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4878U - 自行車握把總成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握把總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4878U
TWM554878U TW106203976U TW106203976U TWM554878U TW M554878 U TWM554878 U TW M554878U TW 106203976 U TW106203976 U TW 106203976U TW 106203976 U TW106203976 U TW 106203976U TW M554878 U TWM554878 U TW M5548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ip
sleeve
slot
clamping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3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Cang Li
Original Assignee
Hung Chung Tie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g Chung Tien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g Chung Tie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03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4878U/zh
Publication of TWM554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4878U/zh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握把總成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自行車零組件,尤指一種用於安裝於自行車把手管上供使用者騎乘時抓握的握把總成。
市面上採鎖固式的握把總成已相當普遍,其主要透過鎖固式的夾持件將握套夾緊鎖固於把手管上,具有拆裝簡易快速、組裝牢固及外型兼具金屬質感等優點,而廣受消費者青睞。
使用單一夾持件夾持於握套外側端的握把總成,雖然可以簡化構造與成本,但有牢固性的疑慮,且當夾持件為具握持桿部的副把手形態時,其放鬆調整夾持件時,其握套便可能產生鬆動,對於某些握套具有可供支撐手掌的支持部或把手部設計者,如中華民國證書號數I305760發明專利所揭露的腳踏車把手,其握套通常具有特定的方向位置,一旦握套鬆動便需要重新調整,理想的狀況是調整外側夾持件時不會導致握套有鬆動之虞。
使用單一夾持件於握套內側端的握把總成,如握套具有可供支撐手掌的支持部或把手部設計者,其外側端通常會承受較大的扭力,而有扭轉彎曲或扭轉鬆動之虞。
使用雙夾持件同時夾持於握套內、外側的握把總成,其牢固性最為理想,但受限於目前該夾持件與握套的組裝構造,都是透過該握套 設置定位凸塊與該夾持件上設置的定位凹槽相互插扣定位而成,如中華民國證書號數M317386新型專利所揭示的握把構造,當特定使用者只想選擇安裝內側夾持件時,其握套外側端外露的定位凸塊,便會妨礙使用者於該握套外側端的把手管上安裝其他配件,此外,也會影響美觀性。
中華民國證書號碼M387495新型專利,則揭示有一種管件夾持裝置,其夾持件具有一夾持本體、一弧形夾持塊及一緊固件,該弧形夾持塊可被容納隱藏於該夾持本體內,但當外側的夾持件未安裝時,同樣會有握套外側端的定位凸塊裸露於外的缺點。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可以防止握套外側端產生扭轉,同時擋止限位握套往外側端方向滑移鬆動。
本創作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可以確保在未安裝外側夾持件時的美觀性,同時方便在此處的把手管上安裝其他配件,而不會受到阻礙。
本創作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使具握持桿部的外側夾持件具有多個角度位置的調整功能,並可確保該握套於該外側夾持件轉動調整時不致於產生鬆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包括一握套,具有一內側端、一外側端,以及一個延伸於該內側端與外側端間,用以穿套於一把手管的穿孔;一內側夾持件,用以將該握套的內側端夾持固定於該把手管上;一外側夾持件,用以夾持固定於該握套外側端的把手管上;其特徵在於: 一防扭轉結構,被設置於該握套外側端與該外側夾持件相對側間,其包括可彼此相互插扣的至少一插槽及至少一插塊,所述插槽係設置於該握套上,所述插塊係設置於該外側夾持件上;據此,可防止該握套外側端於使用者握持施力時產生扭轉,同時限制該握套朝其外側端的方向滑移鬆動。
所述自行車握把總成的外側夾持件具有一握持桿部;該握套設置有多數個插槽,所述插槽係在該插塊的旋轉路徑上,使用者可藉由該外側夾持件的插塊選擇性地與所述插槽相互插扣定位,以調整改變該握持桿部的角度位置。
本創作所提供的自行車握把總成,由於可以藉由在外側夾持件的插塊與該握套的插槽相互嵌插定位所共同組成的防扭轉結構,因此,可以達到防止握套外側端產生扭轉的效果,還可以同時擋止限位該握套往外側端方向滑移鬆動。
本創作藉由該握套外側端採嵌槽設計,相較於習知突出裸露的定位凸塊,可以確保在未安裝外側夾持件時仍具美觀性,也方便在此處的把手管上安裝其他配件,而不會受到阻礙。
本創作可以搭配具握持桿部的外側夾持件,利用該握套相對於該外側夾持件其插塊的旋轉路徑上設置多數個插槽,可以方便使用者調整握持桿部的方向角度,以利於舒適抓握,且由於同時搭配有內側夾持件,因此,當使用者調整該外側夾持件時,仍可確保該握套不致於產生鬆動。
