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4906U -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4906U
TWM504906U TW104206455U TW104206455U TWM504906U TW M504906 U TWM504906 U TW M504906U TW 104206455 U TW104206455 U TW 104206455U TW 104206455 U TW104206455 U TW 104206455U TW M504906 U TWM504906 U TW M5049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ng
light
module
luminair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6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ang-Yu Tsai
Teng-Yi Tsai
Jiung-Cheng Pan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Corp
Priority to TW104206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4906U/zh
Publication of TWM504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4906U/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燈具,尤指一種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在現今的工作環境中,螢幕大量地使用而幾乎取代紙本而成為顯示資訊的主要媒介,而這種以螢幕為主的作業環境稱為視覺顯示終端機(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其中根據ANSI/HFS 100(美國國家標準協會/人類因素協會100)對VDT環境的建議照度(illuminance)為300至500流明(lux)。請參考第1圖,第1圖繪示了使用習知之燈具10進行照明時的狀況。當燈具10使用於桌面20上,且其距離桌面20的高度H為50公分時,燈具10在照明區域12內的照度為300流明以上,而符合ANSI/HFS 100所建議的VDT環境照度,其中照明區域12的長度L1約為50公分。然而,桌面20在照明區域12以外的區域其照度則受限於燈具10本身的設計而低於300流明,故照明區域12以外的區域會有照度過低的情形。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桌面20擺放兩台以上的螢幕,或使用者需要進行手寫文書的作業的話,則會有桌面20邊緣的照度不足的問題。此時,若要提升桌面20在照明區域12以外的照度,則須另添設其他的燈具。然而,添設燈具的結果,除了會限縮桌面20的可使用空間之外,也會有能源使用效率不彰的問題。
本創作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燈具,其包含第一發光模組、第二發光模組以及控制電路。第一發光模組具有第一出光面,而第二發光模組具有第二出光面,其中第二出光面連接第一出光面。控制電路耦接於第一發光模組及第二發光模組。當控制電路調升第一發光模組及第二發光模組的亮度時,第一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第二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
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燈具,其包含第一發光模組、第二發光模組、第三發光模組以及控制電路。第一發光模組具有第一出光面,第二發光模組具有第二出光面,而第三發光模組具有第三出光面。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與第三出光面為連續的弧面,且第一出光面設置於第二出光面與第三出光面之間。其中通過第二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與通過第一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形成第一夾角,而通過第三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與通過第一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形成第二夾角。控制電路耦接於第一發光模組、第二發光模組及第三發光模組。控制電路使燈具選擇性地工作於正常模式與情境模式其中之一。當燈具工作於正常模式時,第一發光模組、第二發光模組及第三發光模組發出相同亮度的光。當燈具工作於情境模式時,且當控制電路調升第一發光模組、第二發光模組及第三發光模組的亮度時,第一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第二發光模組與第三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
10、100、200、300、400、500、600‧‧‧燈具
12、22、24、26‧‧‧照明區域
20‧‧‧桌面
110、120、130、210、220、230‧‧‧發光模組
202‧‧‧虛線
210、220、230‧‧‧發光模組
212、222、232‧‧‧照射範圍
214、224、234‧‧‧出光面
216、226、236‧‧‧切平面
228‧‧‧亮度增強結構
229‧‧‧凸起
240、240A、240B‧‧‧發光體
250‧‧‧控制電路
252‧‧‧攝影模組
254‧‧‧馬達
256‧‧‧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
258‧‧‧距離感測器
260‧‧‧指示燈
262‧‧‧位置指示燈
290‧‧‧基板
292‧‧‧第一部份
294‧‧‧第二部分
510‧‧‧燈架
520‧‧‧燈座
A、B、C‧‧‧頂點
L、L1、L2‧‧‧長度
H‧‧‧高度
SIMG ‧‧‧影像
W、W2‧‧‧寬度
X、Y、Z‧‧‧方向
θ1、θ2‧‧‧夾角
