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1337U - 夾具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夾具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41337U TWM541337U TW106201117U TW106201117U TWM541337U TW M541337 U TWM541337 U TW M541337U TW 106201117 U TW106201117 U TW 106201117U TW 106201117 U TW106201117 U TW 106201117U TW M541337 U TWM541337 U TW M54133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height gauge
- clamping
- block
- semi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關於一種擴管工具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指應用於擴管工具用以夾持管件的夾具裝置。
通常二金屬管對接時,其一金屬管的一端會改變管徑(如擴張管徑)以有助於二金屬管的端部順利形成連接。擴大該金屬管一端的管徑的行為可藉一合適的夾具夾持該金屬管,然後再以一擴管器的擴管端子伸入該金屬管的一端內部。藉由該擴管端子的大小、形狀及移動,可達到擴張該金屬管的管徑的效果。此外為了形成良好的連接效果,該金屬管一端的擴張角度及管徑是具有一定的規範。
美國US 4,526,023號專利揭示的擴管工具的夾具係提供夾持管件的功能,使用者需藉由目視方式來調整該金屬管位在該夾具內部的長度,並以自該金屬管端部起的一預設長度進行擴管,藉此達到改變金屬管端部的管徑及角度。然而以目視方式決定用以進行擴管的該預設長度,準確度明顯不足,因此二金屬管的連接不能達到最佳的結合效果。
美國US 6,199421號專利揭示一砧塊(anvil)配置在一夾具。該砧塊為獨立的活動構件,可隨使用需求安裝在不同的擴管孔中。該砧塊可提供一基準面供金屬管的一端相抵,如此該金屬管位在該夾具內的長度受
到限制,且可自該金屬管一端起形成一合適的擴管長度。然而該金屬管完成定位後,該砧塊需移動轉向且安裝在該金屬管一端,然後該擴管端子再推動該砧塊,並利用該砧塊推擠該金屬管以改變管徑。該專利前案的該砧塊的操作使用明顯不方便。
本創作要解決的是習知夾具裝置無法使金屬管件具有準確的擴管長度的問題,以及習知夾具裝置不方便調整擴管長度的問題。
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夾具裝置,其具有能夠準確且穩定的止擋一管件的一端,藉此該管件的一端可形成一準確的擴管長度,進而使該管件的一端能夠以固定的擴管長度進行管徑改變及角度改變。
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夾具裝置,其具有能夠提供方便操作及使用的效果。
為達上述的目的與功效,該夾具裝置係包含一座體及一高度規。該座體具有複數個夾持通孔。該高度規具有複數個擋部,且該高度規可彈性移動地安裝在該座體,各該擋部位在該座體表面的外側。該高度規移動可使該擋部相對該夾持通孔,且一管件穿置在該座體的該夾持通孔,該管件的一端靠置該擋部且相對一擴管端子。
10‧‧‧夾具裝置
20‧‧‧座體
22‧‧‧第一表面
24‧‧‧第二表面
26‧‧‧夾持通孔
27‧‧‧圓柱孔
28‧‧‧擴張孔
30‧‧‧高度規
32‧‧‧擋部
34‧‧‧接觸部
36‧‧‧唇部
40‧‧‧第一座塊
42‧‧‧第二座塊
44‧‧‧第一夾持面
46‧‧‧第一半圓柱孔
48‧‧‧第一半錐孔
50‧‧‧第二夾持面
52‧‧‧第二半圓柱孔
54‧‧‧第二半錐孔
56‧‧‧軸心線
58‧‧‧延伸線
60‧‧‧偏置量
62‧‧‧容置槽
64‧‧‧復位彈簧
66‧‧‧推片
68‧‧‧位移孔
70‧‧‧限位元件
72‧‧‧第一定位孔
74‧‧‧第二限位孔
76‧‧‧定位元件
78‧‧‧管件
80‧‧‧擴管端子
第1圖係本創作的外觀圖。
第2圖係本創作的第一座塊與第二座塊平面分解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的第一座塊與第二座塊平面組合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擋部相對該夾持通孔的位置示意圖一。
第5圖係本創作擋部相對該夾持通孔的位置示意圖二。
第6圖係本創作的分解圖。
第7圖係本創作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8圖係本創作座體夾持管件及擋部相對管件端部的示意圖一。
第9圖係本創作座體夾持管件及擋部相對管件端部的示意圖二。
第10圖本創作座體夾持管件相對擴管端孔的擴管狀態示意圖一。
第11圖本創作座體夾持管件相對擴管端孔的擴管狀態示意圖二。
第12圖本創作高度規自動位移及定位的動作示意圖。
