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6283B - Wrench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Wrench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6283B
TWI526283B TW104122429A TW104122429A TWI526283B TW I526283 B TWI526283 B TW I526283B TW 104122429 A TW104122429 A TW 104122429A TW 104122429 A TW104122429 A TW 104122429A TW I526283 B TWI526283 B TW I5262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ring
groove
disposed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2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2014A (zh
Inventor
Ya-Lan He
Rong-Sui Zhan
Original Assignee
Ya-Lan He
Rong-Sui Z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Lan He, Rong-Sui Zhan filed Critical Ya-Lan He
Priority to TW104122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628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6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62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2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2014A/zh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扳手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扳手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扳手結構係設有一第一本體、一驅動組、一旋轉件、一第二本體及一珠體,該驅動組係有多元件所組成而與本體間具有更佳樞設結構且珠體與旋轉件間係會產生滾動磨擦。
習用之扳手結構,美國專利案號:第US6457386B1,台灣專利號第494828,專利名稱:具兩種扭力輸出扳手工具改良,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該扳手2的本體21設有可供傳動桿22穿設的透孔211以及可供驅動頭23套設的槽孔212,該傳動桿22底端套設可供轉動的握把29,該驅動頭23設有可供二卡掣塊24、25納入的二容置槽231與可供作動件26穿設的作動孔232,該二卡掣塊24、25二內端設有定位凹槽242、252,而作動件26對應於定位凹槽242、252處設有定位珠體R及彈復元件S2,由轉輪28旋調作動件26使卡掣塊24、25呈反方向的偏擺者;其特徵係在於:該二卡掣塊24、25外部套設有二環形齒輪27,該二環形齒輪27設有端棘齒272,可與傳動桿22頂端的斜齒輪221形成反向的嚙合傳動作用,該二環形齒輪27設有內棘齒215、271,而二卡掣塊24、25二外端設有外棘齒241、251,藉以形成正、逆雙向的轉動作用。
但此專利案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第1圖所示,該驅動頭23係呈一體狀,該二環形齒輪27係容置於驅動頭23處,該二個環形齒輪27與驅動頭23相組設時其位置係呈固定狀而無法調整的,即會影響轉動時該二環形齒輪27及傳動桿22之斜齒輪221之囓合狀態,該驅動頭23、二個環形齒輪27及傳動桿22間每一元件加工時係會有加工公差,若加工公差過大時,係使二個環形齒輪27與斜齒輪221嚙合不確實。
2、該輔以第1圖及第10圖所示,該驅動頭23係由本體10一端置入,該驅動頭23最大直徑係要配合內棘齒215之內徑,使該驅動頭23係樞設且支撐於內棘齒215處,該本體21與驅動頭23樞設於內棘齒215處,二者樞設結構係會不確實。
3、該驅動頭23係呈一體狀,該驅動頭23結構係相當複雜而需較高之加工成本。
另一專利案之扳手結構,係為申請人所申請之專利前案,美國專利案號:第US9038505B2,台灣專利號第:I468261,專利名稱:扳手結構,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10,該本體10一端係設有作用端,該作用端內周緣係設有環狀排列之第一齒部11及第一容槽12,該第一齒部11及第一容槽12係呈同軸心狀,該本體10上端面係設有容蓋槽13,該第一齒部11側邊係設有第二容槽14,該第二容槽14係與第一容槽12相通,該本體10遠離第一齒部11處係設有第三容槽15,該第三容槽15係與第二容槽14相通,該第二容槽14及第三容槽15上側面係呈透空狀,該容蓋槽13係設於第一容槽12、第二容槽14及第三容槽15上側面,該第三容槽15遠離第二容槽14端部係設有第一樞槽151,該第一樞槽151係呈圓周面封閉狀 