第1圖繪示使用習知之燈具進行照明時的狀況。
第2圖繪示使用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進行照明時的狀況。
第3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的示意圖。
第4圖為第3圖之燈具的功能方塊圖。
第5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的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的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的亮度增強結構之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的示意圖。
第9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的示意圖。
第10圖為第9圖之燈具的發光模組及燈架之俯視圖。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繪示使用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100進行照明時的狀況,而圖中X、Y、Z分別表示三個互相垂直的方向。燈具100具有多個發光模組110、120及130,其設計上採取了本創作不同的發光模組可以具有不同調光比例的概念。詳言之,燈具100所具有三個發光模組110、120及130分別對應於桌面20的照明區域22、24及26,其中照明區域22、24及26內的照度(illuminance)會在300流明以上,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而可以以其他特定的流明值來定義照明區域22、24及26應屬的範圍,當桌面20的某一區域的照度小於上述特定的流明值時,則此區域即不屬於照明區域22、24及26中的任一照明區域。由於發光模組120及130所產生的光線對於照明區域22的照度有補償的作用,亦即發光模組120及130所產生的光線有助於提升照明區域22的照度,故當要提升桌面20的照度時,發光模組110的亮度(luminance)提升比例可以低於發光模組120及130的亮度提升比例,而光模組110、120及130中任一發光模組的亮度提升比例可以以下列式子表示:亮度提升比例=(B2-B1)/B1×100%
其中,B1為此發光模組之調升前的亮度,B2則為此發光模組之調升後的亮度。由於發光模組110、120及130的亮度與其功耗呈正相關,故當要提升照明區域22、24及26的照度時,發光模組110所需的功耗之增加比例低於發光模組120或130所需的功耗之增加比例。因此,當提升燈具100 的亮度時,藉由發光模組120及130的亮度補償作用,發光模組110所需的功耗之增加比例不需太多,故可相對地提升燈具100的整體能源使用效率,而使燈具100具有節能的功效。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在燈具100距離桌面20的高度H為50公分的情況下,照明區域22、24及26整體的長度L2和寬度W2分別約為90公分及50公分。故相較於第1圖之燈具10所形成的50公分長度的照明區域12,燈具100更適合用於需要寬廣照明區域的使用環境(例如:使用多螢幕的環境)。
請參考第3圖及第3圖,第3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200的示意圖,而第4圖為第3圖之燈具200的功能方塊圖。燈具200具有兩個發光模組210、220以及控制電路250,而在圖式中發光模組210及220以虛線202作區隔。發光模組210及220分別具有出光面214及224,而出光面214及224互相連接成一個總體出光面。控制電路250耦接於發光模組210及220。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當將燈具200使用在第2圖的桌面20環境時,控制電路250可將發光模組210設為第一發光模組並使發光模組210對應到照明區域22,同時控制電路250可將發光模組220設為第二發光模組並使發光模組220對應到照明區域24。其中,因照明區域22上主要擺設類似螢幕、鍵盤等資訊裝置,而照明區域24較方便用於讀寫,故可稱照明區域22為「資訊裝置使用區」,而將照明區域24稱為「讀寫區」。發光模組210的出光面214即對應至照明區域22,而發光模組220的出光面224則對應至照明區域24。由於發光模組220所產生的光線對於照明區域22的照度有補償的作用,故當要提升桌面20的照度時,發光模組210的亮度提升比例可以低於發光模組220的亮度提升比例。由於發光模組210所需的功耗之增加比例不需太多,故可相對地提升燈具200的整體能源使用效率,而使燈具200具有節能的功效。
在此實施例中,出光面214及224為相鄰的曲面,而出光面224 的曲率可大於或等於出光面214的曲率。在出光面224的曲率大於出光面214的曲率的情況下,可加大出光面224可照射的範圍,進而加大其所對應的照明區域24的面積。更進一步地來說,通過出光面214之頂點A的切平面216與通過出光面224之頂點B的切平面226形成一夾角θ1,而夾角θ1可介於10°至30°之間。當夾角θ1越大時,出光面224的照射範圍222會越大,且出光面224所對應的照明區域24的面積也會越大。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燈具200另包含基板290。基板290包含第一部份292及第二部分294,分別對應兩個出光面214及224。其中,發光模組210的多個發光體240以第一密度設置於第一部份292上,發光模組220的多個發光體240以第二密度設置於第二部分294上,而第一密度與第二密度可相同或不同。例如,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第一密度小於第二密度,而當調升發光模組210及220的亮度時,控制電路250提供相同功率之增加量於在基板290上的每一發光體240。由於每一發光體240的功率增加亮相同,且第一密度小於第二密度,故當控制電路250調升發光模組210及220的亮度時,發光模組210的亮度提升比例會低於發光模組220的亮度提升比例。在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密度則等於第二密度,而當調升發光模組210及220的亮度時,控制電路250提供於第一部份292上的發光體240的功率之增加量,會小於提供於第二部分294上的發光體240的功率之增加量,進而使發光模組210的亮度提升比例會低於發光模組220的亮度提升比例。