第13圖係本創作擋部具有接觸部相對擴管端子的動作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圖中揭示一夾具裝置(jig device)10包含一座體(base)20及一高度規(height gage)30的組合。該座體20具有一第一表面22及一第二表面24。依圖式。該第一表面22為該座體20的上表面,該第二表面24為該座體20的下表面。複數個夾持通孔(gripping hole)26在該座體20內且二端連接該第一表面22及該第二表面24。各該夾持通孔26係一圓柱孔27的一端連接一擴張孔(expanding hole)28,該擴張孔28的內緣形成具有傾斜面,且該擴張孔28相鄰該第一表面22。
該座體10係包含一第一座塊40及一第二座塊42。該第一座塊40結合該第二座塊42。該第一座塊40及該第二座塊42的組合具有可彈性開合的結合形式。該高度規30可彈性位移地配置在該座體20的該第一座塊40。該高度規30係具有複數個擋部32,各該擋部32位在該座體20的該第一
表面22的外側,各該擋部32平行該第一表面22。該高度規30的一側具有一唇部36,且該唇部36相對該座體20的側表面。
請參閱第2圖,該第一座塊40的一側為一第一夾持面(first hold surface)44。複數第一半圓柱孔(first semi-cylinder hole)46形成在該第一夾持面44。各該第一半圓柱孔46的一端皆連接一第一半錐孔(first semi-cone hole)48。該第二座塊42的一側為一第二夾持面(second hold surface)50。複數第二半圓柱孔(second semi-cylinder hole)52形成在該第二夾持面50,各該第二半圓柱孔52的一端連接一第二半錐孔(second semi-cone hole)54。
請參閱第3圖,該第一座塊40結合該第二座塊42,則該第一夾持面44相對該第二夾持面50,該第一半圓柱孔46結合該第二半圓柱孔52形成該圓柱孔27,該第一半錐孔48結合該第二半錐孔54形成該擴張孔28。
請參閱第4圖,該夾持通孔26的軸向具有一軸心線56,該軸心線56通過該夾持通孔26的端部的圓心。沿著該夾持通孔26的壁面的軸向具有一延伸線58。該擋部32的一部份位在該軸心線56與該延伸線58之間。請參閱第5圖,該擋部32位在該座體20的位置,可使得該擋部32與該夾持通孔26的端部的圓心之間具有一偏置量60。是以該高度規30的該擋部32的一部份位在該軸心線56與該延伸線58之間。該唇部36相對該擋部32可以形成九十度,如此該高度規30配置在該座體20,可使該唇部36位在該座體20的一側。
請參閱第6、7圖,一容置槽62係形成在該座體20,一復位彈簧64安裝在該容置槽62內。一推片66形成在該高度規30。又本創作包含至少一位移孔68及至少一限位元件70。圖中顯示該位移孔68為一長條孔且數
量為二,該限位元件70的數量與該位移孔68的數量相同。各該位移孔68係形成在該高度規30。
該高度規30安裝在該座體20,該推片66嵌入該容置槽62連結該復位彈簧64。該限位元件70穿過該位移孔68安裝在該座體20,且該限位元件70的一部分位在該位移孔68內。
本創作還包含一第一定位孔72、一第二定位孔74及一定位元件76。該第一定位孔72及該第二定位孔74形成在該高度規30,該定位元件76安裝在該座體20。上述的該定位元件76可以是鋼珠且搭配合適彈簧安裝在該座體20。
根據上述的內容,該夾具裝置10係該座體20上配置可彈性位移的該高度規30。該高度規30具有複數擋部32,且各擋部32的一部分延伸到該夾持通孔26的軸向。該擋部32的端部與該夾持通孔26的端部的圓心間具有一該偏置量60。
請參閱第8、9圖,該座體20產生開合動作用以夾持(for clamping)一管件78。特別是,該管件78被夾持在合適的該夾持通孔26內,調整該高度規30及該管件78的位置,可使該管件78的一端靠置在該高度規30的擋部32,且該管件78的一端相對一擴管端子(expander)80。由於該擋部32用以止擋該管件78,所以在該管件78的一端接觸該擋部32,則該管件78以預設的長度相對該擴張孔28。換言之,該管件78能夠以固定的高度(長度)相對該擴張孔28。
請參閱第10、11圖,由於該擋部32與該夾持通孔26的端部的圓心形成錯位,加上該擴管端子80的外表面為錐狀,所以即使該擋部32有
一部份相對該夾持通孔26,該擋部32不致阻擋該擴管端子80移動朝向該管件78內部。更進一步,該擴管端子80的外表面接觸該擋部32,所以該擴管端子80移動可推動該高度規30,使得該高度規30產生自動移動。此外,該擴管端子80位移過程會擴張該管件78一端的內徑,並且使該管件78一端的管徑及形狀相符該擴張孔28。
由於該高度規30可隨著該擴管端子80的移動而自動位移,所以操作者毋需另外以手動方式來移動該高度規30,所以本創作的操作更顯得非常簡便。
請參閱第12圖,該高度規30位移,該位移孔68對該限位元件70產生相對位移,藉此該限位元件70除了限制該高度規30的位移行程外,二該限位元件70與二該位移孔68的組合,可使該高度規30的移動過程不致產生歪斜,進而使該高度規30具穩定的自動位移效果。此外該高度規30的該唇部36相對該擋部32形成九十度的夾角,且該唇部36位在該座體20一側,如此該高度規30相對該座體20的位移行為具良好的穩定性。
