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3492U - 衝擊指示器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衝擊指示器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3492U
TWM483492U TW103200311U TW103200311U TWM483492U TW M483492 U TWM483492 U TW M483492U TW 103200311 U TW103200311 U TW 103200311U TW 103200311 U TW103200311 U TW 103200311U TW M483492 U TWM483492 U TW M4834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impact indicator
impact
indicator
produc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0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Ya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Wan Yo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 Yo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 Yo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00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3492U/zh
Publication of TWM483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3492U/zh
Priority to CN201420856415.4U priority patent/CN204347882U/zh

Links

Description

衝擊指示器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貼附在欲運送之貨物上以用於指示貨物是否遭受衝擊或震動的衝擊指示器、以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習知的物流系統係用於控管貨物的配送進度,讓出貨端或客戶端能夠即時掌握貨物到達哪個物流站以及確認該物流站的負責人所登錄的商品數量、批號等訊息是否正確。習知技術中,貨物的包裝表面係印刷有條碼,每一物流站的負責人係掃描每一貨物包裝上的條碼並登錄至中央伺服器。
然而,例如晶圓、精密儀器或3C產品等貴重商品的運送過程中,可能因為衝擊、震動或掉落而受損,且貨物到達目的地後,每一貨物須經拆箱檢查,才會發現內部商品是否受損,導致耗費大量人力及時間;並且,當發現貨物內的商品已受損時,若運送過程中又經過多個物流站時,已難判斷貨物受損之時間點,而導致商業糾紛及保險公司確認責任歸屬的難度。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失,本創作係提供一種衝擊指示器,係用於貼附於貨物的包裝表面,其係可直接用目視觀察並判斷是否受衝擊、震動或掉落等對待。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衝擊指示器,用於貼附在被運送的貨物之表面,包含:一承載片體,具有二承載座;一透明管,係固定於該二承載座之間且具有一指示部,當受到超過一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指示部係呈現永久性的顏色改變;以及一標籤片體,係與該承載片體結合,該標籤片體具有一開口及相對之第一面與第二面,該開口之位置係對應於該指示部,以供透過該開口目視該指示部,且該第一面上係具有至少一辨識標籤,該至少一辨識標籤係包含該貨物的產品資訊以供一終端裝置辨識及讀取,該第二面上係具有一黏著層以用於貼附至該貨物表面。
上述之衝擊指示器,其中當受到超過該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指示部係呈現永久性的顏色改變並同時發出螢光。
上述之衝擊指示器,其中該透明管係區隔成該指示部及一貯存部,該指示部內具有一吸收件且該貯存部具有含有螢光物質之一顯色溶液,當受到超過該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顯色溶液由該貯存部流至該指示部並使該吸收件被染色及發出螢光。
上述之衝擊指示器,該至少一辨識標籤係為一維條碼、二維條碼或RFID標籤。
上述之衝擊指示器,該終端裝置係具有對應該至少一辨識標籤的條碼掃描器或RFID讀取器。
上述之衝擊指示器,該終端裝置係為具有照相鏡頭及解碼軟體的智慧型手機。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物流監控管理系統,用於在一貨物自一出貨端運送至一客戶端之過程中經過之複數個物流站時,記錄該貨物運送至每一物流站的配送時間及其產品資訊至遠端之一中央伺 服器中,包含:至少一衝擊指示器,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係貼附於該貨物之表面;複數個終端裝置,係設置於對應之該等物流站中,各該終端裝置係具有一照相鏡頭,該終端裝置用於辨識及讀取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的該至少一辨識標籤並儲存該貨物的產品資訊以及拍攝該貨物之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的照片;其中,各該終端裝置係透過網際網路與該中央伺服器連接以上傳資料,該中央伺服器用於儲存在每一物流站中以各該終端裝置上傳之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並記錄上傳時間。
上述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各該終端裝置係具有一第一上傳判斷模組,當各該終端裝置同時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時,該第一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允許上傳,當各該終端裝置只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與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的其中一者時,該第一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拒絕上傳。