之圓孔狀;一驅動組20,該驅動組20係樞設於本體10之作用端內,該驅動組20係包括:驅動頭21、第一制齒22、第二制齒23及樞桿24;該驅動頭21係樞設於本體10之作用端處,該驅動頭21係設有第一容室211及第二容室212,該第一容室211與第二容室212係呈下上排列狀,該驅動頭21係設有第一樞孔213,該第一樞孔213係分別與第一容室211及第二容室212相通;該第一制齒22係樞設於第一容室211內,該第一制齒21二端係設有齒部,第一制齒21二端之齒部係分別與本體10之第一齒部11相嚙合,第一制齒22中間處係設有第二樞孔221;該第二制齒23係樞設於第二容室212內,該第二制齒23二端係設有齒部,該第二制齒23中間處係設有第三樞孔231;該樞桿24係穿設於驅動頭21之第一樞孔213、第一制齒22之第二樞孔221及第二制齒23之第三樞孔231處;一第一齒盤30,該第一齒盤30係樞設於本體10之第一容槽12處,該第一齒盤30係設有第二齒部31,該第二齒部31係與第二制齒23二端之齒部分別相嚙合,該第一齒盤30係設有第三齒部32,該第二齒部31係面向第一齒部11處;一第二齒盤40,該第二齒盤40係樞設於本體10之第二容槽14內,該第二齒盤40係設有第四齒部41,該第四齒部41係與第一齒盤30之第三齒部32相嚙合;一旋轉桿50,該旋轉桿50係樞設於本體10之第三容槽15內,該旋轉桿50係由第一樞槽151處置入而樞設於第三容槽15內,該旋轉桿50端部係與第二齒盤40相結合;一握把53,該握把53係與旋轉桿50相結合,該握把53係樞設於本體10之第一樞槽151處;一蓋體60,該蓋體60係結合於本體10之容蓋槽13處,該蓋體60係封閉驅動組20、第一齒盤30、第二齒盤40及旋轉桿50前端部份於本體10內部。
此專利案結構之缺失係在於:該驅動頭21亦呈一體狀結構, 因此該驅動頭21係與美國專利案號:第US6457386B1之驅動頭23具有相同缺失。
有鑑於上述習用專利案之扳手結構,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扳手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之扳手結構之驅動頭係呈一體狀而有嚙合不確實之缺失,本創作係與一扳手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扳手結構係設有一第一本體、一驅動組、一旋轉件、一第二本體及一珠體,該驅動組係有多元件而與本體間具有更佳樞設結構且珠體與旋轉件間係會產生滾動磨擦。
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環齒部、第一容槽、第二容槽、第一環槽、第一抵緣、第二環槽、第二抵緣、第一樞槽、透空槽及限制部;一驅動組係樞設於第一本體之作用端內,該驅動組係包括一下座、一第一齒環、一第一制齒、二第二制齒、一第三制齒、一第二齒環、一上座及複數結合桿;一旋轉件係樞設於第一樞槽內,該旋轉件係設有第三齒部以與第一齒部及第二齒部於透空槽處相囓合,該旋轉件係設有一套合槽及外周面係設有環溝,該環溝係與限制部相對正;一第二本體係設有套合部,該套合部係與旋轉件之套合槽相套合且可相脫開,該套合部係可帶動旋轉件於第一樞槽內轉動;一珠體係容設於限制部內,該珠體係靠抵於環溝上,使該旋轉件受限於珠體而不脫出第一樞槽外,當該旋轉件受第二本體旋動時,該珠體係會與環溝間產生滾動 磨擦。
該複數結合桿係與下座之螺孔相螺合,該結合桿係可微調下座及上座相對距離,亦即可調整第一齒環及第二齒環之位置,使該旋轉件之第三齒部與第一齒部及第二齒部可達到最佳囓合狀態。該驅動組之下座之第一環面係樞設於本體之第二環槽處,該上座之第二環面係樞設於第一環槽處,該驅動組與本體間具有下支撐樞設及上支撐樞設,該驅動組與本體間具有更佳之樞設結構。該驅動組之下座之第一盤面係抵設於本體之第二抵緣處,該驅動組之上座之第二盤面係抵設於第一抵緣處,該驅動組與本體具有下抵設及上抵設。該珠體係容設於第一限制部內並受螺合件限制而不脫出限制部外,該珠體係設於旋轉件之環溝及螺合件間,當旋轉件受第二本體快速旋動時,該珠體係會受旋轉件帶動而自然滾動而與環溝產生滾動磨擦,珠體係可減少操作該扳手結構時之磨擦磨損。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第一本體
11‧‧‧環齒部
12‧‧‧第一容槽
13‧‧‧第二容槽
14‧‧‧第一環槽
141‧‧‧第一抵緣
15‧‧‧第二環槽
151‧‧‧第二抵緣
16‧‧‧第一樞槽
17‧‧‧透空槽
18‧‧‧限制部
20‧‧‧驅動組
21‧‧‧下座
211‧‧‧第一環面
212‧‧‧第一盤面
213‧‧‧第一凸塊
214‧‧‧第二凸塊
215‧‧‧第一結合部
216‧‧‧第一端面
217‧‧‧螺孔
218‧‧‧容置空間
219‧‧‧作用端
23‧‧‧第一齒環
231‧‧‧第一齒部
232‧‧‧第一內環齒
24‧‧‧第一制齒
241‧‧‧第一樞孔
25‧‧‧第二制齒
251‧‧‧第二樞孔
26‧‧‧第三制齒
261‧‧‧第三樞孔
27‧‧‧第二齒環
271‧‧‧第二齒部
272‧‧‧第二內環齒
28‧‧‧上座
281‧‧‧第二環面
282‧‧‧第二盤面
283‧‧‧第三凸塊
284‧‧‧第二結合部
285‧‧‧第二端面
286‧‧‧第四樞孔
29‧‧‧結合桿
30‧‧‧控制組
31‧‧‧轉向盤
32‧‧‧柱桿
33‧‧‧第一控制件
34‧‧‧第二控制件
35‧‧‧第三控制件
40‧‧‧旋轉件
41‧‧‧第三齒部
42‧‧‧套合槽
43‧‧‧環溝
50‧‧‧第二本體
51‧‧‧套合部
60‧‧‧珠體
61‧‧‧螺合件
