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4552U - 塗佈具 - Google Patents

塗佈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4552U
TWM534552U TW105205339U TW105205339U TWM534552U TW M534552 U TWM534552 U TW M534552U TW 105205339 U TW105205339 U TW 105205339U TW 105205339 U TW105205339 U TW 105205339U TW M534552 U TWM534552 U TW M5345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istles
brush
applicator
hair region
cosme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5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miko Matsumoto
Susumu Fujinami
noriko Jitsukawa
Mariko Higashi
Tamami Iwase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M534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4552U/zh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Description

塗佈具
本創作係關於塗佈具及具有塗佈具之化妝品。
已提供了能夠用於將各種化妝料塗佈於諸如被化妝者(被實施化妝之人)之皮膚或頭髮的刷狀塗佈具。此塗佈具藉由在用手握持之柄部植設較多刷毛而構成,用於在刷毛的前端獲取少量化妝料,將該化妝料塗佈於諸如被化妝者之皮膚或頭髮。
專利文獻1記載了在柄部(握柄)植設有較多刷毛而形成刷部之塗佈具(化妝用刷毛)。在該塗佈具中,柄部形成為扁平之大致長方體形狀,以位於刷部中心之刷毛為中心軸線,刷部及柄部形成為線對稱(反轉對稱)之形狀。
另一方面,近年來,提案了色調各不相同之多色化妝料填充於一個容器的化妝品。專利文獻2記載了藉由在用分隔壁彼此隔開之多個個別空間內以超過該隔壁之厚度注入多個化妝品化合物且使其固化,來製造多色之化妝料彼此鄰接地收納於容器內部之化妝品的方法。專利文獻3記載了藉由自多個噴嘴將各不相同之顏色之流動性化妝料原料噴至容器內而填充及成形,來製造在無隔壁之容器內部鄰接地收納有多色之化妝料之化妝品的方法。
根據專利文獻2或專利文獻3記載之方法,能夠將多色之化妝料填充在一個容器內。由此,能夠將各色之化妝料以任意一色或混合多色塗佈於諸如被化妝者之皮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3-228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2573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4-2207號公報
在每次用刷狀之塗佈具塗佈化妝料時,均需要留意多色之化妝料使得不會非本意地混色。當顏色各不相同之化妝料在刷部或容器內混合時,不能選擇任意一色來使用,另外,亦不能以所期望之混合比將多色混合,因此難以化妝成希望之顏色。
但,諸如專利文獻1的現有之刷狀塗佈具,因為刷部及柄部為點對稱形狀,所以使用者不能容易地識別刷部之朝向。因此,在用諸如專利文獻1之刷狀塗佈具塗佈多色填充之化妝料時,在各次之化妝動作中所握持的塗佈具之刷部之朝向係隨機的。由此,前次化妝時附著而殘留於刷毛之化妝料將附著於其他顏色之化妝料而在刷部或容器內混色。此外,藉由以各色專用之方式來準備毛寬比各色化妝料之填充寬度小的窄幅之刷,能夠避免化妝料之混色,但需要分開使用多個刷,如此做很麻煩,另外,用毛寬小之刷進行化妝在化妝效率方面亦成為障礙。
上述問題不僅限於在塗佈劑為化妝料時發生。本創作係鑒於上述情況而提出,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避免不同種類之塗佈劑之混合的刷狀之塗佈具及作為此塗佈具之一種用途的具有該塗佈具之化妝品。
本創作提供一種塗佈具,其特徵在於:具有柄部及在上述柄部 植設刷毛而形成之刷部,對於穿過上述刷部之寬度方向之中心且在上述刷毛之尖端基端方向上延伸的旋轉軸線,上述柄部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且上述刷部之色彩係反轉非對稱的。
另外,本創作提供一種化妝品,其包含:塗佈具;具有化妝料收納部之容器主體;在規定之排列方向上並排地填充於上述化妝料收納部的不同種類之化妝料;及收納上述塗佈具之刷收納部,上述塗佈具具有柄部及在上述柄部植設刷毛而形成之刷部,對於穿過上述刷部之寬度方向之中心且在上述刷毛之尖端基端方向上延伸的旋轉軸線,上述柄部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且上述刷部之性狀係反轉非對稱的。
根據本創作之塗佈具,握持柄部之使用者能夠容易地識別柄部之朝向,因此,不會弄錯植設於柄部之刷部之朝向,能夠以刷部總是成為相同朝向之方式使用塗佈具,能夠避免不同種類之塗佈劑之混合。另外,根據本創作之化妝品,使用者每次握持收納於刷收納部之塗佈具之柄部而取出塗佈具時,都能夠容易地識別柄部之朝向,因此,能夠使塗佈具之刷部總是以相同朝向與不同種類之化妝料接觸,能夠避免刷部或容器內之不同種類之化妝料之混合。
10‧‧‧塗佈具
20‧‧‧柄部
21‧‧‧主面
22‧‧‧前端凹部
24‧‧‧伸出部
26‧‧‧內緣部
28‧‧‧外緣部
29‧‧‧接合部
30‧‧‧凹部
32‧‧‧最深部
34‧‧‧近處邊緣
36‧‧‧遠處邊緣
38‧‧‧傾斜面
39‧‧‧稜線
40‧‧‧刷部
42‧‧‧刷毛
42B‧‧‧刷毛
42W‧‧‧刷毛
42a‧‧‧刷毛
43‧‧‧第一毛區域
44‧‧‧第二毛區域
45‧‧‧邊界
46‧‧‧毛尖
47‧‧‧基端
48‧‧‧埋入部
60‧‧‧容器主體
62‧‧‧化妝料收納部
64‧‧‧邊界線
70‧‧‧第一化妝料
71‧‧‧第二化妝料
80‧‧‧刷收納部
82‧‧‧保護片
83‧‧‧保護部
84a‧‧‧立起部
84b‧‧‧立起部
84c‧‧‧立起部
84d‧‧‧立起部
85‧‧‧彎折片
86‧‧‧固定片
90‧‧‧蓋部
91‧‧‧鏡子
92‧‧‧鉸鏈部
93‧‧‧爪部
94‧‧‧鎖定部
100‧‧‧化妝品
AX‧‧‧旋轉軸線
DR‧‧‧毛寬方向
L1‧‧‧毛長
L2‧‧‧握持長度
SF‧‧‧作用面
T‧‧‧柄厚度
TB‧‧‧刷厚度
W‧‧‧柄寬
WB‧‧‧刷寬
WB1‧‧‧毛寬尺寸
WB2‧‧‧毛寬尺寸
圖1為本創作之實施例之塗佈具的立體圖。
圖2為塗佈具的俯視圖。
圖3為塗佈具的仰視圖。
圖4為塗佈具的右側視圖。
圖5為圖2之A-A剖面圖。
圖6為圖2之B-B剖面圖。
圖7為表示自容器主體取出塗佈具後之狀態之化妝品的立體圖。
圖8為塗佈具收納於容器主體之化妝品之開放狀態的俯視圖。
圖9為保護片之俯視圖。
圖10為對化妝品之使用狀態進行說明的俯視圖。
圖11(a)、圖11(b)為表示變體之塗佈具的圖。
圖12(a)至圖12(c)為表示變體之塗佈具的圖。
下面,利用附圖對本創作之實施例進行說明。此外,在各附圖中,對同樣之構成元件標註相同之附圖標記,適當省略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的立體圖。在圖1中,用顏色深淺來表示柄部20之表面之立體形狀。圖2為塗佈具10之俯視圖,圖3為塗佈具10之仰視圖。圖3相當於使圖2所示之塗佈具10基於旋轉軸線AX反轉而得的狀態。
圖4為塗佈具10之右側視圖。且,圖5為圖2之A-A剖面圖,圖6為圖2之B-B剖面圖。A-A線為穿過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之邊界45且與旋轉軸線AX平行之剖切面。在圖5及圖6所示之剖面圖中,柄部20之剖面形狀的外形線所圍成的區域用左傾(向左上方傾斜)剖面線或傾斜交叉剖面線來表示,各剖面中顯現之包絡多個刷毛42之區域(輪廓之包絡線包圍的區域)用右傾(向右上方傾斜)剖面線來表示。
首先,對本實施例之概述進行說明。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具有柄部20及在該柄部20植設形成有刷毛42之刷部40。如圖2及圖3所示,對於穿過刷部40之寬度方向之中心且向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圖2之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轉軸線AX,柄部20形成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且刷部40之性狀係反轉非對稱的。旋轉軸線AX為刷部40之中心軸線。此外,諸如旋轉軸線、反轉之術語係為方便說明柄部20及刷毛42之形狀及性狀而使用的術語,與塗佈具10之實際操作無關。