上述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該中央伺服器係具有一第二上傳判斷模組,當各該終端裝置同時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時,該第二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上傳完成,當各該終端裝置只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與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的其中一者時,該第二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上傳失敗。
上述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其中該中央伺服器係具有一通知模組,該通知模組用於以電子郵件或簡訊發送一貨到通知至客戶端的一接收裝置。
據此,每一物流站的負責人(倉管或品管)必須同時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時,而可在將貨物之產品資訊登錄至 該中央伺服器的同時亦留存衝擊指示器之照片,以確立在該物流站當前的貨物狀態,因此,在運送的過程中,出貨端及客戶端係可即時地追蹤貨物之配送地點及確認貨品登錄的產品資訊及狀態。
並且,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中,在每一物流站的負責人(倉管或品管)以該終端裝置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並儲存於該中央伺服器中,若事後才發現貨物遭受衝擊或震動而受損時,能由該中央伺服器中儲存的照片與上傳時間來判斷貨物是在哪一物流站受損,而可釐清責任歸屬。
此外,本創作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之中央伺服器係可在每一物流站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的登陸程序後,以電子郵件或簡訊發出貨到通知給客戶端,讓客戶端可即時得知貨物到達了哪一物流站。
1‧‧‧衝擊指示器
2‧‧‧貨物
3‧‧‧終端裝置
4‧‧‧中央伺服器
5‧‧‧照像鏡頭
6‧‧‧接收裝置
10‧‧‧承載片體
11‧‧‧承載座
20‧‧‧透明管
21‧‧‧指示部
22‧‧‧貯存部
23‧‧‧吸收件
24‧‧‧顯色溶液
30‧‧‧標籤片體
31‧‧‧開口
32‧‧‧第一面
34‧‧‧辨識標籤
40‧‧‧離型紙
A‧‧‧出貨端
B‧‧‧物流站
C‧‧‧物流站
D‧‧‧客戶端
第1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衝擊指示器的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衝擊指示器中透明管的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的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第1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衝擊指示器的示意圖。本創作第一 實施例之衝擊指示器1係用於貼附在被運送的貨物2之包裝表面,主要包含一承載片體10、一透明管20及一標籤片體30,其中該承載片體10具有二承載座11;該透明管20係固定於該二承載座11之間且具有一指示部21,當受到超過一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指示部21係呈現永久性的顏色改變;該標籤片體30係與該承載片體10結合,該標籤片體30具有一開口31及相對之第一面32與第二面(圖未示),該開口31之位置係對應於該指示部21,以供透過該開口31目視該指示部,且該第一面32上係具有至少一辨識標籤34,該至少一辨識標籤34係包含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以供一終端裝置3(第3圖)辨識及讀取,該第二面上係具有一黏著層以用於貼附至該貨物2表面。
於本創作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該承載片體10係設置於該標籤片體30的第二面,該承載片體10之面積係小於該標籤片體30並較佳地設置在該標籤片體30中央處,該第二面的其他區域係塗布有該黏著層,且該透明管20以該二承載座11固定於該承載片體10的一面上,並該透明管20及該二承載座11係透過該標籤片體30中央的開口31而凸出於該第一面32。其中,該透明管20係為一圓管,其兩端係對應嵌設於該二承載座11的凹槽中該透明管20未被該二承載座11遮蔽的部分係為該指示部21,以供目視觀察。此外,該衝擊指示器1係具有一離型紙40,其係貼附於該標籤片體30的第二面上,以用於保護該黏著層。
如第2圖所示,該透明管20係區隔成該指示部21及一貯存部22,該貯存部22係可為設置在該透明管20中並鄰近端部的內管,或者,該指示部21與該貯存部22係於該透明管20內以隔板或隔膜區隔而成,並該指示部21係位於該透明管20的中央區段,當該透明管20的二端插設固定於該二承載座11中時,露出該指示部21以供目視觀察;該指示部21內具有一吸收件23且該貯存部22具有 一顯色溶液24,當受到超過該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顯色溶液24由該貯存部22流至該指示部21並使該吸收件23被染色,而產生永久性的顏色改變,例如,該顯色溶液24係為紅色染劑,該吸收件23係可為白色粉末並填充於該指示部21中,或者,該吸收件23係可為白色且具吸收性的紙材或布材,並可填充或環繞地設置於該透明管20內並緊靠於該指示部21的內壁,故當受到超過該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顯色溶液24由該貯存部22流出並將該吸收件23由白色染成紅色,而可目視到該指示部21係呈現紅色,並且,該吸收件23被染色後係無法藉由人為操作或隨時間再變回原本的白色,故可藉由該衝擊指示器1的指示部21所呈現的顏色來判斷該貨物2是否受到衝擊或震動。
此外,該顯色溶液24係可含有螢光物質,例如摻有鎢酸鎂、鎢酸鈣、矽酸鋅等成分的螢光粉,當受到超過該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顯色溶液24由該貯存部22流至該指示部21,使該吸收件23被永久性的染色並同時發出螢光,而能在夜晚或環境光線不足時仍然能目視觀察該衝擊指示器1所發出的螢光,而無需額外的照明。
