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6592U - 線圈繞組 - Google Patents

線圈繞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6592U
TWM546592U TW106200894U TW106200894U TWM546592U TW M546592 U TWM546592 U TW M546592U TW 106200894 U TW106200894 U TW 106200894U TW 106200894 U TW106200894 U TW 106200894U TW M546592 U TWM546592 U TW M5465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segment
coil
winding portion
l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0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Fan Wu
Yi-Lin Chen
Ching-Hsiang Tien
Gang Wang
Kao-Tsai Liao
Hua-She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M546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6592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coils, e.g.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Description

線圈繞組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線圈,尤指一種能有效利用空間的線圈繞組。
在習知技術傳統的磁性組件產品,例如變壓器或電感中,相當多種類的線圈繞組被應用來滿足實際需求。
請參閱第1圖、第2圖及第3圖,其中第1圖係顯示傳統線圈繞組及其繞線方向之截面示意圖,第2圖係顯示傳統線圈繞組之一視角之示意圖,以及第3圖係顯示第2圖所示之傳統線圈繞組之另一視角之示意圖。如第1圖、第2圖及第3圖所示,在本技術領域習知技術中,傳統線圈繞組1通常具有一第一出線段11、一繞線段12及一第二出線段13,且傳統線圈繞組1係以繞線段12連續排列堆疊,並於繞線段12的二端分別以與繞線段12連接的第一出線段11及第二出線段13引出。
然而,若採用習知技術此種一線到底的繞法,由於起繞點在內側,亦即第一出線段11與繞線段12的交界處,第一出線段11本身具有一繞線的直徑,會佔去繞線空間,至少佔用一層線圈直徑的繞線空間,若出線角度較大甚至可能佔用超過一層線圈的繞線空間。
因此,需要開發一種能有效利用空間的線圈繞組,以解決習知技術的問題並改善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線圈繞組,俾解決並改善前述先前技術之問題與缺點。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線圈繞組,藉由第一繞線段沿垂直方向堆疊為第一繞線部並與第一引線段連接,可直接且充分地利用引線段所在空間,不會佔用額外的空間,以達有效利用空間之功效。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線圈繞組,透過第一引線段與第一繞線段之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以及第二引線段與第二繞線段之最後一個繞線部相連接,線圈之兩個引線段充分利用繞線的空間,可避免先前技術中佔用超過一層線圈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線圈繞組,包括:一線圈,具有:一第一繞線段,包括一第一引線段,其中該第一繞線段係沿垂直方向堆疊為一第一繞線部,且該第一引線段係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以及一第二繞線段,包括一第二引線段,其中該第二繞線段係沿水平方向排列為一第二繞線部,於該第二繞線部之上方沿水平方向排列為一第三繞線部,再於該第三繞線部之上方沿水平方向排列為一第四繞線部,且該第二引線段係與該第四繞線部相連接。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另一較佳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線圈繞組,包括:一線圈,具有:一第一繞線段,包括一第一引線段,其中該第一繞線段係沿一第一方向堆疊設置為一第一繞線部,且該第一引線段係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以及一第二繞線段,包括一第二引線段,其中該第二繞線段係沿一第二方向排列設置為一第二繞線部,於該第二方向之後端在該第二繞線部上 方沿一第三方向排列設置為一第三繞線部,再於該第三方向之後端在該第三繞線部上方沿該第二方向排列設置為一第四繞線部,且該第二引線段係與該第四繞線部相連接。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另一較佳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線圈繞組,包括:一線圈,具有:一第一繞線段,包括一第一引線段,其中該第一繞線段係沿垂直方向堆疊為一第一繞線部,且該第一引線段係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以及一第二繞線段,包括一第二引線段,其中該第二繞線段係依序排列為彼此垂直堆疊設置的複數個繞線部,且該第二引線段係與該複數個繞線部中的最後一個該繞線部相連接。