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發光體240為發光二極體(LED)。然而,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發光體240可以是其他可發光的元件,例如:鎢絲燈、真空燈管...等。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50以交流電分別驅動發光模組210及220的多個發光體240。而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50以直流電分別驅動發光模組210及220的多個發光體240,且控制電路250藉由改變流經發光模組210的多個發光體240的直流電電流的大小調整發光模組210的亮度,以及藉由改變流經發光模組220的多個發光體240的直流電電 流的大小調整發光模組220的亮度。在藉由直流電分別驅動發光模組210及220的多個發光體240的情況下,即可避免發光模組210及220閃爍,進而可避免人眼因發光模組210及220的閃爍而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容易感覺疲勞的問題。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200可另包含攝影模組252,用以拍攝桌面20以取得桌面20的影像SIMG ,控制電路250可依據影像SIMG 決定桌面20的資訊裝置使用區的位置。舉例來說,控制電路250可具有影像分析的功能,而可藉由分析影像SIMG ,來判斷攝影模組252所拍攝到的區域內是否存在特定的物體(如螢幕或鍵盤)。當控制電路250藉此判斷出特定的物體存在於攝影模組252所拍攝到的區域內時,控制電路250即可認定燈具200的出光面214已擺設至正確的位置,而可正確地對照明區域22進行照射。此外,燈具200可另包含馬達254,其耦接於發光模組210並用以轉動發光模組210。當控制電路250依據影像SIMG 而判斷出發光模組210並未正確地對應並照射照明區域22時,控制電路250即可控制馬達254,以使馬達254將發光模組210驅動至合適的照射位置或角度,而使發光模組210對應照明區域22並正確地對照明區域22進行照射。
此外,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50可依據影像SIMG 動態地調整出光面214及224所對應的照明區域。舉例來說,當因燈具200設於桌面20的左上方,而使出光面214及224分別對應到照明區域26及22時,控制電路250即可依據影像SIMG 判斷出這樣的情況,而將發光模組210及220分別設定為「第二發光模組」及「第一發光模組」,並將出光面214及224分別設定為「第二出光面」及「第一出光面」,且於調升發光模組210及220的亮度時,使發光模組22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發光模組21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又例如,當因燈具200設於桌面20的正上方,而使出光面214及224分別對應到照明區域22及24時,控制電路250即可依據影像SIMG 判斷出這樣的情況,而將發光模組210及220分別設定為「第一發光模組」及「第二 發光模組」,並將出光面214及224分別設定為「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且於調升發光模組210及220的亮度時,使發光模組21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發光模組22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如此一來,在使用者無須再移動燈具200的情況下,控制電路250可配合燈具200的擺設位置,而對出光面214及224所對應的照明區域進行動態地調整,並動態地調整發光模組210及220的亮度改變方式。藉此,燈具200因可動態地配合使用者的擺設,故在使用上會更為友善。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200可另包含距離感測器258以及指示燈260。距離感測器258及指示燈260皆耦接於控制電路250。距離感測器258用以當燈具200照射物體表面(如桌面20)時,感測發光模組210與此一物體表面之間的距離。當發光模組210與此一物體表面之間的距離落在一特定範圍(例如:30公分至60公分)之內時,控制電路250可控制指示燈260發出光線;而當發光模組210與此一物體表面之間的距離落在上述特定範圍之外時,控制電路250控制指示燈260停止發出光線。藉由上述控制指示燈260的開啟及關閉,可提醒使用者燈具200與桌面20之間的距離是否合適。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200可另包含位置指示燈262,用以朝與通過出光面214的頂點A之切平面216垂直的方向投射出一光點。藉此,使用者可依據上述光點的位置,判斷出光面214是否正確地與照明區域22對應。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200可選擇性地工作於正常模式及情境模式的其中一種模式。在出光面214及224分別對應照明區域22及24的情況下,倘若燈具200工作於上述的正常模式,則照明區域22及24會具有相同照度;而倘若燈具200工作於上述的情境模式時,則發光模組21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會小於發光模組22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如此一來,藉由將燈具200的工作模式切換至正常模式或情境模式,使用者可更彈性地使用燈具200,以適應不同環境的照明需求。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200可另包含 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介面256,用以耦接至一外部的資訊裝置(如:個人電腦),以使上述的資訊裝置藉由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256提供電力於燈具200。此外,上述的資訊裝置還可提供一指令,以控制燈具200工作於正常模式或情境模式。
