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4743U - 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刹車致動器 - Google Patents
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刹車致動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94743U TWM494743U TW102218319U TW102218319U TWM494743U TW M494743 U TWM494743 U TW M494743U TW 102218319 U TW102218319 U TW 102218319U TW 102218319 U TW102218319 U TW 102218319U TW M494743 U TWM494743 U TW M49474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lever mechanism
- pivotally connected
- force member
- elastic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一種適用於具有前後輪載具之剎車致動器,尤指可提供“先剎後輪再剎前輪,並適當分配剎車力給前、後輪剎車夾器”的三階段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
自從自行車被普遍使用以來,緊急剎車時因為不慎先剎前輪而造成翻車傷亡意外層出不窮,雖然嘗試預防該類緊急剎車意外的剎車致動器改良專利案至少就有數十件,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專利設計都存在某些特定缺點,這些缺點包括了“無法確實提供後輪比前輪先剎的功能、無法直接有效分配適當的前後輪剎車力、構造過於複雜、動作有延遲或失真、量產成本過高、換裝或組裝不易、耐用壽命較短、預設使用條件太嚴謹、產品外觀與組裝方式不佳、操作剎車時的手感與體感不佳”等等......。因此目前仍然沒有任何一種專利案被使用者接受及普遍使用,實屬遺憾。
創作人鑑於前述先前技術之缺點,悉心研究最佳機構設計,終於設計出一種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之全新創作,預期將能創造高實用
價值。本創作之目的,係提供一種比習用剎車把手更簡便、確實、有效的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以便在平時讓騎乘者能更容易地操作剎車,緊急剎車時也不須擔心會因為不慎先剎前輪而造成翻車傷亡意外。
根據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之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前剎出力動件及一後剎出力動件。其中,該剎車槓桿機構具有特殊的前後輪剎車力分配特性,會隨著剎車施力從零到極大值,提供三階段的非同步安全剎車過程,第一階段為「單獨先煞後輪」階段,第二階段為「前後輪同時剎車,且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逐漸接近」之階段,第三階段為「前後輪同時剎車,且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維持固定不變」之階段。本創作讓使用者只須用單一剎車把手即可輕鬆執行剎車減速動作,而且在緊急剎車狀況時可以提供比現有剎車把手更高安全性,不須擔心會因為不慎先剎前輪而造成翻車傷亡意外。
10‧‧‧殼體
101‧‧‧固定部
103‧‧‧剎車鋼繩穿口
12‧‧‧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
14‧‧‧磁吸元件
15‧‧‧鎖固連結穿孔
20‧‧‧剎車手柄
201‧‧‧手柄出力孔
202‧‧‧手柄軸孔
30‧‧‧剎車槓桿機構
301‧‧‧滑移槽
302‧‧‧旋轉限制區
303‧‧‧旋臂軸安裝孔
304‧‧‧弧形滑移槽
305‧‧‧旋柱安裝槽
306‧‧‧旋轉限制凸部
307‧‧‧彈簧附著孔
308‧‧‧螺桿
309‧‧‧並列穿孔
31‧‧‧壓縮彈簧
32‧‧‧拉伸彈簧
33‧‧‧扭力彈簧
34‧‧‧旋臂
341‧‧‧自由端孔
342‧‧‧轉軸端孔
343‧‧‧旋臂軸桿
36‧‧‧旋柱
361‧‧‧旋柱樞接孔
362‧‧‧旋轉限制凹部
363‧‧‧彈簧附著部
40‧‧‧剎車入力動件
401‧‧‧剎車入力軸桿
402‧‧‧可移動體
4021‧‧‧可移動體穿孔
42‧‧‧剎車入力連結鋼繩
50‧‧‧前剎出力動件
501‧‧‧前剎出力軸桿
52‧‧‧前剎鋼繩
53‧‧‧前剎油壓活塞推桿
54‧‧‧前剎油壓管
60‧‧‧後剎出力動件
601‧‧‧後剎出力軸桿
62‧‧‧後剎鋼繩
63‧‧‧後剎油壓活塞推桿
64‧‧‧後剎油壓管
70‧‧‧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
80‧‧‧習用鋼繩剎車把手
81‧‧‧習用鋼繩扣件
82‧‧‧習用剎車手柄
83‧‧‧習用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
第1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2A~2D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之剎車力分配原理與實施例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之三階段剎車力分配特性實施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6A、6B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二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8A、8B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三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第9A~9D圖為本創作滑槽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同型創作示意圖。
第10A~10C圖為本創作旋臂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同型創作示意圖。
第11A~11C圖為本創作旋柱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同型創作示意圖。
