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7730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7730U
TWM537730U TW105209543U TW105209543U TWM537730U TW M537730 U TWM537730 U TW M537730U TW 105209543 U TW105209543 U TW 105209543U TW 105209543 U TW105209543 U TW 105209543U TW M537730 U TWM537730 U TW M5377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wall
conductive terminal
insulating body
s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9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陽陽
仇金國
Original Assignee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37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7730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創作有關一種電連接器,尤其係指一種防水電連接器。
中國大陸第CN203932465號專利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若干容納於絕緣本體內之導電端子、包圍絕緣本體而形成具有插合空間之金屬殼體及圍繞所述金屬殼體之前端之防水膠圈。其中,所述金屬殼體前端設有一圈阻擋圈防止防水膠圈向前滑落,惟上述電連接器在組裝過程中容易出現防水膠圈往後打滑之現象。
是以,實有必要提供設計一種新的電連接器以克服上述問題。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防止防水膠圈往後打滑之電連接器。
本創作之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收容於所述絕緣本體內之第一導電端子及第二導電端子、套設於所述絕緣本體外形成收容空間之金屬殼體、套設於所述金屬殼體外之防水膠圈及副殼體,所述金屬殼體之前端向外翻折形成抵持於所述防水膠圈前端面之第一抵持部,所述副殼體包括形成於所述副殼體前端且抵持於所述防水膠圈後端面之第二抵持部及自所述副殼體前端向外翻折形成之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突出於所述防水膠圈外表面以用於阻擋防水膠圈向後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之外邊緣距所述金屬殼體外表面之垂直距離大於所述第二抵持部之外邊緣距離所述金屬殼體外表面之垂直距離。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殼體之第一抵持部向外翻折突出於所述防水膠圈之外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抵持部與所述限位部前後對應的設置於所述金屬殼體和副殼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上壁、下壁及連接所述上、下壁之兩側壁,所述抵持部自所述上壁、下壁分別向上、向下彎折延伸形成。
進一步的,所述副殼體包括頂壁、底壁及連接所述頂壁、底壁之兩邊壁,所述限位部分別自所述頂壁、底壁分別向上、向下彎折延伸形成。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上壁、下壁及連接所述上、下壁之兩側壁,所述抵持部自所述側壁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副殼體包括頂壁、底壁及連接所述頂壁、底壁之兩邊壁,所述限位部自所述邊壁向外翻折形成。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殼體採用衝壓成型之方式製成。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和第二導電端子之接觸端為上下反向對稱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夾持於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及第二導電端子之間的接地片,所述絕緣本體包括上絕緣本體、下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上、下絕緣本體外之絕緣基座,所述第一導電端子收容於上絕緣本體內,所述第二導電端子收容於所述下絕緣本體內。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創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新型電連接器設置具有限位部之副殼體,有效的防止防水膠圈向後打滑,進而保證良好的防水效果。
第一圖係本新型電連接器之立體組合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之另一角度的視圖。
第三圖係本新型電連接器之部分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之另一角度視圖。
第五圖係本新型電連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組、第二端子模組、位於第一端子模組和第二端子模組之間的接地片及固持前述三者的絕緣基體之分解圖。
第六圖係本新型電連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組、第二端子模組、位於第一端子模組和第二端子模組之間的接地片、固持前述三者之絕緣基體及防水塊之部分組裝圖。
第七圖係本新型電連接器組裝於電路板上的立體組合圖。
第八圖係沿第七圖中VIII-VIII線之剖視圖。
