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3943U - 制震緩衝器以及建築物的制震構造 - Google Patents

制震緩衝器以及建築物的制震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3943U
TWM513943U TW104208242U TW104208242U TWM513943U TW M513943 U TWM513943 U TW M513943U TW 104208242 U TW104208242 U TW 104208242U TW 104208242 U TW104208242 U TW 104208242U TW M513943 U TWM513943 U TW M51394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steel
shock
building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8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mokazu Takad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513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3943U/zh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制震緩衝器以及建築物的制震構造
本創作是關於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樑間之制震緩衝器、以及使用該制震緩衝器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
如專利文獻1所示,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樑與樑之間的習知的壁型制震緩衝器,是在奇數片的鋼板之間夾持著黏彈性體,並將各鋼板交替地接合在上側的樑與下側的樑。尤其是因為在被澆注成與樑構成一體的混凝土構件內,埋設了突設有加強支柱的鋼板的端部而使該鋼板與該混凝土構件形成一體化,因而可以無需再使用:傳統之用來將鋼板與樑予以接合所採用的T字型的安裝板件或高張螺栓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3-321945號公報(第3圖)
然而,這種埋設方式的制震緩衝器在進行施工時,還是需要仿照使用安裝板件等之傳統的工法,將最外側的鋼板保持成往下垂的鉛直狀態,並將奇數號的鋼板接合於上側的樑,將偶數號的鋼板接合於下側的樑,因此在進行澆注上側的混凝土構件時,混凝土無法充分流入最外側的鋼板之間,而有無法獲得所必要的強度之虞慮。
因此,本創作之目的係提供:即使是埋設方式的制震緩衝器,還是可以確實地進行混凝土的澆注而提昇施工性,並且可確保必要的強度之制震緩衝器以及建築物的制震構造。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請求項1所述的創作之制震緩衝器,係由:三以上的奇數片的鋼板、黏著在各鋼板間的黏彈性體所構成,且被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之制震緩衝器,其特徵為:各鋼板是具備:供黏彈性體黏著的黏著部、以及被埋設到樑側的混凝土之安裝部,而且各鋼板是被設置成:是以奇數號與偶數號不同的方式將安裝部交替地朝向相反方向,而黏著部與黏著部彼此則是隔介著黏彈性體而重疊在一起,在位於最外的奇數 號鋼板的安裝部之外側的面係呈正交狀地突設有複數個補強構件,另外,在偶數號鋼板的安裝部之至少其中一側的面係呈正交狀地突設有複數個補強構件,並且奇數號鋼板的安裝部係位於下側。
請求項2所述的創作之制震緩衝器,是就請求項1所述的結構中,係在位於最外之奇數號鋼板的安裝部,形成了可以目視確認內側的混凝土的澆注面之透孔。
請求項3所述的創作之制震緩衝器,是就請求項1或2所述的結構中,係在奇數號的鋼板之間,設置了介裝在偶數號鋼板以及黏彈性體與混凝土之間的緩衝構件。
請求項4所述的創作之制震緩衝器,是就請求項1或2所述的結構中,各鋼板係呈:安裝部較黏著部更寬廣的凸字狀,而且在安裝部的雙肩部係形成:朝向黏著部的突出側傾斜的斜面部。
請求項5所述的創作之制震緩衝器,是就請求項3所述的結構中,各鋼板係呈:安裝部較黏著部更寬廣的凸字狀,而且在安裝部的雙肩部係形成:朝向黏著部的突出側傾斜的斜面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請求項6所述的創作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將在複數片鋼板之間黏著有黏彈性體而構成的制震緩衝器,以該制震緩衝器的鋼板埋設在樑側的混凝土之方式來進行設置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特徵為:制震緩衝器係採用請求項1或2所述的制震緩衝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請求項7所述的創作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將在複數片鋼板之間黏著有黏彈性體而構成的制震緩衝器,以該制震緩衝器的鋼板埋設在樑側