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0073U - 剎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剎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0073U
TWM540073U TW105217445U TW105217445U TWM540073U TW M540073 U TWM540073 U TW M540073U TW 105217445 U TW105217445 U TW 105217445U TW 105217445 U TW105217445 U TW 105217445U TW M540073 U TWM540073 U TW M5400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brake device
disposed
control unit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7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ong-xiang Xu
Original Assignee
Magy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yco Corp filed Critical Magyco Corp
Priority to TW105217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0073U/zh
Publication of TWM540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0073U/zh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Description

剎車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剎車裝置,特別指一種便於使者藉由踩踏方式同時對所有輪體進行剎車或解鎖之剎車裝置。
按,通常在運送大量物品、食材時,為了節省人力需求及加快完成的速度,經常會選擇推車、移動物架或餐車等使用輪體移動之設備進行運送。然而,該些設備所設置之輪體之控制方式主要係為單輪控制。
因此,當該設備設有四個車輪,若要令該設備處於剎車狀態時,使用者就必須單獨將每個車輪之剎車器踩下才能進行剎車,或者單獨將每個車輪之剎車器解鎖才能進行移動,對使用者而言相當費時且不便而不具效益。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創作人經多年苦心潛心研究、思索並設計出一種便於使用者藉由踩踏方式同時對所有輪體進行剎車之剎車裝置,以期針對習知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剎車裝置,具 有控制單元、複數腳輪單元及連動單元,且該連動單元係與該控制單元及該些腳輪單元相連接,可藉由該控制單元控制該連動單元,進而令該些腳輪單元形成一鎖定狀態或一解鎖狀態,因此,當本創作應用於如先前技術所述之推車、移動物架或餐車等使用輪體移動之設備時,使用者就無須單獨將每個輪體進行剎車,而是藉由踩踏該控制單元之鎖定踏板或解鎖踏板就可令該些腳輪單元形成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對使用者而言相當便利,且可省下不少時間。
因此,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為一種剎車裝置,係包括:至少一控制單元,係具有一底座、一鎖定踏板及一解鎖踏板,且該鎖定踏板及該解鎖踏板係樞接結合於該底座中;複數腳輪單元,係具有一輪體、一承載座及一剎車組件,該輪體設置於該承載座內,且該承載座並與該剎車組件組接結合;以及一連動單元,係與該些控制單元及該些腳輪單元相連接,而該連動單元係包括複數連動桿及轉片,且該轉片係設置於該底座上方,該些連動桿於與該些輪體單元相對應卡合處設有一凸部,而位於與該些控制單元之鎖定踏板及解鎖踏板相對應抵接處設有一凸肋;其中,當下壓該鎖定踏板時,則令該連動單元遵循第一方向連動並藉由該凸部與該剎車組件抵接,進而令該輪體形成一鎖定狀態;然而,當下壓該解鎖踏板時,則令該連動單元遵循第二方向連動並解除該凸部與該剎車組件之抵接,進而令該輪體形成一解鎖狀態。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些控制單元相對應設置於該連動單元之兩端。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些連動桿皆包括一第一連桿及兩第二連桿,並於該第一連桿之兩端設有該凸部, 該些第二連桿之一端係連接於該第一連桿之兩端側,而另一端則設有該凸肋。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鎖定踏板及該解鎖踏板之一端皆具有一與該凸肋抵接之抵接部,而另一端皆為一踩踏部。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底座之上方設有至少一開口,係令該鎖定踏板及該解鎖踏板之抵接部伸出並與該凸肋相抵接。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更具有一回復組件,該回復組件係包括一止擋件、一活動件及一彈性件,該彈性件設於該止擋件與該活動件間,而該止擋件與該活動件樞接結合於該控制單元之底座中,且該止擋件具有複數擋部,該些擋部係部分與一設於該底座之限位塊相抵接,以避免該止擋件受到該活動件移動時帶動。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活動件亦設有一擋部,且該擋部係與該解鎖踏板相抵接,當下壓該解鎖踏板時,則令該彈性件伸長,若釋放該解鎖踏板,則該解鎖踏板係受到該彈性件回復原長度之力量而回復至定位。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鎖定踏板及該解鎖踏板皆略呈L型。