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3169U - 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 Google Patents

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3169U
TWM483169U TW103206517U TW103206517U TWM483169U TW M483169 U TWM483169 U TW M483169U TW 103206517 U TW103206517 U TW 103206517U TW 103206517 U TW103206517 U TW 103206517U TW M483169 U TWM483169 U TW M48316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ens
transfer device
suction
detecting
unloa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6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ong-xiang Xu
Original Assignee
Gainner Company Ltd
rong-xiang X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inner Company Ltd, rong-xiang Xu filed Critical Gainner Company Ltd
Priority to TW103206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3169U/zh
Publication of TWM483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3169U/zh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Description

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移載裝置,特別是一種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由於現代人講究物品具有輕便、舒適及精緻的要求下,具有諸多優點的隱形眼鏡因應而生,由於隱形眼鏡為小型的薄片,設計用來覆蓋在角膜表面,以就是黑仁的表面,主要是用來矯正視力,因此於配戴上,隱形眼鏡沒有傳統框架眼鏡的阻礙、重量以及鏡片易破碎的風險,且對配戴者的外觀並無影響,為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因此隱形眼鏡的需求量也就與日俱增。
續就製作隱形眼鏡鏡片而言,概分有旋模式與壓模式二種製作方法,旋模式係將膠劑滴載於一模具的圓弧狀凹穴中,然後利用一旋轉機構旋轉模具並配合UV燈的照射,使膠劑沿模具的凹穴表面形成隱形眼鏡鏡片。壓模式係將膠劑滴載於一母模的圓弧狀凹穴中,然後利用一公模的壓鑄,使膠劑沿母模的凹穴表面形成隱形眼鏡鏡片。依上述二種製成隱形眼鏡鏡片後,可直接被移載於空的杯形容器內進行成品封裝;或者是進一步被移載於一空的載台上進行良率檢測,再移載於空的杯形容器內進行成品封裝。
傳統移載隱形眼鏡鏡片的方法係以人工利用手動夾具將鏡片由一載具挾移放置於另一載具,這樣的手段不僅欠缺工作效率,且容易對鏡片造成人為因素的損壞,這對後續的鏡片封裝作業或檢測作業均造成不良率的提高。因此,在大量生產隱形眼鏡鏡片的情況下,如何提升移載隱形眼鏡鏡片的工作效率及降低不良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遂針對上述先前技術之缺失,提出一種隱形眼鏡移載裝置,以有效克服上述之該等問題。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具有結構特殊的載盤,不但能夠穩固承載隱形眼鏡,且便於超音波清洗,並可以簡單的推動方式完成隱形眼鏡的卸載,以利鏡片檢測作業,同時,還搭配吸取模組的吸附、移取功能,將能夠有效提升移載效率、品質良率,並促進實現生產線的全面自動化,進而節省人工及製程所需時間與成本。
因此,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揭露之一種隱形眼鏡移載裝置,用以移載複數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包括一載盤、一檢測盤、一卸載模組及一吸取模組。載盤包含複數支撐座,每一支撐座底部設有卸載孔,每一支撐座側壁上方設有擋牆,此擋牆具有一個或多個缺口,可便於清洗作業,且每一隱形眼鏡容置於每一支撐座內,並可藉由擋牆之止檔而防止每一隱形眼鏡移出每一支撐座。檢測盤位於載盤的下方,檢測盤包含複數個檢測凹槽,每一檢測凹槽內設有一透明板,且每一檢測凹槽的內側壁設有一金屬環,有利於後續隱形眼鏡的光學良率檢測。卸載模組位於載盤的上方,卸載模組包含複數個推動件,其位置對應前述支撐座,每一推動件 通過卸載孔將隱形眼鏡下壓至檢測凹槽內。吸取模組則位於檢測盤上方,吸取模組包含複數吸取頭,每一吸取頭是利用真空吸引方式吸取每一檢測凹槽內的隱形眼鏡,並使隱形眼鏡位移至預定位置,如杯型容器,以進行產品封裝。藉由本創作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並進一步配合隱形眼鏡之自動清洗、移載、檢測和包裝等過程,將幫助隱形眼鏡之生產作業能有效達成全面自動化。