的混凝土之方式來進行設置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特徵為:制震緩衝器係採用請求項3所述的制震緩衝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請求項8所述的創作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將在複數片鋼板之間黏著有黏彈性體而構成的制震緩衝器,以該制震緩衝器的鋼板埋設在樑側的混凝土之方式來進行設置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特徵為:制震緩衝器係採用請求項4所述的制震緩衝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請求項9所述的創作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將在複數片鋼板之間黏著有黏彈性體而構成的制震緩衝器,以該制震緩衝器的鋼板埋設在樑側的混凝土之方式來進行設置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特徵為:制震緩衝器係採用請求項5所述的制震緩衝器。
請求項10所述的創作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就請求項6所述的結構中,係在供埋設鋼板的混凝土中,埋設有朝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並且在錨定鋼筋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
請求項11所述的創作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就請求項7所述的結構中,係在供埋設鋼板的混凝土中,埋設 有朝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並且在錨定鋼筋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
請求項12所述的創作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就請求項8所述的結構中,係在供埋設鋼板的混凝土中,埋設有朝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並且在錨定鋼筋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
請求項13所述的創作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就請求項9所述的結構中,係在供埋設鋼板的混凝土中,埋設有朝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並且在錨定鋼筋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
根據請求項1以及6所述的創作,因為制震緩衝器被設置成將奇數號的鋼板的安裝部位於下側,因此即使是埋設方式的制震緩衝器,亦可確實地進行混凝土的澆注而可提昇施工性,並且確保必要的強度。
根據請求項2以及6所述的創作,除了具有請求項1的效果之外,又藉由形成了透孔,可從外部很容易確認出混凝土的流入狀況,能夠對於施工性的改善有所幫助。
根據請求項3以及7所述的創作,除了具有請求項1或2的效果之外,又藉由緩衝構件的採用,能夠防止偶數號的鋼板以及黏彈性體與混凝土發生接觸,可確保鋼板之圓滑順暢的舉動亦可防止混凝土受到損傷。
根據請求項4、5、8、9所述的創作,除了具有上述 的效果之外,又藉由斜面部的形成,可減少加諸在鋼板的面方向上的彎曲力矩,可提昇耐久性。
根據請求項10、11、12、13所述的創作,除了具有上述的效果之外,又藉由固定具的採用,可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錐狀破壞。
1‧‧‧制震緩衝器
2‧‧‧鋼板
2A‧‧‧外鋼板
2B‧‧‧中鋼板
3‧‧‧黏彈性體
4‧‧‧黏著部
5‧‧‧安裝部
6‧‧‧斜面部
7‧‧‧螺栓
8‧‧‧螺帽
9‧‧‧間隔構件
10‧‧‧透孔
11‧‧‧加強支柱
20‧‧‧樑
21‧‧‧設置部
22‧‧‧錨定鋼筋
23‧‧‧縱向鋼筋
24‧‧‧補強用鋼筋
25‧‧‧固定具
28‧‧‧緩衝構件
第1圖是制震緩衝器的說明圖,第1圖(A)是顯示正面,第1圖(B)是顯示側面。
第2圖(A)是中鋼板的平面圖,第2圖(B)是外鋼板的底面圖。
第3圖是制震緩衝器的設置狀態之從正面觀看的說明圖。
第4圖是制震緩衝器的設置狀態之從側面觀看的說明圖。
第5圖是上側的設置部的剖面圖。
第6圖是其他變更例的制震緩衝器的說明圖,第6圖(A)是顯示正面,第6圖(B)是顯示側面。
以下將佐以圖面來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
