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0759U - 腳輪樞軸結構 - Google Patents

腳輪樞軸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0759U
TWM540759U TW105220070U TW105220070U TWM540759U TW M540759 U TWM540759 U TW M540759U TW 105220070 U TW105220070 U TW 105220070U TW 105220070 U TW105220070 U TW 105220070U TW M540759 U TWM540759 U TW M54075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haft
head
cone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20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ng-Chaing Yang
Original Assignee
Teng-Chaing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Chaing Yang filed Critical Teng-Chaing Yang
Priority to TW105220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0759U/zh
Publication of TWM540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0759U/zh

Links

Landscapes

  • Legs For Furniture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腳輪樞軸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腳輪組裝結構,尤指一種用於連結腳輪與椅腳之腳輪樞軸結構。
按,習知一種腳輪軸結構,如第10圖所示,其包括直軸50、S型扣環51及塑膠扣環52,該直軸50具有上、下環溝(53)(54),該塑膠扣環52於其內面對應於直軸50上環溝53處設有一周凸緣521,且該塑膠扣環52套設於直軸50頂端外,並使其內面凸緣521卡設於直軸50之上環溝53,另該S型扣環51扣設於直軸50之下環溝54,又該直軸50應用於該金屬材質(鋁合金)所製成之椅腳處,組裝時以塑膠扣環52端置入該椅腳孔60內,讓塑膠扣環52能抵觸該椅腳孔60,進而間隔該直軸50與椅腳孔60之間的金屬碰撞,欲藉此達到消除噪音之目的,但詳觀上述習知結構不難發覺其尚存有些許不足之處,主要原因係歸如下:(一)、該塑膠扣環52直孔狀套設於該直軸50,因此當其間隙過小時,該塑膠扣環52將不易置入,且容易裂開而損壞,因此存在有難以組裝之缺點,又當其間隙過大時,該塑膠扣環52則容易自行脫落,又該過大間隙也會讓塑膠扣環52易晃動與加速磨耗,因此防止金屬碰撞噪音之效果不佳,又因為塑膠扣環52與直軸50的尺寸上的容錯率低,間隙較大,亦存在有不良品的增加與無法完全消除噪音之問題點;(二)、該直軸50需要加工有下環溝54以提供S型扣環51 的組裝,使該直軸50的加工成本提高,又該下環溝54為形成S型扣環51足夠的收縮空間,尚需要加工形成較深的下環溝54,且該S型扣環51與下環溝54之間形成金屬接觸,因此仍會產生有金屬碰撞之噪音。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腳輪樞軸結構。
一軸桿於一端形成有一頭部,且該軸桿鄰接該頭部設有一錐體,又該錐體由頭部端向遠離頭部端呈圓錐狀漸擴,且該錐體與頭部之間形成內凹狀,讓該頭部朝向錐體方向形成有一擋止平面,一軸套呈帽狀形成有一底緣開口與一頂蓋部,且該軸套由底緣開口向頂蓋部方向開設有一錐狀內縮的錐形孔,又該軸套於錐形孔的底部相通有一容置室,而該容置室於鄰近該錐形孔位置形成有一抵靠平面,又該軸套以底緣開口端套設於該軸桿之頭部端,使該頭部順勢沿著該軸套之錐形孔滑入容置室內,並由該擋止平面抵觸於該抵靠平面,阻擋軸套脫離該軸桿,同時該軸套之錐形孔抵壓於該軸桿之錐體,進而形成軸套對軸桿的套設限位,另該容置室容積大於該頭部體積,藉此於該軸桿頭部與該軸套頂蓋部之間形成有一擠壓空間。
