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3403U - 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 Google Patents

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3403U
TWM553403U TW106211803U TW106211803U TWM553403U TW M553403 U TWM553403 U TW M553403U TW 106211803 U TW106211803 U TW 106211803U TW 106211803 U TW106211803 U TW 106211803U TW M553403 U TWM553403 U TW M5534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conducting
side wall
conducting plates
he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1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zu Wang
Original Assignee
Tzu Wang
Wang Pieh Ju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zu Wang, Wang Pieh Jung filed Critical Tzu Wang
Priority to TW106211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3403U/zh
Publication of TWM553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3403U/zh

Links

Description

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除濕機,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潮濕環境容易對人體或物品造成傷害,例如:人體的呼吸道過敏或物品發霉等情形,所以人們大多會使用除濕機降低環境濕度。傳統除濕機利用吸入潮濕的空氣後加以冷卻,將空氣中的水氣冷凝為水,進而分離出乾空氣及水,最後將乾空氣加熱排出,以達到降低環境濕度之效果。
然而,上述除濕機內部通常安裝有壓縮機,利用壓縮機作冷凝潮濕空氣及加熱乾燥空氣之功用,但壓縮機運轉時會產生消耗電力及製造噪音等問題。是以,如何讓除濕機具有節約能源及降低噪音之功效,是業者亟欲改善的重點之一。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遂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盡力解決上述之問題點,即成為本創作人改良之目標。
本創作提供一種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係利用致冷晶片之冷端面凝結水份,致冷晶片之熱端面加熱空氣,以達到降低環境濕度之效果,且採用致冷晶片取代傳統壓縮機,使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具有節約能源及降低噪音之優點。
於本創作實施例中,本創作係提供一種一種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包括:一箱體,具有一前側壁、一後側壁、一左側壁及內部具有一隔板組件,該隔板組件與該前側壁之間分隔出一冷凝通道,該隔板組件與該後側壁之間分隔出一加熱通道,該隔板組件與該左側壁之間分隔出連通該冷凝通道及該加熱通道的一連通道,該箱體更設有遠離該連通道設置且僅連通該冷凝通道的一入風口及僅連通該加熱通道的一出風口;以及複數致冷晶片模組,安裝於該箱體內部,每一該致冷晶片模組包含一致冷晶片、一第一熱交換組件、一第二熱交換組件及一防水殼,每一該致冷晶片安裝於該隔板組件且具有裸露出該隔板組件兩側的一冷端面及一熱端面,該複數冷端面對應該冷凝通道配置,該複數熱端面對應該加熱通道配置,各該第一熱交換組件容置於該冷凝通道且熱貼接於各該冷端面,各該第二熱交換組件容置於該加熱通道且熱貼接於各該熱端面,各該防水殼套設於各該致冷晶片。
基於上述,致冷晶片被包覆在第一導熱板、第二導熱板及防水殼之間,以防止冷凝通道的冷凝水滲入致冷晶片,以提高致冷晶片之使用壽命及安全性。
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作為說明用途,並非用於侷限本創作。
請參考圖1至圖7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加熱式除濕乾燥機,此加熱式除濕乾燥機10主要包括一箱體1及複數致冷晶片模組2。
