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4498U - 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 - Google Patents

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4498U
TWM484498U TW102221546U TW102221546U TWM484498U TW M484498 U TWM484498 U TW M484498U TW 102221546 U TW102221546 U TW 102221546U TW 102221546 U TW102221546 U TW 102221546U TW M484498 U TWM484498 U TW M4844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hamber
rotor
disposed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1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da Zheng
Original Assignee
Kuani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i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ani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21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4498U/zh
Publication of TWM484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4498U/zh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Description

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
本新型涉及一種控制裝置,尤指一種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者。
現有氣動工具主要係透過氣體驅動方式,藉以對於螺栓或螺帽等元件進行鬆退或是鎖固動作,使用上相當方便且快速,因此在應用上相當廣泛,其中現有氣動工具主要係設有一殼體、一氣缸組及一進氣方向控制裝置,該殼體於後端設有一可拆卸的後蓋,該後蓋設有一正轉氣道及一逆轉氣道,該氣缸組係設於該殼體內而位於該後蓋的前方且設有一氣缸本體及一轉子,該氣缸本體於底部設有一與該殼體相通的導氣槽,且與該導氣槽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正轉通槽及一逆轉通槽,該氣缸本體另在頂部徑向貫穿設有至少一排氣孔,其中該正轉通槽與該後蓋的正轉氣道相通,而該逆轉通槽與該後蓋的逆轉氣道相通,該轉子係可轉動地設於該氣缸本體內,該進氣方向控制裝置係可轉動地與該殼體相結合,藉以控制氣體的流動方向,該進氣方向控制裝置設有一換向閥,該換向閥設有一正轉氣槽及一逆轉氣槽,其中該正轉氣槽與該後蓋的正轉氣道相通,該逆轉氣槽係與該逆轉氣道相通。
現有氣動工具於操作時係轉動該換向閥,使該殼體內的高壓氣體可經由該氣缸本體的導氣槽、該換向閥的正轉氣槽、該後蓋的正轉氣道以及該氣缸本體的正轉通槽,使高壓氣體 驅動該轉子相對該氣缸本體產生正轉(由後蓋朝殼體前方的順時針方向),即可對於螺栓或螺帽等元件進行緊固動作,或者轉動該換向閥,使該殼體內的高壓氣體可經由該氣缸本體的導氣槽、該換向閥的逆轉氣槽、該後蓋的逆轉氣道以及該氣缸本體的逆轉通槽,使高壓氣體驅動該轉子相對該氣缸本體產生逆轉(由後蓋朝殼體前方的逆時針方向),即可對於螺栓或螺帽等元件進行鬆退的動作。
然而,現有的氣動工具雖可藉由控制該換向閥的方式,提供現有氣動工具一鬆退或鎖固螺帽或螺栓的效果,但現有氣動工具於製造時,不僅需對於該氣缸本體加工該導氣槽及該至少一排氣孔,且該後蓋係需加工出一正轉氣道及一逆轉氣道,相對會增加製造所需之成本,再者,高壓氣體需先經由該氣缸本體及該後蓋而流動至該換向閥,再由該換向閥經該後蓋而流動至該氣缸本體,使高壓氣體在曲折的氣道、通槽及氣槽間產生壓力的損耗,使流動至該氣缸本體內的高壓氣體,無法提供該轉子足夠的扭力,相對降低現有氣動工具的輸出效率,讓使用者必須增加高壓氣體的壓力、更換一扭力較大的氣動工具進行使用、亦或者增加該氣缸本體的體積等,相對會增加使用上不便及成本,誠有加以改進之處。
