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1135U - 電瓶夾 - Google Patents

電瓶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1135U
TWM511135U TW104211728U TW104211728U TWM511135U TW M511135 U TWM511135 U TW M511135U TW 104211728 U TW104211728 U TW 104211728U TW 104211728 U TW104211728 U TW 104211728U TW M511135 U TWM511135 U TW M51113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portions
bodies
battery
clip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1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Lang Dai
Original Assignee
Jian-Lang D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Lang Dai filed Critical Jian-Lang Dai
Priority to TW104211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1135U/zh
Publication of TWM511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1135U/zh
Priority to JP2016000890U priority patent/JP3204156U/ja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Description

電瓶夾
本創作係與電瓶夾有關。
按,一般習知之鱷魚夾係可供作為傳導電力或電訊之傳輸連接線,在如TWM423368中所揭露之鱷魚夾之結構中,其包含一第一夾體、一第二夾體以及一彈性體,該第一夾體之前端外表面以及該第二夾體之前端外表面係分別覆設有一第一蓋體以及一第二蓋體,該第一夾體之中端相對兩側分別延伸一第一凸耳,而該第二夾體之中端相對兩側分別延伸一第二凸耳,各該第一凸耳之內表面設有一凸部,且各該第二凸耳具有一孔洞,使各該凸部嵌合於各該孔洞中以樞接該第一夾體以及該第二夾體。
然而,如上所述結構之夾持部之前端係具有較厚之寬度,舉例而言,當使用於一狹窄之空間中時,該夾持部之前端係可能因過厚之寬度而無法伸入作業空間中,或者因空間限制無法開合夾持目標工件,本創作係針對上述之問題提出一解決之方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電瓶夾,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瓶夾,在具有較輕薄的厚 度之下,亦能有較為堅固的結構強度,並且咬合部前端可形成漸縮尖端,而可克服小型電極不易夾持之問題,且可供方便地伸入狹窄空間內作業使用,減少空間之限制、容易使用。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電瓶夾,包括二夾體及一彈性機構。該二夾體相樞結而可相對樞擺,該二夾體各具有一握持部、一相對該握持部之一第一咬合部、及一加強肋,該二第一咬合部各包括一相對彎延靠近之轉折段,該二加強肋分別至少部分係設於該二轉折段。該彈性機構,設於該二夾體之間而使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趨向於彼此靠近。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另提供一種電瓶夾,包括二夾體及一彈性機構。該二夾體相樞結而可相對樞擺,該二夾體各具有一握持部、一相對該握持部之一第一咬合部,該二第一咬合部各包括一相對彎延靠近之轉折段,各該轉折段之末端設有一第一齒部,且該第一齒部之齒尖概位於同一直線。該彈性機構設於該二夾體之間而使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趨向於彼此接觸。
1,1A‧‧‧電瓶夾
11,11A‧‧‧夾體
12,12A‧‧‧握持部
121‧‧‧電極連接部
2,2A‧‧‧第一咬合部
21,21A‧‧‧轉折段
22,22A‧‧‧第一齒部
23,23A‧‧‧漸縮段
231,231A‧‧‧第一斜面
3,3A‧‧‧第二咬合部
31‧‧‧第二齒部
32‧‧‧第二斜面
4‧‧‧銷件
5‧‧‧夾套
51‧‧‧貫孔
52‧‧‧凸肋
521‧‧‧第一肋部
522‧‧‧第二肋部
6‧‧‧加強肋
7,7A‧‧‧彈性機構
8‧‧‧電瓶
81‧‧‧電極結構
圖1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示意圖。
圖3為圖2之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5及圖6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使用作動圖。
