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3335U - 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 Google Patents

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3335U
TWM553335U TW106209587U TW106209587U TWM553335U TW M553335 U TWM553335 U TW M553335U TW 106209587 U TW106209587 U TW 106209587U TW 106209587 U TW106209587 U TW 106209587U TW M553335 U TWM553335 U TW M55333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groove
oil
protective cover
se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9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ng Qi Ji
Yong Chang Ji
Yong Jun Ji
Original Assignee
Taining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ning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ning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09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3335U/zh
Priority to CN201720883217.0U priority patent/CN207452340U/zh
Publication of TWM553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3335U/zh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Description

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尤指一種兼具卡合座之油脂不易外漏、卡合座可拆離易於維修、卡合座可拆離便於清潔基座,抽取式透視片易於清理或更換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參閱第9及第10圖,傳統裝置主要包括: 一本體71,係具有一上表面711及一對樞件712;該上表面711上設有一入紗凹槽71A、一儲油凹槽71B及一出紗凹槽71C。該儲油凹槽71B具有一供油孔710,係用以導入潤滑用之一油脂91。 一蓋件72,係具有一對樞部721;該對樞部721係樞設於該對樞件712上,使得該蓋件72可與該本體71相對翻轉。 藉此,當一紗線92置入後,係依序通過該入紗凹槽71A、該儲油凹槽71B及該出紗凹槽71C。該供油孔710所供入之該油脂91係沾附於該紗線92上而達到上油之動作。 然而,傳統裝置之該紗線92上油後,該入紗凹槽71A、該儲油凹槽71B及該出紗凹槽71C內殘留之該油脂91過多時,即直接溢流至該上表面711上,經常產生該蓋件72內整個油脂不規則散布,日後之清理與定期維護極不方便。 有鑑於此,必需研發出可解決上述習用缺點之技術。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兼具卡合座之油脂不易外漏、卡合座可拆離易於維修、卡合座可拆離便於清潔基座,抽取式透視片易於清理或更換等優點。特別是,本創作所欲解決之問題係在於傳統裝置之該紗線上油後,該入紗凹槽、該儲油凹槽及該出紗凹槽內殘留之該油脂過多時,即直接溢流至該上表面上,經常產生該蓋件內整個油脂不規則散布,日後之清理與定期維護極不方便等問題。 解決上述問題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包括: 一基座,係具有一工作表面、一導入溝部、一導出溝部及一容納槽部;該容納槽部係介於該導入溝部與該導出溝部之間,且互呈直線連通;該容納槽部係用以導入潤滑用之油脂; 一保護蓋,係樞設於該基座,並可翻轉至一掀開位置及一蓋住位置; 一卡合座,係設於該容納槽部中,該卡合座係對應該工作表面,而具有一卡合座頂面,其係高出該工作表面一密封高度;該卡合座係具有一進紗吸油部、一出紗吸油部及一中央進油部;該進紗吸油部係連通該導入溝部,且具有一進紗溝,該出紗吸油部係連通該導出溝部,且具有一出紗溝;該容納槽部係連通該中央進油部、該進紗溝及該出紗溝; 藉此,當該保護蓋位於該掀開位置,該紗線上油潤滑裝置係用以置入一紗線,該紗線係依序通過該導入溝部、該進紗溝、該中央進油部、該出紗溝及該導出溝部,通過過程中,該容納槽部供入之該油脂係沾附於該紗線,達到上油之結構。該進紗吸油部及該出紗吸油部係用以吸附該紗線上油後多餘之該油脂;當該保護蓋位於該蓋住位置,該保護蓋係與該卡合座頂面構成密封結構,用以防止該油脂流出該卡合座。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瞭解。 茲以下列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創作於後:
