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8346U - 護具 - Google Patents

護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8346U
TWM508346U TW104204834U TW104204834U TWM508346U TW M508346 U TWM508346 U TW M508346U TW 104204834 U TW104204834 U TW 104204834U TW 104204834 U TW104204834 U TW 104204834U TW M508346 U TWM508346 U TW M5083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e
elbow
knee
buffer block
protecti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4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ao-Mei Jiang
Original Assignee
Shao-Mei 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Mei Jiang filed Critical Shao-Mei Jiang
Priority to TW104204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8346U/zh
Publication of TWM508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8346U/zh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Description

護具
本創作係關於護具,尤指一種作為運動時穿戴,以保護使用者之手肘或膝髕骨,避免手肘或膝髕骨過度磨損之護具。
按目前市售之護具,為確保其伸展性,均以一種氯丁橡膠(Neoprene),或稱氯丁二烯橡膠,或稱海綿橡膠的彈性片車縫而成。目前市售護具所使用的彈性片厚度約為3mm左右,經由該類彈性片所製成之護具雖具有所需之伸展彈性,得以束緊於手肘或者膝髕骨部位,確保使用者跑跳時不易移動,保持護具應有的使用目的。且大部分之護具為確保其定性,乃於護具本體之前側設有穿孔,前述穿孔係與護具之穿戴孔連通。因此,當使用者穿戴後,前述穿孔即會集中束緊於使用者的手肘後側皺褶狀皮膚或束緊於膝髕骨部位前側的皮膚,運動時間越久,束緊狀態越趨明顯,形成以該穿孔為面積的束緊摩擦標記,易造成該範圍的皮膚發生紅腫的問題。
其次,市售習知護具均由單一種類與厚度之彈性片製成,因此,各部位的厚度均為一致。當使用者穿戴該護具,作大小手臂手肘彎曲動作;或起立蹲下,讓大小腿呈現伸直彎曲的動作時,或者較長時間為蹲下動作時,位於大小手臂彎曲時,位於手肘前側即會對於護具產生夾緊動作;或為蹲下動作時,位於大小腿之間的膝髕骨後側即會對於護具產生夾緊動作,此時,前述護具所使用厚度達3mm左右之彈性片受到擠壓,被夾緊擠壓的部位至少達6mm以上,影響使用者手肘或膝蓋之自由彎曲動作,如係運動後之動作,因為護具與皮膚之間有汗液且呈現潮濕狀,甚至會出現紅腫現象。讓使用者使用護具本欲保護手肘或膝髕骨,卻意外的讓皮膚起不良反應,影響使用意願。
為此,本案創作者為專業護理人員,發現使用者使用習知護具所生之不良反應,乃針對習知護具之缺點加以改良,創作本案。
本創作之目的,乃是在提供一種具有內襯片之護具,以防止護具之定位孔擠壓人體手肘外側縐褶皮膚或膝髕骨表面皮膚的運動用護具,避免穿戴護具之不舒服感;當使用者穿戴本護具進行大、小手臂之彎曲動作;或大、小腿的彎曲蹲下動作時,得以利用位於護具本體後側的緩衝區塊,為彎曲肘臂或大小腿之間的膝髕骨部位內側夾壓,不會產生擠迫違和感。
