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5312U - 換貨系統 - Google Patents

換貨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5312U
TWM545312U TW105214843U TW105214843U TWM545312U TW M545312 U TWM545312 U TW M545312U TW 105214843 U TW105214843 U TW 105214843U TW 105214843 U TW105214843 U TW 105214843U TW M545312 U TWM545312 U TW M5453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code
management server
replacement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4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明雪
高樹勛
周家源
黃正安
Original Assignee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14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5312U/zh
Publication of TWM545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5312U/zh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Description

換貨系統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換貨系統,特別是能夠在到便利商店進行退貨的同時拿到欲換得之商品之換貨系統。
當消費者購買商品遇到衣服尺寸不合要換貨時,通常多是需要先將商品寄給賣家,賣家在收到消費者退回來的商品後,則再將消費者欲更換的商品再寄給消費者。
而隨著便利商店越來越多,使用便利商店進行取貨的方式亦已行之有年且被大眾接受,對於上班族來說無法收取宅配或郵寄物品的人來說,亦十分方便。而無論要取貨、退貨或是換貨,都可以至便利商店進行。消費者要換貨時,可至賣家的網站先提出換貨申請,並取得一組退貨代碼。接著至便利商店列印相關單據,並持欲換貨商品至櫃台進行退貨寄送的動作。當賣家收到退回來的貨品後,則會再依據消費者所申請要更換的商品,再次寄到消費者指定的便利商店,並通知消費者至便利商店進行取貨。
然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就需要跑二次便利商店,且亦需要花費較多的等待時間。因為要先等退回去的商品送到了賣家手中,賣家才會再把要更換的商品寄出,一來一往的過程可能就需要四天到一週的時間,對於消費者來說甚為不便。
本創作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換貨系統,包括終端裝置、供應商伺服器、貨物管理伺服器以及實體店面。終端裝置用以接收並傳送對應第一商品及第二商品之換貨資料及接收換貨通知。供應商伺服器通信連接終端裝置,用以接收並傳送換貨資料及於接收退貨代碼與取貨代碼後,據以產生並傳送換貨通知。貨物管理伺服器通信連接供應商伺服器,接收來自供應商伺服器之換貨資料,根據換貨資料產生並傳送對應第一商品之退貨代碼及對應第二商品之取貨代碼,其中退貨代碼及取貨代碼為相互對應。實體店面為換貨資料中所對應之實體店面。實體店面包括銷售點終端裝置,銷售點終端裝置通信連接貨物管理伺服器並接收退貨代碼及取貨代碼。銷售點終端裝置取得對應第一商品之退貨代碼,當銷售點終端裝置顯示對應退貨代碼之取貨代碼時,實體店面回收對應退貨代碼之第一商品,並提供對應取貨代碼之第二商品。
透過上述的換貨系統,當消費者收到購買的商品因尺寸不合要換貨,或者是想將已用完的耗材交換全新耗材時,即可透過此換貨系統來進行。消費者在提出換貨申請後,供應商可先行準備要換給消費者的第二商品並寄送至消費者所指定的實體店面,再通知消費者攜帶要交換的第一商品至實體店面交寄要退回的第一商品,並可同時取得第二商品。藉此,消費者只要跑一次實體店面即可完成退貨並取得要交換的商品。且消費者不需要先等待物品寄送至供應商,再由供應商寄至實體店面,才能去取得要交換的商品,約可為消費者節省一半的等待天數。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關技藝者瞭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換貨系統之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換貨系統100包括終端裝置、供應商伺服器20、貨物管理伺服器30、實體店面40及物流中心50。終端裝置可以為一家用電腦、筆電及各種行動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在本實施例中是以行動裝置10為例做說明。供應商伺服器20及貨物管理伺服器30可由一至複數台電腦所組成,或者是結合於總部主機內之伺服器模組。實體店面40包括銷售點終端裝置(POS)41,銷售點終端裝置41具有條碼讀取器及顯示螢幕。實體店面40是指消費者可以去寄送要交換退貨的第一商品,並取得要交換的第二商品的任意實體商店。在此,實體商店可為超商或賣場等具有實體店面之商店。行動裝置10通信連接供應商伺服器20。供應商伺服器20通信連接貨物管理伺服器30。貨物管理伺服器30通信連接物流中心50。物流中心50係指可接收商品之交寄及運送交寄商品至指定地點之運送業者的配送系統之代稱,並非指單一地點。
