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7813U - 輕量化複合面材 - Google Patents
輕量化複合面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77813U TWM477813U TW103200810U TW103200810U TWM477813U TW M477813 U TWM477813 U TW M477813U TW 103200810 U TW103200810 U TW 103200810U TW 103200810 U TW103200810 U TW 103200810U TW M477813 U TWM477813 U TW M47781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oamed
- mat
- layer
- lightweight composite
- surface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面材,特別是指一種具耐衝擊性且兼具輕量化優點之複合式面材創新結構型態揭示者。
按,本創作所指的「面材」,係泛指設於一些產品(如旅行箱、容器、安全帽等)外殼表面的面狀結構體;舉旅行箱為例,目前市面上可見的旅行箱箱體結構型態大致分為以布材縫製而成的軟式箱體、以及以塑膠材料製成的硬式箱體,其中該軟式箱體雖具有質輕特性,但由於布材無法提供理想的保護作用,致使收納於該軟式箱體內的物品在運送過程中容易因受外力撞擊造成損壞,而所述硬式箱體雖具有外殼較堅硬特性而能提供較佳保護效果,但於實際應用經驗中仍舊發現,當該硬式箱體在托運過程中受到較大外力撞擊時,往往還是會因為應力過於集中而導致硬式箱體產生局部破裂或損壞的情況,一旦此種情況發生時,該破裂的旅行箱通常無法再使用而必須丟棄,如此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亦增加旅行箱之使用成本開銷。
針對前揭問題點,或有業界係通過將該硬式箱體增厚的方式來強化其結構強度,惟如此一來卻會相對造成旅行箱整體重量增加的問題,而與旅行箱之產品輕量化設計需求相違背,因此,如何提高旅行箱或者其它類似結構體之外殼耐衝擊性又能兼顧較佳輕量化優點,實為值得相關業界努力思索突破的重要技術課題。
有鑑於此,創作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輕量化複合面材,其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係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新式產品外殼面材結構為目標加以創新突破。
本創作解決問題之技術特點,主要在於所述輕量化複合面材係包括:一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發泡式蓆帶編結層,包括一與該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疊靠結合的第一表面、一相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複數條由塑膠發泡材料所製成且呈相互交錯編結型態的發泡蓆帶,所述發泡蓆帶之寬度尺寸範圍係介於1mm至3mm之間;一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係疊靠結合於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的第二表面上。
藉此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創作輕量化複合面材對照先前技術而言,俾可藉由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的發泡蓆帶朝不同方向交錯編織的型態與特性,可應用作為旅行箱或其它產品外殼之面材,達到增進外殼結構強韌度,使其耐衝擊不易損壞且兼具極輕量化優點之實用進步性。
A‧‧‧輕量化複合面材
10‧‧‧旅行箱
20‧‧‧外殼
30‧‧‧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
40‧‧‧發泡式蓆帶編結層
41‧‧‧第一表面
42‧‧‧第二表面
43、43B‧‧‧發泡蓆帶
50‧‧‧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
第1圖係本創作輕量化複合面材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分解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輕量化複合面材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組合剖視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發泡式蓆帶編結層局部立體放大圖。
第4圖係本創作輕量化複合面材設置於旅行箱之立體圖(
註:局部為剖面狀態)。
第5圖係第4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6圖係本創作之發泡式蓆帶編結層為複數層疊合設置型態之實施例圖。
請參閱第1、2、3圖所示,係本創作輕量化複合面材之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所述輕量化複合面材A實際應用上請參第4、5圖所示,係可設置結合於一旅行箱10的外殼20外部作為其表面材料之用,該輕量化複合面材A係包括下述構成:一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30;以及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包括一與該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30疊靠結合的第一表面41、一相反於該第一表面41的第二表面42,以及複數條由塑膠發泡材料所製成且呈相互交錯編結型態的發泡蓆帶43、43B,所述發泡蓆帶43、43B之寬度尺寸範圍係介於1mm至3mm之間;(註:圖面上所繪示的發泡蓆帶43、43B寬度尺寸比例係特意加大以便於辨識,此點須申明)
一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50,係疊靠結合於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的第二表面42上。
如第1、2、3圖所示,其中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係可包括經向發泡蓆帶43以及緯向發泡蓆帶43B所編結構成,其中該經向發泡蓆帶43係複數條沿著一第一方向平行地排列,緯向發泡蓆帶43B則為複數條沿著與該第一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二方向排列。
其中,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之發泡蓆帶43、43B厚度尺寸範圍係介於0.03mm至1mm之間;此為較佳實施例界定,但不侷限於此。
其中,該第一、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30、50的材質係可選自下列任一種熱塑性樹脂材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醯胺(PA)、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聚苯醚、聚碸、橡膠。
