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1519U - 光學照明燈具 - Google Patents

光學照明燈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1519U
TWM501519U TW103221740U TW103221740U TWM501519U TW M501519 U TWM501519 U TW M501519U TW 103221740 U TW103221740 U TW 103221740U TW 103221740 U TW103221740 U TW 103221740U TW M501519 U TWM501519 U TW M50151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ight
lamp
hollow tube
lighting fix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1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ong-ming Ke
zhong-hao Xie
Original Assignee
Dynac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ynac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ynacar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21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1519U/zh
Priority to CN201420799224.9U priority patent/CN204358502U/zh
Publication of TWM501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1519U/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光學照明燈具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照明燈具,尤指一種具有提升散熱效率的光學照明燈具。
發光二極體具有效率高、壽命長以及可靠性高等優點,可以搭配不同種類的螢光粉以發出不同波長的光線,並作為照明光源。目前常見的螢光粉發光二極體光源主要包括基板、發光二極體以及螢光粉膠體。發光二極體通常設置在基板上,螢光粉膠體會包覆發光二極體以及基板。當發光二極體發射出一光線時,光線會通過螢光粉膠體,並且根據螢光粉膠體的種類,發出不同波長的出射光。
此種發光二極體通常設置在一封閉式的燈罩當中,以形成一照明燈具,但此種態樣的照明燈具通常會有散熱效率不佳之情形產生,使其需要進一步設置一散熱鰭片。然而,一旦設置有散熱鰭片,勢必會使其製造成本提高,且照明燈具有也會具有較大的體積與重量。
因此,如何針對上述關於以發光二極體作為照明時所產生問題進行解決,實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
鑒於以上之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光學照明燈具,可通過光學照明燈具中的中空管單元,以提升光學照明燈具的散熱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之其中一實施例係是提供一種光學照明燈具,其包括一電路載板、多個燈管單元及一中空管單 元。多個所述燈管單元電性連接於所述電路載板。所述中空管單元設置於所述電路載板上,其中所述中空管單元具有一外環繞表面。其中,多個所述燈管單元環繞所述中空管單元的外環繞表面。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光學照明燈具,通過將多個燈管單元環繞於中空管單元的外環繞表面,使多個燈管單元能夠通過中空管單元將熱能散發出去,以提高散熱效率。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P‧‧‧光學照明燈具
L,L1,L2‧‧‧燈管單元
S,S’‧‧‧微型燈管結構
1‧‧‧基板單元
11‧‧‧第一末端部
111‧‧‧第一電性連接部
112‧‧‧第二電性連接部
12‧‧‧第二末端部
13‧‧‧彎折部
2‧‧‧發光單元
21‧‧‧發光二極體
22‧‧‧導電線
3,3’‧‧‧螢光膠體
31‧‧‧螢光粉層
32‧‧‧膠體層
4‧‧‧電性連接單元
41‧‧‧正電極部
42‧‧‧負電極部
5‧‧‧透光中空管
6‧‧‧電路載板
61‧‧‧電源輸出入部
7,7’,7”‧‧‧燈罩
71‧‧‧容置空間
72‧‧‧開口
8‧‧‧電源板
81‧‧‧電性連接插槽
9,9’‧‧‧電源基座
91‧‧‧燈座
92‧‧‧燈頭
93‧‧‧開槽
C‧‧‧絕緣膠體
G‧‧‧間隙
H‧‧‧中空管單元
H1‧‧‧外環繞表面
D‧‧‧二次光學結構
Z‧‧‧容置空間
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一)。
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二)。
圖3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三)。
圖4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四)。