第12A、12B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四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第13A、13B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五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第14A、14B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六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第15A、15B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七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第16A、16B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八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第17A、17B圖為本創作剎車致動器第九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之構造簡單,但煞車效率與安全保障顯著高於習用剎車把手,其中,容納該剎車致動器之殼體有三種不同的外形變化,第一種殼體外形為鋼繩剎車把手,第二種殼體外形為油壓剎車把手,第三種殼體外形為一獨立轉換盒。另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中之剎車槓桿機構,可根據該剎車槓桿機構中“剎車入力軸桿移位方式”之不同,區分為「滑槽移位式」、「旋臂移位式」與「旋柱移位式」等三種,這三種局部機構稍有不同的剎車槓桿機構分別搭配上述三種不同外形變化的殼體,共計有九種實施例,該九種實施例皆能隨著剎車施力從零到極大值,提供相同的三階段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首先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一實施
例,請參閱第1圖與第2A~2D圖所示,係以「滑槽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鋼繩剎車把手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殼體10、一剎車手柄2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壓縮彈簧31、一剎車入力動件40、一前剎出力動件50及一後剎出力動件60。該殼體10形設一固定部101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103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104,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52與一後剎鋼繩62,該殼體10之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202,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以一前剎出力軸桿501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50之一端,另一端以一後剎出力軸桿601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60之一端,兩端之間穿設一滑移槽301,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滑移槽301與該剎車槓桿機構30樞接,而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則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201,該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成一副空間,該副空間設置該壓縮彈簧31,該壓縮彈簧31之一端附著於該前剎出力軸桿501,另一端則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401,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52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60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62之端頭。另外,若該前剎出力動件之材質具導磁性,可在該殼體10之一側靠近該前剎出力動件50處,設置一具有磁吸力之磁吸元件14(例如強力磁鐵),以便吸住具導磁性之該前剎出力動件50,延緩該前剎出力動件50之開始移動時間,而且此一延緩該前剎出力動件50開始移動時間之方法,可適用於本創作所有9種實施例。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請參閱第2A~2D圖及第3圖所示,當使用者開始壓下剎車手柄20時,剎車力量將從手柄出力孔201透過剎車入力動
件40與剎車入力軸桿401拉引剎車槓桿機構30,再由剎車槓桿機構30同時拉引前剎出力動件50與後剎出力動件60,剎車入力軸桿401在剎車槓桿機構的位置等同於在力學上的槓桿支點(請參閱第3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假設剎車入力軸桿401與前剎出力軸桿501之間的力學作用距離(以下簡稱該力學作用距離為“前剎輸出力臂”),等於剎車入力軸桿401與後剎出力軸桿601之間的力學作用距離(以下簡稱該力學作用距離為“後剎輸出力臂”)的3倍,而且前剎出力軸桿501與後剎出力軸桿601本來就各自承受著前輪及後輪剎車夾器復位彈簧的牽引拉力,根據力學定理,一開始剎車時,前剎出力動件50分配到的剎車力量只有後剎出力動件60剎車力量的三分之一,且明顯小於前輪剎車夾器復位彈簧之牽引拉力,此時剎車槓桿機構30將只能夠先拉動後剎出力動件60,暫時還無法拉動前剎出力動件50,故後輪一定會比前輪先執行剎車動作,此段過程即為“第一階段剎車”(請參閱第2B圖所示);一直等到前剎出力動件50分配到的剎車拉力足夠大之後,剎車槓桿機構30才會開始一起拉動前剎出力動件50,而且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壓縮彈簧31會開始被壓縮而縮短,剎車入力軸桿401會沿著滑移槽301朝向前剎出力軸桿501方向開始滑移靠近,“前剎輸出力臂”也開始縮短,此時前剎出力動件50分配到的剎車拉力比例值將逐漸增加,此段過程即為“第二階段剎車”(請參閱第2C圖所示);最後,當剎車施力夠大時,剎車入力軸桿401將移位到滑移槽301的末端,此時前剎出力動件50與後剎出力動件60分配到的剎車拉力比例值將維持固定不變,於本實施例中假設剎車入力軸桿401移位至滑移槽301的末端位置時,“前剎輸出力臂”與“後剎輸出力臂”的比例值為6比5,則此時前輪與後輪剎車夾器的拉力分配比例值將固定維持在5比6(請參閱
第3圖所示),此一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值不僅能顯著提升整車的剎車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進一步保證當剎車施力過大時,後輪必定比前輪先被鎖停,因此可有效預防前輪先被鎖停所發生的翻車意外,此段過程即為“第三階段剎車”(請參閱第2D圖所示)。(註:若以兩手同時操作目前習用的左右剎車把手,試想,有誰能夠每次都精準操控前後輪煞車力道比例一直維持5比6的高效率剎車效果?)
