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1684U - 雙動圈式喇叭 - Google Patents
雙動圈式喇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41684U TWM541684U TW105213056U TW105213056U TWM541684U TW M541684 U TWM541684 U TW M541684U TW 105213056 U TW105213056 U TW 105213056U TW 105213056 U TW105213056 U TW 105213056U TW M541684 U TWM541684 U TW M54168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annular groove
- magnetic body
- double
- magnet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喇叭領域,尤其是一種能夠同時兼顧高低音頻,且於運作時減少磁場損失之雙動圈式喇叭。
按,動圈式喇叭廣泛應用於諸如電視、電腦、音響、耳機等產品中,鑑於現今消費性電子產品體積越趨輕薄,因此,如何將喇叭安置於薄型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同時維持優異的音量與音質表現,一直都是業者持續努力改進的課題。
動圈式喇叭主要有外磁式和內磁式兩種,但無論是何種動圈式喇叭,就算其強調具有全音域之特性,但實際上,因高、低頻聲波具有不同波長及振幅之特性,在中低頻率範圍內之聲音強度往往低於高音頻率範圍的聲音強度在中低頻範圍呈現一個下滑之趨勢。故於高音頻轉成播放低音頻或是高低音頻同時播放時,由於高低頻率之聲音強度不同,導致使用者聆聽時,常常會出現聲音失真之情況。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感其未臻完善而竭其心智苦心研究,並憑其從事該項產業多年之累積經驗,進而提供一種雙動圈式喇叭,以期可以改善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
本創作之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雙動圈式喇叭,使其在為薄
型化結構同時,兼具高低音之表現品質,以擴展頻帶寬度,加強聲音播放之品質。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雙動圈式喇叭,其包括:一殼體,其係為片狀體,並具有一第一環狀凹槽與一第二環狀凹槽;一第一磁性體,其係設於該殼體內,並位於該第一環狀凹槽之內側;一第二磁性體,其係設於該殼體內,並環設於該第一環狀凹槽與該第二環狀凹槽之間;一第一線圈,其係放置於該第一環狀凹槽內,於通電後與該第一磁性體和該第二磁性體產生磁力效應而振動;一第二線圈,其係放置於該第二環狀凹槽內,於通電後與該第二磁性體產生磁力效應而振動;及一振膜,其係設於該殼體具有該第一環狀凹槽與該第二環狀凹槽之一側,並同時與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相連接,以於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振動時發出聲音。其中,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可為圓形、方形或橢圓形。
此外,該第一環狀凹槽與該第二環狀凹槽係同心之方式設於該殼體上,且該第二環狀凹槽係位於該第一環狀凹槽之外側,以提高磁場之使用效率,減少磁場損失。
較佳者,該振膜中間係凸起形成一凸部,以增加聲音之共鳴性。
如此一來,本創作透過雙動圈與雙磁性體之設計,以增加線圈作動時之驅動力,且由於雙動圈之設置方式使得磁場使用率增加,進而避免磁場損失。同時,兩個線圈可分別產生高、低音頻,使得撥出的聲音在高低音範圍中皆具有相同的聲音強度,而具有良好之聲音品質,同時即使該殼體為薄型片體時,亦不影響撥放品質。
1‧‧‧雙動圈式喇叭
11‧‧‧殼體
111‧‧‧第一環狀凹槽
112‧‧‧第二環狀凹槽
12‧‧‧第一磁性體
13‧‧‧第二磁性體
14‧‧‧第一線圈
15‧‧‧第二線圈
16‧‧‧振膜
161‧‧‧凸部
第1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剖面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清楚了解本創作之內容,謹以下列說明搭配圖式,敬請參閱。
請參閱第1圖和第2圖,其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和剖面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雙動圈式喇叭1,其包括:一殼體11、一第一磁性體12、一第二磁性體13、一第一線圈14、一第二線圈15及一振膜16。
該殼體11係為片狀體,並具有一第一環狀凹槽111與一第二環狀凹槽112,且該第一線圈14及該第二線圈15係分別放置於該第一環狀凹槽111和該第二環狀凹槽112內。該第一磁性體12係設於該殼體11內,並位於該第一環狀凹槽111之內側,而該第二磁性體13係設於該殼體11內,並環設於該第一環狀凹槽111與該第二環狀凹槽112之間。並且,該振膜16係設於該殼體11具有該第一環狀凹槽111與該第二環狀凹槽112之一側,並同時與該第一線圈14和該第二線圈15相連接。
於使用上,該第一線圈14於通電後係與該第一磁性體12和該第二磁性體13產生磁力效應而振動,且同時該第二線圈15亦通電後與該第二磁性體13產生磁力效應而振動,使得與該第一線圈14和該第二線圈15相連接之該振膜16係因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該喇叭1同時具有
該第一線圈14和該第二線圈15,使得高、低音頻能夠各別藉由不同的線圈而產生,以避免使用單一線圈同時播放高低音頻導致強度不一致之情況發生,進而擴展頻帶寬度。喇叭1還能藉由設置該第一磁性體12與該第二磁性體13,使得該第一線圈14和該第二線圈15具有多個驅動來源,進而增加驅動力,亦能藉由增加驅動力而減少磁場損失,使得該第一線圈14和該第二線圈15無須通有較大之電流就能具有足夠之驅動力以發出聲音。並且,於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1係為薄型化之片狀體,使得喇叭1在具有薄型體積之同時,亦能夠藉由上述之雙線圈與雙磁性體之設置,讓喇叭1具有較良好之音質,以維持優異的音量與音質表現。