以下,將結合第一圖至第八圖介紹本新型電連接器100之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八圖,本新型電連接器100,包括第一端子模組1、第二端子模組2、位於第一端子模組1和第二端子模組2之間的接地片3、包覆成型而固持第一端子模組1、第二端子模組2及接地片3之絕緣基體4、套設於絕緣基體4外之金屬殼體5、套設於金屬殼體5外之防水膠圈8,點焊於金屬殼體5外之副殼體6及點膠形成於絕緣基體4後方之防水板7。本新型涉及「上下」、「左右」、「前後」方位時一律以第一圖為參照,僅僅為描述方便,不造成對本新型之限制。
請參閱第四圖至第八圖,所述第一端子模組1包括上絕緣本體11及上絕緣本體11固持之第一導電端子12。第二端子模組2包括下絕緣本體21及下絕緣本體21固持之第二導電端子22。所述上絕緣本體11和下絕緣本體21均包括向前延伸之舌板部13、自舌板部13後緣向後延伸之連接部14及連接於連接部14後端之固持部15。所述第一導電端子12和第二導電端子22均包括向前延伸之接觸端23、自接觸端23向後依次延伸之連接臂24、及焊接端26。所述接觸端23露出於舌板部13上,焊接端26延伸出固持部15。所述第一導電端子12和第二導電端子22之延伸方向為插接方向。第一導電端子12和第二導電端子22之接觸端23為上下反向對稱設置。所述接地片3夾持於第一端子模組1和第二端子模組2之間。所述絕緣基體4注塑成型於上絕緣本體11和下絕緣本體21之舌板部13位置,從而固持第一端子模組1、第二端子模組2及接地片3。本新型電連接器100亦可以僅包括一個絕緣本體(上絕緣本體11+下絕緣本體21+絕緣基體4)及其固持之導電端子(第一導電端子12+第二導電端子22),絕緣本體設有前方之舌板部13及後方之固持部15。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及第七圖至第八圖,所述金屬殼體5衝壓形成之筒狀,套設於第一端子模組1、第二端子模組2、接地片3及絕緣基體4外而形成對接連接器(未圖示)之收容空間50。副殼體6採用衝壓成型之方式製成,組裝於所述金屬殼體5外。金屬殼體5之前端向外翻折形成抵持於防水膠圈8前端面之第一抵持部51,副殼體6套設於金屬殼體5外與所述金屬殼體5共同形成收容防水膠圈8之收容槽56。副殼體6包括形成於其前端且抵持於所述防水膠圈8後端面之第二抵持部66及自副殼體6前端向外翻折形成之限位部61,限位部61突出於防水膠圈8外表面80以用於阻擋所述防水膠圈8向後滑動。限位部61之外邊緣67距金屬殼體5之外表面55之垂直距離大於第二抵持部66之外邊緣69距金屬殼體5之外表面55之垂直距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抵持部51與限位部61前後對應設置於金屬殼體5與副殼體6上。金屬殼體5包括上壁52、下壁53及兩側壁54,第一抵持部51自金屬殼體5之上壁52、下壁53分別向上、向下翻折形成。副殼體6包括頂壁62、底壁63、兩邊壁64及自兩邊壁64彎折向下延伸形成之兩固定部65。限位部61自副殼體6之頂壁62、底壁63分別向上、向下翻折延伸形成的。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抵持部51與限位部61可以前後不對應的設置於金屬殼體5與副殼體6上。所述第一抵持部51可以自所述上壁52、下壁53及兩側壁54中之任意一個或幾個向外翻折形成。所述限位部61可以自所述頂壁62、底壁63及邊壁64中之任意一個或幾個向外翻折形成。
請參閱第七圖至第八圖,所述副殼體6組裝於電路板9上。所述電路板9包括定位孔91及與導電端子2接觸之導電片92,所述固定部65插入所述定位孔91,進而安裝定位於電路板9上,導電端子2之焊接端26焊接於導電片92進而實現電性連接。
組裝時,將本新型電連接器100組裝於機殼(未圖示)中時,第一抵持部51與第二抵持部52一前一後抵持住防水膠圈8之前、後端面,因機殼於防水膠圈8過盈配合,防水膠圈8受到向後的阻力具有向後滑動之趨勢,新設置的限位部61突出於防水膠圈8之外表面80可有效阻擋防水膠圈8向後滑動,使得防水膠圈8能夠穩定的收容於收容槽56中,進而保證良好的防水效果。
綜上前述,本創作符合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該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本創作之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舉凡熟習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電連接器
1‧‧‧第一端子模組
11‧‧‧上絕緣本體
12‧‧‧第一導電端子
2‧‧‧第二端子模組
21‧‧‧下絕緣本體
22‧‧‧第二導電端子
13‧‧‧舌板部
14‧‧‧連接部
15‧‧‧固持部
23‧‧‧接觸端
24‧‧‧連接臂
26‧‧‧焊接端
3‧‧‧接地片
4‧‧‧絕緣基體
5‧‧‧金屬殼體
51‧‧‧第一抵持部
52‧‧‧上壁
53‧‧‧下壁
54‧‧‧側壁
55‧‧‧金屬殼體外表面
50‧‧‧收容空間
56‧‧‧收容槽
6‧‧‧副殼體
61‧‧‧限位部
62‧‧‧頂壁
63‧‧‧底壁
64‧‧‧邊壁
65‧‧‧固定部
66‧‧‧第二抵持部
67‧‧‧限位部外邊緣
69‧‧‧第二抵持部外表面
7‧‧‧防水板
8‧‧‧防水膠圈
80‧‧‧防水膠圈外表面
9‧‧‧電路板
91‧‧‧定位孔
92‧‧‧導電片
23‧‧‧接觸端
24‧‧‧連接臂
26‧‧‧焊接端
4‧‧‧絕緣基體
51‧‧‧第一抵持部
52‧‧‧上壁
53‧‧‧下壁
50‧‧‧收容空間
56‧‧‧收容槽
6‧‧‧副殼體
61‧‧‧限位部
62‧‧‧頂壁
63‧‧‧底壁
66‧‧‧第二抵持部
67‧‧‧限位部外邊緣
69‧‧‧第二抵持部外表面
7‧‧‧防水板
8‧‧‧防水膠圈
80‧‧‧防水膠圈外表面
9‧‧‧電路板