綜合上述說明,復請參閱第3圖與第4圖所示,本創作之剎車槓桿機構30具有可移動式剎車入力軸桿401,會隨著剎車施力從零到極大值,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第一階段為「單獨先煞後輪」階段,第二階段為「前後輪同時剎車,且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逐漸接近」之階段,第三階段為「前後輪同時剎車,且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維持固定不變」之階段。因此,本創作讓使用者只用單一剎車把手即可輕鬆執行剎車減速動作,而且在緊急剎車狀況時可以提供比現有剎車系統更高安全性,不須擔心會因為不慎先煞停前輪而造成翻車傷亡意外。
復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二實施例,請參閱第5圖與第6A、6B圖所示,係以「旋臂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鋼繩剎車把手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殼體10、一剎車手柄2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拉伸彈簧32、一旋臂34、一剎車入力動件40、一前剎出力動件50及一後剎出力動件60,其中,該殼體10形設一固定部101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103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104,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52與一後剎鋼繩62,該殼體10之另一側則穿設一
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202,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以一前剎出力軸桿501樞接前剎出力動件50之一端,另一端以一後剎出力軸桿601樞接後剎出力動件60之一端,兩端之間穿設一旋轉限制區302與一旋臂軸安裝孔303,該旋臂34之一端穿設一自由端孔341,另一端穿設一轉軸端孔342,該旋臂之該轉軸端孔342與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旋臂軸安裝孔303樞接連結,該旋臂34之該自由端孔341則藉由一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旋轉限制區302樞接連結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則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201,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成一副空間,該副空間內設置該拉伸彈簧32,該拉伸彈簧32之一端附著於該後剎出力軸桿601,另一端則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401,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52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60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62之端頭。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當使用者開始壓下剎車手柄20時,剎車施力會透過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拉動旋臂34之自由端旋轉,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及拉伸彈簧32的持續伸長,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會從旋轉限制區302的起始位置逐漸移動至終止位置,因此可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復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三實施例,請參閱第7圖與第8A、8B圖所示,係以「旋柱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鋼繩剎車把手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殼體10、一剎車手柄2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扭力彈簧33、一旋柱36、一剎車入力動件40、一前剎出力動件50及一後剎出力動件60,其中,
該殼體10形設一固定部101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103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104,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52與一後剎鋼繩62,該殼體10之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202,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以一前剎出力軸桿501樞接前剎出力動件50之一端,另一端以一後剎出力軸桿601樞接後剎出力動件60之一端,兩端之間形設一旋柱安裝槽305及一旋轉限制凸部306,於該旋柱安裝槽305中設置該旋柱36,該旋柱36內部一側穿設一旋柱樞接孔361,該旋柱36外部形設一旋轉限制凹部362與一彈簧附著部363,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旋柱樞接孔361樞接該旋柱36,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201,該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簧附著孔307,於該副空間內設置一扭力彈簧33,該扭力彈簧33環套於該旋柱36,該扭力彈簧33之一端附著於該旋柱36之該彈簧附著部363,另一端則附著於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彈簧附著孔307,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52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60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62之端頭。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當使用者開始壓下剎車手柄20時,剎車施力會透過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拉動該旋柱36旋轉,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及該扭力彈簧33的持續扭轉,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會從旋轉限制凹部362與旋轉限制凸部306所形成的起始位置逐漸移動至終止位置,因此可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復請參閱第9A~9D、10A~10C、11A~11C圖所示,本創作之創作人在創新設計「滑槽移位式」、「旋臂移位式」與「旋柱移位式」
等三種型式的剎車槓桿機構過程中,發現到在掌握了機構設計之原則與要領之後,便可設計出更多具有三階段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的同類型剎車槓桿機構創新設計圖式,該創新設計圖式讓本創作的專利範圍進一步涵蓋下列改變項目;
(1)請參閱第9A~9D圖及第10A~10C圖所示,本創作之「滑槽移位式」與「旋臂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可使用各種型式的彈簧作為一“彈性元件”,將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剎車入力軸桿401,另一端則附著於一對應該彈性元件變形特性之附著部,藉由該彈性元件受力後逐漸變形之特性,便可讓該剎車入力軸桿401同時逐漸移位,從而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2)請參閱第11A~11C圖所示,本創作之「旋柱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可使用各種型式的彈簧作為一“彈性元件”,將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旋柱之彈性元件附著部,另一端則附著於一對應該彈性元件變形特性之附著部,藉由該彈性元件受力後逐漸變形之特性,便可讓樞接於該旋柱樞接孔361的該剎車入力軸桿401同時逐漸移位,從而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3)本創作之「滑槽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可使用各種形狀的滑移槽來提供不同的剎車特性。例如,請參閱第9B圖所示,該圖顯示一弧形滑移槽304之設計,以便當剎車槓桿機構中的該剎車入力軸桿移位到該弧形滑移槽304末端位置而進入第三階段“前輪與後輪剎車夾器的拉力分配比例值維持固定不變”的時候,可讓該第三階段的狀態維持較久的時間,同時讓行車過程中的整體剎車效率變得更高。