如圖5至圖7所示,箱體1具有一前側壁11、一後側壁12、一左側壁13、一右側壁14及內部具有一隔板組件15,隔板組件15與前側壁11之間分隔出一冷凝通道s1,隔板組件15與後側壁12之間分隔出一加熱通道s2,隔板組件15與左側壁13之間分隔出連通冷凝通道s1及加熱通道s2的一連通道s3,箱體1更設有遠離連通道s3設置且僅連通冷凝通道s1的一入風口16及僅連通加熱通道s2的一出風口17,入風口16及出風口17分別自右側壁14上開設成型。
詳細說明如下,隔板組件15包含一第一隔板架151及一第二隔板架152,第一隔板架151設有複數第一透空槽1511,第二隔板架152設有複數第二透空槽1521。
如圖1至圖7所示,複數致冷晶片模組2安裝於箱體1內部,每一致冷晶片模組2包含一致冷晶片21、一第一熱交換組件22、一第二熱交換組件23及一防水殼24,每一致冷晶片21安裝於隔板組件15且具有裸露出隔板組件15兩側的一冷端面211及一熱端面212,複數冷端面211對應冷凝通道s1配置,複數熱端面212對應加熱通道s2配置,各第一熱交換組件22容置於冷凝通道s1且熱貼接於各冷端面211,各第二熱交換組件23容置於加熱通道s2且熱貼接於各熱端面212,各防水殼24套設於各致冷晶片21。
詳細說明如下,每一第一熱交換組件22包含一第一導熱板221、一第一熱管組222及一第一鰭片組223,各第一導熱板221熱接觸於各冷端面211,各第一熱管組222固接於各第一導熱板221,各第一鰭片組223串接於各第一熱管組222,各冷端面211之溫度會依序傳遞至各第一導熱板221、各第一熱管組222及各第一鰭片組223。
每一第二熱交換組件23包含一第二導熱板231、一第二熱管組232、一第二鰭片組233及一均溫板234,各第二導熱板231熱接觸於各熱端面212,各第二熱管組232固接於各第二導熱板231,各第二鰭片組233串接於各第二熱管組232,各均溫板234被夾置在各熱端面212及各第二導熱板231之間,各熱端面212之溫度會依序傳遞至各均溫板234、各第二導熱板231、各第二熱管組232及各第二鰭片組233。
另外,各第一導熱板221嵌合於各第一透空槽1511,各第二導熱板231嵌合於各第二透空槽1521,各致冷晶片21及各防水殼24被夾置在各第一導熱板221與各第二導熱板231之間。
再者,每一第一導熱板221遠離各冷端面211的一面設有複數第一凹陷溝2211,每一第一熱管組222包含穿接於各第一凹陷溝2211的複數第一U字熱管2221,每一第一鰭片組223包含複數第一散熱鰭片2231,每一第一散熱鰭片2231設有複數第一通孔2232,各第一U字熱管2221穿接於複數第一通孔2232,以令複數第一散熱鰭片2231相互間隔層疊配置。
又,每一第二導熱板231遠離各熱端面212的一面設有複數第二凹陷溝2311,每一第二熱管組232包含穿接於各第二凹陷溝2311的複數第二U字熱管2321,每一第二鰭片組233包含複數第二散熱鰭片2331,每一第二散熱鰭片2331設有複數第二通孔2332,各第二U字熱管2321穿接於複數第二通孔2332,以令複數第二散熱鰭片2331相互間隔層疊配置。
此外,每一防水殼24包含一防水座241、一導溫座242及一殼蓋243,每一防水座241的一面設有一下陷槽2411及另一面設有連通下陷槽2411的一透口槽2412,各均溫板234嵌合於各下陷槽2411,各致冷晶片21嵌合於各透口槽2412,且各熱端面212貼接於各均溫板234,每一殼蓋243設有一鏤空槽2431,每一導溫座242的外周緣延伸有一凸環塊2421,各殼蓋243及各防水座241被夾置在各第一導熱板221與各第二導熱板231之間,各凸環塊2451被夾置在各殼蓋243與各防水座241之間,各導溫座242嵌合於各鏤空槽2431且貼接於各第一導熱板221及各冷端面211,各冷端面211之溫度透過各導溫座242傳遞至各第一導熱板221。其中,防水座241可為矽膠或橡膠材質所構成,但不以此為限。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10其更包括複數第一螺絲3,每一第一導熱板221設有複數第一鎖孔2212,每一導溫座242設有複數第二鎖孔2423,各第一螺絲3鎖固於各第一鎖孔2212及各第二鎖孔2423,以令各導溫座242鎖固於各第一導熱板221。
如圖1至圖2、圖4所示,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10其更包括複數第二螺絲4,每一第二導熱板231設有複數第一穿孔2312,每一殼蓋243設有複數第二穿孔2432,每一防水座241設有複數第三穿孔2414,各第二螺絲4鎖固於各第一穿孔2312、各第二穿孔2432及各第三穿孔2414,以令各殼蓋243及各防水座241鎖固於各第二導熱板231。
如圖5、圖7所示,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10更包括一U字形導風板5,U字形導風板5容置於連通道s3,U字形導風板5具有一半圓形導風面51,半圓形導風面51對應冷凝通道s1及加熱通道s2配置,以導引空氣由冷凝通道s1進入加熱通道s2。