為解決現有氣動工具在結構繁複及氣體流動路徑曲折的不足及限制,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簡化氣體流動路徑、提高轉動效率以及縮小整體體積的氣動工具者。
基於上述目的,本新型所運用的技術手段係在於提 供一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其係設有一殼體、一氣缸組及一切換裝置,其中:該殼體設有一槍身及一握柄,該槍身設有一氣缸室及一後蓋,該氣缸室於內表面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氣體通道,該後蓋與該槍身的後側相結合,該握柄成形於該槍身的底部且設有一容設槽、一進氣管及一排氣管,該容設槽設於該槍身的下方且於底部貫穿設有一通孔,並於前端間隔開設有兩排氣通槽,該進氣管成形於該容設槽的底部且與該容設槽的通孔相通,該排氣管與該進氣管相間隔排列且與兩排氣通槽相通;該氣缸組與該殼體相結合且設有一氣缸及一轉子,該氣缸設於該氣缸室內且於內表面徑向貫穿設有一正轉氣槽及一逆轉氣槽,該轉子可轉動地設於該氣缸內;以及該切換裝置係與殼體相結合且可配合轉子正轉及逆轉的作動,將氣體經由該氣缸室的兩氣體通道進行導入及導出。
進一步,該切換裝置設有一套設筒、一換向閥及一切換柄,該套設筒設於該容設槽內且設有一連通孔及兩導氣孔,該連通孔徑向貫穿該套設筒的底部且經該通孔而與該進氣管相通,兩導氣孔徑向貫穿該套設筒而位於該連通孔的兩側,該換向閥可轉動地設於該套設筒內且設有一切換桿、一前封板及一結合柱,該切換桿可轉動地設於該套設筒內且於頂部軸向凹設有一可與兩導氣孔相通的連通槽,該前封板設於該切換桿的前端且斜向貫穿設有一可與兩排氣通槽及該連通槽相通的洩氣孔,該結合柱與該切換桿的後端相結合,該切換柄與該換向閥的結合柱相結合而可扳動地設於該後蓋的外側。
再進一步,該後蓋的底端係朝下延伸出該槍身且橫 向貫穿設有一結合穿孔,該結合柱經該結合穿孔而穿出該後蓋而與該切換柄相結合。
較佳地,該殼體於該氣缸室的前端設有一容室,該轉子的前端係經該氣缸室而伸設至該容室內,該氣缸組設有一與該轉子前端相連接且可轉動地設於該容室,該作動軸的前端係伸出該槍身。
藉由上述之技術手段,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係至少具有以下的優點及功效:
一、簡化氣體流動路徑: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在製造時,可透過該氣缸的正轉氣槽及逆轉氣槽交替作為排氣使用的流道,因此,不需再於該氣缸上另外加工排氣孔,可相對會降低製造所需之成本,再者,高壓氣體由該進氣管進入後,僅需透過該套設筒及該氣缸室後及可進入該氣缸中對於轉子進行驅動,相對簡化氣體的流動路徑。
二、提高轉動效率: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透過前述簡化的氣體流動路徑,使高壓氣體不需在曲折的氣道、通槽或氣槽間進行流動而產生壓力損耗的情形,進而讓高壓氣體可順暢地流動至該氣缸內,進一步提供該轉子足夠的扭力,大幅改善氣動工具的輸出效率。
三、縮小整體體積: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由於可透過簡化的氣體流動路徑,改改善氣動工具的輸出效率,因此,使用者不需再增加高壓氣體的壓力或者更換一扭力較大的氣動工具進行使用,使用上相對方便且節省成本,再者,由於氣動工具的輸出效率提高,所以,不需再使用體積大的氣缸室、氣缸以及長度較長的轉子,可大幅縮小氣動工具的整體體積。
10‧‧‧殼體
11‧‧‧槍身
12‧‧‧握把
13‧‧‧容室
14‧‧‧氣缸室
141‧‧‧氣體通道
15‧‧‧後蓋
151‧‧‧結合穿孔
16‧‧‧容設槽
161‧‧‧通孔
162‧‧‧排氣通槽
17‧‧‧進氣管
18‧‧‧排氣管
20‧‧‧氣缸組
21‧‧‧氣缸
211‧‧‧正轉氣槽
212‧‧‧逆轉氣槽
22‧‧‧轉子
23‧‧‧作動軸
30‧‧‧切換裝置
31‧‧‧套設筒
311‧‧‧連通孔
312‧‧‧導氣孔
32‧‧‧換向閥
33‧‧‧切換柄
34‧‧‧切換桿
341‧‧‧連通槽
35‧‧‧前封板
351‧‧‧洩氣孔
36‧‧‧結合柱
40‧‧‧按鈕
圖1是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之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之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沿4-4剖面線之側視示意圖。(鎖固操作)
圖4是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沿3-3剖面線之後視示意圖。
