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6787U - 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 Google Patents

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6787U
TWM486787U TW103209962U TW103209962U TWM486787U TW M486787 U TWM486787 U TW M486787U TW 103209962 U TW103209962 U TW 103209962U TW 103209962 U TW103209962 U TW 103209962U TW M486787 U TWM486787 U TW M48678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ood
digital micromirror
frame
digi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9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eng-She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103209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6787U/zh
Publication of TWM486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6787U/zh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0001】
本案係關於一種數位微鏡裝置,尤指一種具有可作為散熱用之遮光散熱組件之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0002】
投影裝置目前已成為商務中心、家庭及展場等場所普遍使用的影像顯示設備,目前常用的投影裝置可分為液晶(LCD)及數位光源處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投影系統兩種,其中,數位光源投影系統(DLP)具有高對比、高反應速度及高可靠度,因此已成為當代影像顯示設備之主流產品。一般而言,數位光源投影系統(DLP)之核心組件包括一個由數個視訊信號處理器所組成的主電路板以及一個數位微鏡裝置(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模組,其中數位微鏡裝置(DMD)上之數位微鏡單元組即為數位光源投影系統(DLP)之最主要顯示單元。
【0003】
然而,當數位光源投影系統(DLP)進行投影運作時,由於光聚集於數位微鏡裝置(DMD)上,進而導致其產生大量的熱,故如何對數位微鏡裝置(DMD)進行有效的散熱措施,以維持數位微鏡裝置(DMD)良好的穩定性,即為現今所面對的重要課題。習知運用於數位微鏡裝置(DMD)上的散熱模組係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如第1A圖所示,數位微鏡裝置1具有數位微鏡晶片10,且數位微鏡晶片10具有一受光表面100及一背光表面101,該受光表面100係可接收及反射光束L,且於光束L照射後,該數位微鏡晶片10之受光表面100即會產生高熱,此時熱會如圖中箭號A所示之熱傳導路徑而傳遞至其背光表面101,再透過與背光表面101之散熱裝置12,例如:散熱器、散熱鰭片、水冷散熱裝置…等,進行散熱,如此以降低數位微鏡晶片10之溫度。
【0004】
前述第1A圖所示之散熱方式雖可有效降低數位微鏡晶片10之背光表面101之溫度,然而於現有之耐溫規格中,數位微鏡晶片10之受光表面100及背光表面101之溫度差應控制於一特定數值內,例如:10度C以內,故在光束L之持續照射下,如何使受光表面100與背光表面101之間的溫度差符合安規標準則亦為另一重要之課題。故為解決此溫度差之問題, 於另一習知技術中,即如第1B圖所示,為了使數位微鏡裝置2之數位微鏡晶片20的受光表面200之溫度亦可有效降低,其可能另外採用一主動散熱裝置21,例如:風扇、鼓風機等,並可透過流道22之連結,以使主動散熱裝置21產生的冷氣流可如箭號B所示之熱傳導路徑之熱傳導路徑之方向,經過流道22而對數位微鏡晶片20之受光表面200吹拂,進而可降低受光表面200之溫度,以使其受光表面200與背光表面(未圖示)之間的溫度差符合 耐溫 規定。惟,此方式由於需額外加設主動散熱裝置21及流道22等結構,故會使得數位微鏡裝置2所佔用之體積空間增大,進而使得數位光源投影系統之整體體積更為龐大,而難以達到產品薄型化設計之目的。
【0005】
有鑑於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有效對數位微鏡晶片之受光表面進行散熱,以符合耐溫規定、提升數位光源投影系統之穩定性及信賴性,更可減小數位光源投影系統之整體體積之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實為相關技術領域者目前迫切需要解決之課題。
【0006】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藉由散熱媒介之設置,俾解決習知數位微鏡裝置之散熱模組需佔用較大之體積空間,故難以達到產品薄型化之缺失。
