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1787U - 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1787U
TWM551787U TW106209680U TW106209680U TWM551787U TW M551787 U TWM551787 U TW M551787U TW 106209680 U TW106209680 U TW 106209680U TW 106209680 U TW106209680 U TW 106209680U TW M551787 U TWM551787 U TW M55178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ower
unit
solar
pile structure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9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Feng Huang
Hsuang-Chang Chiang
Yu-Chih Lin
Original Assignee
Crystal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ystal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ystal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09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1787U/zh
Publication of TWM551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1787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Description

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本創作係為一種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特別為一種可設於戶外進行太陽能轉成電能之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如第1圖所示,其為習知平板式太陽能發電系統之應用情境圖,習知之太陽能發電系統P10,均使用大面積平面式的太陽能板P11進行發電,而且有時佔地非常廣闊,由於使用平板式太陽能太陽能板,因此除了佔用大幅面積外,同時也受到太陽位置移動的關係,而影響到電能的轉換,次外在平板式太陽能發電系統之建置及維護成本上,都非常的可觀。
第2圖,其為習知平板式太陽能發電系統之連接單元示意圖,習知平板式太陽能板與太陽能板間的間距非常大,因此太陽能板間的電性連結,必須是使用長距離的連接單元P21,如此才能有效的連結,由於習知之太陽能發電系統P10係建置於戶外,為了考慮耐候性,因此長距離的連接單元,造價也非常高昂。
習知平板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實際使用上,面臨不同的環境,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的問題,例如在風沙大的地方,很容易因為累積風沙或汙垢,或者在雪地容易受到積雪,以上等等問題,都使得習知平板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在應用上的諸多限制。
本創作為一種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主要使垂直堆疊之太陽能發電樁,其上、下太陽能發電模組間可以快速結合、防止上、下單獨旋轉或者上、下可以同步旋轉。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包括:一立柱;複數個太陽能發電模組,彼此相互堆疊,每一太陽能發電模組包括:一支撐架,其為一環形筒狀結構,又支撐架之上、下端部至少設有一卡接單元;一固定單元,形成於支撐架內側,又固定單元係與立柱結合為一體;一太陽能板模組,環繞設置於支撐架之外側,並具有一正極端子及一負極端子;以及至少一連接單元,設置於太陽能發電模組上,連接單元藉由導線電性連接任兩太陽能發電模組之正極端子及負極端子。
藉由本創作的實施,可達到下列進步功效:
一、可以使上、下太陽能發電模組間,快速的結合為一體。
二、可以避免因單一太陽能發電模組單獨旋轉,造成上、下錯位,因而產生剪力造成連接單元…等的損害。
三、當清洗作業時,可以讓上、下太陽能發電模組同步轉動,方便清洗作業。
為了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的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因此將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
100‧‧‧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10‧‧‧立柱
20‧‧‧太陽能發電模組
210‧‧‧支撐架
211‧‧‧卡接單元
212‧‧‧凹槽
213‧‧‧卡件
214‧‧‧凸件
220‧‧‧固定單元
221‧‧‧結合部
230‧‧‧太陽能板模組
