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8430U - 碳交易系統 - Google Patents

碳交易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8430U
TWM558430U TW106219323U TW106219323U TWM558430U TW M558430 U TWM558430 U TW M558430U TW 106219323 U TW106219323 U TW 106219323U TW 106219323 U TW106219323 U TW 106219323U TW M558430 U TWM558430 U TW M5584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transaction
trading platform
supplier
tra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9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萬幼筠
吳佳翰
曾韵
張煥穆
陸孝立
許毓倫
張孟傑
計盈如
Original Assignee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219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8430U/zh
Publication of TWM558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8430U/zh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碳交易系統包含交易平台、需求方機台、供給方機台、主管單位機台及金融機構機台。交易平台用以提供需求方及供給方的交易媒合服務。需求方機台連結至交易平台,用以被需求方操作,以使需求方以交易的形式透過交易平台收購可交易的碳權額度。供給方機台連結至交易平台,用以被供給方操作,以使供給方透過交易平台提供可交易的碳權額度。主管單位機台連結至交易平台,用以同步於交易平台及監管碳交易的交易記錄資料及成交價格資料。金融機構機台連結至交易平台,用以提供碳交易的轉帳服務。

Description

碳交易系統
本創作描述一種碳交易的方法及其系統,尤指一種利用交易平台媒合需求方及供給方,以進行碳交易的方法及其系統。
近年來,由於溫室效應加劇,影響人類經濟生命安全。為改善此一現狀,世界各國開始思考如何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調適氣候變遷之衝擊,以達成降低對人類與生態傷害之目的。為了達成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國際上對於減碳的方法一般採用誘因策略,以碳交易進行碳排放權的買賣。希望藉由市場機制的運作,有效管制全球的碳排放總量。在十幾年前,國際上已經正式通過《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使碳排放權的交易正式成型。各國政府也紛紛響應共同維護我們身處的地球與環境共存,並採取適合的機制,透過國際合作的方式達成溫室氣體減排,同時也對於減碳目標訂定了排碳計劃。以國際公法為依據的溫室氣體排減量交易中,二氧化碳(CO 2)為七種被要求排減的溫室氣體中之最大宗。所以這種交易常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為計算單位,故通稱為「碳交易」,其交易市場稱為碳市場(Carbon Market)。
目前,對於碳交易相關議題之重視程度正逐年增加當中,環保署為鼓勵各企業一同參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設立溫室氣體抵換專案。若企業符合法令推動原則,並落實執行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者即可申請。只要通過申請之企業即可取得環保署核發之減量額度,其減量額度即為碳權交易中的交易籌碼。然而,在實際運作方面,一些已開發國家是否真正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令人質疑。並且,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是否能真正地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或僅是被交易者當成壟斷及斂財的工具,也是令人質疑。因此,發展一種自動化的交易平台,除了能讓交易者能在有制度的條件下進行碳交易,並以公開透明的方式監管碳交易行為,是當今非常重要的議題。
本創作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碳交易系統。碳交易系統包含交易平台、需求方機台、供給方機台、主管單位機台及金融機構機台。交易平台用以提供需求方及供給方的交易媒合服務。需求方機台連結至交易平台,用以被需求方操作,以使需求方以交易的形式透過交易平台收購可交易的碳權額度。供給方機台連結至交易平台,用以被供給方操作,以使供給方透過交易平台提供可交易的碳權額度。主管單位機台連結至交易平台,用以同步於交易平台及監管碳交易的交易記錄資料及成交價格資料。金融機構機台連結至交易平台,用以提供碳交易的轉帳服務。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碳交易系統100之實施例的方塊圖。碳交易系統100包含交易平台10、供給方機台11、需求方機台12、金融機構機台13以及主管單位機台14。交易平台10可為伺服器、雲端資料中心、電腦、工作站等等任何的資料處理設備。