圖5是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之後視示意圖。
圖6是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沿6-6剖面線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7是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沿7-7剖面線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8是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之剖面後視示意圖。(鬆退操作)
為能詳細瞭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現,玆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后:請參照如圖1至4所示,本新型所提供的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係設有一殼體10、一氣缸組20及一切換裝置30,其中:該殼體10設有一水平方向的槍身11及一垂直方向的握柄12,該槍身11由前至後依序設有一容室13、一氣缸室14及一後蓋15,其中該氣缸室14係如圖5至7於內表面的兩側係分 別設有一弧形的氣體通道141,該後蓋15係可拆卸地與該槍身11的後側相結合,藉以封閉該氣缸室14,進一步,該後蓋15的底端係朝下延伸出該槍身11且橫向貫穿設有一結合穿孔151,而該握柄12係成形於該槍身11的底部且設有一容設槽16、一進氣管17及一排氣管18,其中該容設槽16係水平設置於該槍身11的下方,該容設槽16的底部係徑向貫穿設有一通孔161,且於前端間隔開設有兩排氣通槽162,該進氣管17係縱向成形於該容設槽16的底部且與該容設槽16的通孔161相通,該排氣管18係與該進氣管17相間隔排列且與兩排氣通槽162相通;該氣缸組20係與該殼體10相結合且設有一氣缸21、一轉子22及一作動軸23,其中該氣缸21係設於該槍身11的氣缸室14內且於內表面徑向貫穿設有一正轉氣槽211及一逆轉氣槽212,該轉子22係可轉動地設於該氣缸21內且前端係經該氣缸室14而伸設至該槍身11的容室13內(關於該轉子22的其他相關結構屬一習知技術,故不闡述),該作動軸23係與該轉子22的前端相連接(關於連接的結構關係屬於一習知技術,故不闡述)且可轉動地設於該槍身11的容室13內,該作動軸23的前端係伸出該槍身11;以及該切換裝置30係與殼體10相結合且可配合轉子22正轉及逆轉的作動,將氣體經由該氣缸室14的兩氣體通道141進行導入及導出,該切換裝置30設有一套設筒31、一換向閥32及一切換柄33,該套設筒31係設於該殼體10的容設槽16內且設有一連通孔311及兩導氣孔312,其中該連通孔311係徑向貫穿該套設筒31的底部且經該容設槽16的通孔161而與該進氣管17相通,而兩導氣孔312係徑向貫穿該套設筒31而位於該連通孔311 的兩側,該換向閥32係可轉動地設於該套設筒31內且設有一切換桿34、一前封板35及一結合柱36,該切換桿34係可轉動地設於該套設筒31內且於頂部係軸向凹設有一可與兩導氣孔312相通的連通槽341,該前封板35係設於該切換桿34的前端且斜向貫穿設有一可與兩排氣通槽162及該連通槽341相通的洩氣孔351,該結合柱36係與該切換桿34的後端相結合且經該結合穿孔151而穿出該後蓋15,該切換柄33係與該換向閥32的結合柱36相結合而可扳動地設於該後蓋15的外側。
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進行鎖固操作時,請配合參看如圖3及4所示,當使用者使用按壓按鈕40時,高壓氣體係經由該進氣管17、該通孔161及該連通孔311而進入該套設筒31內,其中該切換柄33的頂端係如圖1所示傾斜朝向該後蓋15的右前側(以圖3方向為準),使與該切換柄33相結合的換向閥32相對該套設筒31傾斜,此時,如圖3所示,該切換桿34的右側會封閉該套設筒31位於右側的導氣孔312,並開啟該套設筒31位於左側的導氣孔312,使高壓氣體如圖7所示由該氣缸室14左側的氣體通道141(進氣使用)及該氣缸31的正轉氣槽211而進入該氣缸21中,使該轉子22可如圖3所示相對該氣缸21產生一順時針的旋轉,進而讓與該轉子22相連接的作動軸23可對於螺帽或螺栓進行鎖固;其中當高壓氣體進入該氣缸21內驅動該轉子22進行順時針轉動後,多餘的高壓氣體會如圖3及6所示,經由該氣缸31的逆轉氣槽212、該氣缸室14右側的氣體通道141(洩氣使用)及該容設槽16位於右側的排氣通槽162而進入該排氣管18內,將多餘的氣體排出。