值得留意地,上述的攝影模組252、馬達254、通用序列匯流排256、距離感測器258、指示燈260及位置指示燈262對本創作之燈具來說為選擇性元件,而非必要之元件。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具有可調整色溫的功能。請參考第5圖,第5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300的示意圖。燈具300與燈具200的主要差別在於燈具300的多個發光體240A及多個發光體240B取代了燈具200的多個發光體240。其中,發光體240A所發出的光線之顏色不同於發光體240B所發出的光線之顏色。控制電路250可藉由控制流經發光模組210的多個發光體240A及多個發光體240B的電流調整發光模組210的色溫,並可藉由控制流經發光模組220的多個發光體240A及多個發光體240B的電流調整發光模組220的色溫。在此實施例中,發光體240A為第一顏色發光二極體,而發光體240B為第二顏色發光二極體,發光體240A所發出的光線之顏色不同於發光體240B所發出的光線之顏色。然而,本創作並不限定發光體240A及240B必須是發光二極體,發光體240A及240B亦可為其他可發光的元件,例如:鎢絲燈、真空燈管...等。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出光面210及220為共平面。請參考第6圖,第6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400的示意圖。燈具400與燈具200的主要差別在於燈具400的基板290為一個平板,且燈具400的發光模組220另具有亮度增強結構228。亮度增強結構228用以集中發光模組220之發光體240所發出的光線,並由可透光的材質構成。而如第7圖所示,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亮度增強結構228可包含多個長條型的凸起229,以匯聚發光體240的光線。當控制電路250調升發光模組210及220的亮度時,發光模 組21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發光模組22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另外,亮度增強結構228的多個長條型的凸起229亦可以其他的光學結構取代,而其他的光學結構包含但不限於多個微型透鏡、柔光板...等。
請參考第8圖,第8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500的示意圖。不同於前述各實施例具有兩個發光模組210及220,燈具500則具有三個發光模組210、220及230,而在圖式中發光模組210、220及230以虛線202與204作區隔。發光模組210、220及230各具有出光面214、224及234,而出光面214、224及234為連續的弧面,分別對應照明區域22、24及26。其中,出光面214設置於出光面224與出光面234之間。通過出光面214之頂點A的切平面216與通過出光面224之頂點B的切平面226形成夾角θ1,而通過出光面224之頂點B的切平面226與通過出光面234之頂點C的切平面236形成夾角θ2。其中,夾角θ1與夾角θ2可相同或相異,且夾角θ1及夾角θ2可介於10°至30°之間。當夾角θ1越大時,出光面224的照射範圍222會越大,且出光面224所對應的照明區域24的面積也會越大。相似地,當夾角θ2越大時,出光面234的照射範圍232會越大,且出光面234所對應的照明區域26的面積也會越大。燈具500亦具有控制電路250,控制電路250使燈具500選擇性地工作於正常模式與情境模式其中之一。當燈具500工作於正常模式時,發光模組210、220及230發出相同亮度的光。當燈具500工作於情境模式時,且當控制電路250調升發光模組210、220及230的亮度時,發光模組21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發光模組220與230之亮度的調升比例。由於燈具500的發光模組220與230設於發光模組210的不同側,故相較於燈具200,燈具500可以提供較寬廣的照明區域。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500更可包含燈具200的攝影模組252、馬達254、通用序列匯流排256、距離感測器258、指示燈260及/或位置指示燈262,其功能如上所述,在此即不再贅述。
請參考第9圖及第10圖,第9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燈具600 的示意圖,而第10圖為燈具600之發光模組210及220與燈架510之俯視圖。燈具600具有發光模組210及220、燈架510及燈座520。發光模組210連接於燈架510,而燈具600的基板290之長度L介於三十公分至五十公分,且基板290的寬度W介於五公分至十五公分。發光模組210的出光面214的長度大於發光模組220的出光面224的長度。
藉由上述本創作之實施例的燈具,當提升燈具的亮度時,藉由設於側邊的發光模組的亮度補償作用,另一個發光模組所需的功耗之增加比例即不需太多,故可相對地提升燈具的整體能源使用效率,而使燈具具有節能的功效。此外,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具有可調整色溫的功能,使用者可依據其需要或使用環境,調整燈具的色溫,使用上更具彈性。另外,本創作其他實施例的燈具可另具有位置指示燈、距離感測器或攝影模組,用以協助使用者正確地將燈具設置於適當的位置。再者,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燈具的多個發光模組的發光面可不共平面,而使燈具具有寬廣的照明區域,而適用於多螢幕或多用途的照明環境。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200‧‧‧燈具
202‧‧‧虛線
210、220‧‧‧發光模組
212、222‧‧‧照射範圍
214、224‧‧‧出光面
216、226‧‧‧切平面
240‧‧‧發光體
290‧‧‧基板
292‧‧‧第一部份
294‧‧‧第二部分
A、B‧‧‧頂點
X、Z‧‧‧方向
θ1‧‧‧夾角

Claims (20)