1‧‧‧傳統線圈繞組
11‧‧‧第一出線段
12‧‧‧繞線段
13‧‧‧第二出線段
2‧‧‧線圈繞組
20‧‧‧線圈
21‧‧‧第一繞線段
211‧‧‧第一引線段
212‧‧‧第一繞線部
22‧‧‧第二繞線段
221‧‧‧第二引線段
222‧‧‧第二繞線部
223‧‧‧第三繞線部
224‧‧‧第四繞線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d5‧‧‧第五方向
第1圖係顯示傳統線圈繞組及其繞線方向之截面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傳統線圈繞組之一視角之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第2圖所示之傳統線圈繞組之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第4圖係顯示本創作之線圈繞組及其繞線方向之截面示意圖。
第5圖係顯示本創作之線圈繞組之一視角之示意圖。
第6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線圈繞組之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體現本新型特徵與優點的典型實施例將在以下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新型能夠在不同的實施例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新型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附圖在本質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新型。
請參閱第4圖、第5圖及第6圖,其中第4圖係顯示本創作之線圈繞組及其繞線方向之截面示意圖,第5圖係顯示本創作之線圈繞組之一視角之示意圖,以及第6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線圈繞組之另一視角之示意圖。如第4圖、第5圖及第6圖所示,本創作線圈繞組2包括線圈20,線圈20具有第一繞線段21及第二繞線段22。第一繞線段21包括第一引線段211,其中第一繞線段21係沿垂直方向堆疊為第一繞線部212,且第一引線段211係與第一繞線部212相連接。換言之,第一引線段211係第一繞線段21之一部分,且當第一繞線段21沿垂直方向堆疊為第一繞線部212時即自第一繞線部212引出,但不以此為限。第二繞線段22包括第二引線段221,其中第二繞線段22係沿水平方向排列為第二繞線部222,接著於第二繞線部222之上方沿水平方向排列為第三繞線部223,再於第三繞線部223之上方沿水平方向排列為第四繞線部224,且第二引線段221係與第四繞線部224相連接。相似地,第二引線段221係第二繞線段22之一部分,且當第二繞線段22排列為第二繞線部222、第三繞線部223及第四繞線部224時即自第四繞線部224引出,但亦不以此為限。藉此,可直接且充分地利用引線段所在空間,不會佔用額外的空間,以達有效利用空間之功效。
根據本創作之構思,第二繞線段22之長度係以大於第一繞線段21之長度為較佳,第一繞線部212之高度,係以與第二繞線部222之高度、第三繞線部223之高度以及第四繞線部224之高度之總和相等為較佳,然皆不以此為限。
於一實施例中,當本創作之線圈繞組2為實質上包括三層,每層八圈,總繞線圈數為二十四圈的線圈20,第一繞線部212之繞線圈數為三圈,亦即 連續垂直堆疊三圈,以形成第一繞線部212。第二繞線部222、第三繞線部223及第四繞線部224之繞線圈數係彼此相同,於此實施例中,第二繞線部222、第三繞線部223及第四繞線部224之繞線圈數皆為七圈。
根據本創作之構思,若以第一繞線段21,更精確地說,以第一繞線部212為內側時,第二繞線段22實質上係先由內側往外側形成第二繞線部222,接著向上一層,由外側向內側形成第三繞線部223,然後再往上一層,由內側向外側形成第四繞線部224,此繞線過程可以自動化方法為之。
另一方面,考量本創作不受限於前述實施例的垂直堆疊及水平排列,以下以較廣義之方式說明本創作線圈繞組2。線圈繞組2包括線圈20,且線圈20具有第一繞線段21及第二繞線段22。第一繞線段21包括第一引線段211,其中第一繞線段21係沿第一方向d1堆疊為第一繞線部212,且第一引線段211係與第一繞線部212相連接。換言之,第一引線段211係第一繞線段21之一部分,且當第一繞線段21沿第一方向d1堆疊為第一繞線部212時即自第一繞線部212引出,但不以此為限。第二繞線段22包括第二引線段221,其中第二繞線段22係沿第二方向d2排列為第二繞線部222,接著往第一方向d1移動一圈線圈之高度,於第二方向d2之後端在第二繞線部222上方沿第三方向d3排列為第三繞線部223,再往第一方向d1移動一圈線圈之高度,於第三方向d3之後端在第三繞線部223上方沿第二方向d2排列為第四繞線部224,且第二引線段221係與第四繞線部224相連接。相似地,第二引線段221係第二繞線段22之一部分,且當第二繞線段22排列為第二繞線部222、第三繞線部223及第四繞線部224時即自第四繞線部224引出,但亦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創作之構思,第一方向d1係與第二方向d2相垂直,第一方向d1係與第三方向d3相垂直,且第二方向d2係與第三方向d3相平行,其中第二方向d2與第三方向d3之方向相反。較佳地,第一引線段211係沿第四方向d4與第一繞 線部212相連接,第二引線段221係沿第五方向d5與第四繞線部224相連接,且於一些實施例中第四方向d4係與第五方向d5相平行,使得第一引線段211係與第二引線段221相平行,但並不以此為限。顯然地,本創作線圈20之兩個引線段,即第一引線段211及第二引線段221,係充分地利用繞線的空間,可避免先前技術中佔用一層線圈或以上的問題。