為達前述目的,本創作之護具的護具本體係由具有適當伸展性的彈性片(氯丁橡膠(Neoprene),或稱氯丁二烯橡膠,或稱海綿橡膠)車縫而成,位於前述護具本體之前側中央,並設有對應於人體手肘外側或膝髕骨前側之定位孔,以確保穿戴本護具後得以被定位,不易滑動,位於前述定位孔之對應位置,位於護具本體內表面設內襯片,使得前述定位孔與護具本體的穿戴孔不連通,當穿戴本護具運動時,得以確保前述定位孔不會擠壓人體手肘外側或膝髕骨表面皮膚,造成不舒服感;位於護具本體後側,相對於定位孔之另側,並設緩衝區塊,係以一種較護具本體之片材薄之相同或類似之彈性片或彈性布料或其他具有透氣功能之布料所構成,當穿戴本護具時,前述緩衝區塊適位於人體手肘內側或膝髕骨部位之內側,使用者進行彎曲肘臂或大小腿彎曲呈現蹲下動作時,得以利用前緩衝區塊為彎曲肘臂或大小腿之間的膝髕骨部位內側夾壓,不會有突兀違和感。
為使 貴審查官充分了解本創作之護具,茲依附圖式,說明如下。
如圖1,為本創作之護具之實施例一,本創作之護具,至少包含:護具本體1,係由具有適當伸展性的彈性片(氯丁橡膠,或稱氯丁二烯橡膠,Neoprene,或稱海綿橡膠)車縫而成,係以目前市售之彈性片為之,厚度約3mm左右,當然並不限於該厚度之彈性片。前述護具本體1並具有穿戴孔10,為貫穿前述護具本體1之首端1a至末端1b,讓使用者的手臂得以穿戴入前述穿戴孔10,並束緊於手肘A之部位(如圖5)或使用者的腿部得以穿戴入前述穿戴孔10,並束緊於膝髕骨B之部位(如圖5)。
如圖1及3,前述護具本體1前側1c,位於中央或接近於中央並設有對應於人體手肘A外側或膝髕骨B前側之定位孔11,前述定位孔11以圓形為最佳,得以避免護具自定位孔11被撕裂開,當然如可克服該問題,前述定位孔可以其他幾何形狀或不規則形狀呈現。藉由前述定位孔11得以確保本護具穿戴被後可被定位,不易滑動。位於前述定位孔11之對應位置,於前述護具本體1內側並固設有內襯片2,前述內襯片2得以車縫方式或以高週波加工方式或以貼合方式或其他的結合方式與護具本體1固定,均無不可。惟內襯片2與護具本體1僅是以結合線12結合,前述結合線12為呈現環圍狀,故於結合線12以外之其餘範圍,前述內襯片2與護具本體1均可保持一定之活動分離不結合狀(如圖3),並讓前述定位孔11與內襯片2保持可活動不結合狀。使得前述結合線12得以包覆於手肘A後側部位或膝髕骨B前側部位,且藉由限制定位線120適位於手肘A後側中間稍下方或膝髕骨B前側中間稍下方的部位,提醒使用者穿戴定位範圍,平時可作為防止護具移動之輔助性功能(如圖5)。前述內襯片2與護具本體1保持一定之可活動分離不結合狀,讓前述定位孔11與內襯片2保持可活動不結合狀,乃是限定於前述限制定位線120的上方空間範圍內。由此,使得前述定位孔11與護具本體1的穿戴孔10形成不連通,當穿戴本護具作運動時,得以確保前述定位孔11不會擠壓人體手肘A外側或膝髕骨B的表面皮膚,防止定位孔11束緊人體手肘A外側皺褶狀之皮膚或膝髕骨B前側的皮膚,造成不舒服感。前述內襯片2的厚度並小於前述護具本體之厚度,得以避免結構上之違和感。
如圖1及4,位於前述護具本體1之後側1d,相對於前述定位孔11之另側設緩衝區塊3,前述緩衝區塊3得以車縫方式或以高週波加工方式或以貼合方式或其他的結合方式與護具本體1固定,均無不可。因此,於前述緩衝區塊3之範圍內,前述護具本體1並於該範圍內形成開口狀13,故而乃以前述緩衝區塊3填補前述開口狀之範圍,以保持護具一定之密閉狀,並確保不會隨意滑動或移動。前述緩衝區塊3的厚度係較前述護具本體1之彈性片更薄,且為相同或類似材質的彈性片或其他具有透氣功能之布料所構成。如圖5,當穿戴本護具時,前述緩衝區塊3並適位於人體手肘A之內側或膝髕骨B部位之內側,因此,使用者有任何彎曲大小手臂之活動角度,造成手肘轉動夾緊;或改變大小腿之彎曲角度,並呈現蹲下動作讓膝髕骨B運作時,得以利用前緩衝區塊3為彎曲夾緊之肘臂或大小腿之間的膝髕骨部位內側夾壓,且縱使該緩衝區塊3因為手臂動作或大小腿之動作造成壓縮,其厚度仍極小於護具本體1之彈性片之厚度,因此,使用者為彎曲肘臂之動作或蹲下動作,不會有夾到物品之感覺,不會有突兀違和感,讓護具更為舒適實用。
又如圖1所示之護具,為一種將穿戴孔之孔徑固定之結構,亦可如圖2之實施例二,讓護具設置有適當之黏扣裝置4,藉由黏扣裝置4,由使用者自行調整鬆緊度,以改變穿戴孔之孔徑,配合自己的手臂或腿部,提供更方便實用之護具。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護具,充分考慮使用者可能長時間穿戴,如目前最流行的馬拉松競賽,跑者可藉由穿戴護具以保護膝蓋,此時,本創作即可提供使用者更為安全與舒適之護具,避免跑完馬拉松的賽程後,於膝髕骨前側產生紅腫現象,且於準備過程中如有蹲下動作,護具本身並不會刺激到膝髕骨後側之皮膚,為本案進步性之組成。