圖5A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5B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其中一剖視示意圖。
圖5C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另外一剖視示意圖。
圖6A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其中一使用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6B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另外一使用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6C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燈罩的二次光學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7A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光學照明燈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一)。
圖7B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光學照明燈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二)。
圖7C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光學照明燈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三)。
圖7D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光學照明燈具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創作所揭露「光學照明燈具」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瞭解本創作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創作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又本創作的圖式僅為簡單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描繪,亦即未反應出相關構成的實際尺寸,先予敘明。以下的實施方式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技術範疇。
〔第一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圖1至3所示,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一),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二),圖3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三)。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微型燈管結構S,其包括一基板單元1、一發光單元2、一螢光膠體3及一電性連接單元4。具體來說,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而言,基板單元1為長條形狀,基板單元1可具有一第一末端部11及一與第一末端部11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二末端部12。第一末端部11及第二末端部12為基板單元1上距離較遠的兩相反側端。
接著,發光單元2可設置於基板單元1上,以發出一投射光線,發光單元2可包括至少一發光二極體21。舉例來說,發光二極體21的數量可為多個,多個發光二極體21依序排列於長條形狀的基板單元1。其中電性連接單元4的正電極部41及負電極部42都電性連接於發光單元2。此外,螢光膠體3可設置於發光單元2所發出的投射光源的傳遞路徑上。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而言,發光二極體21的數量為多個,螢光膠體3的數量則可對應於發光二極體21的數量,該些螢光膠體3分別覆蓋該些發光二極體21,且相鄰二螢光膠體3之間具有一間隙G。進一步來說,電性連接單 元4可包括一正電極部41及一負電極部42,電性連接單元4的正電極部41與負電極部42都一同設置在第一末端部11與第二末端部12兩者其中之一上。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1所示的微型燈管結構S乃是將封裝完成的發光二極體21(也就是每一發光二極體21先以螢光膠體3進行封裝)透過表面黏著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簡稱SMT)配置於基板單元1上,並進一步與基板單元1完成電性連接。除此之外,在本創作中,基板單元1例如是印刷電路板(PCB),而電性連接單元4與基板單元1例如是一體成型的設計。另外,如圖2所示的微型燈管結構S乃是將發光二極體21以導電線22電性連接於基板單元1,且螢光膠體3覆蓋發光二極體21、導電線22以及基板單元1。