第一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驅動組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驅動組之下座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驅動組之上座之立體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驅動組之立體組合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控制組之立體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之側視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第八圖A-A處之剖視圖。
第十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之上視圖。
第十一圖、係本創作第十圖B-B處之剖視圖。
第十二圖、係本創作第十一圖C處之放大圖。
第十三圖、係本創作第十一圖D處之放大圖。
第十四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旋轉件與第二本體相脫開之立體圖。
第十五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第一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之立體分解圖,第二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驅動組20之立體分解圖,第三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驅動組20之下座21之立體圖,第四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驅動組20之上座28之立體圖,第五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驅動組20之立體組合圖,第六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控制組30之立體圖,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10,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作用端及桿體,該第一 本體10之作用端內周緣設有環齒部11,該環齒部11係呈環狀排列狀齒狀,該環齒部11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容槽12及第二容槽13,該環齒部11與第一容槽12及第二容槽13係呈同軸心狀,該第一容槽12及第二容槽13之內直徑係大於環齒部11,該第一容槽12及第二容槽13係具有相同內直徑,該第一容槽12及第二容槽13相對環齒部11係呈對稱狀,該第一容槽12近開口處設有第一環槽14,該第一環槽14與第一容槽12間係設有第一抵緣141,該第二容槽13近開口處設有第二環槽15,該第二環槽15係與第一環槽14具有相同內直徑,該第一環槽14及第二環槽15相對環齒部11係呈對稱狀,該第二環槽15與第二容槽13間係設有第二抵緣151,該第一本體10之桿體上係設有第一樞槽16,該第一樞槽16係延著桿體之軸心呈穿透狀,該第一樞槽16係設有一透空槽17,該透空槽17係連通第一樞槽16與第一容槽12間,該透空槽17係連通第一樞槽16與第二容槽13間,該透空槽17係不與環齒部11相通,使該環齒部11係呈環狀排列齒而無間斷,該第一本體10之桿體一側係設有限制部18,該限制部18與第一樞槽16係呈相通狀,該限制部18係呈圓孔狀,該限制部18係呈內螺紋狀;一驅動組20,該驅動組20係樞設於第一本體10之作用端內,請輔以第二圖至第五圖所示,該驅動組20係包括一下座21、一第一齒環23、一第一制齒24、二第二制齒25、一第三制齒26、一第二齒環27、一上座28及複數結合桿29;該下座21係呈一圓體狀,該下座21係設有第一環面211及第一盤面212,該第一環面211及第一盤面212係容置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環槽15處,該第一環面211係與第二環槽15之內周面相樞設,該第一盤面212係與 第二抵緣151相互靠抵,該下座21上係凸設有一第一凸塊213及第二凸塊214,該第二凸塊214之高度係高於第一凸塊213,該第一凸塊213及第二凸塊214上係各設有一第一結合部215,該第一結合部215係呈直向之圓孔狀,該第二凸塊214端部係設有第一端面216,該第一盤面212上係設有四螺孔217,該四螺孔217之其中三個係設於第一結合部215底部,該螺孔217係呈內螺紋狀,該四螺孔217係於第一盤面212上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一凸塊213及第二凸塊214間係設有一容置空間218,該容置空間218係使該第二凸塊214係分呈二呈四角形塊體狀,該下座21係凸設有一作用端219,該作用端219係呈規格之四角頭狀,該作用端219係可與套筒、接桿、轉接頭…等之規格四角槽相互套設;該第一齒環23係呈一圓環體狀,該第一齒環23係設於下座21之第一盤面212上,該第一齒環23係樞設於下座21之第一凸塊213之外周面處,該第一齒環23係樞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容槽13內,該第一齒環23係可於第二容槽13內旋動,該第一齒環23係設有第一齒部231,該第一齒部231係呈環繞排列狀齒,第一齒環23係設有第一內環齒232,第一內環齒232係與本體10之環齒部11相同齒數及相同內直徑,第一內環齒232係呈環狀排列狀齒;該第一制齒24係樞設於第一盤面212上,該第一制齒24係設於第二凸塊214一側,該第一制齒24係與第一凸塊213相互遠離,該第一制齒24兩端係各設有一齒部,該齒部係與第一齒環23之第一內環齒232相囓合,第一制齒24係設有第一樞孔241,第一樞孔241係與下座21之其一螺孔217相對正; 