231‧‧‧環狀槽體
240‧‧‧3D太陽能板
241‧‧‧基材
242‧‧‧第一3D表面結構
243‧‧‧第二3D表面結構
246‧‧‧光電轉換層
30‧‧‧連接單元
[第1圖]為習知平板式太陽能發電系統之應用情境圖;[第2圖]為習知平板式太陽能發電系統之連接單元示意圖;[第3A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立體實施例圖一;[第3B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立體實施例圖二;[第4A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太陽能發電模組使用卡接單元之實施例圖一;[第4B圖]為第4A圖之結合實施例;[第5A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太陽能發電模組使用卡接單元之實施例圖二;[第5B圖]為第5A圖之結合實施例;[第6A圖]為本創作之一種3D太陽能板立體實施例圖一;[第6B圖]為本創作之一種3D太陽能板立體實施例圖二;[第7A圖]為本創作之一種3D太陽能板剖視實施例圖一;以及[第7B圖]為本創作之一種3D太陽能板剖視實施例圖二。
如第3A圖及第3C圖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100,其包括:一立柱10;複數個太陽能發電模組20;以及至少一連接單元30。
立柱10,其為一長條狀結構,其水平斷面可以是圓形、矩形或者多邊形,立柱10其一端係固定於地面或者一基礎上,藉此可以穩定的提供太陽能發電模組20之支撐。
太陽能發電模組20,可以彼此相互垂直堆疊,每一太陽能發電模組20可以包括:一支撐架210;一固定單元220;及一太陽能板模組230。
支撐架210,其可以為一環形筒狀結構,可以例如是圓形環形、矩形環形或者多邊形環形之結構。支撐架210之上、下端部,至少設有一卡接單元211,藉由卡接單元211可以使上、下堆疊之太陽能發電模組20,能快速的結合為一體。
卡接單元211主要是設置於兩支撐架210之相鄰處,在相鄰支撐架210上各設有一凹槽212,再由藉由一卡件213卡設於兩凹槽212中;或者於其中一支撐架210固設有一凸件214,又另一支撐架210設有一凹槽212,且凸件214與凹槽212係可分離的卡接結合,藉此可以使上、下太陽能發電模組20快速的結合為一體。
當太陽能發電模組20互相堆疊時,為了避免太陽能發電模組20因為風吹或者其它外力造成轉動,造成上、下太陽能發電模組20錯位,因而產生的剪力將造成連接單元30…等的損害;或者當清洗作業時,為了方便太陽能發電模組20進行風沙或污垢之清洗,因此可藉由卡接單元211讓上、下太陽能發電模組20同步轉動,將可方便清洗作業。
固定單元220,可以由一對板體形成於支撐架210內側,又固定單元220具有一結合部221,結合部221之形狀係設計成與立柱10之水平斷面形狀相符,例如、立柱10及固定單元220之水平剖面均為一圓型或一多邊型結構,如此當結合部221與立柱10套設為一體時,可以使固定單元220與立柱10結合為一體,並進而支撐太陽能發電模組20。
太陽能板模組230,環繞設置於支撐架210之外側,特別可以崁設於支撐架210外側的環狀槽體231內,太陽能板模組230具有一正極端子及一負極端子,以輸出電力;太陽能板模組230可以由至少一般傳統非3D太陽能板或至少一3D太陽能板240所組成。
如第4A圖至第5B圖所示,當使用3D太陽能板240時,每一3D太陽能板240包括:一基材241;以及一光電轉換層246。
基材241,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3D表面結構242,又第一3D表面結構242可以為一單方向或多方向之波浪結構,藉此可以增加第一表面之表面積。
光電轉換層246,相較習知平面式表面結構的太陽能板,由於第一3D表面結構242之設計,因此可以增加至少10%的表面積,因此當光電轉換層246設置於第一3D表面結構242上時,同樣的可以增加了至少10%的光電轉換層246面積,因此可以增加至少10%的電力輸出。
除此之外,3D太陽能板240亦可進一步於第二表面形成有一第二3D表面結構243,而且第二3D表面結構243亦可以為一單方向或多方向之波浪結構,如此可以提升3D太陽能板240之散熱效率,將有助於3D太陽能板240工作及光電轉換效率的穩定。
如第3A圖所示,連接單元30,其主要是藉由導線電性連接任兩太陽能發電模組之正極端子或負極端子,以使太陽能發電模組型成串、並聯電路。
惟上述各實施例係用以說明本創作之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該技術者能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而非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 凡其他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而完成之等效修飾或修改,仍應包含在以下所述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0‧‧‧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10‧‧‧立柱
20‧‧‧太陽能發電模組
210‧‧‧支撐架
211‧‧‧卡接單元
220‧‧‧固定單元
221‧‧‧結合部
230‧‧‧太陽能板模組
231‧‧‧環狀槽體
30‧‧‧連接單元

Claims (9)

