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4037U - 電激發光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電激發光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4037U
TWM524037U TW105200975U TW105200975U TWM524037U TW M524037 U TWM524037 U TW M524037U TW 105200975 U TW105200975 U TW 105200975U TW 105200975 U TW105200975 U TW 105200975U TW M524037 U TWM524037 U TW M5240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light
resin
luminesc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0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sheng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zhi-sheng Z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sheng Zhang filed Critical zhi-sheng Zhang
Priority to TW105200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4037U/zh
Publication of TWM524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4037U/zh

Links

Description

電激發光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發光結構,尤指一種電激發光結構。
按,電激發光(Electroluminescent),其係一種利用電致發光的現象,其基本原理是將合適的發光材料夾在兩導電層之間,當電流流過時,發光材料便會發出可見光,而運用此種發光模式製成之發光元件係具有重量輕、厚度薄等優點,因此,目前已廣泛運用於各式燈具、顯示器或裝飾品等。
如美國第10043397號創作專利,以及中華民國第100150087號創作專利所示,皆已揭露一種運用上述電激發光原理製成之電激發光元件,但,該兩專利之電激發光元件所施用之基材均為硬性材質,故運用的領域受到限制,例如帽子、衣服等軟性材質之物件,或是表面凹凸不平之物件,皆無法實施,此外,發光材料與導電層之間皆具有一介電層,以提供絕緣的功能,避免電極短路的現象,但此種設置介電層的方式,亦造成了製程較為繁雜的問題,另,習知電激發光元件亦不具有雙面發光的特性,故種種必須改良之處,有待相關產業者解決之。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創作提供一種電激發光結構,其發光材料係由發光粉及樹脂混合而成,藉以形成液態的發光材料可附著於各種材質及各式不同形狀之軟、硬物件上,且添加之樹脂可作為發光材料之黏著劑,藉以具有絕緣的功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之電激發光結構,其包含:一發光層,其附著於一為導體材質之物件上,並係由一液態之發光材料成膜乾燥後形成,發光材料係由發光粉及樹脂混合而成,其中,發光粉佔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30%~50%,樹脂佔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50%~70%,且樹脂之固含量為60%~80%,介電係數大於4;一透明導電層,其附著於發光層相反於物件之一側;一透明保護層,其附著於透明導電層相反於發光層之一側;以及兩導電引線,其分別連接物件及透明導電層,且兩導電引線可分別接設於一電源驅動器之正負電極,藉以施加電流激發發光層產生亮光。
另,本創作更提供另外一種電激發光結構,其包含:一導電層,其附著於一為非導體材質之物件上;一發光層,其附著於導電層相反於物件之一側,並係由一液態之發光材料成膜乾燥後形成,發光材料係由發光粉及樹脂混合而成,其中,發光粉佔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30%~50%,樹脂佔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50%~70%,且樹脂之固含量為60%~80%,介電係數大於4;一透明導電層,其附著於發光層相反於導電層之一側;一透明保護層,其附著於透明導電層相反於發光層之一側;以及兩導電引線,其分別連接導電層及透明導電層,且該兩導電引線可分別接設於一電源驅動器之正負電極。
藉此,本創作電激發光結構之發光材料係由發光粉添加樹脂混合而成,藉以形成液態的發光材料可附著於各種材質及各式不同形狀之軟、硬物件上,此外,添加之樹脂可作為發光材料之黏著劑,且由於樹脂為高固含量及高介電係數,藉以令發光層本身即具有絕緣的功能,可避免電極短路及電壓擊穿的現象,因此,本創作可節省習知介電層的施工及材料成本,以節省開發資源,極具有經濟效益。
另,本創作運用之物件可為導體材質或非導體材質,若物件為導體材質時,僅需將物件表面依序附著發光層及透明導電層,而若物件為非導體材質時,則必須將物件表面依序附著導電層、發光層及透明導電層,藉以運用之範圍廣泛,且若非導體材質之物件為透明狀或半透明狀時,還能形成雙面發光之特殊效果,以應用於穿戴裝置、移動工具或廣告宣傳等,達成安全警示及吸引目光之用途。