(4)本創作之「滑槽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上的該剎車入力軸桿可穿套於一可移動體之穿孔中,再藉由該可移動體在該滑移槽中移動,以提升移動性能與可用壽命。例如,請參閱第9C圖所示,該圖顯示該剎車入力軸桿401先穿套於一可移動體402之穿孔4021中,再藉由該可移動體402在該滑移槽301中移動,如此可避免該剎車入力軸桿401直接接觸該滑移槽301內緣,進而提升移動性能與可用壽命。當然,該可移動體402也可以是一中空圓柱體,帶著該剎車入力軸桿在該滑移槽中以滾動方式移動。
(5)本創作之剎車槓桿機構上可設置一可調整改變該彈性元件變形特性之調整機構,以供調整改變該剎車槓桿機構之剎車特性,而且此一藉調整機構以調整改變該剎車槓桿機構剎車特性之方法,可適用於本創作所有9種實施例。例如,請參閱第9C圖所示,對於「可伸縮彈簧」類別之彈性元件,可在對應於該可伸縮彈簧31伸縮方向之一側設置一可接觸該可伸縮彈簧31並可施作移動調整動作之螺桿308,如此便可藉由調整該螺桿308之前後位置改變該可伸縮彈簧31之變形特性,進而調整改變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剎車特性;又例如,復請參閱第9D圖所示,對於「扭力彈簧」類別之彈性元件,可在該扭力彈簧33一端可穿套附著位置附近,穿設數個並列穿孔309,如此便可藉由調整該扭力彈簧33之一端的附著位置而改變其變形特性,進而調整改變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剎車特性。
復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四實施例,請參閱第12A、12B圖所示,係以「滑槽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油壓剎車把手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殼體10、一剎車手柄2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壓縮彈簧31、一剎車入力
動件40、一前剎出力動件50、一後剎出力動件60、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及至少一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其中,該殼體10形設一固定部101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油壓管出口,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202,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以一前剎出力軸桿501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以一後剎出力軸桿601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60,兩端之間穿設一滑移槽301,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滑移槽301與該剎車槓桿機構30樞接,而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則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201,該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成一副空間,該副空間設置該壓縮彈簧31,該壓縮彈簧31之一端附著於該前剎出力軸桿501,另一端則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401,該前剎出力動件50與該後剎出力動件60分別連結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以及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則個別與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連結,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分別連接一前剎油壓管54及一後剎油壓管64。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當使用者開始壓下剎車手柄20時,剎車施力將直接拉引該剎車入力軸桿401,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及壓縮彈簧31的持續縮短,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會從滑移槽301的起始位置逐漸移動至終止位置,因此可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復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五實施例,請參閱第13A、13B圖所示,係以「旋臂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油壓剎車把手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
殼體10、一剎車手柄2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拉伸彈簧32、一旋臂34、一剎車入力動件40、一前剎出力動件50、一後剎出力動件60、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及至少一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其中,該殼體10形設一固定部101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油壓管出口,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202,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以一前剎出力軸桿501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以一後剎出力軸桿601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60,兩端之間穿設一旋轉限制區302與一旋臂軸安裝孔303,該旋臂34之一端穿設一自由端孔341,另一端穿設一轉軸端孔342,該旋臂之該轉軸端孔342與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旋臂軸安裝孔303樞接連結,該旋臂34之該自由端孔341則藉由一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旋轉限制區302樞接連結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則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201,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成一副空間,該副空間內設置該拉伸彈簧32,該拉伸彈簧32之一端附著於後剎出力軸桿601,另一端則附著於剎車入力軸桿401,該前剎出力動件50與該後剎出力動件60分別連結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以及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則個別與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連結,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分別連接一前剎油壓管54及一後剎油壓管64。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當使用者開始壓下剎車手柄20時,剎車施力會透過剎車入力軸桿401拉動旋臂34之自由端旋轉,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及拉伸彈簧32的持續伸長,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會從旋轉限制區302的起始位置逐漸移動至終止位置,因此可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