92‧‧‧導電片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收容於所述絕緣本體內之第一導電端子及第二導電端子、套設於所述絕緣本體外形成收容空間之金屬殼體、套設於所述金屬殼體外之防水膠圈及副殼體,其中所述金屬殼體之前端向外翻折形成抵持於所述防水膠圈前端面之第一抵持部,所述副殼體包括形成於所述副殼體前端且抵持於所述防水膠圈後端面之第二抵持部及自所述副殼體前端向外翻折形成之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突出於所述防水膠圈外表面以用於阻擋防水膠圈向後滑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限位部之外邊緣距所述金屬殼體外表面之垂直距離大於所述第二抵持部之外邊緣距離所述金屬殼體外表面之垂直距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金屬殼體之第一抵持部向外翻折突出於所述防水膠圈之外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抵持部與所述限位部前後對應的設置於所述金屬殼體和副殼體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上壁、下壁及連接所述上、下壁之兩側壁,所述第一抵持部自所述上壁、下壁分別向上、向下彎折延伸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副殼體包括頂壁、底壁及連接所述頂壁、底壁之兩邊壁,所述限位部分別自所述頂壁、底壁分別向上、向下彎折延伸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金屬殼體包括上壁、下壁及連接所述上、下壁之兩側壁,所述第一抵持部自所述側壁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副殼體包括頂壁、底壁及連接所述頂壁、底壁之兩邊壁,所述限位部自所述邊壁向外翻折形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金屬殼體採用衝壓成型之方式製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和第二導電端子之接觸端為上下反向對稱設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夾持於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及第二導電端子之間的接地片,所述絕緣本體包括上絕緣本體、下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上、下絕緣本體外之絕緣基座,所述第一導電端子收容於上絕緣本體內,所述第二導電端子收容於所述下絕緣本體內。
TW105209543U 2016-04-29 2016-06-24 電連接器 TWM5377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7578.3U CN205752742U (zh) 2016-04-29 2016-04-29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7730U true TWM537730U (zh) 2017-03-01

Family

ID=5737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9543U TWM537730U (zh) 2016-04-29 2016-06-24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2742U (zh)
TW (1) TWM53773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3290B (zh) * 2018-08-28 2020-05-19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圈成型方法、连接器外壳及连接器
US11824305B2 (en) * 2020-09-11 2023-11-21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Robust and reliable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2742U (zh)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3074B (zh) 電連接器
US99978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wer contacts and holding members acting as additional power contacts
US20140073190A1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a sub-shell flexibly connect wit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1704143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5796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TW201801426A (zh) 電連接器
US89263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JP200616494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466929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firmly fixed terminals
US2005010693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grounding function
TW201834326A (zh) 電連接器
TWM578033U (zh) 電連接器
TWM496864U (zh) 電連接器
TWM537730U (zh) 電連接器
TWM539167U (zh) 電連接器組件
TWM505082U (zh) 連接器組合
TWM464856U (zh) 電連接器
TWI458188B (zh) 抽屜式卡連接器
TW201711299A (zh) 電連接器
CN211017488U (zh) 一种mini型usb连接器母座
CN209844029U (zh) 电连接器
TW201807904A (zh) 電連接器
TWI573347B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I573355B (zh) 電連接器
TWI578643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