其中,該軸桿於鄰近該錐體處凹設有一環槽,並於環槽內裝設有一C形扣件。
其中,該軸套為尼龍(Nylon)材質所一體成型,且該軸套以塑膠射出方式膠合有一PU層,又該PU層呈環狀結合於軸套的頂蓋部與底緣開口之間,且該PU層為一種聚氨酯(Polyurethane;簡稱PU)材質。
其中,該軸套於外周表面開設有一環溝,並於該環溝內裝設有一C形扣件。
其中,該軸套為尼龍(Nylon)材質所一體成型,且該軸套以塑膠射出方式膠合有一PU層,又該PU層呈環狀結合於軸套的頂蓋部與環溝之間,且該PU層為一種聚氨酯(Polyurethane;簡稱PU)材質。
其中,該軸桿中段處凸設有一環體,且該環體於朝向錐體一面形成有一斜角圈。
其中,該軸桿以套設有軸套之另一端插入至一腳輪內,並讓該腳輪抵觸該環體而形成限位。
其中,該軸桿以套設有軸套的一端插入至一椅腳之組接孔內,並由該軸套之頂蓋部擠壓該組接孔底面,讓該軸套以錐形孔沿著該軸桿之錐體形成斜向外擠,並由該軸套與軸桿之間的擠壓空間形成變形餘隙,進而擠壓該軸套緊貼於該椅腳之組接孔,藉此提高其軸桿與椅腳之間的防噪音效果。
本創作的第一主要目的在於,該軸套之錐形孔貼合於該軸桿之錐體,並以此形成錐體對軸套的支撐,再配合該軸套之容置室容積大於該頭部體積,讓容置室於頭部與頂蓋部之間形成有擠壓空間,又該軸桿能讓軸套之頂蓋部抵壓於該組接孔的底部,透過對頂蓋部的抵壓與擠壓空間所提供的變形量,使軸套之錐形孔周緣能沿著軸桿之錐體形成斜向外推, 透過軸套的變形能成與椅腳之組接孔的緊密貼合,藉此有效的完全阻隔軸桿與椅腳的碰撞噪音。
本創作的第二主要目的在於,該軸套以底緣開口端套向該軸桿之頭部,讓軸桿之頭部能沿著軸套之錐形孔擠壓滑入容置室內,令軸套能輕易的組裝於軸桿,又該頭部之擋止平面能阻擋該容置室之抵靠平面,藉此形成軸桿與軸套的穩定扣合,藉此形成易裝難拆之組合效果。
本創作的第三主要目的在於,該軸套於外周表面開設有一環溝,並於該環溝內裝設有一C形扣件,利用該C形扣件抵壓該椅腳而形成固定功能,並透過環溝一體成型的開設於該軸套位置,藉此能節省加工軸桿所需的成本,又該環槽能容許C形扣件直接擠壓而產生些許變形,使C形扣件與軸桿之間亦能透過軸套消除之間的碰撞噪音,進而提高其實用性。
本創作的第四主要目的在於,該軸套為尼龍(Nylon)材質所一體成型,且該軸套以塑膠射出方式膠合有一PU層,而該PU層為一種聚氨酯(Polyurethane;簡稱PU)材質,藉由該PU層能提高軸套之表面彈性,讓軸套具有更佳的防碰撞噪音效果,並透過PU層之材料特性克服軸套過硬易裂之缺點,使軸套之耐用性具有明顯的提升。
本創作的第五主要目的在於,該軸套呈帽狀形成有頂蓋部、錐形孔及容置室,藉此能提高軸套之結構強度,讓軸套不易發生破損或裂開之情況,並透過使用者的重量亦能進一步對軸桿形成擠壓,讓軸套與腳輪之組接孔保持穩定的緊壓狀態,使其腳輪的滑移更加平穩及省力。
本創作的第六主要目的在於,當使用者欲更換新腳輪時,能直接施力將軸桿拉出該組接孔,同時該軸套能利用擠壓空間形成軸桿之頭 部的位移,讓軸套之錐形孔與軸桿之錐體形成未擠壓狀態,進而降低軸套與組接孔之間的阻力,並利用擋止平面與抵靠平面的平面阻擋而同步取出該軸套,俾以兼具有容易更換之實用性。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創作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本創作〕
A‧‧‧擠壓空間
10‧‧‧軸桿
11‧‧‧頭部
111‧‧‧擋止平面
12‧‧‧錐體
13‧‧‧環體
131‧‧‧斜角圈
14‧‧‧環槽
15‧‧‧C形扣件
20‧‧‧軸套
21‧‧‧底緣開口
22‧‧‧頂蓋部
23‧‧‧錐形孔
24‧‧‧容置室
241‧‧‧抵靠平面
25‧‧‧PU層
26‧‧‧環溝
27‧‧‧C形扣件
28‧‧‧PU層
30‧‧‧腳輪
40‧‧‧椅腳
41‧‧‧組接孔
〔習知〕
50‧‧‧直軸
51‧‧‧S型扣環
52‧‧‧塑膠扣環
521‧‧‧周凸緣
53‧‧‧上環溝
54‧‧‧下環溝
60‧‧‧椅腳孔
第1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剖視圖。
第4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之組裝狀態示意圖(一)。
第6圖係本創作之組裝狀態示意圖(二)。