交易平台10可提供需求方以及供給方的交易媒合服務,並將交易歷程和記錄回報至主管單位機台14。交易平台10也可以與主管單位機台14連線而取得主管單位機台14內的資訊或是規定。交易平台10也可依據交易歷程和記錄等統計資料,產生碳價預警資訊及建立碳市場預測模型等等。供給方機台11連結至交易平台10,可被供給方操作。於此,供給方的定義為碳交易的賣方,提供可交易的碳權額度。在碳交易系統100中,「碳權」可被量化為虛擬的數位資產,例如虛擬電子貨幣或是點數等等。因此,抽象的「碳權」將可以經由被量化的虛擬的數位資產而轉移。需求方機台12連結至交易平台10,可被需求方操作。於此,需求方的定義為碳交易的買方,以交易的方式收購可交易的碳權額度。金融機構機台13連結至交易平台10,用以提供碳交易的轉帳服務。主管單位機台14連結至交易平台10,用以同步於交易平台10,並隨時監管碳交易的記錄、市場價格波動、成交價格以及控制碳權額度移轉的操作。在碳交易系統100中,交易平台10可透過區塊鏈技術進行需求方及供給方的碳交易,且需求方及供給方的碳交易為買賣雙方匿名化的碳交易。以下將詳述碳交易系統100中,需求方及供給方利用交易平台10進行碳交易的方法。
第2圖係為碳交易系統100中,各資料流的示意圖。於此說明,需求方及供給方在利用交易平台10進行碳交易之前,必須要先申請帳戶。例如,需求方及供給方可透過第三方的認證後,確認其企業合法性,再各自向主管機關申請帳戶。於此,主管機關可為環保署,而帳戶可為溫室氣體減量額度帳戶。當需求方及供給方各自向主管機關申請帳戶並填入公司行業別等等的企業資料後,交易平台10即可透過資料流F1由主管機關對應的主管單位機台14同步或取得需求方及供給方的帳戶資訊。接著,需求方可利用需求方機台12,利用帳戶登入至交易平台10以設定並確認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交易需求及期待之交易價格,例如需求量以及種類、期待之購買金額等等。因此,需求方的輸入資訊會透過資料流F2輸入至交易平台10。類似地,供給方可利用供給方機台11,利用帳戶登入至交易平台10以設定並確認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供給需求及期待之交易價格,例如供給量以及種類、期待之販售金額等等。因此,供給方的輸入資訊會透過資料流F3輸入至交易平台10。接著,交易平台10可依據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交易需求及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供給需求,產生交易媒合資訊及碳權市場價格資訊。因此,對於需求方而言,可以看到供給方所拋售之各種不同的碳權價格、種類、以及數量等等的資訊。對於供給方而言,也可以看到需求方所設定之各種不同的碳權需求量、價格以及種類等等資訊。換言之,賣家可以透過交易平台10尋找合適的買家需求,而買家可以透過交易平台10尋找合適的賣家商品。因此,需求方及供給方可以依據交易平台10所列之交易媒合資訊及碳權市場價格資訊,利用資料流F4以及F5透過交易平台10尋商競價,以進行碳交易。由於主管單位機台14與交易平台10連結,因此主管單位機台14可以隨時利用資料流F6監管交易平台10中的交易資訊。接著,金融機構可透過金融機構機台13,提供碳交易的轉帳服務,並將轉帳資訊透過資料流F7回報至交易平台10。當需求方及供給方的碳交易順利成交後,主管單位機台14可以利用資料流F8,透過交易平台10取得碳交易的成交價格以及交易記錄,並將供給方的碳權額度移轉至需求方。最後,需求方及供給方可於交易平台10上確認碳交易成交後的碳權額度對應之種類及數量。
如前述提及,由於環保署(主管機關)的目的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調適氣候變遷之衝擊,以達成降低對人類與生態傷害。因此,主管機關會定義碳權額度上繳標準。碳權額度上繳標準的資訊也會透過主管單位機台14同步於交易平台10。換言之,無論是需求方或供給方,都必須依據碳權額度上繳標準,上繳對應的碳權繳交額度至主管機關。而交易平台10也會依據碳權額度上繳標準的規定,限制碳交易的行為。例如,由於供給方需要上繳碳權繳交額度至主管機關,因此供給方所拋售的碳權額度會有限制。亦即,供給方需要先上繳政府所規定的碳權繳交額度至主管機關後,若有多的碳權額度才能進行販賣,否則交易平台10會禁止未達成碳權額度上繳標準之供給方進行碳權交易。此外,為了避免碳市場發生壟斷或是市場價格崩潰的情況,主管機關也可定義碳交易的用途限制規定。類似地,碳交易的用途限制規定也會透過主管單位機台14同步於交易平台10。交易平台10也會依據碳交易的用途限制規定,限制碳交易的行為,描述於下。
主管單位機台14產生之碳交易的用途限制規定中,可規定需求方及供給方於預定年限後,不能將某些特定來源的碳權額度作為相關法規溫室氣體減量承諾之抵換,但若已指定用途不在此限。例如,需求方及供給方因為先期專案而被核發之碳權額度,除非已指定用途,否則於三年後不得再用做相關法規溫室氣體減量承諾抵換(例如環評抵換)作為繳交額度。這原因在於,環保署還是希望需求方及供給方的企業能夠落實節能減碳,因此規定不能每一年都利用先期專案而取得的碳權額度來充當環評抵換之用途,否則企業於環評時承諾的減量則失去應有的效益。並且,如前述提及,環保署為了鼓勵各企業一同參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若企業符合推動原則落實執行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者即可申請,只要通過申請並經過實施與驗證後之企業即可取得環保署核發之減量額度,其減量額度即為碳權交易中的交易籌碼。因此,主管單位機台14可以產生小於1的額度抵換權重因子。主管機關可依據額度抵換權重因子,逐年減低抵換碳權額度。例如,主管機關規定企業必須要上繳N噸的碳量,為了鼓勵各企業一同參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設定抵換碳權額度為M噸。因此,抵免後,企業所應繳的碳量即為(N-M)噸。然而,主管機關也可以透過主管單位機台14產生小於1的額度抵換權重因子α,用以調節抵換碳權額度。在這種設定下,抵免後,企業所應繳的碳量即為(N-α×M)噸。