接著,如圖1及圖2所示,在其中一種實施態樣中,電性連接單元4可直接成形於基板單元1的第一末端部11與第二末端部12兩者其中之一,而正電極部41及一負電極部42乃直接設置於電性連接單元4上。藉此,可直接將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的電性連接單元4插設於一電路板(圖未示)上。在另外的實施態樣中,基板單元1可包括一第一電性連接部111及一第二電性連接部112,正電極部41設置於第一電性連接部111上,負電極部42設置於第二電性連接部112上,第一電性連接部111及第二電性連接部112彼此間隔一預定距離。藉此,電性連接單元4可直接插設於相對應的電路板(圖未示)上。進一步來說,如圖3所示,第二電性連接部112並未直接與基板單元1連接,發光二極體21透導電線22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性連接部112。
接著,請參閱圖4所示,圖4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四)。在另外的實施態樣中,基板單元1可於一預定位置上具有一彎折部13或是多個彎折部13。藉此,通過基板單元1上的彎折部13,可以改變發光單元2所發出的投射光線 方向。
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可通過將電性連接單元4的正電極部41與負電極部42都一同設置在第一末端部11與第二末端部12兩者其中之一上,使得基板單元1上只會有一個末端部具有電性連接單元4。藉此,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而言,可直接將位於第一末端部11上的電性連接單元4直接插設於電路板(圖未示)上,並通過正電極部41與負電極部42與電路板的電性連接,讓發光單元2產生一投射光線。
〔第二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圖5A至5C所示,圖5A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5B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其中一剖視示意圖,圖5C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另外一剖視示意圖。由圖5A與圖1至圖4的比較可以得知,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於: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可進一步與一透光中空管5配合使用。此外,可以將螢光膠體3’設置於透光中空管5的內側表面。
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而言,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還可以進一步包括一透光中空管5,基板單元1與發光單元2都設置於透光中空管5內。舉例來說,基板單元1可插設並固定於透光中空管5中,透光中空管5可以360度環繞包覆基板單元1。藉此,發光單元2所發出的投射光線,可經由螢光膠體3以形成一出射光,並從透光中空管5射出。須說明的是,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基板單元1的材質可為金屬,也可以是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是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當使用透明導電材料作為基板單元1的材料時,由於基板單元1是透明的,且透光中空管5是360度環繞發光二極體21,發光二極體21所發出的光線可以360度的射出。也就是說發光二極體21所發出的光線不僅可以從發光二極體21的上方、左方或右方發出,還可以從發光 二極體21的下方發出,使得整個微型燈管結構S可以360度的發光。
接著,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透光中空管5的材質可以是玻璃材質,玻璃材質可以且對基板單元1、發光單元2、螢光膠體3以及導電線22進行保護,以減少外界環境的水氣、粉塵或者是使用者在使用上可能造成損壞的機會。另外,玻璃材質的透光中空管5導熱係數會較先前技術所使用的矽膠來得高,可以提高發光單元2的散熱效果。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透光中空管5的材質也可以是壓克力、玻璃或者是其他透光、有較高支撐力或者是有較佳導熱係數的材質,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圖5B及5C所示,和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是,第二實施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包括一基板單元1、一發光單元2、一螢光膠體3及一電性連接單元4,且各元件的相對位置關係也大致和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多做贅述。以第二實施例而言,發光單元2所發出的投射光線會經過螢光膠體3,並產生特定波長的出射光,而出射光會從透光中空管5射出以作為光源。螢光膠體3的材質以及發光單元2中發光二極體21的種類,會根據出射光的波長需求而進行調整,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微型燈管結構S’也可以是由兩種以上不同種類的發光二極體21構成,並會發出兩種以上不同波長的光線。而螢光膠體3也可以是兩種以上不同種類的螢光膠體3。當發光二極體21的光線經過兩種不同種類的螢光膠體3時,光線會轉換成兩種以上不同波長的出射光。除此之外,透光中空管5還可以具有至少一顏色,而發光二極體21還可以搭配不同顏色的透光中空管5來產生特定波長的出射光。發光二極體21的種類數量、螢光膠體3的種類數量以及透光中空管5的顏色數量可以根據出射光的波長需求而進行調整。
