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9389U - 容易開啓之保溫裝置 - Google Patents

容易開啓之保溫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9389U
TWM499389U TW103222038U TW103222038U TWM499389U TW M499389 U TWM499389 U TW M499389U TW 103222038 U TW103222038 U TW 103222038U TW 103222038 U TW103222038 U TW 103222038U TW M499389 U TWM499389 U TW M49938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ole
passage
easy
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2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u-La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Danfany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fany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Danfany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TW103222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9389U/zh
Publication of TWM499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9389U/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
一種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尤指一種上蓋與容器鎖合關閉後,可輕易開啟之保溫裝置。
按,一般較大直徑之保溫裝置,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係由容器A與上蓋B所組成,容器A內部具有容置空間A1,且容器A於容置空間A1上方內側表面設置有內螺紋A2,而上蓋B外側表面設置有外螺紋B1與防漏墊圈B3,外螺紋B1為鎖合於內螺紋A2,使防漏墊圈B3抵持於容置空間A1內壁形成密閉。當容置空間A1內容納溫度較高之液體時,容置空間A1內之壓力即會大於容器A外部之壓力,使容器A內外產生壓差,此壓差之形成,會使內螺紋A2與外螺紋B1更加穩固鎖合,相對的,使用者即不易將上蓋B開啟。
因此,目前即有相關業者於上蓋B表面處設置導氣孔B2,並於導氣孔B2內設置有按壓裝置C與塞環D,使塞環D位於上蓋B底面,當上蓋B鎖合於容器A時,按壓裝置C為封閉導氣孔B2,使容置空間A1形成密閉狀,當使用者欲開啟上蓋B時,係先下壓按壓裝置C,以打開塞環D及導氣孔B2,進而使容置空間A1 與容器A之外部形成連通,以迅速釋放內壓,讓使用者更容易開啟上蓋B。
惟,當使用者在下壓按壓裝置C,以打開導氣孔B2時,容器A內部之熱氣液經常從導氣孔B2及按壓裝置C直接朝上噴出,而容易造成上蓋B外表面潮濕,並且影響液體之清潔衛生。因此要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即為此行業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究之課題所在。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利用通氣閥引導容器之內壓,使內壓經由上蓋之外螺紋與容器之內螺紋本身螺旋方向進行緩衝釋放,以避免熱氣液噴出上蓋,並且上蓋更容易開啟關閉。