例,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復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六實施例,請參閱第14A、14B圖所示,係以「旋柱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油壓剎車把手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殼體10、一剎車手柄2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扭力彈簧33、一旋柱36、一剎車入力動件40、一前剎出力動件50、一後剎出力動件60、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及至少一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其中,該殼體10形設一固定部101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油壓管出口,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202,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以一前剎出力軸桿501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以一後剎出力軸桿601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60,兩端之間形設一旋柱安裝槽305及一旋轉限制凸部306,於該旋柱安裝槽305中設置該旋柱36,該旋柱36內部一側穿設一旋柱樞接孔361,該旋柱36外部形設一旋轉限制凹部362與一彈簧附著部363,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旋柱樞接孔361樞接該旋柱36,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201,該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簧附著孔307,於該副空間內設置一扭力彈簧33,該扭力彈簧33環套於該旋柱36,該扭力彈簧33之一端附著於該旋柱36之該彈簧附著部363,另一端則附著於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彈簧附著孔307,該前剎出力動件50與該後剎出力動件60分別連結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以及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53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63則個別與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連結,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70分別連接一前剎油壓管
54及一後剎油壓管64。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當使用者開始壓下剎車手柄20時,剎車施力會透過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拉動該旋柱36旋轉,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及該扭力彈簧33的持續扭轉,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會從旋轉限制凹部362與旋轉限制凸部306所形成的起始位置逐漸移動至終止位置,因此可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復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七實施例,請參閱第15A、15B圖所示,係以「滑槽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獨立轉換盒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殼體1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壓縮彈簧31、一剎車入力動件40、一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一前剎出力動件50及一後剎出力動件60,其中,該殼體10形設為一容置空間,以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103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12,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52與一後剎鋼繩62,該殼體10之另一側穿設一鎖固連結穿孔15,供一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之習用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83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15後與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鎖固連結,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50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60之一端,兩端之間穿設一滑移槽301,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滑移槽301與該剎車槓桿機構30樞接,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則以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15緊密連結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內之習用鋼繩扣件81,該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成一副空間,該副空間設置該壓縮彈簧31,該壓縮彈簧31之一端附著於該前剎出力軸桿501,另一端則附著於該剎
車入力軸桿401,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52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60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62之端頭。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當使用者開始壓下習用剎車手柄82時,剎車施力將透過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拉引該殼體10內的該剎車入力動件40與該剎車入力軸桿401,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及壓縮彈簧31的持續縮短,該剎車入力軸桿401將從滑移槽301的起始位置逐漸移動至終止位置,因此可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復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八實施例,請參閱第16A、16B圖所示,係以「旋臂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獨立轉換盒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殼體1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拉伸彈簧32、一旋臂34、一剎車入力動件40、一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一前剎出力動件50及一後剎出力動件60,其中,該殼體10形設為一容置空間,以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103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12,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52與一後剎鋼繩62,該殼體10之另一側穿設一鎖固連結穿孔15,供一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之習用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83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15後與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鎖固連結,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50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60之一端,兩端之間穿設一旋轉限制區302與一旋臂軸安裝孔303,該旋臂34之一端穿設一自由端孔341,另一端穿設一轉軸端孔342,該旋臂之該轉軸端孔342與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旋臂軸安裝孔303樞接連結,該旋臂34之該自由端孔341則藉由一
