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6040U - 用於藉低溫蒸餾分離空氣來製造氮產物之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藉低溫蒸餾分離空氣來製造氮產物之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6040U
TWM516040U TW102203142U TW102203142U TWM516040U TW M516040 U TWM516040 U TW M516040U TW 102203142 U TW102203142 U TW 102203142U TW 102203142 U TW102203142 U TW 102203142U TW M516040 U TWM516040 U TW M5160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heat exchanger
nitrogen
vapor
ri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3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內山梢
楊珍
Original Assignee
液態空氣喬治斯克勞帝方法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液態空氣喬治斯克勞帝方法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液態空氣喬治斯克勞帝方法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16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6040U/zh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藉低溫蒸餾分離空氣來製造氮產物之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藉低溫蒸餾用於分離空氣之裝置。詳言之,本創作係關於一種使用具有兩個頂部冷凝器之單個塔用於製造氣態氮及可能液態氮的裝置。
自US-A-5711167已知類似裝置。然而,本創作與US-A-5711167之裝置的不同之處在於在氮氣壓縮機下游及塔上游之主熱交換器中冷卻再循環富氮氣體。
根據本創作之目標,本創作提供1.一種用於藉低溫蒸餾分離空氣來製造氮產物之裝置,該裝置包含:(a)用於使進料空氣流相對於進料空氣蒸餾產物冷卻的熱交換器;(b)用於將該進料空氣分離成第一富氮蒸汽及富氧液體之蒸餾塔及用於將該進料空氣傳送至該塔之第一層級的構件;(c)能夠藉由與一部分該第一富氮蒸汽間接熱交換使該富氧液體汽化以形成富氧液體及第二富氮蒸汽的第一冷凝器;(d)用於抽取該富氧液體且將該富氧液體傳遞至第二冷凝器之構件; (e)用於抽取該第二富氮蒸汽且將該富氮蒸汽傳遞至再循環壓縮機之構件;(f)該第二冷凝器中之用於提供該富氧液體之汽化以產生廢物流的間接熱交換構件;(g)用於抽取該廢物流且將該廢物流傳遞至該熱交換器之構件;(h)用於壓縮該第二富氮蒸汽之壓縮機;(i)用於將該經壓縮之第二富氮蒸汽傳送至該塔之第二層級的構件;該第一及第二層級由至少一個理論級間隔開,及(j)用於將一部分該第一富氮蒸汽傳遞至該熱交換器以進行加溫之構件,該裝置之特徵在於:其包括用於將第二富氮蒸汽自壓縮機出口傳送至熱交換器以進行冷卻的構件及用於將來自熱交換器之經冷卻之第二富氮蒸汽傳送至該塔之第二級的構件。
根據其他視情況存在之特徵:
-該裝置可包含渦輪機及用於在移除點自熱交換器抽取廢物流且將抽取之氣體自該熱交換器傳送至該渦輪機的構件。
-熱交換器經設計以使得在使用中,待傳送至渦輪機之廢氣的移除點所處之溫度高於將第二富氮蒸汽自壓縮機傳送至熱交換器時之溫度。
-熱交換器經設計以使得在使用中,將廢氣傳遞至熱交換器之點所處之溫度低於將第二富氮蒸汽自壓縮機傳送至熱交換器時之溫度。
-該壓縮機構件位於用於使塔及/或熱交換器絕熱之冷箱內。
-用於將經冷卻之第二富氮蒸汽自熱交換器傳送至塔之第二層級的構件為用於將經冷卻之第二富氮蒸汽自熱交換器之冷端傳送至塔之第二層級的構件。
2‧‧‧進料空氣流
4‧‧‧進料管線
6‧‧‧富氧液體流
7‧‧‧管線
8‧‧‧流
10‧‧‧主熱交換器
12‧‧‧管線
12a‧‧‧再循環流
12b‧‧‧蒸氣流
13‧‧‧經壓縮之再循環流
14‧‧‧管線
14a‧‧‧再循環流