第1圖是顯示制震緩衝器之一例的說明圖。這種制震緩衝器1係具備:三片鋼板2、2、2以及被黏著在各鋼板 2、2之間的兩層的黏彈性體3、3。各鋼板2是由:供黏彈性體3黏著之呈矩形狀的黏著部4、以及被接合到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樑側之安裝部5所構成的,而且係呈:安裝部5的左右寬度大於黏著部4的左右寬度之凸字狀。而且安裝部5的雙肩部是形成:朝向黏著部4的突出側傾斜(呈45°傾斜)的斜面部6、6。此處,位於厚度方向的最外位置的奇數號的鋼板2、2(以下,在特別加以界定的情況下,是稱「外鋼板2A」)是被設置成:黏著部4在上側,安裝部5在下側。位於外鋼板2A、2A之間的偶數號的鋼板2(以下,在特別加以界定的情況下,是稱「中鋼板2B」)是被設置成:黏著部4在下側,安裝部5在上側。並且三個安裝部5是被配置成:交替地朝向相反方向。黏著部4、4彼此則是隔介著四角形狀的黏彈性體3而重疊在一起。
又,中鋼板2B的厚度係大於外鋼板2A的厚度,中鋼板2B的黏著部4的左右寬度是小於外鋼板2A的左右寬度,朝往中鋼板2B的黏著部4的外側突出之外鋼板2A的黏著部4、4彼此係在兩端緣的上下,利用貫穿過間隔構件9之螺栓7以及螺帽8而接合在一起。如此一來,可以防止外鋼板2A、2A之間發生擴開以及挫曲現象,並且可以限制中鋼板2B之朝往左右方向做相對移動的範圍。
此外,在各鋼板2的黏著部4與安裝部5之間,在左右方向的直線上,隔著預定的間隔形成有三個透孔10、 10、10。這種透孔10是被形成在不會干擾到相鄰的鋼板2的黏著部4的位置上。
並且在外鋼板2A的安裝部5的外側的面上,係如第2圖(B)所示般地,係在上下左右的方向上,呈等間隔地突設有複數排(具體而言,在上下方向是三排,在左右方向是十一排)之作為補強構件的加強支柱11、11、11…。同樣地,在中鋼板2B的安裝部5的兩面上,係如第2圖(A)所示般地,呈等間隔地突設有加強支柱11、11、11…,分別是在上下方向有三排,在左右方向有十一排。
具有上述結構的制震緩衝器1,係如第3圖、第4圖所示般地,被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樑20、20之間。在各樑20係呈一體地澆注形成有朝上下方向突出的呈塊狀的混凝土也就是設置部21、21。制震緩衝器1係利用澆注混凝土,而呈一體地被設置在:上側的樑20之朝下的設置部21與下側的樑20之朝上的設置部21之間。在這個設置部21,係配置有朝向上下方向貫穿過樑20的複數個錨定鋼筋22、22、22…。係在樑20的厚度方向上有兩排,在長度方向上有四排,呈左右分開地各配置有八根錨定鋼筋22、22、22…。在左右的錨定鋼筋22群之間,係配置有與錨定鋼筋22同樣地朝上下方向貫穿過樑20的縱向鋼筋23、23、23…。縱向鋼筋23、23、23…係與錨定鋼筋22同樣地,配置成在樑20的厚度方向有兩排,在長度方向有四排合計為八根。又,如第5 圖所示般地,在錨定鋼筋22以及縱向鋼筋23的周圍,係在上下方向配設有複數個可將這些錨定鋼筋22及縱向鋼筋23予以包圍起來的補強用鋼筋24、24、24…。此外,在各錨定鋼筋22的上下端,分別安裝著扁平螺帽之類的固定具25。26是樑20的主鋼筋,27是肋鋼筋。
制震緩衝器1,係以奇數號的外鋼板2A、2A的安裝部5位於下側的配向方式,來將中鋼板2B的安裝部5設置在上側的設置部21的配置鋼筋內,並且將外鋼板2A的安裝部5設置在下側的設置部21的配置鋼筋內,在這種狀態下,將混凝土澆注到樑20以及設置部21。此時的設置部21的混凝土澆注面,係與設在安裝部5的各透孔10的中心和中心之間所連成的直線形成一致。這種制震緩衝器1,在建築物內,係分別被設置在各樑20、20的設置部21、21之間,而形成在鉛直方向上有複數個制震緩衝器1排列成直線狀的狀態。
因此,在混凝土澆注結束的同時,各鋼板2的安裝部5就被埋設在設置部21內,制震緩衝器1也因此就被架設在上下的設置部21、21之間。在此,外鋼板2A、2A係被埋設在下側的設置部21,因此混凝土也可以確實地流進到外鋼板2A、2A之間。混凝土流進到這兩個外鋼板2A、2A之間的澆注狀態,則是可以從外部經由透孔10很容易進行確認。
在以這種方式在上下的樑20、20之間設置了制震緩衝器1的建築物中,當受到地震所加諸的震動,而 導致上下的樑20、20朝水平方向進行相對移位的話,外鋼板2A與中鋼板2B也會同樣地進行相對移位,而令黏彈性體3產生剪力變形。藉此,可將震動能量轉變成熱能而能夠將震動予以衰減掉。
是以,根據上述實施形態的制震緩衝器1以及制震構造,各鋼板2係具有:供黏彈性體3黏著之黏著部4、以及被埋設到樑20側的設置部21之安裝部5,奇數號與偶數號係以不同的方式將安裝部5交替地朝向相反方向,黏著部4與黏著部4彼此則是隔介著黏彈性體3而重疊在一起,在外鋼板2A的安裝部5之外側的面以及在中鋼板2B的安裝部5的雙面,係呈正交狀突設有複數個加強支柱11,而且是設置成將奇數號的外鋼板2A、2A的安裝部5位於下側,如此一來,即使制震緩衝器1是埋設方式的制震緩衝器,也可以確實地進行混凝土的澆注而提昇施工性,亦可確保必要的強度。
尤其是在外鋼板2A的安裝部5形成了可以目視確認內側的混凝土的澆注面之透孔10,因此,可以從外部很容易就確認混凝土的流入狀況,可對於施工性的改善很有幫助。此外,這種透孔10,在進行製作制震緩衝器1時,亦可當作外鋼板2A的定位孔來利用。
此外,各鋼板2是形成:安裝部5的寬度大於黏著部4的寬度之凸字狀,而且在安裝部5的雙肩部係形成:朝向黏著部4的突出側傾斜的斜面部6、6,因此,可使得加諸在鋼板2的面方向上的彎曲力矩變小,而可提昇耐久 性。
此外,在供埋設鋼板2之混凝土的設置部21,係埋設了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22,並且在錨定鋼筋22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25,所以可有效地防止錐狀破壞(當錨定鋼筋承受到拉拔力量時,從埋入的前端處所產生的圓錐狀的破壞)。
