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4260U - 內反射燈具 - Google Patents

內反射燈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4260U
TWM494260U TW103215636U TW103215636U TWM494260U TW M494260 U TWM494260 U TW M494260U TW 103215636 U TW103215636 U TW 103215636U TW 103215636 U TW103215636 U TW 103215636U TW M494260 U TWM494260 U TW M49426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ternal reflection
emitting unit
heat
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5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an-Chiu Chou
Original Assignee
Huan-Chiu C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Chiu Chou filed Critical Huan-Chiu Chou
Priority to TW103215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4260U/zh
Publication of TWM494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4260U/zh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內反射燈具
本創作是關於照明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高效率散熱與出光的內反射燈具。
傳統燈具,係將一發光源設置在該燈具的中心部。該種設置方式雖可直接地輸出該發光源所產生的一光線;但該燈具卻不易調整該發光源的一出光角度與一出光光形。再者,使用者會直接看到該發光源,進而影響到該燈具的美觀度。
因此,該燈具進一步將該發光源固定在一散熱體下,以避免該使用者會直接地觀看到該發光源;但為避免累積該發光源之熱能,該熱能藉由一熱導管進行散熱。然而,該種結構因為受限於傳導能力及傳導距離,使得該發光源有嚴重的光衰問題。
隨著人們對節能減碳的需求,傳統的燈具所使用的燈泡逐漸地被發光二極體所取代。然而,採用該發光二極體雖可以獲得節能與延長使用壽命的優點;但實際上,該發光二極體仍存在有限光強度與產生廢熱等的缺失。
為改善前述的缺失,傳統燈具透過改良該燈具以解決光強度的問題。同時地,該燈具也結合散熱結構以增強散熱的效率。
然而,該散熱結構雖可增加散熱的效率;但該散熱結構通常需要佔用較大的體積。大體積的散熱結構不利於將該發光源設置在傳統的該燈具。
於另一方面,該發光二極體的中心部通常提供最大的光強度,而該光強度隨著該發光二極體之發光角度的擴大而減少,故習知技術採用高功率與高擴散角度的該發光二極體,或者複數顆的發光二極體,以提升該發光源整體的光強度。
然而,高功率的該發光二極體存在產生高熱的缺點,而高熱是縮減該燈源使用壽命的主要原因。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內反射燈具,以解決習知技術的缺失。
本創作之第一目的提供一種內反射燈具,包含一發光單元、一反射件與一杯體。該反射件具有一反射曲面。該反射曲面除可反射該發光單元產生的一光線以及調整該光線的出光角度之外,也可將該發光單元產生之熱能快速地導向該杯體,以進行散熱。
本創作之第二目的根據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讓該反射曲面中的內部空間,可用來設置一驅動電路,以驅動該發光單元。
本創作之第三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發光單元產生的光線係朝向該反射件發射,除可避免該發光單元直接地自該內反射燈具出光之外,也可避免一使用者自該內反射燈具外部看到該發光單元。其中,該光線可由複數發光元件所產生,或者由一圈環形COB所產生。
本創作之第四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反射件藉由該反射曲面上的一第一反射層,完全地反射該發光單元所產生的該光線。
本創作之第五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杯體更包含一第二反射層與一固定槽,該第二反射層進一步反射來自於該反射曲面的該光線。
本創作之第六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杯體的形狀可以調整輸出該光線的一出光角度與一出光光形。
本創作之第七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杯體的內壁及/或外壁可塗覆一輻射漆,以達到增強散熱的功效。
