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2824U - 工具結構 - Google Patents

工具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2824U
TWM522824U TW105202565U TW105202565U TWM522824U TW M522824 U TWM522824 U TW M522824U TW 105202565 U TW105202565 U TW 105202565U TW 105202565 U TW105202565 U TW 105202565U TW M522824 U TWM522824 U TW M52282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ing
assembly
sleeve
control member
screw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2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Li Lin
Original Assignee
Jia-Li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Li Lin filed Critical Jia-Li Lin
Priority to TW105202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2824U/zh
Publication of TWM522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2824U/zh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Description

工具結構
本創作係與一工具結構有關,尤指一種工具結構之第一本體之第一組設部之第一螺合部及第二組設部之第二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控制件之第五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五螺合部係可與第一螺合部或第二螺合部呈相螺合狀態,該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間即相組設而無法相脫開,該控制件與第一本體間即不可能因其它因素而自動脫開而具有確實套合結構。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工具結構,如台灣專利案申請案號:098137600,證書號:I403396,專利名稱:可變換多種工作方式之手工具,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可變換多種工作方式之手工具,其包含有:一握把10,其包括第一端101與第二端102,該握把10第一端101之端部縱向開設一容室11,該握把10橫向設一容槽12與一限位部13,該容槽12與該限位部13分別連通該容室11;一工具接頭20,其一端設有一連接部21,該工具接頭20相反於該連接部21之一端設有一結合部22,該結合部22位於該容室11,該結合部22相對於該限位部13設一限位件25,該限位件25連接該握把10與該結合部22;一定位裝置30,其設於該工具接頭20之連接部21與結合部22之間,該定位裝置30能夠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移動,該定位裝 置30位於第一位置,該工具接頭20能夠相對於握把10產生滑移與樞擺關係;該定位裝置30位於第二位置,該定位裝置30定位該工具接頭20於握把10。
但此習用工具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該手工具係包含有握把10、工具接頭20及定位裝置30,該握把10係設有第一定位槽14、第二定位槽15及第三定位槽16,該工具接頭20之連接部21與結合部22間係設有容部23可供該定位裝置30相容設,該定位裝置30係能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移動,使該定位凸部3222對應握把10之第一定位槽14、第二定位槽15及第三定位槽16其中之一,令握把10與工具接頭20的定位效果不會自動滑脫,使該工具接頭20能相對該握把10改變位置而變換成一字型、L字型與T字型之工作方式,但該定位裝置30之結構係較為複雜,且該工具接頭20需增設容部23供其容設,使該手工具之製作成本相對較高。
2、結構上該限位件25係可於握把10之限位部13處移位,該限位件25移位後與第一定位槽14、第二定位槽15及第三定位槽16相互距離一定要相等,該定位裝置30才可定位於第一定位槽14、第二定位槽15及第三定位槽16其中之一,設計上該限位件25與第一定位槽14、第二定位槽15及第三定位槽16相互距離一定要相等係會造成設計上較難以解決,而增加設計時設計成本。
另一台灣專利申請案號:103209534,證書號:M490380,專利名稱:易於進行直柄與T柄變換之手工具,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易於進行直柄與T柄變換之手工具,包括:一手柄10,前述手柄10中段往軸 向設一軸向剖槽11,往徑向設一徑向剖槽12,且前述軸向剖槽11與徑向剖槽12相互導通;一定位套20,前述定位套20軸向貫通設一穿孔21,定位套20設成一大徑端22接一小徑端23;以及一作動桿30,定位套20穿孔21得以穿組於前述作動桿30上,作動桿30末端設有一橫向軸孔31,手柄10於軸向剖槽11與徑向剖槽12交集位置設一貫穿軸孔13,作動桿30穿組於軸向剖槽11並使前述橫向軸孔31對齊前述貫穿軸孔13,再以一軸桿40穿貫樞接,使作動桿30得以前述軸桿40為軸擺轉於前述徑向剖槽12與軸向剖槽11間,手柄10軸向剖槽11前端及徑向剖槽12前端均設有等同定位套20小徑端23的一第一卡扣槽111、與一第二卡扣槽121,作動桿30調好直柄或T柄後以定位套20小徑端23塞入前述第一或第二卡扣槽111、121固定,即可作為直柄或T柄使用,變換時亦只需拔出定位套20即可。