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為反轉非對稱形狀的意思為,操作部20並非以旋轉軸線AX為對稱軸之反轉對稱形狀。
另外,刷部40之性狀對於旋轉軸線AX反轉非對稱的意思為,刷部40之性狀並非以旋轉軸線AX為對稱軸而反轉對稱。
因為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為反轉非對稱形狀,所以使用者藉由視覺及觸覺方式來判定柄部20之形狀,能夠容易地識別柄部20之朝向及塗佈具10之朝向。
在柄部20植設有較多刷毛42。在此,較多刷毛42意謂不能一看即正確瞭解根數之程度的數量,例如存在100根以上之刷毛42。在柄部20植設有刷毛42意謂刷毛42以自柄部20突出之方式支承於柄部20。
在此,各刷毛42中自柄部20突出之部分之聚集體為刷部40,各刷毛42中埋設於柄部20之部分不包括在刷部40中。
另外,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為將連結自柄部20突出之刷毛42之基端47與毛尖46之大致直線方向對於較多刷毛42平均化所得的方向。如圖2所示,較多刷毛42自柄部20向大致左方突出,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為圖2之左右方向。
另一方面,刷部40之寬度方向為相對於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正交的方向,且為刷部40之形成尺寸最大的方向。在下文,有時將刷部40之寬度方向稱為毛寬方向DR。另外,將與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及刷部40之寬度方向兩者正交的方向稱為刷部40之厚度方向。圖2及圖4之上下方向相當於刷部40之寬度方向(毛寬方向DR),圖4之左右方向相當於刷部40之厚度方向。旋轉軸線AX為通過毛寬方向DR及厚度方向上的刷部40之中心且在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上延伸的假想軸線(參看圖2及圖3)。
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為反轉非對稱形狀。即,即使以旋轉軸線AX為中心使柄部20旋轉180度,亦不會與原來的柄部20之三維形狀一致。柄部20之形狀較佳為即使以旋轉軸線AX為軸心使柄部20旋轉諸如180度、120度、90度之360/N(其中,N為大於2之整數)度,亦不 會與原來的柄部20之三維形狀重合的旋轉非對稱形狀。
刷部40之性狀對於旋轉軸線AX反轉非對稱。
刷部40之性狀係關於刷部40或構成該刷部40之刷毛42的、使用者能夠識別的視覺狀態或觸覺性質。刷部40既可以為僅視覺狀態或觸覺性質之一者對於旋轉軸線AX非對稱,亦可以為視覺狀態及觸覺性質兩者對於旋轉軸線AX非對稱。
刷部40之性狀對於旋轉軸線AX反轉非對稱,由此塗佈具10之使用者能夠藉由視覺或觸覺來識別刷部40之朝向。
作為刷部40之視覺狀態,能夠列舉刷部40之毛尖部分之輪廓形狀對於旋轉軸線AX(諸如)反轉非對稱的形狀特徵。作為上述的形狀特徵之例子,可列舉將第一毛區域43或第二毛區域44中之一者的毛尖部分之輪廓形狀形成為諸如鋸齒狀或波紋狀的凹凸形狀,將另一者形成為平滑之直線狀或曲線狀的形狀特徵。此時,能夠將凹凸形狀之凹凸深度形成為使用者能夠視覺上識別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之程度之充分的大小。除此以外,作為刷部40之視覺狀態,可列舉諸如刷部40的構成刷部40之刷毛42之色彩或植毛密度的非形狀特徵。另外,作為刷部40之觸覺性質,除刷毛42之粗細度、硬度、主幹之強度、毛尖之細度以外,亦可列舉諸如表示刷毛42係直毛抑或捲毛的直毛程度。
因此,每當使用者使用塗佈具10時,均能夠以視覺或觸覺方式來判定柄部20之形狀及刷部40之性狀,由此能夠容易地識別塗佈具10之朝向。從而使用者在多次重複使用塗佈具10時,亦能夠根據上次握持柄部20時的視覺或觸覺性之記憶或根據刷部40之目視狀態或刷毛42與諸如指尖或皮膚接觸時的觸覺,而感覺上察覺到刷部40之朝向與上次一致或不一致。由此,在使用者重複使用塗佈具10時,容易使刷部40每次均以相同朝向與諸如化妝料70、71(參看圖10)之塗佈劑接觸。 從而能夠避免不同種之塗佈劑彼此混合。
接著,對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及具有塗佈具10之化妝品100(參看圖7)進行詳細說明。
塗佈具10用於各種塗佈劑之塗佈。要塗佈之塗佈劑之形態除了粉狀以外,亦可以為液狀或凝膠狀。作為塗佈劑,例示後述之化妝料70、71(參看圖10),具體而言,例示諸如腮紅(塗佈於臉頰之化妝料)、高光(亮度調節用之化妝料)的皮膚用之化妝劑。即,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為例如用於塗佈化妝料之化妝用刷(諸如腮紅刷或底裝刷),被塗佈物為諸如被化妝者之皮膚。
刷部40為較多刷毛42之聚集體,用於將塗佈劑取到諸如刷毛42之整體或前端之局部而塗佈於被塗佈物。柄部20為在使用塗佈具10時使用者用手指或手掌握持之部位。塗佈具10之大小並無特別限制,例如採用圖2所示之俯視圖中的包括於直徑大於3cm且小於10cm之圓形區域中之程度之大小,使用者能夠用手指捏住塗佈具10之柄部20來使用。此外,塗佈具10之使用者及諸如被塗佈化妝料之塗佈劑的被塗佈者(被化妝者)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如圖2所示,柄部20與刷部40之基端47連接,以刷部40為基準而位於刷部40之尖端基端方向中的基端側(基端方向)。即,在柄部20中,使用者用手指捏住之部分在以刷部40為基準時位於刷部40之尖端基端方向中之基端側(基端方向)。
柄部20形成為板狀,柄部20之板面方向包括刷部40之尖端基端方向。即,柄部20之板面之法線方向與刷部40之尖端基端方向正交。
(關於刷部40及刷毛42)
作為刷毛42,能夠使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作為天然纖維,例如能夠使用諸如馬或山羊之動物之毛,或諸如椰子(palm)之植物纖維。作為合成纖維,能夠使用:諸如尼龍之聚醯胺類樹脂;諸如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 聚酯類樹脂;諸如聚四氟乙烯之氟類樹脂;或諸如聚乙烯之聚烯烴類樹脂等。
刷部40之形狀(在植設於柄部20之多個刷毛42中,包絡自柄部20突出之部分之區域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制,可以形成為板狀,或者,亦可以形成為圓柱狀或稜柱狀。另外,多個刷毛42可以集中植設為一個整體,或者,亦可以彼此隔開地植設於多個部位。換言之,塗佈具10可以僅具有一個刷部40,或者,亦可以具有多個彼此隔開之刷部40。
本實施例之刷部40形成為板狀,如圖4所示,毛寬方向DR上之刷部40之最大尺寸(刷寬WB)比與毛寬方向DR正交之厚度方向上的刷部40之最大尺寸(刷厚TB)大。本實施例之刷部40為扁平形狀,具體而言,在穿過自柄部20突出之刷毛42之基端47且與旋轉軸線AX(參看圖2)正交之剖面中,成為刷部40之毛寬方向DR之尺寸比厚度方向之尺寸大的扁平形狀。柄部20亦同樣形成為毛寬方向DR之最大尺寸(柄寬W)比厚度方向之最大尺寸(柄厚T)大的板狀。換言之,柄部20亦如此,與旋轉軸線AX正交之剖面為扁平形狀。刷部40之厚度方向與柄部20之厚度方向一致。由此,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整體形成為板狀,使用者藉由用手指捏住柄部20之正反兩面之主面21(參看圖2、圖5),能夠握持柄部20而使用塗佈具10。此外,主面21為在柄部20的外表面中相對於包括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之排列方向以及旋轉軸線AX之平面平行(並列)的面。
且,在使刷部40之毛尖46相對於諸如皮膚之被塗佈物之表面(在下文有時稱為「作用面」)接觸的狀態下,能夠將塗佈具10在任意方向上移動而使用。由此,能夠將塗佈劑相對於作用面最大以刷寬WB進行塗佈。
在此,刷部40之毛寬方向DR為在使用塗佈具10將塗佈劑以最大 寬度塗佈於作用面時成為塗佈區域之寬度方向的方向,換言之,係與刷毛42之作用面之法線方向及塗佈具10之輸送方向(刷毛42之移動方向)兩者交叉的方向。
更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之刷部40的外形形成為以旋轉軸線AX為中心之旋轉對稱(反轉對稱)形狀,且以隨著向刷部40的前端去而向毛寬方向DR之兩側擴展的方式形成為輻射狀。由此,刷部40之毛寬方向DR之兩側之塗佈條件均等,能夠對作用面均勻地塗佈塗佈劑。另外,能夠使刷部40之刷寬WB比柄部20之柄寬W大。