此外,在制震緩衝器1中,係如第6圖所示般地,是在外鋼板2A、2A之間,利用黏著方式或螺絲固定之類的方式,在中鋼板2B的黏著部4的全長上設置了緩衝構件28為宜,這種緩衝構件28係橫剖面為U字狀的構件,其在設置狀態下,是介於中鋼板2B以及黏彈性體3與設置部21之間。這種緩衝構件的材質係可使用:發泡聚苯乙烯或發泡聚氨酯、彈性體、橡膠等。藉由採用這種緩衝構件28,可以防止中鋼板2B以及黏彈性體3與設置部21之間的接觸,可確保中鋼板2B之圓滑順暢的舉動,亦可防止設置部21的受損。
此外,鋼板的形狀並不侷限於上述形態,例如:將安裝部的斜面部的角度改成大於45°,加大安裝部的長度,改變加強支柱的數目或配列方式,的各種變化都是可行的。此外,也可以取消斜面部,或者不將安裝部往外突出而做成與黏著部相同的寬度。補強構件也不侷限為加強支柱,亦可使用鋼筋或螺栓等。
此外,透孔也是除了可以變更其數目或位置之外,並不侷限為圓形,亦可採用橢圓形或長圓形,而且將透孔予 以省略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並且,鋼板的數目也只要是三以上的奇數片的話,就可以適用,例如:若是五片的話,可在樑間的下側架設奇數號的三片,而在樑間的上側架設偶數號的兩片。這種情況下,是在上側的偶數號的鋼板,只在各個外側的面上,設置加強支柱等的補強構件。又,上側的鋼板為複數片的情況下,係如第1圖所示般地,也在上側的鋼板穿設有透孔10的話,就可以從外部很容易確認出:澆注到上側的鋼板之間的混凝土的流入狀況。
其他,在樑側的設置部,亦可改變錨定鋼筋的數目或排列方式,或者也可以取消縱向鋼筋,只設置錨定鋼筋而已。也可以省略錨定鋼筋或固定具。當然,也不限於在所有的樑之間將制震緩衝器設置成連續狀的情況,亦可在上側的樑的下側及在下側的樑的上側設置該設置部,呈斷續地設置制震緩衝器。
1‧‧‧制震緩衝器
2‧‧‧鋼板
2A‧‧‧外鋼板
2B‧‧‧中鋼板
3‧‧‧黏彈性體
4‧‧‧黏著部
5‧‧‧安裝部
6‧‧‧斜面部
7‧‧‧螺栓
8‧‧‧螺帽
9‧‧‧間隔構件
10‧‧‧透孔
11‧‧‧加強支柱

Claims (13)

  1. 一種制震緩衝器,是由三以上之奇數片的鋼板、及被黏著在前述各鋼板之間的黏彈性體所構成,且被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之間的制震緩衝器,其特徵為:前述各鋼板係具有:供前述黏彈性體黏著的黏著部、以及被埋設到前述樑側的混凝土中的安裝部,且被設置成:以奇數號鋼板與偶數號鋼板不同的方式將前述安裝部交替地朝相反方向,前述黏著部與黏著部彼此則是隔介著前述黏彈性體而重疊在一起,在位於最外之奇數號的前述鋼板的前述安裝部的外側的面上,呈正交狀地突設有複數個補強構件,另外,在偶數號的前述鋼板的前述安裝部之至少其中一側的面上,呈正交狀地突設有複數個補強構件,奇數號的前述鋼板的前述安裝部是位於下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制震緩衝器,其中,在前述位於最外的奇數號的前述鋼板的前述安裝部,形成了可以目視確認內側的混凝土的澆注面之透孔。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制震緩衝器,其中,係在奇數號的前述鋼板之間設置了:介裝在偶數號的前述鋼板以及前述黏彈性體與混凝土之間的緩衝構件。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制震緩衝器,其中,前述各鋼板係呈:前述安裝部較前述黏著部更寬廣的凸字狀,在前述安裝部的雙肩部是形成朝前述黏著部的突出側傾斜 的斜面部。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制震緩衝器,其中,前述各鋼板係呈:前述安裝部較前述黏著部更寬廣的凸字狀,在前述安裝部的雙肩部是形成朝前述黏著部的突出側傾斜的斜面部。
  6. 一種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將在複數片鋼板之間黏著有黏彈性體而構成的制震緩衝器,以前述鋼板埋設在前述樑側的混凝土之方式來進行設置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特徵為:前述制震緩衝器是採用請求項1或2所述的制震緩衝器。
  7. 一種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將在複數片鋼板之間黏著有黏彈性體而構成的制震緩衝器,以前述鋼板埋設在前述樑側的混凝土之方式來進行設置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特徵為:前述制震緩衝器是採用請求項3所述的制震緩衝器。
  8. 一種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將在複數片鋼板之間黏著有黏彈性體而構成的制震緩衝器,以前述鋼板埋設在前述樑側的混凝土之方式來進行設置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特徵為:前述制震緩衝器是採用請求項4所述的制震緩衝器。