其次,該高度規30產生移動,該第一定位孔72可脫離該定位元件76,且使得該第二定位孔74嵌合該定位元件74。又該高度規30可再受該復位彈簧64的回復力作用而產生彈性位移,進而使得該擋部32能夠相對該夾持通孔26,且該定位元件76嵌入該第一定位孔72。
請參閱第13圖,該高度規30的該擋部32的一端可具有一接觸部34。該接觸部34相對該擋部32形成具夾角的形成,例如該接觸部34可自該擋部32的端緣向上揚起。如此,該擴管端子80移向該管件78時,該擴管端子80的外表面可先接觸該接觸部34,進而該擴管端子80移動導致該高度
規30移動。由於該擴管端子80可以提前推動該高度規30產生位移,所以可降低該擋部32對該擴管端子80的干涉。其次將該擋部32形成向上揚起結構與上述結構實質相同。
綜上所述,本創作利用該高度規30的該擋部32限制該管件78一端穿出該座體20的長度(高度),使得該管件78一端受該擴管端子80的擴張作用後,可以形成最佳的形狀及高度,藉此該管件76連接另一管件(未顯示)可達到最優化的結合效果。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於此項技術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因此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所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0‧‧‧夾具裝置
20‧‧‧座體
22‧‧‧第一表面
24‧‧‧第二表面
26‧‧‧夾持通孔
28‧‧‧擴張孔
30‧‧‧高度規
32‧‧‧擋部
40‧‧‧第一座塊
42‧‧‧第二座塊
Claims (10)
- 一種夾具裝置,係用以夾持一管件,使該管件的一端相對一擴管端子,其包含:一座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相對該第一表面,複數個夾持通孔位在該座體內且連接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各該夾持通孔係一圓柱孔連接一擴張孔,該擴張孔相鄰該第一表面;一高度規,係具有複數個擋部,該高度規安裝在該座體,各該擋部位在該第一表面的外側且平行該第一表面;該高度規移動可使該擋部相對該夾持通孔,該管件穿置在該座體的該夾持通孔,該管件的一端靠置該擋部且相對該擴管端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具裝置,其中該夾持通孔的軸向具有一軸心線,該軸心線通過該夾持通孔的端部的圓心,沿著該夾持通孔的壁面的軸向具有一延伸線,該擋部的一部份位在該軸心線與該延伸線之間用以止擋該管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具裝置,更包含一容置槽、一復位彈簧及一推片,其中該容置槽形成在該座體,該復位彈簧安裝在該容置槽內,該推片形成在該高度規,該高度規安裝在該座體,該推片嵌入該容置槽連結該彈簧,該高度規藉該復位彈簧的變形以產生彈性位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夾具裝置,更包含一位移孔及一限位元件,其中該位移孔為一長條孔形成在該高度規,該限位元件穿過該位移孔安裝在該座體,且該限位元件的一部分位在該位移孔內,該高度規產生移動,則該位移孔對該限位元件產生相對位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夾具裝置,更包含一第一定位孔、一第二定孔及一定位元件,該第一定位孔及該第二定位孔形成在該高度規, 該定位元件安裝在該座體,該高度規產生移動,該第一定位孔脫離該定位元件,使得該第二定位孔嵌合該定位元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具裝置,其中該高度規係可彈性位移地安裝在該座體;該擴管端子移向該管件的軸向內部,該擴管端子的外表面用以推迫該擋部使得該高度規自動產生位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夾具裝置,更包含一容置槽、一復位彈簧及一推片,其中該容置槽形成在該座體,該彈簧安裝在該容置槽內,該推片形成在該高度規,該高度規安裝在該座體,該推片嵌入該容置槽連結該彈簧,該高度規藉該復位彈簧的變形以產生彈性位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6項所述之夾具裝置,其中該座體包含一第一座塊及一第二座塊,該第一座塊具有一第一夾持面,以及具有複數第一半圓柱孔形成在該第一夾持面,各該第一半圓柱孔的一端皆連接一第一半錐孔;該第二座塊具有一第二夾持面,以及複數第二半圓柱孔形成在該第二夾持面,各該第二半圓柱孔的一端連接一第二半錐孔;該第一座塊結合該第二座塊,該第一座塊及該第二座塊的組合具有可彈性開合的結合形式,該第一夾持面相對該第二夾持面,該第一半圓柱孔結合該第二半圓柱孔形成該圓柱孔,該第一半錐孔結合該第二半錐孔形成該擴張孔,該高度規可彈性位移地安裝在該第一座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夾具裝置,更包含一接觸部,該接觸部形成在該擋部,該擴管端子移向該管件的軸向內部,該擴管端子的外表面接觸該接觸部且推迫該擋部使得該高度規自動產生位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具裝置,其中該高規度一側具有一唇部,該唇部相對該擋部具有夾角,該高度規安裝在該座體,該唇部相對該座體的一側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201117U