在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中,如上所述,除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以外,亦使刷部40之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刷毛42之色彩互不相同。由此,即使刷部40的外形如上所述為旋轉對稱形狀,亦能夠基於刷毛42之色彩而視覺上識別刷部40之朝向。
即,刷部40在毛寬方向DR之一側及另一側具有分別含有刷毛42之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毛區域為刷毛42之聚集,且為刷部40之部分區域。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有的至少一部分刷毛42之性狀互不相同。在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中,上述刷毛42彼此互不相同之性狀為色彩。在下文,將第一毛區域43所含有的刷毛42稱為刷毛42B,將第二毛區域44所含有的刷毛42稱為刷毛42W,且有時將刷毛42B及刷毛42W統稱為刷毛42。
較佳地,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有的刷毛42之一部分或全部之性狀互不相同,使得使用者能夠識別塗佈具10基於旋轉軸線AX反轉之情況。更佳地,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各自所含的刷毛42在各區域之整體中性狀互不相同。由此,能夠進一步防止使用者將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混淆,避免在塗佈具10之反覆使 用時以刷部40之朝向反轉之方式使用而導致化妝料混合。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各自所含的刷毛42在各區域之整體中色彩互不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例示刷部40具有刷毛42之色彩互不相同的兩個區域(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之方式,但本創作不限於此。只要使用者能夠基於刷毛42所呈現之色彩來識別刷部40之朝向,刷毛42之色彩不同的區域亦可以具有三個以上。在此,在多個毛區域中刷毛42之色彩不同意謂,在對比觀察該多個區域時能夠基於刷毛42之色彩而彼此區分開。各區域所含的刷毛42之色彩可以分別均勻,或者亦可以作為色彩不同之各自的刷毛42之聚集體,能夠宏觀地識別各區域之色彩。即,作為一個例子,可以為,第一毛區域43所含的多個刷毛42B之色彩均勻,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多個刷毛42W之色彩與刷毛42B顏色不同且均勻。或者,只要能夠宏觀地識別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之色彩,則第一毛區域43所含的多個刷毛42B之一部分根數的刷毛之色彩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多個刷毛42W中之一部分根數的刷毛之色彩亦可以相用。另外,宏觀觀察到的第一毛區域43之色彩在該第一毛區域43之內部可以均勻,或者亦可以為:在第一毛區域43之內部存在色彩不均或具有色調差或灰度差。關於第二毛區域44亦同樣。因此,可以在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明顯地區分開顏色,或者亦可以自第一毛區域43至第二毛區域44使刷毛42之顏色多階段地變化。
其中,在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中,第一毛區域43所含的刷毛42B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刷毛42W之顏色互不相同,且分別呈現單一顏色。
在此,刷毛42彼此之色彩不同意謂,該刷毛42彼此之亮度、彩度或色相中之任一個以上不同。其中,特別自在暗處(微暗之場所)之 視覺性之識別性良好的觀點出發,較佳亮度不同。在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中,第一毛區域43所含的刷毛42B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刷毛42W之色彩之亮度互不相同。且,呈現較高亮度之顏色之刷毛42W植設於第二毛區域44,呈現較低亮度之顏色之刷毛42B植設於第一毛區域43。刷毛42W呈現諸如白色之淺色,刷毛42B呈諸如黑色或棕色之深色。
在使用諸如尼龍之合成纖維作為刷毛42時,刷毛42W能夠使用著色為諸如白色之淺色的樹脂材料而製作,刷毛42B能夠使用著色為諸如黑色或棕色之深色的樹脂材料而製作。另外,在使用例如馬之毛作為刷毛42時,作為刷毛42W能夠選擇使用白色馬毛或灰色馬毛(菊花青:roan、gray),作為刷毛42B能夠選擇使用深鹿毛色馬毛(darkbay)或鹿毛色馬毛(bay,騮色)。
如圖1及圖2所示,將刷毛42之基端47中的沿著毛寬方向DR之第一毛區域43之尺寸設為毛寬尺寸WB1,將第二毛區域44之尺寸設為毛寬尺寸WB2。第一毛區域43之毛寬尺寸WB1及第二毛區域44之毛寬尺寸WB2可以為相同寬度,亦可以為互不相同之寬度。其中,本實施例之第一毛區域43之毛寬尺寸WB1比第二毛區域44之毛寬尺寸WB2大。由此,性狀互不相同之第一毛區域43之刷毛42B及第二毛區域44之刷毛42W之聚集彼此間的邊界45位於比刷部40之毛寬方向DR之中心偏倚於一側(第一毛區域43)或另一側(第二毛區域44)之位置。更具體而言,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之邊界45存在於自毛寬方向DR之中心偏向第二毛區域44側之位置。由此,能夠使目視到刷部40之使用者想起非對稱性之印象,因而與後述的柄部20之非對稱形狀相配合,能夠很好地防止使用者認錯塗佈具10之朝向。本實施例之刷部40在毛寬尺寸WB2狹窄之第二毛區域44植設有呈現較高亮度之顏色之刷毛42W,因此能夠加強第二毛區域44之印象,使得不易弄錯刷部40之朝 向。
本實施例之刷部40除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所呈現之色彩互不相同此點以外,刷毛42之性狀亦可以在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中相同。具體而言,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分別所含有的色彩互不相同之刷毛42B、42W之直徑及彎曲剛性彼此相同。換言之,第一毛區域43所含的刷毛42B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刷毛42W彼此色彩不同。但,第一毛區域43所含的刷毛42B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刷毛42W之直徑及彎曲剛性彼此相同。因此,刷毛42之主幹之強度或手感能夠在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中相同,相對於作用面之塗佈性亦能夠相同。
本實施例之刷部40混合存在捲毛之刷毛及直毛之刷毛。由此,能夠使塗佈劑良好地沾在刷毛42上而提高塗佈性,且能夠實現柔軟之肌膚觸感。此外,捲毛之刷毛能夠藉由對作為刷毛42之材料之合成纖維實施捲縮加工而製作得到。
如上所述,刷部40以向毛寬方向DR之兩側擴展之方式形成為輻射狀,且第一毛區域43與第二毛區域44之邊界45位於偏向第二毛區域44側之位置。因此,如圖4所示,構成刷部40的刷毛42中之至少植設於該邊界45附近的刷毛42a,相對於毛寬方向DR向第二毛區域44側傾斜且自柄部20突出。具體而言,刷毛42a隨著自基端47向毛尖46去而向毛寬方向DR的外側傾斜。由此,藉由將刷毛42按壓至諸如化妝料70、71之塗佈劑,能夠使刷毛42a之毛尖46向毛寬方向DR的外側移動,對邊界45附近的刷毛42適度混合地附著不同種類之化妝料70、71。
(關於柄部20)
柄部20為使用者用手指握持而使用之部位。將柄部20之尺寸中的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之長度(圖2之左右方向之長度)稱為握持長 度L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柄部20在毛寬方向DR上之一部分區域,具有在刷毛42之基端側延伸的握持長度L2形成得比其他區域長的伸出部24,與對應於第一毛區域43之位置相比,對應於第二毛區域44之位置中,相比於刷毛42向基端側延伸的握持長度形成得較長。此處所述之基端側均指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中之基端方向的意思,握持長度為自刷毛42向基端方向的柄部20之長度尺寸。即,在柄部20中,對應於第二毛區域44之部分之握持長度比對應於第一毛區域43之部分之握持長度長。