17‧‧‧蒸餾區
19‧‧‧蒸餾區
20‧‧‧蒸餾塔
21‧‧‧管線
22‧‧‧管線
23‧‧‧管線
26‧‧‧管線
27‧‧‧管線
30‧‧‧第一冷凝器區
31‧‧‧管線
32‧‧‧管線
40‧‧‧第二冷凝器區
41‧‧‧經汽化之富氧廢氣流
42‧‧‧廢氣流
45‧‧‧廢氣流
47‧‧‧廢氣流
50‧‧‧冷凝器
50a‧‧‧再沸器
60‧‧‧冷凝器
60a‧‧‧再沸器
70‧‧‧壓縮機
80‧‧‧渦輪機
現將更詳細地參考圖式描述本創作。
圖1為本創作之一個具體實例的示意圖,其描繪主要製程流及裝置組件。
參考描繪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例之圖1,進料空氣流2在主熱交換器10中冷卻且沿進料管線4傳遞至蒸餾塔20之第一層級。在傳遞至蒸餾塔之前,使用可包含例如吸附器、過濾器、其他熱交換器或其類似物之熟知技術乾燥且純化進料空氣流。在蒸餾塔20中,在蒸餾區17中汽提除去氧氣且在蒸餾區上方形成第一富氮蒸汽。在蒸餾塔20之底部,抽取富氧液體流6且使該富氧液體流膨脹並經由管線7傳遞至第一冷凝器區30。
第一冷凝器區30包含再沸器50a/冷凝器50,其中來自蒸餾塔之第一部分第一富氮蒸汽經由管線31傳遞,藉由與富氧液體流及氮冷凝物間接熱交換而冷凝且沿管線32返回蒸餾塔作為回流。
若需要,可抽取氮氣冷凝物之一部分作為液態氮產物。
第一冷凝器區30中一部分富氧液體流汽化在第一冷凝器區30之外殼中產生液相及富氮蒸汽相。進一步處理該等具有不同組成之各相以高效回收氮產物。
抽取第一冷凝器區30中所形成之液體,其至少部分膨脹且經由流8傳遞至包含再沸器60a/冷凝器60之第二冷凝器區40。在第二冷凝器區40中藉由與來自蒸餾塔之至少一部分富氮蒸汽間接熱交換使來自第一冷凝器外殼之至少一部分富氧液體汽化。該第二部分之富氮蒸汽經由管線 21傳遞至再沸器60a/冷凝器60且在第二冷凝器區40中產生經冷凝之富氮液體,經由管線22自第二冷凝器區40抽取該經冷凝之富氮液體。
視情況,可經由管線23自第二冷凝器抽取液態氮(LIN)產物。
根據本創作,使經汽化之富氧廢氣流41相對於其他製程流加溫以形成經加溫之廢氣流42。使至少一部分經加溫之廢氣流42在渦輪機80中膨脹以形成經膨脹之廢氣流45,其在主熱交換器中進一步加溫且此後自該製程取出作為廢氣(WG)流47。
在尚未加溫之情況下,沿管線12抽取第一冷凝器區30中所形成之蒸汽且將其傳遞至壓縮機70,且在壓縮之後,在主熱交換器10中冷卻經壓縮之再循環流13以形成經冷卻之再循環流,其沿管線14傳遞至蒸餾塔第二層級。
根據本創作,自第一冷凝器區30抽取之蒸汽流12b具有比進料空氣高之氧氣含量,且較佳使該流在壓縮之後沿進料管線4再循環至比主進料空氣進料點(第一層級)低至少一個理論級的點。
典型地,該再循環流12a、14a包含25莫耳%至29莫耳%的氧氣且該經汽化之富氧廢氣流41、廢氣流42、45包含46莫耳%以上之氧氣。
較佳地,將蒸餾區19安置在主空氣進料點與再循環流14a返回至蒸餾塔中之點之間。
在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例中,渦輪機80以機械方式耦接至壓縮機70以使得至少一些膨脹能量直接用於壓縮,且壓縮機70較佳為與渦輪機80以機械方式整合之冷壓縮機。
自蒸餾塔20之頂部抽取氣態氮(GAN)產物且沿管線26傳遞 至主熱交換器以進行加溫且可沿管線27獲得作為氣態氮產物。
在其他因素中,本創作方法及裝置相比於如US-A-5711167中所揭示之先前技術的優點來源於以下特徵,即首先在主熱交換器10中冷卻經壓縮之再循環流13,隨後將其傳送至蒸餾塔20。因此,廢氣流42之溫度高於先前技術中廢氣流之溫度。渦輪機出口處之溫度與其露點相差甚遠,減輕了由於在渦輪機出口處或附近形成液體而造成液體攻擊的風險。由於前述較高之入口溫度,渦輪機可比先前技術之渦輪機產生多1.08%之冷能量。由此允許壓縮機70處理較高流動速率之再循環氣體。因此,相比於先前技術,回收率提高了2.15%,且比功率消耗減少了2.31%。
實施例
本創作方法已模擬用於氮產生器,其在0.90MPa(G)下具有16,000Nm3/h之氮產物流量及10ppb氧氣純度。
在主熱交換器10中將在0.93MPa(G)之壓力及53℃之溫度下27,730Nm3/h之乾燥且潔淨的大氣壓空氣流(實質上不含濕度及CO2)(流2)冷卻至-163.2℃之溫度,隨後使其經由進料管線4進入蒸餾塔20之中間級。
自蒸餾塔20之底部經由富氧液體流6抽取含37.5莫耳%氧氣之27,337Nm3富氧液體流,膨脹越過閥門且經由管線7饋入第一冷凝器區30。
