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7510U - 坐墊之裝置 - Google Patents

坐墊之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7510U
TWM547510U TW106204635U TW106204635U TWM547510U TW M547510 U TWM547510 U TW M547510U TW 106204635 U TW106204635 U TW 106204635U TW 106204635 U TW106204635 U TW 106204635U TW M547510 U TWM547510 U TW M54751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bearing base
base
cushion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4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u-Rong Li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Go Cyc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Go Cycle Inc filed Critical Great Go Cycle Inc
Priority to TW106204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7510U/zh
Publication of TWM547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7510U/zh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Description

坐墊之裝置
本創作一種坐墊之裝置,詳指應用於自行車領域之坐墊技術,其特徵係讓坐墊的整體重量可輕量化但又不會喪失騎乘者乘坐上的舒適性;另外,在坐墊整體的外觀上也更顯得平整、平滑之特點。故本創作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創作。
坐墊對於自行車領域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綜觀全世界的自行車,除非是那種特殊的表演,不然坐墊是必須存在的元件之一。另外,坐墊的使用不外乎是提供給騎乘自行車的使用者予以乘坐使用,而坐墊的種類可大致分為兩種,其一為窄型細長的硬坐墊以及其二的寬大而軟的舒適型坐墊,在寬大而軟的舒適型坐墊的使用上較常見於入門車種或休閒取向的單車,是設計給慢速巡航用的,寬大的設計能讓坐墊跟屁股之間有較大而平均的支撐面積,軟質的坐墊能提供較佳的舒適度,由於休閒取向的踩踏動作,不須考慮寬而軟的坐墊不適合高速踩踏的因素;而在窄型細長的硬坐墊上係為前端尖尾端窄並於末端中央設有剖溝,常見於運動型單車,是設計給高速巡航用的,可是在長期乘坐在窄型細長的硬坐墊騎乘自行車時,不當的坐墊以及騎乘者不宜的乘坐姿勢來說容易對使用者下體部分造成傷害,尤其是男性的睪丸部分因可收藏在剖溝內,導致騎乘時受到撞擊,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性功能障礙,或讓男性(女性) 胯下及周遭的器官表面因劇烈的摩擦而破皮,這從相關的自行車競速比賽選手身上最為常見。
另外,在此種競速用之坐墊的製作上,一般是以碳纖維予以製成,因為競速著重的就是時間,碳纖維的使用可以減輕整台自行車的重量,接著在以具有厚度的外皮(5)予以包覆在坐墊的上表面(如第八圖所示),而些許的外皮(5)在朝坐墊下方內凹彎折並予以裝訂,使得坐墊整體得以完成而成形,可是此種坐墊在長時間使用下,容易造成外皮(5)的外翻而影響整個坐墊的外觀,且在外皮(5)包覆過成中有一不小心就會產生皺摺而影響騎乘者在競賽上的敏銳與集中。故,該領域的相關業者必須在思考,該如何改善習知的坐墊結構,而讓騎乘者能夠以最舒適且又不會影響騎速,並保有坐墊外觀的平整。
有鑑於上述所說明習知缺失,本創作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坐墊之裝置』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創作主要技術目的在於預防騎乘者的重要部位之受傷以外,更可以維持在輕量化及簡易組裝,進一步保有坐墊外觀的平整,其改善習知坐墊容易造成騎乘者的重要部位受傷,且製作過程過於困難容易產生皺摺,進而影響整個坐墊的美觀,另外習知坐墊的製作係以裝訂方式予以製作會導致外皮的翻折等缺失。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創作一種坐墊之裝置,其包括:一承載基座,其包含有一承載基台及二支撐管架,該承 載基台的頂面之周緣進一步環設有一肋塊,該肋塊與承載基台頂面之間形成一組裝槽,而該二支撐管架係設置在承載基台的底面並呈間距設置;一緩衝墊體,其裝設於組裝槽內,該緩衝墊體裝設於組裝槽的一側進一步環設有一凹溝,且該凹溝係對應肋塊予以插接組設,另外該緩衝墊體的頂面係凹設有一陷槽;其中,該緩衝墊體直接裝設於承載基台的組裝槽內,以減少裝訂的工序以及皺摺的產生,且陷槽於緩衝墊體上的形成保護騎乘者的重要部位。