請再參閱第4圖及第6圖。若欲簡化對本創作線圈繞組2之敘述,本創作之線圈繞組2係包括線圈20,該線圈20具有第一繞線段21及第二繞線段22。第一繞線段21包括第一引線段211,其中第一繞線段21係沿垂直方向堆疊為第一繞線部212,且第一引線段211係與第一繞線部212相連接。第二繞線段22包括第二引線段221,其中第二繞線段22係依序排列為彼此垂直堆疊設置的複數個繞線部,且第二引線段221係與該複數個繞線部中的最後一個繞線部相連接。應注意的是,於此實施例中所述的垂直方向係參照第4圖及第6圖中的垂直方向,然當本創作之線圈繞組2實際被應用於磁性組件時則不受此限。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種線圈繞組,藉由第一繞線段沿垂直方向堆疊為第一繞線部並與第一引線段連接,可直接且充分地利用引線段所在空間,不會佔用額外的空間,以達有效利用空間之功效。同時,透過第一引線段與第一繞線段之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以及第二引線段與第二繞線段之最後一個繞線部相連接,線圈之兩個引線段充分利用繞線的空間,可避免先前技術中佔用超過一層線圈的問題。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在不脫離本新型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的本新型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新型的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之內。
2‧‧‧線圈繞組
20‧‧‧線圈
21‧‧‧第一繞線段
211‧‧‧第一引線段
212‧‧‧第一繞線部
22‧‧‧第二繞線段
221‧‧‧第二引線段
222‧‧‧第二繞線部
223‧‧‧第三繞線部
224‧‧‧第四繞線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Claims (13)

  1. 一種線圈繞組,包括:一線圈,具有:一第一繞線段,包括一第一引線段,其中該第一繞線段係沿垂直方向堆疊為一第一繞線部,且該第一引線段係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以及一第二繞線段,包括一第二引線段,其中該第二繞線段係沿水平方向排列為一第二繞線部,於該第二繞線部之上方沿水平方向排列為一第三繞線部,再於該第三繞線部之上方沿水平方向排列為一第四繞線部,該第二繞線部係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且該第二引線段係與該第四繞線部相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二繞線段之長度係大於該第一繞線段之長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一繞線部之高度,係與該第二繞線部之高度、該第三繞線部之高度以及該第四繞線部之高度之總和相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一繞線部之繞線圈數為三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二繞線部之繞線圈數、該第三繞線部之繞線圈數及該第四繞線部之繞線圈數係彼此相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二繞線部之繞線圈數、該第三繞線部之繞線圈數及該第四繞線部之繞線圈數皆為七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線圈之總繞線圈數為二十四圈。
  8. 一種線圈繞組,包括: 一線圈,具有:一第一繞線段,包括一第一引線段,其中該第一繞線段係沿一第一方向堆疊設置為一第一繞線部,且該第一引線段係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以及一第二繞線段,包括一第二引線段,其中該第二繞線段係沿一第二方向排列設置為一第二繞線部,於該第二方向之後端在該第二繞線部上方沿一第三方向排列設置為一第三繞線部,再於該第三方向之後端在該第三繞線部上方沿該第二方向排列設置為一第四繞線部,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相垂直,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三方向相垂直,該第二繞線部係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