當消費者要進行換貨時,可先利用行動裝置10填寫換貨申請並傳送至供應商伺服器20,以向供應商要求換貨。行動裝置10接收換貨資料的輸入,此換貨資料可包括要退品的第一商品及要交換取得的第二商品的資料、消費者指定要進行退貨及取貨的實體商店40資料以及消費者的個人資料等。供應商伺服器20於接收包含換貨資料之換貨申請後,可先確定具有可提供消費者交換的第二商品再進行後續換貨流程。
當供應商伺服器20確認有可供消費者交換之第二商品後,隨即將換貨資料傳送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貨物管理伺服器30於接收換貨資料後,即會根據換貨資料產生對應第一商品之退貨代碼及對應第二商品之取貨代碼。要注意的是,退貨代碼及取貨代碼為相互對應,即此二代碼為互相綁定為一組,可經由其中一個代碼查詢到相對應的另一個,且不會與此二彼此對應的代碼以外的其他代碼重複。
接著,貨物管理伺服器30會將此退貨代碼及取貨代碼傳送至供應商伺服器20、銷售點終端裝置41及物流中心50。供應商伺服器20在接收到此退貨代碼及取貨代碼後,可根據換貨資料、退貨代碼、取貨代碼及一指定日期區間產生一換貨通知,並傳送此換貨通知至行動裝置10。在此,指定日期區間為事先預估計算消費者可至所指定的實體店面40進行退貨及取貨動作的日期區間,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在換貨通知中亦可不包含此指定日期區間或取貨代碼,而僅包含退貨代碼,以供消費者能至實體店面40以此退貨代碼進行第一商品之交寄。
當消費者於指定日期區間持第一商品至實體店面40進行退貨時,銷售點終端裝置41先取得對應第一商品之退貨代碼,當要取貨的第二商品已送達實體店面時,銷售點終端裝置41會顯示對應退貨代碼之取貨代碼。此時,實體店面40的店員可回收對應退貨代碼之第一商品,並且將對應取貨代碼之第二商品提供給消費者。
藉此,當消費者收到購買的商品因尺寸不合要換貨,或者是想將已用完的耗材交換全新耗材時,即可透過此換貨系統100來進行。當消費者在提出換貨申請後,供應商可先行準備要換給消費者的第二商品並透過物流中心50寄送至消費者所指定的實體店面40,消費者可攜帶要交換的第一商品至實體店面交寄要退回的第一商品,並可同時取得第二商品。藉此,消費者只要跑一次實體店面即可完成退貨並取得要交換的商品。且消費者不需要先等待物品退回至供應商,再由供應商寄至實體店面,才能去取得要交換的商品,因此本實施例之換貨系統可為消費者節省許多的等待天數。
在本實施例中,消費者所要交換取得的第二商品是存放於供應商端的倉儲中,當換貨申請成立時,供應商即會準備好第二商品,並將取貨代碼黏貼於第二商品外包裝上並至物流中心50交寄。在此,取貨代碼可為文字或條碼形式,供應商可列印具有換貨資料(如消費者資料、實體店面40資料等)及取貨代碼的單據黏貼於第二商品的外包裝上,並至物流中心50交寄,以使物流中心50可依據第二商品所對應之換貨資料配送第二商品至實體店面40。
在本實施例中,物流中心50在收到第二商品之前,貨物管理伺服器30即會先行傳送第二商品所對應之取貨代碼及換貨資料等至物流中心50,物流中心50可先行建檔,如此於收到第二商品時即可確認商品已入庫,並且知道要再對應配送至實體店面40。
另外,在物流中心50收到第二商品並且要進行配送之前,可先傳送預計出貨資料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以利貨物管理伺服器30掌握物品之物流狀態。而貨物管理伺服器30亦可於收取此預計出貨資料時,傳送此預計出貨資料至實體店面40的銷售點終端裝置41,以利銷售點終端裝置41可記錄第二商品會送達實體店面40的時間。若是有消費者提早至實體店面40交寄要退貨的第一商品時,亦可據此告知消費者可於何時再前來交寄,以避免消費者會再次白跑一趟。
在本實施例中,為避免第二商品已寄達實體店面40,但消費者忘記要前往進行換貨而超過時限,使得第二商品被退回供應商,當第二商品已送達實體店面40時,物流中心50會傳送一送達通知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貨物管理伺服器30於接收到送達通知後傳送此送達通知至供應商伺服器20。供應商伺服器20再於接收到送達通知後傳送一到貨通知至行動裝置10。此時,消費者即會知道可以至實體店面40進行換貨動作。
在進行退貨前,消費者可先透過行動裝置10來取得並顯示可供銷售點終端裝置41取得退貨代碼的資料。行動裝置10可通信連接貨物管理伺服器30。消費者可持行動裝置10執行應用程式,且於應用程式中輸入退貨代碼並傳送退貨代碼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接著,行動裝置10接收貨物管理伺服器30傳送來的對應退貨代碼之換貨資料,應用程式可根據退貨代碼及換貨資料產生退貨條碼,並顯示於行動裝置10的顯示螢幕上。如此,消費者在交寄要退貨的第一商品時,可在把第一商品給店員的同時,以行動裝置10出示此退貨條碼,店員利用銷售點終端裝置41的條碼讀取器讀取此退貨條碼以取得退貨代碼。隨後再由銷售點終端裝置41印出具有退貨條碼的退貨單黏貼於第一商品上,以完成退貨步驟,接著再執行後續的換貨步驟。