於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辨識標籤34係可包含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例如商品序號、國家代碼、廠商代碼、檢核碼、內裝商品數量等,該終端裝置3係對該批貨的所有貨物2每一者之辨識標籤34進行辨識及讀取,而可進行貨物2之盤點及記錄。
於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衝擊指示器1的標籤片體30中,該辨識標籤34係可為一維條碼、二維條碼或RFID標籤,且該終端裝置3(第3圖)係具有對應地該至少一辨識標籤34的條碼掃描器或RFID讀取器。舉例而言,一維條碼例如UPC碼、EAN碼或39碼等,對應之終端裝置3係可具有光筆、CCD、雷射等掃描器;二維條碼例如QR碼、Quick Mark碼、PDF417碼、彩色條碼(High Capacity Color Bar Code)等,對應之終端裝置3係可採用二維條碼掃描器或具有照相鏡頭及解碼軟體的智慧型手機。本實施例係以該辨識標籤34係具有QR碼作為示例說明,該終端裝置3係可為智慧型手機。
據此,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衝擊指示器1係貼附於欲運送的貨物2的包裝表面,係可直接目視該衝擊指示器1來得知在從出貨端A運送至客戶端D之過程中該貨物2是否受到超過該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而無需拆箱檢查,同時藉由掃描該至少一辨識標籤34來獲取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而能減少大量貨物之運送過程中的倉管及品管之作業時間,並能應用於具有中央伺服器4的物流系統進行登錄程序,而可達成讓出貨端A及客戶端D能即時掌握貨物2的配送狀態及貨況。
請參照第3圖,其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的示意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100,用於在一貨物2自一出貨端A運送過程中經過複數個物流站(物流站B、C)時,記錄該貨物2運送至每一物流站B、C的配送時間及其產品資訊至遠端之一中央伺服器4中,該物流監控管理系統100係包含上述第一實施例之衝擊指示器1及複數個終端裝置3,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1係貼附於該貨物2之表面;該等終端裝置3係設置於對應之該等物流站B、C中,各該終端裝置3具有一照相鏡頭5,各該終端裝置3用於辨識及讀取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1的該至少一辨識標籤34並儲存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以及拍攝該貨物2之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1的照片;其中,各該終端裝置3係透過網際網路與該中央伺服器4連接以上傳資料,該中央伺服器4用於儲存在每一物流站B、C中以各該終端裝置3上傳之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1之照片的至少其中一者,並記錄上傳時間。
配合第1圖所示,出貨端A的負責人係將該衝擊指示器1的離型紙40撕除並藉由該標籤片體30第二面的黏著層貼附於該貨物2的包裝表面,於本實施例中係分別在該貨物2包裝相對二面的右上角分別貼附一個衝擊指示器1,然係不限於此,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1的數量及貼附位置係可依該貨物2的尺寸大小決定。
於本實施例中,儲存於該中央伺服器4中的產品資訊、照片及對應之上傳時間等登錄資料係可匯出成歷史紀錄以供表格化及數據化,有利於出貨端A、客戶端D或物流站B、C之業者管理流程及數據分析。
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中,較佳的是,每一物流站B、C的負責人(倉管或品管)必須同時(即在單一次登錄程序中)上傳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1之照片至該中央伺服器4,始完成登錄程序。如此,該中央伺服器4儲存的登錄資訊中係包含該物流站當前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1之照片及上傳時間,而能同時確認貨物2的配送狀態及貨況。
具體而言,各該終端裝置3係可具有一第一上傳判斷模組,當各該終端裝置3同時上傳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1之照片時,該第一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允許上傳,並由各該終端裝置3顯示登錄程序完成,而當各該終端裝置3只上傳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與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1之照片的其中一者時,該第一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拒絕上傳,並由各該終端裝置3顯示登陸程序未完成。或者是,該中央伺服器4係具有一第二上傳判斷模組,當各該終端裝置3同時上傳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時,該第二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上傳完成,並由各該終端裝置3顯示登錄程序完成,當各該終端裝置3只上傳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與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1之照片的其中一者時,該第二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上傳失敗,並由各該終 端裝置3顯示登陸程序未完成。
較佳地是,於本實施例中,該中央伺服器4係可具有一通知模組,該通知模組用於以電子郵件或簡訊發送一貨到通知至客戶端D的一接收裝置6。本實施例中,該中央伺服器4係以電子郵件或簡訊發送一貨到通知至客戶端D的接收裝置6,圖式中係以平板電腦作為該接收裝置6之示例,然其係不限於此,該接收裝置6係可為手機、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