1‧‧‧護具本體
10‧‧‧穿戴孔
1a‧‧‧首端
1b‧‧‧末端
1c‧‧‧前側
1d‧‧‧後側
11‧‧‧定位孔
12‧‧‧結合線
120‧‧‧限制定位線
13‧‧‧開口狀
2‧‧‧內襯片
3‧‧‧緩衝區塊
A‧‧‧手肘
B‧‧‧膝髕骨
4‧‧‧黏扣裝置
圖1是本創作實施例一之視圖。 圖2是本創作實施例二之視圖。 圖3是圖1之A-A剖視放大視圖。 圖4是圖1之B-B剖視放大視圖。 圖5是本創作之穿戴運用示意圖。
1‧‧‧護具本體
10‧‧‧穿戴孔
1a‧‧‧首端
1b‧‧‧末端
1c‧‧‧前側
1d‧‧‧後側
11‧‧‧定位孔
12‧‧‧結合線
120‧‧‧限制定位線
13‧‧‧開口狀
2‧‧‧內襯片
3‧‧‧緩衝區塊
A‧‧‧手肘
B‧‧‧膝髖骨

Claims (12)

  1. 一種護具,至少包含:護具本體,由具有適當伸展性的彈性片製成,前述護具本體前側中央設定位孔,以確保本護具穿戴後得被定位;前述定位孔之對應位置,位於護具本體內表面設內襯片,使得前述定位孔與護具本體的穿戴孔不連通,得以確保前述定位孔不會擠壓人體手肘外側或膝髕骨表面皮膚;位於護具本體後側,相對於前述定位孔之另側設緩衝區塊,係以一種較護具本體之彈性片薄之相同或類似材質之彈性片或其他具有透氣功能之布料所構成,前述緩衝區塊適位於人體手肘內側或膝髕骨部位之內側,使用者進行彎曲肘臂或大小腿彎曲呈現蹲下動作時,得以利用前緩衝區塊為彎曲肘臂或大小腿之間的膝髕骨部位內側夾壓,不會有突兀刺激皮膚之違和感。
  2.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護具本體係由氯丁橡膠或氯丁二烯橡膠(Neoprene)或稱海綿橡膠並具有適當伸展性的彈性片車縫而成。
  3.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護具本體前側之定位孔,以圓形或幾何形狀或不規則形狀為之。
  4.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護具本體之定位孔對應位置,於護具本體內表面並設內襯片,前述內襯片得以車縫方式或以高週波加工方式或以貼合方式或其他的結合方式與護具本體固定。
  5.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護具本體與內襯片係以結合線互相結合,以保持內襯片與護具本體的部分範圍為可活動分離不結合狀,並讓定位孔與內襯片保持可活動不結合狀。
  6. 依請求項5所述之護具,其中護具本體與內襯片之結合線得以包覆於手肘後側部位或膝髕骨前側部位,並藉由限制定位線適位於手肘後側中間稍下方或膝髕骨前側中間稍下方的部位,作為提醒使用者穿戴定位範圍,並具有防止護具移動之輔助性功能。
  7. 依請求項5所述之護具,其中內襯片與護具本體保持一定之可活動分離不結合狀,讓定位孔與內襯片保持可活動不結合狀,乃是限定於限制定位線的上方空間範圍內。
  8.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內襯片的厚度並小於護具本體之厚度,得以避免結構上之違和感。
  9.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護具本體後側所設之緩衝區塊,得以車縫方式或以高週波加工方式或以貼合方式或其他的結合方式與護具本體固定。
  10.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位於緩衝區塊之範圍,並護具本體之對應範圍內形成開口狀,以前述緩衝區塊填補前述開口狀之範圍,以保持護具一定之密閉狀,確保不會隨意滑動或移動。
  11.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緩衝區塊的厚度極小於護具本體之厚度,且為相同或類似材質的彈性片或彈性布料或其他具有透氣功能之布料所構成,當穿戴本護具時,前述緩衝區塊適位於人體手肘內側或膝髕骨部位內側,使用者有任何彎曲大小手臂之活動角度,造成手肘轉動夾緊;或改變大小腿之彎曲角度,並呈現蹲下動作讓膝髕骨運作時,得以利用前緩衝區塊為彎曲夾緊之肘臂或大小腿之間的膝髕骨部位內側夾壓,且因緩衝區塊的厚度極小於護具本體之厚度,使用者不會感覺夾到物品。