  1. 一種燈具,包含:一第一發光模組,具有一第一出光面;一第二發光模組,具有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二出光面連接該第一出光面;以及一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第一發光模組及該第二發光模組,其中當該控制電路調升該第一發光模組及該第二發光模組的亮度時,該第一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該第二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第一出光面與該第二出光面共平面,且該第二發光模組具有一亮度增強結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第一出光面與該第二出光面為相鄰的曲面,其中該第二出光面的曲率大於或等於該第一出光面的曲率。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第一出光面的長度大於該第二出光面的長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燈具,更包括:一基板,該基板包含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對應該第一出光面,而該第一發光模組的多個發光體以一第一密度設置於該第一部分上,該第二部分對應該第二出光面,而該第二發光模組的多個發光體以一第二密度設置於該第二部分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第一密度小於該第二密度,當調升該第一發光模組及該第二發光模組的亮度時,提供相同功率之增加量於在該基板上的每一發光體。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第一密度等於該第二密度,當調升該第一發光模組及該第二發光模組的亮度時,提供於該第一部分上的該些發光體的功率之增加量小於提供於該第二部分上的該些發光體的功率之增 加量。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燈具,其中該基板的長度介於三十公分至五十公分,且該基板的寬度介於五公分至十五公分。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燈具,其中該基板為一弧形結構,通過該第二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與通過該第一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形成一第一夾角,而該第一夾角介於10°至30°之間。
  10. 如請求項5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第一發光模組的該些發光體包含多個第一顏色發光二極體及多個第二顏色發光二極體,而該第二發光模組的該些發光體亦包含多個第一顏色發光二極體及多個第二顏色發光二極體,該控制電路藉由控制流經該第一發光模組的該些第一顏色發光二極體及該些第二顏色發光二極體的電流調整該第一發光模組的色溫,且該控制電路藉由控制流經該第二發光模組的該些第一顏色發光二極體及該些第二顏色發光二極體的電流調整該第二發光模組的色溫。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燈具,所述燈具使用於一桌面上,其中該桌面包含一資訊裝置使用區與一讀寫區,其中該第一出光面對應該資訊裝置使用區,該第二出光面對應該讀寫區。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燈具,更包含:一攝影模組,用以拍攝該桌面取得一影像,該控制電路依據該影像決定該資訊裝置使用區。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燈具,更包含:一馬達,耦接該第一發光模組,該馬達用以轉動該第一發光模組,以使該第一發光模組對應該資訊裝置使用區。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燈具的一總體出光面包括兩出光面,該控制電路依據該影像決定該兩出光面之一為該第一出光面,而另一為該第二出光面,其中該第一出光面的位置對應該資訊裝置使用區。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燈具選擇性地工作於一正常模式與一情境模式的其中之一,當該燈具工作於正常模式時,該讀寫區與該資訊裝 置使用區具有相同照度,而當該燈具工作於情境模式時,該第一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該第二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燈具,另包含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介面,用以耦接至一資訊裝置用以提供電力於該燈具,且該資訊裝置提供一指令使該燈具決定工作於該正常模式或該情境模式。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燈具,另包含:一距離感測器,耦接於該控制電路,用以當該燈具照射一物體表面時,感測該第一發光模組與該物體表面之間的距離;以及一指示燈,耦接於該控制電路,其中當該第一發光模組與該物體表面之間的距離落在一特定範圍之內時,該控制電路控制該指示燈發出光線,而當該第一發光模組與該物體表面之間的距離落在該特定範圍之外時,該控制電路控制該指示燈停止發出光線。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燈具,另包含一位置指示燈,用以朝與通過該第一出光面的頂點之切平面垂直的方向投射出一光點。
