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7139U -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7139U
TWM497139U TW103218393U TW103218393U TWM497139U TW M497139 U TWM497139 U TW M497139U TW 103218393 U TW103218393 U TW 103218393U TW 103218393 U TW103218393 U TW 103218393U TW M497139 U TWM497139 U TW M49713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ower
electric bicycle
receiving device
power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8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uan-She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Shiuan-Sheng Wang
De Lin Inst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uan-Sheng Wang, De Lin Inst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iuan-Sheng Wang
Priority to TW103218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7139U/zh
Publication of TWM497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7139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
本創作揭露一種用於電動自行車的充電系統,特別是一種可利用電動自行車閒置不用時進行充電的充電系統。
U-bike的成功推廣,在台灣是一件值得驕傲與讚許的案例。U-bike的出現,讓許多有短時間中距離行走需求的人們,可以不必依賴計程車與摩托車,在公共政策的引導之下,使用最適合的交通工具--自行車達成目的,完成生活之所需。在個人來看,騎乘U-bike除了節省交通工具的費用外,這也是一種健康的運動。再者,騎乘人到了目的地,無須費心再將該車牽還原借車處還車,只要將該車停放在U-bike系統所設定的另一借車處,自然有其他有用車需求的騎乘人,會繼續使用停靠的U-bike。對公共環境而言,尤其是大都會的生活環境,因為U-bike取代了部分的短途行駛的交通工具,間接起了節能減碳的作用。除了空氣變得清新,對環保也有不少的貢獻。
然而,U-bike僅是設計給中等距離用路人使用的 交通替代工具,對於某些有長途旅運的需求,比如到市郊遊玩,或是中程路途但行路不便的情況,比如到山上寺廟禮佛參拜,U-bike並不適宜。為了減少市民大眾行的不便,同時深化環保的工作廣度,U-bike系統的延伸勢必會繼續下去,並有串聯不同系統的需求。在眾多的解決方案裡,電動自行車應當是一種作簡便又經濟的做法。
電動自行車,顧名思義,其作用是在一般時間內作用如同一台常見的自行車,由騎乘人騎踩踏板,提供行駛動力;到了費力路段或騎乘人體力略感不支時,可以催動電力輔助系統,由其提供額外的自行車動力,以滿足上述的較長途旅運等需求。電動自行車的成本略高於一般自行車(多了充電電池及供電系統成本),營運上所擔心的大部分為車輛維修及重要零件失竊的問題。關於這些問題,一般可以在車輛及重要零件上植入管理追蹤晶片,藉由衛星、Wi-Fi等無線通訊追蹤管理,或以人力巡檢方式而解決。然而,真正困擾的問題是在電動自行車使用完畢才開始-要何時及如何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充電?