【0007】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數位微鏡裝置,包括:基座,具有框架及數位微鏡晶片,框架圍繞數位微鏡晶片而設置;以及遮光散熱組件,包括:遮光罩;以及散熱媒介,設置於基座之框架之表面上;其中,遮光罩對應覆蓋於基座上,並使散熱媒介與遮光罩緊密貼附,俾使數位微鏡晶片產生之熱可由框架上之散熱媒介傳導至遮光罩上,以進行被動散熱。
【0008】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又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遮光散熱組件,適用於數位微鏡裝置,數位微鏡裝置具有基座,該基座具有框架及數位微鏡晶片,且框架圍繞數位微鏡晶片而設置,遮光散熱組件包括:遮光罩;以及散熱媒介,設置於基座之框架之表面上;其中,遮光罩對應覆蓋於基座上,並使散熱媒介與遮光罩緊密貼附,俾使數位微鏡晶片產生之熱可由框架上之散熱媒介傳導至遮光罩上,以進行被動散熱。
1、2、3‧‧‧數位微鏡裝置
10、20、34‧‧‧數位微鏡晶片
100、200、340‧‧‧受光表面
101‧‧‧背光表面
12‧‧‧散熱裝置
21‧‧‧主動散熱裝置
22‧‧‧流道
30‧‧‧基座
31‧‧‧遮光散熱組件
32‧‧‧遮光罩
320‧‧‧外框
321‧‧‧透光部
33‧‧‧框架
330‧‧‧表面
35‧‧‧散熱媒介
L‧‧‧光束
A、B‧‧‧熱傳導路徑
第1A圖係為習知之數位微鏡裝置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第1B圖係為另一習知之數位微鏡裝置之正視結構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數位微鏡裝置之組裝結構示意圖。
第2B圖係為第2A圖所示之數位微鏡裝置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0009】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於限制本案。
【0010】
請同時參閱第2A圖及第2B圖,第2A圖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數位微鏡裝置之組裝結構示意圖,第2B圖係為第2A圖所示之數位微鏡裝置之分解結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數位微鏡裝置3係適用於一數位光源投影系統(未圖示)中,但不以此為限,且數位微鏡裝置3係由基座30及遮光散熱組件31所構成,其中基座30具有框架33及數位微鏡晶片34,且該框架33係圍繞於數位微鏡晶片34而設置;至於遮光散熱組件31主要具有遮光罩32以及散熱媒介35,且該散熱媒介35係對應設置於基座30之框架33之表面330上,以及,遮光罩32係對應覆蓋於基座30上,以遮蔽數位微鏡晶片34之外緣部分,以作為遮蔽濾光之用,同時,由於該散熱媒介34與遮光罩32之間的緊密貼附,進而可使數位微鏡晶片34產生之熱可由框架33上之散熱媒介35傳導至遮光罩32上,以進行被動散熱。
【0011】
如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遮光罩32為數位微鏡裝置3中既有之結構,且其具有外框320以及透光部321,於一些實施例中,外框320係可由熱傳導係數高之金屬材質所構成,但不以此為限;透光部321則設置於外框320內,其主要由一透光材質所構成,例如:玻璃,但不以此為限,用以供光束(未圖示)穿透,並照射至數位微鏡晶片34上。
【0012】
請續參閱第2B圖,如圖所示,散熱媒介35即設置於基座30之框架33之表面330上,於一些實施例中,散熱媒介35係可為但不限為一散熱墊,又於本實施例中,該散熱媒介35係對應設置於框架33之兩相對側邊上,但其材質、設置之數量及位置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該散熱媒介亦可為其它可供散熱之散熱膠…等,且其亦可設置於該框架33之完整四周緣,或是其中任一側邊…等,其主要功用即為當遮光罩32對應覆蓋於基座30上時,可使散熱媒介35緊密貼附於遮光罩32之外框320之下表面(未圖示)及基座30之框架33之表面330之間,即如第2A圖所示。並透過此散熱媒介35之緊密貼附,以使數位微鏡晶片34於接受光束照射後產生之熱可直接由框架33上的散熱媒介35而傳導至遮光罩32之金屬外框320上,以進行被動散熱,進而可有效降低數位微鏡晶片34之受光表面340之溫度。如此一來,藉由本案之散熱媒介35之設置,則可利用原數位微鏡裝置3中既有之遮光罩32之組件,以直接進行被動散熱,進而無須額外加裝體積龐大的散熱模組及相關流道,俾可增添數位微鏡裝置3之空間利用性,同時更可有效降低數位光源投影系統之整體體積,以達到使其產品薄型化之目標。
【0013】
綜上所述,本案之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主要由基座及遮光散熱組件所構成,藉由散熱媒介設置於遮光罩及基座之框架之間,以將數位微鏡晶片之受光表面產生之熱可由該基座之框架上的散熱媒介直接傳導至遮光罩之金屬外框上,俾可直接進行熱傳導之被動散熱,藉此則可無須額外加裝散熱模組,即可使整體數位光源投影系統之體積減少,不僅可達到產品薄型化設計之目標,同時更可達成有效散熱、維持產品之穩定度及信賴姓,更可降低產品之生產成本。
【0014】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3‧‧‧數位微鏡裝置
30‧‧‧基座
31‧‧‧遮光散熱組件
32‧‧‧遮光罩
320‧‧‧外框
321‧‧‧透光部
33‧‧‧框架
330‧‧‧表面
34‧‧‧數位微鏡晶片
340‧‧‧受光表面
35‧‧‧散熱媒介