在此,對應於第一毛區域43之位置中之柄部20之握持長度為第一毛區域43的植設有刷毛42B之毛寬尺寸WB1之範圍內的柄部20之握持長度L2之平均值。同樣,對應於第二毛區域44之位置中之柄部20之握持長度為第二毛區域44的植設有刷毛42W之毛寬尺寸WB2之範圍內的柄部20之握持長度L2之平均值。伸出部24形成於第一毛區域43與第二毛區域44之邊界45之相對位置。圖2所示之A-A線為穿過邊界45及伸出部24之剖切面。
在此,在柄部20中,與相比於第一毛區域43亮度較高之第二毛區域44對應的部分(伸出部24)之握持長度比與第一毛區域43對應的部分之握持長度長。由此,能夠大幅加強第二毛區域44之印象及柄部20中與第二毛區域44對應之部分之印象,能夠更可靠地抑制弄錯刷部40之朝向之情況發生。
柄部20具有:植設有刷毛42之內緣部26;及相對於該內緣部26位於基端側並與該內緣部26相對的外緣部28。此處所述之基端側亦為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中之基端方向的意思。即,外緣部28在以內緣部26為基準時位於基端方向,且內緣部26及外緣部28在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上彼此位於相反端(即,相對)。柄部20之內緣部26為刷毛42所突出之端面,係沿著毛寬方向DR延伸的柄部20之側面。本實施例 之內緣部26形成為平面狀,且在前端凹部22(參看圖5、圖6)開口。外緣部28為柄部20之側面中與刷部40相反之一側的側面。本實施例的外緣部28形成為平滑彎曲之凸面狀。
多個刷毛42自柄部20輻射狀地突出。柄部20之內緣部26形成為與刷部40之毛寬方向DR平行。另一方面,外緣部28相對於毛寬方向DR傾斜。具體而言,外緣部28以握持長度L2擴大的方式自第一毛區域43向第二毛區域44傾斜(換言之,以自內緣部26離開之方向傾斜)。
柄部20之內緣部26對於穿過刷部40之毛寬方向DR及厚度方向之中心且在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上延伸的旋轉軸線AX為反轉對稱且旋轉對稱形狀。另一方面,柄部20的外緣部28對於旋轉軸線AX為反轉非對稱形狀。另外,如圖2所示,柄部20在內緣部26中毛寬方向DR之尺寸(寬度尺寸)為最大(柄寬W),在外緣部28中,相比於內緣部26其寬度尺寸較小。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因為柄部20之尺寸不會過大,所以在後述的化妝品100之容器主體60(參看圖7)中之收納性良好,且伸出部24係偏向毛寬方向DR之一側而形成,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為反轉非對稱形狀,因此能夠容易地識別塗佈具10之朝向。
如圖2所示,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之最大長度(毛長L1)比柄部20之握持長度L2之最大長度大。由此,能夠相對於塗佈具10之整體尺寸確保刷毛42之長度L1較大,因此塗佈具10之塗佈性優異。各刷毛42之尖端基端方向之長度可以在多個刷毛42中均勻,或者亦可以不同。在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中,刷部40中的位於毛寬方向DR之中心之刷毛42中,尖端基端方向之長度最大。
塗佈具10在柄部20之表面(例如,主面21)具有凹部30。凹部30在刷部40之毛寬方向DR上為非對稱形狀。由此,在手指抓住凹部30而握持柄部20時,使用者能夠觸覺上識別柄部20之朝向。在此,凹部30在毛寬方向DR上為非對稱形狀意謂,柄部20中之凹部30之形成位置 及/或凹部30自身之形狀在沿毛寬方向DR看時為非對稱的,即,關於包括穿過柄部20之柄寬W之中心且與旋轉軸線AX(參看圖2)平行之軸線、且與柄部20之厚度方向平行之平面係鏡面非對稱的。在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中,刷部40及柄部20之寬度中心一致。因此,凹部30關於包括旋轉軸線AX且與柄部20之厚度方向平行之平面係鏡面非對稱的。
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中,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且形成於柄部20之表面之凹部30在毛寬方向DR上為非對稱形狀。因此,使用者藉由握持柄部20之手指,能夠觸覺上感知柄部20之伸出部24之位置及凹部30之朝向,由此,即使不依賴視覺,亦能夠識別塗佈具10之朝向。因此,能夠很好地防止使用者認錯塗佈具10之朝向。
凹部30中的接近刷毛42之近處邊緣34係沿著柄部20之內緣部26形成,遠離刷毛42之遠處邊緣36係沿著柄部20的外緣部28形成。由此,如圖2及圖3所示,凹部30成為與柄部20的外形大致相同之形狀,更具體而言,在俯視時形成為D字狀。
如圖5及圖6所示,凹部30以鏡面對稱之方式形成於板狀之柄部20的正背兩面。由此,使用者在例如用拇指及食指自正背兩面捏住柄部20而握持時,能夠使該拇指及食指分別抓住柄部20之正面及背面的凹部30而良好地握持柄部20。
凹部30之最深部32形成於柄部20中的偏向第二毛區域44側之位置。更具體而言,凹部30之最深部32形成於連結邊界45及伸出部24之線(A-A線)上。由此,以自然動作握持柄部20的使用者之拇指之指腹緊貼在凹部30之最深部32。從而容易注視第一毛區域43與第二毛區域44之邊界45而進行塗佈動作。
如圖5及圖6所示,凹部30在板狀之柄部20之主面21形成為平滑 相連之凹狀,由此,能夠抑制在手指抓住凹部30時使用者感受到觸覺上之不適感,另外,不會過度限制手指抓住凹部30之位置。
多個刷毛42藉由在柄部20的前端凹部22之內部彼此成束而形成埋入部48。將構成第一毛區域43之刷毛42B及構成第二毛區域44之刷毛42W分別各多根地結成束,然後在刷毛42B之束及刷毛42W之束在毛寬方向DR上彼此鄰接的狀態下將刷毛42B及刷毛42W之一端部埋入柄部20,從而形成埋入部48。由此,刷毛42之根部經固定於柄部20,限制刷毛42自柄部20脫離。埋入部48亦可以黏結固定於前端凹部22。本實施例之柄部20藉由用接合部29將一對半體黏結接合而構成。多個刷毛42可以在埋入部48被折彎而彼此成束,或者亦可以藉由將刷毛42之端部植入基材(未圖示)而形成埋入部48。
此外,上述之柄部20之構造僅為一個例子,固定植設於柄部20之刷毛42之方式不限於上述內容。舉例而言,亦可以將金屬製成之接口部(未圖示)設置於柄部20之內緣部26。
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用於各種用途。舉例而言,如後所述,除用於塗佈化妝料之化妝用途以外,亦能夠用於諸如將諸如染料或顏料之墨塗佈於諸如紙或圖章之文具的用途。
(關於化妝品100)
利用圖7至圖10對具有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之化妝品100進行說明。圖7為表示自容器主體60取出塗佈具10後的狀態之化妝品100之立體圖,圖8為塗佈具10收納於容器主體60後的化妝品100之開放(打開)狀態的俯視圖。圖9為保護片82之俯視圖。圖10為對化妝品100之使用狀態進行說明的俯視圖。
作為使用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來塗佈之化妝料70、71,例如有諸如腮紅、高光、陰影(用於打陰影之化妝料)、粉底(foundation)或遮瑕(局部用之粉底)之化妝劑,此外亦能夠列舉諸如美容液或美白霜之 護膚劑、諸如染髮劑或毛髮脫色劑之護髮用製劑、諸如生髮劑之促進毛髮生長或抑制毛髮生長之製劑、諸如香水之香料用的製劑等。
化妝品100具有:上述塗佈具10;具有化妝料收納部62之容器主體60;按規定之排列方向(圖10之上下方向)並排填充於該化妝料收納部62的不同種類之(種類相互不同之)化妝料70、71;收納塗佈具10之刷收納部80。刷收納部80形成於後述之蓋部90與保護片82之間的空間,形成於橫跨不同種類之化妝料70、71之上方位置。即,刷收納部80由橫跨自化妝料70之上方至化妝料71之上方的空間構成。且,本實施例之塗佈具10以使刷部40之毛寬方向DR朝向化妝料70、71之排列方向(並排方向)的方式收納於刷收納部80。
在容器主體60經由鉸鏈部92連結有蓋部90。蓋部90具有鏡子91及爪部93,容器主體60具有鎖定部94。爪部93及鎖定部94以能夠解開之方式鉤掛在一起。藉由在刷收納部80收納有塗佈具10之狀態下關閉蓋部90而使爪部93卡住鎖定部94,塗佈具10與化妝料70、71一同被收納於容器主體60之內部。
化妝品100亦具有保護片82,該保護片82安裝於容器主體60,以能夠打開之方式覆蓋化妝料70、71之表面。如圖9所示,在保護片82之周圍(周緣部)形成有限制收納於刷收納部80之塗佈具10之移動的立起部84a至84d。
保護片82具有大致圓形之保護部83及比該保護部83小之固定片86。在保護部83之周圍,以向上方折曲之方式形成有立起部84a至84d。
保護部83及固定片86經由彎折片85連結。如圖7所示,彎折片85大致垂直地向保護部83之下方(即,與立起部84a至84d之立起方向相反之方向)彎折,固定片86藉由將彎折片85進一步大致垂直地彎折而以與保護部83相對之方式使用。固定片86固定在容器主體60之化妝料 收納部62之底面上。