該其一第二制齒25係樞設於下座21之第一凸塊213上,另一第二制齒25係設於第一制齒24上方,該二第二制齒25相對第二凸塊214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制齒25兩端係各設有一齒部,該齒部係與第一本體10之環齒部11相囓合,該第二制齒25中央係設有第二樞孔251,設於第一凸塊213上方之第二制齒25之第二樞孔251係與第一結合部215及螺孔217相對正,設於第一制齒24上方之第二制齒25之第二樞孔251係與第一樞孔241及螺孔217相對正;該第三制齒26係樞設於第一凸塊213上方之第二制齒25上方,該第三制齒26兩端係各設有一齒部,該第三制齒26中央係設有第三樞孔261,該第三樞孔261係與第二樞孔251、第一結合部215及其一螺孔217相對正;該第二齒環27係呈一圓環體狀,該第二齒環27係樞設於第一容槽12處,該第二齒環27係可於第一容槽12內旋動,該第二齒環27係設有第二齒部271,該第二齒部271係呈環繞排列狀齒,該第二齒部271係與第一齒環23之第一齒部231相對正,該第一齒部231與第二齒部271間係設有一距離,該第二齒環27上係設有係設有第二內環齒272,該第二內環齒272係與第三制齒26之齒部相囓合,該第二內環齒272係呈環狀排列狀齒,第二齒環27與第一齒環23係具有相同內直徑及外直徑,第二齒環27係與第一齒環23結構相同;該上座28係呈一圓柱體狀,該上座28係與下座21相互對正,該上座28係設有第二環面281及第二盤面282,該第二環面281及第二盤面282係容置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環槽14處,該第二環面281係與第一環槽14之內 周面相樞設,該第二盤面282係與第一環槽14之第一抵緣141相互靠抵,該上座28上係設有一第三凸塊283,該第二齒環27內周面係樞設於第三凸塊283之外周面處,該第三凸塊283係呈圓弧塊狀且其大小係與第一凸塊213及第二凸塊214結構略相同,該上座28及第三凸塊283上係設有四個第二結合部284,該第二結合部284係分別與第一結合部215及螺孔217相對正,該第二結合部284係呈直向之圓孔狀,該第三凸塊283上係設有第二端面285,該第二端面285係與第二凸塊214之第一端面216相靠近,設於第一制齒24上方之第二制齒25之上端面亦與第二端面285相接近,該上座28中央係設有第四樞孔286,該第四樞孔286係呈穿透狀,該第四樞孔286係對正下座21之容置空間218;複數結合桿29,該複數結合桿29之數量係配合下座21之螺孔217及上座28之第二結合部284之數量,該結合桿29之數量係為四個,該結合桿29係穿設於第二結合部284、第一樞孔241、第二樞孔251、第三樞孔261、第一結合部215而螺合於螺孔217處,使該第一制齒24、第二制齒25及第三制齒26樞設於結合桿29上,該結合桿29係呈圓桿體狀,該結合桿29端部係設有螺紋;該二結合桿29係套設於上座28之第二結合部284、下座21之第一結合部215及螺孔217內,另一結合桿29係套設於上座28之第二結合部284、第二樞孔251、第一樞孔241及螺孔217內,另一結合桿29係套設於上座28之第二結合部284、第三樞孔261、第二樞孔251、第一結合部215及螺孔217內;一控制組30,該控制組30係樞設於驅動組20內,請輔以第六 圖所示,該控制組30係包括有一轉向盤31、一柱桿32、一第一控制件33、二第二控制件34及一第三控制件35;該轉向盤31係樞設於上座28上,該轉向盤31係凸露於第一本體10外且可供使用者轉動;該柱桿32係套設於轉向盤31中央處,該柱桿32係與上座28之第四樞孔286相樞設並容設於下座21之容置空間218內;該第一控制件33係凸設於柱桿32上,該第一控制件33係呈半圓弧凸塊狀,該第一控制件33係與第一制齒24之內周面相對正,該第一控制件33可切換第一制齒24之正逆轉方向;該二第二控制件34係凸設於柱桿32上,該二第二控制件34相對柱桿32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控制件32係呈半圓弧凸塊狀,該第二控制件32係與第二制齒25之內周面相對正,該第二控制件34係可切換第二制齒25之正逆轉方向;該第三控制件35係凸設於柱桿32上,該第三控制件35係呈半圓弧凸塊狀,該第三控制件35係與第三制齒26之內周面相對正,該第三控制件35係可切換第三制齒26之正逆轉方向;一旋轉件40,該旋轉件40係樞設於第一樞槽16內,該旋轉件40係呈一圓桿體狀,該旋轉件40前端係設有環繞之第三齒部41,該第三齒部41係與第一齒部231及第二齒部271於透空槽17處相囓合,該旋轉件40上係設有一套合槽42,該套合槽42係與第三齒部41相互遠離,該套合槽42係呈四角槽狀,該旋轉件40外周面係設有環溝43,該環溝43係與第一本體10之限制部18相對正,該環溝43係設於第三齒部41與套合槽42間,該環溝43係呈凹環槽 狀;一第二本體50,該第二本體50係可為一氣動工具、電動工具或手工具,該第二本體50係設有一握柄及樞設有一長桿體,該長桿體端部係設有套合部51,該套合部51係與旋轉件40之套合槽42相套合且可相脫開,該套合部51係呈四角頭狀,該套合部51係可帶動旋轉件40於第一樞槽16內轉動;一珠體60,該珠體60係容設於限制部18內,該珠體60係靠抵於環溝43上,使該旋轉件40受限於珠體60而不脫出第一樞槽16外,當該旋轉件40受第二本體50旋動時,該珠體60係會與環溝43間產生滾動磨擦而降低磨損;一螺合件61,該螺合件61係呈外螺紋狀,該螺合件61係螺合於第一本體10之限制部18內,螺合件61係設於珠體60之後端,螺合件61之前端係設有一圓弧凹槽,珠體60係受螺合件61之圓弧凹槽壓抵而不脫出限制部18外。