但此習用工具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該作動桿30係可以軸桿40為軸心擺轉於徑向剖槽12與軸向剖槽11間,該手柄10之軸向剖槽11前端及徑向剖槽12前端均設有等同定位套20之小徑端23的第一卡扣槽111與第二卡扣槽121,該作動桿30調好直柄或T柄後以定位套20之小徑端23塞入第一卡扣槽111或第二卡扣槽121處固定,即可作為直柄或T柄使用,變換時只需拔出定位套20即可,該定位套20與作動桿30間係套設有複數阻尼墊圈50,以阻擋定位套20不會瞬間滑脫,但當使用者欲變換直柄或T柄使用時,重覆拔出該定位套20係會使該阻尼墊圈50與作動桿30磨擦,該阻尼墊圈50會因磨擦而造成磨損,使其無法防止定位套20滑脫。
2、該定位套20於作動桿30上移位時,該阻尼墊圈50係會與作動桿30表 面相磨擦,於操作一段時間後,阻尼墊圈50會疲乏而使該定位套20會於作動桿30上自動滑移,作動桿30即難以再定位於第一卡扣槽111或第二卡扣槽121處。
3、基本上該作動桿30朝下旋動螺合件之動作機率係相當高,若以阻尼墊圈50和作動桿30表面之磨擦力為定位阻力時,該定位套20若為小規格時應可因阻尼墊圈50為定位阻力,但若定位套20為大規格時,該阻尼墊圈50之磨擦阻力係可能會小於定位套20之重量而造成定位套20於作動桿30上自動滑移。
4、該作動桿30斷面係為六角狀,亦即作動桿30係有六個角端,該阻尼墊圈50於作動桿30上滑移,阻尼墊圈50於作動桿30之六角端處係容易有斷裂情況。
有鑑於上述習用工具結構之缺失,本創作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工具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可變換直桿及T桿之工具結構 中,一工具結構係具有元件較多之缺失,另一工具結構係具有可能自動脫開之缺失,本創作係與一工具結構有關,尤指一種工具結構之第一本體之第一組設部之第一螺合部及第二組設部之第二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控制件之第五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五螺合部係可與第一螺合部或第二螺合部呈相螺合狀態,該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間即相組設而無法相脫開, 該控制件與第一本體間即不可能因其它因素而自動脫開,而具有確實套合結構。
一種工具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 體係設有第一容槽、第一樞部、第一組設部及第二組設部,該第一組設部係設有第一螺合部,該第二組設部係設於第一本體端部處,該第二組設部係設有第二螺合部;一第二本體係設有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係與第一樞部相對正;一樞設件係將第一樞部及第二樞部相樞設,使該第二本體係以樞設件為軸心轉動,使該第一本體及第二本體間係呈直桿體狀或呈T桿體狀;一控制件係套設於第二本體上且可於第二本體上位移,該控制件係可與第一組設部或第二組設部相組設,該控制件內係貫穿設有第三樞部,該第三樞部係樞設於第二本體上,該控制件係設有第五螺合部,第五螺合部係可與第一本體之第一螺合部或第二螺合部相螺合,第五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
該第一本體之第一組設部之第一螺合 部及第二組設部之第二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控制件之第五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控制件之第三樞部係樞設於第二本體上,當該第五螺合部係可與第一螺合部或第二螺合部呈相螺合狀態,該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間即相組設而無法相脫開,該控制件與第一本體間即不可能因其它因素而自動脫開。該控制件之第五螺合部係與第一本體之第一螺合部及第二螺合部呈相螺合狀態,該第一本體及第二本體間即呈T桿體或直桿狀,該控制件與第一本體間具有相螺合結構,該第二本體與第一本體間即具有確實套合之狀態。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創作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創作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創作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創作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創作之保護範圍。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一樞部
13‧‧‧第一組設部
131‧‧‧第一螺合部
132‧‧‧第一套合部
14‧‧‧第二組設部
141‧‧‧第二螺合部
142‧‧‧第二套合部
15‧‧‧第二容槽
16‧‧‧第三容槽
161‧‧‧第三螺合部
20‧‧‧第二本體
21‧‧‧第二樞部
22‧‧‧第一卡制部
23‧‧‧套接部
30‧‧‧樞設件
31‧‧‧第四螺合部
40‧‧‧控制件
41‧‧‧第三樞部
42‧‧‧第五螺合部
43‧‧‧第三套合部
44‧‧‧第二卡制部
50‧‧‧套件
51‧‧‧第三卡制部
60‧‧‧卡制組
61‧‧‧珠體
62‧‧‧彈性元件
70‧‧‧工具組
71‧‧‧容置座
72‧‧‧第一工具
73‧‧‧蓋體
第一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一本體之側視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二本體之前視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控制件之側視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之前視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第六圖B-B處之剖視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第六圖B-B處之另一動作之剖視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之控制件與第一本體相脫開之剖視圖。
第十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剖視圖。
第十一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另一動作之剖視圖。