保護片82可以為透明的,或亦可以為不透明的。藉由將保護片82中的尤其為保護部83形成為透明(如圖7所示),能夠在使保護片82之保護部83與容器主體60嵌合而由保護部83覆蓋化妝料收納部62之表面的狀態下,藉由透明之保護部83自外部辨認化妝料70、71。
立起部84a至84d為防止收納於刷收納部80之塗佈具10在打開化妝品100之蓋部90時自刷收納部80偏移或意外掉下的移動限制部。立起部之數量並無特別限制,只要一個以上即可。在本實施例中,例示四個立起部84a至84d分散配置於保護部83之周圍的方式。當按照由保護部83覆蓋化妝料收納部62之上部的方式將保護片82配置於容器主體60時,在保護部83的上表面形成由立起部84a至84d劃分出之空間,即刷收納部80。如圖8所示,藉由在刷收納部80收納塗佈具10,多個立起部84a至84d位於塗佈具10之柄部20及刷部40附近。立起部84c防止塗佈具10向鉸鏈部92側移動。立起部84a保持柄部20的外緣部28中之對應於第一毛區域43之位置,立起部84d保持第一毛區域43之毛尖46。由此,立起部84a及立起部84d防止塗佈具10向鎖定部94側(圖8之下方)移動而自刷收納部80掉下。立起部84b支承柄部20的外緣部28之中間部,防止塗佈具10向使用者之手指接近柄部20之一側(圖8之右方)移動或掉下。另外,多個立起部84a至84d中之至少一個限制收納於刷收納部80之塗佈具10沿著刷收納部80旋轉。更具體而言,立起部84b限制圖2所示之收納狀態的塗佈具10以刷收納部80之深度方向(該圖之垂直於紙面之方向)為旋轉軸線而順時針旋轉。另外,立起部84c同樣限制塗佈具10逆時針旋轉。在收納於刷收納部80之塗佈具10中,柄部20之伸出部24係自刷收納部80之中央起的距離(在下文稱為最大伸出長度)比柄部20之其他部位大的區域。另一方面,以夾著收納於刷收納部80之塗佈具10之伸出部24之兩側的方式配置之立起部84b及84c 的、自刷收納部80之中央起的距離比上述最大伸出長度小。因此,當要使塗佈具10沿著刷收納部80旋轉時,伸出部24與立起部84b及84c發生干涉,該旋轉得到限制。
塗佈具10亦可以以不可反轉之方式收納於刷收納部80。塗佈具10以不可反轉之方式收納於刷收納部80意謂,規定朝向(例如,圖2所示之俯視狀態)之塗佈具10能夠容易地收納於刷收納部80(參看圖8),而使該塗佈具10繞旋轉軸線AX(參看圖2)反轉而得之朝向(圖8之上下反轉)或相對於柄部20之內緣部26使刷部40及柄部20反轉而得之朝向(圖8之左右反轉)中之至少一者中,塗佈具10與刷收納部80發生干涉而不可收納或難以收納。由此,能夠防止使用後的塗佈具10相對於刷收納部80向上述不可反轉之方向過度反轉而收納。
在本實施例之化妝品100中,利用非對稱形狀之柄部20及立起部84a至84d的位置關係,塗佈具10以不可反轉之方式收納於刷收納部80。具體而言,在刷收納部80之周圍中的與塗佈具10之柄部20中無伸出部24形成之一側(圖8之下方側)對應的位置形成有立起部84a,在與形成有伸出部24之另一側(圖8之上方側)對應的位置無立起部形成。因此,柄部20之伸出部24不會與立起部84a至84d發生干涉,塗佈具10收納於刷收納部80之內周附近。換言之,藉由在對應於伸出部24之位置不形成立起部84a至84d,且與伸出部24對於旋轉軸線AX(參看圖2)之對稱位置對應地形成立起部84a,能夠將塗佈具10不可反轉地收納於刷收納部80。另外,在使塗佈具10成為不能夠自圖8所示之收納狀態起左右反轉之情況下,亦可以在立起部84a之點對稱位置(圖8之左上位置)形成其他立起部(未圖示)。
在化妝料收納部62填充有不同種類之化妝料70、71。化妝料70、71為不同種類意謂,化妝料70、71之諸如色彩、成分、組成比率、硬度或黏度的所例示性狀互不相同。在本實施例之化妝品100 中,填充於化妝料收納部62的不同種類之化妝料70、71之色彩互不相同。在此,化妝料之色彩指將該化妝料塗佈於被化妝者時所呈現之色彩,未必為填充於化妝料收納部62之狀態的化妝料之色彩。
化妝料70、71之亮度、彩度或色相中之任一個以上互不相同。可以在化妝料70、71中選擇分別塗佈於鄰接之被化妝部位之化妝料。在本實施例之化妝品100中,化妝料70、71中之一者的亮度比另一者低。舉例而言,作為亮度較低之一方(例如,化妝料70),能夠例示塗佈於臉頰之腮紅,作為亮度較高之另一方(例如,化妝料71),能夠例示塗佈於眼下之高光。除此以外,作為亮度較低之一方(例如,化妝料70),能夠例示塗佈於臉頰下之眼影,作為亮度較高之另一方(例如,化妝料71),能夠例示上述腮紅。
化妝料71收納於接近鉸鏈部92之一側,化妝料70收納於遠離鉸鏈部92之一側。因此,在使用者自然地保持化妝品100時,化妝料70位於接近使用者之一側,化妝料71位於遠離使用者之一側。
化妝料70、71可以直接填充於化妝料收納部62之內部,或者亦可以在填充於諸如中間器皿之輔助容器(未圖示)之狀態下設置於化妝料收納部62之內部。在使用輔助容器之情況下,固定片86(參看圖7)保持在化妝料收納部62之底面與該容器之間。
本實施例之化妝料收納部62為圓形之凹部,可以任意地具有將化妝料70、71彼此隔開之分隔壁。化妝料70、71之排列方向為圖10之上下方向。隔壁可以一體地形成於化妝料收納部62之底面,或者亦可以為諸如中間器皿之輔助容器之壁面。
更詳細而言,此等不同種類之化妝料70、71的分界線64係相對於化妝料70、71之排列方向(圖10之上下方向)傾斜地形成。由此,在使塗佈具10向與化妝料70、71之排列方向正交的橫向移動而將化妝料70、71取到刷毛42時,刷毛42之一部分橫穿傾斜形成之邊界線64。因 此,化妝料70、71適度地混合而附著於該一部分刷毛42。由此,不會將化妝料70、71過度明顯地分塗於被化妝部位,而能夠以自然連續之效果將化妝料70(例如,腮紅)塗佈於臉頰、將化妝料71(例如,高光)塗佈於眼下。
如上所述,塗佈具10之刷部40在毛寬方向DR之一側及另一側具有分別含有刷毛42之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該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至少一部分刷毛42之性狀互不相同,具體而言,色彩不同。且,毛寬方向DR上之第一毛區域43之毛寬尺寸WB1及第二毛區域44之毛寬尺寸WB2互不相同,具體而言,毛寬尺寸WB2比毛寬尺寸WB1小。
另一方面,在化妝料收納部62填充有第一化妝料70及第二化妝料71,此等第一化妝料70及第二化妝料71之排列方向上之尺寸(圖10之上下寬度尺寸)為,第二化妝料71比第一化妝料70小。
塗佈具10以在第一化妝料70之上方配置第一毛區域43,且在第二化妝料71之上方配置第二毛區域44的方式而收納於刷收納部80。
由此,藉由將塗佈具10收納於刷收納部80,對應地配置毛寬尺寸WB1大的第一毛區域43及上下寬度尺寸大的第一化妝料70,且對應地配置毛寬尺寸WB2小的第二毛區域44及上下寬度尺寸小的第二化妝料71。由此,藉由進行自然之握持動作,能夠使第一化妝料70專門附著於第一毛區域43之刷毛42B,且使第二化妝料71專門附著於第二毛區域44之刷毛42W。
如上所述,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所含的刷毛42B、42W之色彩之亮度互不相同,呈現較高亮度之顏色之刷毛42W植設於第二毛區域44。即,當使用者用手指握持柄部20時,深色之刷毛42B位於接近使用者之一側,淺色之刷毛42W位於遠離使用者之一側。另一方面,與收納於刷收納部80之塗佈具10之第二毛區域44相對的第二化妝 料71之亮度比第一化妝料70之亮度高。
由此,藉由將塗佈具10收納於刷收納部80,在亮度較低的深色之第一化妝料70之上對應配置深色之刷毛42B,在亮度較高的淺色之第二化妝料71之上對應配置淺色之刷毛42W。因此,能夠直覺上理解塗佈具10以化妝料70、71及刷部40正確對應之狀態收納於刷收納部80。另外,如上所述,在將第一化妝料70設為腮紅且將第二化妝料71設為高光之情況下,在接近使用者之一側之第一毛區域43附著腮紅,在遠離使用者之一側之第二毛區域44附著高光。因此,藉由使塗佈具10與臉頰之上部抵接,能夠在臉頰上塗佈腮紅,與此同時在眼下塗佈高光。
(變體)
接著,利用圖11及圖12對變體之塗佈具10進行說明。
在圖11及圖12之各圖中,圖11(a)為自前端側觀察塗佈具10之立體圖,圖11(b)為自基端側觀察塗佈具10之立體圖,圖12(a)為塗佈具10之俯視圖,圖12(b)為沿圖12(a)之箭頭B方向觀察塗佈具10的側視圖,圖12(c)為沿圖12(a)之箭頭C方向觀察塗佈具10的側視圖。
本變體之塗佈具10在以下說明之態樣上與上述實施例之塗佈具10不同。此外,在本變體之塗佈具10中,對於與上述實施例之塗佈具10相同的結構省略說明。
在本變體中,刷部40之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為以旋轉軸線AX為對稱軸之反轉對稱形。更詳細而言,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為以包括旋轉軸線AX且與柄部20之厚度方向平行之平面為對稱面的鏡面對稱形。但,第一毛區域43及第二毛區域44之形狀以外的性狀(色彩或觸覺性質中之至少一者)對於旋轉軸線AX反轉非對稱。刷部40之至少色彩對於旋轉軸線AX反轉非對稱。