根據上述之說明,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為該承載基台進一步包含有一前端部及一後端部,而該陷槽係設置在緩衝墊體上且對應後端部的中央位置,該後端部以對應陷槽位置進一步分隔後端部形成一左撐部及一右撐部,而該緩衝墊體的底面則按照承載基台的凹凸而形成相對應之凸凹,該緩衝墊體係緊密接合於承載基台。
根據上述之說明,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為該緩衝墊體係以黏著方式黏合承載基台。
根據上述之說明,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為該緩衝墊體對應承載基台的一側係設有一組接部,而該承載基台對應組接部則設有一銜接部,又該組接部與銜接部係為可相互結合、拆離。
根據上述之說明,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為該二支撐管架係與承載基台為一體成形或是可拆式。
根據上述之說明,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為該承載基台進一步為碳纖維製程,而該緩衝墊體係為發泡海綿。
綜合上述針對本創作所描述的各項技術特徵之下,其優點在於騎乘者能夠在乘坐時,透過緩衝墊體直接裝設於承載基台上,以緩衝墊體的厚度提供騎乘者的舒適乘坐以外,更可以保護騎 乘者的重要部位,避免受到撞擊、摩擦等而造成任何的傷害;且此方式的製作更為簡易,騎乘者可以選用不同厚度的緩衝墊體裝設於承載基台上,但又不會影響整體的重量,藉此提供騎乘者在競速上能夠保持最佳的騎速,又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因此本創作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1)‧‧‧承載基座
(11)‧‧‧承載基台
(111)‧‧‧前端部
(112)‧‧‧後端部
(113)‧‧‧左撐部
(114)‧‧‧右撐部
(12)‧‧‧支撐管架
(13)‧‧‧肋塊
(14)‧‧‧組裝槽
(15)‧‧‧定位塊
(151)‧‧‧插口
(2)‧‧‧緩衝墊體
(21)‧‧‧凹溝
(22)‧‧‧陷槽
(3)‧‧‧組接部
(4)‧‧‧銜接部
(習知)
(5)‧‧‧外皮
第一圖係本創作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Ⅲ-Ⅲ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承載基台與支撐管架為一體成形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承載基台與支撐管架為可拆式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緩衝墊體與承載基台為可拆離之分解示意圖。
第八圖習知坐墊局部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創作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創作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五圖所示,本創作一種坐墊之裝置,其主要係裝設於自行車座管頂端並提供騎乘者乘坐之用,而主要包括:一承載基座(1),其包含有一承載基台(11)及二支撐管架(12),由第一圖觀看該承載基台(11)的左端係為細長且寬度為較窄之設計,而該承載基台(11)的右端 呈現寬大之設計,又該承載基台(11)的頂面之周緣進一步朝上方凸起並環設有一肋塊(13),另外該肋塊(13)的內側面與承載基台(11)頂面之間形成一組裝槽(14),而該二支撐管架(12)係設置在承載基台(11)的底面並呈間距設置,該二支撐管架(12)於承載基台(11)的底面以「V」字形設置型態;一緩衝墊體(2),該緩衝墊體(2)係讓騎乘者乘坐並具有適當的緩衝性,減緩騎乘時臀部所承受的衝力,該緩衝墊體(2)裝設於組裝槽(14)內,該緩衝墊體(2)裝設於組裝槽(14)的一側進一步環設有一凹溝(21),且該凹溝(21)係對應肋塊(13)予以插接組設,另外該緩衝墊體(2)的頂面係凹設有一陷槽(22),該陷槽(22)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男性騎乘者的重要部位放置;其中,該緩衝墊體(2)直接裝設於承載基台(11)的組裝槽(14)內,以減少裝訂的工序以及皺摺的產生,且陷槽(22)於緩衝墊體(2)上的形成保護騎乘者的重要部位(前述為本創作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創作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習知的坐墊在製作上,其外皮(5)都是以裝訂方式予以製作,又所謂的裝訂方式大多數係以大型訂書針將外皮翻折的部位釘固於坐墊的骨架,在裝訂的過程中必須不時的拉緊外皮(5),使得外皮(5)在騎乘者乘坐之處能夠形成平滑無皺摺,但是外皮(5)彎折在坐墊骨架內面係呈現摺痕(如第八圖),這對於坐墊整體來說還是必須改善的問題之一,且在製作過程中不時的緊拉才可,因此會耗費 