如圖5至圖7所示,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10之使用狀態,其係利用冷凝通道s1的空氣會被致冷晶片21的冷端面211、第一導熱板221、第一熱管組222及第一鰭片組223所冷卻,使空氣中的水氣冷凝為水,進而分離出乾空氣及水,乾空氣再經由連通道s3進入加熱通道s2,加熱通道s2的乾空氣會被致冷晶片21的熱端面212、均溫板234、第二導熱板231、第二熱管組232及第二鰭片組233所加熱,最後利用外部風扇使加熱的乾空氣自出風口17排出,外部空氣再自入風口16補進,並依序流過冷凝通道s1、連通道s3、加熱通道s2至出風口17,以達到降低環境濕度之循環效果。
另外,致冷晶片21之冷端面211凝結水份,致冷晶片21之熱端面212加熱空氣,使致冷晶片21能夠取代傳統壓縮機,因傳統壓縮機運轉時會產生消耗電力及製造噪音等問題,進而讓加熱式除濕乾燥機10具有節約能源及降低噪音之優點。
再者,致冷晶片21被包覆在第一導熱板221、第二導熱板231及防水殼24之間,以防止冷凝通道s1的冷凝水滲入致冷晶片21,以提高致冷晶片21之使用壽命及安全性。
此外,入風口16也可連通一入風管100,出風口17也可連通出風管200,但不以此為限,入風管100用於導引外部空氣進入入風口16,出風管200用於導引加熱的乾空氣排出出風口17,以達到空氣更順暢自入風口16補進,並依序流過冷凝通道s1、連通道s3、加熱通道s2至出風口17之功效。
請參考圖8所示,係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10之另一實施例,圖8之實施例與圖5至圖7之實施例大致相同,但圖8之實施例與圖5至圖7之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入風口16及出風口17開設的位置不同。
進一步說明如下,入風口16及出風口17開設的位置,不以圖5至圖7之實施例為限制,入風口16也可自前側壁11上鄰近右側壁14的一側開設成型,出風口17也可自後側壁12上鄰近右側壁14的一側開設成型,以達到相同於外部空氣自入風口16流入,並依序流過冷凝通道s1、連通道s3、加熱通道s2,最後形成加熱的乾空氣至出風口17排出之功效。
另外,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10更包括一V字形導風板6,V字形導風板6容置在右側壁14與隔板組件15之間,V字形導風板6具有二弧形導風面61,其一弧形導風面61對應入風口16配置,另一弧形導風面61對應出風口17配置,進而導引外部空氣進入入風口16及加熱的乾空氣排出出風口17。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確可達到預期之使用目的,而解決習知之缺失,並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並賜准本案專利,以保障創作人之權利。
10‧‧‧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1‧‧‧箱體
11‧‧‧前側壁
12‧‧‧後側壁
13‧‧‧左側壁
14‧‧‧右側壁
15‧‧‧隔板組件
151‧‧‧第一隔板架
1511‧‧‧第一透空槽
152‧‧‧第二隔板架
1521‧‧‧第二透空槽
16‧‧‧入風口
17‧‧‧出風口
2‧‧‧致冷晶片模組
21‧‧‧致冷晶片
211‧‧‧冷端面
212‧‧‧熱端面
22‧‧‧第一熱交換組件
221‧‧‧第一導熱板
2211‧‧‧第一凹陷溝
2212‧‧‧第一鎖孔
222‧‧‧第一熱管組
2221‧‧‧第一U字熱管
223‧‧‧第一鰭片組
2231‧‧‧第一散熱鰭片
2232‧‧‧第一通孔
23‧‧‧第二熱交換組件
231‧‧‧第二導熱板
2311‧‧‧第二凹陷溝
2312‧‧‧第一穿孔
232‧‧‧第二熱管組
2321‧‧‧第二U字熱管
233‧‧‧第二鰭片組
2331‧‧‧第二散熱鰭片
2332‧‧‧第二通孔
234‧‧‧均溫板
24‧‧‧防水殼
241‧‧‧防水座
2411‧‧‧第一下陷槽
2412‧‧‧第二下陷槽
2414‧‧‧第三穿孔
242‧‧‧導溫座
2421‧‧‧凸環塊
2423‧‧‧第二鎖孔
243‧‧‧殼蓋
2431‧‧‧鏤空槽
2432‧‧‧第二穿孔
3‧‧‧第一螺絲
4‧‧‧第二螺絲
5‧‧‧U字形導風板
51‧‧‧半圓形導風面
6‧‧‧V字形導風板
61‧‧‧弧形導風面
s1‧‧‧冷凝通道
s2‧‧‧加熱通道
s3‧‧‧連通道
100‧‧‧入風管
200‧‧‧出風管
圖1 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圖2 係本創作之另一立體分解圖。
圖3 係本創作之立體組合圖。
圖4 係本創作之剖面示意圖。