第7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8圖係本創作再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9圖係本創作又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10圖係習知之軸桿剖視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先請由第1圖、第2圖與第3圖所示觀之,一種腳輪樞軸結構,其包括有:一軸桿10及一軸套20,一軸桿10於一端形成有一頭部11, 該軸桿10鄰接該頭部11設有一錐體12,又該錐體12由頭部11端向遠離頭部11端呈圓錐狀漸擴,且該錐體12與頭部11之間形成內凹狀,讓該頭部11朝向錐體12方向形成有一擋止平面111,另該軸桿10中段處凸設有一環體13,且該環體13於朝向錐體12一面形成有一斜角圈131,該軸桿10於鄰近該錐體12處凹設有一環槽14,並於環槽14內裝設有一C形扣件15,一軸套20呈帽狀形成有一底緣開口21與一頂蓋部22,該軸套20由底緣開口21向頂蓋部22方向開設有一錐狀內縮的錐形孔23,又該軸套20於錐形孔23的底部相通有一容置室24,而該容置室24於鄰近該錐形孔23位置形成有一抵靠平面241,又該軸套20以底緣開口21端套設於該軸桿10之頭部11端,使該頭部11順勢沿著該軸套20之錐形孔23滑入容置室24內,並由該擋止平面111抵觸於該抵靠平面241,阻擋軸套20脫離該軸桿10,同時該軸套20之錐形孔23抵壓於該軸桿10之錐體12,進而形成軸套20對軸桿10的套設限位,另該容置室24容積大於該頭部11體積,藉此於該軸桿10頭部11與該軸套20頂蓋部22之間形成有一擠壓空間A,其中,該軸桿10以套設有軸套20之另一端插入至一腳輪30內,並讓該腳輪30抵觸該環體13而形成限位,又該軸桿10以套設有軸套20的一端插入至一椅腳40之組接孔41內,並由該軸套20之頂蓋部22擠壓該組接孔41底面,讓該軸套20以錐形孔23沿著該軸桿10之錐體12形成斜向外擠,並由該軸套20與軸桿10之間的擠壓空間A形成變形餘隙,進而擠壓該軸套20緊貼於該椅腳40之組接孔41,藉此提高其軸桿10與椅腳40之間的防噪音效果。
其實際使用之功效,再請由第2圖連續至第5圖所示觀之,該軸套20以底緣開口21端套向該軸桿10之頭部11,讓軸桿10之頭部11 能沿著軸套20之錐形孔23擠壓滑入容置室24內,令軸套20能輕易的組裝於軸桿10,又該頭部11之擋止平面241能阻擋該容置室24之抵靠平面241,藉此形成軸桿10與軸套20的穩定扣合,藉此形成易裝難拆之組合效果,同時該軸套20之錐形孔23貼合於該軸桿10之錐體12,並以此形成錐體12對軸套20的支撐,再配合該軸套20之容置室24容積大於該頭部11體積,讓容置室24於頭部11與頂蓋部22之間形成有擠壓空間A,另將C形扣件15設置於該軸桿10之環槽14處,即完成其結構組合,當欲後軸桿10連結該腳輪30與椅腳40時,先將軸桿10未設有軸套20之一端插入該腳輪30,讓腳輪30抵壓於該軸桿10之環體13,再以軸桿10套設有軸套20的一端插入該椅腳40之組接孔41,此時該軸套20的外周緣是剛好抵觸於該阻接孔41,且該C形扣件15受到組接孔41的擠壓而產生有外推力,進而形成軸桿10與椅腳40之間的防脫離效果,再進一步推入軸桿10能讓軸套20之頂蓋部22抵壓於該組接孔41的底部,透過對頂蓋部22的抵壓與擠壓空間A所提供的變形量,使軸套20之錐形孔23周緣能沿著軸桿10之錐體12形成斜向外推,透過軸套20的變形能成與椅腳40之組接孔41的緊密貼台,藉此有效的完全阻隔軸桿10與椅腳40的碰撞噪音,再進一步說明,當使用者乘坐於椅具上時,該使用者的重量亦能進一步對軸桿10形成擠壓,讓軸套20與腳輪40之組接孔41保持穩定的緊壓狀態,使其腳輪40的滑移更加平穩及省力,又該軸套20呈帽狀形成有頂蓋部22、錐形孔23及容置室24,藉此能提高軸套20之結構強度,讓軸套20不易發生破損或裂開之情況,另外該椅腳40能下壓於該軸桿10之斜角圈131,藉此提高椅腳40與軸桿10的固定效果,再者,如第6圖所示觀之,當使用者欲更換新腳輪時,能直 接施力將軸桿10拉出該組接孔41,同時該軸套20能利用擠壓空間A形成軸桿10之頭部11的位移,讓軸套20之錐形孔23與軸桿10之錐體12形成未擠壓狀態,進而降低軸套20與組接孔41之間的阻力,並利用擋止平面111與抵靠平面241的平面阻擋而同步取出該軸套20,俾以兼具有容易更換之實用性。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再請由第7圖所示觀之,該軸套20為尼龍(Nylon)材質所一體成型,且該軸套20以塑膠射出方式膠合有一PU層25,又該PU層25呈環狀結合於軸套20的頂蓋部22與底緣開口21之間,且該PU層25為一種聚氨酯(Polyurethane;簡稱PU)材質,藉由該PU層25能提高軸套20之表面彈性,讓軸套20具有更佳的防碰撞噪音效果,並透過PU層25之材料特性克服軸套20過硬易裂之缺點,使軸套20之耐用性具有明顯的提升。