為便於說明本創作於上述新型內容一欄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茲以具體實施例表達。實施例中各種不同物件係按適於列舉說明之比例,而非按實際元件的比例予以繪製,合先敘明。
請參閱圖1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電激發光結構100,其包含:
一發光層10,其附著於一為導體材質之物件300上,例如金屬製品,且發光層10係由一液態之發光材料成膜乾燥後形成,而發光材料係由發光粉及樹脂混合而成,其中,發光粉佔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30%~50%,並係由硫化鋅或硫化鈣,添加錳、銅或螢光染色劑等至少其中之一者混合而成,而樹脂佔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50%~70%,其係作為發光材料之黏著劑,且樹脂之固含量為60%~80%,介電係數大於4,此外,樹脂係醇酸類、環氧類或聚氨酯類等其中之一者,藉此,樹脂可係水性或油性樹脂,且其成膜乾燥方式可為熱固型或UV光固型。
另,若對物件300有顏色上之需求,可於發光材料中添加少量油性或水性之色精或色漿。
一透明導電層20,其附著於發光層10相反於物件300之一側,並係由ITO導電漿或石墨烯製成,且透明導電層20之方阻值係低於100歐姆,透光率係75%以上。
一透明保護層30,其附著於透明導電層20相反於發光層10之一側,並係由具光澤或消光之樹脂或塗料製成,以做為保護電激發光結構100之保護層,而若需改色或上色,可於樹脂內添加少量油性或水性之色精或色漿,亦可添加其他之配料或助劑來產生不同效果,例如珍珠粉、亮片或消光劑等。
一第一導電引線40及一第二導電引線41,其分別連接物件300及透明導電層20,且該兩導電引線40、41為導電漿料、導電膠帶或FPC等其中之一者,並將該兩導電引線40、41以焊接、黏合或卡榫等方式,分別接設於一電源驅動器400之正負電極,藉以施加電流激發發光層10產生亮光,而電源驅動器400可係提供直流或交流電源,轉換提供成交流電壓為20~200V,且頻率為60~3000hz之電力。
另,請參閱圖2所示,係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提供另外一種電激發光結構200,其包含一導電層50、一發光層10、一透明導電層20、一透明保護層30、一第一導電引線40及一第二導電引線41,其中,導電層50係附著於一為非導體材質之物件500表面,例如塑膠製品、玻璃製品或木製品等,且導電層50係由碳系列物質或金屬系列物質之導電漿料製成,發光層10係附著於導電層50相反於物件500之一側,透明導電層20係附著於發光層10相反於導電層50之一側,透明保護層30係附著於透明導電層20相反於發光層10之一側,而第一導電引線40及第二導電引線41係分別連接導電層50及透明導電層20,且該兩導電引線40、41可分別接設於一電源驅動器400之正負電極,藉以施加電流激發發光層10產生亮光。
於第二實施例中,發光層10、透明導電層20、透明保護層30及該兩導電引線40、41之組成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多加贅述。
藉此,本創作電激發光結構100、200之發光材料係由發光粉添加樹脂混合而成,藉以形成液態的發光材料可附著於各種材質及各式不同形狀之軟、硬物件300、500上,例如帽子、衣服或表面凹凸不平之物件等,如圖1所實施之物件300,其表面呈現為凹凸不平之波浪狀,圖2所實施之物件500,其表面則呈現為凹凸不平之斷面狀。
此外,添加之樹脂可作為發光材料之黏著劑,且由於樹脂為高固含量及高介電係數,藉以令發光層10本身即具有絕緣的功能,可避免電極短路及電壓擊穿的現象,因此,本創作可節省習知介電層的施工及材料成本,以節省開發資源,極具有經濟效益。
另,本創作運用之物件300、500可為導體材質或非導體材質,若為導體材質之物件300時,僅需將物件300表面依序附著發光層10、透明導電層20及透明保護層30,如圖1所示,而若為非導體材質之物件500時,則必須將物件500表面依序附著導電層50、發光層10、透明導電層20及透明保護層30,如圖2所示,藉此,本創作之電激發光結構100、200運用之範圍廣泛,且若非導體材質之物件500及導電層50皆為透明狀或半透明狀時,還能令物件500具有雙面發光之特殊效果,以應用於穿戴裝置、移動工具或廣告宣傳等,達成安全警示及吸引目光之用途。
再者,如圖3所示,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電激發光結構200運用於一頭戴裝置600之示意圖,且較佳者,頭戴裝置600為自行車安全帽,令本創作實施之物件500即係自行車安全帽之凹凸狀表面,而本創作可依頭戴裝置600之帽型結構訂製電源驅動器400之外觀尺寸,以將電源驅動器400安裝於頭戴裝置600上,藉以令使用者可主動式地控制電源驅動器400,令電激發光結構200發光與否。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創作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範圍。舉凡不違本創作精神所從事的種種修改或變化,俱屬本創作意欲保護之範疇。
100、200‧‧‧電激發光結構
300、500‧‧‧物件
400‧‧‧電源驅動器
600‧‧‧頭戴裝置
10‧‧‧發光層
20‧‧‧透明導電層
30‧‧‧透明保護層
40‧‧‧第一導電引線
41‧‧‧第二導電引線
50‧‧‧導電層
圖1係本創作電激發光結構第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電激發光結構第二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電激發光結構運用於頭戴裝置之示意圖。
100‧‧‧電激發光結構
300‧‧‧物件
400‧‧‧電源驅動器
10‧‧‧發光層
20‧‧‧透明導電層
30‧‧‧透明保護層
40‧‧‧第一導電引線
41‧‧‧第二導電引線

