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7263U - 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 Google Patents

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7263U
TWM557263U TW106216801U TW106216801U TWM557263U TW M557263 U TWM557263 U TW M557263U TW 106216801 U TW106216801 U TW 106216801U TW 106216801 U TW106216801 U TW 106216801U TW M557263 U TWM557263 U TW M5572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loidal gold
detection
enzyme reactor
sample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6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晉峰
袁譽香
林耘生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6216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7263U/zh
Publication of TWM557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7263U/zh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膠體金酵素反應器,係包括一檢測試片、一光學裝置、以及一檢測單元所構成,其中該檢測試片上檢測試劑所採用膠體金係一種直徑在1nm至150nm之間的分散相粒子,依據粒子大小的不同可呈現出橘紅(2nm至20nm)到紫紅色(30nm至80nm)之顏色,不具放射性或毒性,且所需試劑或樣品量少,因此適合用於檢測試劑之製作。藉此,本創作利用膠體金與酵素或探針進行共價結合,並吸附結合在一擴散性載體上之裝置,透過樣品溶液加入與膠體金反應產生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懸浮於溶液中,溶膠顆粒大小不同光散射隨之不同,溶液的顏色產生改變,可定性或定量地應用檢測試劑的反應,並可微小化,使本創作所提裝置可以大量進行樣品的分析。