第十二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三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十四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十五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圖。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第一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之立體分解圖,第二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一本體10之側視圖,第三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二本體20之前視圖,第四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控制件40之側視圖,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工具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10,請輔以第二圖所示,該第一本體10一端係設有第一容槽11,該第一容槽11之長度係略為第一本體10長度之一半,該第一本體10近中央處係設有第一樞部12,該第一樞部12係與第一容槽11呈相通狀,該第一樞部12係呈樞孔狀,該第一容槽11係設有第一組設部13及第二組設部14,該第一組設部13及第二組設部14之軸心係呈相互垂直狀,該第一組設部13係設有第一螺合部131及第一套合部132,該第一螺合部131係設於第一組設部13開口處,該第一螺合部131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二組設部14係設於第一本體10端部處,該第二組設部14係設有第二螺合部141及第二套合部142,該第二螺合部141係設於第二組設部14開口處,該第二螺合部141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容槽11內底部設有至少一第二容槽15,該第二容槽15係呈圓槽狀,該第二容槽15係與第一容槽11呈相通狀,該第一樞部12係設於第一容槽11及第二容槽15間,該第一本體10另端係設有第三容槽16,該第三容槽16係與第二組設部14相互遠離,該第三容槽16係呈圓槽狀,該第三容槽16近開口處係設有第三螺合部161,該第三螺合部161係呈內螺紋狀;一第二本體20,請輔以第三圖所示,該第二本體20係呈桿體 狀,該第二本體20一端係設有第二樞部21,該第二樞部21係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樞部12相對正,該第二樞部21係呈圓孔狀,該第二本體20係設有至少一第一卡制部22,該第一卡制部22係設有複數個,該複數第一卡制部22係以第二樞部21為軸心環狀排列,第一卡制部22係為三個,第一卡制部22係呈凹緣狀,第二本體20另端係設有套接部23,套接部23係呈規格之六角槽狀;一樞設件30,該樞設件30係將第一本體10之第一樞部12及第二本體20之第二樞部21相樞設,使該第二本體20係以第一本體10之第一樞部12及樞設件30為軸心轉動,使該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間係呈直桿體狀或呈T桿體狀,該樞設件30係呈圓桿體狀,該樞設件30一端係設有第四螺合部31,該第四螺合部31係與第一樞部12相螺合,第四螺合部31係呈外螺紋狀;一控制件40,該控制件40係套設於第二本體20上且可於第二本體20上位移,該控制件40係可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組設部13或第二組設部14相組設,請輔以第四圖所示,該控制件40內係貫穿設有第三樞部41,該第三樞部41係樞設於第二本體20上,該第三樞部41係呈樞孔狀,該控制件40係設有第五螺合部42,該第五螺合部42係可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螺合部131或第二螺合部141相螺合,該第五螺合部42係呈外螺紋狀,該控制件40端部處係設有第三套合部43,當該控制件40係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組設部13或第二組設部14相組設時,該第三套合部43係可套設於第一螺合部131、第一套合部132、第二螺合部141及第二套合部142處,該第三套合部43之直徑係小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套合部132與第二套合部142之直徑,第 五螺合部42與第三套合部43間係設有第二卡制部44,第二卡制部44係呈凹環槽狀;一套件50,該套件50係呈圓形蓋體狀,該套件50係呈軟殼體狀而略具有彈性,該套件50係套合於控制件40之第三套合部43上,該套件50之外直徑係等於或略大於第一螺合部131、第一套合部132、第二螺合部141及第二套合部142之內直徑,當該控制件40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組設部13或第二組設部14相組設時,該套件50係與第一組設部13之第一螺合部131及第一套合部132或第二組設部14之第二螺合部141及第二套合部142呈略緊配合狀態,該套件50係設有環狀排列之第三卡制部51,該第三卡制部51係與控制件40之第二卡制部44相卡制,使該套件50係與第三套合部43相套設;至少一卡制組60,該卡制組60之數量係配合第二容槽15之數量,該卡制組60係包括珠體61及彈性元件62,該珠體61及彈性元件62係容設於第二容槽15處,該珠體61係受彈性元件62之彈力而頂抵於第二本體20之第一卡制部22處,使該第二本體20相對第一本體10轉動至第一組設部13或第二組設部14處時具有定位功效,彈性元件62係為彈簧,卡制組60係為二個;一工具組70,該工具組70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三容槽16處,該工具組70係包括一容置座71、複數第一工具72及蓋體73,該容置座71係呈圓體狀,該容置座71係設有複數容置部,該容置部係呈六角槽狀,複數第一工具72係容置於容置座71之每一容置部處,該第一工具72係為各式規格之六角起子頭可供使用者替換螺合於第二本體20之套接部23處,該 蓋體73係蓋合於第三容槽16之第三螺合部161處,使該第三容槽16呈封閉狀。
