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1695U - 微氣泡裝置 - Google Patents

微氣泡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1695U
TWM561695U TW107201291U TW107201291U TWM561695U TW M561695 U TWM561695 U TW M561695U TW 107201291 U TW107201291 U TW 107201291U TW 107201291 U TW107201291 U TW 107201291U TW M561695 U TWM561695 U TW M56169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guiding
water inlet
channel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1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Chun Lai
Original Assignee
Lai Min Chu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 Min Chun filed Critical Lai Min Chun
Priority to TW107201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1695U/zh
Publication of TWM561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1695U/zh
Priority to CN201920041935.2U priority patent/CN209735372U/zh
Priority to JP2019000167U priority patent/JP3220785U/ja

Links

Landscapes

  • Bathtubs, Showers, And Their Attachment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關於一種微氣泡裝置,供設於一外本體內包括:一入水端部,其設有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該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構成一導流道,各該導流凸部於一徑向截面上具有一第一導流直壁及一第一導流弧壁;一出水端部,其設有至少一壓差流孔,各該壓差流孔連通該導流道;一氣體流道,其連通該導流道及外界。

Description

微氣泡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微氣泡裝置。
一般微氣泡裝置被廣泛的應用於各種領域,諸如工業、醫療、衛生、食品加工、農業用水,漁業養殖場等,微氣泡裝置係利用水及空氣產生高密度的氣泡,提供淨化水質及清潔等用途。
台灣專利M550312案,包括:一階層管段 ,其為由上至下漸縮結構;一進氣管段 ,其與該階層管段的底端連接並連通,該進氣管段具有至少一徑向進氣孔;以及 一導水管段,與該進氣管段遠離該階層管段的一端連接並連通,水從階層管段上方流入時,水會直接流經進氣管段與導水管段的內部之漸擴通道,而出水產生氣泡。
然而,習知技術階層管段為複數軸向延伸之環狀階層,因此水從階層管段流入的過程,水流旋轉的速度不佳,不易吸入氣體混合,以至於無法產生綿密的微氣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微氣泡裝置,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微氣泡裝置,可產生高轉速的水流。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微氣泡裝置,供設於一外本體內包括:一入水端部,其設有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該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構成一導流道,各該導流凸部於一徑向截面上具有一第一導流直壁及一第一導流弧壁;一出水端部,其設有至少一壓差流孔,各該壓差流孔連通該導流道;一氣體流道,其連通該導流道及外界。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創作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5,其顯示本創作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本創作微氣泡裝置1,供設於一外本體2內,該外本體2可例如為一蓮蓬頭、一管體或一水龍頭等,該外本體2包括一進流口3及一排水口4,該微氣泡裝置1可供設於該外本體2之進流口3及該排水口4之間。該微氣泡裝置1包括:一入水端部10、一出水端部20及一氣體流道30。
該入水端部10設有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11,該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11構成一導流道12,各該第一導流凸部11於一徑向截面上具有一第一導流直壁111及一第一導流弧壁112;該出水端部20設有至少一壓差流孔21,各該壓差流孔21連通該導流道12;該氣體流道30連通該導流道12及外界。藉此,以產生高轉速的水流。