再者,當使用者藉由本新型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進行鬆退操作時,請配合參看如圖1所示,使用者可扳動該切換柄33使其相對後蓋15轉動,使該換向閥32的切換桿34的右側如圖8所示封閉該套設筒31位於左側的導氣孔312,並開啟該套設筒31位於右側的導氣孔312,使高壓氣體由該氣缸室14右側的氣體通道141(進氣使用)及該氣缸31的正轉氣槽211而進入該氣缸21中,使該轉子22可如圖8所示相對該氣缸21產生一逆時針的旋轉,進而讓與該轉子22相連接的作動軸23可對於螺帽或螺栓進行鬆退,其中當高壓氣體進入氣缸21內驅動該轉子22進行逆時針轉動後,多餘的高壓氣體會經由該氣缸31的正轉氣槽211、該氣缸室14左側的氣體通道141(洩氣使用)及該容設槽16位於左側的排氣通槽162而進入該排氣管18內,將多餘的氣體排出。
藉由上述的技術手段,本新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在製造時,可透過該氣缸21的正轉氣槽211及逆轉氣槽212交替作為排氣使用的流道,因此,不需再於該氣缸21上另外加工排氣孔,可相對會降低製造所需之成本,再者,高壓氣體由該進氣管進入後,僅需透過該套設筒31及該氣缸室14後及可進入該氣缸21中對於轉子22進行驅動,使高壓氣體不需在曲折的氣道、通槽或氣槽間進行流動而產生壓力損耗的情形,進而讓高壓氣體可順暢地流動至該氣缸21內,進一步提供該轉子22足夠的扭力,大幅改善氣動工具的輸出效率,因此,使用者不需再增加高壓氣體的壓力或者更換一扭力較大的氣動工具進行使用,使用上相對方便且節省成本,再者,由於氣動工具的輸出效率提高,所以,不需再使用體積大的氣缸室14、氣缸21以及長度較長的轉子22, 可大幅縮小氣動工具的整體體積,藉以提供一可簡化氣體流動路徑、提高轉動效率以及縮小整體體積的氣動工具者。
以上所述,僅是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新型所提技術方案的範圍內,利用本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並且未脫離本新型的技術方案內容,均仍屬於本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殼體
11‧‧‧槍身
12‧‧‧握柄
15‧‧‧後蓋
33‧‧‧切換柄

Claims (5)

  1. 一種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其係設有一殼體、一氣缸組及一切換裝置,其中:該殼體設有一槍身及一握柄,該槍身設有一氣缸室及一後蓋,該氣缸室於內表面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氣體通道,該後蓋與該槍身的後側相結合,該握柄成形於該槍身的底部且設有一容設槽、一進氣管及一排氣管,該容設槽設於該槍身的下方且於底部貫穿設有一通孔,並於前端間隔開設有兩排氣通槽,該進氣管成形於該容設槽的底部且與該容設槽的通孔相通,該排氣管與該進氣管相間隔排列且與兩排氣通槽相通;該氣缸組與該殼體相結合且設有一氣缸及一轉子,該氣缸設於該氣缸室內且於內表面徑向貫穿設有一正轉氣槽及一逆轉氣槽,該轉子可轉動地設於該氣缸內;以及該切換裝置係與殼體相結合且可配合轉子正轉及逆轉的作動,將氣體經由該氣缸室的兩氣體通道進行導入及導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其中該切換裝置設有一套設筒、一換向閥及一切換柄,該套設筒設於該容設槽內且設有一連通孔及兩導氣孔,該連通孔徑向貫穿該套設筒的底部且經該通孔而與該進氣管相通,兩導氣孔徑向貫穿該套設筒而位於該連通孔的兩側,該換向閥可轉動地設於該套設筒內且設有一切換桿、一前封板及一結合柱,該切換桿可轉動地設於該套設筒內且於頂部軸向凹設有一可與兩導氣孔相通的連通槽,該前封板設於 該切換桿的前端且斜向貫穿設有一可與兩排氣通槽及該連通槽相通的洩氣孔,該結合柱與該切換桿的後端相結合,該切換柄與該換向閥的結合柱相結合而可扳動地設於該後蓋的外側。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其中該後蓋的底端係朝下延伸出該槍身且橫向貫穿設有一結合穿孔,該結合柱經該結合穿孔而穿出該後蓋而與該切換柄相結合。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其中該殼體於該氣缸室的前端設有一容室,該轉子的前端係經該氣缸室而伸設至該容室內,該氣缸組設有一與該轉子前端相連接且可轉動地設於該容室的作動軸,該作動軸的前端係伸出該槍身。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其中該殼體於該氣缸室的前端設有一容室,該轉子的前端係經該氣缸室而伸設至該容室內,該氣缸組設有一與該轉子前端相連接且可轉動地設於該容室的作動軸,該作動軸的前端係伸出該槍身。