為使對本創作的目的、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10‧‧‧載盤
102‧‧‧開孔
14‧‧‧檢測盤
16‧‧‧卸載模組
162‧‧‧推動件
18‧‧‧支撐座
182‧‧‧卸載孔
184‧‧‧擋牆
186‧‧‧缺口
188‧‧‧導流孔
20‧‧‧吸取模組
210‧‧‧吸取頭
211‧‧‧圓弧倒角
212‧‧‧抽氣通道
213‧‧‧吸氣孔
214‧‧‧氣管
216‧‧‧固定孔
218‧‧‧機器懸臂
22‧‧‧檢測凹槽
222‧‧‧透明板
224‧‧‧環狀元件
24‧‧‧隱形眼鏡
第1圖為本創作中的載盤、檢測盤和卸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卸載隱形眼鏡之示意圖。
第3A-3D圖為本創作中的吸取模組吸取隱形眼鏡的操作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中的吸取模組之吸取頭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中的吸取模組之吸取頭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中的吸取模組之吸取頭的正面結構透視圖。
為了促進隱形眼鏡生產線的全面自動化之實現,本創作提出一種新穎的隱形眼鏡移載裝置,並特別適用於軟式隱形眼鏡的移載。根據本創作所揭露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主要是由載盤、檢測盤、卸載模組和吸取模組所構成,以下將詳述其細部結構及實施方法。
首先,請參閱第1圖,為本創作中的載盤、檢測盤和卸載模 組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載盤10包含複數個支撐座18,此些支撐座18係以陣列式且間隔排列於載盤10上,每一支撐座18底部設有一卸載孔182,此些支撐座18係配合隱形眼鏡的外形,設計為圓弧狀支撐座,且此些卸載孔182位於圓弧狀支撐座的中央位置;每一支撐座18往側壁上方延伸有一擋牆184,擋牆184具有至少一缺口186,而本實施例中雖以四個缺口186來表示,但在實際應用上,缺口186的數目並未予以限制,只要能夠達到讓清洗液容易進入達到洗滌作用,即屬於本專利之範疇。再者,支撐座10的內側壁更可環設複數個導流孔188,以排出前述清洗液(此部份容後詳述)。
欲移載隱形眼鏡時,可將複數個隱形眼鏡分別放置於載盤10上的支撐座18內,此時,由於受到擋牆184之止檔,使得每一個隱形眼鏡都能穩固定位而不容易移出支撐座18之外。接續,將容置有隱形眼鏡的載盤10移載至檢測盤14與卸載模組16之間,以便進行檢測作業;或者,於檢測作業之前,可將容置有此些隱形眼鏡的載盤10先移載至超音波清洗槽中,以清洗液(如去離子水)進行超音波震盪清洗,而透過位於擋牆184四周的缺口186,能讓清洗液容易進入支撐座18內,以洗去附著於隱形眼鏡上的髒污,清洗液將髒污帶走後,可再經由支撐座18內側壁之多個導流孔188排出至外。上述移載方式,可透過人工直接將載盤10移載至超音波清洗槽、或移載至檢測盤14與卸載模組16之間;較佳的是,利用一輸送裝置(如輸送帶)將載盤10輸送至超音波清洗槽、或輸送至檢測盤14與卸載模組16之間的位置。
檢測盤14位於載盤10的下方,檢測盤14包含複數個檢測凹槽22,為了能同時承接複數個隱形眼鏡,故此些檢測凹槽22可搭配此些支撐 座18之陣列式排列位置對應設置。每一檢測凹槽22內設有一透明板222,其作為底座,且每一檢測凹槽的22內側壁設有一環狀元件224,其材質較佳為不鏽鋼環,以確保於檢測的精準度;當然在此環狀元件224不侷限於任何材質,只要於每一檢測凹槽的22內側壁設有環狀元件224,即屬於本專利之範疇。
卸載模組16位於載盤10的上方,卸載模組16包含複數個推動件162,其位置對應此些支撐座18之卸載孔182。其中,此些推動件162可設計為弧面,且寬度小於卸載孔182的孔徑。
欲卸載隱形眼鏡時,請一併參照第2圖之操作情形示意圖,驅動卸載模組16,使每一推動件162通過卸載孔182將隱形眼鏡24下壓,使隱形眼鏡24受壓變形後,自卸載孔182內穿出至外,據以完成卸載隱形眼鏡24至檢測盤14上。由於此些推動件162為弧面設計,故下壓過程不會讓隱形眼鏡受損,可有效改善傳統人工夾持而造成不良率的問題。
接著,將檢測盤14利用輸送裝置移載至檢測裝置,如投光裝置與影像擷取裝置,並使光源經由檢測凹槽22的透明板222及環狀元件224折射至隱形眼鏡24,來產生影像,再據此進行隱形眼鏡24的良率檢測作業。此部份恕不贅述。完成檢測作業之後,則檢測盤14可再經由輸送裝置移載至吸取模組,以取出隱形眼鏡24從而進行封裝作業。
請參照第3A-D圖,為本創作中的吸取模組吸取隱形眼鏡的操作示意圖;及第4圖,為本創作中的吸取模組之吸取頭的結構示意圖。此吸取模組20設置於檢測盤14的上方,吸取模組20包含複數個吸取頭210,如第4圖所示,每一吸取頭210大致上為往下漸縮的錐體,且錐體末端具有圓 弧倒角211。而每一吸取頭210貫穿設有一抽氣通道212,並使抽氣通道212和可進行抽氣之一氣管214相接,以供氣管214所抽取的氣體通過。且每一吸取頭210更具有一固定孔216,以供裝設於一機器懸臂218,藉由此機器懸臂218可帶動吸取頭210產生移動或擺動,也就是說,此吸取頭210係可進行各個方向之位移並且傾斜一適當角度。
進一步地說明,請參照第5圖,為本創作中的吸取模組之吸取頭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及第6圖,為本創作中的吸取模組之吸取頭的正面結構透視圖。本創作中,每一吸取頭210的抽氣通道212係由吸取頭210頂端貫穿至到末端,而於吸取頭210末端的圓弧倒角211處形成一吸氣孔213,可接觸隱形眼鏡24的表面並進而利用吸力來達到吸附作用。較佳地,此吸取頭210末端之圓弧倒角211的半徑可介於2~20公釐(mm)之間。