本創作之第八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固定槽能夠容置該反射件與一驅動電路,以將該內反射燈具安裝於傳統的一燈座。
本創作之第九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在該固定槽中填入一導熱絕緣膠,以加速散發該發光單元與該反射件產生之熱能。
本創作之第十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導熱絕緣膠可包含至少一種添加劑(例如氮化鋁等),以達到增強導熱與絕緣的功效。
本創作之第十一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包含一散熱遮光件,該散熱遮光件除可將該發光單元遮蔽在該杯體之外,亦可加速散發該發光單元與該反射件產生之熱能。
本創作之第十二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包含一絕緣散熱片,該絕緣散熱片設置在該發光單元與該反射件之間,以達到導熱與絕緣之功效。
本創作之第十三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反射件形成一容置空間,除可容置一驅動電路之外,亦可避免該反射件與該發光單元之電路佈局電性連接。
本創作之第十四目的提供前述的內反射燈具,該杯體的材質可為金屬材質(例如鋁金屬)或非金屬材質(例如導熱塑膠),且該杯體的透明度可為透明或半透明,讓該光線除可從該杯體的杯口出光之外,更可從該杯體的側壁出光,其中該杯體的內壁與外壁仍形成一金屬材質。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內反射燈具,包含一發光單元、一反射件與一杯體。該發光單元包含有一燈底部與一發光部。該發光單元出射一光線。該反射件結合該發光部。該反射件包含一固定部與一反射部。該反射部形成在該固定部之一側以及該反射部形成一反射曲面。其中,該反射曲面的表面形成一第一反射層。該杯體容置該發光單元與該反射件。該杯體包含一第二反射層、一第一容置空間與一固定槽。該第二反射層形成在該杯體的內壁。該固定槽供固定該固定部,讓該反射部顯露在該第一容置空間。其中,該光線經由該第一反射層被反射至該第二反射層,進而從該杯體出射該光線。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提供一內反射燈具是將一發光單元所產生的一光線經由一反射件反射至一杯體的內壁,藉由調整該反射件之反射曲面與該杯體之至少其中一者的結構,以調整一出光光形與一出光角度。
該內反射燈具可藉由選擇該杯體的材質、在該杯體塗佈輻射漆、在該發光單元設置一絕緣散熱件以及在該杯體內填充導熱絕緣膠等方式,達到快速地散發在該燈具中所產生之熱能的功效。
該內反射燈具可以將該杯體製作成透明或半透明塑膠,並藉由形成在該杯體的內壁與外壁的金屬材質,讓該光線不僅可自該內反射燈具的出光處出射之外,更可自該杯體的本身側緣出光。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考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於圖1中,該內反射燈具10包含一發光單元12、一反射件14與一杯體16。在圖1中,該內反射燈具10係以PAR30為例說明。
該發光單元12包含一燈底部122與一發光部124,可一併參考圖2。該發光單元12產生一光線L。
該燈底部122顯露在該等杯體16的一第一容置空間164。該燈底部122能透過開放的該第一容置空間164散發該發光單元12產生的熱能。
在圖2中,該發光部124佈設複數發光元件1242,例如該等發光元件1242可為一磊晶型發光二極體、一COB型發光二極體或一環型發光元件。
回到圖1,該反射件14包含一固定部142與一反射部144。該反射件144結合該發光部124。該反射部144形成在該固定部142之一側,以及該反射部144形成一反射曲面1442。該反射部144可為錐狀體或任意形狀體。此外,該反射曲面1442的表面形成一第一反射層1444。
於本實施例中,該反射曲面1442的內部更可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1446,供承載該發光單元12或容置一驅動電路(圖未示)。值得注意的是,該第二容置空間1446同時地可將該發光單元12所產生之熱能,迅速地傳導至該杯體16。
另外,該反射曲面1442的上緣更可形成一容置槽1448,以阻隔該反射部144與該發光單元12的電性連接。
回到圖1,該等發光元件1242產生該光線L出射至該反射曲面1442,而該光線L經由該反射曲面1442的該第一反射層1444被反射至該杯體16之內壁,而該光線L朝+Y方向出射。
該杯體16包含一第二反射層162、該第一容置空間164與一固定槽166。該杯體16的材質係可為金屬(例如鋁金屬)或非金屬(例如導熱塑膠)。若該杯體16使用該金屬,則該內反射燈具10產生的熱能可藉由該金屬進行散熱;以及,若該杯體16使用具有導熱特性的該非金屬,則該內反射燈具10產生的熱能同樣地也可藉由該非金屬進行散熱。
該第二反射層162可藉由例如濺鍍方式形成在該杯體16之內壁及/或外壁。其中,該第二反射層162提供一高反射係數,能夠在低損耗的條件下反射該光線L。於本實施例中,該杯體16的形狀係為一杯形,該杯形為一曲面,藉由設計該曲面的曲率,以決定該光線L出射的一出光角度與一出光光形。
