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1431U - 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 - Google Patents

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1431U
TWM511431U TW104207262U TW104207262U TWM511431U TW M511431 U TWM511431 U TW M511431U TW 104207262 U TW104207262 U TW 104207262U TW 104207262 U TW104207262 U TW 104207262U TW M511431 U TWM511431 U TW M51143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layer
elastic
hot
sandwi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7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g-Ta Tsai
Original Assignee
Cheng-Ta Ts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Ta Tsai filed Critical Cheng-Ta Tsai
Priority to TW104207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1431U/zh
Publication of TWM511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1431U/zh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
本創作係一種彈性三明治布,尤指一種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主要是把織造的彈性三明治布經過高溫且有雕刻過的滾輪或平板全面壓出,如此就可在彈性三明治布上全面熱壓出立體紋路, 以增進三明治布的美觀。
按,俗稱之三明治布,係具有三層的布料:上織布層、下織布層和連接上織布層與下織布層的中間紗布層,各層並係以織造技術交織經緯紗而成,目前所見三明治布,表面大多是網狀和平面,而市面上常見應用在女性內衣產業上的彈性三明治布,係在編織過程中利用一種三軸織布法,使彈性三明治布產生立體花紋。
另,習用雖有將熱壓技術結合於布料以產生立體花紋,但尚未出現將熱壓技術結合於三明治布上,三明治布經由熱壓處理會產生立體花紋,以增進產品的美觀之前案。
為此,現有習用立體布料構造如中華民國發明專利案 I460328 具有複合結構之編織物製造方法及編織物製品。 又有美國發明專利案「US 6779369」號之「Weft knitted spacer fabrics」之專利前案,該專利前案係揭露以織造方法編織出花紋,以織造方法編織而成,其製造方法亦較複雜。
前述兩專利前案均在三明治布表面編織出不同形狀或提花, 以增進三明治布的美觀,如此做法常常需要特殊織造機器、增加織造三明治布的困難度或增加製造成本;本創作係採用熱壓方式與上述兩種製造方式不同。
爰此,本申請人致力於研究,提出本創作之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本創作包含有:一彈性層狀布,包含具備彈性的一第一布層、具備彈性的一第二布層及具備彈性的一中間紗層,該中間紗層係為聚酯纖維(Polyester)且介在該第一布層及該第二布層之間;該第一布層或/及該第二布層連同該中間紗層係受到熱壓而產生一凹凸紋路。
進一步,該凹凸紋路係為下列任一種型態或者其組合:文字、符號或圖案。
進一步,該彈性層狀布的厚度介於1mm至10mm之間。
本創作的功效在於:
1. 本創作之花紋係以熱壓處理方式製造出立體美觀效果。
2. 本創作不需要特殊織造機器、製造簡便即可變化不同花紋
3. 本創作可降低成本,改善習用織造成本高之問題。
4.本創作之彈性三明治布的製作方法較織造方法來的簡單。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創作之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二圖所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包含有:
一彈性層狀布(1),包含具備彈性的一第一布層(11)、具備彈性的一第二布層(12)及具備彈性的一中間紗層(13)。
該中間紗層(13)係為聚酯纖維(Polyster)且係介於在該第一布層及(11)該第二布層(12)之間。
對該彈性層狀布(1)施以一熱壓處理,使該第一布層(11)或/及該第二布層(12)連同該中間紗層(13)受到熱壓而產生一凹凸紋路(C)。
該第一布層(11)係為具備彈性的織布層,其材質若為尼龍纖維(Nylon),雖然也可以熱壓成立體狀, 但當其熱壓溫度高於90 度,不但可能熱壓後,顏色會變色,並且色牢度就會降低,若下水洗過更可能退色。
該第一布層(11)其材質若棉質,雖然也可以熱壓成立體狀,但下水洗過,其立體形狀會漸漸消失。
較佳的是,該第一布層(11)係為具備彈性的織布層,其材質例如為聚酯纖維(Polyster),其耐熱壓溫度遠高於尼龍纖維(Nylon),不但熱壓後,顏色不會變色,色牢度不會降低,並其下水洗過立體形狀也不會漸漸消失。
較佳的是,該第二布層(12)係為具備彈性的織布層,其材質例如為超細纖維布、遠紅外線彈性布、負離子彈性布、抗菌彈性布、電氣石彈性布、竹炭彈性布、鍺彈性布、吸濕排汗彈性布、涼感彈性布、發熱彈性布、鈦彈性布,為接觸人體皮膚,因此材質較軟,可能成形較不明顯。
較佳的是,該中間紗層(13)係為具備彈性的紗布層,其材質係為聚酯纖維(Polyster),其耐熱壓溫度遠高於尼龍纖維(Nylon),不但熱壓後,顏色不會變色,色牢度不會降低,並其下水洗過,熱壓處理後所印上的花紋也不會輕易消失。
較佳的是,該凹凸紋路(C)係為下列任一種型態或者其組合:文字、符號或圖案。
較佳的是,該彈性層狀布(1)的厚度介於1mm至10mm之間。