類似目前U-bike的管理模式,未來的電動自行車無人管理系統也應該設有停車格與管理停車架等設備,一般可利用電動自行車閒置時進行充電。然而,目前並沒有一套現成的充電裝置與利用該充電裝置的系統,以應上述之需求。
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456316號專利,揭露一種 可用於上述需求的一種自行車充電鎖固駐車架。請見第1圖,該自行車充電鎖固駐車架包含有:一快拆座1;一底座2,係以可快速拆離之方式結合於該快拆座1上;一鎖車柱3,係設置於該底座2上,具有一鎖車導槽4及一位於該鎖車導槽4內之鎖車機構(未繪示);一充電柱5,係設置於該底座2上,並與該鎖車柱3間相距有一預定間距,該充電柱5具有一充電導槽(未繪示)及一位於該充電導槽內之充電模組(未繪示);一鎖車塊(未繪示),係用以設置於一自行車之前叉一側上,而可滑入於該鎖車柱3之鎖車導槽4內,並受該鎖車機構所鎖固者;一充電塊(未繪示),係用以設置於一電動自行車之前叉一側上,而可滑入於該充電柱5之充電導槽內,並接受該充電模組之電力傳輸者。
M456316號專利所揭露的技術,有利於前述需 求。然而,該技術有著以下的缺失待改進。第一、該技術使用鎖車柱與充電柱分離的設計,這樣會造成材料以及系統所占空間的浪費。第二、該技術所提供的充電塊僅能設置於電動自行車之前叉一側上,由於電動自行車的形式有許多種,充電塊的位置不一定都在充電模組的位置之上,這樣會導致使用充電鎖固駐車架的車主,搬抬車輪的困擾。
是故,一種能提供模組化充電器,裝設於電動自 行車任何堅固原件上,及不佔空間充電模組的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非常需要研發以因應未來電動自行車無人管理系 統,或是電動自行車充電站的需求。
目前的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存在有浪費材料與使用空間的問題。此外,系統元件無法模組化,也容易使得該些技術不易實際應用於公用電動自行車系統,甚或電動自行車充電站之建立。
是故,本創作的一種態樣在提供一種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該系統包含:一充電裝置,用於結合在一電動自行車的一非活動結構上,並與該電動自行車之充電電池組電連接,以將所接收之電力對該充電電池組進行充電,包括:一固鎖裝置;一電力接收裝置,設置於該固鎖裝置外部,用以接收電力;複數條電線,連接至該電力接收裝置,用以將接收到的電力對該充電電池組進行充電;及一導引軸,內部空心,連接至該固鎖裝置,用以容納與該電力接收裝置連接的複數條電線;及一充電架,該充電架包括:一本體,用以保護內部物件,及當充電進行時,固定該電動自行車;一導引結構,固設於該充電架本體之一側,包括:一開口側壁,開口呈八字形,用以引導該導引軸,沿其壁身,由開口之八字形底部,向開口之八字形頂部滑動;及一引導槽,當該導引軸於開口側壁滑動時,用以容納並導引該固鎖裝置;及一電力輸出裝置,設於充電架本體內部,電連接於一外部電源,當與該電力接收裝置接近或連接時,用以將該外部電源之電 力傳給該電力接收裝置。
依照本案構想該充電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結合裝 置,用以可拆卸地裝設於電動自行車的非活動結構上,用以固定該充電裝置。該充電架進一步包含一固定裝置,當該電力輸出裝置與該電力接收裝置接近或連接時,該固定裝置開啟,藉由與開口側壁作用,鉗住該導引軸並將該固鎖裝置固鎖,以穩定該電力輸出裝置與該電力接收裝置並防止電動自行車失竊。該電力輸出裝置與該電力接收裝置以接觸方式進行電力傳導。在此情況下,該電力輸出裝置為一電源公接頭,該電力接收裝置一電源母接頭。又,該電力輸出裝置與該電力接收裝置以非接觸方式進行電力傳導。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中,該電力接收裝置進一步 包含一電池管理模組,用以偵測電動自行車之充電電池組充電程度。該電力輸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充電管理模組,用以設定於一預設充電程度到達時,停止對該電力接收裝置輸出電力。而該電力接收裝置與該電力輸出裝置各設有一無線通訊模組,藉以彼此溝通,同步該充電電池組充電程度。
此外,上述的外部電源可以是一電源變壓器、發電機、電池組或公用電網。
藉由充電裝置可拆卸地裝設於電動自行車,並與其充電電池模組相連,充電架上之電力輸出裝置,便可對充電裝置內的電力接收裝置傳輸電力,進而對充電電池模組充 電。本創作所提供的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易於模組化,可便利地固設於任何電動自行車。節省製造材料成本,減少營運佔領空間,可解決上述的問題。
1‧‧‧快拆座
2‧‧‧底座
3‧‧‧鎖車柱
4‧‧‧鎖車導槽
5‧‧‧充電柱
100‧‧‧充電裝置
110‧‧‧固鎖裝置
120‧‧‧電力接收裝置