在其他實施例中,於應用程式中輸入退貨代碼並傳送退貨代碼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後,可由貨物管理伺服器30依據退貨條碼及換貨資料產生退貨條碼,並將此退貨條碼回傳至行動裝置10。行動裝置10則僅接收並顯示來自貨物管理伺服器30且對應退貨代碼之退貨條碼,而不進行資料之轉換與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消費者亦可在家中利用印表機從終端裝置接收並列印具有利用終端裝置(如上述的行動裝置10或是電腦等)取得的退貨條碼等資料的退貨單,並直接黏貼於第一商品上,再拿至實體店面40退貨,而銷售點終端裝置41即讀取黏貼在第一商品上的退貨單的退貨條碼以取得退貨代碼。
在本實施例中,在實體店面40中更包括多媒體機42通信連接貨物管理伺服器30。當消費者沒有可執行應用程式之行動裝置10可以取得並顯示退貨條碼時,亦可利用多媒體機42來列印具有退貨條碼的退貨單,以便銷售點終端裝置41刷讀取得退貨代碼。當消費者至多媒體機42輸入退貨代碼,多媒體機42會於接收退貨代碼後,傳送退貨代碼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且於多媒體機42接收對應退貨代碼之換貨資料後,會根據退貨代碼及換貨資料產生並列印具有退貨條碼之退貨單,以黏貼於第一商品上。如此,銷售點終端裝置41透過條碼讀取器刷讀退貨單取得退貨代碼。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多媒體機42傳送退貨代碼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後,可由貨物管理伺服器30直接依據退貨代碼及換貨資料產生退貨條碼,並傳送至多媒體機42。多媒體機42接收來自貨物管理伺服器30且對應退貨代碼之退貨條碼,並列印具有退貨條碼之退貨單。在此,多媒體機42僅接收並列印來自貨物管理伺服器30且對應退貨代碼之退貨條碼,而不進行資料之轉換與處理。
接著請參閱第2圖,第2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換貨系統之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之系統架構將不再贅述。在本實施例中,供應商之第二商品係寄倉存放於物流中心60中,因此當供應商欲將第二商品配送至實體店面40時,不需要如第一實施例一般先將第二商品拿至物流中心交寄,而可直接通知物流中心60配送第二商品,以節省更多的物流時間。
在本實施例中的物流中心60會通信連接供應商伺服器20及貨物管理伺服器30,在物流中心60接收來自供應商伺服器20對應第二商品之取貨代碼、換貨資料以及出貨通知時,物流中心60即會配送第二商品至換貨資料中所對應之實體店面40。而物流中心60配送第二商品之前傳送預計出貨資料至供應商伺服器20及貨物管理伺服器30,且於第二商品已送達實體店面40時,物流中心60傳送一送達通知至供應商伺服器20。供應商伺服器20於接收到送達通知後傳送一到貨通知至終端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消費者要拿第一商品至實體店面40退貨時,則是如同第一實施例所述的一般可使用行動裝置10來顯示退貨條碼、自行在家列印具有退貨條碼的退貨單,亦或是至實體店面40利用多媒體機42列印退貨單。如同第一實施例所述,在實體店面40中亦包括多媒體機42通信連接貨物管理伺服器30。當消費者沒有可執行應用程式之行動裝置10以取得並顯示退貨條碼時,即可利用多媒體機42來列印具有退貨條碼的退貨單,並黏貼於第一商品上,以便銷售點終端裝置41刷讀取得退貨代碼。當消費者至多媒體機42輸入退貨代碼,多媒體機42會於接收退貨代碼後,傳送退貨代碼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且於多媒體機42接收對應退貨代碼之換貨資料後,會根據退貨代碼及換貨資料產生並列印具有退貨條碼之退貨單,再黏貼於第一商品上。如此,銷售點終端裝置41透過條碼讀取器刷讀退貨單取得退貨代碼。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多媒體機42傳送退貨代碼至貨物管理伺服器30後,可由貨物管理伺服器30直接依據退貨代碼及換貨資料產生退貨條碼,並傳送至多媒體機42。多媒體機42接收來自貨物管理伺服器30且對應退貨代碼之退貨條碼,並列印具有退貨條碼之退貨單。在此,多媒體機42僅接收並列印來自貨物管理伺服器30且對應退貨代碼之退貨條碼,而不進行資料之轉換與處理。藉此,以省去多媒體機42需要再轉換及處理數據。
雖然本新型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像技術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換貨系統
10‧‧‧行動裝置
20‧‧‧供應商伺服器
30‧‧‧貨物管理伺服器
40‧‧‧實體店面
41‧‧‧銷售點終端裝置
42‧‧‧多媒體機
50、60‧‧‧物流中心
[第1圖] 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換貨系統之示意圖; [第2圖] 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換貨系統之示意圖。