使用之情況,主要透過該熱壓處理方式,將該彈性層狀布(1)放上滾輪壓花機器送料架上,該彈性層狀布(1)接觸高溫且有雕刻過紋路的滾輪壓出,控制滾輪的溫度、速度和壓力大小,利用壓花機器高溫和雕刻過的滾輪,把該彈性層狀布(1)壓出形成該凹凸紋路(C),特別說明的是,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壓花機器僅有單邊滾輪設有紋路,進而使壓出的該彈性層狀布(1)僅在該第一布層(11)或該第二布層(12)任一者連同該中間紗層(13)壓出精美細緻的該凹凸紋路(C)。更進一步的是,在單邊滾輪上可局部區域設有該紋路即可,當進行壓印時,得以在該彈性層狀布(1)之適當位置壓出該凹凸紋路(C)。
進一步說明,該凹凸紋路(C)係為下列任一種型態或者其組合:文字、符號或圖案, 以增進該彈性層狀布(1)的美觀,而且為要在布料上產生立體花紋,習用做法常常需要特殊織造機器、增加織造三明治布的困難度或增加製造成本,而本創作係採用熱壓處理方式,較織造方法來的簡單,可降低成本,改善習用織造成本高之問題。
請再配合參閱第三圖所示,較佳的是,因該第一布層(11)、該第二布層(12)以及該中間紗層(13)均具有微孔隙,而具有透氣性,本身雖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可應用作為彈性需求較高的內衣,因此當該彈性層狀布(1)作成一內衣(A)時,經過該熱壓處理可使該內衣(A)呈現立體花紋之該凹凸紋路(C) ,以增進美觀,且進一步解決傳統為要在內衣(A)形成立體紋路,往往需透過結合蕾絲形成立體效果,但其蕾絲刺繡的裝飾網層生產成本高,且罩杯上的車縫線會透過裝飾網層顯露,造成不美觀,又其裝飾網層上的花紋圖案缺乏層次之視覺感受,而蕾絲經過水洗長時間下來容易鬆脫等之問題。
本創作具有第二實施例,請配合第四圖至第六圖所示,一彈性層狀布(1A),包含具備彈性的一第一布層(11A)、一具備彈性的第二布層(12A)及一具備彈性的中間紗層(13A)。
該中間紗層(13A)係為聚酯纖維(Polyster)且係結合於該第一布層(11A)及該第二布層(12A)之間。
對該彈性層狀布(1A)施以一熱壓處理,使該第一布層(11)或/及該第二布層(12)連同該中間紗層(13)係受到熱壓而產生一凹凸紋路(C1、C2)。
將該第一布層(11A)、該第二布層(12A)以及該中間紗層(13A)放上滾輪壓花機器送料架上,該彈性層狀布(1A)同時全面接觸高溫且有雕刻過紋路的上下不同的滾輪,控制滾輪的溫度、速度和壓力大小 ,透過該熱壓處理方式,如此就可在該彈性層狀布(1A)上熱壓形成該凹凸紋路(C1、C2),特別說明的是,在第二實施例中所述壓花機器雙邊滾輪皆設有紋路,進而使壓出的該彈性層狀布(1A)皆在該第一布層(11A)及該第二布層(12A)連同該中間紗層(13A)壓出精美細緻的該凹凸紋路(C1、C2)。更進一步的是,在雙邊滾輪上可局部區域設有該紋路即可,當進行壓印時,得以在該彈性層狀布(1A)之適當位置壓出該凹凸紋路(C1、C2)。
進一步說明,該彈性層狀布(1A)同時被滾輪經過熱壓印製形成該凹凸紋路(C1、C2),該凹凸紋路(C1、C2)形成下列任該種型態或者其組合:文字、符號或圖案,把壓出立體紋路的該彈性層狀布(1A)再經過裁切和車縫就可製成護具、手套、衣服、褲子或其他產品(復請配合參閱第三圖所示)。
較佳的是,該第一布層(11A)、該第二布層(12A)及該中間紗層(13A)皆能形成該凹凸紋路(C1、C2)。
較佳的是,該第一布層(11A)係為具備彈性的織布層,其材質例如為聚酯纖維(Polyster),特別是指一種超細聚酯纖維(Polyster),亦可益於熱壓花紋且觸感良好之材質。
較佳的是,該第二布層(12A)係為具備彈性的織布層,其材質例如為吸濕排汗或涼感,為接觸人體皮膚,但該第二布層(12A)經由接觸到滾輪的印製,與該第一布層(11A)之凹凸紋路(C1)會形成相對之凹凸紋路(C2)。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布層(11A)之凹凸紋路(C1)係為凸狀,而該第二布層(12A) 之凹凸紋路(C2)係為凹狀,(但不以此為限,該第一布層(11A)之凹凸紋路(C1)亦可為凹狀,而該第二布層(12A)之凹凸紋路(C2)亦可為凸狀)。
較佳的是,該中間紗層(13A)係為具備彈性的紗布層,其材質係為聚酯纖維(Polyster),壓縮恢復彈性大,抗皺性強,具熱傳導性並受熱影響,因此經熱壓處理後所印上的花紋不會輕易消失。
較佳的是,該凹凸紋路(C1、C2)可形成下列任一種型態或者其組合:文字、符號或圖案。
較佳的是,該彈性層狀布(1A)的厚度介於1mm至10mm之間。
本創作更具有第三實施例,請再配合第七圖所示,一彈性層狀布(1B)放上滾輪壓花機器送料架上,該彈性層狀布(1B)接觸高溫且有雕刻過紋路的滾輪壓出,控制滾輪的溫度、速度和壓力大小,利用壓花機器高溫和雕刻過的滾輪,把該彈性層狀布(1B)壓出形成該凹凸紋路(C3、C4),在熱壓過程中,所述壓花機器設有紋路,經過所述之滾輪上可局部區域設有該紋路即可,當進行壓印時,得以在該彈性層狀布(1B)之適當位置壓出該凹凸紋路(C3、C4),因此可選擇性的印製立體花紋亦可部分留白,使該彈性層狀布(1B)局部產生一凹凸紋路(C3、C4),且可以同時具有不同的凹凸紋路(C3、C4),以形成不同的美觀效果。
較佳的是,該凹凸紋路(C3、C4)可形成下列任一種型態或者其組合:文字、符號或圖案。
較佳的是,該彈性層狀布(1B)的厚度介於1mm至10mm之間。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創作之操作、使用及本創作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 (1A)(1B)‧‧‧彈性層狀布
(11) (11A)‧‧‧第一布層
(12) (12A)‧‧‧第二布層
(13) (13A)‧‧‧中間紗層
(C)(C1)(C2)(C3)(C4)‧‧‧凹凸紋路
[第一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俯視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俯視局部放大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仰視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
(1)‧‧‧彈性層狀布
(11)‧‧‧第一布層
(12)‧‧‧第二布層
(13)‧‧‧中間紗層
(C)‧‧‧凹凸紋路