其中所述發泡蓆帶43、43B係選自下列任一種塑膠發泡材質材料:發泡聚丙烯(俗稱拿普龍,簡稱EPP)、發泡聚乙烯(俗稱伊比龍,簡稱EPE)、發泡乙烯聚合物(俗稱匹歐龍,簡稱EPO)。
如第4、5圖所示,其中該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50係可為透明狀態,而能自外部透視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之發泡蓆帶43、43B編結型態;藉此而能夠獲得一種有別於習知旅行箱表面單調質感的新穎視覺美觀效果與高價值感,且通過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之發泡蓆帶43、43B顏色、質感或者寬窄、編織型態等變化設計,能夠創造出多種視覺美觀效果,加上該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50覆蓋其上所形成的透明表層構造,俾可創造出一種表面光滑而內部具有編織狀細緻紋路質感的新穎視覺美觀效果,此顯非習知旅行箱面板結構型態所能達成者。
其中,所述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係可為單層設置型態(如第1圖所示)或複數層疊合設置型態者(如第6圖所示);其中該複數層疊合設置型態可為二、三、四或六以上的疊合層數,係可達到多層次加勁補強效果,且各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之間可進一步通過發泡蓆帶43、43B編結排列方向的錯置關係而產生不同方向的抗拉張效果,進而獲得更好的抗拉張與抗衝擊力之效果,越能夠緩衝更大受力;業界可依照旅行箱10的產品效能訴求決定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的疊合使用層數。
藉由上述結構組成設計,本創作所揭輕量化複
合面材A於製作時,可先使用一自動化編織機(圖未繪示)將多數經向發泡蓆帶43、緯向發泡蓆帶43B加以排列編織成型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接著再通過一熱壓成型設備(圖未繪示)將該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30、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50共同壓合成一體式結構型態;此外,在實際製造時,該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30及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50亦可通過淋膜熱壓成型的方式分別形成於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的第一表面41及該第二表面42。
再就使用狀態而言,所述輕量化複合面材A係可但不限於設置於一旅行箱10外殼20外部(請參第4、5圖所示)作為其表面材料之用,當該旅行箱10受一外力撞擊時,由於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的發泡蓆帶43、43B是分別朝不同方向(如X軸與Y軸之差異)延伸,因此較易於分散所承受的作用力,使單位面積的受力值相對降低,以有效防止應力過於集中導致旅行箱10產生破裂損壞的情況發生,藉此而能夠提高旅行箱10的耐衝擊強度及耐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1至5圖所揭實施例中,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的發泡蓆帶43、43B係呈相互垂直交錯編結型態,但實際製造時,該等發泡蓆帶43、43B的編結方式不限於垂直交錯型態,也可採用斜向交錯型態或其他交錯編結型態者;此外,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40的發泡蓆帶43、43B的寬度相同,但在實際製造時,該等發泡蓆帶43、43B的寬度也可不同,只要該等發泡蓆帶43、43B朝不同方向交錯編織,就能達到分散受力、使該旅行箱較不易損壞的效益。
功效說明:
本創作所揭「輕量化複合面材」主要藉由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發泡式蓆帶編結層、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
所構成之創新獨特結構型態與技術特徵,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所提習知結構而言,俾可獲致下述功效及優點:
一、藉由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的發泡蓆帶朝不同方向交錯編織的型態與特性,使其所應用結合的產品(如旅行箱)外殼受到外力撞擊時較易分散受力,有效避免習知因應力過於集中而易破損的情形發生,本創作可大幅降低產品外殼破裂損壞發生的機率,達到提高耐用性、延長使用壽命的優點。
二、由於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的發泡蓆帶材料較一般塑膠重量輕許多,具體而言,發泡蓆帶的比重約介於0.4至0.88之間,比水輕許多,俾可達到輕量化的優點而更加符合相關產品最佳的設計訴求,諸如旅行箱、工具箱、置物箱、防護用罩殼甚至於安全帽等等產品,其設計上均有輕量化的需求。
本創作可產生之新功效如下:
一、藉由該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設為透明狀態而能自外部透視發泡式蓆帶編結層之發泡蓆帶編結型態之另一技術特徵,俾可獲得一種有別於習知產品外殼表面單調質感的新穎視覺美觀效果與高價值感,且通過發泡式蓆帶編結層之發泡蓆帶顏色、質感或者寬窄、編織型態等變化設計,能夠創造出多種視覺美觀效果,加上該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覆蓋其上所形成的透明表層構造,俾可創造出一種表面光滑而內部具有編織狀細緻紋路質感的新穎視覺美觀效果。
二、藉由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設為複數層疊合設置型態之又一技術特徵,係可達到多層次加勁補強效果,且各發泡式蓆帶編結層之間可進一步通過發泡蓆帶編結排列方向的錯置關係而產生不同方向的抗拉張效果,進而獲得更好的抗拉張與抗衝擊力之效果。
上述實施例所揭示者係藉以具體說明本創作,且文中雖透過特定的術語進行說明,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創作之專利範圍;熟悉此項技術領域之人士當可在瞭解本創作之精神與原則後對其進行變更與修改而達到等效目的,而此等變更與修改,皆應涵蓋於如后所述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範疇中。
A‧‧‧輕量化複合面材
30‧‧‧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
40‧‧‧發泡式蓆帶編結層
41‧‧‧第一表面
42‧‧‧第二表面
43、43B‧‧‧發泡蓆帶
50‧‧‧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
Claims (7)