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旋轉限制區302樞接連結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則以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15緊密連結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內之習用鋼繩扣件81,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成一副空間,該副空間內設置該拉伸彈簧32,該拉伸彈簧32之一端附著於該後剎出力軸桿601,另一端則附著於剎車入力軸桿401,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52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60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62之端頭。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當使用者開始壓下習用剎車手柄82時,剎車施力將透過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拉引該殼體10內的該剎車入力動件40與該剎車入力軸桿401,該剎車入力軸桿401再拉動旋臂34之自由端旋轉,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及拉伸彈簧32的持續伸長,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會從旋轉限制區302的起始位置逐漸移動至終止位置,因此可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復說明本創作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的第九實施例,請參閱第17A、17B圖所示,係以「旋柱移位式」剎車槓桿機構設置於一獨立轉換盒外形之殼體中,該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係包括一殼體10、一剎車槓桿機構30、一扭力彈簧33、一旋柱36、一剎車入力動件40、一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一前剎出力動件50及一後剎出力動件60,其中,該殼體10形設為一容置空間,以容納各構件,該殼體10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103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12,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52與一後剎鋼繩62,該殼體10之另一側穿設一鎖固連結穿孔15,供一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之習用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83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15後
與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鎖固連結,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50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60之一端,兩端之間形設一旋柱安裝槽305及一旋轉限制凸部306,於該旋柱安裝槽305中設置該旋柱36,該旋柱36內部一側穿設一旋柱樞接孔361,該旋柱36外部形設一旋轉限制凹部362與一彈簧附著部363,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401穿過該旋柱樞接孔361樞接該旋柱36,該剎車入力動件40之另一端則以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15緊密連結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80內之習用鋼繩扣件81,該剎車槓桿機構30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簧附著孔307,於該副空間內設置一扭力彈簧33,該扭力彈簧33環套於該旋柱36,該扭力彈簧33之一端附著於該旋柱36之該彈簧附著部363,另一端則附著於該剎車槓桿機構30之該彈簧附著孔307,該前剎出力動件50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52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60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62之端頭。
藉上述構件之組成,當使用者開始壓下習用剎車手柄82時,剎車施力將透過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42拉引該殼體10內的該剎車入力動件40與該剎車入力軸桿401,致使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拉動該旋柱36旋轉,隨著剎車施力的持續增加及該扭力彈簧33的持續扭轉,該剎車入力軸桿401會從旋轉限制凹部362與旋轉限制凸部306所形成的起始位置旋轉移動至終止位置,因此可逐漸改變前後輪剎車力分配比例,提供三階段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特性。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確實具有前所未有之創新構造,所具有之實用功能也遠非習用技術所能相比,符
合我國專利法有關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之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
10‧‧‧殼體
101‧‧‧固定部
103‧‧‧剎車鋼繩穿口
12‧‧‧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
14‧‧‧磁吸元件
20‧‧‧剎車手柄
201‧‧‧手柄出力孔
202‧‧‧手柄軸孔
30‧‧‧剎車槓桿機構
301‧‧‧滑移槽
31‧‧‧壓縮彈簧
40‧‧‧剎車入力動件
401‧‧‧剎車入力軸桿
50‧‧‧前剎出力動件
501‧‧‧前剎出力軸桿
52‧‧‧前剎鋼繩
60‧‧‧後剎出力動件
601‧‧‧後剎出力軸桿
62‧‧‧後剎鋼繩
Claims (12)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手柄、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前剎出力動件及一後剎出力動件,其中,該殼體形設一固定部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與一後剎鋼繩,該殼體之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兩端之間穿設一滑移槽,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滑移槽與該剎車槓桿機構樞接,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另一端附著於該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之端頭。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手柄、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旋臂、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前剎出力動件及一後剎出力動件,其中,該殼體形設一固定部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與一後剎鋼繩,該殼體之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兩端之間穿設一旋轉限制區與一旋臂軸安裝孔,該旋臂之一端穿設一自由端 孔,另一端穿設一轉軸端孔,該旋臂之該轉軸端孔與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旋臂軸安裝孔樞接連結,該旋臂之該自由端孔則藉由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旋轉限制區樞接連結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另一端附著於該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之端頭。