其中,該導流道12包括至少一入水口121及一出水口122,詳細地說,該外本體2之進流口3可將流體導經該至少一入水口121,該出水口122係對應該出水端部20之壓差流孔21。於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入水口121的數量為複數,該複數入水口121朝徑向開放,使水流可從不同方向進入至該導流道12,以形成渦流狀態。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8至9,各該入水口121係開設於該入水端部10,此外,該複數入水口121分別鄰設於該複數第一導流凸部11,令水流可從上方流入,並沿該複數第一導流凸部11流動呈渦流狀態。
於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11的數量為複數,該複數第一導流凸部11圍構該導流道12。於該入水端部10之徑向截面觀之,該導流道12略呈圓形,使水流旋轉形成渦流。此外,該複數第一導流凸部11係間隔環列。較佳地,該第一導流直壁111定義一延伸參考線S,該延伸參考線S重疊平行於該第一導流弧壁112之一切線,以加速水流速度。
較佳地,該入水端部10另包括至少一第二導流凸部13,各該第二導流凸部13設於各該第一導流凸部11外周圍,各該第二導流凸部13及各該第一導流凸部11共構該導流道12,各該第二導流凸部13設有一第二導流直壁131及一第二導流弧壁132,以多次加速水流的旋轉速度。於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第二導流凸部13的數量為複數,該複數第二導流凸部13係間隔環列,以朝多方向開放,並導引流體呈渦流狀態。
詳細地說明,該導流道12包括一第一流道123及一第二流道124,該第一流道123形成於各該第二導流凸部13及各該第一導流凸部11之間,該第一流道123形成於各該第一導流凸部11之間,使該導流道12呈螺旋狀。
較佳地,該第一導流弧壁112及該第二導流弧壁132具有相異之弧曲率;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導流弧壁112的弧曲率大於該第二導流弧壁132的弧曲率,以逐漸提升水流的旋轉速度。進一步說明,各該第一導流弧壁112及各該第二導流弧壁132分別從內往外弧凹。此外,該第二導流直壁131與該第一導流直壁111相互橫向延伸,使水流易從該第二導流直壁131導入該第一導流直壁111。
該入水端部10及該出水端部20之間設有一止密環40,該止密環40至少遮擋於各該入水口121及該出水端部20之間,以阻擋從外本體2之進水口3直接由該外本體2內壁及該入水端部10之間進入到該出水端部20。
該微氣泡裝置1另包括一加速流道50,該加速流道50設於該入水端部10及該出水端部20之間,該加速流道50連通該導流道12及各該壓差流孔21。進一步說明,該加速流道50不限於軸向截面為由該入水端部10往該出水端部20漸縮的梯形狀,以增加渦流的流速。再進一步說明,該導流道12之出水口122對應該加速流道50。於本實施例中,該加速流道50為直孔道。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6至7,該加速流道50之軸向截面為漏斗狀。於其他實施例中,該加速流道之軸向截面可為倒梯形狀或倒三角形狀。
該出水端部20設有一氣孔22,該氣孔22連通該氣體流道30。於本實施例中,該氣孔22設於該入水端部10之中心,該複數第一導流凸部11繞該氣孔22環列,利於吸入外界氣體,使氣體易混入該流體中。於其他實施例中,該氣孔22亦可設於入該水端部10之徑向壁面上,且不限制數量。
此外,該出水端部20為一錐形網片,該錐形網片設有該至少一壓差流孔21。詳細地說,各該壓差流孔21為直孔。於其他實施例中,如圖6至7,各該壓差流孔21包括二加速段211及一設於該二加速段211之間的喉段212,該二加速段211往該喉段212漸縮。藉此,形成高速渦流混合氣體產生大量綿密的微氣泡。於其他實施例中,該出水端部亦可為一筒體,該筒體設有一具有該至少一壓差流孔之網部。在使用上,流體由該外本體2之進流口3至該入水端部10之導流道12,流體經各該第一導流凸部11之第一導流直壁111以加速,再由該第一導流弧壁112引導旋轉產生渦流,以與外界經該氣體流道30進入之空氣相互混合,流體流經各該壓差流孔21,使氣泡進一步被切碎,成為微小的微氣泡。
1‧‧‧微氣泡裝置
10‧‧‧入水端部
11‧‧‧第一導流凸部
111‧‧‧第一導流直壁
112‧‧‧第一導流弧壁
12‧‧‧導流道
121‧‧‧入水口
122‧‧‧出水口
123‧‧‧第一流道
124‧‧‧第二流道
13‧‧‧第二導流凸部
131‧‧‧第二導流直壁
132‧‧‧第二導流弧壁
20‧‧‧出水端部
21‧‧‧壓差流孔
211‧‧‧加速段
212‧‧‧喉段
22‧‧‧氣孔
30‧‧‧氣體流道
40‧‧‧止密環
50‧‧‧加速流道
2‧‧‧外本體
3‧‧‧進流口
4‧‧‧排水口
S‧‧‧延伸參考線
圖1為本創作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 圖3為本創作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入水端部之一仰視圖。 圖4為本創作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5為圖4之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創作一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7為圖6之局部放大圖。 圖8為一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一仰視圖。 圖9為一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一剖視圖。

Claims (13)