欲吸取隱形眼鏡時,如第3A圖所示,將吸取模組20的吸取頭210對準位於下方的檢測盤14之檢測凹槽22,如第3B圖所示,再將吸取模組20的高度往下降低,使吸取頭210接觸檢測凹槽22中的隱形眼鏡24,同時,通過氣管214,對於吸取頭210的抽氣通道212進行抽氣,以利用真空吸引方式將隱形眼鏡24予以吸附,更可將吸取頭210傾斜一適當角度,以藉由吸取頭210末端的圓弧倒角211,使其可以更貼合於隱形眼鏡24表面,來避免隱形眼鏡24於吸取過程中因吸力不足而導致掉落的情況,之後,如第3C圖所示,將吸取模組20的高度往上升起,即可將隱形眼鏡24予以提起,繼而取出檢測盤14之外,如第3D圖所示。
於吸取隱形眼鏡之後,藉由停止抽氣的方式,則可將吸取頭210所吸附的隱形眼鏡24予以卸載,此時若直接置入於一杯形容器(通常為 PP杯)中,將有利於後續之產品封裝作業。
綜上所述,透過本創作的隱形眼鏡移載裝置,不僅整體結構簡單,操作過程也相當簡單化,只需要使用具有擋牆結構的載盤穩固承載隱形眼鏡後,再以簡單的推動方式來完成隱形眼鏡的卸載,即可進行隱形眼鏡檢測作業,檢測之後,再配合吸取模組來進行吸取及進一步的卸載,即可進行後續的封裝作業;因此,對於處理大量的隱形眼鏡而言,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確實能夠有效提升移載效率、品質良率,並促進實現生產線的全面自動化,進而節省人工及製程所需時間與成本之功效,極具市場競爭優勢。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創作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0‧‧‧載盤
102‧‧‧開孔
14‧‧‧檢測盤
16‧‧‧卸載模組
162‧‧‧推動件
18‧‧‧支撐座
182‧‧‧卸載孔
184‧‧‧擋牆
186‧‧‧缺口
188‧‧‧導流孔
22‧‧‧檢測凹槽
222‧‧‧透明板
224‧‧‧環狀元件

Claims (12)

  1. 一種隱形眼鏡移載裝置,係移載複數隱形眼鏡,該移載裝置包括:一載盤,包含複數支撐座,每一該支撐座底部設有一卸載孔,且每一該支撐座側壁上方設有一擋牆,該擋牆具有至少一缺口,而每一該隱形眼鏡係容置於每一該支撐座內,並藉由該擋牆之止檔而防止每一該隱形眼鏡移出每一該支撐座;一檢測盤,位於該載盤下方,該檢測盤包含複數檢測凹槽;一卸載模組,位於該載盤上方,該卸載模組包含複數推動件,其位置對應該些支撐座,每一該推動件係通過該卸載孔將該隱形眼鏡下壓至該檢測凹槽內;以及一吸取模組,位於該檢測盤上方,該吸取模組包含複數吸取頭,每一該吸取頭係利用真空吸引方式吸取每一該檢測凹槽內的每一該隱形眼鏡,並將每一該隱形眼鏡位移至一預定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中每一該吸取頭係貫穿設有一抽氣通道,並使該抽氣通道和一氣管相接,以供吸取該隱形眼鏡的氣體通過。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中每一該吸取頭係具有一固定孔,以供裝設於一機器懸臂,以產生移動或擺動而使該吸取頭位移或傾斜。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中每一該吸取頭為往下漸縮的錐體,該錐體末端具有一圓弧倒角,以貼合該隱形眼鏡表面,防止該隱形眼鏡於吸取過程中掉落。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中該圓弧倒角之半徑係介於2~20公釐(mm)。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中每一該吸取頭係將每一該隱形眼鏡置於一杯形容器內,以進行產品封裝。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中該些支撐座係為圓弧狀支撐座,以提供該些隱形眼鏡設置,且該些卸載孔位於該圓弧狀支撐座的中央位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更包括一輸送裝置,位於該檢測盤上方,該輸送裝置係將容置有該隱形眼鏡的該載盤輸送至該檢測盤與該卸載模組之間的位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更包括一超音波清洗槽,位於該載盤下方。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更包括一輸送裝置,位於該檢測盤上方,該輸送裝置係將容置有該隱形眼鏡的該載盤輸送至該超音波清洗槽的位置。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中該隱形眼鏡為軟式隱形眼鏡。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形眼鏡移載裝置,其中每一該檢測凹槽內設有一透明板,且每一該檢測凹槽的內側壁設有一環狀元件,該環狀元件之材質為不鏽鋼環。
TW103206517U 2014-04-15 2014-04-15 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TWM483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6517U TWM483169U (zh) 2014-04-15 2014-04-15 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6517U TWM483169U (zh) 2014-04-15 2014-04-15 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3169U true TWM483169U (zh) 2014-08-01