Claims (8)

  1. 【第1項】
    一種數位微鏡裝置,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框架及一數位微鏡晶片,該框架圍繞該數位微鏡晶片而設置;以及
       一遮光散熱組件,包括:
         一遮光罩;以及
         一散熱媒介,設置於該基座之該框架之一表面上;
     其中,該遮光罩對應覆蓋於該基座上,並使該散熱媒介與該遮光罩緊密貼附,俾使該數位微鏡晶片產生之熱可由該框架上之該散熱媒介傳導至該遮光罩上,以進行被動散熱。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微鏡裝置,其中該散熱媒介為一散熱墊。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微鏡裝置,其中該遮光罩更具有一外框,且該散熱媒介係緊密貼附於該遮光罩之該外框。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數位微鏡裝置,其中該遮光罩之該外框係由金屬材質所構成。
  5. 【第5項】
    一種遮光散熱組件,適用於一數位微鏡裝置,該數位微鏡裝置具有一基座,該基座具有一框架及一數位微鏡晶片,且該框架圍繞該數位微鏡晶片而設置,該遮光散熱組件包括:
       一遮光罩;以及
       一散熱媒介,設置於該基座之該框架之一表面上;
     其中,該遮光罩對應覆蓋於該基座上,並使該散熱媒介與該遮光罩緊密貼附,俾使該數位微鏡晶片產生之熱可由該框架上之該散熱媒介傳導至該遮光罩上,以進行被動散熱。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遮光散熱組件,其中該散熱媒介為一散熱墊。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遮光散熱組件,其中該遮光罩更具有一外框,且該散熱媒介係緊密貼附於該遮光罩之該外框。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遮光散熱組件,其中該遮光罩之該外框係由金屬材質所構成。
TW103209962U 2014-06-06 2014-06-06 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TWM486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9962U TWM486787U (zh) 2014-06-06 2014-06-06 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9962U TWM486787U (zh) 2014-06-06 2014-06-06 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6787U true TWM486787U (zh) 2014-09-21

Family

ID=5194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9962U TWM486787U (zh) 2014-06-06 2014-06-06 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67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854B (zh) * 2018-07-20 2021-01-1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閥散熱裝置及投影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854B (zh) * 2018-07-20 2021-01-1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閥散熱裝置及投影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8412U (zh) 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
US9958760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with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US7149041B2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optical engine
WO2017080150A1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246631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projector device, and cooling method of panel
JPH03168793A (ja) 光源用反射部材
US9152025B2 (en) Projector with heat sinks and single fan module
US10365547B2 (en)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with a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W201621453A (zh) 色輪裝置
US9897795B2 (en) Color wheel device
WO2016155117A1 (zh) 一种投影仪及其散热装置
US20070146651A1 (en) Projector with rotatable lens module
WO2021157452A1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US6837608B2 (en) Heat-sinking apparatus for light pipe
TWM486787U (zh) 數位微鏡裝置及其遮光散熱組件
CN203882078U (zh) 一种dmd散热结构及投影机
TWI715854B (zh) 光閥散熱裝置及投影機
JP2017223844A (ja) 画像投射装置
JP2007086140A (ja)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EP2816405A2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with dust protection
JP7392479B2 (ja) 表示デバイス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5082582A (ja) 電子機器
JP4665081B2 (ja)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用サファイヤ基板
JP2002236278A (ja)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プロジェクタ装置及びパネル冷却方法
CN219778085U (zh) 高效散热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