如圖5B所示,螢光膠體3可包括一螢光粉層31及一膠體層32。膠體層32會覆蓋基板單元1以及發光二極體21,而螢光粉層 31則會覆蓋在膠體層32的表面。發光二極體21發出的光線會經過膠體層32以及螢光粉層31,以產生一特定波長的出射光。由於螢光粉層31以及發光二極體21之間還包括一膠體層32作為緩衝,螢光粉層31距離發光二極體21較遠。因此,螢光粉層31較不容易受到發光二極體21所產生的熱影響而變質,可以提升螢光粉層31的使用壽命。
接著,如圖5C所示,值得一提的是,螢光粉實際上容易在長時間的使用下,受到溫度的影響而改變發光的效率以及亮度。因此可以藉由改變螢光膠體3’的位置來提升螢光膠體3’的使用壽命。舉例來說,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而言,螢光膠體3’可以是貼附於透光中空管5的內側表面。發光二極體21所發出的光線會經過透光中空管5以及螢光膠體3’,並且產生一特定波長的出射光。另外,當光線經過螢光膠體3’時,光線會在透光中空管5的管壁進行折射,並且激發鄰近的螢光膠體3’,進而使得出射光可以360度的從透光中空管5射出。另外,當螢光膠體3’設置在透光中空管5的內側表面時,螢光膠體3’距離發光二極體21較遠。因此,螢光膠體3’中的螢光粉較不容易受到發光二極體21所產生的熱影響而變質。值得一提的是,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螢光膠體3’也可以設置於透光中空管5的外側表面,抑或是將螢光膠體3’同時貼附於透光中空管5的內側表面及外側表面上。
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由於微型燈管結構S’可具有透光中空管5用以保護發光單元2以及螢光膠體(3,3’),因此,若是將本案的微型燈管結構S’設置於一具有燈罩的電路載板上時,燈罩上可進行開放型的設計,也就是在燈罩上形成開口,藉以露出位於燈罩內的微型燈管結構S’,使微型燈管結構S’經由外界空氣的對流,進而提高微型燈管結構S’的散熱效率。
〔第三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圖6A及6B所示,圖6A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 的微型燈管結構的其中一使用狀態立體示意圖,圖6B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微型燈管結構的另外一使用狀態立體示意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可以與一電路載板6、燈罩7、電源板8及電源基座9配合使用。
具體來說,電路載板6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出入部61,正電極部41以及負電極部42都電性連接於電路載板6以與電源輸出入部產生電性連接。微型燈管結構S’電性連接於電路載板6。燈罩7可具有一容置空間71與至少一開口72,微型燈管結構S與電路載板6皆位於燈罩7的容置空間71中,而開口72可使微型燈管結構S’露出。值得一提的是,電路載板6的形狀可以根據實際產品的外觀設計或是微型燈管結構S’傾斜的角度而有所不同,並非僅限定於如圖式所示之構形。
承上述,電源板8可配置於電路載板6上,並且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出入部61,具體而言,電源板8以一電性連接插槽81來供電路載板6的電源輸出入部61進行插設,進而使得電源板8電性連接於電路載板6的電源輸出入部61。電源基座9包括燈座91以及燈頭92。燈座91的一端連接於燈罩7,並用以承載微型燈管結構S、電路載板6以及電源板8。燈頭92配置於燈座91的另一端,並電性連接於電源板8。以本創作第三實施例而言,電源板8上例如是配置有變壓器、整流器或控制器等電子元件,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電源板8上配置的電子元件種類可因應實際產品的需求而有所改變,除此之外,電源板8也可因應實際產品的需求而整合於電路載板6上。電源基座9的燈頭92例如是E17、E27、E40等規格,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燈頭92的規格可因應實際產品的需求而有所改變。
承上述,本創作第三實施例所述之微型燈管結構S’與電路載板6之間配置有絕緣膠體C,具體而言,絕緣膠體C配置於電路載板6上,且絕緣膠體C包覆微型燈管結構S’與電路載板6的連 接處。在本實施例中,絕緣膠體C的材質可以例如是高分子樹脂,並且可以電性絕緣多個微型燈管結構S’。除此之外,絕緣膠體C還可以保護電路載板6,減少水氣或者是電磁波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造成電路載板6損壞的機會。
承上述,本實施例所提供之燈罩7的開口72可開設於燈罩7的頂部或是壁體。且可露出位於容置空間71中的微型燈管結構S’。因此,外界空氣可以流入微型燈管結構S’之間,進而可以將微型燈管結構S’在照明時所生的熱量帶出,達到散熱的效果。須說明的是,本創作並不限定開設於燈罩7上的開口72數量,開口72的配置數量可依照產品的實際需求而有所增減。另外,通過燈罩7開口72的設置,不但可以加強輔助微型燈管結構S’散熱的效果,也同時降低了製造燈罩7的材料使用量,有效降低製造成本。