1‧‧‧把手管
10‧‧‧握套
100‧‧‧防扭轉結構
101‧‧‧硬質內殼
102‧‧‧軟質外殼
11‧‧‧內側端
111‧‧‧定位凸塊
12‧‧‧外側端
13‧‧‧穿孔
14‧‧‧插槽
141‧‧‧限位槽部
20‧‧‧內側夾持件
21‧‧‧夾持本體
211‧‧‧套孔
212‧‧‧狹槽
213‧‧‧定位凹槽
214‧‧‧穿伸孔
215‧‧‧螺孔
22‧‧‧緊固件
30‧‧‧外側夾持件
31‧‧‧插塊
311‧‧‧限位突部
32‧‧‧夾持本體
321‧‧‧套孔
322‧‧‧狹槽
323‧‧‧穿伸孔
324‧‧‧螺孔
33‧‧‧緊固件
40‧‧‧內側夾持件
41‧‧‧夾持本體
411‧‧‧套孔
412‧‧‧容置槽
42‧‧‧弧形夾持塊
421‧‧‧固定端
422‧‧‧自由端
423‧‧‧定位凹槽
43‧‧‧緊固件
50‧‧‧外側夾持件
51‧‧‧夾持本體
511‧‧‧套孔
512‧‧‧容置槽
52‧‧‧弧形夾持塊
521‧‧‧固定端
522‧‧‧自由端
53‧‧‧緊固件
54‧‧‧插塊
60‧‧‧外側夾持件
61‧‧‧握持桿部
62‧‧‧插塊
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握把總成的外觀組合圖,並顯示有一把手管;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握把總成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握把總成的局部俯視平面圖;圖4為本創作沿著圖3剖面線1-1之剖視圖,並顯示有供安裝的一把手管;圖5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硬質內殼立體外觀圖;圖6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硬質內殼與外側夾持件的組裝狀態組合圖;圖7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硬質內殼局部立體外觀圖;圖8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握套與外側夾持件的局部側視剖面圖;圖9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內側夾持件相對於握套內側端的側視平面圖;圖10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內側夾持件立體分解圖;圖11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外側夾持件立體分解圖;圖12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的外側夾持件局部立體外觀圖;圖13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的硬質內殼外側端平面圖。
如圖1、2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的第一實施例,主要包括一握套10,具有一內側端11、一外側端12,以及一個延伸於該內側端11與外側端12間,用以穿套於一把手管1的穿孔13;一內側夾持件20,用以將該握套10的內側端11夾持固定於該把手管1上;一外側夾持件30,用以夾持固定於該握套10外側端12的把手管1上;其主要改良在於:
一防扭轉結構100,如圖3至6所示,被設置於該握套10外側端12與該外側夾持件30相對側間,其包括可彼此相互插扣的至少一插槽14及至少一插塊31,所述插槽14係設置於該握套10上,所述插塊31係設置於 該外側夾持件30上;可以想見的是,由於該外側夾持件30係夾緊固定於把手管1上,因此,可藉由其插塊31防止該握套10外側端12於使用者握持施力時產生扭轉。此外,該外側夾持件30還可以在該把手管1的軸向上產生擋止作用,以限制該握套10朝其外側端的方向滑移鬆動。
如圖4至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握套10至少包括一個呈管狀的硬質內殼101,以及一個包覆於該硬質內殼101外部的軟質外殼102;該插槽14係形成於該硬質內殼101。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內側夾持件20為一習知構造,其大致包括一夾持本體21及一緊固件22;該夾持本體21具有一套孔211、一狹槽212、至少一定位凹槽213,以及分別設置於該狹槽212二相對壁面上的一穿伸孔214及一螺孔215;該握套10的內側端11突設有至少一定位凸塊111可供嵌插定位於該夾持本體21的定位凹槽213內;該緊固件22可穿過該穿伸孔214與該螺孔215相互螺合,使該內側夾持件20得以將該握套10內側端的定位凸塊111夾持鎖緊於穿過該套孔211的該把手管1外周壁上。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外側夾持件30包括一夾持本體32及一緊固件33;該夾持本體32具有一套孔321、一狹槽322、至少一所述插塊31,以及分別設置於該狹槽322二相對壁面上的一穿伸孔323及一螺孔324;該緊固件33可穿過該穿伸孔323與該螺孔324相互螺合,使該外側夾持件30得以夾持鎖緊於套入該套孔321的該把手管1外周壁上。
如圖7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的第二實施例,主要在於該握套10的插槽14係徑向連通於該穿孔13。
如圖8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的第三實施 例,主要在於該插槽14內設置有一限位槽部141,並在該插塊31上相對設置一限位突部311,使該握套10與外側夾持件30沿著軸向形成卡扣限位作用。在本實施例中,該限位槽141部為一勾槽;該限位突部311為一倒鉤,用以與該勾槽相互彈性勾扣。