參閱第1A、第1C、第2、第3、第4、第5及第6圖,本創作係為一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包括一基座10、一保護蓋20及一卡合座30。 關於該基座10,係具有一工作表面10A、一導入溝部11、一導出溝部12及一容納槽部13。該容納槽部13係介於該導入溝部11與該導出溝部12之間,且互呈直線連通。該容納槽部13係用以導入潤滑用之油脂91(參閱第5圖)。 關於該保護蓋20,係樞設於該基座10,並可翻轉至一掀開位置P1及一蓋住位置P2。 關於該卡合座30,係設於該容納槽部13中。該卡合座30係對應該工作表面10A,而具有一卡合座頂面30A,其係高出該工作表面10A一密封高度L。該卡合座30係具有一進紗吸油部31、一出紗吸油部32及一中央進油部33。該進紗吸油部31係連通該導入溝部11,且具有一進紗溝311,該出紗吸油部32係連通該導出溝部12,且具有一出紗溝321;該容納槽部13係連通該中央進油部33、該進紗溝311及該出紗溝321。 藉此,當該保護蓋20位於該掀開位置P1,該紗線上油潤滑裝置係用以置入一紗線(YARN)92,該紗線92係依序通過該導入溝部11、該進紗溝311、該中央進油部33、該出紗溝321及該導出溝部12,通過過程中,該容納槽部13供入之該油脂91係沾附於該紗線92,達到上油之結構。該進紗吸油部31及該出紗吸油部32係用以吸附該紗線92上油後多餘之該油脂91;當該保護蓋20位於該蓋住位置P2,該保護蓋20係與該卡合座頂面30A構成密封結構,用以防止該油脂91流出該卡合座30。 實務上,該基座10又具有一對樞接部14;該保護蓋20對應該對樞接部14,又具有一對樞軸部21,用以與該對樞接部14相互樞接,供該保護蓋20於該基座10上,翻轉至該掀開位置P1與該蓋住位置P2。 參閱第1圖,該導入溝部11之水平高度,係低於該導出溝部12之水平高度(亦即該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呈直立或是傾斜),使該紗線92上油後多餘之該油脂91,在上油後出紗的過程中,能沿該導出溝部12、該出紗溝321、該中央進油部33、該進紗溝311,而朝該導入溝部11的方向流動集中。 參閱第3圖,該導入溝部11係具有一對引流斜面111及一油底槽112,該對引流斜面111用以將該油脂91引流集中至該油底槽112(再予以回收或是清洗)。 該保護蓋20對應該卡合座30,而具有一透視部22。 藉此,當該保護蓋20從該掀開位置P1翻轉至該蓋住位置P2,係可透過該透視部22透視該卡合座30。 該透視部22係包括一嵌槽221及一透視片222(參閱第1C圖),該嵌槽221係一體成型設於該保護蓋20上,該透視片222係用以插設於該嵌槽21,且與該卡合座30相對應。 藉此,當該保護蓋20位於該蓋住位置P2,係可透過該透視片222透視該卡合座30。 進一步,該透視部22可再包括一封覆件223,當該透視片222插設於該嵌槽221後,該封覆件223係封覆於該嵌槽221,用以固定該透視片222。 本創作之重點在於,當該保護蓋20位於該蓋住位置P2,且該卡合座30導入該油脂91而對紗線92進行上油的過程,係可透過該透視片222,視察該紗線92上油之狀況,並在使用一段時間,當該透視片222噴佈油污而影響透視時,係可從該嵌槽221上拆下,予以清潔或是更換,相當方便。 參閱第1B圖,該保護蓋20可再包括一壓線器23,係設於該透視片222上,並朝向該中央進油部33。 該中央進油部33對應該壓線器23,而具有一橫槽331,該壓線器23配合該橫槽331,可用以導引該紗線92。 參閱第4及第7圖,該進紗吸油部31係包括一進紗槽31A及一進紗吸油結構31B,該進紗槽31A係位於該卡合座30上,該進紗吸油結構31B係設於該進紗槽31A內,該進紗溝311係剖設於該進紗吸油結構31B上。 該進紗吸油結構31B可為海綿、任何可吸油之結構其中至少一者。 參閱第6圖,該出紗吸油部32係包括一出紗槽32A及一出紗吸油結構32B,該出紗槽32A係位於該卡合座30上,該出紗吸油結構32B係設於該出紗槽32A內,該出紗溝321係剖設於該出紗吸油結構32B上。 該出紗吸油結構32B可為海綿、任何可吸油之結構其中至少一者。 本創作之使用方式係當該紗線92在供入再供出該紗線上油潤滑裝置的過程中,該容納槽部13經該中央進油部33供入之該油脂91,係沾附於該紗線92而達到上油之結構。而上油後多餘之該油脂91,則在出紗過程中,分別被該出紗吸油結構32B、該進紗吸油結構31B吸附,並慢慢朝向該進紗溝31A及該導入溝部11流動(最後可被回收或是清洗)。 重點在於,當使用預定時間後,該卡合座30可能因為反覆的上油作業,呈現油膩膩的髒污,此時可從該基座10上拆下該卡合座30清潔,進一步還可再將該進紗吸油結構31B與該出紗吸油結構32B清潔或是更換,另外,因長時間的供油,可能導致該中央進油部33或是該容納槽部13堵塞,則拆下該卡合座30,可使該中央進油部33或是該容納槽部13易於清通。 本創作之優點及功效係如下所述: [1] 卡合座之油脂不易外漏。本創作之該基座具有工作表面,該卡合座對應該工作表面,而具有卡合座頂面,其係高出該工作表面一密封高度。當該保護蓋位於該蓋住位置,該保護蓋與該卡合座頂面構成密封結構,可用以防止該油脂流出該卡合座。故,卡合座之油脂不易外漏。 [2] 卡合座可拆離易於維修。本案之卡合座可從該容納槽部上拆離,維修時非常方便。故,卡合座可拆離易於維修。 [3] 卡合座可拆離便於清潔基座。基座(或是卡合座)可能因為反覆的上油作業,呈現油膩膩的髒污,此時可從該基座上拆下該卡合座清潔,進一步還可再將該進紗吸油結構與該出紗吸油結構清潔或是更換,另外,因長時間的供油,可能導致該中央進油部或是該容納槽部堵塞,拆下該卡合座,可使該中央進油部或是該容納槽部易於清通。故,卡合座可拆離便於清潔基座。 [4] 抽取式透視片易於清理或更換。本創作於保護蓋上設置嵌槽,用以插設透視片,當透視片使用一段時間,有刮傷或污損,則可從該嵌槽上抽取分離,易於清理或更換。故,抽取式透視片易於清理或更換。 以上僅是藉由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創作,對於該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與變化,皆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