進一步來說,多個微型燈管結構S’所環繞的範圍當中也可以設置有一中空管單元H。具體而言,中空管單元H可設置於電路載板6上的絕緣膠體C上,多個微型燈管結構S’可環繞中空管單元H。舉例來說,多個微型燈管結構S’可以與中空管單元H相互貼合,以增加多個微型燈管結構S’的散熱效率。藉此,通過設置一中空管單元H作為多個微型燈管結構S’的散熱體,可以不用再設置一散熱鰭片。
接著,請參閱圖6C所示,圖6C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燈罩的二次光學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可進一步載燈罩7’當中設置一二次光學結構D,使微型燈管結構S’發出的光線透過這些二次光學結構D而產生各種效果的光線,更可進一步產生均勻度良好的光線。舉例來說,如圖6C所示,二次光學結構D可以是凸設於燈罩7’的內側表面,換言之,本實施例提供之二次光學結構D的功能類似於「凸透鏡」,當微型燈管結構S’所發出的光線通過該些二次光學結構D後進而可產生聚光的效果,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二次光學結構D可以是凹設於燈 罩7’的內側表面。換言之,本實施例提供之二次光學結構D的功能類似於「凹透鏡」,當微型燈管結構S’所發出的光線通過該些二次光學結構D後進而產生光線發散的效果。進一步來說,二次光學結構D也可以是截面呈圓弧彎曲向內的柱體結構,抑或是截面呈圓弧彎曲向外的柱體結構,以分別產生類似於「凸透鏡」與「凹透鏡」的效果。換言之,也可將二次光學結構D,設置於電源基座9的燈座91上,使得微型燈管結構S’所發出的光線通過設置於電源基座9的二次光學結構D產生改變。
本創作第三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的使用態樣,由於微型燈管結構S’可具有透光中空管5用以保護發光二極體21以及螢光膠體3,因此,若將微型燈管結構S’設置於一具有燈罩7的照明燈具上時,燈罩7上可進行開放型的設計,也就是在燈罩7上形成開口72,藉以露出位於燈罩7內的微型燈管結構S’,使微型燈管結構S’經由外界空氣的對流,進而提高微型燈管結構S’的散熱效率。此外,可通過將多個微型燈管結構S’環繞於中空管單元H,以增加微型燈管結構S’的散熱效率。同時,可通過設置於燈罩7’或是電源基座9上的二次光學結構D,使得微型燈管結構S’所發出的光線產生改變。
〔第四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圖7A至7D所示,圖7A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光學照明燈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一),圖7B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光學照明燈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二),圖7C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光學照明燈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三),圖7D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光學照明燈具的立體組合示意圖。本創作第四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學照明燈具P,其包括一電路載板6、多個燈管單元L及一中空管單元H。多個燈管單元L可電性連接於電路載板6,另外,多個燈管單元L與電路載板6之間也可以進一部設置有一絕緣膠體(圖未示),絕緣膠體可配置於電路載板6上,且絕緣膠體包覆燈管單 元L與電路載板6的連接處。而第四實施例所提供的絕緣膠體結構與前述第三實施例相仿,在此容不再贅述。
接著,如圖7A至7C所示,中空管單元H可設置於電路載板6上,中空管單元H具有一外環繞表面H1。舉例來說,中空管單元H的形狀可視所需要的光形而進行改變,並不限於圓形、方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形狀。藉此,中空管單元H的外環繞表面H1可以隨之改變。承上述,多個燈管單元L可環繞中空管單元H的外環繞表面H1,且鄰近於中空管單元H的外環繞表面H1。具體來說,為了提高多個燈管單元L的散熱效率,燈管單元L可與中空管單元H的外環繞表面H1相互貼合。另外,中空管單元H可為玻璃材質、金屬材質及陶瓷材質三者其中之一,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若採用可透光的玻璃材質,多個燈管單元(L,L1,L2)所產生的光線可穿透玻璃材質,使得光線較為明亮。若採用金屬材質,例如鋁金屬,則可以提高散熱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7A至7C所示,燈管單元(L,L1,L2)可具有不同的形狀,舉例來說,如圖7A所示,燈管單元L可以具有一長條狀的外型,並直接將多個燈管單元L環繞於中空管單元H。或是如圖7B所示,燈管單元L1具有一向外彎折的形狀,抑或是如圖7C所示,燈管單元L2具有一向內彎折的形狀。藉此,通過改變燈管單元(L,L1,L2)的外型,可改變光學照明燈具P所產生的光線的型態。