圖7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
圖8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以下將藉由較佳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結構特徵及其預期達成之功效,惟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7,其顯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本創作之電瓶夾1,其供夾設於一電瓶8之電極結構81,該電瓶夾1包括二夾體11及一彈性機構7。
該二夾體11相樞結而可相對樞擺,該二夾體11各具有一握持部12、一相對該握持部12之一第一咬合部2、及一加強肋6,該二第一咬合部2各包括一相對彎延靠近之轉折段21,該二加強肋6分別至少部分係設於該二轉折段21。該彈性機構7設於該二夾體11之間而使該二夾體11之第一咬合部2趨向於彼此靠近。
較詳細地說,本實施例中的該加強肋6係完全地位於該轉折段21,透過該加強肋6可以有效強化該第一咬合部2的強度,使該第一咬合部2可較為耐用不易變形或斷裂。其中,該二加強肋6係凸出於該二夾體11相互面對的內表面,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該二加強肋6亦可以係凸出於該二夾體11相互背離的外表面。而本實施例中的該電瓶夾1另包含一銷件4,透過該銷件4穿設於該二夾體11之間,使得該二夾體11可繞該銷件4彼此相對樞擺,且該握持部12與該二夾體11樞接位置(該銷件4之位置)的最遠距離概為該第一咬合部2與該二夾體11樞接位置(該銷件4之位置)的最遠距離的1.5倍,藉此比例之設計使得在握持按壓該二夾體11時,可較為省力達到輕鬆按壓之功效,便於使用。另外,該二夾體11樞擺 之方式並不以此侷限,於其他實施例中,該二夾體11透過例如凸耳彼此互相樞接亦無不可。
更詳細地說,該轉折段21之末端設有一第一齒部22,且該第一齒部22之齒尖概位於同一直線。如此一來,當該電瓶夾1咬合於該電極結構81(例如:樁頭、電極頭)時,各該第一齒部22能保持與該電極結構81有較統一且較平均的接觸面積,故能較平均的傳遞施力於該電極結構81,使該二夾體11不易晃動而能穩定地咬合住該電極結構81,也就是該二夾體11不易跳脫開來。值得一提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的各該夾體11之第一齒部22更係分別橫向於該轉折段21,使得該二夾體11可更加牢固地扣咬該電極結構81。較佳地,當該二夾體11之第一咬合部2彼此相接觸時,該二第一齒部22之夾角係小於170度,而經過測試及實際應用,該二第一齒部22之夾角較佳係小於60度。另一較佳地,當該二夾體11之第一咬合部2彼此相接觸時,該二夾體11之第一齒部22係彼此交錯嚙合,使該第一齒部22之齒尖有足夠地空間而能夠進一步地深入扣咬住該電極結構81,讓該二夾體11可確實地與該電極結構81相結合。更佳地,各該轉折段21之末端係為一漸縮段23,該漸縮段23具有二相對配置之第一斜面231,該第一齒部22設於該漸縮段23之末端且介於該二第一斜面231之間,該漸縮段23之設計可供該第一齒部22能方便地伸入狹窄空間內作業使用,例如於機車內裝之狹窄空間內使用,減少空間之限制、容易使用,並且該第一齒部22可供夾持微小的該電極結構81(例如小型電極)。
另一較佳地,該夾體11於各該第一咬合部2之相對二側另設有二橫向於該第一咬合部2之第二咬合部3,較詳細地說,各該第二咬合 部3具有一第二齒部31及一第二斜面32,該第二斜面32之一端橫向地與該第一斜面231相連接、另端與該第二齒部31相連接,該第二斜面32係朝向遠離該第一齒部22之方向延伸。如此一來,該第一咬合部2可供夾持咬合小型的該電極結構81,並克服空間之限制,且該第二咬合部3可供夾持咬合體積較大的該電極結構81,換言之,該電瓶夾1能夠使用範圍較為廣泛。於本實施例中,當該二夾體11之第一咬合部2彼此相接觸時,以概垂直該二夾體11之樞擺方向觀之,該二第一斜面231與該二第二斜面32所形成之輪廓概呈菱形,當咬合較小型該電極結構81(如:較小之電極柱)時,該電極結構81可被限制在菱形空間內,換言之,該第一斜面231與該二第二斜面32可穩定地與該電極結構81相抵靠、或確實地限位住該電極結構81。
由於該二夾體11係為易導電之材質(如金屬),故在電流導通時,為了有效避免使用者不注意導致觸電而有人身安全之情形發生,該電瓶夾1較佳另包括有二與該二夾體11具有概相同輪廓的夾套5,除此之外,該二夾套5在握持施力的同時,可以提供使用者有較舒適地握持感。於本實施例中,該二夾體11係分別由該握持部12插入該二夾套5之內部,進而被該二夾套5概完全地包覆住。較佳地,各該夾套5於對應該握持部12的位置另設有複數凸肋52,來增加握持時與手部之接觸面積,進而提升握持的牢固性。於本實施例中,該複數凸肋52具有二種型態,一種係握持時對應手掌之掌部的第一肋部521,另一種係等間隔排列的第二肋部522,各該第二肋部522供與手指側向相抵靠。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際使用時,各該握持部12具有一供與一外界之導線連接的電極連接部121,且該二夾套5會分別開設有一連通該電極連接部121之貫孔51,該貫孔51供該導線 穿入而與該電擊連接部相連接。