圖5 係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之立體組合圖。
圖6 係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之另一立體組合圖。
圖7 係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之剖面示意圖。
圖8 係本創作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另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10‧‧‧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1‧‧‧箱體
11‧‧‧前側壁
12‧‧‧後側壁
13‧‧‧左側壁
14‧‧‧右側壁
15‧‧‧隔板組件
151‧‧‧第一隔板架
152‧‧‧第二隔板架
1521‧‧‧第二透空槽
16‧‧‧入風口
17‧‧‧出風口
2‧‧‧致冷晶片模組
22‧‧‧第一熱交換組件
222‧‧‧第一熱管組
2221‧‧‧第一U字熱管
2231‧‧‧第一散熱鰭片
2232‧‧‧第一通孔
23‧‧‧第二熱交換組件
231‧‧‧第二導熱板
232‧‧‧第二熱管組
2321‧‧‧第二U字熱管
233‧‧‧第二鰭片組
2331‧‧‧第二散熱鰭片
5‧‧‧U字形導風板
51‧‧‧半圓形導風面
s1‧‧‧冷凝通道
s2‧‧‧加熱通道
s3‧‧‧連通道

Claims (10)

  1. 一種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包括: 一箱體,具有一前側壁、一後側壁、一左側壁及內部具有一隔板組件,該隔板組件與該前側壁之間分隔出一冷凝通道,該隔板組件與該後側壁之間分隔出一加熱通道,該隔板組件與該左側壁之間分隔出連通該冷凝通道及該加熱通道的一連通道,該箱體更設有遠離該連通道設置且僅連通該冷凝通道的一入風口及僅連通該加熱通道的一出風口;以及 複數致冷晶片模組,安裝於該箱體內部,每一該致冷晶片模組包含一致冷晶片、一第一熱交換組件、一第二熱交換組件及一防水殼,每一該致冷晶片安裝於該隔板組件且具有裸露出該隔板組件兩側的一冷端面及一熱端面,該複數冷端面對應該冷凝通道配置,該複數熱端面對應該加熱通道配置,各該第一熱交換組件容置於該冷凝通道且熱貼接於各該冷端面,各該第二熱交換組件容置於該加熱通道且熱貼接於各該熱端面,各該防水殼套設於各該致冷晶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中每一該第一熱交換組件包含一第一導熱板、一第一熱管組及一第一鰭片組,各該第一導熱板熱接觸於各該冷端面,各該第一熱管組固接於各該第一導熱板,各該第一鰭片組串接於各該第一熱管組,每一該第二熱交換組件包含一第二導熱板、一第二熱管組及一第二鰭片組,各該第二導熱板熱接觸於各該熱端面,各該第二熱管組固接於各該第二導熱板,各該第二鰭片組串接於各該第二熱管組。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中該隔板組件包含一第一隔板架及一第二隔板架,該第一隔板架設有複數第一透空槽,該第二隔板架設有複數第二透空槽,各該第一導熱板嵌合於各該第一透空槽,各該第二導熱板嵌合於各該第二透空槽,各該致冷晶片及各該防水殼被夾置在各該第一導熱板與各該第二導熱板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中該箱體更具有一右側壁,該入風口及該出風口分別自該右側壁上開設成型。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中該箱體更具有一右側壁,該入風口自該前側壁上鄰近該右側壁的一側開設成型,該出風口自該後側壁上鄰近該右側壁的一側開設成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更包括一U字形導風板及一V字形導風板,該U字形導風板容置於該連通道,該U字形導風板具有一半圓形導風面,該半圓形導風面對應該冷凝通道及該加熱通道配置,該V字形導風板容置在該右側壁與該隔板組件之間,該V字形導風板具有二弧形導風面,其一該弧形導風面對應該入風口配置,另一該弧形導風面對應該出風口配置。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中每一該第一熱交換組件更包含一均溫板,各該均溫板被夾置在各該熱端面及各該第二導熱板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中每一該防水殼包含一防水座、一導溫座及一殼蓋,每一該防水座的一面設有一下陷槽及另一面設有連通該下陷槽的一透口槽,各該均溫板嵌合於各該下陷槽,各該致冷晶片嵌合於各該透口槽,且各該熱端面貼接於各該均溫板,每一該殼蓋設有一鏤空槽,每一該導溫座的外周緣延伸有一凸環塊,各該殼蓋及各該防水座被夾置在各該第一導熱板與各該第二導熱板之間,各該凸環塊被夾置在各該殼蓋與各該防水座之間,各該導溫座嵌合於各該鏤空槽且貼接於各該第一導熱板及各該冷端面。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更包括複數第一螺絲及複數第二螺絲,每一該第一導熱板設有複數第一鎖孔,每一該導溫座設有複數第二鎖孔,各該第一螺絲鎖固於各該第一鎖孔及各該第二鎖孔,每一該第二導熱板設有複數第一穿孔,每一該殼蓋設有複數第二穿孔,每一該防水座設有複數第三穿孔,各該第二螺絲鎖固於各該第一穿孔、各該第二穿孔及各該第三穿孔。