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手柄、一剎車槓桿機構、一旋柱、一彈性元件、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前剎出力動件及一後剎出力動件,其中,該殼體形設一固定部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與一後剎鋼繩,該殼體之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兩端之間形設一旋柱安裝槽及一旋轉限制凸部,該旋柱安裝槽中設置該旋柱,該旋柱內部一側穿設一旋柱樞接孔,該旋柱外部形設一旋轉限制凹部與一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旋柱樞接孔樞接該旋柱,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旋柱之彈性元件附著部,另一端附著於該剎車槓桿機構之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出力動件 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之端頭。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手柄、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前剎出力動件、一後剎出力動件、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至少一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其中,該殼體形設一固定部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油壓管出口,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兩端之間穿設一滑移槽,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滑移槽與該剎車槓桿機構樞接,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另一端附著於該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出力動件與該後剎出力動件分別連結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則個別與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連結,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分別連接一前剎油壓管與一後剎油壓管。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手柄、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旋臂、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前剎出力動件、一後剎出力動件、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至少一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其中,該殼體形設一固定部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油壓管出口,另一側 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兩端之間穿設一旋轉限制區與一旋臂軸安裝孔,該旋臂之一端穿設一自由端孔,另一端穿設一轉軸端孔,該旋臂之該轉軸端孔與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旋臂軸安裝孔樞接連結,該旋臂之該自由端孔則藉由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旋轉限制區樞接連結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另一端附著於該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出力動件與該後剎出力動件分別連結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則個別與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連結,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分別連接一前剎油壓管與一後剎油壓管。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手柄、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旋柱、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前剎出力動件、一後剎出力動件、一前剎油壓活塞推桿、一後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至少一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其中,該殼體形設一固定部供固定,另形設一容置空間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油壓管出口,另一側則穿設一穿孔樞接該剎車手柄之軸孔,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兩端之間形設一旋柱安裝槽及一旋轉限制凸部,該旋柱安裝槽中設置該旋柱,該旋柱內部一側穿設一旋柱樞接孔,該旋柱外部形設一旋轉限制凹部與一彈性元件附著部, 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旋柱樞接孔樞接該旋柱,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樞接該剎車手柄之出力孔,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旋柱之彈性元件附著部,另一端附著於該剎車槓桿機構之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出力動件與該後剎出力動件分別連結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該前剎油壓活塞推桿及該後剎油壓活塞推桿則個別與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連結,該油壓活塞致動器組合件分別連接一前剎油壓管與一後剎油壓管。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剎車入力連結鋼繩、一前剎出力動件及一後剎出力動件,其中,該殼體係形設為一容置空間,以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與一後剎鋼繩,該殼體之另一側則穿設一鎖固連結穿孔,供一習用鋼繩剎車把手之習用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後與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鎖固連結,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兩端之間穿設一滑移槽,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滑移槽與該剎車槓桿機構樞接,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則以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緊密連結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內之習用鋼繩扣件,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另一端附著於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 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之端頭。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旋臂、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剎車入力連結鋼繩、一前剎出力動件及一後剎出力動件,其中,該殼體係形設為一容置空間,以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與一後剎鋼繩,該殼體之另一側則穿設一鎖固連結穿孔,供一習用鋼繩剎車把手之習用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後與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鎖固連結,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兩端之間穿設一旋轉限制區與一旋臂軸安裝孔,該旋臂之一端穿設一自由端孔,另一端穿設一轉軸端孔,該旋臂之該轉軸端孔與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旋臂軸安裝孔樞接連結,該旋臂之該自由端孔則藉由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旋轉限制區樞接連結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以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緊密連結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內之習用鋼繩扣件,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另一端附著於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前剎鋼繩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之端頭。
