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8867U - 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 - Google Patents

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8867U
TWM538867U TW105213385U TW105213385U TWM538867U TW M538867 U TWM538867 U TW M538867U TW 105213385 U TW105213385 U TW 105213385U TW 105213385 U TW105213385 U TW 105213385U TW M538867 U TWM538867 U TW M53886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utton
gear
pivot hole
sp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3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Cai Lai
Original Assignee
Wei Chins Plastic Entp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 Chins Plastic Entpr Corp filed Critical Wei Chins Plastic Entpr Corp
Priority to TW105213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8867U/zh
Publication of TWM538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8867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尤指一種整隻絕緣的擺頭式棘輪起子。
按,目前習知的棘輪起子,多如附件所示,其係 鈞局於90年4月1日所核准專利公告號第428515號之「複棘輪結構及擺頭」,該申請日期為89年8月8日,而由附件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中可分析得知,其尚有下述之缺失:(一)其各部零件均未有效絕緣,該在電氣環境中使用係存在有觸電的危險;(二)其控制軸(80)需配合一鋼珠(81)進行使用,才能在啣接件(10)擺頭後,以該控制軸(80)頂推鋼珠(81)迫入啣接件(10)的定位槽(12)中,而該額外增設的鋼珠(81)實會讓整體結構更顯複雜,透過鋼珠(81)以四分之一球面進行卡固,還有接觸範圍過小,穩定度相對不佳之問題。
是以,如何針對上述習知棘輪起子所存在之缺點進行研發改良,實為相關業界所需努力研發之目標,本創作人有鑑於此,乃思及創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經驗加以設計,經多方探討並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創作。
習知棘輪起子定位力不佳,且無法絕緣,此乃欲解決之技術問題點者。
本創作提供一種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其包含有:一握柄、一彈簧、一壓鈕、一驅動頭與一樞接件,該樞接件係配合使用有一以絕緣材質製成的封蓋,所述握柄、壓鈕與驅動頭外露的金屬部上則均包覆有一絕緣層,其中,握柄一端伸出有一結合座,該結合座具有一旋動口,結合座的一側邊設有通過所述旋動口的一樞孔與一容槽,該容槽是與握柄相鄰,讓彈簧與壓鈕能依序放入於該容槽中安裝,壓鈕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間在壓鈕底緣形成有一閃避缺口,當彈簧與壓鈕水平放入握柄的容槽,讓彈簧撐抵在容槽與壓鈕的第二端間,並持續對壓鈕的第一端進行按壓時,係令所述壓鈕能順利內縮,俾透過閃避缺口對正於旋動口,驅動頭具有一本體部,本體部上設有受控於棘輪裝置的一接桿,該接桿是用來提供起子工具頭連接,俾藉由棘輪裝置的操控,讓接桿能被雙向卡住或產生單向的空轉,在本體部相異於接桿伸出的一端上則設有一齒輪凸體,又齒輪凸體一側在每一凸齒部間係均連接有一擋緣,所述齒輪凸體中央貫穿有一樞孔,該驅動頭是利用齒輪凸體放入握柄的旋動口,讓齒輪凸 體的樞孔能與旋動口的樞孔保持相對,利用所述樞接件穿置在該樞孔中,係令驅動頭能藉由齒輪凸體在握柄的結合座上獲得樞組,樞組後再將壓鈕放開,讓壓鈕能受彈簧彈力的回推,掣動閃避缺口錯開握柄的旋動口,使壓鈕能順勢卡入齒輪凸體其中二凸齒部所形成的凹部中,並抵止在擋緣上,藉由封蓋的蓋設,對握柄的樞孔進行封閉,則令樞接件能完全內藏而不外露,該相對能達到整隻絕緣之效果,藉此,俾以得到一種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者。
(一)本創作提供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其握柄、壓鈕與驅動頭外露的金屬部上均包覆有一絕緣層,因此將能達到整隻完全絕緣的效果,該在電氣環境中使用係相對安全。
(二)本創作提供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其透過壓鈕卡入於凹部,配合擋緣的抵止,將能達到多平面的接觸,該對於驅動頭於卡止後的穩定度係具有顯著的提升。
本創作部分:
(10)‧‧‧握柄
(11)‧‧‧結合座
(12)‧‧‧旋動口