  1. 一種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包括:一立柱;複數個太陽能發電模組,彼此相互堆疊,每一該太陽能發電模組包括:一支撐架,其為一環形筒狀結構,又該支撐架之上、下端部至少設有一卡接單元;一固定單元,形成於該支撐架內側,又該固定單元係與該立柱結合為一體;一太陽能板模組,環繞設置於該支撐架之外側,並具有一正極端子及一負極端子;以及至少一連接單元,設置於該太陽能發電模組上,該連接單元藉由導線電性連接任兩該太陽能發電模組之該正極端子或該負極端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中該卡接單元係於兩該支撐架之相鄰處,各設有一凹槽,再藉由一卡件,卡設於該兩凹槽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中該卡接單元係於兩該支撐架之相鄰處,其中一該支撐架固設有一凸件,又另一該支撐架設有一凹槽,且該凸件與該凹槽係可分離的卡接結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中該立柱及該固定單元之水平剖面均為一圓型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中該立柱及該固定單元之水平剖面均為一多邊型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中該太陽能板模組係由至少一該3D太陽能板所組成,又每一該3D太陽能板包括:一基材,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3D表面結構;以及一光電轉換層,其係形成於該第一3D表面結構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中該第一3D表面結構為一單方向或多方向之波浪結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進一步於該第二表面形成有一第二3D表面結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其中該第二3D表面結構為一單方向或多方向之波浪結構。
TW106209680U 2017-06-30 2017-06-30 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TWM551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680U TWM551787U (zh) 2017-06-30 2017-06-30 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680U TWM551787U (zh) 2017-06-30 2017-06-30 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1787U true TWM551787U (zh) 2017-11-11

Family

ID=6101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9680U TWM551787U (zh) 2017-06-30 2017-06-30 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178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863B (zh) * 2017-11-15 2019-07-11 張宇順 整體式太陽能支架發電柱形成方法
TWI669902B (zh) * 2018-04-26 2019-08-21 張宇順 發電系統及其柔性太陽能板發電模組、組合式安裝座
TWI669900B (zh) * 2018-04-26 2019-08-21 張宇順 發電系統及其柔性太陽能板發電模組、安裝座
TWI680266B (zh) * 2018-07-27 2019-12-21 張宇順 太陽能發電裝置及其安裝座
TWI682622B (zh) * 2018-05-28 2020-01-11 張宇順 具清潔功能之太陽能發電模組及發電系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863B (zh) * 2017-11-15 2019-07-11 張宇順 整體式太陽能支架發電柱形成方法
TWI669902B (zh) * 2018-04-26 2019-08-21 張宇順 發電系統及其柔性太陽能板發電模組、組合式安裝座
TWI669900B (zh) * 2018-04-26 2019-08-21 張宇順 發電系統及其柔性太陽能板發電模組、安裝座
TWI682622B (zh) * 2018-05-28 2020-01-11 張宇順 具清潔功能之太陽能發電模組及發電系統
TWI680266B (zh) * 2018-07-27 2019-12-21 張宇順 太陽能發電裝置及其安裝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51787U (zh) 具卡接單元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JP4801505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ガラス用の組合わせ式太陽光発電パネル
US8584406B2 (en) Hole-thru-laminate mounting supports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KR101256648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을 구비한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 외장재
US11463044B2 (en) Corner connector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
JP6417128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
KR102016285B1 (ko) 태양광 패널 구조체 연결구조
CN207490808U (zh) 具有卡接单元的太阳能发电桩结构
CN114256369B (zh) 无框光伏电池板
TWM552579U (zh) 具連接盒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JP548031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KR101506705B1 (ko) 인버터 일체형 고전압 bipv 태양전지 패널
CN101771090A (zh) 太阳光电模块及其固定装置
TWM574759U (zh) 具有防水夾持式連接器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TW201906305A (zh) 具有防水夾持式連接器之太陽能發電樁結構
JP6688963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
JP6594626B2 (ja) 屋根構造
TWI737964B (zh) 重疊式太陽能發電系統與太陽能發電模組
JP2016130410A (ja) 屋根構造
CN205430130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背部固定架
JP201611189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屋根構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軒先取付具
JP552349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09120210A (zh) 具有防水夹持式连接器的太阳能发电桩结构
KR20130122267A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02633336U (zh) 聚光光伏组件遮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