並且,如前述提及,主管機關也可以透過主管單位機台14,設定碳權免費核配額度。為了避免碳市場發生壟斷或是市場價格崩潰的情況,主管單位機台14與交易平台10同步之碳交易的用途限制規定中,也可規定供給方不得出售超過碳權免費核配額度的預定比例。這原因在於,此規定可以避免碳市場發生嚴重的市場價格波動。舉例而言,若無此規定,供給方可以將碳權免費核配額度以高價賣出,再透過交易平台10收購低價等值的碳權額度而上繳,如此一來可透過價差而賺取暴利。然而,這種行為將會破壞碳市場的價格穩定性。因此,主管機關可預設一個比例,例如50%。供給方不得出售超過50%的碳權免費核配額度,故以穩定碳市場。類似地,為了避免碳市場發生壟斷或是市場價格崩潰的情況,主管單位機台14與交易平台10同步之碳交易的用途限制規定中,也可規定需求方不得將碳交易所取得的預定比例以上的碳權額度,做為碳權繳交額度的一部分而上繳至主管機關。這原因在於,此規定的目的也可以避免碳市場發生嚴重的市場價格波動。舉例而言,若無此規定,需求方可以大量收購供給方所拋售之低價碳權額度(由國際買來的碳權)而做為碳權繳交額度上繳至主管機關。因此,主管機關可預設一個比例,例如10%。需求方不得將碳交易所取得的10%以上的碳權額度,做為碳權繳交額度的一部分而上繳至主管機關。藉由上述的規定,碳交易系統100具有穩定碳市場的功能,以及防止需求方及供給方利用一些手段圖利而違背落實節能減碳的原則。
在碳交易系統100中,主管機關也可以透過主管單位機台14,設定交易匯率。主管機關可依據交易匯率,追加碳權繳交額度。舉例而言,主管機關規定企業必須上繳N噸的碳量。主管機關可以設定一個對應交易匯率的權重因子β。權重因子β可為小於1的數字。由於引入了權重因子β,企業在上繳N噸的碳量後,主管機關承認的等效碳權繳交額度為β×N噸。由於N大於β×N,換言之,企業所上繳的N噸的碳量並不會被主管機關全部認可,主管機關只承認β×N噸的碳量。因此,企業必須要再追加一定額度的上繳碳量才能滿足主管機關的規定。
並且,在碳交易系統100中,由於交易平台10可儲存需求方及供給方的交易記錄資訊,因此,交易平台10可依據交易記錄資訊,產生碳價預警資訊及建立碳市場預測模型。例如,交易平台10可依據在國際間之許多需求方以及許多供給方的交易記錄資訊,分析碳價的市場波動和狀態產生碳價預警資訊,以及根據統計的結果產生碳市場預測模型。交易平台10也可將碳價預警資訊及碳市場預測模型的資訊回報至主管單位機台14,使主管機關據此參考。
在碳交易系統100中,交易平台10以及主管單位機台14可為對應不同兩方的監管機關,也可為對應相同的監管機關。舉例而言,主管單位機台14所對應的主管機關(監管機關)可為環保署。而環保署也可以將交易平台10整合在主管單位機台14內。如此,環保署將可更方便地掌握即時碳交易的供需情況以及交易的企業類型等等資訊。然而,任何合理的技術或硬體變更都屬於本創作所揭露的範疇。此外,碳交易系統100之交易平台10可透過區塊鏈技術執行需求方及供給方的碳交易,且需求方及供給方的碳交易為買賣雙方匿名化的碳交易。於此,區塊鏈技術是一種通過自身分散式節點進行網路數據的存儲、驗證、傳遞和交流的一種技術方案。因此,區塊鏈技術可視為一種分散式、開放性、多中心化的大型網路記賬簿。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採用相同的技術規格及訊息格式加入自己的訊息。換句話說,交易平台10內所異動的碳交易訊息,可以透過區塊鏈技術傳送至每一個節點,通過分散式核算和存儲,各個節點實現了訊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的功能。區塊鏈的數據可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訊息高度透明。當碳交易系統100使用區塊鏈技術存取訊息時,只要外人無法完全掌握每一個節點,就無法肆意操控或修改網路數據即過往交易紀錄。因此,碳交易系統100的安全性可以提升,也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第3圖係為碳交易系統100中,執行碳交易時的流程圖。碳交易系統100執行碳交易的方法包含步驟S401至步驟S407。在步驟S401至步驟S407中,任何合理的技術變更都屬於本創作所揭露的範疇。步驟S401至步驟S407描述於下。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步驟S401: </td><td> 需求方於交易平台10中設定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交易需求; </td></tr><tr><td> 步驟S402: </td><td> 供給方於交易平台10中設定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供給需求; </td></tr><tr><td> 步驟S403: </td><td> 交易平台10依據該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交易需求及該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供給需求,產生交易媒合資訊及碳權市場價格資訊; </td></tr><tr><td> 步驟S404: </td><td> 依據交易媒合資訊及碳權市場價格資訊,需求方及供給方透過交易平台10尋商競價,以進行該碳交易; </td></tr><tr><td> 步驟S405: </td><td> 金融機構提供碳交易的轉帳服務,並將轉帳結果回報至交易平台10; </td></tr><tr><td> 步驟S406: </td><td> 主管機關透過交易平台10取得碳交易的交易記錄與成交價格,且交易平台10記錄供給方的碳權額度移轉至需求方; </td></tr><tr><td> 步驟S407: </td><td> 需求方及供給方確認碳交易成交後的碳權額度對應之種類及數量。 </td></tr></TBODY></TABLE>