(13)‧‧‧樞孔
(14)‧‧‧容槽
(20)‧‧‧彈簧
(30)‧‧‧壓鈕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33)‧‧‧閃避缺口
(40)‧‧‧驅動頭
(41)‧‧‧本體部
(42)‧‧‧棘輪裝置
(43)‧‧‧接桿
(44)‧‧‧齒輪凸體
(441)‧‧‧凸齒部
(442)‧‧‧擋緣
(443)‧‧‧樞孔
(50)‧‧‧樞接件
(60)‧‧‧封蓋
(70)‧‧‧絕緣層
第一圖:係本創作之立體組合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組合剖面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之按壓狀態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角度調整後的立體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角度調整後的剖面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列舉實施例,詳述說明如后:首先,請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觀之,其包含有:一握柄(10)、一彈簧(20)、一壓鈕(30)、一驅動頭(40)與一樞接件(50),該樞接件(50)係配合使用有一以絕緣材質製成的封蓋(60),所述握柄(10)、壓鈕(30)與驅動頭(40)外露的金屬部上則均包覆有一絕緣層(70),其中,握柄(10)一端伸出有一結合座(11),該結合座(11)具有一旋動口(12),結合座(11)的一側邊設有通過所述旋動口(12)的一樞孔(13)與一容槽(14),該容槽(14)是與握柄(10)相鄰,讓彈簧(20)與壓鈕(30)能依序放入於該容槽(14)中安裝,壓鈕(30)具有一第一端(31)與一第二端(32),第一端(31)與第二端(32)間在壓鈕(30)底緣形成有一閃避缺口(33),當彈簧(20)與壓鈕(30)水平放入握柄(10)的容槽(14),讓彈簧(20)撐抵在容槽(14)與壓鈕(30)的第二端(32)間,並持續對壓鈕(30)的第一端(31)進行按壓時,係令所述壓鈕(30)能順利內縮,俾透過閃避缺口(33)對正於旋動口(12),驅動頭(40)具有一本體部(41),本體部(41)上設有受控於棘輪裝置(42)的一接桿(43),該接桿(43)是用來提供起子工具頭連接,俾藉由棘輪裝置 (42)的操控,讓接桿(43)能被雙向卡住或產生單向的空轉,在本體部(41)相異於接桿(43)伸出的一端上則設有一齒輪凸體(44),又齒輪凸體(44)一側在每一凸齒部(441)間係均連接有一擋緣(442),所述齒輪凸體(44)中央貫穿有一樞孔(443),該驅動頭(40)是利用齒輪凸體(44)放入握柄(10)的旋動口(12),讓齒輪凸體(44)的樞孔(443)能與旋動口(12)的樞孔(13)保持相對,利用所述樞接件(50)穿置在該樞孔(13)(443)中,係令驅動頭(40)能藉由齒輪凸體(44)在握柄(10)的結合座(11)上獲得樞組,樞組後再將壓鈕(30)放開,讓壓鈕(30)能受彈簧(20)彈力的回推,掣動閃避缺口(33)錯開握柄(10)的旋動口(12),使壓鈕(30)能順勢卡入齒輪凸體(44)其中二凸齒部(441)所形成的凹部中,並抵止在擋緣(442)上,藉由封蓋(60)的蓋設,對握柄(10)的樞孔(13)進行封閉,則令樞接件(50)能完全內藏而不外露,該相對能達到整隻絕緣之效果。
本創作提供一種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其中,所述樞接件(50)是利用螺鎖的方式與握柄(10)的樞孔(13)做結合者。
其實際使用時,是利用壓鈕(30)第一端(31)的按壓(請同時由第四圖所示觀之),掣動閃避缺口(33)對正於旋動口(12),讓齒輪凸體(44)能暫時脫離壓鈕(30)卡固,以順利在握柄(10)上擺頭,該相對能用來改變螺鎖時的使用角度,讓棘輪起子的操作可更順手,調整後再將壓鈕(30)放開,讓壓鈕(30)能重新卡入其中二凸齒部(441)所形成的凹部中(請同時由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觀之),並在齒輪凸體(44)的擋緣(442)上獲得抵止,透過該壓鈕(30)卡入於凹部,配合擋緣(442)的抵止,將能達到多平面的接觸,該對於驅動 頭(40)於卡止後的穩定度係具有顯著的提升。
藉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一)其握柄(10)、壓鈕(30)與驅動頭(40)外露的金屬部上均包覆有一絕緣層(70),因此將能達到整隻完全絕緣的效果,該在電氣環境中使用係相對安全;(二)其透過壓鈕(30)卡入於凹部,配合擋緣(442)的抵止,將能達到多平面的接觸,該對於驅動頭(40)於卡止後的穩定度係具有顯著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創作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握柄
(11)‧‧‧結合座
(12)‧‧‧旋動口
(13)‧‧‧樞孔
(14)‧‧‧容槽
(20)‧‧‧彈簧
(30)‧‧‧壓鈕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33)‧‧‧閃避缺口
(40)‧‧‧驅動頭
(41)‧‧‧本體部
(42)‧‧‧棘輪裝置
(43)‧‧‧接桿
(44)‧‧‧齒輪凸體
(441)‧‧‧凸齒部
(442)‧‧‧擋緣
(443)‧‧‧樞孔
(50)‧‧‧樞接件
(60)‧‧‧封蓋
(70)‧‧‧絕緣層