可以理解的是該電瓶夾1並不侷限於上述所提的態樣,亦可以如圖8之另一較佳實施例所示之一電瓶夾1A,該電瓶夾1A同樣地包括二夾體11A及一彈性機構7A。該電瓶夾1A與上述之最大不同處在於,該二夾體11A相樞結而可相對樞擺,該二夾體11A各具有一握持部12A、一相對該握持部12A之一第一咬合部2A,該二第一咬合部2A各包括一相對彎延靠近之轉折段21A,各該轉折段21A之末端設有一第一齒部22A,且該第一齒部22A之齒尖概位於同一直線。該彈性機構7A則係與上述所提相同。
而可預期地,上述所提及之各種態樣皆可應用於此另一較佳實施例之中。舉例來說,該轉折段21A之末端亦係為一漸縮段23A,該漸縮段23A具有二相對配置之第一斜面231A,該第一齒部22A設於該漸縮段23A且介於該二第一斜面231A之間。或是,同樣地,該二夾體11A於各該第一咬合部2A之相對二側另設有二橫向於該第一咬合部2A之第二咬合部3A。諸如此類的態樣皆已於上述中提及,故在此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不再加以詳述。
綜上,本創作之電瓶夾透過加強肋的設計,使得咬合部具有較為堅固之結構,故在長期使用下,仍可有良好的咬合力度、且不易變形或斷裂。
並且,透過轉折段之末端係為一漸縮段的特性,可供該第一咬合部能更加深入較狹窄之空間內作業,並且第一齒部之齒尖概位於同一直線,故在咬合時有較均勻地施力來穩定咬合電極結構,使得夾體較不會輕易搖晃且不易跳脫開來。
此外,透過設計有第一及第二咬合部可以分別針對較小型或大型的電極結構結構(如:樁頭、電極頭)進行夾持。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整體結構設計、實用性及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之習知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電瓶夾
11‧‧‧夾體
12‧‧‧握持部
121‧‧‧電極連接部
21‧‧‧轉折段
22‧‧‧第一齒部
23‧‧‧漸縮段
3‧‧‧第二咬合部
5‧‧‧夾套
521‧‧‧第一肋部
522‧‧‧第二肋部

Claims (15)

  1. 一種電瓶夾,其供夾設於一電瓶之電極結構,該電瓶夾包括:二夾體,相樞結而可相對樞擺,該二夾體各具有一握持部、一相對該握持部之一第一咬合部、及一加強肋,該二第一咬合部各包括一相對彎延靠近之轉折段,該二加強肋分別至少部分係設於該二轉折段;一彈性機構,設於該二夾體之間而使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趨向於彼此靠近。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瓶夾,其中各該轉折段之末端設有一第一齒部,且該第一齒部之齒尖概位於同一直線。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瓶夾,其中當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彼此相接觸時,該二第一齒部之夾角係小於170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瓶夾,其中該二第一齒部之夾角係小於60度。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瓶夾,其中當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彼此相接觸時,該二夾體之第一齒部彼此交錯嚙合。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瓶夾,其中各該轉折段之末端係為一漸縮段,該漸縮段具有二相對配置之第一斜面,該第一齒部設於該漸縮段之末端且介於該二第一斜面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瓶夾,其中該夾體於各該第一咬合部之相對二側另設有二橫向於該第一咬合部之第二咬合部,各該第二咬合部具有一第二齒部及一第二斜面,該第二斜面之一端橫向地與該第一斜面相連接、另端與該第二齒部相連接,該第二斜面係朝向遠離該第一齒部之方向延伸。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瓶夾,其中各該夾體之第一齒部係分別橫向於該轉折段;當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彼此相接觸時,以概垂直該二夾體之樞擺方向觀之,該二第一斜面與該二第二斜面所形成之輪廓概呈菱形。