另外,在本變體之情況下,如圖12(a)所示,握持長度L2比刷毛 42之尖端基端方向之最大長度(毛長L1)長。即,在旋轉軸線AX之延伸方向上,柄部20之長度比刷部40之長度長。
此外,旋轉軸線AX之延伸方向上的柄部20之長度(握持長度L2)比刷部40之寬度方向(毛寬方向DR)的刷部40之寬度長。
更詳細而言,柄部20之長度(握持長度L2)大於毛寬尺寸WB1及毛寬尺寸WB2之總和。更詳細而言,柄部20之長度(握持長度L2)比毛寬方向DR的刷部40之最大寬度長。
另外,在本變體中,伸出部24形成於自第一毛區域43與第二毛區域44之邊界45之相對位置偏移的位置(例如,偏移至第二毛區域44側之位置)。因而,使用者藉由視覺及觸覺判定伸出部24之位置,能夠容易地識別柄部20之朝向。
此外,單一的伸出部24配置於偏離邊界45之相對位置的位置,因此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成反轉非對稱形狀且形成為旋轉非對稱形狀。
另外,在本變體中,柄部20之兩面之各一部分成為相對於包括旋轉軸線AX及毛寬方向DR之假想平面(在下文稱為第一中心面)在毛寬方向DR上傾斜的傾斜面38。柄部20之兩面之傾斜面38配置為以第一中心面為對稱面之鏡面對稱。因此,在柄部20中,形成有傾斜面38之部位之厚度在毛寬方向DR上發生變化。更詳細而言,例如,在柄部20中,形成有傾斜面38之部位之厚度自與第二毛區域44對應之部位至與第一毛區域43對應之部位變薄。
因而,使用者藉由觸覺判定柄部20之各部位之厚度,能夠容易識別柄部20之朝向。另外,藉由伸出部24及傾斜面38之厚度之變化,能夠更容易地識別柄部20之朝向。
此外,因為柄部20之兩面之傾斜面38配置為以中心面為對稱面之鏡面對稱,所以柄部20之兩面之傾斜面38對於旋轉軸線AX配置為 旋轉非對稱的,且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形成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且形成為旋轉非對稱形狀。
此外,包括傾斜面38之主面21亦可以自內緣部26側至外緣部28在柄部20之厚度變小的方向上傾斜。
此外,在柄部20之兩面之各面中,傾斜面38與主面21中之傾斜面38之周圍之部分之邊界處的稜線39,關於包括旋轉軸線AX且相對於第一中心面正交之假想平面(在下文稱為第二中心面)形成為非對稱之形狀。因此,使用者藉由觸覺判定柄部20之一個面之稜線39的形狀,亦能夠容易地識別柄部20之朝向。
以上,參看附圖對本創作之實施例及變體進行描述,但此等均為本創作之例示,亦可以採用上述以外之各種結構。另外,本創作不限於上述之實施例及變體,亦包括能夠實現本創作之目的之各種變形、改進等方式。
舉例而言,在上述實施例中,例示柄部20及刷部40為扁平之薄板狀的方式,但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以將柄部20形成為棒狀,將在該棒狀之柄部20之端部植設有刷毛42之刷部40形成為圓柱狀。此時,亦可以在棒狀之柄部20之周面形成用於貼合使用者之手指的凹部,將柄部20對於旋轉軸線AX形成為反轉非對稱形狀。另外,亦可以將圓柱狀之刷部40劃分為多個毛區域,使各毛區域所含的刷毛42呈現之色彩各不相同。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例示在柄部20形成有凹部30之例子,但不限於此,亦可以將用於使用者放置手指之突部(未圖示)形成於柄部20之主面21。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例示第一毛區域43之刷毛42B及第二毛區域44之刷毛42W分為兩種顏色而形成有明顯之邊界45的方式,但不限於此。亦可以用顏色將第一毛區域43與第二毛區域44區分開,且在 包括邊界45的規定之毛寬尺寸之毛區域內使第一毛區域43與第二毛區域44之色調差或灰度差逐漸變化。
在上述實施例中,例示在刷收納部80中收納在接近使用者之一側之第一毛區域43之毛寬尺寸WB1比收納在遠離使用者之一側之第二毛區域44之毛寬尺寸WB2大的情況(參看圖2、圖8),但不限於此。毛寬尺寸WB1及毛寬尺寸WB2亦可以為相同之寬度,或者亦可以為第一毛區域43之毛寬尺寸WB1比第二毛區域44之毛寬尺寸WB2小。舉例而言,在由第一毛區域43塗佈之第一化妝料70為眼影、由第二毛區域44塗佈之第二化妝料71為腮紅之情況下,藉由使毛寬尺寸WB1比毛寬尺寸WB2小,能夠將眼影比腮紅更窄地塗佈於臉頰之下。
另外,圖8所示之收納狀態僅為一個例子,亦可以將塗佈具10以自圖8進行上下反轉後的朝向收納於刷收納部80。即,亦可以在刷收納部80中在接近鎖定部94之一側收納由淺色之刷毛42W構成之第二毛區域44,在接近鉸鏈部92之一側收納由深色之刷毛42B構成之第一毛區域43。可以將色彩互不相同之化妝料70、71中的亮度較高之化妝料70填充在化妝料收納部62中之接近鉸鏈部92之一側,將亮度較低之化妝料71填充在接近鎖定部94之一側。此時,例如,作為亮度較高之化妝料70,能夠例示塗佈於眼下之高光,作為亮度較低之化妝料71,能夠例示塗佈於眼周之眼影。
本創作之塗佈具10及化妝品100之各種構成要素不需要各自獨立存在。允許多個構成要素形成為一個部件、一個構成要素由多個部件形成、某構成要素為其他構成要素之一部分,或某構成要素之一部分與其他構成要素之一部分重複等。
關於上述之實施例,本創作公開以下之塗佈具10及化妝品100。
<1>一種塗佈具,其特徵在於:具有柄部及在上述柄部植設刷毛而形成之刷部,對於穿過上述 刷部之寬度方向之中心且在上述刷毛之尖端基端方向上延伸的旋轉軸線,上述柄部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且上述刷部之性狀係反轉非對稱的。
<2>如<1>之塗佈具,其特徵在於:上述刷部在上述寬度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具有分別含有上述刷毛之第一毛區域及第二毛區域,上述第一毛區域及上述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至少一部分上述刷毛之性狀互不相同。
<3>如<2>之塗佈具,其中,上述性狀互不相同的上述刷毛之聚集彼此間之邊界位於比上述刷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中心偏倚於上述一側或上述另一側的位置。
<4>如<2>或<3>之塗佈具,其中所述性狀為色彩。
<5>如<4>之塗佈具,其中,上述第一毛區域及上述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上述刷毛之色彩之亮度互不相同,呈現上述較高亮度之顏色之上述刷毛植設於上述第二毛區域。
<6-1>如<2>至<5>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上述柄部中,與對應於上述第一毛區域之位置相比,在對應於上述第二毛區域之位置,比上述刷毛更向基端側延伸的握持長度形成得較長。
<6-2>如<2>之塗佈具,其中,上述性狀為色彩,上述第一毛區域及上述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上述刷毛之色彩之亮度互不相同,呈現上述較高亮度之顏色之上述刷毛植設於上述第二毛區域,上述柄部形成為,與對應於上述第一毛區域之位置相比,在對應於上述第二毛區域之位置中,比上述刷毛更向基端側延伸的握持長度形成得較長。
<7>如<2>至<6>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上述刷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第一毛區域的毛寬尺寸大於上述第二毛區域的上述毛寬尺寸。
<8>如<1>至<7>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特徵在於:在上述柄部之 表面具有凹部,上述凹部在上述刷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上為非對稱形狀。
<9>一種化妝品,其具有:<1>至<8>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具有化妝料收納部之容器主體;在規定之排列方向上並排地填充於上述化妝料收納部的不同種類之化妝料;及收納上述塗佈具之刷收納部。
<10>如<9>之化妝品,其中,上述刷收納部形成於橫跨不同種類之上述化妝料之上方位置,上述塗佈具以使上述刷部之寬度方向朝向上述排列方向之方式收納於上述刷收納部。
<11>如<10>之化妝品其中,上述塗佈具的上述刷部在上述寬度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具有分別含有上述刷毛之第一毛區域及第二毛區域,上述第一毛區域及上述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至少一部分上述刷毛之性狀互不相同,上述第二毛區域之上述寬度方向上的毛寬尺寸小於上述第一毛區域的上述毛寬尺寸,在上述化妝料收納部填充有第一化妝料及在上述排列方向上之尺寸比上述第一化妝料小的第二化妝料,上述塗佈具以在上述第一化妝料之上方配置上述第一毛區域且在上述第二化妝料之上方配置上述第二毛區域的方式收納於上述刷收納部。