  10. 如請求項2所述之加熱式除濕乾燥機,其中每一該第一導熱板遠離各該冷端面的一面設有複數第一凹陷溝,每一該第二導熱板遠離各該熱端面的一面設有複數第二凹陷溝,每一該第一熱管組包含穿接於各該第一凹陷溝的複數第一U字熱管,每一該第二熱管組包含穿接於各該第二凹陷溝的複數第二U字熱管,每一該第一鰭片組包含相互間隔層疊配置的複數第一散熱鰭片,每一該第一散熱鰭片設有複數第一通孔,各該第一U字熱管穿接於該複數第一通孔,每一該第二鰭片組包含相互間隔層疊配置的複數第二散熱鰭片,每一該第二散熱鰭片設有複數第二通孔,各該第二U字熱管穿接於該複數第二通孔。
TW106211803U 2017-08-10 2017-08-10 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TWM553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1803U TWM553403U (zh) 2017-08-10 2017-08-10 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1803U TWM553403U (zh) 2017-08-10 2017-08-10 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3403U true TWM553403U (zh) 2017-12-21

Family

ID=61229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1803U TWM553403U (zh) 2017-08-10 2017-08-10 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3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6578B (zh) 電子系統、用於電子系統的圍封體及用以冷卻電子系統的方法
JP6380818B2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TW201632800A (zh) 除濕裝置
EP1424531A3 (fr) Echangeur de chaleur à inertie thermique pour circuit de fluide caloporteur, notamme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02182051B (zh) 一种半导体加热干燥装置
JP4239260B2 (ja) 冷却装置
JP6138093B2 (ja) サーバ冷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冷却方法
TW201831840A (zh) 除濕機
TWI572273B (zh) Liquid cooling heat sink
WO2009076850A1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107300216B (zh) 除湿装置
TWI457529B (zh) 熱交換機
CN104020826B (zh) 水冷装置
TWM553403U (zh) 加熱式除濕乾燥機
JP3159451U (ja) 螺旋型熱交換器
US20120160454A1 (en) Heat exchanger
TWI292863B (en) Liquid-cooling heat sink
CN207162766U (zh) 加热式除湿干燥机
TWI556716B (zh) 熱交換單元、熱交換裝置及應用熱交換裝置的密閉式電器設備
CN111397245A (zh) 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换热装置及空调
CN211792517U (zh) 一种高效散热机电控制柜
CN216282203U (zh) 一种美妆冰箱及其风冷循环系统和冰箱内风道组件
TWM589771U (zh) 具有氣流通道的致冷模組及具有致冷模組的空調裝置
CN216596944U (zh) 一种服务器系统中硬盘的散热装置
TWM455153U (zh) 熱交換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