Claims (9)

  1. 一種電激發光結構,其包含:         一發光層,其附著於一為導體材質之物件上,並係由一液態之發光材料成膜乾燥後形成,該發光材料係由發光粉及樹脂混合而成,其中,該發光粉佔該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30%~50%,該樹脂佔該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50%~70%,且該樹脂之固含量為60%~80%,介電係數大於4;         一透明導電層,其附著於該發光層相反於該物件之一側;         一透明保護層,其附著於該透明導電層相反於該發光層之一側;以及         兩導電引線,其分別連接該物件及該透明導電層,且該兩導電引線可分別接設於一電源驅動器之正負電極,藉以施加電流激發該發光層產生亮光。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激發光結構,其中,該樹脂係醇酸類、環氧類或聚氨酯類等其中之一者,該發光粉係由硫化鋅或硫化鈣,添加錳、銅或螢光染色劑等至少其中之一者混合而成。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激發光結構,其中,該透明導電層係由ITO導電漿或石墨烯製成,且該透明導電層之方阻值係低於100歐姆,透光率係75%以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激發光結構,其中,該透明保護層係由樹脂或塗料製成。
  5. 一種電激發光結構,其包含:         一導電層,其附著於一為非導體材質之物件上;         一發光層,其附著於該導電層相反於該物件之一側,並係由一液態之發光材料成膜乾燥後形成,該發光材料係由發光粉及樹脂混合而成,其中,該發光粉佔該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30%~50%,該樹脂佔該發光材料之重量百分比為50%~70%,且該樹脂之固含量為60%~80%,介電係數大於4;         一透明導電層,其附著於該發光層相反於該導電層之一側;         一透明保護層,其附著於該透明導電層相反於該發光層之一側;以及         兩導電引線,其分別連接該導電層及該透明導電層,且該兩導電引線可分別接設於一電源驅動器之正負電極,藉以施加電流激發該發光層產生亮光。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激發光結構,其中,該物件為透明狀或半透明狀。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電激發光結構,其中,該樹脂係醇酸類、環氧類或聚氨酯類等其中之一者,該發光粉係由硫化鋅或硫化鈣,添加錳、銅或螢光染色劑等至少其中之一者混合而成。
  8.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電激發光結構,其中,該透明導電層係由ITO導電漿或石墨烯製成,且該透明導電層之方阻值係低於100歐姆,透光率係75%以上。
  9.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電激發光結構,其中,該透明保護層係由樹脂或塗料製成。
TW105200975U 2016-01-22 2016-01-22 電激發光結構 TWM524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0975U TWM524037U (zh) 2016-01-22 2016-01-22 電激發光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0975U TWM524037U (zh) 2016-01-22 2016-01-22 電激發光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4037U true TWM524037U (zh) 2016-06-11

Family

ID=56757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0975U TWM524037U (zh) 2016-01-22 2016-01-22 電激發光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40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6968B (zh) * 2016-01-22 2019-07-21 亨亮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激發光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111356256A (zh) * 2018-12-20 2020-06-30 亨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延展性的电致发光结构及其产品
CN111354844A (zh) * 2018-12-20 2020-06-30 亨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光的电致发光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6968B (zh) * 2016-01-22 2019-07-21 亨亮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激發光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111356256A (zh) * 2018-12-20 2020-06-30 亨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延展性的电致发光结构及其产品
CN111354844A (zh) * 2018-12-20 2020-06-30 亨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光的电致发光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37137A (en) Flexible light source
WO2008150668A4 (en) Self illuminating electro wetting display
US8541943B2 (en) Highly bright electroluminescent wire
TWM524037U (zh) 電激發光結構
US9801254B2 (en) Backlit luminous structure with UV coating
TWM575766U (zh) Electroluminescent sticker improvement
EP0998171A3 (en) Dispersed multicolor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and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unit employing thereof
CN207233339U (zh) 一种透明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TW201728229A (zh) 電激發光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WO2010121532A1 (zh) 一种能自由组合led灯的装饰照明装置
CN104507194B (zh) 一种3d立体的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
CN105977396B (zh) Oled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1054824Y (zh) 新结构电致发光片
CN106455242A (zh) 一种石墨烯电致发光点阵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00133465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62234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CN110034244A (zh) 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M594018U (zh) 具延展發光結構的頭戴裝置
CN209201373U (zh) 电致发光装置
TWM559512U (zh) 電激發光裝置
KR20020012450A (ko) 칼라피그먼트 층을 갖는 el 브랜드 표시제조방법.
CN104780729A (zh) 外壳及具有所述外壳的移动终端
CN207818126U (zh) 一种点餐价目板
TWI724752B (zh) 應用具延展性的電致發光薄膜結構而製成的產品
CN207220269U (zh) 一种电致发光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