請繼續參閱第七圖所示,第七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之立體組合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驅動組20係樞設於第一本體10之作用端內,該下座21之作用端219係呈一規格之四角頭狀,該上座28上端面係凸露於第一本體10外,該控制組30係樞設於驅動組20內,該轉向盤31係樞設於驅動組20之上座28之上周面處且凸露於第一本體10外,該轉向盤31係可供使用者轉動以、切換驅動組20之順時針或逆時針旋動,該旋轉件40係樞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樞槽16及透空槽17內,該第二本體50係與旋轉件40相套合,該珠體60與螺合件61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限制部18處,該珠體61係限制旋轉件40 不脫開。
請參閱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第八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之側視圖,第九圖係本創作第八圖A-A處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結合桿29係穿設於第二結合部284、第一樞孔241、第二樞孔251、第三樞孔261、第一結合部215而螺合於螺孔217處,使該第一制齒24、第二制齒25及第三制齒26樞設於結合桿29上,該二個第二制齒25之齒部係與本體10之環齒部11相囓合,該控制組30之柱桿32係套設於下座21之容置空間218內,該控制組30之第二控制件34係抵設於第二制齒25之內周面而切換第二制齒25之正逆旋動。
請繼續參閱第十圖、第十一圖及第十二圖所示,第十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之上視圖,第十一圖係本創作第十圖B-B處之剖視圖,第十二圖係本創作第十一圖C處之放大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驅動組20係樞設於第一本體10之作用端內,該驅動組20之下座21係套設於第二環槽15內且係凸露於第一本體10外,該第一齒環23係套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容槽13內,該第一制齒24係設於第一盤面212上,該第一制齒24係設於第一齒環23內,該第一制齒24之齒部係與第一齒環23之第一內環齒232相囓合,二第二制齒25係分別設於第一制齒24及第一凸塊213上,二第二制齒25係設於第一本體10之環齒部11內,該第二制齒25之齒部係與環齒部11相囓合,該第三制齒26係設於上座28之第二盤面282上,該第三制齒26係設一第二制齒25與第二盤面282間,該第二齒環27係套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容槽12內,該第三制齒26係設於第二齒環27內,該第三制齒26之齒部係與第二齒環27之第二內環齒272相囓合,該上座28係套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環槽14內且係凸露於第一 本體10外,四結合桿29係組設驅動組20之各元件,該控制組30係樞設於驅動組20內,該轉向盤31係凸露於第一本體10外且可供使用者轉動,該控制組30之第一控制件33係卡制於第一制齒24之內周面處,該第二控制件34係卡制於第二制齒25之內周面處,該第三控制件35係卡制於第三制齒26之內周面處,轉動該轉向盤31以切換第一制齒24、第二制齒25及第三制齒26之正逆轉方向;該旋轉件40係樞設於第一樞槽16內,該旋轉件40之第三齒部41與第一齒環23之第一齒部231及第二齒環27之第二齒部271係於透空槽17處相囓合,當該旋轉件40受旋動時,該第三齒部41即會帶動第一齒環23與第二齒環27一起轉動,該第二本體50之套合部51係與旋轉件40之套合槽42相套設。
請繼續參閱第十三圖所示,第十三圖係本創作第十一圖D處之放大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珠體60及螺合件61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限制部18內,該珠體60係抵於旋轉件40之環溝43處,當旋轉件40受轉動時,該珠體60係會與環溝43產生滾動磨擦,藉此該環溝43係可降低相互磨擦力。
請繼續參閱第十四圖所示,第十四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旋轉件40與第二本體50相脫開之立體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旋轉件40係樞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樞槽16內,當旋轉件40係可與第二本體50相脫開,該第二本體50之套合部51係凸露於外部,該第二本體50係為另一手工具件,套合部51係可驅動其他手工具件,係使本創作扳手結構增加實用性及多樣性之功效。