<12>如<9>至<11>中任一項之化妝品,其中,亦具有安裝於上述容器主體且以能夠開放之方式覆蓋上述化妝料之表面的保護片,在上述保護片之周圍形成有限制收納於上述刷收納部之上述塗佈具之移動的立起部。
<13>如<12>之化妝品,其特徵在於:上述塗佈具的上述柄部在上述刷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上的局部區域中,具有在上述刷毛之基端側延伸的握持長度形成為大於其他區域之握持長度之伸出部,多個上述立起部形成於上述保護片之周圍而劃分出上述刷收納部,且在與收納於上述刷收納部之上述塗佈具之上述伸出部對應的位置不形成上述立起部。
<14>如<1>至<8>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上述刷部的外形為以上述旋轉軸線為中心之旋轉對稱形狀,且以向上述刷部之寬度方向之兩側擴展之方式形成為輻射狀。
<15>如<1>至<8>或<14>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寬度方向上的上述刷部之最大尺寸大於與上述寬度方向正交之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16>如<15>之塗佈具,其中,上述柄部形成為上述寬度方向之最大尺寸大於上述厚度方向之最大尺寸的板狀。
<17>如<6>之塗佈具,其特徵在於:上述刷毛之尖端基端方向之長度大於上述柄部之上述握持長度之最大長度。
<18>如<4>或<5>之塗佈具,其中,上述第一毛區域及上述第二毛區域分別所含有的色彩互不相同之上述刷毛的直徑及彎曲剛性彼此相同。
<19>如<1>至<8>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上述柄部具有植設有上述刷毛之內緣部及相對於該內緣部位於基端側並與上述內緣部相對的外緣部,多個上述刷毛自上述內緣部突出之長度彼此大致相等,上述內緣部形成為與上述刷部之寬度方向平行,上述外緣部相對於上述寬度方向傾斜。
<20>如<19>之塗佈具,其中,上述柄部具有在上述寬度方向上形成為非對稱形狀之凹部,上述凹部中的接近上述刷毛之近處邊緣係沿著上述柄部之上述內緣部形成,遠離上述刷毛之遠處邊緣係沿著上述柄部之上述外緣部形成。
<21>如<8>之塗佈具,其中,上述凹部在板狀之上述柄部之主面形成為平滑相連之凹狀。
<22>如<8>或<21>之塗佈具,其中,上述凹部在板狀之上述柄部之正面背面兩面形成為鏡面對稱。
<23>如<2>至<7>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上述柄部具有在上述寬度方向上形成為非對稱形狀之凹部,上述凹部之最深部形成於上述柄部中的偏倚於上述第二毛區域側之位置。
<24>如<1>至<7>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上述刷部混合形成有捲毛之上述刷毛及直毛之上述刷毛。
<25>如<2>至<7>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在構成上述刷部之上述刷毛中,至少植設於上述第一毛區域與上述第二毛區域之邊界附近的上述刷毛相對於上述刷部之上述寬度方向傾斜地自上述柄部突出。
<26>如<9>至<13>中任一項之化妝品,其中,不同種類之上述化妝料之色彩互不相同。
<27>如<26>之化妝品,其具有<5>之塗佈具,其特徵在於,填充有化妝料,與收納於上述刷收納部之上述塗佈具中之上述第二毛區域相對的上述第二化妝料之亮度比上述第一化妝料之亮度高。
<28>如<9>至<13>或<25>至<27>中任一項之化妝品,其中,不同種類之上述化妝料之邊界線以相對於上述排列方向傾斜之方式形成。
<29>如上述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在上述旋轉軸線之延伸方向上,上述柄部之長度比上述刷部之長度長。
<30>如上述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上述旋轉軸線之延伸方向上的上述柄部之長度大於上述刷部之寬度方向上的上述刷部之寬度。
10‧‧‧塗佈具
20‧‧‧柄部
24‧‧‧伸出部
26‧‧‧內緣部
28‧‧‧外緣部
29‧‧‧接合部
30‧‧‧凹部
40‧‧‧刷部
42‧‧‧刷毛
42B‧‧‧刷毛
42W‧‧‧刷毛
43‧‧‧第一毛區域
44‧‧‧第二毛區域
45‧‧‧邊界
46‧‧‧毛尖
47‧‧‧基端
DR‧‧‧毛寬方向
WB1‧‧‧毛寬尺寸
WB2‧‧‧毛寬尺寸

Claims (31)

  1. 一種塗佈具,其特徵在於:具有柄部及在該柄部植設刷毛而形成之刷部,對於穿過該刷部之寬度方向之中心且在該等刷毛之尖端基端方向上延伸的旋轉軸線,該柄部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且該刷部之色彩係反轉非對稱的。
  2. 如請求項1之塗佈具,其中:該刷部在該寬度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具有分別含有該等刷毛之第一毛區域及第二毛區域,該第一毛區域及該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至少一部分該等刷毛之色彩互不相同。
  3. 如請求項2之塗佈具,其中,該等色彩互不相同之該等刷毛之聚集彼此間之邊界位於比該刷部之該寬度方向之中心偏倚於該一側或該另一側之位置。
  4. 如請求項2或3之塗佈具,其中:該第一毛區域及該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該等刷毛之色彩之亮度互不相同,呈現較高亮度之顏色之該等刷毛植設於該第二毛區域。
  5. 如請求項2或3之塗佈具,其中:該第一毛區域及該第二毛區域分別所含有的色彩互不相同之該等刷毛之直徑及彎曲剛性彼此相同。
  6. 如請求項2或3之塗佈具,其中:該柄部形成為:在對應於該第二毛區域之位置之握持長度大於在對應於該第一毛區域之位置之握持長度。
  7. 如請求項2之塗佈具,其中: 該第一毛區域及該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該等刷毛之色彩之亮度互不相同,呈現較高亮度之顏色之該等刷毛植設於該第二毛區域,該柄部形成為,在對應於該第二毛區域之位置之握持長度大於在對應於該第一毛區域之位置之握持長度。
  8. 如請求項6之塗佈具,其中:該等刷毛之尖端基端方向之長度大於該柄部之該握持長度之最大長度。
  9. 如請求項2或3之塗佈具,其中:該刷部之該寬度方向上的該第一毛區域之毛寬尺寸大於該第二毛區域之該毛寬尺寸。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在該柄部之表面具有凹部,該凹部在該刷部之該寬度方向上為非對稱形狀。
  11. 如請求項10之塗佈具,其中:該凹部在板狀之該柄部之主面上形成為平滑相連之凹狀。
  12. 如請求項2或3之塗佈具,其中:該柄部具有在該寬度方向上形成為非對稱形狀之凹部,該凹部之最深部形成於該柄部中的偏倚於該第二毛區域側之位置。
  13. 如請求項2或3之塗佈具,其中:在構成該刷部之該等刷毛中,至少植設於該第一毛區域與該第二毛區域之邊界附近的該等刷毛相對於該刷部之該寬度方向傾斜地自該柄部突出。
  1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該刷部的外形為以該旋轉軸線為中心之旋轉對稱形狀,且以向該刷部之寬度方向之兩側擴展之方式形成為輻射狀。
  1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寬度方向上的該刷部之最大尺寸大於與該寬度方向正交之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16. 如請求項15之塗佈具,其中:該柄部形成為該寬度方向之最大尺寸大於該厚度方向之最大尺寸的板狀。
  1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該柄部具有植設有該等刷毛之內緣部及相對於該內緣部位於基端側並與該內緣部相對的外緣部,多個該等刷毛自該內緣部突出之長度彼此大致相等,該內緣部形成為與該刷部之寬度方向平行,該外緣部相對於該寬度方向傾斜。
  18. 如請求項17之塗佈具,其中:該柄部具有在該寬度方向上形成為非對稱形狀之凹部,該凹部中的接近該等刷毛之近處邊緣係沿著該柄部之該內緣部形成,遠離該等刷毛之遠處邊緣係沿著該柄部之該外緣部形成。
  1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在該旋轉軸線之延伸方向上,該柄部之長度大於該刷部之長度。
  2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該旋轉軸線之延伸方向上的該柄部之長度大於該刷部之寬度方向上的該刷部之寬度。