130‧‧‧電線
140‧‧‧導引軸
150‧‧‧結合裝置
151‧‧‧凹槽
160‧‧‧電池管理模組
170‧‧‧無線通訊模組
200‧‧‧充電架
210‧‧‧本體
220‧‧‧底座
230‧‧‧導引結構
232‧‧‧開口側壁
234‧‧‧引導槽
240‧‧‧電力輸出裝置
250‧‧‧固定裝置
260‧‧‧充電管理模組
270‧‧‧無線通訊模組
300‧‧‧電池管理單元
400‧‧‧外部電源
第1圖為自行車充電鎖固駐車架的習知技術。
第2圖為依照本創作的一自行車充電系統實施例。
第3圖繪示一充電裝置的內部元件設計。
第4圖繪示一充電架的內部元件設計。
第5圖繪示充電裝置與充電架在不同電動自行車上的安裝差異。
本創作將藉由參照下列的實施例而更具體地描述。
請見第2圖,該圖為本創作的一外觀示意圖。一種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10,其由兩大部分所組成:一充電裝置100及一充電架200。充電裝置100可結合於一電動自行車的非活動結構上,比如前叉之一側,或車架之任一部位。由於充電裝置100兼有防護電動自行車於充電過程中不被偷竊的功用,電動自行車其它可以拆卸的部位,即便裝設方便,也不建議裝設之。充電裝置100的主要功用為與該電動自行車之充電電池組電連接,以將所接收之電力對該充電電池組進行 充電。根據加入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10的車輛數量為主,充電裝置101的數目並不限於第2圖所示的2個。
充電架200的功能在於對充電裝置100提供電 力,以便充電裝置100能將接收到的電力,轉向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充電。充電架200的外型具有一本體210與一底座220。本體210內部包含了許多充電架200重要元件,由於架體210是以堅固的材料所製造,故可以保護該些重要元件。此外,架體210亦可在充電進行時,固定充電中電動自行車。底座220可以用來固定於地面或停車結構之上。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所繪的架體210與底座220之外型,僅為示例之用途,實作上之真正外觀,並不侷限於圖式所示者。此外,充電架200亦可因地制宜,融入不同固定物的設計中,也就具有其它非本專利所提供之功能或特異的外觀,比如設立在動物園外,側面具有企鵝造型者。這些特殊的應用,並未脫離本創作的實施範圍。同上所述,充電架200的數量也不限定於第2圖所示的1個,而是依照使用需求。
充電裝置100的細部結構,說明如下。充電裝置 100包括了一固鎖裝置110、一電力接收裝置120、2條電線130、一導引軸140、一結合裝置150、一電池管理模組160與一無線通訊模組170。第2圖繪示充電裝置100的外觀,某些元件藏於充電裝置100中而無法清楚繪示,故將具體的元件設計表現於第3圖中,請同時參閱該二圖式。
固鎖裝置110,顧名思義,就是在充電進行時, 用來固定充電裝置100及充電架200相對位置之用的。由於固鎖裝置110容易受到外力,尤其是在引導槽(引導槽之功能與結構會於稍後說明書內容中揭露)中滑動時,所以它的材料最好是金屬,不鏽鋼、鋁及其合金是較佳的材料。此外,固鎖裝置110的外觀最好是圓形,但其它非具菱角的形狀也適宜。電力接收裝置120是充電裝置100中的核心元件,雖然設置於該固鎖裝置110外部以接收電力,但由於有固鎖裝置110於周邊保護,充電時的碰撞傷害可以避免。電力接收裝置120可用來接收直流電力或交流電力,如果接收的是交流電力,最好內部有一個交流-直流變壓器,以確保傳給電動自行車充電電池組(未繪示)的電力是直流電。此外,最好有一保護套(未繪示)套設於固鎖裝置110及電力接收裝置120之外,以便在電動自行車使用時,增加防護作用。
2條電線130,連接至電力接收裝置120,可以將 接收到的電力對電動自行車的充電電池組進行充電。電線130的數量,2條是最基本的數量,以便提供電力傳輸。然而,可為其它的功能使用更多的電線130,比如作為通訊線路。本創作並未限定這些電線130的存在,只要基本電力傳輸的作用存在即可。由於充電電池組的位置,在不同的電動自行車上可能是不同的,故電線130可以附著於電動自行車的架構,比如說車架上,甚或組裝到該些架構中。
導引軸140的內部是空心的用以容納與電力接收 裝置120連接的2條電線130。裝設上,導引軸140連接至固鎖裝置110。和固鎖裝置110相同,導引軸140容易於充電裝置100與充電架200結合時受到外力,所以它的材料最好也是金屬。 但是剖面外觀要是圓形的,但其它形狀並不適合。結合裝置150是用來可拆卸地裝設於電動自行車的非活動結構上,可固定該充電裝置100。如第2圖所示,結合裝置150可具有一凹槽151,用來夾住電動自行車車架中的金屬管。結合裝置150的形式不限於此,任何能固定充電裝置100於電動自行車上的機構都可以使用。然而,結合裝置150最好要有不易被破解的栓鎖機構,比如電磁鎖,以免充電裝置100有被竊的風險。