  9. 一種電瓶夾,其供夾設於一電瓶之電極結構,該電瓶夾包括:二夾體,相樞結而可相對樞擺,該二夾體各具有一握持部、一相對該握持部之一第一咬合部,該二第一咬合部各包括一相對彎延靠近之轉折段,各該轉折段之末端設有一第一齒部,且該第一齒部之齒尖概位於同一直線;一彈性機構,設於該二夾體之間而使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趨向於彼此接觸。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瓶夾,其中當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彼此相接觸時,該二第一齒部之夾角係小於170度。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瓶夾,其中當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彼此相接觸時,該二夾體之第一齒部彼此交錯嚙合。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瓶夾,其中各該轉折段之末端係為一漸縮段,該漸縮段具有二相對配置之第一斜面,該第一齒部設於該漸縮段且介於該二第一斜面之間。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電瓶夾,其中該二夾體於各該第一咬合部之相對二側另設有二橫向於該第一咬合部之第二咬合部,各該第二咬合部具有一第二齒部及一第二斜面,該第二斜面之一端橫向地與該第一斜面相連接、另端與該第二齒部相連接,該第二斜面係朝向遠離該第一齒部之方向延伸。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瓶夾,其中各該夾體之第一齒部係分別橫向於該轉折段;當該二夾體之第一咬合部彼此相接觸時,以概垂直該二夾體之樞擺方向觀之,二該第一斜面與二該第二斜面所形成之輪廓概呈菱形。
  15. 如請求項1至14其中任一項所述之電瓶夾,另包含一銷件、及二與該二夾體具有概相同輪廓的夾套,該銷件穿設於該二夾體之間,該二夾體可繞該銷件彼此相對樞擺,該二夾體係分別由該握持部插入該二夾套之內部,進而被該二夾套概完全地包覆住;各該握持部具有一供與一外界之導線連接的電極連接部,且該二夾套會分別開設有一連通該電擊連接部之貫孔,該貫孔供該導線穿入而與該電擊連接部相連接;各該夾套於對應該握持部的位置另設有複數凸肋,該握持部與該二夾體樞接位置的最遠距離概為該第一咬合部與該二夾體樞接位置的最遠距離的1.5倍。
TW104211728U 2015-07-21 2015-07-21 電瓶夾 TWM511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1728U TWM511135U (zh) 2015-07-21 2015-07-21 電瓶夾
JP2016000890U JP3204156U (ja) 2015-07-21 2016-02-28 蓄電池用クリッ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1728U TWM511135U (zh) 2015-07-21 2015-07-21 電瓶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1135U true TWM511135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853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1728U TWM511135U (zh) 2015-07-21 2015-07-21 電瓶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04156U (zh)
TW (1) TWM51113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9109B2 (ja) * 2018-03-14 2022-03-03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接続コード用クリ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04156U (ja) 2016-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26365B1 (ja) 挟持工具
JP2005319308A5 (zh)
JP2010269434A (ja) プライヤー
TWM511135U (zh) 電瓶夾
WO2020054390A1 (ja) 接続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US20160317214A1 (en) Electrosurgical forceps with soft grip
JP6254322B1 (ja) 挟持工具
JPS5988877U (ja) 接点抜取り工具
JPH0753492Y2 (ja) 釣竿用ハンドル
TWI613867B (zh) 夾子結構
TWM496583U (zh) 夾子
JP3219964U (ja) プライヤ
JP6831636B2 (ja) 歯間清掃具
TWI718238B (zh) 具有兩個鉗臂之鉗子
TWM473906U (zh) 用於引擎活塞之夾鉗工具
TWI665064B (zh) 夾鉗
CN218016277U (zh) 电烙铁
CN210541702U (zh) 一种闭合夹
JP2018204997A5 (zh)
TWM451214U (zh) 水管鉗
TWM515211U (zh) 夾子結構
TWM439545U (en) One-way clamping open end wrench
JP5013457B2 (ja) ホースクリップ用プライヤ
JP3213135U (ja) 挟持工具
KR200413894Y1 (ko) 집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