工時及工序,因此本申請案於承載基台(11)以凸設方式設有肋塊(13),並以肋塊(13)內側面及承載基台(11)頂面間形成組裝槽(14),再把緩衝墊體(2)裝入於組裝槽(14)內並予以固定,如此一來就省去了車縫裝訂加工之工序,也就節省了不少的體力消耗,且不用擔心會有皺摺問題產生;不單如此,將緩衝墊體(2)直接組裝於承載基台(11)的組裝槽(14)內之方式更為簡易,比起習知裝訂的方式來說,本創作的設置型態更具有相當程度的進步。
細說該承載基台(11)的結構特徵,請參閱第二、三圖所示,該承載基台(11)的細分區分為一前端部(111)及一後端部(112),而該陷槽(22)係設置緩衝電體(2)上且對應在後端部(112)的中央位置,且該陷槽(22)的長度係大於承載基台(11)長度的一半,其主要是符合大多騎乘者的平均臀部長度,並取最佳的長度而設置,又該承載基台(11)以陷槽(22)的所在位置為比對,進一步分隔後端部(112)形成一左撐部(113)及一右撐部(114),該左撐部(113)及右撐部(114)係用以支撐騎乘者的左、右半臀部的重量,再轉看該緩衝墊體(2)的設置,該緩衝墊體(2)組裝於承載基台(11)的一面其按照承載基台(11)、陷槽(22)的凹凸而形成相對應之凸凹,換言之該承載基台(11)的左撐部(113)及右撐部(114)係呈微隆起狀,因此緩衝墊體(2)的底面對應左撐部(113)及右撐部(114)則會是相對應之凹陷,該緩衝墊體(2)對應陷槽(22)的位置則會形成凸出狀,如此一來即可讓該緩衝墊體(2)確實的緊密接合於承載基台(11)上。又該緩衝墊體(2)組裝於承載基台(11)上的方式可大致區分為兩種,其一係以緩衝墊體(2)與承載基台(11)之間以黏著方式予以結合,騎乘者可以根據自身重量的需求而選擇不同厚度的緩衝墊體(2)予以組裝;其二則是該緩衝墊體(2) 對應承載基台(11)的一側係設有一組接部(3),而該承載基台(11)對應組接部則設有一銜接部(4),該組接部(3)與銜接部(4)可為魔鬼氈、扣具、磁鐵等,使得該緩衝墊體(2)與承載基台(11)之間形成可拆離、結合之形態,主要是提供不同的騎乘者在騎乘時可以隨時更換合適的緩衝墊體(2)於承載基台(11)上(如第七圖所示)。
接著請參閱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本創作該二支撐管架(12)的設置具有兩種不同的實施範例,其一係該二支撐管架(12)與承載基台(11)為一體成形之設置,透過模具的加工並以碳纖維為主要素材予以製作,讓該二支撐管架(12)與承載基台(11)為一體成形,而該緩衝墊體(2)為發泡海綿;另外則是該二支撐管架(12)與承載基台(11)之間的結合係為可拆式設計(第六圖),換言之在承載基台(11)的底面進一步凸設有三定位塊(15),且該三定位塊(15)分別設置在承載基台(11)底面的前端一個以及後端二個,也是對應該二支撐管架(12)的設置為「V」字狀的三點位置,又在各定位塊(15)相互對應的一側分別開設有一插口(151),該二支撐管架(12)的兩端分別插入於各定位塊(15)的插口(151)進行結合,又該二支撐管架(12)可以一端一體成形或者是形成兩支無相連關係的支撐管架(12)(圖未示),不論承載基台(11)與各支撐管架(12)的設置為何種,其主要技術就是提供承載基台(11)能夠穩固的架設在自行車的座管上,並支撐騎乘者的重量。
總結說明,本創作透過承載基台(11)上的肋塊(13)之凸設,並與承載基台(11)的頂面所形成的組裝槽(14),讓緩衝墊體(2)能夠直接裝設於組裝槽(14)內,免去了像習知坐墊還要向內彎折裝訂之工序,讓製作者在組裝上更加的便利,且節省工序的情況下也 會減少製作上繁複、耗時、費力等問題;另外,該緩衝墊體(2)的直接裝設也可以避免皺摺的產生而保持坐墊整體的平整性與美觀性,最重要的是本創作的設計方式並不會增加重量更不會造成結構上的破壞,讓騎乘者在競速、長時間的騎乘上,不會造成重要部位的過度摩擦而受傷;比起習知坐墊具有工序繁雜、不夠美觀、容易造成重要部位的受傷等缺失下,本創作具有實質上的進步性與實用性,也更符合一般消費者的需求。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坐墊之裝置」,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創作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承載基座
(2)‧‧‧緩衝墊體
(22)‧‧‧陷槽

Claims (6)