電池管理模組160,是用來偵測電動自行車之充 電電池組的充電程度,一般來說,以現有電量佔充電電池組充滿電量的百分比為之。如第3圖所示,電池管理模組160可與充電電池組內的一電池管理單元300相互溝通,藉以了解目前充電電池組的充電狀況。無線通訊模組170,電連接到電池管理模組160(虛線表示兩者之訊號連接),可以將充電電池組的充電狀況,藉由無線傳輸,告知充電架200中的一無線通訊模組270。無線傳輸的方式可以是藉由藍芽傳輸,此時,該無線通訊模組170就是一個藍芽模組。無線傳輸的方式亦可以是經由Wi-Fi,此時,該無線通訊模組170就是一個Wi-Fi通訊模組。
充電架200的細部結構,說明如下。充電架200除 了本體210與底座220外,包括了一導引結構230、一電力輸出裝置240、一固定裝置250、一充電管理模組260及無線通訊模組270。第2圖繪示充電架200的外觀,某些元件藏於充電架200中而無法清楚繪示,故將具體的元件設計表現於第4圖中,請同時參閱該二圖式。
導引結構230固設於充電架200本體210之一側。 導引結構230進一步包括:一開口側壁232與一引導槽234。開口側壁232,開口呈八字形,用以引導導引軸140,沿其壁身,由開口之八字形底部,向開口之八字形頂部滑動。引導槽234的作用是當導引軸140於開口側壁滑動時,容納並導引該固鎖裝置110。導引結構230與導引軸140及固鎖裝置110間的作動,請見第2圖描述。第2圖中央的充電裝置100背部朝向讀者,其正面的固鎖裝置110對準引導槽234,依照箭號的指示,以平行於紙面的方向朝導引結構230移動。由於實作上電動自行車可能在垂直地面方向上下移動,要準確結合電力接收裝置120與電力輸出裝置240不太容易。藉由導引結構230的八字形開口側壁232,當導引軸140碰到上方八字形邊時,會被向下導引;反之,當導引軸140碰到下方八字形邊時,會被向上導引。如此一來,電力接收裝置120就容易就定位,接近或連接於電力輸出裝置240。
電力輸出裝置240,電連接於一外部電源400。在 本實施例中,外部電源400是電源變壓器,用於將市電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實際上,外部電源400也可以是發電機或電池組。電力輸出裝置240亦可包含一交流-直流變壓器,那麼外部電源400就直接可以是公用電網。如果需要直接以交流電傳輸電力,比如採qi標準無線充電,電力輸出裝置240亦可設計成直接傳輸交流電力。當電力接收裝置120接近或連接到電力輸出裝置240時,電力輸出裝置240可將外部電源400之電力傳給該電力接收裝置120。電力輸出裝置240與該電力接收裝置140可以接觸方式進行電力傳導。此時,電力輸出裝置240為一電源公接頭,電力接收裝置120一電源母接頭,接頭的形式與規範不限定。此時,電力傳輸以直流電力為佳。又,電力輸出裝置240與該電力接收裝置140可以非接觸方式進行電力傳導(即上述的無線充電)。一般而言,電力輸出裝置240內可有一線圈(未繪示),並以交流電推動而產生交流電磁場,在電力接收裝置140內有另一線圈(未繪示)接收交流電磁場,並轉化為電能。此時,外部電源400是公用電網。
固定裝置250的作用是,當電力輸出裝置240與電 力接收裝置120接近或連接時開啟,藉由與開口側壁232作用,鉗住該導引軸140並將固鎖裝置110固鎖,以穩定電力輸出裝置240與電力接收裝置120,防止電動自行車失竊。
充電管理模組260,與電力輸出裝置240電連接 (虛線表示兩者之訊號連接),用以設定於一預設充電程度到 達時,停止對該電力接收裝置240輸出電力。如上所述,充電程度是現有電量佔充電電池組充滿電量的百分比,可設定,比如98%,就停止充電,以免充電電池組的電池芯間不平衡,造成充電電池組加速老化。
無線通訊模組270,充電管理模組260(虛線表示 兩者之訊號連接),可以藉由無線傳輸,收到從另一無線通訊模組170所傳來,充電電池組的充電狀況。同理,無線通訊模組170是藍芽模組,無線通訊模組270也是藍芽模組。無線通訊模組170是Wi-Fi通訊模組,無線通訊模組270也是Wi-Fi通訊模組。
本創作的優點是在提供模組化的電動自行車充 電系統10。對於公用電動自行車,由於車輛型式統一,易於安裝充電裝置100及便於管理。然而,對於電動自行車充電站而言,雖然其服務的對象尺寸大小有異,本創作也可提供相關應用。請見第5圖。本創作的充電架200雖已固定於地面,且電力輸出裝置240與地面間高度不能改變,但充電裝置100在不同大小的電動自行車上,可以有不同的位置。比如請見第5圖左方較小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裝置100可以安裝於(黑色實心圓)車架靠座椅處;右方較大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裝置100可以安裝於(黑色實心圓)前叉一側上。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 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充電裝置