TW102221546U 2013-11-19 2013-11-19 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 TWM484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1546U TWM484498U (zh) 2013-11-19 2013-11-19 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1546U TWM484498U (zh) 2013-11-19 2013-11-19 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4498U true TWM484498U (zh) 2014-08-21

Family

ID=51794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1546U TWM484498U (zh) 2013-11-19 2013-11-19 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44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9350B (zh) * 2022-09-19 2023-04-11 力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動工具的換向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9350B (zh) * 2022-09-19 2023-04-11 力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動工具的換向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6284B (zh) Pneumatic rotary tool intake control valve group
TW201345633A (zh) 可正、逆轉的氣動工具
TW201404550A (zh) 可切換動能的氣動工具
TWM507824U (zh) 具蝴蝶式轉向切換機構之氣動扳手
WO2023273226A1 (zh) 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
TWI387514B (zh) High pressure nail gun that eliminates exhaust noise
TWI411501B (zh) Pneumatic tool drive direction and flow control device
TWI396607B (zh) Pneumatic tool intake direction switching device
CN103158100B (zh) 一种气动拧螺丝工具
TWI325808B (zh)
TWM484498U (zh) 可提高轉動效率的氣動工具
TWI566898B (z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neumatic tools
CN105179239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机构
TWI259865B (en) Structure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pneumatic motor
CN203210287U (zh) 一种气动拧螺丝工具
CN201217490Y (zh) 一种收集排气管内高压气体并用于变挡操作的装置
CN206830550U (zh) 可反向输出的开式泵
TWM569274U (zh) Pneumatic tool
CN201208743Y (zh) 一种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
CN103511282B (zh) 带转子冷却结构的罗茨泵
CN113834215A (zh) 一种热泵
TW201440965A (zh) 藉由壓柄切換正逆轉之氣動工具
CN206190628U (zh) 机器人微型舵机电机的单体双向阀门及气缸的换气装置
CN207212601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柱塞泵
TWI345514B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