869C (en) An open and close apparatus for a shelter of a boarding bridge
US20060054285A1 (en) Sunshade, umbrella or the like
CN201613846U (zh) 可折叠伸缩车篷
CN107972456A (zh) 天窗导风系统
TWM562235U (zh) 汽車遮雨裝置
KR20220111435A (ko) 차량용 루프장치
CN105313655A (zh) 用于能打开的车顶的车篷
US20070063533A1 (en) Folding top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roof bow
CN215631149U (zh) 防雨棚及防雨装置
CN203211068U (zh) 用于车辆的导风板装置和带有这种导风板装置的机动车辆
RU170093U1 (ru) Складной каркас тента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08539129A (ja) 内向するように関節連結された横側最後方レールを備えた折りたたみ式幌機構
CN211138991U (zh) 外装弹窗天窗
KR20220073877A (ko) 차량용 루프장치
KR102440718B1 (ko) 접이식 캐빈 장치
CN218934202U (zh) 车门、车身总成及车辆
JP3004527B2 (ja) テント付きポップアップルーフ
CN212125388U (zh) 可用于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或摩托车的伸缩雨棚
CN2680071Y (zh) 一种多折自动开收伞
CN213228977U (zh) 电动车遮阳伞支架
CN216359896U (zh) 一种收合紧凑的汽车遮阳伞
CN214498738U (zh) 汽车用智能型电动尾门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