接著,光學照明燈具P可進一步包括一電源基座9’,電路載板6可設置於電源基座9’上。詳言之,電路載板6可具有一與前述實施例相仿的電源輸出入部(圖未示),也可以進一步提供一電源板8以一電性連接插槽81來供電路載板6的電源輸出入部進行插設,進而使得電源板8電性連接於電路載板6的電源輸出入部,而電路載板6可電性連接於電源基座9’。進一步來說,為了提高燈管單元(L,L1,L2)的散熱效率,電源基座9’上可具有多個開槽 93。使燈管單元(L,L1,L2)通過外界空氣的對流,進而提高燈管單元(L,L1,L2)的散熱效率。進一步來說,光學照明燈具P也可以進一步包括一燈罩7”,藉此,電源基座9’及燈罩7”之間可具有一容置空間Z,電路載板6、多個燈管單元(L,L1,L2)及中空管單元H都可設置於容置空間Z內。
承上述,舉例來說,多個燈管單元(L,L1,L2)的其中一個可以為前述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或是微型燈管結構S’,或是習知的燈管。若是採用微型燈管結構S’,微型燈管結構S’可包括一基板單元1、一發光單元2、一螢光膠體3、一電性連接單元4及一透光中空管5。基板單元1可具有一第一末端部及一與第一末端部11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二末端部12。發光單元2可設置於基板單元1上,以發出一投射光線,其中發光單元2包括至少一發光二極體21。螢光膠體3可設置於投射光源的傳遞路徑上。電性連接單元4可包括一正電極部41及一負電極部42,正電極部41與負電極部42都一同設置在第一末端部11與第二末端部12兩者其中之一上。基板單元1與發光單元2都設置於透光中空管5內。另外,第四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S’)與前述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S’)結構相仿,在此容不再贅述。
接著,以本創作第四實施例而言,也可以如同第三實施例所述的,可進一步載燈罩7”當中設置一二次光學結構D,使燈管單元L發出的光線透過這些二次光學結構D而產生各種效果的光線,更可進一步產生均勻度良好的光線。舉例來說,二次光學結構D可以是凸設於燈罩7”的內側表面,換言之,本實施例提供之二次光學結構D的功能類似於「凸透鏡」,當燈管單元(L,L1,L2)所發出的光線通過該些二次光學結構D後進而可產生聚光的效果,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二次光學結構D可以是凹設於燈罩7”的內側表面。換言之,本實施例提供之二次光學結構D的功能類似於「凹透鏡」,當燈管單元(L,L1,L2)所發出的光線 通過該些二次光學結構D後進而產生光線發散的效果。換言之,也可將二次光學結構D,設置於電源基座9’的內表面上,使得燈管單元(L,L1,L2)所發出的光線通過設置於電源基座9’的二次光學結構D產生改變。
本創作第四實施例所提供的光學照明燈具P,可通過將多個燈管單元L環繞於中空管單元H的外環繞表面H1,使多個燈管單元(L,L1,L2)能夠通過中空管單元H將熱能散發出去,以提高散熱效率。此外,由於微型燈管結構S’可具有透光中空管5用以保護發光二極體21以及螢光膠體3,因此,可將微型燈管結構S’設置於一具有開槽93的電源基座9’上,並通過此種開放型的設計,藉以露出位於電源基座9’內的微型燈管結構S’,使微型燈管結構S’經由外界空氣的對流,進而提高微型燈管結構S’的散熱效率。
〔實施例的可能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微型燈管結構(S,S’)的使用態樣,由於微型燈管結構(S,S’)可具有透光中空管5用以保護發光二極體21以及螢光膠體(3,3’),因此,可將微型燈管結構S設置於一具有開放型設計的燈罩(7,7’,7”)或是電源基座9’上,也就是在燈罩(7,7’,7”)上形成開口72,藉以露出位於燈罩(7,7’,7”)內的微型燈管結構(S,S’),或是於電源基座9’上形成開槽93,藉以露出位於電源基座9’內的微型燈管結構(S,S’)。使微型燈管結構(S,S’)經由外界空氣的對流,進而提高微型燈管結構S的散熱效率。除此之外,通過將正電極部41與負電極部42都一同設置在微型燈管結構(S,S’)的第一末端部11與第二末端部12兩者其中之一上,使得可將微型燈管結構(S,S’)的第一末端部11與第二末端部12兩者其中之一直接插設於一電路載板6上。進一步來說,也可通過將多個燈管單元(L,L1,L2)環繞於中空管單元H的外環繞表面H1,使多個燈管單元(L,L1,L2)能夠通過中空管單元H將熱能散發出去,以提高散熱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P‧‧‧光學照明燈具
L‧‧‧燈管單元
6‧‧‧電路載板
7”‧‧‧燈罩
8‧‧‧電源板
9’‧‧‧電源基座
93‧‧‧開槽
H‧‧‧中空管單元
H1‧‧‧外環繞表面
Z‧‧‧容置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光學照明燈具,其包括:一電路載板;多個燈管單元,多個所述燈管單元電性連接於所述電路載板;以及一中空管單元,所述中空管單元設置於所述電路載板上,其中所述中空管單元具有一外環繞表面;其中,多個所述燈管單元環繞所述中空管單元的外環繞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其中多個所述燈管單元與所述中空管單元相互貼合。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還進一步包括:一電源基座,其中所述電路載板設置於所述電源基座上。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其中所述電源基座上具有多個開槽。