且該第二引線段係與該第四繞線部相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一繞線部之高度,係與該第二繞線部之高度、該第三繞線部之高度以及該第四繞線部之高度之總和相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二方向係與該第三方向相平行,且該第二方向係與該第三方向相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一引線段係沿一第四方向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且該第二引線段係沿一第五方向與該第四繞線部相連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線圈繞組,其中該第四方向係與該第五方向平行,且該第一引線段係與該第二引線段相平行。
  13. 一種線圈繞組,包括:一線圈,具有:一第一繞線段,包括一第一引線段,其中該第一繞線段係沿垂直方向堆疊為一第一繞線部,且該第一引線段係與該第一繞線部相連接;以及 一第二繞線段,包括一第二引線段,其中該第二繞線段係依序排列為彼此垂直堆疊設置的複數個繞線部,該第一繞線部係與該複數個繞線部中的第一個該繞線部相連接,且該第二引線段係與該複數個繞線部中的最後一個該繞線部相連接。
TW106200894U 2016-12-20 2017-01-18 線圈繞組 TWM5465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4305.XU CN206363864U (zh) 2016-12-20 2016-12-20 线圈绕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6592U true TWM546592U (zh) 2017-08-01

Family

ID=5937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0894U TWM546592U (zh) 2016-12-20 2017-01-18 線圈繞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74725A1 (zh)
CN (1) CN206363864U (zh)
TW (1) TWM54659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1160A (zh) * 2021-08-25 2021-12-31 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轴承线圈结构及绕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1502A (ja) * 1981-09-22 1983-03-26 Sony Corp 多層コイル及びその巻線方法
US20090091412A1 (en) * 2007-10-04 2009-04-09 Isu Corporation Coil Integrated Inductor
US9449754B2 (en) * 2014-05-30 2016-09-20 Apple Inc. Coil constructions for improved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3864U (zh) 2017-07-28
US20180174725A1 (en)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17136A5 (zh)
TWI587329B (zh) 無線充電印刷電路板線圈結構
US9761369B2 (en) Co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551713A (zh) 电感器
EP2846335A3 (en) Transformer
CN102982969B (zh) 脉冲变压器
TWM546592U (zh) 線圈繞組
JP2011003879A (ja) コイルモジュール
CN102340189A (zh) 定子、旋转电机及绕线方法
US20220337105A1 (en) Rotor assembly and motor having same
JP2016186955A (ja) 高周波用コイルおよびコイル装置
JP7016447B2 (ja) コイル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80327B2 (ja) 分割巻トランス
JP2017045750A5 (zh)
JP2021054555A (ja) 線状材の巻き取り方法及び整列巻きコイル
TWI584314B (zh) 磁性組件
CN101325120A (zh) 变压器及其线圈绕线方法
CN208337275U (zh) 交流电机定子绕组
CN202930150U (zh) 脉冲变压器
CN103325554A (zh) 一种防浪涌冲击的变压器骨架
CN207282283U (zh) 变压器
CN206921640U (zh) 电力变压器的调压绕组及其电力变压器
TWI634571B (zh) 變壓器
JP2017011009A (ja) 巻線部品
TW202125547A (zh) 電感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