100‧‧‧換貨系統
10‧‧‧行動裝置
20‧‧‧供應商伺服器
30‧‧‧貨物管理伺服器
40‧‧‧實體店面
41‧‧‧銷售點終端裝置
42‧‧‧多媒體機
50‧‧‧物流中心

Claims (12)

  1. 一種換貨系統,包括: 一終端裝置,用以接收並傳送對應一第一商品及一第二商品之一換貨資料及接收一換貨通知; 一供應商伺服器,通信連接該終端裝置,用以接收並傳送該換貨資料及於接收一退貨代碼與一取貨代碼後,據以產生並傳送該換貨通知; 一貨物管理伺服器,通信連接該供應商伺服器,接收來自該供應商伺服器之該換貨資料,根據該換貨資料產生並傳送對應該第一商品之該退貨代碼及對應該第二商品之該取貨代碼,其中該退貨代碼及該取貨代碼為相互對應;以及 一實體店面,該實體店面為該換貨資料中所對應之該實體店面,該實體店面包括一銷售點終端裝置,該銷售點終端裝置通信連接該貨物管理伺服器並接收該退貨代碼及該取貨代碼,當該銷售點終端裝置取得對應該第一商品之該退貨代碼,且該銷售點終端裝置顯示對應該退貨代碼之該取貨代碼時,該實體店面回收對應該退貨代碼之該第一商品,並提供對應該取貨代碼之該第二商品。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換貨系統,更包括一物流中心,該物流中心通信連接該貨物管理伺服器並接收該退貨代碼、該取貨代碼及該換貨資料,且於接收該第二商品後依據該第二商品所對應之該換貨資料配送該第二商品至該實體店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換貨系統,其中於該物流中心配送該第二商品之前傳送一預計出貨資料至該貨物管理伺服器,且於該第二商品已送達該實體店面時,該物流中心傳送一送達通知至該貨物管理伺服器,而該貨物管理伺服器傳送該送達通知至該供應商伺服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換貨系統,更包括一物流中心,該物流中心通信連接該供應商伺服器,於該物流中心接收來自該供應商伺服器對應該第二商品之該取貨代碼、該換貨資料以及一出貨通知時,該物流中心配送該第二商品至該換貨資料中所對應之該實體店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換貨系統,其中該物流中心通信連接該貨物管理伺服器,於該物流中心配送該第二商品之前傳送一預計出貨資料至該貨物管理伺服器及該供應商伺服器,且於該第二商品已送達該實體店面時,該物流中心傳送一送達通知至該供應商伺服器。
  6. 如請求項3或5所述之換貨系統,其中該供應商伺服器於接收到該送達通知後傳送一到貨通知至該終端裝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換貨系統,其中該實體商店更包括一多媒體機通信連接該貨物管理伺服器,該多媒體機於接收該退貨代碼後,傳送該退貨代碼至該貨物管理伺服器,於該多媒體機接收對應該退貨代碼之該換貨資料後,根據該退貨代碼及該換貨資料產生並列印具有一退貨條碼之一退貨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換貨系統,其中該實體商店更包括一多媒體機通信連接該貨物管理伺服器,該多媒體機於接收該退貨代碼後,傳送該退貨代碼至該貨物管理伺服器,以及接收來自該貨物管理伺服器且對應該退貨代碼之一退貨條碼,列印具有該退貨條碼之一退貨單。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換貨系統,其中該終端裝置為一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通信連接該貨物管理伺服器,該行動裝置用以執行一應用程式,且於該應用程式中輸入該退貨代碼並傳送該退貨代碼至該貨物管理伺服器,於該行動裝置接收對應該退貨代碼之該換貨資料後,根據該退貨代碼及該換貨資料產生並顯示一退貨條碼。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換貨系統,其中終端裝置為一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通信連接該貨物管理伺服器,該行動裝置用以執行一應用程式,且於該應用程式接收該退貨代碼後,傳送該退貨代碼至該貨物管理伺服器,以及接收並顯示來自該貨物管理伺服器且對應該退貨代碼之一退貨條碼。
  11.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之換貨系統,其中該銷售點終端裝置於讀取該行動裝置所顯示之該退貨條碼後,列印具有該退貨條碼之一退貨單。
  12.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之換貨系統,更包括一印表機,通信連接該終端裝置,該印表機接收並列印具有該退貨條碼之一退貨單。
TW105214843U 2016-09-29 2016-09-29 換貨系統 TWM545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843U TWM545312U (zh) 2016-09-29 2016-09-29 換貨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843U TWM545312U (zh) 2016-09-29 2016-09-29 換貨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5312U true TWM545312U (zh) 2017-07-11