該固定槽166自該第一容置空間164延伸。於本實施例中,該固定槽166係形成在該杯體16的底部。該固定槽166與該杯體16的交接處形成一卡扣結構168。當該固定部142朝該卡扣結構168推擠之後,該固定部142固定在該卡扣結構168。值得注意的是,該卡扣結構168非為必要的結構。
該光線L自該第一反射層1444反射至該第二反射層162,並且從該杯體16出射該光線L。
由於本創作的結構,可以使得該光線L可以完全地經由該等反射層1444, 162反射,因此,該發光單元12可以使用任何功率的發光二極體做為光源,換言之,該光源可簡單地使用任何類型的該發光二極體。
於另外一實施例中,在該杯體16的內壁及/或外壁形成一輻射漆,以加速地散發在該內反射燈具10中產生的熱能。
請參考圖3,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於圖3中,該內反射燈具10'除包含第一實施例中的該發光單元12、該反射件14與該杯體16之外,更包含一散熱遮光件18、一絕緣散熱件20、一驅動電路22、一鏈接件24與一燈頭26。
該發光單元12、該反射件14與該杯體16的敘述與功能同前第一實施例所述。
該散熱遮光件18設置在該發光單元12之該燈底部122。該散熱遮光件18散發該發光單元12所產生之熱能,或該光線L入射在該反射曲面1442所產生之熱能。於本實施例中,該散熱遮光件18的尺寸可以遮蔽該發光單元12,讓一使用者朝-Y方向觀看時,無法直接地看到該發光單元12。再者,由於該散熱遮光件18具有大面積,可加速地散發該熱能。於另外一實施例中,該散熱遮光件18可不只侷限於單一個,換言之,該散熱遮光件18可為複數個,藉由例如堆疊該等散熱遮光件18以增加散熱的面積。再者,該散熱遮光件18可為任意形狀。
該絕緣散熱件20設置在該發光單元12與該反射件14之間,以阻隔該反射件14與該發光單元12之間的電性訊號,以及將該發光單元12所產生之熱能導引至該反射件14,或將該反射件14所產生之熱能導引至該發光單元12進行散熱。
該驅動電路22容置在該固定槽166。該驅動電路22產生一電力驅動該發光單元12。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該驅動電路22係設置於該固定槽166,於另一實施例中,該驅動電路22可設置於該內反射燈具10'之外部,或者藉由電線而設置在遠離該內反射燈具10'的地方。
該鏈接件24設置在該固定槽166之一側,以結合該杯體16,而該鏈接件24亦可將該驅動電路22固定在該固定槽166中。
該燈頭26藉由該鏈接件24結合該杯體16。該燈頭26供連接一燈座(圖未示)。
請參考圖4,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於圖4中,該內反射燈具10''包含第二實施例中的該發光單元12、該反射件14、該散熱遮光件18、該絕緣散熱件20、該驅動電路22、該鏈接件24與該燈頭26,而與第二實施例中不同的是該杯體16’。
該杯體16’的材質為塑膠半透明狀,且在該杯體16’的內壁與外壁濺鍍一金屬材質。該金屬材質能形成該第二反射層162。於本實施例中,該光線L自該第一反射層1444反射至該第二反射層162之後,除可從該杯體16’的前緣出射該光線L之外,該光線L部分的光能量亦可從該杯體16’的側緣出光,造成整個該內反射燈具10''的前緣或側緣皆發射出該光線L。
請參考圖5,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結合的剖面示意圖。於圖5中,該內反射燈具10'''除包含第二實施例中的該發光單元12、該反射件14、該杯體16、該散熱遮光件18、該絕緣散熱件20、該驅動電路22、該鏈接件24與該燈頭26之外,更包含一導熱絕緣膠28。
該導熱絕緣膠28可填充至該固定槽166。由於該驅動電路22設置於該固定槽166時,仍會存在一些空隙,故可藉由該導熱絕緣膠28填充該空隙,讓該內反射燈具10'''也可藉由該導熱絕緣膠28迅速地將該熱能傳導至該杯體16的外部。再者,由於該導熱絕緣膠28具有電性隔絕的特性,亦可隔絕因電性導致人體電擊的危險。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導熱絕緣膠28可進一步添加一高傳導絕緣材料(圖未示),例如氮化鋁。氮化鋁是一種陶瓷絕緣體,具有高的傳熱特性,該特性可加快熱傳導的速度。
請參考圖6,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於圖6中,該內反射燈具10''''係為AR111為例說明,該內反射燈具10''''包含一發光單元12、一反射件14、一杯體16、一散熱遮光件18與一絕緣散熱件20。該等元件的說明同前述實施例。
請參考圖7,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於7圖,該內反射燈具10'''''除包含第五實施例所提及的該發光單元12、該反射件14、該杯體16與該絕緣散熱件20之外,與第五實施例不同的是一散熱遮光件18'。該發光單元12、該反射件14、該杯體16與該絕緣散熱件20的說明同前述實施例。
該散熱遮光件18'包含一本體182、複數散熱片184與一散熱環186。該本體182設置在該發光單元12之上,供遮蔽該發光單元12以及散發該發光單元12產生的熱能。該等散熱片184自該本體182延伸至該散熱環186,可一併參考同圖中該散熱遮光件18'之正視圖。該散熱環186能結合該燈體16的上緣處。該等散熱片184可將該本體182所累積的熱能引導至該散熱環186,進一步讓該熱能能夠藉由該杯體16加速散熱。於本實施例中,該等散熱片186的數量係以3個為例說明,實際上該數量可依照該內反射燈具的設計,增加或刪減該等散熱片184的數量。