10‧‧‧基座
10A‧‧‧工作表面
11‧‧‧導入溝部
111‧‧‧引流斜面
112‧‧‧油底槽
12‧‧‧導出溝部
13‧‧‧容納槽部
14‧‧‧樞接部
20‧‧‧保護蓋
21‧‧‧樞軸部
22‧‧‧透視部
221‧‧‧嵌槽
222‧‧‧透視片
223‧‧‧封覆件
23‧‧‧壓線器
30‧‧‧卡合座
30A‧‧‧卡合座頂面
31‧‧‧進紗吸油部
31A‧‧‧進紗槽
31B‧‧‧進紗吸油結構
311‧‧‧進紗溝
32‧‧‧出紗吸油部
32A‧‧‧出紗槽
32B‧‧‧出紗吸油結構
321‧‧‧出紗溝
33‧‧‧中央進油部
331‧‧‧橫槽
71‧‧‧本體
710‧‧‧供油孔
711‧‧‧上表面
712‧‧‧樞件
71A‧‧‧入紗凹槽
71B‧‧‧儲油凹槽
71C‧‧‧出紗凹槽
72‧‧‧蓋件
721‧‧‧樞部
91‧‧‧油脂
92‧‧‧紗線
P1‧‧‧掀開位置
P2‧‧‧蓋住位置
L‧‧‧密封高度
第1A圖係本創作之第一應用例之示意圖 第1B圖係本創作之第二應用例之示意圖 第1C圖係本創作之嵌槽及透視片之對應關係之剖視圖 第2圖係第1B圖之部分結構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第3圖係第2圖之Ⅲ-Ⅲ位置之示意圖 第4圖係第2圖之Ⅳ-Ⅳ位置之示意圖 第5圖係第2圖之Ⅴ-Ⅴ位置之示意圖 第6圖係第2圖之Ⅵ-Ⅵ位置之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作之卡合座之示意圖 第8圖係第7圖之Ⅷ-Ⅷ位置之示意圖 第9圖係傳統裝置之示意圖 第10圖係第9圖之Ⅹ-Ⅹ位置之示意圖
10‧‧‧基座
10A‧‧‧工作表面
11‧‧‧導入溝部
111‧‧‧引流斜面
112‧‧‧油底槽
12‧‧‧導出溝部
13‧‧‧容納槽部
14‧‧‧樞接部
20‧‧‧保護蓋
21‧‧‧樞軸部
22‧‧‧透視部
221‧‧‧嵌槽
222‧‧‧透視片
223‧‧‧封覆件
30‧‧‧卡合座
30A‧‧‧卡合座頂面
31‧‧‧進紗吸油部
31A‧‧‧進紗槽
31B‧‧‧進紗吸油結構
311‧‧‧進紗溝
32‧‧‧出紗吸油部
32A‧‧‧出紗槽
32B‧‧‧出紗吸油結構
321‧‧‧出紗溝
33‧‧‧中央進油部
92‧‧‧紗線
P1‧‧‧掀開位置
P2‧‧‧蓋住位置
L‧‧‧密封高度

Claims (9)

  1. 一種紗線上油潤滑裝置,係包括:一基座,係具有一工作表面、一導入溝部、一導出溝部及一容納槽部;該容納槽部係介於該導入溝部與該導出溝部之間,且互呈直線連通;該容納槽部係用以導入潤滑用之油脂;一保護蓋,係樞設於該基座,並可翻轉至一掀開位置及一蓋住位置;一卡合座,係設於該容納槽部中,該卡合座係對應該工作表面,而具有一卡合座頂面,其係高出該工作表面一密封高度;該卡合座係具有一進紗吸油部、一出紗吸油部及一中央進油部;該進紗吸油部係連通該導入溝部,且具有一進紗溝,該出紗吸油部係連通該導出溝部,且具有一出紗溝;該容納槽部係連通該中央進油部、該進紗溝及該出紗溝;藉此,當該保護蓋位於該掀開位置,該紗線上油潤滑裝置係用以置入一紗線,該紗線係依序通過該導入溝部、該進紗溝、該中央進油部、該出紗溝及該導出溝部,通過過程中,該容納槽部供入之該油脂係沾附於該紗線,達到上油之結構;該進紗吸油部及該出紗吸油部係用以吸附該紗線上油後多餘之該油脂;當該保護蓋位於該蓋住位置,該保護蓋係與該卡合座頂面構成密封結構,用以防止該油脂流出該卡合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中:該基座係具有一對樞接部; 該保護蓋係對應該對樞接部,而具有一對樞軸部,用以與該對樞接部相互樞接,供該保護蓋於該基座上,翻轉至該掀開位置與該蓋住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中:該導入溝部之水平高度,係低於該導出溝部之水平高度;該紗線上油後多餘之該油脂,於上油後出紗的過程中,係沿該導出溝部、該出紗溝、該中央進油部、該進紗溝,而朝該導入溝部流動集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中,該導入溝部係具有一對引流斜面及一油底槽,該對引流斜面係用以將該油脂引流集中至該油底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中:該保護蓋係對應該卡合座,而具有一透視部;藉此,當該保護蓋從該掀開位置翻轉至該蓋住位置,係可透過該透視部透視該卡合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中:該透視部係包括一嵌槽及一透視片;該嵌槽係一體成型設於該保護蓋上,該透視片係用以插設於該嵌槽,且與該卡合座相對應;藉此,當該保護蓋位於該蓋住位置,係可透過該透視片透視該卡合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