本創作又一實施例,再請由第8圖所示觀之,該軸套20於外周表面開設有一環溝26,並於該環溝26內裝設有一C形扣件27,利用該C形扣件27抵壓該椅腳40而形成固定功能,並透過環溝26一體成型的開設於該軸套20位置,讓軸桿10不必另外加工有提供C形扣件15設置的環槽14(如同第3圖所示),藉此能節省加工軸桿10所需的成本,又該環槽26能容許C形扣件27直接擠壓而產生些許變形,使C形扣件15與軸桿10之間亦能透過軸套20消除之間的碰撞噪音,進而提高其實用性,本創作再一實施例,續請參閱第9圖所示,該軸套20為尼龍(Nylon)材質所一體成型,且該軸套20以塑膠射出方式膠合有一PU層28,又該PU層28呈環狀結合於軸套20的頂蓋部22與環溝26之間,且該PU層28為一種聚氨酯 (Polyurethane;簡稱PU)材質,藉由該PU層28能提高軸套20之表面彈性,讓軸套20具有更佳的防碰撞噪音效果,並透過PU層28之材料特性克服軸套20過硬易裂之缺點,使軸套20之耐用性具有明顯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新型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軸桿
11‧‧‧頭部
12‧‧‧錐體
13‧‧‧環體
131‧‧‧斜角圈
14‧‧‧環槽
15‧‧‧C形扣件
20‧‧‧軸套
21‧‧‧底緣開口
22‧‧‧頂蓋部
23‧‧‧錐形孔
24‧‧‧容置室

Claims (8)

  1. 一種腳輪樞軸結構,其包括有:一軸桿,該軸桿於一端形成有一頭部,且該軸桿鄰接該頭部設有一錐體,又該錐體由頭部端向遠離頭部端呈圓錐狀漸擴,且該錐體與頭部之間形成內凹狀,讓該頭部朝向錐體方向形成有一擋止平面;以及一軸套,該軸套呈帽狀形成有一底緣開口與一頂蓋部,且該軸套由底緣開口向頂蓋部方向開設有一錐狀內縮的錐形孔,又該軸套於錐形孔的底部相通有一容置室,而該容置室於鄰近該錐形孔位置形成有一抵靠平面,又該軸套以底緣開口端套設於該軸桿之頭部端,使該頭部順勢沿著該軸套之錐形孔滑入容置室內,並由該擋止平面抵觸於該抵靠平面,阻擋軸套脫離該軸桿,同時該軸套之錐形孔抵壓於該軸桿之錐體,進而形成軸套對軸桿的套設限位,另該容置室容積大於該頭部體積,藉此於該軸桿頭部與該軸套頂蓋部之間形成有一擠壓空間。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腳輪樞軸結構,其中,該軸桿於鄰近該錐體處凹設有一環槽,並於環槽內裝設有一C形扣件。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腳輪樞軸結構,其中,該軸套為尼龍(Nylon)材質所一體成型,且該軸套以塑膠射出方式膠合有一PU層,又該PU層呈環狀結合於軸套的頂蓋部與底緣開口之間,且該PU層為一種聚氨酯(Polyurethane;簡稱PU)材質。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腳輪樞軸結構,其中,該軸套於外周表面開設有一環溝,並於該環溝內裝設有一C形扣件。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腳輪樞軸結構,其中,該軸套為尼龍 (Nylon)材質所一體成型,且該軸套以塑膠射出方式膠合有一PU層,又該PU層呈環狀結合於軸套的頂蓋部與環溝之間,且該PU層為一種聚氨酯(Polyurethane;簡稱PU)材質。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4項所述之腳輪樞軸結構,其中,該軸桿中段處凸設有一環體,且該環體於朝向錐體一面形成有一斜角圈。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腳輪樞軸結構,其中,該軸桿以套設有軸套之另一端插入至一腳輪內,並讓該腳輪抵觸該環體而形成限位。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4項所述之腳輪樞軸結構,其中,該軸桿以套設有軸套的一端插入至一椅腳之組接孔內,並由該軸套之頂蓋部擠壓該組接孔底面,讓該軸套以錐形孔沿著該軸桿之錐體形成斜向外擠,並由該軸套與軸桿之間的擠壓空間形成變形餘隙,進而擠壓該軸套緊貼於該椅腳之組接孔,藉此提高其軸桿與椅腳之間的防噪音效果。