於另外一實施例中,該散熱環186可為該杯體16的一部分,亦即該等散熱片184可自該本體182延伸至該杯體16。
於另外一實施例中,該散熱遮光件18'也可與該燈杯16以一體成型的方式製成。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該等散熱片184的形狀可為薄片狀或薄柱狀,故對於一出光光形的影響不大。
於另一實施例中,一併參考圖8,該散熱遮光件18'更包含一弧形散熱片188。該弧形散熱片188設置在該等散熱片184之間,以增強散熱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於圖8中僅以三個該弧形散熱片188為例說明,實際上該弧形散熱片188的數目可為單一個或是複數個。再者,該弧形散熱片188可以組成單一個或複數個環。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0'、10''、10'''、10''''、10'''''‧‧‧內反射燈具
12‧‧‧發光單元
122‧‧‧燈底部
124‧‧‧發光部
1242‧‧‧發光元件
14‧‧‧反射件
142‧‧‧固定部
144‧‧‧反射部
1442‧‧‧反射曲面
1444‧‧‧第一反射層
1446‧‧‧第二容置空間
1448‧‧‧容置槽
16、16’‧‧‧杯體
162‧‧‧第二反射層
164‧‧‧第一容置空間
166‧‧‧固定槽
168‧‧‧卡扣結構
18、18’‧‧‧散熱遮光件
182‧‧‧本體
184‧‧‧散熱片
186‧‧‧散熱環
188‧‧‧弧形散熱片
20‧‧‧絕緣散熱件
22‧‧‧驅動電路
24‧‧‧鏈接件
26‧‧‧光線
L‧‧‧內反射燈具
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 圖2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發光單元的正視圖。 圖3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 圖5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結合的剖面示意圖。 圖6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內反射燈具的剖面示意圖。 圖8係說明本創作圖7中另一實施例之散熱遮光件的正視圖。
10‧‧‧內反射燈具
12‧‧‧發光單元
122‧‧‧燈底部
124‧‧‧發光部
1242‧‧‧發光元件
14‧‧‧反射件
142‧‧‧固定部
144‧‧‧反射部
1442‧‧‧反射曲面
1444‧‧‧第一反射層
1446‧‧‧第二容置空間
1448‧‧‧容置槽
16‧‧‧杯體
162‧‧‧第二反射層
164‧‧‧第一容置空間
166‧‧‧固定槽
168‧‧‧卡扣結構
L‧‧‧光線

Claims (17)

  1. 一種內反射燈具,包含: 一發光單元,係具有一燈底部與一發光部,該發光單元出射一光線; 一反射件,係結合該發光部,該反射件具有一固定部與一反射部,該反射部形成在該固定部之一側以及該反射部形成一反射曲面,其中該反射曲面的表面形成一第一反射層; 一杯體,係容置該發光單元與該反射件,該杯體具有一第二反射層、一第一容置空間與一固定槽,該第二反射層形成在該杯體的內壁,該固定槽供固定該固定部,讓該反射部顯露在該第一容置空間; 其中該光線經由該第一反射層被反射至該第二反射層,進而從該杯體出射該光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發光單元更包含複數發光元件或一圈環形COB。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反射部係由導熱材料所組成,該反射部供散發該發光單元所產生之熱能,或該光線入射在該反射曲面所產生之熱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反射部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以供該第二容置空間供設置一驅動電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反射部為任意形狀,讓該反射件之反射曲面對應於該第二反射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反射部為錐狀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反射部更包含一容置槽,以阻隔該反射部與該發光單元電性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更包含至少一散熱遮光件,該散熱遮光件設置在該發光單元之該燈底部,該散熱遮光件供散發該發光單元所產生之熱能,或該光線入射在該反射曲面所產生之熱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8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更包含一絕緣散熱件,該絕緣散熱件設置在該反射件與該發光單元之間,以阻隔該反射件與該發光單元之間的電性連接,而該發光單元所產生之熱能導引至該反射件進行散熱,或將該反射件所產生之熱能導引至該發光單元進行散熱。