為達上揭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包含有一容器、一上蓋及一通氣閥,其中:該容器內具有容置空間,且容置空間上具有瓶口部,在瓶口部內側表面設置有內螺紋;該上蓋係蓋合於容器上,上蓋為具有握持部,握持部下方延伸有鎖合部,鎖合部外側表面設置有外螺紋,外螺紋為鎖合於內螺紋,且鎖合部下方延伸有密封部,在密封部外側套設有密封墊圈,且密封墊圈抵持於容器之容置空間內壁,使容置空間形成密閉狀;在密封部中央朝上延伸出具有底閥口與頂通孔之閥道,且閥道於底閥口上方連接有橫向朝外延伸之閥孔,使閥孔穿出於鎖合部;該通氣閥具有一由下往上滑動插置於閥道之閥桿,且閥桿外周與閥道內周之間形成孔隙,在閥桿底端設有氣密墊圈,閥桿上段 外周與閥道之間套置有止洩環圈,且閥桿具有往上伸出於閥道之桿體,在桿體頂端設有按壓件,且桿體外周於按壓件與閥道頂端之間套置有彈簧,使彈簧朝上推動按壓件與閥桿,讓閥桿底端之氣密墊圈朝上抵靠封閉於閥道之底閥口;當朝下壓動通氣閥之按壓件帶動閥桿下降時,氣密墊圈脫離底閥口形成開啟狀態,讓容器之內壓能通過底閥口、閥孔與瓶口部進行緩衝釋放。
前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上蓋具有頂板,在頂板朝向閥道延伸有通道,以容置按壓件、桿體與彈簧。
前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上蓋之密封部底面包覆有遮蔽片,以及於密封部與遮蔽片之間構成閥孔,且閥孔連接有曲折孔穿出於鎖合部。進一步,該遮蔽片具有朝上插置於底閥口之開口環圈,且開口環圈設有對正於閥孔之缺口。
前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閥桿之桿體朝上伸出於閥道之頂通孔,閥桿之直徑大於桿體之直徑,且閥道之孔徑大於頂通孔之孔徑。又,該閥桿之桿體上設有卡溝,按壓件設有卡制於卡溝之卡環。
前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閥桿底端設有外凸緣,且氣密墊圈定位於外凸緣上。進一步,該閥桿之外凸緣包覆有隔離片。
1‧‧‧容器
11‧‧‧容置空間
12‧‧‧瓶口部
13‧‧‧內螺紋
14‧‧‧抵靠部
2‧‧‧上蓋
21‧‧‧握持部
211‧‧‧卡溝
22‧‧‧頂板
221‧‧‧卡塊
222‧‧‧通道
23‧‧‧鎖合部
231‧‧‧外螺紋
24‧‧‧密封部
241‧‧‧密封墊圈
242‧‧‧閥孔
243‧‧‧曲折孔
25‧‧‧閥道
251‧‧‧底閥口
252‧‧‧頂通孔
26‧‧‧遮蔽片
261‧‧‧開口環圈
262‧‧‧缺口
27‧‧‧保溫材
3‧‧‧通氣閥
31‧‧‧閥桿
311‧‧‧外凸緣
32‧‧‧氣密墊圈
33‧‧‧隔離片
34‧‧‧止洩環圈
35‧‧‧桿體
351‧‧‧卡溝
36‧‧‧按壓件
361‧‧‧卡環
37‧‧‧彈簧
4‧‧‧液體
第一圖係習知保溫裝置之立體外觀圖;第二圖係第一圖習知保溫裝置在容置空間形成密閉時之局部剖面 圖;第三圖係第二圖習知保溫裝置在導氣孔導通時之局部剖面圖;第四圖係本創作保溫裝置之立體外觀圖;第五圖係第四圖保溫裝置之立體分解圖;第六圖係第四圖保溫裝置之局部剖面放大圖;第七圖係第四圖上蓋與通氣閥之組立剖面圖;第八圖係第四圖上蓋與通氣閥之剖面分解圖;第九圖係第四圖上蓋與通氣閥之立體分解圖;第十圖係第九圖上蓋之立體分解圖(一);第十一圖係第九圖上蓋之立體分解圖(二);第十二圖係第九圖通氣閥之立體分解圖;第十三圖係本創作保溫裝置在打開通氣閥時之局部剖面圖;第十四圖係第十三圖上蓋打開通氣閥時之立體外觀圖。
有關本創作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出可行實施例,並且配合圖式說明如下:首先,請參閱第四圖至第十二圖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包含有一容器1、一上蓋2及一通氣閥3,以容置液體4(參閱第六圖),其中:該容器1內具有容置空間11(參閱第六圖),且容置空間11上具有瓶口部12及抵靠部14,在瓶口部12內側表面設置有內螺紋13。
該上蓋2係蓋合於容器1上,上蓋2為具有握持部21及頂板22,以容置有保溫材27(參閱第六及七圖),並且彼此設有組合用卡溝211與卡塊221,再配合高週波熔接固定,握持部21下方延伸有鎖合部23,鎖合部23外側表面設置有外螺紋231,外螺紋231為鎖合於容器1之內螺紋13,且鎖合部23下方延伸有密封部24,在密封部24外側套設有密封墊圈241,且密封墊圈241抵持於容器1之容置空間11內壁之抵靠部14,使容置空間11形成密閉狀;在密封部24中央朝上延伸出具有底閥口251與頂通孔252之閥道25,且閥道25於底閥口251上方連接有橫向朝外延伸之閥孔242,使閥孔242連接有曲折孔243穿出於鎖合部23。上蓋2之密封部24底面包覆有不銹鋼質遮蔽片26,以及於兩者之間構成閥孔242,而遮蔽片26具有朝上插置於底閥口251之開口環圈261,且開口環圈261設有對正於閥孔242之缺口262,而頂板22則朝向閥道25延伸有通道222。