步驟S401至步驟S407的詳細內容已於前文中描述,故於此將不再贅述。碳交易系統100利用步驟S401至步驟S407執行碳交易的過程,可被主管機關監管。若市場價格異常或產生非預期的交易行為,主管機關可隨時透過交易平台10獲取即時的情報而執行對應的措施。
更簡化地說,本創作的碳交易的方法可歸類於幾個階段。在規劃階段時,主管機關管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帳戶。而需求方以及供給方在開立額度帳號後,各自設定碳交易的買賣的量、種類以及金額等等參數。在尋商階段時,交易平台10可以提供交易媒合資訊給需求方以及供給方參考。在競價階段時,交易平台10會提供碳權市場價格資訊,給需求方以及供給方參考。在付款階段時,金融機構可提供碳交易的轉帳服務,並將轉帳結果回報至交易平台10。在額度轉移階段時,主管機關透過交易平台10取得碳交易的交易記錄與成交價格,交易平台10記錄供給方的碳權額度移轉至需求方。在完成交易階段時,需求方及供給方確認碳交易成交後的碳權額度對應之種類及數量。
綜上所述,本創作描述一種碳交易的方法以及碳交易的系統。碳交易的系統可利用上述提及之規劃階段、尋商階段、競價階段、付款階段、額度轉移階段及完成交易階段實現碳權額度的轉移。主管機關可以隨時監管市場價格異常或產生非預期的交易行為,以執行必要的措施。碳交易的系統也整合政府所規定的碳權額度上繳標準以及碳交易的用途限制規定,以防止需求方或供給方利用一些手段圖利而違背落實節能減碳的原則,亦能防止碳市場的市場價格崩潰。並且,本創作的碳交易的系統為透過區塊鏈技術執行需求方及供給方的碳交易。交易平台內所異動的碳交易訊息,可以透過區塊鏈技術傳送至每一個節點,這些分散式節點可進行網路數據的存儲、驗證、傳遞和交流。因此,本創作的碳交易的系統具備了幾個特色。第一,犯罪預防功能。由於監管機制的健全,以及在區塊鏈中,只要外人無法完全掌握半數以上的節點,就無法肆意操控或修改網路數據的特性,因此可以防止跨國交易的犯罪、境內犯罪,並具有維護資訊及交易安全的功能。第二,公開透明的特色。由於碳交易的系統之區塊鏈的數據可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訊息高度透明。高度透明的交易資訊可以建立民眾對系統與法規制度的信心度,並且實現全民監控企業遵約情形,亦能提高企業碳權管理之有效性。第三,與國際接軌的功能。由於碳交易的系統可利用網路進行跨國交易,配合區塊鏈的特性,各國的交易員都可利用交易平台存取交易資料。因此,可以促進世界整體的排碳量降低。並且,如前述提及的交易限制資訊,透過區塊鏈技術可設定各項交易限制以提高各國對於碳權管理之有效性。第四、交易監理功能。由於交易平台可以依據交易記錄資訊,產生碳價預警資訊及建立碳市場預測模型,並進一步將碳價預警資訊及碳市場預測模型的資訊回報至該主管機關。因此對於主管機關而言,可以接收到碳市場之統計結果以及預測參考的資訊,並可依此調整前述所提即的上繳規定與交易限制,如額度抵換權重因子。
100‧‧‧碳交易系統
10‧‧‧交易平台
11‧‧‧供給方機台
12‧‧‧需求方機台
13‧‧‧金融機構機台
14‧‧‧主管單位機台
F1至F8‧‧‧資料流
S401至S407‧‧‧步驟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碳交易系統之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2圖係為第1圖之碳交易系統中,各資料流的示意圖。 第3圖係為第1圖之碳交易系統中,執行碳交易時的流程圖。

Claims (10)

  1. 一種碳交易系統,包含: 一交易平台,用以提供一需求方及一供給方的一交易媒合服務; 一需求方機台,連結至該交易平台,用以被該需求方操作,以使該需求方以交易的形式透過該交易平台收購一可交易的碳權額度; 一供給方機台,連結至該交易平台,用以被該供給方操作,以使該供給方透過該交易平台提供該可交易的碳權額度; 一主管單位機台,連結至該交易平台,用以同步於該交易平台及監管一碳交易的交易記錄資料及成交價格資料;及 一金融機構機台,連結至該交易平台,用以提供該碳交易的一轉帳服務; 其中該需求方於該交易平台中設定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交易需求,該供給方於該交易平台中設定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供給需求,該交易平台依據該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交易需求及該至少一個碳權類別的供給需求,產生交易媒合資訊及碳權市場價格資訊,依據該交易媒合資訊及該碳權市場價格資訊,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透過該交易平台尋商競價,以進行該碳交易,該金融機構機台將一轉帳結果回報至該交易平台,該主管單位機台透過該交易平台取得該碳交易的該交易記錄資料及該成交價格資料,該交易平台記錄該供給方的一碳權額度移轉至該需求方,且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確認該碳交易成交後的該碳權額度對應之一種類及一數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主管單位機台產生一碳權額度上繳標準,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依據該碳權額度上繳標準,上繳對應的一碳權繳交額度至該主管單位機台,及該交易平台同步該碳權額度上繳標準,並據以產生該碳交易的一用途限制規定。