Family

ID=5179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6517U TWM483169U (zh) 2014-04-15 2014-04-15 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31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2817B (zh) * 2020-03-06 2021-03-21 樂達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光學檢測系統及其檢測隱形眼鏡表面瑕疵的方法
CN112896597A (zh) * 2021-02-07 2021-06-04 吉林瑞尔康隐形眼镜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自动装瓶机
CN113390897A (zh) * 2020-03-12 2021-09-14 乐达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隐形眼镜表面瑕疵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2817B (zh) * 2020-03-06 2021-03-21 樂達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光學檢測系統及其檢測隱形眼鏡表面瑕疵的方法
CN113390897A (zh) * 2020-03-12 2021-09-14 乐达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隐形眼镜表面瑕疵的方法
CN112896597A (zh) * 2021-02-07 2021-06-04 吉林瑞尔康隐形眼镜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自动装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8265B (zh) Substrate handling device and longitudinal heat treatment device
TWI512877B (zh) 工件搬運方法及工件搬運裝置
JP5829171B2 (ja) 剥離システム、剥離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TWI553758B (zh) 半導體晶圓安裝方法及半導體晶圓安裝裝置
US20130118530A1 (en) Cleaning apparatus, separation system and cleaning method
TWM483169U (zh) 隱形眼鏡移載裝置
JP4323129B2 (ja) 板状物の搬送機構
TW201432838A (zh) 剝離裝置、剝離系統、剝離方法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之記憶媒體
WO2012176629A1 (ja) 剥離システム、剥離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KR20170017752A (ko) 반도체 웨이퍼의 반송 방법 및 반도체 웨이퍼의 반송 장치
CN113247606B (zh) 一种薄膜色差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5830440B2 (ja) 剥離システム、剥離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0774077B (zh) 一种晶圆加工减薄机
KR20190009508A (ko) 다이 본딩 장치
JP2018176366A (ja) 基板周縁部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基板周縁部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CN113070230B (zh) 一种旋转式瓶坯检测机
JP2018037602A (ja) 紫外線照射方法及び紫外線照射装置
CN105374709A (zh) 接合装置、接合系统以及接合方法
JP5777549B2 (ja) 剥離装置、剥離システム、剥離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JP5563530B2 (ja) 剥離装置、剥離システム、剥離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211374564U (zh) 一种玻璃检测装置
CN211937931U (zh) 有效保护材料的上下对夹式测试的分光机
TWM606397U (zh) 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及其檢測平台
KR101655720B1 (ko) 일축 면가공기
JP2015113188A (ja) 壜台、容器搬送装置および検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