- 一種輕量化複合面材,包括:一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以及發泡式蓆帶編結層,包括一與該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層疊靠結合的第一表面、一相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複數條由塑膠發泡材料所製成且呈相互交錯編結型態的發泡蓆帶,所述發泡蓆帶之寬度尺寸範圍係介於1mm至3mm之間;以及一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係疊靠結合於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的第二表面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輕量化複合面材,其中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係包括經向發泡蓆帶以及緯向發泡蓆帶所編結構成,其中該經向發泡蓆帶係複數條沿著一第一方向平行地排列,緯向發泡蓆帶則為複數條沿著與該第一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二方向排列。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輕量化複合面材,其中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之發泡蓆帶厚度尺寸範圍係介於0.03mm至1mm之間。
- 如請求項3所述之輕量化複合面材,其中該第一、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的材質係選自下列任一種熱塑性樹脂材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醯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乳酸、聚苯醚、聚碸、橡膠。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輕量化複合面材,其中所述發泡蓆帶係選自下列任一種塑膠發泡材質材料:發泡聚丙烯 (俗稱拿普龍,簡稱EPP)、發泡聚乙烯(俗稱伊比龍,簡稱EPE)、發泡乙烯聚合物(俗稱匹歐龍,簡稱EPO)。
- 如請求項5所述之輕量化複合面材,其中該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層係為透明狀態,而能自外部透視該發泡式蓆帶編結層之發泡蓆帶編結型態。
- 如請求項6所述之輕量化複合面材,其中所述發泡式蓆帶編結層係為單層設置型態或複數層疊合設置型態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00810U TWM477813U (zh) | 2014-01-15 | 2014-01-15 | 輕量化複合面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00810U TWM477813U (zh) | 2014-01-15 | 2014-01-15 | 輕量化複合面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77813U true TWM477813U (zh) | 2014-05-11 |
Family
ID=51295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200810U TWM477813U (zh) | 2014-01-15 | 2014-01-15 | 輕量化複合面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77813U (zh) |
-
2014
- 2014-01-15 TW TW103200810U patent/TWM477813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889305U (zh) | 中空复合面板 | |
JP5926947B2 (ja) | 繊維強化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内装材 | |
KR20140033334A (ko) | 굴곡지도록 견고하게 라미네이트된 시트 및 그로부터 몰드된 부품 그리고 제조 방법 | |
WO2013110839A8 (es) |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 cuerpo de material composite provisto de una cavidad interior con una abertura al exterior | |
JP2013529731A (ja) | スリップ防止特性に優れた床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合成木の床 | |
US10675833B2 (en) | Multilayered injection molded interlace-like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olding same | |
US20180195216A1 (en) | Mesh fabric structure and mesh fabric material | |
JP2016067928A (ja) | ボールのパネル用表皮層の製造方法 | |
US20140065335A1 (en) | Luggage Manufactured by Foam Plastic Material | |
CN109310190A (zh) | 含纤维和树脂的多层片材、由此制成的旅行箱、制造设备 | |
TWM577021U (zh) | 墊體複合材結構、墊體及護具 | |
TWM477813U (zh) | 輕量化複合面材 | |
JP2018506468A5 (zh) | ||
JP7119934B2 (ja) | 表皮材 | |
KR101987037B1 (ko) | 자동차 내장 기재용 다층 복합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206510509U (zh) | 具2d图样的布料 | |
CN203293546U (zh) | 具厚度变化的纤维复合成品 | |
US20180274140A1 (en) | Method for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s using Double Raschel Knitted Fabric | |
JP2007084984A (ja) |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防滑床材 | |
JP3138309U (ja) |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内壁防護・装飾材 | |
JP6790354B2 (ja) | 床材 | |
TW202019683A (zh) | 墊體複合材結構、墊體及護具 | |
CN203762714U (zh) | 一种轻薄且防滑的榻榻米 | |
JP2020128016A (ja) | 積層構造体及び積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
US453689A (en) | Composition fabric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