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碳交易的該用途限制規定包含: 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於一預定年限後,不能將一抵換碳權額度做為該碳權繳交額度的一部分而上繳至該主管單位機台。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主管單位機台設定該一額度抵換權重因子,該主管單位機台依據該額度抵換權重因子,減低一抵換碳權額度,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將該減低後的抵換碳權額度做為該碳權繳交額度的一部分而上繳至該主管單位機台,且該額度抵換權重因子小於1。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主管單位機台設定每一年度的一碳權免費核配額度,且該碳交易的該用途限制規定包含該供給方不得出售超過該碳權免費核配額度的一預定比例。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碳交易的該用途限制規定包含: 該需求方不得將該碳交易所取得的一預定比例以上的該碳權額度,做為該碳權繳交額度的一部分而上繳至該主管單位機台。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主管單位機台設定一交易匯率,及該主管單位機台依據該交易匯率,追加該碳權繳交額度。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透過一第三方的認證後,各自向該主管單位機台申請一帳戶,該交易平台同步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在該主管單位機台的帳戶資訊,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各自利用對應的帳戶登入至該交易平台以進行該碳交易,及該交易平台儲存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的交易記錄資訊。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交易平台依據該交易記錄資訊,產生碳價預警資訊及建立一碳市場預測模型,且該交易平台將該碳價預警資訊及該碳市場預測模型的資訊回報至該主管單位機台。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交易平台透過一區塊鏈技術執行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的該碳交易,且該需求方及該供給方的該碳交易是一買賣雙方匿名化的碳交易。
TW106219323U 2017-12-28 2017-12-28 碳交易系統 TWM558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9323U TWM558430U (zh) 2017-12-28 2017-12-28 碳交易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9323U TWM558430U (zh) 2017-12-28 2017-12-28 碳交易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8430U true TWM558430U (zh) 2018-04-11

Family

ID=6264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9323U TWM558430U (zh) 2017-12-28 2017-12-28 碳交易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843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5656A (zh) * 2018-05-22 2018-11-1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供需匹配方法、平台、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5983A (zh) * 2019-01-17 2019-08-16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排放配额交易方法和装置
TWI679596B (zh) * 2018-06-29 2019-12-11 樂點股份有限公司 虛擬物件交易的數據紀錄方法及其系統
TWI686074B (zh) * 2018-11-30 2020-02-21 國立中興大學 利用區塊鏈的碳權管理方法
TWI730241B (zh) * 2018-07-11 2021-06-11 美林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權交易系統與方法
TWI797979B (zh) * 2022-01-27 2023-04-01 泰平達科技有限公司 設施栽培之碳交易系統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5656A (zh) * 2018-05-22 2018-11-1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供需匹配方法、平台、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5656B (zh) * 2018-05-22 2021-01-2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供需匹配方法、平台、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679596B (zh) * 2018-06-29 2019-12-11 樂點股份有限公司 虛擬物件交易的數據紀錄方法及其系統