因此,如第3圖所示,在該貨物2在運送過程中,每一物流站B、C在該登錄步驟後(即將貨物2的產品資訊與衝擊指示器1的照片上傳至該中央伺服器4後),該中央伺服器4會送出電子郵件或簡訊給客戶端D之接收裝置6,以告知客戶端D該貨物2已到達哪一物流站並且該物流站已完成貨況確認、盤點及登錄程序。另外,該貨到通知也可進一步包含該物流站所登錄之貨物2的產品資訊與衝擊指示器1的照片,讓客戶端D不僅可得知貨物2運送到哪一物流站之外,還可即時確認當前之貨況。
據此,每一物流站B、C的負責人(倉管或品管)必須在同時(即單一次登錄程序中)上傳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以確立在各該物流站B、C的貨物2當前之貨況,因此,在運送的過程中,出貨端A及客戶端D係可即時地追蹤貨物2之配送地點及確認貨品2登錄的產品資訊及貨況。
並且,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100中,在每一物流站的負責人(倉管或品管)以該終端裝置3上傳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2表面的衝擊指示器1之照片,並儲存於該中央伺服器4中,若事後才發現貨物2遭受衝擊或震動而受損時,能由該中央伺服器4中每一物流站所登錄的產品訊息、照片 與上傳時間來判斷貨物2是在哪一物流站受損,而可釐清責任歸屬。
此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100之中央伺服器4係可在每一物流站B、C上傳該貨物2的產品資訊及該貨2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1之照片的登陸程序後,以電子郵件或簡訊發出貨到通知給客戶端D,讓客戶端D可即時得知貨物2到達了哪一物流站。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衝擊指示器
10‧‧‧承載片體
11‧‧‧承載座
20‧‧‧透明管
21‧‧‧指示部
30‧‧‧標籤片體
31‧‧‧開口
32‧‧‧第一面
34‧‧‧辨識標籤
40‧‧‧離型紙

Claims (10)

  1. 一種衝擊指示器,用於貼附在被運送的貨物之表面,包含:一承載片體,具有二承載座;一透明管,係固定於該二承載座之間且具有一指示部,當受到超過一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指示部係呈現永久性的顏色改變;以及一標籤片體,係與該承載片體結合,該標籤片體具有一開口及相對之第一面與第二面,該開口之位置係對應於該指示部,以供透過該開口目視該指示部,且該第一面上係具有至少一辨識標籤,該至少一辨識標籤係包含該貨物的產品資訊以供一終端裝置辨識及讀取,該第二面上係具有一黏著層以用於貼附至該貨物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衝擊指示器,其中當受到超過該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指示部係呈現永久性的顏色改變並同時發出螢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衝擊指示器,其中該透明管係區隔成該指示部及一貯存部,該指示部內具有一吸收件且該貯存部具有含有螢光物質之一顯色溶液,當受到超過該預定加速度的衝擊或震動時,該顯色溶液由該貯存部流至該指示部並使該吸收件被染色及發出螢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衝擊指示器,其中該至少一辨識標籤係為一維條碼、二維條碼或RFID標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衝擊指示器,其中該終端裝置係具有對應該至少一辨識標籤的條碼掃描器或RFID讀取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衝擊指示器,其中該終端裝置係為具有照相鏡頭及解碼軟體的智慧型手機。
  7. 一種物流監控管理系統,用於在一貨物自一出貨端運送至一客戶端之過程中經過之複數個物流站時,記錄該貨物運送至每一物流站的配送時間及其產品資訊至遠端之一中央伺服器中,包含:至少一如請求項第1至6項任一項中所述之衝擊指示器,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係貼附於該貨物之表面;以及複數個終端裝置,係設置於對應之該等物流站中,各該終端裝置係具有一照相鏡頭,且各該終端裝置用於辨識及讀取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的該至少一辨識標籤並儲存該貨物的產品資訊以及拍攝該貨物之該至少一衝擊指示器的照片;其中,各該終端裝置係透過網際網路與該中央伺服器連接以上傳資料,該中央伺服器用於儲存在每一物流站中以各該終端裝置上傳之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的至少其中一者,並記錄上傳時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其中各該終端裝置係具有一第一上傳判斷模組,當各該終端裝置同時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時,該第一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允許上傳,當各該終端裝置只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與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的其中一者時,該第一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拒絕上傳。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其中該中央伺服器係具有一第二上傳判斷模組,當各該終端裝置同時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及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時,該第二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上傳完成,當各該終端裝置只上傳該貨物的產品資訊與該貨物表面的衝擊指示器之照片的其中一者時,該第二上傳判斷模組判斷為上傳失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其中該中央伺服器係具有一通知模組,該通知模組用於以電子郵件或簡訊發送一貨到通知至客戶端的一接收裝置。
