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7508U - 串聯風扇 - Google Patents

串聯風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7508U
TWM477508U TW103200656U TW103200656U TWM477508U TW M477508 U TWM477508 U TW M477508U TW 103200656 U TW103200656 U TW 103200656U TW 103200656 U TW103200656 U TW 103200656U TW M477508 U TWM477508 U TW M47750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an
opening
moving blade
va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0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Hsien Chou
Shih-Chieh Lin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00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7508U/zh
Publication of TWM477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7508U/zh

Links

Description

串聯風扇
一種串聯風扇,尤指一種可提高風扇支撐與保護強度,且具有可對扇葉進行增加氣動力設計之串聯風扇。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於各種電子設備的依賴性亦隨之增加;然而,在運作時電子產品(如電腦、筆記型電腦)內部的元件會產生高熱量,倘若無法及時將熱量導出電子產品外,則容易產生過熱的問題,因此大部分之電子產品其內常使用一風扇用於主動是散熱之用,讓電子產品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操作溫度範圍下運作,然而,有時單一風扇所能提供之風力可能會不足,因此常常會將兩顆或是兩顆以上的風扇加以串接組裝並用,以能夠提供足夠之風力。
又,請參閱第1圖所示,一般習知之串聯風扇4由入風口往出風口方向依序排列之機構部件分別為前級動葉41、前級靜葉42、後級靜葉43及後級動葉44,而其前級靜葉42與後級靜葉43係為其串聯風扇4支撐性最佳之構件,但其前級靜葉42與後級靜葉43係設置於其串聯風扇4之中段,因此容易造成其前級動葉41及後級動葉44位置處之結構支撐性相對薄弱,也就是其串聯風扇4之入風口及出風口之結構支撐性相對薄弱,更且一般其串聯風扇4固定於電子裝置時,係將電子裝置與入風口或出風口處相互組設,因此在入風口或出風口處之前級動葉41及後級動葉44支撐結構性薄弱之狀況下,也容易造成其串聯風扇4整體振動值增加,進而影響整個串聯風扇之系統穩定性;另其前級動葉41及後級動葉44於入風口與出風口之位置係為開放之狀態,故基於安全性之考量之下,其入風口與出風口位置處則需加裝有護網,因此其風流會受阻且整體之材料與工時成本也相對提高。
又該習知之串聯風扇4設置於電子裝置時其相對應之組裝高度有所固定與限制,因此其整體之厚度也有所限制,但在其前級動葉41、前級靜葉42、後級靜葉43及後級動葉44相互間配置位置固定之情況下,其前級靜葉42與後級靜葉43相互固定定位,因此其前級動葉41與後級動葉44所能配置之厚度也有所限制,因此也無法針對其前級動葉42與後級動葉43進行增加氣動力設計;故習知技術具有下列缺點:
1.容易造成其整體振動值增加;
2.材料與工時成本增加;
3.無法針對動葉進行增加氣動力設計。
爰此,為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提高風扇支撐與保護強度之串聯風扇。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可對扇葉進行增加氣動力設計之串聯風扇。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串聯風扇,係包括:一第一風扇及一第二風扇;
所述第一風扇具有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二框架及一第一流道,該第一流道連通所述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而其中所述第一框架位置處設置有一第一靜葉,該第二框架位置處形成有一第一開口,而該第一流道內設置有一第一動葉組,該第一動葉組係連通所述第一開口。
所述第二風扇具有一第三框架及一第四框架及一第二流道,該第二流道連通所述第三框架及第四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係組設所述第二框架,且該第三框架位置處形成有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連通所述第二框架之第一開口,該第二流道內設置有一第二動葉組,其第二動葉組連通所述第二開口且相鄰所述第一動葉組,另該第四框架位置處設置有一第二靜葉,藉此,經由所述第一靜葉與第二靜葉提高所述串聯風扇支撐強度與保護強度,且同時其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之連通令其第一動葉組與第二動葉組具有可進行增加氣動力設計之功效。
1‧‧‧串聯風扇
2‧‧‧第一風扇
21‧‧‧第一框架
22‧‧‧第二框架
23‧‧‧第一流道
24‧‧‧第一基座
25‧‧‧第一靜葉
26‧‧‧第一開口
27‧‧‧第一動葉組