請繼續參閱第十五圖所示,第十五圖係本創作扳手結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驅動組20之上座28係隱設於第一本體10之作用端內,該控制組30之轉向盤31係凸露於第一本體10外,該轉向盤31上係設有一凸塊以供使用者轉動,該旋轉件40之套合槽42係樞設於第一樞槽16內且係凸露於第一本體10之桿體外,該套合槽42係呈一規格之六角槽狀。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該下座21之第一凸塊213及第二凸塊214係為另一元件狀,亦即該第一凸塊213及第一結合部215及第二凸塊214及第二結合部215係為單一元件結構,再組設於下座21上,該下座21係僅設有複數螺孔217及作用端219,同理該上座28之第三凸塊283亦可係為單一元件結構。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該下座21之第一端面216與上座28之第二端面285間係可夾設一彈片,使該下座21與上座28間具有彈力頂撐而具減除間隙。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該下座21之螺孔217係呈無螺紋狀,該結合桿29端部與螺孔217間係呈緊配合結構。
本發明之扳手結構係具有下述之優點:
1、該複數結合桿29係與下座21之螺孔217相螺合,該結合桿29係可微調下座21及上座28相對距離,亦即可調整第一齒環23及第二齒環27之位置,使該旋轉件40之第三齒部41與第一齒部231及第二齒部271可達到最佳囓合狀態。
2、該驅動組20之下座21之第一環面211係樞設於本體10之第二環槽15 處,該上座28之第二環面281係樞設於第一環槽14處,該驅動組20與本體10具有下支撐樞設及上支撐樞設,該驅動組20與本體10間具有更佳之樞設結構。
3、該驅動組20之下座21之第一盤面212係抵設於本體10之第二抵緣151處,該驅動組20之上座28之第二盤面282係抵設於第一抵緣141處,該驅動組20與本體10具有下抵設及上抵設,該驅動組20即不會脫出本體10之作用端外。
4、該驅動組20之一下座21、一第一齒環23、一第一制齒24、二個第二制齒25、一第三制齒26、一第二齒環27及一上座28係藉由複數結合桿29而相組設。
5、該珠體60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限制部18內並受螺合件61限制而不脫出限制部18外,該珠體60係設於旋轉件40之環溝43及螺合件61間,當旋轉件40受第二本體50快速旋動時,該珠體60係會受旋轉件40帶動而自然滾動,而與環溝43產生滾動磨擦,該珠體60係可減少操作該扳手結構時之磨擦磨損。
因此本發明之扳手結構深具產業利用價值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第一本體
11‧‧‧環齒部
12‧‧‧第一容槽
13‧‧‧第二容槽
14‧‧‧第一環槽
141‧‧‧第一抵緣
15‧‧‧第二環槽
151‧‧‧第二抵緣
16‧‧‧第一樞槽
17‧‧‧透空槽
18‧‧‧限制部
20‧‧‧驅動組
30‧‧‧控制組
40‧‧‧旋轉件
41‧‧‧第三齒部
42‧‧‧套合槽
43‧‧‧環溝
50‧‧‧第二本體
51‧‧‧套合部
60‧‧‧珠體
61‧‧‧螺合件

Claims (17)

  1. 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作用端及桿體,該第一本體之作用端內周緣設有環齒部,該環齒部係呈環狀排列狀齒狀,該環齒部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該環齒部與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係呈同軸心狀,該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之內直徑係大於環齒部,該第一容槽近開口處設有第一環槽,該第一環槽與第一容槽間係設有第一抵緣,該第二容槽近開口處設有第二環槽,該第二環槽與第二容槽間係設有第二抵緣,該第一本體之桿體上係設有第一樞槽,該第一樞槽係延著桿體之軸心呈穿透狀,該第一樞槽係設有一透空槽,該透空槽係連通第一樞槽與第一容槽間,該透空槽係連通第一樞槽與第二容槽間,該透空槽係不與環齒部相通,使該環齒部係呈環狀排列齒而無間斷,該第一本體之桿體一側係設有限制部,該限制部與第一樞槽係呈相通狀,該限制部係呈圓孔狀,該限制部係呈內螺紋狀;一驅動組,該驅動組係樞設於第一本體之作用端內,該驅動組係包括一下座、一第一齒環、一第一制齒、二第二制齒、一第三制齒、一第二齒環、一上座及複數結合桿;該下座係呈一圓體狀,該下座係設有第一環面及第一盤面,該第一環面及第一盤面係容置於第一本體之第二環槽處,該第一環面係與第二環槽之內周面相樞設,該第一盤面係與第二抵緣相互靠抵,該下座上係凸設有一第一凸塊及第二凸塊,該第一凸塊及第二凸塊上係各設有第一結合部,該第一結合部係呈直向之圓孔狀,該第二凸塊端部係設有第一端面,該第 一盤面上係設有四螺孔,該四螺孔之其中三個係設於第一結合部底部,該螺孔係呈內螺紋狀,該下座係凸設有一作用端;該第一齒環係呈一圓環體狀,該第一齒環係設於下座之第一盤面上,該第一齒環係樞設於下座之第一凸塊之外周面處,該第一齒環係樞設於第一本體之第二容槽內,該第一齒環係可於第二容槽內旋動,該第一齒環係設有第一齒部,該第一齒部係呈環繞排列狀齒,第一齒環係設有第一內環齒,第一內環齒係與本體之環齒部相同齒數及相同內直徑,第一內環齒係呈環狀排列狀齒;該第一制齒係樞設於第一盤面上,該第一制齒係設於第二凸塊一側,該第一制齒係與第一凸塊相互遠離,該第一制齒兩端係各設有一齒部,該齒部係與第一齒環之第一內環齒相囓合,第一制齒係設有第一樞孔,第一樞孔係與下座之其一螺孔相對正;該其一第二制齒係樞設於下座之第一凸塊上,另一第二制齒係設於第一制齒上方,該二第二制齒相對第二凸塊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制齒兩端係各設有一齒部,該齒部係與第一本體之環齒部相囓合,該第二制齒中央係設有第二樞孔,設於第一凸塊上方之第二制齒之第二樞孔係與第一結合部及螺孔相對正,設於第一制齒上方之第二制齒之第二樞孔係與第一樞孔及螺孔相對正;該第三制齒係樞設於第一凸塊上方之第二制齒上方,該第三制齒兩端係各設有一齒部,該第三制齒中央係設有第三樞孔,該第三樞孔係與第二樞孔、第一結合部及其一螺孔相對正;該第二齒環係呈一圓環體狀,該第二齒環係樞設於第一容槽處,該第 