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剎車組件更包括一限位件,該限位件中具有一凹槽,且該凹槽中設有一孔洞,係令一連接柱穿設於該孔洞並與一設於該限位件下方之抵壓件相連接,而該連接柱之外側相對應該限位件上方係設有一彈性結構,藉由該彈性結構避免該抵壓件直接抵壓於該輪體,當該 凸部與該連接柱抵接時,該連接柱得以克服該彈性結構向上之彈力而下降,使該抵壓件抵壓於該輪體,進而令該輪體無法轉動。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及該些腳輪單元更分別具有一上蓋,分別設置於該底座及該剎車組件上方,以限定該連動單元與該控制單元及該些腳輪單元之結合位置。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剎車裝置係設置於一板體之底部。
承上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剎車裝置係設置於一箱體之底部。
綜上所述,本案不但在空間型態上確屬創新,並能較習用物品增進上述多項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新型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1‧‧‧剎車裝置
10‧‧‧控制單元
11‧‧‧底座
111‧‧‧開口
112‧‧‧限位塊
12‧‧‧鎖定踏板
13‧‧‧解鎖踏板
121、131‧‧‧抵接部
122、132‧‧‧踩踏部
14‧‧‧回復組件
141‧‧‧止擋件
142‧‧‧活動件
1411、1421‧‧‧擋部
143‧‧‧彈性件
15‧‧‧上蓋
20‧‧‧腳輪單元
21‧‧‧輪體
22‧‧‧承載座
23‧‧‧剎車組件
231‧‧‧限位件
2311‧‧‧凹槽
2312‧‧‧孔洞
232‧‧‧連接柱
233‧‧‧抵壓件
234‧‧‧彈性結構
24‧‧‧上蓋
30‧‧‧連動單元
31‧‧‧連動桿
311‧‧‧第一連桿
312‧‧‧第二連桿
32‧‧‧轉片
33‧‧‧凸部
34‧‧‧凸肋
2‧‧‧箱體
第1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部分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控制單元之底座之仰視圖。
第4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踏板與第二連桿在未鎖定時之立體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第一連桿與輪體單元在未鎖定時之 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在未鎖定時之仰視圖。
第7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踏板與第二連桿在鎖定時之立體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第一連桿與輪體單元在鎖定時之示意圖。
第9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在鎖定時之仰視圖。
第10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控制單元之後視剖視圖。
第11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作動示意圖。
第12圖為本創作剎車裝置之實施例圖。
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本創作為一種剎車裝置1,係包括:至少一控制單元10,係具有一底座11、一鎖定踏板12及一解鎖踏板13,且該鎖定踏板12及該解鎖踏板13係樞接結合於該底座11中;複數腳輪單元20,係具有一輪體21、一承載座22及一剎車組件23,該輪體21設置於該承載座22內,且該承載座22並與該剎車組件23組接結合;以及一連動單元30,係與該些控制單元10及該些腳輪單元20相連接,而該連動單元30係包括複數連動桿31及轉片32,且該轉片32係設置於該底座11上方,該些連動桿31於與該些輪體單元20相對應卡合處設有一凸部33,而位於與該些控制單元10之鎖定踏板12及解鎖踏板13相對應抵接處設有一凸肋34;其中,當下壓該鎖定踏板12時,則令該連動單元30遵循第一方向連動並藉由該凸部33與該剎車組件23抵接,進而令該輪體21形成一鎖定狀態;然而,當下 壓該解鎖踏板13時,則令該連動單元30遵循第二方向連動並解除該凸部33與該剎車組件23之抵接,進而令該輪體21形成一解鎖狀態。
當具有複數之控制單元10時,則會相對應設置於該連動單元30之兩端(如第1圖所示),但僅具有一個控制單元10時,則會設置於該連動單元30之一端。
接著,請詳閱第2圖所示,詳細說明該控制單元10該些腳輪單元20及該連動單元30之構造:該控制單元10所包括之該鎖定踏板12及該解鎖踏板13皆略呈L型,且一端皆具有一與該凸肋34抵接之抵接部121、131,而另一端皆為一踩踏部122、132。而該底座11之上方設有至少一開口111,係令該鎖定踏板12及該解鎖踏板13之抵接部121、131伸出並與該凸肋34相抵接。此外,該控制單元10更具有一回復組件14,該回復組件14係包括一止擋件141、一活動件142及一彈性件143,該彈性件143設於該止擋件141與該活動件142間,而該止擋件141與該活動件142樞接結合於該控制單元10之底座11中,且該止擋件141具有複數擋部1411,該些擋部1411係部分與一設於該底座11之限位塊112相抵接,該限位塊112之位置如第3圖所示,以避免該止擋件141受到該活動件142移動時帶動。當中,該活動件142亦設有一擋部1421,且該擋部1421係與該解鎖踏板13相抵接,當下壓該解鎖踏板13時,則令該彈性件143伸長,若釋放該解鎖踏板13,則該解鎖踏板13係受到該彈性件143回復原長度之力量而回復至定位。