TW103200311U 2014-01-07 2014-01-07 衝擊指示器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TWM483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0311U TWM483492U (zh) 2014-01-07 2014-01-07 衝擊指示器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CN201420856415.4U CN204347882U (zh) 2014-01-07 2014-12-30 冲击指示器及具有该冲击指示器的物流监控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0311U TWM483492U (zh) 2014-01-07 2014-01-07 衝擊指示器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3492U true TWM483492U (zh) 2014-08-01

Family

ID=51793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0311U TWM483492U (zh) 2014-01-07 2014-01-07 衝擊指示器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7882U (zh)
TW (1) TWM48349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9886B2 (en) * 2016-01-22 2018-07-10 Aktiebolaget Skf Sticker,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7063618A (zh) * 2017-05-08 2017-08-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取物流运输冲击标签纸的方法
TWI697862B (zh) * 2018-12-06 2020-07-01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貨運載運系統、貨物載運裝置及其失效偵測方法
CN111862437B (zh) * 2020-06-09 2022-05-06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物流金融的安全保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7882U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11920B1 (en) Systems for transporting a product using an environmental sensor
US89738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 associated with shipping containers
US9679180B2 (en) Portable data capture device
TWM483492U (zh) 衝擊指示器及具有該衝擊指示器之物流監控管理系統
US10643038B1 (en) Multi sensor domain—multi tier camera system for package identification
MXPA06011968A (es) Etiqueta de envio electronica con despliegue visual actualizable.
WO2015067992A1 (en) Electronic system, and relating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condition of products and/or goods during their transport,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and storage of physical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EP1223128A1 (en) Returnable container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information system
JP2006027773A (ja) Icタグ利用検品システム
TW201528164A (zh) 物流監控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JP2006188346A (ja) 荷の配送システム及び荷積み方法
JP2006162351A (ja) 創薬用rfidタグ一括読み書き装置
US10089593B1 (en) Visually distinctive indicators to detect grouping errors
KR20190119464A (ko) 재사용 가능한 rfid 태그를 이용한 물류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JP4197282B2 (ja) 物体形状自動認識システム及び非接触識別タグへの書き込みシステム
US1192854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products using embedded threshold indicators
JP2011032073A (ja) 出荷管理方法、情報識別表示リーダー付きicタグライター及び検査用icタグリーダー
KR100876421B1 (ko) 화물라벨 프린팅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물적재방법
KR20240024901A (ko) 복수의 컨테이너의 이동을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시스템
JP2006292960A (ja) 梱包内容確認用ラベルおよびその印字システム
FR3101172A1 (fr) Plateau connecté communiquant avec un lecteur d’étiquette et procédé de suivi dudit plateau connecté
CN203338384U (zh) 具有三态电子标签与二维码的组合标识的包装装置
KR20090101643A (ko) 개체확인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555644A (zh) 货品管理系统及其终端机和货品标签与其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