該通氣閥3具有一由下往上滑動插置於閥道25之閥桿31(參閱第六至八圖),且閥桿31外周與閥道25內周之間形成孔隙,在閥桿31底端設有外凸緣311及氣密墊圈32,且氣密墊圈32定位於外凸緣311上,而此外凸緣311可包覆有不銹鋼質隔離片33。在閥桿31上段外周與閥道25之間套置有止洩環圈34,且閥桿31具有往上伸出於閥道25及頂通孔252之桿體35,閥桿31之直徑大於桿體35之直徑,且閥道25之孔徑大於頂通孔252之孔徑,在桿體35頂端設有按壓件36,且桿體35上設有卡溝351,按壓件 36則設有卡制於卡溝351之卡環361,且桿體35外周於按壓件36與閥道25頂端之間套置有彈簧37,使彈簧37朝上推動按壓件36與閥桿31。
請參閱第六至八圖,當使用者將上蓋2之外螺紋231鎖合於容器1之內螺紋13,且密封墊圈241抵持於容器1之容置空間11內壁之抵靠部14時,通氣閥3之彈簧37朝上推動按壓件36與閥桿31,讓閥桿31底端之氣密墊圈32朝上抵靠封閉於閥道25之底閥口251,使容置空間11形成密閉狀。
請參閱第十三圖及第十四圖,當使用者朝下壓動通氣閥3之按壓件36帶動閥桿31下降時,閥桿31之氣密墊圈32脫離底閥口251形成開啟狀態,讓容器1之內壓能通過底閥口251、閥孔242與瓶口部12,並且沿著內螺紋13與外螺紋231路徑進行緩衝釋放,以避免熱氣液噴出上蓋2,並且上蓋2更容易開啟關閉。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說明本創作,而並非加以限制,在不離本創作精神範疇,熟悉此一行業技藝人士所可作之各種簡易變化與修飾,均仍應含括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
1‧‧‧容器
11‧‧‧容置空間
12‧‧‧瓶口部
13‧‧‧內螺紋
14‧‧‧抵靠部
2‧‧‧上蓋
21‧‧‧握持部
211‧‧‧卡溝
22‧‧‧頂板
221‧‧‧卡塊
222‧‧‧通道
23‧‧‧鎖合部
231‧‧‧外螺紋
24‧‧‧密封部
241‧‧‧密封墊圈
242‧‧‧閥孔
243‧‧‧曲折孔
25‧‧‧閥道
251‧‧‧底閥口
26‧‧‧遮蔽片
27‧‧‧保溫材
3‧‧‧通氣閥
31‧‧‧閥桿
32‧‧‧氣密墊圈
33‧‧‧隔離片
34‧‧‧止洩環圈
35‧‧‧桿體
36‧‧‧按壓件
37‧‧‧彈簧
4‧‧‧液體

Claims (8)

  1. 一種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包含有一容器、一上蓋及一通氣閥,其中:該容器內具有容置空間,且容置空間上具有瓶口部,在瓶口部內側表面設置有內螺紋;該上蓋係蓋合於容器上,上蓋為具有握持部,握持部下方延伸有鎖合部,鎖合部外側表面設置有外螺紋,外螺紋為鎖合於內螺紋,且鎖合部下方延伸有密封部,在密封部外側套設有密封墊圈,且密封墊圈抵持於容器之容置空間內壁,使容置空間形成密閉狀;在密封部中央朝上延伸出具有底閥口與頂通孔之閥道,且閥道於底閥口上方連接有橫向朝外延伸之閥孔,使閥孔穿出於鎖合部;該通氣閥具有一由下往上滑動插置於閥道之閥桿,且閥桿外周與閥道內周之間形成孔隙,在閥桿底端設有氣密墊圈,閥桿上段外周與閥道之間套置有止洩環圈,且閥桿具有往上伸出於閥道之桿體,在桿體頂端設有按壓件,且桿體外周於按壓件與閥道頂端之間套置有彈簧,使彈簧朝上推動按壓件與閥桿,讓閥桿底端之氣密墊圈朝上抵靠封閉於閥道之底閥口;當朝下壓動通氣閥之按壓件帶動閥桿下降時,氣密墊圈脫離底閥口形成開啟狀態,讓容器之內壓能通過底閥口、閥孔與瓶口部進行緩衝釋放。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上蓋具有頂板,在頂板朝向閥道延伸有通道,以容置按壓件、桿體與彈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上蓋之密封部底面包覆有遮蔽片,以及於密封部與遮蔽片之間構成閥孔,且閥孔連接有曲折孔穿出於鎖合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遮蔽片具有朝上插置於底閥口之開口環圈,且開口環圈設有對正於閥孔之缺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閥桿之桿體朝上伸出於閥道之頂通孔,閥桿之直徑大於桿體之直徑,且閥道之孔徑大於頂通孔之孔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閥桿之桿體上設有卡溝,按壓件設有卡制於卡溝之卡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閥桿底端設有外凸緣,且氣密墊圈定位於外凸緣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容易開啟之保溫裝置,其中該閥桿之外凸緣包覆有隔離片。