TWM541337U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夾具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201117U TWM541337U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夾具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41337U true TWM541337U (zh) | 2017-05-11 |
Family
ID=5937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201117U TWM541337U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夾具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4133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94235A (zh) * | 2018-06-29 | 2018-12-14 | 平湖市钱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棒料的夹持机构 |
TWI660797B (zh) * | 2017-12-19 | 2019-06-01 | 邱宗堯 | 擴管器的夾管模具防脫結構 |
-
2017
- 2017-01-20 TW TW106201117U patent/TWM541337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0797B (zh) * | 2017-12-19 | 2019-06-01 | 邱宗堯 | 擴管器的夾管模具防脫結構 |
CN108994235A (zh) * | 2018-06-29 | 2018-12-14 | 平湖市钱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棒料的夹持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60776A (en) | Main spindle device for machine tools | |
EP3954933A1 (en) | Connecting device for piping | |
TWM541337U (zh) | 夾具裝置 | |
AU657318B2 (en) | Pipe expanding pliers | |
CN104668593A (zh) | 涨套式薄壁外套筒装夹工装 | |
US9481074B2 (en) | Locking plier jaws | |
WO2015066315A3 (en) | Hand held flaring tool | |
CN211277158U (zh) | 一种柔性焊接夹具 | |
US1627288A (en) | Apparatus for joining or connecting pipes | |
KR101397983B1 (ko) | 뒷댐재 용접용 고정지그 | |
US1505409A (en) | Pipe-flanging tool | |
JP2006198689A (ja) | 罫書き治具 | |
US9981301B1 (en) | Tube jig device | |
TWM557147U (zh) | 擴管裝置之夾管結構 | |
JP6708352B2 (ja) | 工具交換装置及び工具交換システム | |
JP6624964B2 (ja) | 部品組み付け治具 | |
JP2005153037A (ja) | スナップリング組付装置 | |
CN110919570A (zh) | 内胀式夹具 | |
CN206509433U (zh) | 夹具装置 | |
JP2014213433A (ja) | ワーク固定機構 | |
JP2010149216A (ja) | リング状クリップの取付治具および取付方法 | |
US20200338621A1 (en) | Pipe enlarging device | |
JP2019130576A (ja) | フレア工具 | |
US2362941A (en) | Penetrator chuck retainer | |
CN209986023U (zh) | 一种扩孔整形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