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0492U - 自行車防摔系統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防摔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0492U
TWM480492U TW103204736U TW103204736U TWM480492U TW M480492 U TWM480492 U TW M480492U TW 103204736 U TW103204736 U TW 103204736U TW 103204736 U TW103204736 U TW 103204736U TW M480492 U TWM480492 U TW M4804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item
control unit
disposed
drop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4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Dian Lai
Min-Chie Chiu
Original Assignee
Univ Chung Chou Sci &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Chung Chou Sci & Tech filed Critical Univ Chung Chou Sci & Tech
Priority to TW103204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0492U/zh
Publication of TWM480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0492U/zh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防摔系統 【0001】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自行車騎士之防摔系統,特別是關於一種當騎士發生摔撞事故時,可達到緩衝功能以保護自行車騎士的自行車防摔系統。
【0002】
由於綠能意識的抬頭,騎自行車為目前民眾所喜愛的運動之一,除了可達到健身的功能,亦具有欣賞沿途風景、增進生活情趣等效果。然而,在騎乘過程中,可能因個人的疏忽、沿途的路況變化或其餘車輛的違規,從而導致摔車而受傷,甚至是死亡的情形發生。
【0003】
雖然,大多的自行車騎士於騎乘自行車時會配戴有安全帽,然而但在實際發生意外時,光保護頭部並未能有效避免騎士或乘客受到傷害,因騎士通常會連同機車一起摔倒或自座位上彈跳出,而常見造成胸腔骨折、內傷、內出血、脊椎、頸椎受傷等嚴重傷害。因此,習知的安全帽所能為自行車騎士減低傷害的效果有限。再者,習知的安全帽,其據有一定的空間,因此一部份的自行車騎士則選擇不願意配戴安全帽,或者是對於配戴安全帽的自行車騎士在不使用安全帽時,安全帽帶來了許多的不便,例如收納及攜帶的不便。
【0004】
綜觀前所述,本創作之創作人經多年苦心潛心研究,思索並設計一種自行車防摔系統,以針對現有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0005】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自行車防摔系統,以解決習知安全帽減低傷害的效果有限或收納、攜帶不便的問題。
【0006】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自行車防摔系統,其包含一防摔衣組、至少一高壓充氣單元、一充氣控制單元、至少一加速度感測器以及一判斷控制單元。防摔衣組提供一使用者穿套於身上,其於至少一預定位置上設置有至少一氣囊。高壓充氣單元連接至氣囊,以填充氣體至氣囊。充氣控制單元電性連結於高壓充氣單元,以控制高壓充氣單元作動。加速度感測器設置於防摔衣組上,加速度感測器感測使用者之角速度變化以產生一感測訊號。判斷控制單元電性連結充氣控制單元及加速度感測器;當判斷控制單元判斷感測訊號符合一預設條件時,判斷控制單元產生控制訊號至充氣控制單元,以使充氣控制單元控制高壓充氣單元填充氣體至氣囊。
【0007】
較佳地,更可包含設置於一自行車上的一距離感測器及一制動模組;當距離感測器感測到一物件時,距離感測器控制制動模組作動,以使自行車停止或逐漸地減速。
【0008】
較佳地,距離感測器可設置於自行車之前端。
【0009】
較佳地,制動模組可設置於鄰近自行車之後輪,以使自行車之後輪停止或逐漸地停止轉動。
【0010】
較佳地,制動模組可連接自行車之剎車模組,以使自行車之剎車模組作動。
【0011】
較佳地,高壓充氣單元可設置於防摔衣組,且鄰近氣囊。
【0012】
較佳地,當氣囊之數量為複數個時,高壓充氣單元之數量對應為複數個。
【0013】
較佳地,當氣囊之數量為複數個時,各氣囊彼此連通,且高壓充氣單元設置於一自行車之支架上,且藉由一填氣管連接至其中一氣囊。
【0014】
較佳地,防摔衣組可包含一上衣件,氣囊設置於上衣件對應於使用者之前胸、後背、手臂外側或其組合。
【0015】
較佳地,上衣件可為連帽式上衣,且氣囊可設置於上衣件之帽部。
【0016】
較佳地,防摔衣組可包含一下衣件,氣囊設置於下衣件對應於使用者之大腿外側、小腿外側或其組合。
【0017】
承上所述,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之優點:
【0018】
(1)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藉由加速度感測器感測使用者之角速度變化(即摔車時),以透過判斷控制單元及充氣控制單元而使高壓充氣單元填充氣體至氣囊,從而可有效的減緩自行車騎士於摔車時所受到的衝擊力,而可減少其所可能受到的傷害。
【0019】
(2)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藉由氣囊設置於使用者之前胸、後背、手臂外側大腿外側、小腿外側或其組合,從而可進一步地有效減少自行車騎士所可能受到的傷害。
【0020】