如圖9、10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的第四實施例,主要在於該內側夾持件40包括一夾持本體41、一弧形夾持塊42及一緊固件43;該夾持本體41具有一套孔411及一容置槽412,該容置槽412可供該弧形夾持塊42容納定位於內,且該弧形夾持塊42具有一固定端421及一自由端422,該固定端421用以與該夾持本體41相對部位接合,該弧形夾持塊42與該夾持本體41間至少一個設置有一定位凹槽423;該握套10的內側端11突設有至少一所述定位凸塊111可供嵌插定位於該定位凹槽423內;該緊固件43可穿伸螺合於該弧形夾持塊42自由端422與該夾持本體41相對部位間,使該內側夾持件40得以藉由該弧形夾持塊42與該夾持本體41的相對部位,共同將該握套10內側端11的定位凸塊111夾持鎖緊於穿過該套孔411的該把手管10外周壁上。
如圖11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的第五實施例,主要在於該外側夾持件50包括有一夾持本體51、一弧形夾持塊52及一緊固件53;該夾持本體51具有一套孔511及一容置槽512,該容置槽512可供該弧形夾持塊52容納定位於內,且該弧形夾持塊52具有一固定端521及一自由端522,該固定端521用以與該夾持本體51相對部位接合,該弧形夾持塊52與該夾持本體51上至少一個設置有一插塊54;該緊固件53可穿伸螺合於該弧形夾持塊52自由端522與該夾持本體51相對部位間,使該外側夾持件50 得以藉由該弧形夾持塊52與該夾持本體51的相對部位共同夾持鎖緊於套入該套孔511的該把手管10外周壁上。
如圖12、13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的第六實施例,主要在於該外側夾持件60具有一握持桿部61;該握套10設置有多數個插槽14,所述插槽14係在該插塊62的旋轉路徑上,使用者可藉由該外側夾持件60的插塊62選擇性地與所述插槽14相互插扣定位,以調整改變該握持桿部61的角度位置。
藉由以上說明可知,本創作可以藉由在外側夾持件30、50、60的插塊31、54、62該握套10的插槽14相互嵌插定位所共同組成的防扭轉結構100,達到防止握套10外側端產生扭轉的效果,還可以同時擋止限位該握套10往外側端方向滑移鬆動。
本創作藉由該握套10外側端12採嵌槽14設計,相較於習知突出裸露的定位凸塊,可以確保在未安裝外側夾持件30、50、60時仍具美觀性,也方便在此處的把手管10上安裝其他配件,而不會受到阻礙。
本創作可以搭配具握持桿部61的外側夾持件61,利用該握套10相對於該外側夾持件61其插塊62的旋轉路徑上設置多數個插槽14,可以方便使用者調整握持桿部61的方向角度,以利於舒適抓握,且由於同時搭配有內側夾持件20,因此,當使用者調整該外側夾持件60時,仍可確保該握套10不致於產生鬆動。
綜上所述,本創作在同類產品中實具極佳的創作實用性,同時遍查國內外相關技術資料或專利文獻,亦未發現相同構造揭示在先,是以,本創作實已具備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惟,以上所述僅係 本創作部分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几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把手管
10‧‧‧握套
100‧‧‧防扭轉結構
101‧‧‧硬質內殼
102‧‧‧軟質外殼
11‧‧‧內側端
12‧‧‧外側端
13‧‧‧穿孔
14‧‧‧插槽
30‧‧‧外側夾持件
31‧‧‧插塊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握把總成,包括一握套,具有一內側端、一外側端,以及一個延伸於該內側端與外側端間,用以穿套於一把手管的穿孔;一內側夾持件,用以將該握套的內側端夾持固定於該把手管上;一外側夾持件,用以夾持固定於該握套外側端的把手管上;其特徵在於:一防扭轉結構,被設置於該握套外側端與該外側夾持件相對側間,其包括可彼此相互插扣的至少一插槽及至少一插塊,所述插槽係設置於該握套上,所述插塊係設置於該外側夾持件上;據此,可防止該握套外側端於使用者握持施力時產生扭轉,同時限制該握套朝其外側端的方向滑移鬆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握套的插槽徑向連通於該穿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插槽內設置有一限位槽部;該插塊上相對設置有一限位突部,使該握套與外側夾持件沿著軸向形成卡扣限位作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限位槽部為一勾槽;該限位突部為一倒鉤,用以與該勾槽相互彈性勾扣。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握套至少包括一個呈管狀的硬質內殼,以及一個包覆於該硬質內殼外部的軟質外殼;該插槽係形成於該硬質內殼。