請繼續參閱第五圖所示,第五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之立體組合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係以樞設件30相樞設,使該第二本體20係可以第一樞部12為軸心轉動,使該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間係可呈直桿體狀或呈T桿體狀,該控制件40係套設於第二本體20上且可於第二本體20上位移,工具組70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三容槽16處,蓋體73係蓋合於第三容槽16之第三螺合部161處,使該第三容槽16呈封閉狀。
請繼續參閱第六圖及第七圖所示,第六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之前視圖,第七圖係本創作第六圖B-B處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套件50係套合於控制件40之第三套合部43上,該套件50之第三卡制部51係卡制於控制件40之第二卡制部44處,使該套件50不與控制件40相脫開,該控制件40之第五螺合部42係與第一組設部13之第一螺合部131相螺合,即該第一本體10係與控制件40呈相螺合狀態,當該第五螺合部42與第一螺合部131相螺合時,該套件50係與第一套合部132相套合,即該第二本體20係受限於控制件40及套件50而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組設部13呈固定位置狀,該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間即呈T桿體狀,該卡制組60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容槽15處,該卡制組60之彈性元件62係彈抵於第二容槽15之壁面及珠體61上,使該珠體61係受彈性元件62之彈力而頂抵於第二本體20之第一卡制部22處,該工具組70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三容槽16處,該蓋體73係蓋合螺設於第三容槽16之第三螺合部161處,使該第三容槽16係呈封閉 狀。
請繼續參閱第八圖所示,第八圖係本創作第六圖B-B處之另一動作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套件50係套合卡制於第一螺合部131處,該套件50與第一螺合部131間係呈緊配合狀態,該第五螺合部42係凸露於第一組設部13外,即該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間係為第一普通套合狀態。
請參閱第九圖所示,第九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之控制件與第一本體相脫開之剖視圖,當該控制件40及套件50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組設部13相脫離時,該第二本體20相對第一本體10間係可以樞設件30為軸心轉動。
請繼續參閱第十圖所示,第十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剖視圖,當該控制件40及套件50係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組設部13相脫離後,該第二本體20即可以樞設件30為軸心調整九十度,即該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係呈直桿狀,該控制件40係與第二組設部14相組設,該第五螺合部42係與第二螺合部141相螺合,該套件50係與第二套合部142相套合。
請繼續參閱第十一圖所示,第十一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另一動作之剖視圖,該套件50係套合卡制於第二螺合部141處,該套件50與第二螺合部141係呈緊配合狀態,該控制件40之第五螺合部42係凸露於第二組設部14外,即該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間係為第二普通套合狀態。
請參閱第十二圖所示,第十二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二實施 例之立體分解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第一組設部13及第二組設部14係皆無設有第一套合部132及第二套合部142,該控制件40係無設有第三套合部43。
請繼續參閱第十三圖及第十四圖所示,第十三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第十四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套接部23相對於第二本體20係可三百六十度轉動。
請繼續參閱第十五圖所示,第十五圖係本創作工具結構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套接部23係為可切換正逆轉之起子組。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該控制件40係不設有第二卡制部44,亦不設有套件50,該第三套合部43之外直徑係略等於或小於第一螺合部131、第一套合部132、第二螺合部141及第二套合部142之內直徑而與之相互套合。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該第一本體10係不設有第二容槽15,該第二本體20亦不設有第一卡制部22,亦不設有卡制組60之珠體61及彈性元件62。
本創作之工具結構係具有下述之優點:
1、該第一本體10之第一組設部13之第一螺合部131及第二組設部14之第二螺合部141係呈內螺紋狀,該控制件40之第五螺合部42係呈外螺紋狀,該控制件40之第三樞部41係樞設於第二本體20上,該第五螺合部42係與第一螺合部131或第二螺合部141呈相螺合狀態,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間即 相組設而無法相脫開,控制件40與第一本體10即不可能因其它因素而自動脫開。