Family

ID=60049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4843U TWM545312U (zh) 2016-09-29 2016-09-29 換貨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53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2640B (zh) 2016-09-29 2019-03-01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換貨系統及其方法
TWI828401B (zh) * 2022-10-31 2024-01-01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處理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2640B (zh) 2016-09-29 2019-03-01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換貨系統及其方法
TWI828401B (zh) * 2022-10-31 2024-01-01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處理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4025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orders and processing return items
JP2004265196A (ja) 電子棚札と商品との対応付け方法、電子棚札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取得装置
JP7200538B2 (ja) 商品トレースシステム、商品情報管理サーバ、情報端末、商品トレース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M545312U (zh) 換貨系統
JP2020021419A (ja) 即時購買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商品情報管理サーバ、即時購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222769A (ja) 商品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TWI652640B (zh) 換貨系統及其方法
JP2016095587A (ja) 携帯端末装置、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50639B2 (ja) 電子棚札システム
JP2014118259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45916B (zh)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TWI657397B (zh) 跨境代買系統及其代買方法
TWI828401B (zh) 物流處理系統
JP2010277364A (ja) 電子棚札システム
TWI634493B (zh) 適用於以物易物的配送系統與方法
JP2008269303A (ja) 商品の販売システム及び商品の販売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2019215917A (ja) 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買い物支援方法
JP2004265195A (ja) 電子棚札と商品との対応付け方法、電子棚札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取得装置
CN110766108A (zh) 一种用来进行商品销售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2009736A (zh) 商品資訊顯示系統及其方法
JP6203163B2 (ja) 顧客管理装置、顧客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4203408A (ja) 購買システム
JP2014052741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M379121U (en) Fourth Party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TWM643192U (zh) 物流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