Description

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尤指涉及一種利用膠體金與酵素或探針進行共價結合,並吸附結合在一擴散性載體上之裝置,特別係指透過樣品溶液加入與膠體金反應產生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懸浮於溶液中,溶膠顆粒大小不同光散射隨之不同,溶液的顏色產生改變,可定性或定量地應用檢測試劑之反應,並可微小化而可大量進行樣品分析者。
親和性反應分析技術已發展多年,其主要利用檢體及受體之親和性結合反應,及放射性物質,螢光物質,或其他可產生呈色反應之物質作為標幟,以測定標幟物質產生之訊號而判定檢體中之待測物質(或稱標的物質)之有無。 習知方法中,曾揭示點式免疫結合分析法(dot-immunobinding assay),其係用於偵測單株抗體或其他抗體,包含將抗原之稀釋液或懸浮液點在硝化纖維濾紙條上,將該濾紙條與待測之抗體培養,再與經酵素標幟之可與上述抗體結合之第二抗體培養,再進行酵素與基質之呈色反應,觀察該濾紙條是否呈色以判定待測抗體是否為所欲者。惟此方法反應步驟繁複,涉及多個培養、沖洗步驟,甚至多達二十個步驟,導致耗時久,甚至長達二十小時以上。 鑑於傳統之檢測分析方法具有敏感性與特異性不高、費時、操作繁瑣、鑑定時間長且需大量設備等缺點。近年來亦利用DNA探針及其相關技術所發展之微生物快速檢驗方法,包括聚合□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DNA定序法等;另外目前更有利用高密度之生物晶片進行快速檢測,但前者需克服面臨大量樣品時之操作方便性;後者雖具有可一次同時檢測多種微生物之優勢,但其技術層次與成本太高,專業訓練人力不足,此外,在資料判讀,尤其若晶片採用螢光呈色之方法時,更需昂貴之實驗設備,因此影響生物晶片技術不能普及。故,ㄧ般習用者係無法符合使用者於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於,克服習知技藝所遭遇之上述問題並提供一種利用膠體金與酵素或探針進行共價結合,並吸附結合在一擴散性載體上之裝置,透過樣品溶液加入與膠體金反應產生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懸浮於溶液中,溶膠顆粒大小不同光散射隨之不同,溶液的顏色產生改變,可定性或定量地應用檢測試劑的反應,並可微小化,使本創作可以大量進行樣品分析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膠體金之直徑在1nm至150nm之間的分散相粒子,依據粒子大小的不同可呈現出橘紅(2nm至20nm)到紫紅色(30nm至80nm)之顏色,不具放射性或毒性,且所需試劑或樣品量少,因此適合用於檢測試劑之製作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創作係一種膠體金酵素反應器,係包括:一檢測試片,係於一擴散性載體上設有一樣品區、一吸收區、及一介於該樣品區與該吸收區之間之反應區,當一樣品溶液經由該樣品區滴入該檢測試片內,係藉由毛細現象流動,而與塗佈固定於該反應區上之檢測試劑進行反應,以形成含有不同溶膠顆粒大小之樣品懸浮液,該樣品懸浮液再藉由毛細現象流動至該吸收區,其中該檢測試劑為膠體金以及酵素或探針共價結合者;一光學裝置,其外表面設置有一顯示單元、一供插入該檢測試片之試片插槽、以及一控制單元,其中該控制單元係包括一電源開關、及一分析確認按鈕;以及一檢測單元,係設置於該光學裝置內部,該檢測單元係包括一具有開孔之光學檢測室、一與該光學檢測室相鄰而設之訊號接收模組、及一分別與該訊號接收模組及該顯示單元電性連接之訊號處理器,該訊號接收模組係包括有數個光源、及至少一個光偵測器,其中該些光源發射之光線係經過該光學檢測室之開孔,使光線與該吸收區內的樣品懸浮液中不同溶膠顆粒大小相交,因而該樣品懸浮液流可散發光線,該樣品懸浮液藉由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散射的光線再經由該些開孔被至少一個光偵測器接收偵測後,產生一對應所測得散射光之特徵的感測訊號並傳遞至該訊號處理器進行分析,該訊號處理器再將該感測訊號所示特徵之變化程度所表示之分析結果傳遞至該顯示單元顯示。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光學裝置之外表面係進一步設置有一輸出單元,該輸出單元係電性連接該訊號處理器,係用以將該檢測試劑之反應分析結果輸出。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輸出單元係為有線傳輸裝置或無線傳輸裝置其中之一。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有線傳輸裝置係為USB介面、Mini USB介面、Micro USB介面或電腦傳輸線其中之一。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無線傳輸裝置係為藍芽收發器或紅外線收發器其中之一。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些光源係為一發光二極體。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光偵測器係為接受光通量密度之照度計、光電晶體或光二極體其中之一。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擴散性載體係為硝化纖維、玻璃纖維、玻璃或塑膠。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膠體金之粒徑係介於1nm至150nm之間。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更包括一殼體,用以固定該檢測試片,且該殼體具有兩開口分別裸露該樣品區及該吸收區。