在0.51MPa(G)及-170℃下,具有15,600Nm3/h之流量及28.37%氧氣的氣態富氧再循環流12a離開第一冷凝器區30。再循環流12a隨後在壓縮機70中壓縮至0.92MPa(G)及-150℃之溫度,隨後在主熱交換器 10中冷卻至-163.2℃之溫度,饋入蒸餾塔20之底部。經由流8抽取被饋入第一冷凝器區30中之富氧液體之剩餘部分,且使其在第二冷凝器區40中汽化。
在主熱交換器10中使此經汽化之富氧廢氣流41自-170℃加溫至-140℃,在渦輪機80中膨脹,隨後再進入經加溫至53℃之主熱交換器10中。
廢氣流47具有11,670Nm3/h之流量且含有49.46莫耳%氧氣。
經由管線26自蒸餾塔20之頂部抽取在0.92MPa(G)及-169.1℃下具有16,000Nm3/h之流量的氣態氮氣流,使其在主熱交換器10中加溫且在0.91MPa(G)及53℃下由管線27作為產物傳遞。
2‧‧‧進料空氣流
4‧‧‧進料管線
6‧‧‧富氧液體流
7‧‧‧管線
8‧‧‧流
10‧‧‧主熱交換器
12‧‧‧管線
12a‧‧‧再循環流
12b‧‧‧蒸氣流
13‧‧‧經壓縮之再循環流
14‧‧‧管線
14a‧‧‧再循環流
17‧‧‧蒸餾區
19‧‧‧蒸餾區
20‧‧‧蒸餾塔
21‧‧‧管線
22‧‧‧管線
23‧‧‧管線
26‧‧‧管線
27‧‧‧管線
30‧‧‧第一冷凝器區
31‧‧‧管線
32‧‧‧管線
40‧‧‧第二冷凝器區
41‧‧‧經汽化之富氧廢氣流
42‧‧‧廢氣流
45‧‧‧廢氣流
47‧‧‧廢氣流
50‧‧‧冷凝器
50a‧‧‧再沸器
60‧‧‧冷凝器
60a‧‧‧再沸器
70‧‧‧壓縮機
80‧‧‧渦輪機

Claims (6)

  1. 一種用於藉低溫蒸餾分離空氣來製造氮產物之裝置,該裝置包含:(a)用於使進料空氣流相對於進料空氣蒸餾產物冷卻的熱交換器;(b)用於將該進料空氣分離成第一富氮蒸汽及富氧液體之蒸餾塔以及用於將該進料空氣(4)傳送至該蒸餾塔之第一層級的構件;(c)能夠藉由與一部分該第一富氮蒸汽間接熱交換使該富氧液體汽化以形成富氧液體及第二富氧蒸汽的第一冷凝器;(d)用於抽取該富氧液體且將該富氧液體傳遞至第二冷凝器之富氧液體;(e)用於抽取該第二富氧蒸汽且將該富氧蒸汽傳遞至再循環壓縮機之構件;(f)該第二冷凝器中之用於提供該富氧液體之汽化以產生廢氣流的間接熱交換構件;(g)用於抽取該廢氣流且將該廢氣流傳遞至該熱交換器之經汽化之富氧廢氣流;(h)用於壓縮該第二富氧蒸汽之壓縮機;(i)用於將該經壓縮之第二富氧蒸汽傳送至該蒸餾塔之第二層級的構件;該第一及第二層級係由至少一個理論級間隔開,及(j)用於將一部分該第一富氮蒸汽傳遞至該熱交換器以進行加溫之構件,該裝置之特徵在於:其包括用於將該第二富氧蒸汽自該壓縮機出口傳送至該熱交換器以進行冷卻的構件及用於將該經冷卻之第二富氧蒸汽自該熱交換器傳送至該蒸餾塔之第二層級的構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渦輪機及用於在移除點自該熱交換器抽取該廢氣流且將該廢氣流自該熱交換器的移除點傳 送至該渦輪機的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熱交換器經設計以使得在使用中,待傳送至該渦輪機之廢氣流的移除點所處之溫度高於將該第二富氧蒸汽自該壓縮機傳送至該熱交換器時之溫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之裝置,其中該熱交換器經設計以使得在使用中,將該廢氣流傳遞至該熱交換器之點所處之溫度低於將該第二富氮蒸汽自該壓縮機傳送至該熱交換器時之溫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壓縮機位於用於使該蒸餾塔及/或該熱交換器絕熱之冷箱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將該經冷卻之第二富氧蒸汽自該熱交換器傳送至該蒸餾塔之第二層級的構件為用於將該經冷卻之第二富氮蒸汽自該熱交換器之冷端傳送至該蒸餾塔之第二層級的構件。
TW102203142U 2012-02-23 2013-02-19 用於藉低溫蒸餾分離空氣來製造氮產物之裝置 TWM5160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60382 CN202648307U (zh) 2012-02-23 2012-02-23 通过低温蒸馏来分离空气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6040U true TWM516040U (zh) 2016-01-21

Family