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更包含一驅動電路,該驅動電路容置在該固定槽,該驅動電路供產生一電力驅動該發光單元。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0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更包含一導熱絕緣膠,該導熱絕緣膠填充該固定槽,以填滿該固定槽。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更包含一鏈接件,該鏈接件設置在該固定槽之一側,以結合該杯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更包含一燈頭,該燈頭藉由該鏈接件結合該杯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杯體更包含一輻射漆,該輻射漆形成在該杯體的外壁與內壁之至少其中一者。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散熱遮光件更包含一本體、複數散熱片與一散熱環,該本體設置在該發光單元之上方,供遮蔽該發光單元以及散發該發光單元產生的熱能,該等散熱片自該本體延伸至該散熱環。
  16. 如申請範圍第8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其中該散熱遮光件更包含一本體與複數散熱片,該本體設置在該發光單元之上方,供遮蔽該發光單元以及散發該發光單元產生的熱能,該等散熱片自該本體延伸至該杯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所述之內反射燈具,更包含一弧形散熱片,該弧形散熱片設置在該等散熱片之間。
TW103215636U 2014-09-02 2014-09-02 內反射燈具 TWM494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5636U TWM494260U (zh) 2014-09-02 2014-09-02 內反射燈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5636U TWM494260U (zh) 2014-09-02 2014-09-02 內反射燈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4260U true TWM494260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78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5636U TWM494260U (zh) 2014-09-02 2014-09-02 內反射燈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4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5189B (zh) 內反射燈具
US9080761B2 (en) LED illumination lamp with heat dissipation unit
US20130094177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mponent with improved thermal conductive characteristics for remote wavelength conversion
US11466847B2 (en) Led filament arrangement with heat sink structure
US9651240B2 (en) LED lamp
JP2014146509A (ja) Ledランプ
JP6750209B2 (ja) ランプ
TWM457847U (zh) 具廣角度出光燈具
US9255673B2 (en) LED bulb having an adjustable light-distribution profile
TW201307731A (zh) 發光二極體燈泡
TWM494260U (zh) 內反射燈具
KR101742677B1 (ko) 조명 장치
KR101742676B1 (ko) 조명 장치
JP6772453B2 (ja) ランプ
JP6137231B2 (ja) ランプ
KR101827708B1 (ko) 조명 장치
KR101761382B1 (ko) 조명 장치
TWI593914B (zh) 發光二極體燈具
JP6187527B2 (ja) ランプ
KR101772632B1 (ko) 조명 장치
KR101786062B1 (ko) 조명 장치
KR200473142Y1 (ko) 엘이디 전구
TWM510422U (zh) 發光二極體燈具
JPWO2018061187A1 (ja) 半導体ランプ
TWM480627U (zh) 崁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