二齒環係可於第一容槽內旋動,該第二齒環係設有第二齒部,該第二齒部係呈環繞排列狀齒,該第二齒部係與第一齒環之第一齒部相對正,該第一齒部與第二齒部間係設有一距離,該第二齒環上係設有係設有第二內環齒,該第二內環齒係與第三制齒之齒部相囓合,該第二內環齒係呈環狀排列狀齒;該上座係呈一圓柱體狀,該上座係與下座相互對正,該上座係設有第二環面及第二盤面,該第二環面及第二盤面係容置於第一本體之第一環槽處,該第二環面係與第一環槽之內周面相樞設,該第二盤面係與第一環槽之第一抵緣相互靠抵,該上座上係設有一第三凸塊,該第二齒環內周面係樞設於第三凸塊之外周面處,該上座及第三凸塊上係設有四個第二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係分別與第一結合部及螺孔相對正,該第二結合部係呈直向之圓孔狀,該第三凸塊上係設有第二端面,該第二端面係與第二凸塊之第一端面相靠近,設於第一制齒上方之第二制齒之上端面亦與第二端面相接近;複數結合桿,該複數結合桿之數量係配合下座之螺孔及上座之第二結合部之數量,該結合桿之數量係為四個,該結合桿係穿設於第二結合部而螺合於螺孔處,使該第一制齒、第二制齒及第三制齒樞設於結合桿上,該結合桿係呈圓桿體狀,該結合桿端部係設有螺紋;一旋轉件,該旋轉件係樞設於第一樞槽內,該旋轉件係呈一圓桿體狀,該旋轉件前端係設有環繞之第三齒部,該第三齒部係與第一齒部及第二齒部於透空槽處相囓合,該旋轉件上係設有一套合槽,該套合槽係與第三齒部相互遠離,該旋轉件外周面係設有環溝,該環溝係與第一本體之限制部 相對正,該環溝係設於第三齒部與套合槽間,該環溝係呈凹環槽狀;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係可為一氣動工具、電動工具或手工具,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一握柄及樞設有一長桿體,該長桿體端部係設有套合部,該套合部係與旋轉件之套合槽相套合且可相脫開,該套合部係可帶動旋轉件於第一樞槽內轉動;一珠體,該珠體係容設於限制部內,該珠體係靠抵於環溝上,使該旋轉件受限於珠體而不脫出第一樞槽外,當該旋轉件受第二本體旋動時,該珠體係會與環溝間產生滾動磨擦;一螺合件,該螺合件係呈外螺紋狀,該螺合件係螺合於第一本體之限制部內,螺合件係設於珠體之後端,珠體係受螺合件限制而不脫出限制部外。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係具有相同內直徑,該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相對環齒部係呈對稱狀,該第二齒環與第一齒環係具有相同內直徑及外直徑,該第二齒環係與第一齒環結構相同。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環槽係與第一環槽具有相同內直徑,該第一環槽及第二環槽相對環齒部係呈對稱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凸塊之高度係高於第一凸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四螺孔係於第一盤面上呈環狀排列狀。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凸塊及第二凸塊間係設有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係使該第二凸塊係分呈二呈四角形塊體狀,該 上座中央係設有第四樞孔,該第四樞孔係呈穿透狀,該第四樞孔係對正下座之容置空間,設有一控制組,該控制組係樞設於驅動組內,該控制組係包括有一轉向盤、一柱桿、一第一控制件、二第二控制件及一第三控制件;該轉向盤係樞設於上座上,該轉向盤係凸露於第一本體外且可供使用者轉動;該柱桿係套設於轉向盤中央處,該柱桿係與上座之第四樞孔相樞設並容設於下座之容置空間內;該第一控制件係凸設於柱桿上,該第一控制件係呈半圓弧凸塊狀,該第一控制件係與第一制齒之內周面相對正,該第一控制件可切換第一制齒之正逆轉方向;該二第二控制件係凸設於柱桿上,該二第二控制件相對柱桿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控制件係呈半圓弧凸塊狀,該第二控制件係與第二制齒之內周面相對正,該第二控制件係可切換第二制齒之正逆轉方向;該第三控制件係凸設於柱桿上,該第三控制件係呈半圓弧凸塊狀,該第三控制件係與第三制齒之內周面相對正,該第三控制件係可切換第三制齒之正逆轉方向。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作用端係呈規格之四角頭狀,該作用端係可與套筒、接桿、轉接頭…等之規格四角槽相互套設。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三凸塊係呈圓弧塊狀且其大小係與第一凸塊及第二凸塊結構略相同。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結合桿係穿設於第二結合部、第一樞孔、第二樞孔、第三樞孔、第一結合部而螺合於螺孔處。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二結合桿係套設於上座之第二結合部、下座之第一結合部及螺孔內,另一結合桿係套設於上座之第二結合部、第二樞孔、第一樞孔及螺孔內,另一結合桿係套設於上座之第二結合部、第三樞孔、第二樞孔、第一結合部及螺孔內。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套合槽係呈四角槽狀,該套合部係呈一凸伸之四角頭狀。