請參閱『第1圖』所示,係本創作膠體金酵素反應器一較佳實施例之系統外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係一種膠體金酵素反應器,係包括一檢測試片1、一光學裝置2、以及一檢測單元3所構成。 上述所提之檢測試片1係於一擴散性載體11上設有一樣品區111、一吸收區112、及一介於該樣品區111與該吸收區112之間之反應區113,該反應區113包含塗佈固定在其上之一檢測試劑12,而該檢測試劑12為膠體金以及酵素或探針共價結合者;其中該擴散性載體11係為硝化纖維、玻璃纖維、玻璃或塑膠等其中之一種,而該膠體金之粒徑係介於1nm至150nm之間,且酵素種類係視檢測對象作變化;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一殼體13,用以固定該檢測試片1,且該殼體13具有兩開口131分別裸露該樣品區111及該吸收區112。 該光學裝置2外表面設置有一顯示單元21、一供插入該檢測試片1之試片插槽22、以及一控制單元23,其中該控制單元23係包括一電源開關231、及一分析確認按鈕232;在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光學裝置2之外表面係可進一步設置有一輸出單元24,該輸出單元24係電性連接訊號處理器33,係用以將該檢測試劑12之反應分析結果輸出,其中該輸出單元24係為有線傳輸裝置或無線傳輸裝置等其中之一種,有線傳輸裝置係為USB介面、Mini USB介面、Micro USB介面或電腦傳輸線等其中之一種裝置,而無線傳輸裝置係為藍芽收發器或紅外線收發器等其中之一種裝置。 該檢測單元3係設置於該光學裝置2內部,該檢測單元3係包括一具有開孔311之光學檢測室31、一與該光學檢測室31相鄰而設之訊號接收模組32、及一分別與該訊號接收模組32及該顯示單元21電性連接之訊號處理器33,該訊號接收模組32係包括有數個光源321、及至少一個光偵測器322,其中該數個光源321係為一發光二極體,而該光偵測器322係為接受光通量密度之照度計、光電晶體或光二極體等其中之一種。如是,藉由上述揭露之裝置構成一全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當運用時,將一樣品溶液4經由樣品區111滴入一檢測試片1內,係藉由毛細現象流動,而與塗佈固定於反應區113上之檢測試劑12進行反應,以形成含有不同溶膠顆粒大小之樣品懸浮液,該樣品懸浮液再藉由毛細現象流動至吸收區112。接著,使用者可以將該檢測試片1經由試片插槽22插入一光學裝置2內;首先,按壓電源開關231以開放該光學裝置2之電源,確認該光學裝置2正常運作後,將上述沾取樣品溶液4之檢測試片1插入該試片插槽22,使該檢測試片1之吸收區112位在具有開孔311之光學檢測室31內,插妥後按壓分析確認按鈕232,內建於光學裝置2內之檢測單元3即開始進行反應檢測,其中訊號接收模組32數個光源321發射之光線係經過該光學檢測室31之開孔311,使光線與該吸收區112內的樣品懸浮液中不同溶膠顆粒大小相交 ,因而該樣品懸浮液流可散發光線,該樣品懸浮液藉由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散射的光線再經由該些開孔311被至少一個光偵測器322接收偵測後,產生一對應所測得散射光之特徵的感測訊號並傳遞至該訊號處理器33進行分析,而該訊號處理器33再將該感測訊號所示特徵之變化程度所表示之分析結果傳遞至該顯示單元21顯示;此外,該光學裝置2亦可藉由進一步於其外表面設置之輸出單元23,透過該輸出單元23係電性連接該檢測單元3之訊號處理器33,用以將反應之分析結果對外輸出。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當欲檢測樣品溶液是否含有果糖時,本創作係將膠體金與能吸收果糖之酵素結合在一起,形成檢測試劑,然後把樣品溶液(例如:蘋果液體)滴進檢測試片中與檢測試劑反應產生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懸浮於溶液中,使溶液的顏色產生改變,再利用光學裝置偵測由不同顆粒大小的溶膠懸浮溶液所產生的光散射訊號 ,分析所測得散射光之特徵,由此特徵產生的顏色變化,確認該樣品溶液含有果糖。 本創作所採用膠體金係一種直徑在1nm至150nm之間的分散相粒子,依據粒子大小的不同可呈現出橘紅(2nm至20nm)到紫紅色(30nm至80nm)之顏色,不具放射性或毒性,且所需試劑或樣品量少,因此適合用於檢測試劑之製作。藉此,本創作利用膠體金與酵素或探針進行共價結合,並吸附結合在一擴散性載體上之裝置,透過樣品溶液加入與膠體金反應產生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懸浮於溶液中,溶膠顆粒大小不同光散射隨之不同,溶液的顏色產生改變,可定性或定量地應用檢測試劑的反應,並可微小化,使本創作所提裝置可以大量進行樣品的分析。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一種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可有效改善習用之種種缺點,利用膠體金與酵素或探針進行共價結合,並吸附結合在一擴散性載體上之裝置,透過樣品溶液加入與膠體金反應產生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懸浮於溶液中,溶膠顆粒大小不同光散射隨之不同,溶液的顏色產生改變,可定性或定量地應用檢測試劑的反應,並可微小化,使本創作所提裝置可以大量進行樣品的分析,進而使本創作之□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之所須,確已符合新型專利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檢測試片
11‧‧‧擴散性載體
111‧‧‧樣品區
112‧‧‧吸收區
113‧‧‧反應區
12‧‧‧檢測試劑
13‧‧‧殼體
131‧‧‧開口
2‧‧‧光學裝置
21‧‧‧顯示單元
22‧‧‧試片插槽
23‧‧‧控制單元
231‧‧‧電源開關
232‧‧‧分析確認按鈕
24‧‧‧輸出單元
3‧‧‧檢測單元
31‧‧‧光學檢測室
311‧‧‧開孔
32‧‧‧訊號接收模組
321‧‧‧光源
322‧‧‧光偵測器
33‧‧‧訊號處理器
4‧‧‧樣品溶液
第1圖,係本創作膠體金酵素反應器一較佳實施例之系統外觀示意圖。
1‧‧‧檢測試片
11‧‧‧擴散性載體
111‧‧‧樣品區
112‧‧‧吸收區
113‧‧‧反應區
12‧‧‧檢測試劑
13‧‧‧殼體
131‧‧‧開口
2‧‧‧光學裝置
21‧‧‧顯示單元
22‧‧‧試片插槽
23‧‧‧控制單元
231‧‧‧電源開關
232‧‧‧分析確認按鈕
24‧‧‧輸出單元
3‧‧‧檢測單元
31‧‧‧光學檢測室
311‧‧‧開孔
32‧‧‧訊號接收模組
321‧‧‧光源
322‧‧‧光偵測器
33‧‧‧訊號處理器
4‧‧‧樣品溶液