(3)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藉由距離感測器感測到一物件時,距離感測器控制制動模組作動,而使自行車停止或逐漸地減速,從而可預防自行車騎士摔車或撞到外物的可能,以有效減少自行車騎士所可能受到的傷害。
【0032】
1‧‧‧自行車防摔系統
10‧‧‧防摔衣組
11‧‧‧氣囊
12‧‧‧上衣件
13‧‧‧下衣件
20‧‧‧高壓充氣單元
30‧‧‧充氣控制單元
40‧‧‧加速度感測器
50‧‧‧判斷控制單元
60‧‧‧距離感測器
70‧‧‧制動模組
9‧‧‧自行車
【0021】
第1圖 係為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2圖 係為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3圖 係為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4圖 係為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0022】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0023】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0024】
請一併參閱第1及2圖,其係分別為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及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1包含了防摔衣組10、高壓充氣單元20、充氣控制單元30、加速度感測器40及判斷控制單元50。防摔衣組10係用以提供一使用者穿套於身上,防摔衣組10於至少一預定位置設置有至少一氣囊11。高壓充氣單元20連接至氣囊11,以填充氣體至氣囊11;值得一提的是,高壓充氣單元20之數量可對應於氣囊11的數量,亦可以一個高壓充氣單元20對多個氣囊11進行充氣,且高壓充氣單元20可直接地設置於防摔衣組10上鄰近於氣囊11處,亦可設置於一自行車9上,以透過一填氣管(未繪示於圖中)對彼此相連通的氣囊11的其一填充氣體,於本實施例係以設置於防摔衣組10上為示範態樣,但並不以此為限。充氣控制單元30電性連結於高壓充氣單元20,充氣控制單元30可設置於防摔衣組10上或自行車9上,以利用有線或無線的方式來控制高壓充氣單元20作動。加速度感測器40設置於防摔衣組10上,加速度感測器10感測使用者之角速度變化以產生一感測訊號。判斷控制單元50電性連結充氣控制單元30及加速度感測器40。
【0025】
當判斷控制單元50判斷感測訊號符合一預設條件時,判斷控制單元50產生一控制訊號至充氣控制單元30,以使充氣控制單元30控制高壓充氣單元20填充氣體至氣囊11。
【0026】
詳細來說,較佳地,加速度感測器40的數量配置為複數個,並分別配置於不同處,例如前胸、後背、手臂或大腿等。當使用者騎乘自行車摔倒時,此時加速度感測器40會感測到使用者的角速度變化,甚至是線性速度變化,從而產生感測訊號傳送至判斷控制單元50。當判斷控制單元50接收到感測訊號後,其會判斷感測訊號是否符合預設條件。舉例來說,判斷控制單元50可判斷使用者的角速度變化量或角速度變化量的平均值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大於預設值時,則判斷符合預設條件。又舉例來說,亦先可利用模糊演算法在數百個或更多的模擬摔車事故中,比較或分析使用者的正常動作與跌倒時的動作,從而分析出跌倒時的特徵值,判斷控制單元50可判斷使用者的一或多個角速度變化符合特徵值,判斷符合預設條件。
【0027】
當判斷控制單元50判斷感測訊號符合預設條件時,其會產生控制訊號至充氣控制單元30,以使充氣控制單元30控制高壓充氣單元20填充氣體至氣囊11,以使氣囊11內快速的填充滿氣體,從而使用者在與地面接觸時,則可受到氣囊11的保護或緩衝而減少其可能受到的傷害。
【0028】
另外,防摔衣組10包含了上衣件12及下衣件13。其中,較佳地,上衣件12可為連帽式上衣,而氣囊11則可設置於 使用者之前胸、後背、手臂外側及 帽部。而下衣件13則可在對應使用者之大腿外側及小腿外側處設置氣囊11。藉此,當氣囊11內快速的填充滿氣體時,可有效的達到緩衝傷害,並避免使用者身體的重要部位或器官受傷。
【0029】
請一併參閱第3及4圖,其係分別為本創作之自行車防摔系統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圖及示意圖。本實施例中,各元件之配置與作動均與前一實施例類似,其類似之處於此便不再加以贅述。本實施例與前一實施例之最大不同處在於,自行車防摔系統1更包含了一距離感測器60及一制動模組70。距離感測器60係設置於自行車9上,較佳地,其可設置於自行車9之前端,以感測自行車9之行進方向上是否有外物阻擋或阻礙。制動模組70係設置於自行車9上,且鄰近於後輪處,其可直接地阻止或減緩後輪的運轉,此時制動模組70則類似於額外設置的剎車模組;或著是,制動模組70可連接至自行車9的剎車模組上,以使剎車模組作動,從而阻止或減緩後輪的運轉。
【0030】
也就是說,當使用者騎乘自行車9前進時,距離感測器9會在一定距離內(例如0.5或1公尺)感測前方是否有異物、阻擋物等物件。當距離感測器60感測到行進方向上有物件時,距離感測器60則控制制動模組70作動,以使自行車停止或逐漸地減速。藉此,可在減少使用者摔車受傷之前,更進一步的預防自行車騎士摔車或撞到外物的可能,以更進一步地減少自行車騎士所可能受到的傷害。
【0031】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自行車防摔系統
10‧‧‧防摔衣組
11‧‧‧氣囊
20‧‧‧高壓充氣單元
30‧‧‧充氣控制單元
40‧‧‧加速度感測器
50‧‧‧判斷控制單元
9‧‧‧自行車

Claims (11)

  1. 【第1項】
    一種自行車防摔系統,其包含:
    一防摔衣組,係供一使用者穿套於身上,該防摔衣組於至少一預定位置設置有至少一氣囊;
    至少一高壓充氣單元,係連接至該氣囊,以填充氣體至該氣囊;
    一充氣控制單元,係電性連結於該高壓充氣單元;
    至少一加速度感測器,係設置於該防摔衣組上,該加速度感測器係感測該使用者之角速度變化以產生一感測訊號;以及