271‧‧‧第一扇葉
272‧‧‧第一軸心
3‧‧‧第二風扇
31‧‧‧第三框架
32‧‧‧第四框架
33‧‧‧第二流道
34‧‧‧第二基座
35‧‧‧第二靜葉
36‧‧‧第二開口
37‧‧‧第二動葉組
371‧‧‧第二扇葉
372‧‧‧第二軸心
第1圖係為習知串聯風扇組合剖視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視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視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視示意圖。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2圖,係為本創作串聯風扇之第一實施例之組合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串聯風扇1,係包含:一第一風扇2及一第二風扇3;所述第一風扇2一側具有一第一框架21及所述第一框架21另一側具有一第二框架22,該第一框架21與第二框架22間具有一第一流道23,該第一流道23連通所述第一框架21及第二框架22,其中所述第一風扇2更具有一第一基座24及一第一靜葉25,其第一基座24與第一靜葉25係設置於所述第一框架21位置處,該第一基座24於本實施例中係設置於所述第一框架21中心位置處,而該第一基座24與第一框架21間設置有所述第一靜葉25,且其第一框架21於本實施例中係為其串聯風扇1之入風口,而該第二框架22位置處形成有一第一開口26,而該第一流道23內設置有一第一動葉組27,該第一動葉組27連通所述第一開口26,且該第一動葉組27具有複數第一扇葉271及一第一軸心272,所述第一軸心272一端組設所述第一基座24。
所述第二風扇3一側具有一第三框架31及所述第三框架31另一側具有一第四框架32,該第三框架31與第四框架32間具有一第二流道33,該第二流道33連通所述第三框架31及第四框架32,其中所述第二風扇3更具有一第二基座34及一第二靜葉35,其第二基座34與第二靜葉35係設置於所述第四框架32位置處,該第二基座34於本實施例中係設置於所述第四框架32中心位置處,而該第二基座34與第四框架32間設置有所述第二靜葉35,且其第四框架32於本實施例中係為其串聯風扇1之出風口,而該第三框架31位置處形成有一第二開口36,而該第二流道33內設置有一第二動葉組37,該第二動葉組37連通所述第二開口36,且該第二動葉組37具有複數第二扇葉371及一第二軸心372,所述第二軸心372一端組設所述第二基座34。
其中所述第一靜葉25與第二靜葉35另可以肋條為實施方式,其靜葉與肋條之應用係為固定不轉動設置於所述第一框架21與第四框架32位置處。
其中第一風扇2及第二風扇3係組接所述第一風扇2,所述第一風扇2之第二框架22組接所述第二風扇3之第三框架31,其中所述第三框架31與第二框架22之組合方式係為卡合或鎖合或嵌合或黏合或扣合或滑軌其中任一方式皆可實施並達成其串聯組接之目的,而該第一開口26係連通所述第二開口36,且該第一動葉組27相鄰所述第二動葉組37。
透過本創作此結構的設計,所述串聯風扇1為入風口之第一框架21及為出風口之第四框架32可經由所述第一靜葉25與第二靜葉35可提高風扇支撐強度,可有效避免其串聯風扇1整體振動值增加之狀況產生,並可由所述第一靜葉25與第二靜葉35達到遮蔽保護所述第一動葉組27與第二動葉組37,可有效減少需增加護網所產生之材料與工時成本。
請參閱第3圖,係為本創作串聯風扇之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視示意圖,所述串聯風扇1部份元件及元件間之相對應之關係與前述之串聯風扇1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惟本串聯風扇1與前述最主要之差異為,所述第一扇葉271可依照其串聯風扇1所欲產生氣動量進行設計,於本實施例中其第一扇葉271其係連通所述第一開口26且延伸至第二開口36與第二流道33位置處,而該第一扇葉271與第二流道33內之第二扇葉371具有間距以供其第一扇葉271與第二扇葉371可順利運轉,藉此,其串聯風扇1設置於電子裝置時其相對應之組裝高度有所固定與限制,與整體之厚度也有所限制時,仍可透過其連通之第一開口26與第二開口36進行其第一扇葉271之氣動量設計,進而提高其串聯風扇1之氣動效果。
另請參閱第4圖,係為本創作串聯風扇1之第三實施例之組合剖視示意圖,所述串聯風扇1部份元件及元件間之相對應之關係與前述之串聯風扇1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於本實施例中其第二扇葉371其係連通所述第二開口36且延伸至第一開口26與第一流道23位置處,而該第二扇葉371與第一流道23內之第一扇葉271具有間距以供其第一扇葉271與第二扇葉371可順利運轉,藉此,其串聯風扇1設置於電子裝置時其相對應之組裝高度有所固定與限制,與整體之厚度也有所限制時,仍可透過其連通之第一開口26與第二開口36進行其第二扇葉371之氣動量設計,進而提高其串聯風扇1之氣動效果。
以上所述,本創作相較於習知具有下列優點:
1.避免其串聯風扇整體振動值增加之狀況產生;
2.有效減少需增加護網所產生之材料與工時成本;
3.可對扇葉進行增加氣動力設計。
以上已將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創作之專利涵蓋範圍。
1‧‧‧串聯風扇
2‧‧‧第一風扇
21‧‧‧第一框架
22‧‧‧第二框架
23‧‧‧第一流道
24‧‧‧第一基座
25‧‧‧第一靜葉
26‧‧‧第一開口
27‧‧‧第一動葉組
271‧‧‧第一扇葉
272‧‧‧第一軸心
3‧‧‧第二風扇
31‧‧‧第三框架
32‧‧‧第四框架
33‧‧‧第二流道
34‧‧‧第二基座
35‧‧‧第二靜葉
36‧‧‧第二開口
37‧‧‧第二動葉組
371‧‧‧第二扇葉
372‧‧‧第二軸心

Claims (9)