ID=4741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3142U TWM516040U (zh) 2012-02-23 2013-02-19 用於藉低溫蒸餾分離空氣來製造氮產物之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48307U (zh)
TW (1) TWM51604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756B (zh) * 2014-06-09 2016-02-17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返流污氮气部分膨胀制冷和部分增压进压力塔相耦合生产带压氮气产品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48307U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0090B2 (en) Process for feed gas cooling in reboiler during CO2 separation
US8900355B2 (en) Purification of carbon dioxide
KR100460382B1 (ko) 이산화탄소의 회수를 증가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268050B2 (en) CO2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oxy-combustion coal power plants
US7766999B2 (en) Process for vaporizing the product CO2 at two different pressures during CO2 separation
JPH07174461A (ja) 空気を分離してガス状酸素生成物を供給圧力にて製造する方法
CN104755360B (zh) 用于通过低温蒸馏进行空气分离的方法和设备
JP5655104B2 (ja) 空気分離方法及び空気分離装置
JPH06207775A (ja) 一酸化炭素のない窒素を製造するための低温空気分離方法
JP4417954B2 (ja) 空気分離のための低温蒸留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5170630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nitrogen of ultra-high purity
US5711167A (en) High efficiency nitrogen generator
JP2007518054A (ja) 空気分離のための低温蒸留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80196583A1 (en) Process for recycling of top gas during co2 separtion
JPH02230079A (ja) 空気の分離による酸素製造法
JPH0914832A (ja) 超高純度酸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KR950006408A (ko) 액체 산소 펌핑 방법 및 장치
JP3190016B2 (ja) 高圧窒素を製造する原料空気の低温蒸留方法
WO2003060405A1 (en) Integrated process and installation for the separation of air fed by compressed air from several compressors
US593410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nitrogen
JP2006329615A (ja) 低温蒸留により空気を分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637311B (zh) 通过低温蒸馏分离空气的方法和装置
TWM516040U (zh) 用於藉低溫蒸餾分離空氣來製造氮產物之裝置
TW202124264A (zh) 自液氧回收氪與氙
JP4698989B2 (ja) 酸素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