Claims (10)

  1. 一種膠體金酵素反應器,係包括: 一檢測試片,係於一擴散性載體上設有一樣品區、一吸收區、及一介於該樣品區與該吸收區之間之反應區,當一樣品溶液經由該樣品區滴入該檢測試片內,係藉由毛細現象流動,而與塗佈固定於該反應區上之檢測試劑進行反應,以形成含有不同溶膠顆粒大小之樣品懸浮液,該樣品懸浮液再藉由毛細現象流動至該吸收區,其中該檢測試劑為膠體金以及酵素或探針共價結合者; 一光學裝置,其外表面設置有一顯示單元、一供插入該檢測試片之試片插槽、以及一控制單元,其中該控制單元係包括一電源開關、及一分析確認按鈕;以及 一檢測單元,係設置於該光學裝置內部,該檢測單元係包括一具有開孔之光學檢測室、一與該光學檢測室相鄰而設之訊號接收模組、及一分別與該訊號接收模組及該顯示單元電性連接之訊號處理器,該訊號接收模組係包括有數個光源、及至少一個光偵測器,其中該些光源發射之光線係經過該光學檢測室之開孔,使光線與該吸收區內的樣品懸浮液中不同溶膠顆粒大小相交,因而該樣品懸浮液流可散發光線,該樣品懸浮液藉由不同溶膠顆粒大小散射的光線再經由該些開孔被至少一個光偵測器接收偵測後,產生一對應所測得散射光之特徵的感測訊號並傳遞至該訊號處理器進行分析,該訊號處理器再將該感測訊號所示特徵之變化程度所表示之分析結果傳遞至該顯示單元顯示。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其中,該光學 裝置之外表面係進一步設置有一輸出單元,該輸出單元係電性連接該訊號處理器,係用以將該檢測試劑之反應分析結果輸出。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其中,該輸出 單元係為有線傳輸裝置或無線傳輸裝置其中之一。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其中,該有線 傳輸裝置係為USB介面、Mini USB介面、Micro USB介面或電腦傳輸線其中之一。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其中,該無線 傳輸裝置係為藍芽收發器或紅外線收發器其中之一。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其中,該些光 源係為一發光二極體。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其中,該光偵 測器係為接受光通量密度之照度計、光電晶體或光二極體其中之一。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其中,該擴散 性載體係為硝化纖維、玻璃纖維、玻璃或塑膠。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其中,該膠體 金之粒徑係介於1nm至150nm之間。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膠體金酵素反應器,更包括一殼 體,用以固定該檢測試片,且該殼體具有兩開口分別裸露該樣品區及該吸收區。
TW106216801U 2017-11-10 2017-11-10 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TWM557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6801U TWM557263U (zh) 2017-11-10 2017-11-10 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6801U TWM557263U (zh) 2017-11-10 2017-11-10 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7263U true TWM557263U (zh) 2018-03-21

Family

ID=6219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6801U TWM557263U (zh) 2017-11-10 2017-11-10 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7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Lateral flow biosensors based on the use of micro-and nanomaterials: a review on recent developments
Zhou et al. Paper based colorimetric biosensing platform utilizing cross-linked siloxane as probe
JP5792614B2 (ja) 被覆ナノ粒子を使用した高感度免疫学的検定
EP1977242B1 (en)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with encapsulated detection modality
JP4274944B2 (ja) 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が拡張された粒子利用リガンドアッセイ
JPH07502820A (ja) 生体特異的多変数検定法
WO2014007248A1 (ja) 被検物質の検出システム
Yu et al. Multiplex competitive microbead-based flow cytometric immunoassay using quantum dot fluorescent labels
CN105021578B (zh) 流体荧光定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JP6522636B2 (ja) ターゲット分子の検出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キット
JP2005510706A5 (zh)
CN106771199B (zh) 一种用于非诊断目的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比色免疫分析方法
WO2022042320A1 (zh) 超灵敏数字层析快速检测分析物的系统及方法
Makhneva et al. Influence of label and solid support on the performance of heterogeneous immunoassays
Rizzo Optical immunoassays methods in protein analysis: An overview
Pei et al. Multiplex tumor marker detection with new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based on silica colloidal crystal beads
CN104090110A (zh) 一种用于测定重金属镉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TWM557263U (zh) 膠體金酵素反應器
JP2006038700A (ja) 分析装置及び分析方法
JP6195840B2 (ja) 複数種の目的物質を同時に検出又は定量するための分析方法及び分析キット
KR101062183B1 (ko) 단백질 정량 방법
WO2010041736A1 (ja) 表面プラズモンを利用したアッセイ法
WO2013013214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microorganisms
CN203981687U (zh) 一种用于测定重金属镉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US20240125698A1 (en) Gadget for measuring retroreflected sig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