Claims (2)

  1. 一種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其包含有:一握柄、一彈簧、一壓鈕、一驅動頭與一樞接件,該樞接件係配合使用有一以絕緣材質製成的封蓋,所述握柄、壓鈕與驅動頭外露的金屬部上則均包覆有一絕緣層,其中:握柄一端伸出有一結合座,該結合座具有一旋動口,結合座的一側邊設有通過所述旋動口的一樞孔與一容槽,該容槽是與握柄相鄰,讓彈簧與壓鈕能依序放入於該容槽中安裝;壓鈕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間在壓鈕底緣形成有一閃避缺口,當彈簧與壓鈕水平放入握柄的容槽,讓彈簧撐抵在容槽與壓鈕的第二端間,並持續對壓鈕的第一端進行按壓時,係令所述壓鈕能順利內縮,俾透過閃避缺口對正於旋動口;驅動頭具有一本體部,本體部上設有受控於棘輪裝置的一接桿,該接桿是用來提供起子工具頭連接,俾藉由棘輪裝置的操控,讓接桿能被雙向卡住或產生單向的空轉,在本體部相異於接桿伸出的一端上則設有一齒輪凸體,又齒輪凸體一側在每一凸齒部間係均連接有一擋緣,所述齒輪凸體中央貫穿有一樞孔,該驅動頭是利用齒輪凸體放入握柄的旋動口,讓齒輪凸體的樞孔能與旋動口的樞孔保持相對,利用所述樞接件穿置在該樞孔中,係令驅動頭能藉由齒輪凸體在握柄的結合座上獲得樞組,樞組後再將壓鈕放開,讓壓鈕能受彈簧彈力的回推,掣 動閃避缺口錯開握柄的旋動口,使壓鈕能順勢卡入齒輪凸體其中二凸齒部所形成的凹部中,並抵止在擋緣上,藉由封蓋的蓋設,對握柄的樞孔進行封閉,則令樞接件能完全內藏而不外露,該相對能達到整隻絕緣之效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其中,所述樞接件是利用螺鎖的方式與握柄的樞孔做結合者。
TW105213385U 2016-08-31 2016-08-31 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 TWM538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3385U TWM538867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3385U TWM538867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8867U true TWM538867U (zh) 2017-04-01

Family

ID=5925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3385U TWM538867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88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4677B (en) Connector compression tool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8555754B2 (en) Biased pliers
TWI378851B (zh)
TWI332888B (zh)
JP5852129B2 (ja) フリップキーの挿入部にかかる力に対する耐力を大きくした自動車用フリップキー
TW201231225A (en) Multi-size ratchet socket wrench
TWM538867U (zh) 具絕緣的多角度棘輪起子
WO2018107454A1 (zh) 绝缘的多角度棘轮起子
TWM421863U (en) Sliding joint structure for ratchet spanner
JP3200655U (ja) モンキーレンチ構造
TWM547446U (zh) 夾持定位結構
TWM315141U (en) Improved quick-turning structure for tool handle
TWI342818B (zh)
JP3177648U (ja) オープンエンドレンチ
TW201240775A (en) Sliding joint structure of ratchet wrench
TWM504673U (zh) 具有雙向切換控制的高扭力扳手結構
TWM404088U (en) torque wrench structure
TWM452040U (zh) 棘輪扳手之擋止結構
TWM305734U (en) Angle-adjusting and positioning pendulous ratchet wrench
TW201000271A (en) Ultrasonic wheel structure for a torque wrench
TWM473044U (zh) 高枝剪輔助握把結構
TWM535624U (zh) 可替換式棘輪起子換向定位結構改良
TW201331460A (zh) 門窗握把結構
TWM479190U (zh) 起子扳手結構改良
TWM573273U (zh) Quick fix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