  1. 一種微氣泡裝置,供設於一外本體內,包括: 一入水端部,設有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該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構成一導流道,各該導流凸部於一徑向截面上具有一第一導流直壁及一第一導流弧壁; 一出水端部,設有至少一壓差流孔,各該壓差流孔連通該導流道; 一氣體流道,連通該導流道及外界。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第一導流直壁定義一延伸參考線,該延伸參考線重疊平行於該第一導流弧壁之一切線。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的數量為複數,該複數第一導流凸部圍構該導流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出水端部設有一氣孔,該氣孔連通該氣體流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導流道包括至少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該入水端部及該出水端部之間設有一止密環,該止密環至少遮擋於各該入水口及該出水端部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各該入水口係開設於該入水端部。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入水端部另包括至少一第二導流凸部,各該第二導流凸部設於各該第一導流凸部外周圍,各該第二導流凸部及各該第一導流凸部共構該導流道,各該第二導流凸部設有一第二導流直壁及一第二導流弧壁。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第一導流弧壁及該第二導流弧壁具有相異之弧曲率。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第二導流直壁與該第一導流直壁相互橫向延伸。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另包括一加速流道,該加速流道設於該入水端部及該出水端部之間,該加速流道連通該導流道及各該壓差流孔。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出水端部為一錐形網片,該錐形網片設有該至少一壓差流孔。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各該壓差流孔包括二加速段及一設於該二加速段之間的喉段,該二加速段往該喉段漸縮。
  13. 如請求項8所述的微氣泡裝置,其中該第一導流直壁定義一延伸參考線,該延伸參考線重疊平行於該第一導流弧壁之一切線;該至少一第一導流凸部的數量為複數,該複數第一導流凸部圍構該導流道;該複數第一導流凸部係間隔環列;該至少一第二導流凸部的數量為複數,該複數第二導流凸部係間隔環列;於該入水端部之徑向截面觀之,該導流道略呈圓形;該出水端部設有一氣孔,該氣孔連通該氣體流道;該導流道包括至少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該入水端部及該出水端部之間設有一止密環,該止密環至少遮擋於各該入水口及該出水端部之間;該第二導流直壁與該第一導流直壁相互橫向延伸;該微氣泡裝置另包括一加速流道,該加速流道設於該入水端部及該出水端部之間,該加速流道連通該導流道及各該壓差流孔;該出水端部為一錐形網片,該錐形網片設有該至少一壓差流孔;該壓差流孔包括二加速段及一設於該二加速段之間的喉段,該二加速段往該喉段漸縮;該至少一入水口的數量為複數,該複數入水口朝徑向開放。
TW107201291U 2018-01-26 2018-01-26 微氣泡裝置 TWM561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1291U TWM561695U (zh) 2018-01-26 2018-01-26 微氣泡裝置
CN201920041935.2U CN209735372U (zh) 2018-01-26 2019-01-10 微气泡装置
JP2019000167U JP3220785U (ja) 2018-01-26 2019-01-22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1291U TWM561695U (zh) 2018-01-26 2018-01-26 微氣泡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1695U true TWM561695U (zh) 2018-06-11

Family

ID=6325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1291U TWM561695U (zh) 2018-01-26 2018-01-26 微氣泡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20785U (zh)
CN (1) CN209735372U (zh)
TW (1) TWM56169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20396802A1 (en) * 2019-12-06 2022-06-09 Walter Jacob Bauer Reversing flow apparatus
TWI730743B (zh) * 2020-04-29 2021-06-11 魏約翰 超微細水分子團處理器及其水處理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5372U (zh) 2019-12-06
JP3220785U (ja)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7858B (zh) 气泡发生机构以及带气泡发生机构的喷头
US8622715B1 (en) Twin turbine asymmetrical nozzle and jet pump incorporating such nozzle
CN107321204A (zh) 微气泡产生器
CN207137714U (zh) 微气泡产生器
JP5731650B2 (ja) 気泡発生機構及び気泡発生機構付シャワーヘッド
CN105289347B (zh) 一种阶梯型文丘里混合器
CN102316778A (zh) 淋浴装置
JP6268135B2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シャワー装置
TWM561695U (zh) 微氣泡裝置
JP2017225961A (ja) 微細気泡発生ノズル
TWM552842U (zh) 微氣泡產生器
JP2004531382A (ja) エダクター
US20210187520A1 (en) Vortex venturi water spraying assembly
JP6681770B2 (ja) バブル発生器およびバブル発生器具
CN206853485U (zh) 微气泡装置
JP5755410B2 (ja) 散水板を備えないシャワーヘッド
JP6502024B2 (ja) バブル発生装置付吐水器および吐水器用バブル発生アダプター
CN108240023A (zh) 一种用于坐便器的吐水装置
TWM547939U (zh) 微氣泡裝置
TWM574075U (zh) 加強氣液質傳介面傳輸速度之結構
JP6399478B1 (ja) 吐水装置
JP2017221919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シャワーヘッドおよび混相流体処理装置
JP2016133372A (ja) ジェットポンプ
JP3168057U (ja) 泡シャワー装置
JP7042013B2 (ja) ファインバブル発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