TW103222038U 2014-12-12 2014-12-12 容易開啓之保溫裝置 TWM499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038U TWM499389U (zh) 2014-12-12 2014-12-12 容易開啓之保溫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038U TWM499389U (zh) 2014-12-12 2014-12-12 容易開啓之保溫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9389U true TWM499389U (zh) 2015-04-21

Family

ID=53441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2038U TWM499389U (zh) 2014-12-12 2014-12-12 容易開啓之保溫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93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341A (zh) * 2019-05-13 2020-11-13 联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到罐的真空泵盖和罐
TWI813305B (zh) * 2021-05-25 2023-08-21 皇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蓋組件及帶蓋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341A (zh) * 2019-05-13 2020-11-13 联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到罐的真空泵盖和罐
TWI813305B (zh) * 2021-05-25 2023-08-21 皇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蓋組件及帶蓋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8305B1 (ko) 밀폐용기 및 밀폐용기용 커버
CA3010972A1 (en) Cooking vessel with a thermal sensor
WO2015039400A1 (zh) 一种透气杯盖
JP5170848B2 (ja) 蓋付き容器
TWM499389U (zh) 容易開啓之保溫裝置
KR101120358B1 (ko) 온수용 안전코크
KR102376066B1 (ko) 단열 용기용 진공 밀봉 리드 인서트
US20120167868A1 (en) Baking Oven Structure
US20120238965A1 (en) Manual switch for a closed suction tube
CN202063371U (zh) 一种带蒸汽排放装置的容器密封盖
TWM522682U (zh) 安全式保溫裝置
TWM525150U (zh) 電鍋及鍋蓋
TWM498826U (zh) 氣密鍋蓋之壓力安全閥
TWM494139U (zh) 易開啟之保溫裝置
TWI587819B (zh) Electric pot and lid
JP6459534B2 (ja) 飲料用容器
CN204617782U (zh) 一种排气式杯盖
KR101491107B1 (ko) 벤트 캡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용기 마개
TWM582358U (zh) Pressure relief pot and its pressure relief cover
KR101390676B1 (ko) 록킹장치를 구비한 다이아프램 밸브
TWM536209U (zh) 安全式容器
TWI630151B (zh) 瓶體結構改良
KR20140140531A (ko) 진공 가능한 조리용기용 뚜껑
US20140014614A1 (en) Flip guide plug structure for bottle
TWM590138U (zh) 真空保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