    一判斷控制單元,係電性連結該充氣控制單元及該加速度感測器,當該判斷控制單元判斷該感測訊號符合一預設條件時,該判斷控制單元產生一控制訊號至該充氣控制單元,以使該充氣控制單元控制該高壓充氣單元填充氣體至該氣囊。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更包含設置於一自行車上的一距離感測器及一制動模組,當該距離感測器係感測到一物件時,該距離感測器係控制該制動模組作動,以使該自行車停止或逐漸地減速。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該距離感測器係設置於該自行車之前端。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該制動模組係設置於鄰近該自行車之後輪,以使該自行車之後輪停止或逐漸地停止轉動。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該制動模組係連接該自行車之剎車模組,以使該自行車之剎車模組作動。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該高壓充氣單元係設置於該防摔衣組,且鄰近該氣囊。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當該氣囊之數量為複數個時,該高壓充氣單元之數量係對應為複數個。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當該氣囊之數量為複數個時,各該氣囊係彼此連通,且該高壓充氣單元係設置於一自行車之支架上,且藉由一填氣管連接至其中一該氣囊 。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該防摔衣組包含一上衣件,該氣囊係設置於該上衣件對應於該使用者之前胸、後背、手臂外側或其組合。
  10. 【第1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該上衣件係為連帽式上衣,且該氣囊係設置於該上衣件之帽部。
  11. 【第11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防摔系統,其中該防摔衣組包含一下衣件,該氣囊係設置於該下衣件對應於該使用者之大腿外側、小腿外側或其組合。
TW103204736U 2014-03-20 2014-03-20 自行車防摔系統 TWM480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4736U TWM480492U (zh) 2014-03-20 2014-03-20 自行車防摔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4736U TWM480492U (zh) 2014-03-20 2014-03-20 自行車防摔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0492U true TWM480492U (zh) 2014-06-21

Family

ID=51395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4736U TWM480492U (zh) 2014-03-20 2014-03-20 自行車防摔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0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0291B2 (en) Airbag equipped garment and deployment system
KR101302175B1 (ko) 신체를 보호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AU2008355542B2 (en) Protecting device for the neck
ES2667278T3 (es) Vehículo de dos ruedas con sistema de protección del conductor
EP3326476B1 (en) Airbag that can be adapted to a helmet
JP2008022943A (ja) 人体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9094700A (zh) 一种非机动车和摩托车驾驶员安全设备
TWM480492U (zh) 自行車防摔系統
KR20160102651A (ko) 이륜차의 사이드 에어백 시스템
CN106080484A (zh) 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
CN103027423A (zh) 电动自行车头盔
DE10316766A1 (de) Schutzanzug für Motorradfahrer
CN205794972U (zh) 一种自动充气式安全骑行头盔
CN205612024U (zh) 一种便携式安全气囊
US9862341B2 (en) Two-wheeler airbag system
WO1998052433A1 (es) Sistema inteligente de proteccion corporal aplicable a motoristas y metodo para su implementacion
CN205848750U (zh) 一种警用气囊服
Capitani et al. Design and numerical evaluation on an airbag-jacket for motorcyclists
JP2007111084A (ja) 車椅子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4129623A (ja) 乗員保護装置
TWM557034U (zh) 具安全氣囊之安全帽
KR102619144B1 (ko) 이륜차 탑승자의 백팩형 에어백 장치
KR20170066869A (ko) 에어백 헬멧
TWM648397U (zh) 安全氣囊車衣
BR102017015147A2 (pt) disposição construtiva em airbag para motociclet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