- 一種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係包括一殼體、一剎車槓桿機構、一彈性元件、一旋柱、一剎車入力動件、一剎車入力連結鋼繩、一 前剎出力動件及一後剎出力動件,其中,該殼體係形設為一容置空間,以容納各構件,該殼體之一側設置兩組剎車鋼繩穿口及兩組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供分別穿套及調整一前剎鋼繩與一後剎鋼繩,該殼體之另一側則穿設一鎖固連結穿孔,供一習用鋼繩剎車把手之習用鋼繩調整螺絲組合件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後與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鎖固連結,該剎車槓桿機構之一端樞接該前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另一端樞接該後剎出力動件之一端,兩端之間形設一旋柱安裝槽及一旋轉限制凸部,該旋柱安裝槽中設置該旋柱,該旋柱內部一側穿設一旋柱樞接孔,該旋柱外部形設一旋轉限制凹部與一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剎車入力動件之一端以一剎車入力軸桿穿過該旋柱樞接孔樞接該旋柱,該剎車入力動件之另一端則以該剎車入力連結鋼繩穿過該鎖固連結穿孔緊密連結該習用鋼繩剎車把手內之習用鋼繩扣件,該剎車槓桿機構內部形設一副空間及一彈性元件附著部,於該副空間內設置該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附著於該剎車入力軸桿,另一端附著於該剎車槓桿機構之該彈性元件附著部,該前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一前剎鋼繩之端頭,該後剎出力動件另一端樞接該後剎鋼繩之端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或第3項、或第4項、或第5項、或第6項、或第7項、或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中,各該前剎出力動件之材質皆具導磁性,並於各該殼體之一側分別設置一可吸住各該前剎出力動件之磁吸元件,以延緩各該前剎出力動件開始移動時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或第3項、或第4項、或第5項、 或第6項、或第7項、或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中,各該剎車槓桿機構皆設置一可調整改變各該彈性元件變形量之調整機構,以供調整改變各該剎車槓桿機構之剎車特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4項或第7項所述之各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剎車致動器,其中,各該剎車入力軸桿皆先穿套於一可移動體之穿孔中,再藉由各該可移動體在各該滑移槽中移動,以避免各該剎車入力軸桿直接接觸各該滑移槽內緣,進而提升移動性能與可用壽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8319U TWM494743U (zh) | 2013-10-01 | 2013-10-01 | 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刹車致動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8319U TWM494743U (zh) | 2013-10-01 | 2013-10-01 | 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刹車致動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94743U true TWM494743U (zh) | 2015-02-01 |
Family
ID=5301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18319U TWM494743U (zh) | 2013-10-01 | 2013-10-01 | 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刹車致動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9474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9190B (zh) * | 2015-11-13 | 2017-04-21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分離式可變比例之二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及其車輛 |
TWI604139B (zh) * | 2015-06-18 | 2017-11-01 | Ming Horng Industqail Co Ltd | Centralized variable proportional interlock brake device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
-
2013
- 2013-10-01 TW TW102218319U patent/TWM494743U/zh unknow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4139B (zh) * | 2015-06-18 | 2017-11-01 | Ming Horng Industqail Co Ltd | Centralized variable proportional interlock brake device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
TWI579190B (zh) * | 2015-11-13 | 2017-04-21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分離式可變比例之二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及其車輛 |
CN106697160A (zh) * | 2015-11-13 | 2017-05-24 | 屏东科技大学 | 分离式可变比例的二刹车把手连动刹车装置及其车辆 |
CN106697160B (zh) * | 2015-11-13 | 2019-04-12 | 屏东科技大学 | 分离式可变比例的二刹车把手连动刹车装置及其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84994B (zh) | 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刹車致動器 | |
JP5719950B2 (ja) | 折り畳み装置 | |
WO2016119215A1 (zh) | 动态式力量分配装置及其在单手刹前后轮装置之应用 | |
CN109018155A (zh) | 盘式制动钳及盘式制动钳组件 | |
TWM494743U (zh) | 前後輪非同步安全刹車致動器 | |
TW201627198A (zh) | 動態式力量分配裝置及其在單手刹前後輪裝置之應用 | |
KR20220091504A (ko) | 접이식 자전거 | |
CN203597523U (zh) | 限位板控制机构及滑板车行李箱 | |
JP2012077796A (ja) | 電動式ドラムブレーキ | |
TWM625865U (zh) | 液壓剎車器駐車機構 | |
CN209051548U (zh) | 隐藏式电动自行车脚蹬 | |
CN2790679Y (zh) | 快速锁紧水泵钳 | |
CN203698365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TW201328930A (zh) | 自行車之輪轂煞車裝置 | |
CN209505821U (zh) | 车轮调节装置及童车 | |
CN207060288U (zh) | 车架折叠器 | |
TWM527393U (zh) | 自行車之無彈性件磁性花轂結構 | |
TWM532424U (zh) | 手動同步煞車之結構改良 | |
CN218662000U (zh) | 一种新型转向管柱锁紧机构 | |
TWI809549B (zh) | 液壓剎車器駐車機構 | |
TWI693178B (zh) | 省力雙輪同步煞車裝置 | |
CN201784671U (zh) | 儿童推车 | |
WO2021035519A1 (zh) | 双剎车线双驱动机械碟剎 | |
TWM398511U (en) | Bicycle brake device and its bicycle brake device | |
TWM535682U (zh) | 兩端輸入源之連動煞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