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螺合件之前端係設有一圓弧凹槽,珠體係受螺合件之圓弧凹槽限制而不脫出限制部外。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旋轉件之套合槽係樞設於第一樞槽內且係凸露於第一本體之桿體外,該套合槽係呈一規格之六角槽狀。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下座之第一凸塊及第二凸塊係為另一元件狀,亦即該第一凸塊及第一結合部及第二凸塊及第二結合部係為單一元件結構,再組設於下座上。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上座之第三凸塊係為單一元件結構。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下座之第一端面與上座之第二端面間係可夾設一彈片,使該下座與上座間具有彈力頂撐而具減除間隙。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下座之螺孔係呈無螺紋狀,該結合桿端部與螺孔間係呈緊配合結構。
TW104122429A 2015-07-10 2015-07-10 Wrench structure TWI526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2429A TWI526283B (zh) 2015-07-10 2015-07-10 Wrench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2429A TWI526283B (zh) 2015-07-10 2015-07-10 Wrench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6283B true TWI526283B (zh) 2016-03-21
TW201702014A TW201702014A (zh) 2017-01-16

Family

ID=56085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2429A TWI526283B (zh) 2015-07-10 2015-07-10 Wrench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62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6094B (zh) * 2018-10-04 2019-07-21 詹鎔穗 Torque wrench structure
TWI807612B (zh) * 2022-01-24 2023-07-0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棘輪扳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6094B (zh) * 2018-10-04 2019-07-21 詹鎔穗 Torque wrench structure
TWI807612B (zh) * 2022-01-24 2023-07-0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棘輪扳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2014A (zh) 2017-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3730B (zh) 扭力結構
TWM520962U (zh) 倍力裝置
TWM446073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I526283B (zh) Wrench structure
TWI590923B (zh) Torque connector structure
TWM520960U (zh) 掌上型扳手結構
TW202021733A (zh) 扭力扳手結構
TWM514385U (zh) 扳手結構
TWI547349B (zh) Transmission tool structure
EP3257630B1 (en) A wrench with a ratchet mechanism
US9868195B2 (en) Hand tool assembly
TWI647072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202114827A (zh) 扭力結構
TWM518610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416181A (zh) 扳手結構
TW201918339A (zh) 傳動工具結構
TW202108306A (zh) 傳動工具結構
TW201545842A (zh) 旋動扳手結構
TWI640404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M487177U (zh) 旋動扳手結構
TWI535538B (zh) Handle wrench structure
CN109866153B (zh) 传动工具结构
TW201627109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201325825A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501913U (zh) 手工具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