  1. 一種坐墊之裝置,其包括:一承載基座,其包含有一承載基台及二支撐管架,該承載基台的頂面之周緣進一步環設有一肋塊,該肋塊與承載基台頂面之間形成一組裝槽,而該二支撐管架係設置在承載基台的底面並呈間距設置;一緩衝墊體,其裝設於組裝槽內,該緩衝墊體裝設於組裝槽的一側進一步環設有一凹溝,且該凹溝係對應肋塊予以插接組設,另外該緩衝墊體的頂面係凹設有一陷槽;其中,該緩衝墊體直接裝設於承載基台的組裝槽內,以減少裝訂的工序以及皺摺的產生,且陷槽於緩衝墊體上的形成保護騎乘者的重要部位。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坐墊之裝置,其中,該承載基台進一步包含有一前端部及一後端部,而該陷槽係設置在緩衝墊體上且對應後端部的中央位置,該後端部以對應陷槽位置進一步分隔後端部形成一左撐部及一右撐部,而該緩衝墊體的底面則按照承載基台的凹凸而形成相對應之凸凹,該緩衝墊體係緊密接合於承載基台。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坐墊之裝置,其中,該緩衝墊體係以黏著方式黏合承載基台。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坐墊之裝置,其中,該緩衝墊體對應承載基台的一側係設有一組接部,而該承載基台對應組接部則設有一銜接部,又該組接部與銜接部係為可相互結合、拆離。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坐墊之裝置,其中,該二支撐管架係與承載基台為一體成形或是可拆式。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坐墊之裝置,其中,該承載基台進一步為碳纖維製程,而該緩衝墊體係為發泡海綿。
TW106204635U 2017-03-31 2017-03-31 坐墊之裝置 TWM547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4635U TWM547510U (zh) 2017-03-31 2017-03-31 坐墊之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4635U TWM547510U (zh) 2017-03-31 2017-03-31 坐墊之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7510U true TWM547510U (zh) 2017-08-21

Family

ID=60188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4635U TWM547510U (zh) 2017-03-31 2017-03-31 坐墊之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7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86887B2 (en) Bicycle saddle
JPWO2014061179A1 (ja) 自転車用サドル
ITVI20020208A1 (it) Struttura di supporto con superficie di seduta per utilizzatori di maccchine o veicoli a pedali.
CN204653884U (zh) 硬式裤垫
CN104276065A (zh) 车辆座椅
JP2021501086A (ja) オートバイのシート配置
USD526031S1 (en) Upright exercise bike
TW593037B (en) An improved bicycle saddle
TWM259742U (en) Concourse of seat cushion for bicycle
US10472014B2 (en) Baby seat of bicycle
US9102377B2 (en) Saddle of bicycle
US6019425A (en) Bicycle saddle cover
TWM547510U (zh) 坐墊之裝置
WO2010076781A3 (en) A folded cushion for back support
CN206734471U (zh) 坐垫的装置
JP4322937B2 (ja) シートカバー
CN208593464U (zh) 一种自行车座
TWI657003B (zh) 自行車兒童座椅
US20130099530A1 (en) Saddle of bicycle
TWM340964U (en) Bicycle saddle
JP6780884B1 (ja) 自転車用サドル
CN216424628U (zh) 一种柔性便携式自行车儿童座椅
CN211592815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外套头体支撑结构
CN109927817B (zh) 自行车儿童座椅
TWI325390B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