  12. 依請求項1所述之護具,其中護具可為一種穿戴孔之孔徑固定結構,或設置黏扣裝置,由使用者自行調整鬆緊度,以改變穿戴孔之孔徑。
TW104204834U 2015-03-31 2015-03-31 護具 TWM508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4834U TWM508346U (zh) 2015-03-31 2015-03-31 護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4834U TWM508346U (zh) 2015-03-31 2015-03-31 護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8346U true TWM508346U (zh) 2015-09-11

Family

ID=5460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4834U TWM508346U (zh) 2015-03-31 2015-03-31 護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8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2052A (zh) * 2018-12-16 2019-03-26 东莞市三九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警用防割防刺安全护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2052A (zh) * 2018-12-16 2019-03-26 东莞市三九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警用防割防刺安全护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0121A (en) Laminated orthopedic brace
US20140189936A1 (en) Men's Underpants
CA3045084A1 (en) Body trunk supporter and wear provided with same
US20150250633A1 (en) Roll-up knee brace liner
US20210259333A1 (en) Sports pants
TWM508346U (zh) 護具
JP2011052356A (ja) 男性用下着
US20170020203A1 (en) Layered Undergarment
US20160120231A1 (en) Genital separating undergarments
JP3214243U (ja) ズボン
CA2276501C (en) Elbow brace with movable support
TWM531262U (zh) 具輔助腰帶之腰部支持器結構
JP3213134U (ja) 作業ズボン
CN205094733U (zh) 一种运动瘦身束腰带
JP3213502U (ja) ブラジャー
JP3233042U (ja) ショーツ
KR200490409Y1 (ko) 드로즈 팬티
US20150351460A1 (en) Undergarment for sitting
AU2016100284A4 (en) A garment for men
JP5291262B1 (ja) 姿勢矯正補助具
KR100567814B1 (ko) 착용이 간편한 팬티
TWM636886U (zh) 具防止皮膚摩擦功能之男性內褲
JP2022145378A (ja) 男性用下着
JP2022089226A (ja) ウエスト回り及び/又は腰回りの締付を調節可能なズボン
KR200415420Y1 (ko) 복대 일체형 남성용 거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