110‧‧‧固鎖裝置
120‧‧‧電力接收裝置
130‧‧‧電線
140‧‧‧導引軸
150‧‧‧結合裝置
151‧‧‧凹槽
200‧‧‧充電架
210‧‧‧本體
220‧‧‧底座
230‧‧‧導引結構
232‧‧‧開口側壁
234‧‧‧引導槽
240‧‧‧電力輸出裝置
250‧‧‧固定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包含:一充電裝置,用於結合在一電動自行車的一非活動結構上,並與該電動自行車之充電電池組電連接,以將所接收之電力對該充電電池組進行充電,包括:一固鎖裝置;一電力接收裝置,設置於該固鎖裝置外部,用以接收電力;複數條電線,連接至該電力接收裝置,用以將接收到的電力對該充電電池組進行充電;及一導引軸,內部空心,連接至該固鎖裝置,用以容納與該電力接收裝置連接的複數條電線;及一充電架,該充電架包括:一本體,用以保護內部物件,及當充電進行時,固定該電動自行車;一導引結構,固設於該充電架本體之一側,包括:一開口側壁,開口呈八字形,用以引導該導引軸,沿其壁身,由開口之八字形底部,向開口之八字形頂部滑動;及一引導槽,當該導引軸於開口側壁滑動時,用以容納並導引該固鎖裝置;及一電力輸出裝置,設於充電架本體內部,電連接於一外部電源,當與該電力接收裝置接近或連接時,用以將該外部電源之電力傳給該電力接收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充電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結合裝置,用以可拆卸地裝設於電動自行車的非活動結構上,用以固定該充電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充電架進一步包含一固定裝置,當該電力輸出裝置與該電力接收裝置接近或連接時,該固定裝置開啟,藉由與開口側壁作用,鉗住該導引軸並將該固鎖裝置固鎖,以穩定該電力輸出裝置與該電力接收裝置並防止電動自行車失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電力輸出裝置與該電力接收裝置以接觸方式進行電力傳導。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電力輸出裝置為一電源公接頭,該電力接收裝置一電源母接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電力輸出裝置與該電力接收裝置以非接觸方式進行電力傳導。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電力接收裝置進一步包含一電池管理模組,用以偵測電動自行車之充電電池組充電程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電力輸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充電管理模組,用以設定於一預設充電程度到達時,停止對該電力接收裝置輸出電力。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 電力接收裝置與該電力輸出裝置各設有一無線通訊模組,藉以彼此溝通,同步該充電電池組充電程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其中該外部電源是一電源變壓器、發電機、電池組或公用電網。
TW103218393U 2014-10-17 2014-10-17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 TWM497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393U TWM497139U (zh) 2014-10-17 2014-10-17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393U TWM497139U (zh) 2014-10-17 2014-10-17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7139U true TWM497139U (zh) 2015-03-11

Family

ID=5318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8393U TWM497139U (zh) 2014-10-17 2014-10-17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71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9032B (zh) * 2018-09-19 2020-11-01 中原大學 智慧型獵能裝置、電壓訊號應用系統及其能源管理模組