中,該透視部係包括一封覆件,當該透視片插設於該嵌槽,該封覆件係封覆於該嵌槽,用以固定該透視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中:該保護蓋係包括一壓線器,其係設於該透視片上,並朝向該中央進油部;該中央進油部係對應該壓線器,而具有一橫槽,該壓線器係配合該橫槽,用以導引該紗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紗線上油潤滑裝置,其中:該進紗吸油部係包括一進紗槽及一進紗吸油結構,該進紗槽係位於該卡合座上,該進紗吸油結構係設於該進紗槽內,該進紗溝係剖設於該進紗吸油結構上;該出紗吸油部係包括一出紗槽及一出紗吸油結構,該出紗槽係位於該卡合座上,該出紗吸油結構係設於該出紗槽內,該出紗溝係剖設於該出紗吸油結構上。
TW106209587U 2017-06-30 2017-06-30 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TWM553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587U TWM553335U (zh) 2017-06-30 2017-06-30 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CN201720883217.0U CN207452340U (zh) 2017-06-30 2017-07-20 纱线上油润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587U TWM553335U (zh) 2017-06-30 2017-06-30 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3335U true TWM553335U (zh) 2017-12-21

Family

ID=6122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9587U TWM553335U (zh) 2017-06-30 2017-06-30 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2340U (zh)
TW (1) TWM55333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5747B (zh) * 2018-12-26 2020-04-07 嵊州市前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纱线上油机
CH719452A1 (de) 2022-02-25 2023-08-31 Ssm Schae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Vorrichtung zur Oelung eines laufenden Gar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2340U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53335U (zh) 紗線上油潤滑裝置
US20130199987A1 (en) Fluid Lubricant and Material Shavings Recapture System for a Cutting Operation
US20120102807A1 (en) Gun Barrel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6733498B (zh) 一种为产品蘸油的治具
CN103132265B (zh) 用于纺织品的预处理装置
US7467690B2 (en) Lubrication device for bearings and other mechanical parts
JP5060252B2 (ja) 苗植付け装置の苗載せ台案内構造
JPH08334198A (ja) 潤滑方法とその装置
CN210973468U (zh) 一种防止漏油的电梯油杯
KR100773951B1 (ko) 도포장치용 부스
CN105927312A (zh) 润滑油自动补给与清洁装置以及补给与清洁方法
JP6438246B2 (ja) 塗布装置
JPH09202567A (ja) ガイドレール用油回収装置
JPS5911745Y2 (ja) ミシンの潤滑油密封装置
JPS6332608Y2 (zh)
CN214222717U (zh) 一种工业润滑油注油装置
CN211780113U (zh) 一种涂油润滑装置
CN220532353U (zh) 一种水箱积屑的清理装置
CN219253081U (zh) 一种自动涂油阻镀设备
CN208663717U (zh) 一种车间工作台
CN216549590U (zh) 一种易清理的机油灌装机
CN214399786U (zh) 一种用于除草剂生产的灌装机
CN220991510U (zh) 一种自动化胶液上胶机构
CN210330320U (zh) 一种咖啡机的加奶装置
JPH08337375A (ja)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給油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