該些腳輪單元20所包括之剎車組件23更包括一限 位件231,該限位件231中具有一凹槽2311,且該凹槽231中設有一孔洞2312,係令一連接柱232穿設於該孔洞2312並與一設於該限位件231下方之抵壓件233相連接,而該連接柱232之外側相對應該限位件231上方係設有一彈性結構234,藉由該彈性結構234避免該抵壓件233直接抵壓於該輪體21,當該凸部33與該連接柱232抵接時,該連接柱232得以克服該彈性結構234向上之彈力而下降,使該抵壓件233抵壓於該輪體21,進而令該輪體21無法轉動。
然而,該控制單元10及該些腳輪單元20更分別具有一上蓋15、24,分別設置於該底座11及該剎車組件23上方,以限定該連動單元30與該控制單元10及該些腳輪單元20之結合位置。
該連動單元30所包括之連動桿31皆包括一第一連桿311及兩第二連桿312,並於該第一連桿311之兩端設有該凸部33,該些第二連桿312之一端係連接於該第一連桿311之兩端側,而另一端則設有該凸肋34。
請參閱第4至6圖,係為未鎖定時之部分示意圖,由第4圖可見,在該鎖定踏板12之抵接部121與該些第二連桿312之所設有之凸肋34相抵接,而同時,該凸肋34也與該轉片32相接觸;由第5圖可見,該第一連桿311所設有之凸部33係未與該連接柱232相抵接,故該抵壓件233未抵壓於該輪體21上,此時該輪體可自由轉動;由第6圖可見,具有複數之控制單元10相對應設置於該連動單元30之兩端,並與該第二連桿312相連接,而該些腳輪單元20係連接於該連動單元30之第一連桿311之兩端。
請參閱第7至9圖,係為鎖定時之部分示意圖,由第7圖可見,當使用者踩踏該鎖定踏板12之踩踏部122時,係帶動與該鎖定踏板12之抵接部121抵接之第二連桿312向前推一,並藉由該轉片32將與該解鎖踏板13之抵接部131抵接之第二連桿312向後推移;而由第8圖可見,該第一連桿311所設有之凸部33抵接於該連接柱232之上方,並令該抵壓件233抵壓於該輪體21上,此時該輪體無法轉動;因此,由第9圖可見,該第一連桿311及該些第二連桿312與該些控制單元及該些腳輪單元20之位置係有所改變,與第6圖不同。
請參閱第10及11圖,該止擋件141具有複數擋部1411,該些擋部1411位於上方之部分與該底座11之限位塊112相抵接,以避免該止擋件141受到該活動件142移動時帶動。而該活動件142之擋部1421係與該解鎖踏板13相抵接,當下壓該解鎖踏板13時,則令該彈性件143伸長,若釋放該解鎖踏板13,則該解鎖踏板13係受到該彈性件143回復原長度之力量而回復至定位。
最後,如第12圖所示,本創作之剎車裝置1係可設置於一箱體2或一板體(圖未示)之底部或者應用於其他使用輪體移動之設備,便於使者藉由踩踏方式同時對所有輪體進行剎車或解鎖。
故本創作確實提供一種剎車裝置,具有控制單元、複數腳輪單元及連動單元,且該連動單元係與該控制單元及該些腳輪單元相連接,可藉由該控制單元控制該連動單元,進而令該些腳輪單元形成一鎖定狀態或一解鎖狀態,因此,當本創作應用於如先前技術所述之推車、移動物架或餐車等使用輪體移動之設備時,使用者就無須單獨將每個輪體進行剎車, 而是藉由踩踏該控制單元之鎖定踏板或解鎖踏板就可令該些腳輪單元形成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對使用者而言相當便利,且可省下不少時間。
綜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理同包含於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1‧‧‧底座
111‧‧‧開口
112‧‧‧限位塊
12‧‧‧鎖定踏板
13‧‧‧解鎖踏板
121、131‧‧‧抵接部
122、132‧‧‧踩踏部
14‧‧‧回復組件
141‧‧‧止擋件
142‧‧‧活動件
1411、1421‧‧‧擋部
143‧‧‧彈性件
15‧‧‧上蓋
21‧‧‧輪體
22‧‧‧承載座
23‧‧‧剎車組件
231‧‧‧限位件
2311‧‧‧凹槽
2312‧‧‧孔洞
232‧‧‧連接柱
233‧‧‧抵壓件
234‧‧‧彈性結構
24‧‧‧上蓋
31‧‧‧連動桿
311‧‧‧第一連桿
312‧‧‧第二連桿
32‧‧‧轉片
33‧‧‧凸部
34‧‧‧凸肋

Claims (12)

  1. 一種剎車裝置,係包括:至少一控制單元,係具有一底座、一鎖定踏板及一解鎖踏板,且該鎖定踏板及該解鎖踏板係樞接結合於該底座中;複數腳輪單元,係具有一輪體、一承載座及一剎車組件,該輪體設置於該承載座內,且該承載座並與該剎車組件組接結合;以及一連動單元,係與該些控制單元及該些腳輪單元相連接,而該連動單元係包括複數連動桿及轉片,且該轉片係設置於該底座上方,該些連動桿於與該些輪體單元相對應卡合處設有一凸部,而位於與該些控制單元之鎖定踏板及解鎖踏板相對應抵接處設有一凸肋;其中,當下壓該鎖定踏板時,則令該連動單元遵循第一方向連動並藉由該凸部與該剎車組件抵接,進而令該輪體形成一鎖定狀態;然而,當下壓該解鎖踏板時,則令該連動單元遵循第二方向連動並解除該凸部與該剎車組件之抵接,進而令該輪體形成一解鎖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些控制單元相對應設置於該連動單元之兩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些連動桿皆包括一第一連桿及兩第二連桿,並於該第一連桿之兩端設有該凸部,該些第二連桿之一端係連接於該第一連桿之兩端側,而另一端則設有該凸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鎖定踏板及 