  9. 一種建築物的制震構造,係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建築物的上下的樑間,將在複數片鋼板之間黏著有黏彈性體而構成的制震緩衝器,以前述鋼板埋設在前述樑側的混 凝土之方式來進行設置之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特徵為:前述制震緩衝器是採用請求項5所述的制震緩衝器。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中,係在供埋設前述鋼板的混凝土中,埋設有朝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並且在前述錨定鋼筋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中,係在供埋設前述鋼板的混凝土中,埋設有朝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並且在前述錨定鋼筋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中,係在供埋設前述鋼板的混凝土中,埋設有朝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並且在前述錨定鋼筋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
  13. 如請求項9所述的建築物的制震構造,其中,係在供埋設前述鋼板的混凝土中,埋設有朝鉛直方向的錨定鋼筋,並且在前述錨定鋼筋的端部安裝了固定具。
TW104208242U 2014-09-19 2015-05-27 制震緩衝器以及建築物的制震構造 TWM51394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4857 2014-09-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3943U true TWM513943U (zh) 2015-12-11

Family

ID=55408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8242U TWM513943U (zh) 2014-09-19 2015-05-27 制震緩衝器以及建築物的制震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3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0212A (zh) * 2020-12-29 2021-03-19 黄杰 一种智能制造的辅助式设计教学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0212A (zh) * 2020-12-29 2021-03-19 黄杰 一种智能制造的辅助式设计教学设备
CN112530212B (zh) * 2020-12-29 2022-12-20 广州海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的辅助式设计教学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6535B1 (ko) 블록조립체를 이용한 강판 전단벽 구조
US8359793B2 (en) Earthquake force absorption system
KR101500099B1 (ko) 매립 구조물
KR101126083B1 (ko) 소음 및 진동 저감용 복공판 지지빔이 설치된 트러스 가설교량
KR101060476B1 (ko) 구조물용 외장재의 브래킷 조립구조
KR102054709B1 (ko) 보도확장로
JP7160587B2 (ja) 免震構造
KR101139761B1 (ko) 건축물용 보강 벽
CN114165093A (zh) 一种装配式的减震结构及可恢复功能的剪力墙
JP5901675B2 (ja) 鋼・コンクリート合成床版
TWM513943U (zh) 制震緩衝器以及建築物的制震構造
KR101329420B1 (ko) 벽체 수직 분절형 에너지 소산 시스템
KR101194482B1 (ko) 강합성보 및 그에 따른 강합성보의 시공방법
WO2013145726A1 (ja) 床材及びこの床材を組み合わせた路面の床構造
KR101630931B1 (ko) 콘크리트의 전단 균열 방지근 및 제작 편의성을 갖는 복공판
JP2009235847A (ja) 橋梁用伸縮装置及び橋梁用伸縮構造
KR101001063B1 (ko) 강관을 이용한 교량용 거더
KR101845841B1 (ko) 중공 경량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중공슬래브 구조물
KR102004854B1 (ko) 앵커플레이트가 구비된 내진보강용 철골프레임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공법
KR101845078B1 (ko) 유동식 연결부재가 구비된 내진보강용 철골프레임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공법
KR101259247B1 (ko) 댐핑형 구조물
KR101554093B1 (ko) 힌지형 대각부재를 이용한 건축물 개구부 보강 구조물
JP6449115B2 (ja) 耐震構造および耐震化方法
JP2008274622A (ja) 建築物の中間階免震機構
KR20150144155A (ko) 교량 받침의 교체에 관한 시공방법 및 그 교량 받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