TW105220070U 2016-12-30 2016-12-30 腳輪樞軸結構 TWM540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20070U TWM540759U (zh) 2016-12-30 2016-12-30 腳輪樞軸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20070U TWM540759U (zh) 2016-12-30 2016-12-30 腳輪樞軸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0759U true TWM540759U (zh) 2017-05-01

Family

ID=59371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20070U TWM540759U (zh) 2016-12-30 2016-12-30 腳輪樞軸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0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3349B (zh) * 2018-10-02 2020-05-11 達霆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扣件結構及扣件結構之組裝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3349B (zh) * 2018-10-02 2020-05-11 達霆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扣件結構及扣件結構之組裝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00943A5 (zh)
TWI613101B (zh) 腳輪樞軸結構
TWM540759U (zh) 腳輪樞軸結構
TWM579596U (zh) Caster pivot structure with double elastic ring
CN203892346U (zh) 扣式吸盘挂钩
TWM522874U (zh) 車用儀表板面板更換結構
CN111379783B (zh) 具有双弹性圈的脚轮枢轴结构
CN205744855U (zh) 一种挂钩可旋转定位的吸盘
TWM415217U (en) Holding device
TWM541239U (zh) 層架的組裝結構
TWM551030U (zh) 椅子組合結構
TWM569589U (zh) Chair support surface structure
TWM410808U (en) Sucking-disc type hanging hook structure
TWM472764U (zh) 管接結合結構改良
TWM271113U (en) Connect univesally structure improvement
TWM590114U (zh) 可變跨距之自行車踏板
TWM494227U (zh) 按壓式吸盤
TWM512072U (zh) 按壓吸盤結構改良
CN203805626U (zh) 脚轮结构改良
JPH0475246U (zh)
TWM320526U (en) Structure of bowel body for bicycles
JPH0469042U (zh)
TWM478390U (zh) 椅背、l型支臂及底盤一體成型結構
JPS585571Y2 (ja) ハンガ−
KR200469538Y1 (ko) 의자등받이 연결용 연결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