2、請輔以第七圖及第十圖所示,該控制件40之第五螺合部42係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螺合部131及第二螺合部141呈相螺合狀態,該套設於控制件40之第三套合部43上之套件50係與第一套合部132及第二套合部142相套合,該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間即呈T桿體或直桿狀,該控制件40與第一本體10間具有相螺合結構,該第二本體20與第一本體10間即具有確實套合之狀態。
3、請輔以第八圖及第十一圖所示,該套件50係套合於控制件40之第三套合部43上,當該套件50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組設部13之第一螺合部131或第二組設部14之第二螺合部141相套合時,該套件50與第一螺合部131或第二螺合部141間係呈緊配合狀態,該控制件40之第五螺合部42係凸露於第一組設部13或第二組設部14外,即該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間係為普通套合狀態。
4、本創作之工具結構係具有確實套合與普通套合狀態,如此即可依工作所需而選擇確實套合與普通套合,例如若工具結構攜帶至高處即建議第一本體10、第二本體20及控制件40間係要選擇確實套合而不會有自動脫開之危險。
5、該珠體61及彈性元件62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容槽15處,該珠體61係受彈性元件62之彈力而頂抵於第二本體20之第一卡制部22處,使該第二本體20相對第一本體10轉動至第一組設部13或第二組設部14處時具有定位功效。
因此本創作之工具結構深具產業利用價值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一樞部
13‧‧‧第一組設部
131‧‧‧第一螺合部
132‧‧‧第一套合部
14‧‧‧第二組設部
141‧‧‧第二螺合部
142‧‧‧第二套合部
20‧‧‧第二本體
21‧‧‧第二樞部
22‧‧‧第一卡制部
23‧‧‧套接部
30‧‧‧樞設件
31‧‧‧第四螺合部
40‧‧‧控制件
41‧‧‧第三樞部
50‧‧‧套件
51‧‧‧第三卡制部
60‧‧‧卡制組
61‧‧‧珠體
62‧‧‧彈性元件
70‧‧‧工具組
71‧‧‧容置座
72‧‧‧第一工具
73‧‧‧蓋體

Claims (15)

  1. 一種工具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一端係設有第一容槽,該第一容槽之長度係略為第一本體長度之一半,該第一本體近中央處係設有第一樞部,該第一樞部係與第一容槽呈相通狀,該第一樞部係呈樞孔狀,該第一容槽係設有第一組設部及第二組設部,該第一組設部及第二組設部之軸心係呈相互垂直狀,該第一組設部係設有第一螺合部,該第一螺合部係設於第一組設部開口處,該第一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二組設部係設於第一本體端部處,該第二組設部係設有第二螺合部,該第二螺合部係設於第二組設部開口處,該第二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一端係設有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係與第一本體之第一樞部相對正,該第二樞部係呈圓孔狀;一樞設件,該樞設件係將第一本體之第一樞部及第二本體之第二樞部相樞設,使該第二本體係以第一本體之第一樞部及樞設件為軸心轉動,使該第一本體及第二本體間係呈直桿體狀或呈T桿體狀;一控制件,該控制件係套設於第二本體上且可於第二本體上位移,該控制件係可與第一本體之第一組設部或第二組設部相組設,該控制件內係貫穿設有第三樞部,該第三樞部係樞設於第二本體上,該第三樞部係呈樞孔狀,該控制件係設有第五螺合部,該第五螺合部係可與第一本體之第一螺合部或第二螺合部相螺合,該第五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一組設部係設有第一螺合部及第一套合部,該第一螺合部係設於第一組設部開口處,該第二組設部 係設有第二螺合部及第二套合部,該第二螺合部係設於第二組設部開口處,該控制件端部處係設有第三套合部,該控制件係與第一本體之第一組設部或第二組設部相組設時,該第三套合部係可套設於第一螺合部、第一套合部、第二螺合部及第二套合部處。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一容槽內底部設有二個第二容槽,該第二容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二容槽係與第一容槽呈相通狀,該第一樞部係設於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間,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三個第一卡制部,該三個第一卡制部係以第二樞部為軸心環狀排列,第一卡制部係呈凹緣狀,設有二卡制組,該每一卡制組係包括珠體及彈性元件,該珠體及彈性元件係容設於第二容槽處,該珠體係受彈性元件之彈力而頂抵於第二本體之第一卡制部處,使該第二本體相對第一本體轉動至第一組設部或第二組設部處時具有定位功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另端係設有第三容槽,該第三容槽係與第二組設部相互遠離,該第三容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三容槽近開口處係設有第三螺合部,該第三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設有一工具組,該工具組係容設於第一本體之第三容槽處,該工具組係包括一容置座、複數第一工具及蓋體,該容置座係呈圓體狀,該容置座係設有複數容置部,該容置部係呈六角槽狀,複數第一工具係容置於容置座之每一容置部處,該第一工具係為各式規格之六角起子頭可供使用者替換螺合於第二本體之套接部處,該蓋體係蓋合於第三容槽之第三螺合部處,使該第三容槽呈封閉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係呈桿體狀。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另端係設有套接部,套接部係呈規格之六角槽狀。