該解鎖踏板之一端皆具有一與該凸肋抵接之抵接部,而另一端皆為一踩踏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底座之上方設有至少一開口,係令該鎖定踏板及該解鎖踏板之抵接部伸出並與該凸肋相抵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更具有一回復組件,該回復組件係包括一止擋件、一活動件及一彈性件,該彈性件設於該止擋件與該活動件間,而該止擋件與該活動件樞接結合於該控制單元之底座中,且該止擋件具有複數擋部,該些擋部係部分與一設於該底座之限位塊相抵接,以避免該止擋件受到該活動件移動時帶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活動件亦設有一擋部,且該擋部係與該解鎖踏板相抵接,當下壓該解鎖踏板時,則令該彈性件伸長,若釋放該解鎖踏板,則該解鎖踏板係受到該彈性件回復原長度之力量而回復至定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鎖定踏板及該解鎖踏板皆略呈L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剎車組件更包括一限位件,該限位件中具有一凹槽,且該凹槽中設有一孔洞,係令一連接柱穿設於該孔洞並與一設於該限位件下方之抵壓件相連接,而該連接柱之外側相對應該限位件上方係設有一彈性結構,藉由該彈性結構避免該抵壓件直接抵壓於該輪體,當該凸部與該連接柱抵接時,該連接柱得以克服該彈性結構向上之彈力而下降,使該抵壓件抵壓於該輪體,進而令該輪體無法轉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及 該些腳輪單元更分別具有一上蓋,分別設置於該底座及該剎車組件上方,以限定該連動單元與該控制單元及該些腳輪單元之結合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0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剎車裝置係設置於一板體之底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0項所述之剎車裝置,其中該剎車裝置係設置於一箱體之底部。
TW105217445U 2016-11-16 2016-11-16 剎車裝置 TWM540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7445U TWM54007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剎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7445U TWM54007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剎車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0073U true TWM540073U (zh) 2017-04-21

Family

ID=59255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7445U TWM54007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剎車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00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4139A (zh) * 2017-12-14 2018-03-30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推车式医用超声诊断装置
CN114475738A (zh) * 2022-01-14 2022-05-13 张辉明 一种烧伤科药水摆放移动推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4139A (zh) * 2017-12-14 2018-03-30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推车式医用超声诊断装置
CN107854139B (zh) * 2017-12-14 2023-09-29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推车式医用超声诊断装置
CN114475738A (zh) * 2022-01-14 2022-05-13 张辉明 一种烧伤科药水摆放移动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4662B2 (en) Brake device and child carri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5720063B1 (ja) 幅調整機構付きショッピングカート
TWM540073U (zh) 剎車裝置
US7757819B2 (en) Braking device for child seat
NL2013148A (en) Joint device.
US20040011597A1 (en) Trolley wheel mechanism
JP5294461B2 (ja) 車輪ブレーキ機構に用いるワイヤーケーブル分岐装置
JP2014184801A (ja) 台車
JP4329982B2 (ja) 蓋付収納箱
CN106697607A (zh) 一种旋转自锁型气雾剂促动器
JP2020062954A (ja) 天板一体型の柵板を有する台車
KR100489173B1 (ko) 캐스터
JPH0138681B2 (zh)
KR101563467B1 (ko) 개량형 변신 자동차 완구
KR200477332Y1 (ko) 브레이크가 장착된 방향성 캐스터
AU2017100678A4 (en) Handbrake Structure
JP3168947B2 (ja) キャスター
US20140189980A1 (en) Smart caster having function of preventing free rolling
TWM524653U (zh) 行李箱輪鎖結構
CA2970548A1 (en) Handbrake structure
JP4783515B2 (ja) ストッパ手段付きキャスタ
JP2023031354A (ja) スタンド式ストッパー及び搬送台車
US20170361818A1 (en) Handbrake structure
TWM512478U (zh) 工具盒結構
CN203756797U (zh) 双球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