再者,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環狀凹槽111與該第二環狀凹槽112係同心之方式設於該殼體11上,且該第二環狀凹槽112係位於該第一環狀凹槽111之外側,以此方式便能增加整體之磁力線密集度,同時亦能避免該第一磁性體12和該第二磁性體13兩者之磁場相互干擾導致驅動力下降之情況,進而防止漏磁現象,以進一步減少磁場之損失,使喇叭1維持足夠之驅動力以驅動雙線圈。而在本實施例中係以同心圓之方式設置,但也可以為同心方陣或是同心橢圓等方式設置,並不以此為限,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可以為圓形、矩形、橢圓形等,並不以單一形狀為限。並且,該振膜16中間係凸起形成一凸部161,使得該凸部161與下方之該殼體11表面間具有額外之空間,便能增加聲音之共鳴性,並且該凸部161之邊緣係接近該第一線圈14,亦能夠具有提升高頻響應之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藉由雙線圈之設置,使得喇叭1能夠於播放高、低音頻時具有相同之強度,讓所呈現出之音質較為優良,且該殼體
11亦可為薄型化之片狀體,因此,本創作便能在具有較好之音質的同時,縮小喇叭1之體積。本創作可再藉由雙磁性體之設置,以提升該第一線圈14和該第二線圈15之驅動力,並減少磁場之損失,且透過該第一磁性體12與該第二磁性體13之設置位置,以增加磁場之使用效率,再進一步減少磁場之損失。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雙動圈式喇叭
11‧‧‧殼體
111‧‧‧第一環狀凹槽
112‧‧‧第二環狀凹槽
12‧‧‧第一磁性體
13‧‧‧第二磁性體
14‧‧‧第一線圈
15‧‧‧第二線圈
16‧‧‧振膜
161‧‧‧凸部
Claims (5)
- 一種雙動圈式喇叭,其包括:一殼體,其係具有一第一環狀凹槽與一第二環狀凹槽;一第一磁性體,其係設於該殼體內,並位於該第一環狀凹槽之內側;一第二磁性體,其係設於該殼體內,並環設於該第一環狀凹槽與該第二環狀凹槽之間;一第一線圈,其係放置於該第一環狀凹槽內,於通電後與該第一磁性體和該第二磁性體產生磁力效應而振動;一第二線圈,其係放置於該第二環狀凹槽內,於通電後與該第二磁性體產生磁力效應而振動;及一振膜,其係設於該殼體具有該第一環狀凹槽與該第二環狀凹槽之一側,並同時與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相連接,以於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振動時發出聲音。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動圈式喇叭,其中,該第一環狀凹槽與該第二環狀凹槽係同心之方式設於該殼體上,且該第二環狀凹槽係位於該第一環狀凹槽之外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動圈式喇叭,其中,該殼體係為片狀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雙動圈式喇叭,其中,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係為圓形、方形或橢圓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雙動圈式喇叭,其中,該振膜中間係凸起形成一凸部,以增加聲音之共鳴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3056U TWM541684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雙動圈式喇叭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3056U TWM541684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雙動圈式喇叭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41684U true TWM541684U (zh) | 2017-05-11 |
Family
ID=5937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13056U TWM541684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雙動圈式喇叭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41684U (zh) |
-
2016
- 2016-08-26 TW TW105213056U patent/TWM541684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31779B2 (ja) | 平板スピーカおよび表示装置 | |
KR101578612B1 (ko) | 압전형 스피커 | |
TWM499720U (zh) | 壓電陶瓷雙頻耳機結構 | |
US9860647B2 (en) | High sound quality piezoelectric speaker | |
US10313801B2 (en) | Sound output device comprises a dual speaker including a dynamic speaker and a piezoelectric speaker | |
TWM343997U (en) | Speaker structure | |
TWI530200B (zh) | 揚聲器結構 | |
JP2010062819A (ja) | スピーカ装置 | |
US20170134846A1 (en) | Lattice type speaker and lattice array speaker system having same | |
JP5337885B2 (ja) | スピーカ | |
WO2022222489A1 (zh) | 发声装置 | |
JP2006319626A (ja) | スクリーン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 |
JP5467530B2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JP2009284169A (ja) | ヘッドホン | |
TWM541684U (zh) | 雙動圈式喇叭 | |
CN108834032A (zh) | 喇叭及耳机 | |
WO2010004815A1 (ja) | ヘッドホンユニットおよびヘッドホン | |
WO2013118384A1 (ja) | スピーカ装置 | |
JP5327616B2 (ja) |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 |
CN208402084U (zh) | 喇叭及耳机 | |
TWI621359B (zh) | 高音質壓電式揚聲器 | |
TWM578918U (zh) | Speaker diaphragm material and its structure | |
JP2019047464A (ja) |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 |
US20080101647A1 (en) | Full-range speaker device | |
JP5262998B2 (ja) |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