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樞設件一端係設有第四螺合部,該第四螺合部係與第一樞部相螺合,第四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一組設部係設有第一螺合部及第一套合部,該第一螺合部係設於第一組設部開口處,該第二組設部係設有第二螺合部及第二套合部,該第二螺合部係設於第二組設部開口處,該控制件端部處係設有第三套合部,該第三套合部之直徑係小於第一本體之第一套合部與第二套合部之直徑,設有一套件,該套件係呈圓形蓋體狀,該套件係呈軟殼體狀而略具有彈性,該套件係套合於控制件之第三套合部上,該套件之外直徑係等於或略大於第一螺合部、第一套合部、第二螺合部及第二套合部之內直徑,當該控制件與第一本體之第一組設部或第二組設部相組設時,該套件係與第一組設部之第一螺合部、第一套合部、第二組設部之第二螺合部及第二套合部呈略緊配合狀態。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五螺合部與第三套合部間係設有第二卡制部,第二卡制部係呈凹環槽狀,該套件係設有環狀排列之第三卡制部,該第三卡制部係與控制件之第二卡制部相卡制,使該套件係與第三套合部相套設。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控制件之第五螺合部係與第一組設部之第一螺合部相螺合,該第一本體係與控制件呈相螺合狀態,該第五螺合部與第一螺合部相螺合時,該套件係與第一套合部相套合,即該第二本體係受限於控制件及套件而與第一本體之第一組設部呈固定位置 狀,該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間即呈T桿體狀。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套件係套合卡制於第一螺合部處,該套件與第一螺合部間係呈緊配合狀態,該第五螺合部係凸露於第一組設部外,該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間係為第一普通套合狀態。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控制件係與第二組設部相組設,該第五螺合部係與第二螺合部相螺合,該套件係與第二套合部相套合。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套件係套合卡制於第二螺合部處,該套件與第二螺合部係呈緊配合狀態,該第五螺合部係凸露於第二組設部外,該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間係為第二普通套合狀態。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另端係設有套接部,該套接部相對於第二本體係可三百六十度轉動。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另端係設有套接部,該套接部係為可切換正逆轉之起子組。
TW105202565U 2016-02-24 2016-02-24 工具結構 TWM522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2565U TWM522824U (zh) 2016-02-24 2016-02-24 工具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2565U TWM522824U (zh) 2016-02-24 2016-02-24 工具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2824U true TWM522824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75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2565U TWM522824U (zh) 2016-02-24 2016-02-24 工具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28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2124B (zh) * 2019-07-26 2020-08-2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緊固收摺型輕量化工具扳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2124B (zh) * 2019-07-26 2020-08-2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緊固收摺型輕量化工具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94157A1 (en) Rotational connector device
US9114511B1 (en) Ratchet connector
TW202108314A (zh) 扭力結構
TWM522824U (zh) 工具結構
TWI551408B (zh) Tool structure
TWM540027U (zh) 工具結構
US9868195B2 (en) Hand tool assembly
TWM449665U (zh) 萬向接頭結構
TWI624333B (zh) 可調扭力起子
TWM446070U (zh) 火星塞套筒結構
CN208913975U (zh) 扭力套筒
TWM523557U (zh) 工具結構
TWI526283B (zh) Wrench structure
TWM521519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2108306A (zh) 傳動工具結構
TWM505378U (zh) 扳手結構
TWI702124B (zh) 緊固收摺型輕量化工具扳手
TWM487177U (zh) 旋動扳手結構
TWM491553U (zh) F柄結構改良
TW201545842A (zh) 旋動扳手結構
TWI694898B (zh) 扳手結構
TWI583505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I669167B (zh) Expander structure
TWM559223U (zh) 工具結構
TWM531886U (zh) 手工具握把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