US20210394848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TWIG Power, LLC Charging stand for electric motorcycles
TWI779427B (zh) * 2020-12-17 2022-10-01 宏國學校財團法人宏國德霖科技大學 具二階行星齒輪減速傳動機構之內轉子式輪轂電機的電動自行車助力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9032B (zh) * 2018-09-19 2020-11-01 中原大學 智慧型獵能裝置、電壓訊號應用系統及其能源管理模組
US20210394848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TWIG Power, LLC Charging stand for electric motorcycles
TWI779427B (zh) * 2020-12-17 2022-10-01 宏國學校財團法人宏國德霖科技大學 具二階行星齒輪減速傳動機構之內轉子式輪轂電機的電動自行車助力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4561B2 (en) Charging system
TWI508887B (zh) 電池座
WO2020052422A1 (en) A multi-functional charging and energy-storage system, rapidly charging methods and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such a system
CN107269050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化共享单车存放亭
US20110031047A1 (en) In-motion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having a wheel-mounted secondary coil
CN205901348U (zh) 一种车载式无线充电组件及系统
US9840855B2 (en) Bicycle parking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JP5906691B2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及び移動車両
TWM497139U (zh) 電動自行車充電系統
EP3131177B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object power supply device
KR20210043238A (ko) 전기차를 위한 이동형 충전장치
CN206685986U (zh)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05231786U (zh) 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桩
CN204316164U (zh) 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KR20220000239U (ko) 전기 자동차등 탈것의 배터리 충전장치 및 방법
CN204426988U (zh) 一种可拆卸的电动行李箱
CN210454488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电动自行车
US202304061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vehicles, a charging module for vehicles thereof and method for storing vehicles
CN207536051U (zh) 一种带有便携式手机放置功能的电瓶车
CN211076193U (zh) 一种无电池的新型电动自行车
CN207106303U (zh) 一种民用充电桩供电的移动电池充换电装置及控制板
CN205769819U (zh) 一种自动充电的自平衡独轮车
CN206554567U (zh) 一种立体车库自动充电智能载车托盘系统
NL2031287B1 (en) Electric bicycle and charging device for use in such an electric bicycle
CN205151467U (zh) 一种在电梯移动过程中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