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內側夾持件包括一夾持本體及一緊固件;該夾持本體具有一套孔、一狹槽、至少一定位凹槽,以及分別設置於該狹槽二相對壁面上的一穿伸孔及一螺孔;該握套的內側端突設有至少一定位凸塊可供嵌插定位於該夾持本體的定位凹槽內;該緊固件可穿過該穿伸孔與該螺孔相互螺合,使該內側夾持件得以將該握套內側 端的定位凸塊夾持鎖緊於穿過該套孔的該把手管外周壁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外側夾持件包括一夾持本體及一緊固件;該夾持本體具有一套孔、一狹槽、至少一所述插塊,以及分別設置於該狹槽二相對壁面上的一穿伸孔及一螺孔;該緊固件可穿過該穿伸孔與該螺孔相互螺合,使該外側夾持件得以夾持鎖緊於套入該套孔的該把手管外周壁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內側夾持件包括一夾持本體、一弧形夾持塊及一緊固件;該夾持本體具有一套孔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可供該弧形夾持塊容納定位於內,且該弧形夾持塊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固定端用以與該夾持本體相對部位接合,該弧形夾持塊與該夾持本體間至少一個設置有一定位凹槽;該握套的內側端突設有至少一定位凸塊可供嵌插定位於該定位凹槽內;該緊固件可穿伸螺合於該弧形夾持塊自由端與該夾持本體相對部位間,使該內側夾持件得以藉由該弧形夾持塊與該夾持本體的相對部位,共同將該握套內側端的定位凸塊夾持鎖緊於穿過該套孔的該把手管外周壁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外側夾持件包括一夾持本體、一弧形夾持塊及一緊固件;該夾持本體具有一套孔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可供該弧形夾持塊容納定位於內,且該弧形夾持塊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固定端用以與該夾持本體相對部位接合,該弧形夾持塊與該夾持本體上至少一個設置有一個所述插塊;該緊固件可穿伸螺合於該弧形夾持塊自由端與該夾持本體相對部位間,使該外側夾持件得以藉由該弧形夾持塊與該夾持本體的相對部位共同夾持鎖緊於套入該套孔的該把手管外周壁上。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握把總成,其中,該外側夾持件具有一握 持桿部;該握套設置有多數個插槽,所述插槽係在該插塊的旋轉路徑上,使用者可藉由該外側夾持件的插塊選擇性地與所述插槽相互插扣定位,以調整改變該握持桿部的角度位置。
TW106203976U 2017-03-21 2017-03-21 自行車握把總成 TWM554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3976U TWM554878U (zh) 2017-03-21 2017-03-21 自行車握把總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3976U TWM554878U (zh) 2017-03-21 2017-03-21 自行車握把總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4878U true TWM554878U (zh) 2018-02-01

Family

ID=6201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3976U TWM554878U (zh) 2017-03-21 2017-03-21 自行車握把總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4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6544B1 (en) Rotary wrench
US9377269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sidebar to an archery bow
US201701976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achable bicycle handlebars
US20050206120A1 (en) Bike handlebars adjustment
US20160023702A1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saddle
TW201139201A (en) Bicycle handlebars assembly
TWM458361U (zh) 可調整角度的水壺架
TWM522905U (zh) 自行車握把套結構
US20080112776A1 (en) Quick assembling nut
TWM554878U (zh) 自行車握把總成
US10336396B2 (en) Bicycle handle
WO2013013519A1 (zh) 自行车握把
JP5702077B2 (ja) プライヤー
TWM366516U (en) Grip
US20090078076A1 (en) Adjustable handlebar stem assembly
KR200419271Y1 (ko) 책상 또는 의자용 높이조절 볼트
TW201410533A (zh) 車把組件
US9044295B2 (en) Interdental cleaning device
TWM473982U (zh) 自行車握套滑防脫構造
TWM613405U (zh) 自行車握把總成及其外側夾持件
US11572125B1 (en) Clamp assembly for attaching grip to bike handlebar
TWI495591B (zh) Ca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he bike pot holder
TWM545733U (zh) 自行車之輔助操控裝置
US20110253849A1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bicycle seat pad and seat tube using the same
TWM464276U (zh) 油芯扳手結構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