Claims (3)

  1. 一種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包含: 一彈性層狀布,包含具備彈性的一第一布層、具備彈性的一第二布層及具備彈性的一中間紗層,該中間紗層係為聚酯纖維(Polyester)且介在該第一布層及該第二布層之間;該第一布層或/及該第二布層連同該中間紗層係受到熱壓而產生一凹凸紋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其中,該凹凸紋路係為下列任一種型態或者其組合:文字、符號或圖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該彈性層狀布的厚度介於1mm至10mm之間。
TW104207262U 2015-05-12 2015-05-12 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 TWM511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7262U TWM511431U (zh) 2015-05-12 2015-05-12 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7262U TWM511431U (zh) 2015-05-12 2015-05-12 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1431U true TWM511431U (zh) 2015-11-01

Family

ID=5521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7262U TWM511431U (zh) 2015-05-12 2015-05-12 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14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0266A (zh) * 2019-10-22 2020-01-10 杨至博 压花立体刺绣制造方法及刺绣品
TWI796615B (zh) * 2020-11-20 2023-03-21 立綺實業有限公司 網格布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0266A (zh) * 2019-10-22 2020-01-10 杨至博 压花立体刺绣制造方法及刺绣品
TWI796615B (zh) * 2020-11-20 2023-03-21 立綺實業有限公司 網格布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36159A1 (zh) 一种鞋面
TWM511431U (zh) 熱壓式彈性三明治布
US10415161B2 (en) Method for weaving multiply gauze, and multiply gauze woven fabric
TWI593844B (zh) 含有組合的多孔織物和熱熔襯的複合材料織物及其製備方法
WO2019033960A1 (zh) 一种具有缓冲、导气功能的褶皱织带
JP2008273103A (ja) 凹凸柄を形成した繊維系製品の製造法
WO2006100749A1 (ja) カールマイヤー生地
CN104494272B (zh) 一种海绵复合织物立体压花工艺及所用治具
KR101228132B1 (ko) 리본형 직물 및 리본형 직물의 제조방법
WO2007122661A1 (en) A method for joining two or more pieces of fabric and related items
US6653249B1 (en) Emblem having calendered fabric layer
CN220661896U (zh) 一种立体可视性轻薄面料
CN212920663U (zh) 一种透气褶皱保暖面料
TWM484592U (zh) 織物改良結構
CN207373836U (zh) 立体印染面料
KR200422899Y1 (ko) 엠보싱직물 성형장치의 복합 디자인롤러
CN117087250A (zh) 一种立体可视性轻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8040A (zh) 刚度和硬度好拉绒织物
CN202234559U (zh) 网织餐垫
CN106048868A (zh) 隔热效果甚佳拉绒织物
CN201550299U (zh) 一种新型发热片及安装有该发热片的产品
CN110922901A (zh) 一种弹性可控透气贴合缝纫材料及其制作工艺
CN106183055A (zh) 降温拉绒织物
CN202006609U (zh) 呢子面料
CN106217995A (zh) 减少热量向外逸散拉绒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