TWI730241B (zh) * 2018-07-11 2021-06-11 美林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權交易系統與方法
TWI686074B (zh) * 2018-11-30 2020-02-21 國立中興大學 利用區塊鏈的碳權管理方法
CN110135983A (zh) * 2019-01-17 2019-08-16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排放配额交易方法和装置
TWI797979B (zh) * 2022-01-27 2023-04-01 泰平達科技有限公司 設施栽培之碳交易系統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58430U (zh) 碳交易系統
TWI691924B (zh) 碳交易系統及碳交易平台
Sheth et al. Blockchain and contract theory: modeling smart contracts using insurance markets
Bukarica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evaluation by moving from techno-economic towards whole society perspective on energy efficiency market
TW535088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parts procurement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across an extended supply chain
CN109711983A (zh) 基于区块链架构的仓单质押融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785121A (zh) 基于区块链架构的仓单质押融资方法及装置
CN11000933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Dzobo et al. Proposed framework for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a decentralised energy network
CN104166920A (zh) 一种在线招投标方法和系统
JP2007518197A (ja) 排出削減を取引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Rashedi et al. How influenc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on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Adrian BigTech in financial services
CN104318472A (zh) 一种网上交易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4680402A (zh) 一种开票申请单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2927028A (zh) 大宗商品交易电商运营平台系统
Yin Analysis of revenue incentive dynamic mechanism of financial supply ch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hen et al. Carbon allowance auction design of China's ETS: A comprehensive hierarchical 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
Blos et al.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resilience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CN109636517A (zh) 易货资源的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2801725A (zh) 一种新型碳排放交易系统
CN115203320A (zh) 一种碳金融活动管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uo et al. Multisources risk management in a supply chain under option contracts
ÖZKANLISOY et al. Risk Assessment in Digital Supply Chains.
CN104461681A (zh) 一种erp业务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