  19. 一種燈具,包含:一第一發光模組,具有一第一出光面;一第二發光模組,具有一第二出光面;一第三發光模組,具有一第三出光面,該第一出光面、該第二出光面與該第三出光面為連續的弧面,且該第一出光面設置於該第二出光面與該第三出光面之間,通過該第二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與通過該第一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形成一第一夾角,通過該第三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與通過該第一出光面之頂點的切平面形成一第二夾角;以及一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第一發光模組、該第二發光模組及該第三發光模組,該控制電路使該燈具選擇性地工作於一正常模式與一情境模式的其中之一,當該燈具工作於正常模式時,該第一發光模組、該第 二發光模組及該第三發光模組發出相同亮度的光,而當該燈具工作於該情境模式時,且當該控制電路調升該第一發光模組、該第二發光模組及該第三發光模組的亮度時,該第一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小於該第二發光模組及該第三發光模組之亮度的調升比例。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燈具,所述燈具使用於一桌面上,其中該桌面包含一資訊裝置使用區與一讀寫區,該燈具更包括一偵測器用以決定該資訊裝置使用區的位置,使該第一出光面的位置對應該資訊裝置使用區。
TW104206455U 2015-04-28 2015-04-28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TWM504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6455U TWM504906U (zh) 2015-04-28 2015-04-28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6455U TWM504906U (zh) 2015-04-28 2015-04-28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4906U true TWM504906U (zh) 2015-07-11

Family

ID=54152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6455U TWM504906U (zh) 2015-04-28 2015-04-28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49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688B (zh) * 2015-04-28 2016-11-0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TWI584039B (zh) * 2015-10-07 2017-05-21 立碁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產生特定橫向矩形照明視窗之照明模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688B (zh) * 2015-04-28 2016-11-0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US9826592B2 (en) 2015-04-28 2017-11-21 Qisda (SuZhou) Co., ltd Lamp having illumination module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 of luminance adjustment
TWI584039B (zh) * 2015-10-07 2017-05-21 立碁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產生特定橫向矩形照明視窗之照明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972B (zh) 具有整合照明系統之電子顯示元件
JP482135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7824074B2 (en) Displa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dditional illumnation function
US808945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TWI516709B (zh)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發光二極體燈具
EP2565520A1 (en) Two-sided lamp
TW201235890A (en) Optical detec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095482B1 (ko) Led 조명장치
CN104832812B (zh) 灯具
WO2017197672A1 (zh) 背光控制架构及盖窗显示设备
TWM504906U (zh)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TWI556688B (zh) 具有不同調光比例之發光模組的燈具
CN204829337U (zh) 灯具
US20130027971A1 (en) Dazzle prevention lighting fixture with light guide means to disperse emitted light uniformly
US10145528B2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TWI353427B (en) Illuminating system
TW201303472A (zh) 投影單元和控制投影單元的方法
TWI564170B (zh) 發光二極體黑板
TWI401393B (zh) 燈具
TWM443133U (en) Flat type lighting
JP6300073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CN215335887U (zh) 一种侧面透光led灯带
WO2022183947A1 (zh) 发光装置及灯具
KR200308912Y1 (ko) 발광액자
TW201915565A (zh) 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