  1. 一種串聯風扇,係包括:
    一第一風扇,具有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二框架及一第一流道,該第一流道連通所述第一、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位置處設置有一第一靜葉,該第二框架位置處形成有一第一開口,而該第一流道內設置有一第一動葉組,該第一動葉組連通所述第一開口;及
    一第二風扇,具有一第三框架及一第四框架及一第二流道,該第二流道連通所述第三、四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係組設所述第二框架,且該第三框架位置處形成有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連通所述第一開口,而該第二流道內設置有一第二動葉組,該第二動葉組連通所述第二開口且相鄰所述第一動葉組,另該第四框架位置處設置有一第二靜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串聯風扇,其中所述第一動葉組與第二動葉組分別具有複數第一扇葉與複數第二扇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串聯風扇,其中所述第一扇葉連通所述第一開口且延伸至第二開口與第二流道位置處,且該第一扇葉與第二流道內之第二扇葉具有間距。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串聯風扇,其中所述第二扇葉連通所述第二開口且延伸至第一開口與第一流道位置處,且該第二扇葉與第一流道內之第一扇葉具有間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串聯風扇,其中所述第三框架與第二框架之組合方式係為卡合或鎖合或嵌合或黏合或扣合或滑軌其中任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串聯風扇,其中所述第一風扇更具有一第一基座,該第一基座設置於所述第一框架位置處,而該第一基座與第一框架間設置有所述第一靜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串聯風扇,其中所述第一動葉組更具有第一軸心,所述第一軸心一端組設所述第一基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串聯風扇,其中所述第二風扇更具有一第二基座,該第二基座設置於所述第四框架位置處,而該第二基座與第四框架間設置有所述第二靜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串聯風扇,其中所述第二動葉組更具有第二軸心,所述第二軸心一端組設所述第二基座。

     
TW103200656U 2014-01-13 2014-01-13 串聯風扇 TWM477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0656U TWM477508U (zh) 2014-01-13 2014-01-13 串聯風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0656U TWM477508U (zh) 2014-01-13 2014-01-13 串聯風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7508U true TWM477508U (zh) 2014-05-01

Family

ID=51294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0656U TWM477508U (zh) 2014-01-13 2014-01-13 串聯風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7508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8512B (zh) * 2016-11-14 2017-09-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框架之串聯風扇
TWI599725B (zh) * 2016-11-14 2017-09-2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聯風扇傾斜結構
TWI610027B (zh) * 2016-10-21 2018-01-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具有旁通結構之風扇框體及其風扇
US10415570B2 (en) 2016-11-13 2019-09-1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an frame body with bypass structure and fan thereof
US11353031B1 (en) 2021-06-29 2022-06-0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Series fan
TWI780756B (zh) * 2021-06-09 2022-10-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聯風扇
TWI792850B (zh) * 2021-11-26 2023-02-11 大陸商廣泰電機(吳江)有限公司 一種便於拆卸的單流道雙風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0027B (zh) * 2016-10-21 2018-01-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具有旁通結構之風扇框體及其風扇
US10415570B2 (en) 2016-11-13 2019-09-1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an frame body with bypass structure and fan thereof
TWI598512B (zh) * 2016-11-14 2017-09-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框架之串聯風扇
TWI599725B (zh) * 2016-11-14 2017-09-2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聯風扇傾斜結構
TWI780756B (zh) * 2021-06-09 2022-10-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聯風扇
US11353031B1 (en) 2021-06-29 2022-06-0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Series fan
TWI792850B (zh) * 2021-11-26 2023-02-11 大陸商廣泰電機(吳江)有限公司 一種便於拆卸的單流道雙風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77508U (zh) 串聯風扇
US10544790B2 (en) Ceiling fan including a heat-dissipating device
JP2014077442A5 (zh)
CN204290614U (zh) 一种具有两路式风冷结构的电机
JP2012026291A (ja) 軸流ファン
JP2011122588A5 (zh)
ITBO20070380A1 (it) Unita' di ventilazione
CN103696987A (zh) 风扇及其增压扇叶组
ITBO20110543A1 (it) Ventilatore centrifugo.
CN105275875B (zh) 离心风叶及离心风机
US20180320777A1 (en) Wheel hub transmission
JP2015063896A (ja) 片吸込み型遠心送風機
US9655278B2 (en) Slim fan structure
JP2010174671A5 (zh)
TW200708669A (en) Fan and fan housing with air-guiding static blades
BR112012024519A2 (pt) compressor de motor, em particualr de turborreator de aeronave, dotado de um sistema de extração de ar
TWI702342B (zh) 冷卻風扇組件及其系統
CN104154035A (zh) 离心式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719005U (zh) 内置散热片散热的压缩机叶轮
CN108869390A (zh) 内置散热片散热的压缩机叶轮
CN206895043U (zh) 一种网孔散热机柜
US20170097012A1 (en) Flow guiding device and turbo-engine with at least one flow guiding device
TWI529307B (zh) 導流扇葉、風扇以及風扇模組
CN204025149U (zh) 离心式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TW201323727A (zh) 防止回流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