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其中所述電路載板電性連接於所述電源基座。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還進一步包括:一電源基座及一燈罩,其中所述電源基座及所述燈罩之間具有一容置空間,所述電路載板、多個所述燈管單元及所述中空管單元都設置於所述容置空間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其中多個所述燈管單元的其中一個為一微型燈管結構,所述微型燈管結構包括:一基板單元,所述基板單元具有一第一末端部及一與所述第一末端部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二末端部;一發光單元,所述發光單元設置於所述基板單元上,以發出一投射光線,其中所述發光單元包括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一螢光膠體,所述螢光膠體設置於所述投射光源的傳遞路徑 上;一電性連接單元,所述電性連接單元包括一正電極部及一負電 極部,所述正電極部與所述負電極部都一同設置在所述第一末端部與所述第二末端部兩者其中之一上;以及一透光中空管,所述基板單元與所述發光單元都設置於所述透光中空管內。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其中所述中空管單元為玻璃材質、金屬材質及陶瓷材質三者其中之一。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其中所述燈罩上具有多個二次光學結構,多個所述二次光學結構位於多個所述燈管單元所發出之光線的傳遞路徑上。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光學照明燈具,其中所述電源基座上具有多個二次光學結構,多個所述二次光學結構位於多個所述燈管單元發出之光線的傳遞路徑上。
TW103221740U 2014-12-08 2014-12-08 光學照明燈具 TWM501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1740U TWM501519U (zh) 2014-12-08 2014-12-08 光學照明燈具
CN201420799224.9U CN204358502U (zh) 2014-12-08 2014-12-16 光学照明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1740U TWM501519U (zh) 2014-12-08 2014-12-08 光學照明燈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1519U true TWM501519U (zh) 2015-05-21

Family

ID=5325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1740U TWM501519U (zh) 2014-12-08 2014-12-08 光學照明燈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58502U (zh)
TW (1) TWM50151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58502U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6347B2 (ja) ランプ
WO2012029711A1 (ja) レンズ、照明装置、電球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4971530B2 (ja) ランプ
JP6173476B2 (ja) 改良型熱伝達装置を含む照明デバイス
JP2017045951A (ja) Led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器具
JP2012074258A (ja) ランプ
JP5204585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5802497B2 (ja) 電球型照明装置
TW201506296A (zh) 發光二極體燈泡
JP3178619U (ja) Led照明の光共振器構造
TWM457847U (zh) 具廣角度出光燈具
WO2013145049A1 (ja) ランプ
JP6277014B2 (ja) 電球型照明装置
TWM502782U (zh) 微型燈管結構
JP5524793B2 (ja) ランプ
JP5824680B2 (ja) 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TWM501519U (zh) 光學照明燈具
WO2016004723A1 (zh) 全周光led灯具
TWI544170B (zh) 發光二極體燈泡
US20130099668A1 (en) Led lamp with an air-permeable shell for heat dissipation
JP5066304B1 (ja) ランプ
TWI497014B (zh) 發光二極體燈泡
JP2013122895A (ja) 電球型照明装置
JP5816847B2 (ja) 電球形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KR200443743Y1 (ko) 발광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