  2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塗佈具,其中:該柄部具有傾斜面,該傾斜面對於該旋轉軸線配置為旋轉非對稱的。
  22. 一種化妝品,其特徵在於,包含:塗佈具; 具有化妝料收納部之容器主體;在規定之排列方向上並排地填充於該化妝料收納部的不同種類之化妝料;及收納該塗佈具之刷收納部,該塗佈具具有柄部及在該柄部植設刷毛而形成之刷部,對於穿過該刷部之寬度方向之中心且在該等刷毛之尖端基端方向上延伸的旋轉軸線,該柄部為反轉非對稱形狀,且該刷部之性狀係反轉非對稱的。
  23. 如請求項22之化妝品,其中:該塗佈具為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塗佈具。
  24. 如請求項22之化妝品,其中:該刷收納部形成於橫跨不同種類之該等化妝料之上方位置,該塗佈具以使該刷部之寬度方向朝向該排列方向之方式收納於該刷收納部。
  25. 如請求項24之化妝品,其中:該塗佈具之該刷部在該寬度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具有分別含有該等刷毛之第一毛區域及第二毛區域,該第一毛區域及該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至少一部分該等刷毛之性狀互不相同,該第二毛區域之該寬度方向上的毛寬尺寸小於該第一毛區域的該毛寬尺寸,在該化妝料收納部填充有第一化妝料及在該排列方向上之尺寸比該第一化妝料小的第二化妝料,該塗佈具以在該第一化妝料之上方配置該第一毛區域且在該第二化妝料之上方配置該第二毛區域的方式收納於該刷收納部。
  26. 如請求項22之化妝品,其中: 不同種類之該等化妝料之色彩互不相同。
  27. 如請求項26之化妝品,其中:該化妝品具有:蓋部;及連結該蓋部及該容器主體之鉸鏈部,不同種類之該等化妝料之色彩之亮度互不相同,亮度較低之化妝料收納於接近該鉸鏈部之一側,亮度較高之化妝料收納於遠離該鉸鏈部之一側。
  28. 如請求項27之化妝品,其中:該塗佈具之該刷部在該寬度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具有分別含有該等刷毛之第一毛區域及第二毛區域,該第一毛區域及該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至少一部分該等刷毛之色彩互不相同,該塗佈具之該第一毛區域及該第二毛區域所含有的該等刷毛之色彩之亮度互不相同,呈現較高亮度之顏色之該等刷毛植設於該第二毛區域,與收納於該刷收納部之該塗佈具之該第二毛區域相對的該第二化妝料之亮度大於該第一化妝料之亮度。
  29. 如請求項22之化妝品,其中:另具有安裝於該容器主體且以能夠開放之方式覆蓋該等化妝料之表面的保護片,在該保護片周圍形成有限制收納於該刷收納部之該塗佈具之移動的立起部。
  30. 如請求項29之化妝品,其中:該塗佈具之該柄部在該刷部之該寬度方向上的局部區域中,具有握持長度形成為大於其他區域之握持長度的伸出部,多個該等立起部形成於該保護片之周圍而劃分出該刷收納部,且在與收納於該刷收納部之該塗佈具之該伸出部對應的位 置不形成該等立起部。
  31. 如請求項22之化妝品,其中:不同種類之該等化妝料之邊界線係以相對於該排列方向傾斜之方式形成。
TW105205339U 2015-04-16 2016-04-15 塗佈具 TWM5345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3932 2015-04-16
JP2015255621A JP6709048B2 (ja) 2015-04-16 2015-12-28 塗布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4552U true TWM534552U (zh) 2017-01-01

Family

ID=57486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5339U TWM534552U (zh) 2015-04-16 2016-04-15 塗佈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09048B2 (zh)
TW (1) TWM53455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75555B1 (ko) * 2017-12-01 2023-09-06 (주)아모레퍼시픽 브러쉬 및 담체를 포함하는 화장료 도포 세트
CN114602050B (zh) * 2022-03-24 2023-12-12 东莞俪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式涂抹件及其具有拆装式涂抹件的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361Y2 (zh) * 1974-03-12 1978-01-09
JPS53362Y2 (zh) * 1974-07-18 1978-01-09
JPS6033866Y2 (ja) * 1981-04-27 1985-10-08 株式会社資生堂 化粧用刷子
JPS6147917U (ja) * 1984-08-31 1986-03-31 美佐子 高本 化粧筆
FR2836031B1 (fr) * 2002-02-19 2004-11-26 Oreal Applicateur comportant un element d'application configure pour appliquer un produit sur la peau
JP4323196B2 (ja) * 2003-03-28 2009-09-02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コンパクト容器
JP3145714U (ja) * 2008-08-06 2008-10-16 株式会社資生堂 化粧用コンパクト容器
AU2009282461B2 (en) * 2008-08-12 2012-09-13 Anisa International, Inc. Dual sided cosmetic brush
GB2468139A (en) * 2009-02-26 2010-09-01 Paul Tercel A composite brush
CA2755504A1 (en) * 2009-03-19 2010-09-23 Anisa International, Inc. Cosmetic brushes
JP3194237U (ja) * 2014-08-08 2014-11-13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メイクアップ化粧料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02882A (ja) 2016-12-08
JP6709048B2 (ja)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388025Y1 (ko) 마스카라 브러쉬
JP5695704B2 (ja) マスカラブラシ
US20180049530A1 (en) Styler for Eyelashes
KR20090103872A (ko) 화장품 조성물용 키트
US7841348B2 (en) Mascara brush
JP2002017437A (ja) 化粧品又はヘアケア製品を毛、特に睫毛又は眉毛に塗布する器具
JP2020512088A (ja) マスカラ
TW201728354A (zh) 眼部化妝用塗布具及眼部化妝用具
TWM534552U (zh) 塗佈具
US10111515B2 (en) Number of bristle for any shape&#39;s disc by mano injection molding
KR101992233B1 (ko) 브러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스카라 용기
CN110719742B (zh) 化妆用毛刷
TWM543160U (zh) 毛髮處理劑用刷
KR200388031Y1 (ko) 마스카라 브러쉬
KR102356677B1 (ko) 아이라이너
JP5740141B2 (ja) まつ毛用化粧料塗布具
KR102610161B1 (ko) 마스카라
JP2005319004A (ja) 液体化粧料用塗布具
ES2302352T3 (es) Aplicador cosmetico ergonomico.
KR200378739Y1 (ko) 속눈썹 화장용 마스카라 브러쉬
JP3211066U (ja) 染毛用具
JP6286629B1 (ja) ネイルアート用ブラシ、ネイルアート容器、及び、爪化粧料の塗布方法
KR20180000038U (ko) 마스카라
JP2017042190A (ja) 毛髪化粧料塗布具
KR200388029Y1 (ko) 마스카라 브러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