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5263U -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 Google Patents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5263U
TWM455263U TW102201832U TW102201832U TWM455263U TW M455263 U TWM455263 U TW M455263U TW 102201832 U TW102201832 U TW 102201832U TW 102201832 U TW102201832 U TW 102201832U TW M455263 U TWM455263 U TW M4552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lue light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transparent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1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sung-Kan Cheng
Chia-Chin Chen
Chia-Pi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Harva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vatek Corp filed Critical Harvatek Corp
Priority to TW102201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5263U/zh
Publication of TWM455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5263U/zh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Description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本新型關於一種發光二極體的封裝,尤其是關於一種可正面及背面兩面出光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發光二極體的封裝,係將發光二極體晶片予以固晶、打線、封膠、以及接腳出來,使其能焊接於印刷電路板。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係於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上覆蓋黃色螢光膠之封裝,而成白光出光者,其應用於各種產品例如燈具、電視機的背光模組等。發光二極體的封裝有單個晶片封裝,或複數個晶片以串連電路或並連電路封裝。
燈具等產品,其利用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與利用複數個單個晶片的白光封裝的不相同點,在於前者構造較簡單,使用時不須複數個的封裝一再焊接。
前述這些封裝,為了使其出光的效率提高,通常是於封裝的固著晶片的面上做成一光反射面,以將發光二極體晶片的側向光和底向光儘量的反射出去,以增加出光的亮度。
第1圖是繪示習知一種單個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100,其具有一光反射杯110,光反射杯的內表面111 為白色,發光二極體晶片120固著於一負電極板131,並電性連接該負電極板及一正電極板132,負電極板131和正電極板132的表面設有鍍銀層(未圖示)。該些鍍銀層及光反射杯的白色內表面的設計,係為了使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側向光和底向光能儘量的反射出去,以增加出光的亮度。
第2圖是繪示習知一種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200,其具有一電路板210,電路板設一接地兼作光反射區211,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片220固著於光反射區211,並覆蓋螢光膠212。這個設計係為了使發光二極體晶片220的側向光和底向光能儘量地反射出去,以增加出光的亮度。
前述習知之發光二極體的封裝,其構造皆是設有一光反射面,所以其僅能達成正面的單面出光而已,無法正面及背面兩面同時出光。
本新型提供一種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可以正面及背面兩面同時出光。
根據本新型之一態樣,提供一種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包括:一透明板,具有位於相對向的一正面與一背面;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固著於透明板的正面;正面螢光膠層,覆蓋於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以及背面透明膠層,覆蓋於透明板的背面,並位於與正面螢光膠層上下互相對到的位置,且背面透明膠層的邊緣具有傾斜側面或帶有弧形的傾斜側面。依此,使 得發光二極體具有正、背兩面出光的功效,而且因設有背面透明膠層,更增加了透明板背面出光的效率。
根據本新型之一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包括:一透明板,具有位於相對向的一正面與一背面;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固著於透明板的正面;正面螢光膠層,覆蓋於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以及背面螢光膠層,覆蓋於透明板的背面,並位於與正面螢光膠層上下互相對到的位置,且背面螢光膠層的邊緣具有傾斜側面或帶有弧形的傾斜側面。依此,使得發光二極體具有正、背兩面出光的功效,而且因設有背面螢光膠層,更增加了透明板背面出光的效率,以及減小正、背兩面之出光的色溫差異。
100‧‧‧習知單個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110‧‧‧光反射杯
111‧‧‧內表面
120‧‧‧發光二極體晶片
131‧‧‧負電極板
132‧‧‧正電極板
200‧‧‧習知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210‧‧‧電路板
211‧‧‧光反射區
212‧‧‧螢光膠
220‧‧‧發光二極體晶片
300‧‧‧本新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310‧‧‧透明板
311‧‧‧正面
312‧‧‧背面
313‧‧‧端板
320‧‧‧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
321‧‧‧跳接線材
322‧‧‧晶片底部
330‧‧‧正面螢光膠層
331‧‧‧螢光粉
340‧‧‧背面透明膠層
341‧‧‧傾斜側面
350‧‧‧背面螢光膠層
351‧‧‧傾斜側面
352‧‧‧螢光粉
第1圖是繪示習知一種單個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的外觀示意圖。
第2圖是繪示習知一種複數個發光二極體的白色封裝的外觀示意圖。
第3圖是繪示依照本新型一第一實施方式一第一實施例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色封裝的外觀示意圖。
第4圖是繪示依照本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一第二實施例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色封裝的外觀示意圖。
第5圖是繪示依照本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一第三實施例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色封裝的外觀示意圖。
第6圖是繪示第3圖、第4圖及第5圖所示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色封裝的橫向剖面示意圖。
第7圖是繪示第6圖中之發光二極體的白色封裝未備具背面透明膠層時的剖面示意圖。
第8圖是繪示第6圖所示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色封裝其中藍光發光二極體的外觀示意圖。
第9圖是繪示依照本新型一第二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色封裝的橫向剖面示意圖。
有關本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詳細說明當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請參閱第3圖至第6圖所示,依照本新型一第一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300包括有一透明板310、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正面螢光膠層330與背面透明膠層340。
透明板310為可以透過光線呈現清澈或略帶霧矇的板材,其材質為例如玻璃、塑膠、樹脂或氧化鋁。透明板310界定有位於相對向的一正面311與一背面312。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固著於透明板310的正面311。該些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之電源導通,可用金線或鋁線等跳接線材321跳接各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的正、負電極,使其連接成為串連電路、或並連電路、或先串連後再將各串連並連起來的電路、或 先並連後再將各並連串連起來的電路,之後將該電路之最前端與最後端的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的一正電極和一負電極分別與固著於透明板310上的兩個端板313跳接,端板313即可以連接至電源(未圖示),以提供該些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點亮所需的電源。
正面螢光膠層330覆蓋於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正面螢光膠層330的材質係為掺有黃色螢光粉331的矽膠等。
背面透明膠層340覆蓋於透明板的背面,並位於與正面螢光膠層330上下互相對到的位置。背面透明膠層340的邊緣具有傾斜側面341(見第6圖的剖面示意圖),其具體為帶有弧形之傾斜側面。背面透明膠層340的材質為矽膠等。背面透明膠層340及其傾斜側面341或帶有弧形之傾斜側面的做成,可以利用矽膠於液態時點著於透明板310的背面,依該矽膠於液態時的附著力加上表面張力,能在該矽膠的邊緣自然形成傾斜側面341或帶有弧形之傾斜側面,其如同用少量的水,滴在玻璃面上所形成的邊緣之帶有弧形之傾斜側面的樣子,然後將該矽膠加溫熟化凝固而成。
正面螢光膠層330和背面透明膠層340皆是以該些膠於液態時分別點著於透明板310的正面311和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以及透明板310的背面312,並予熟化凝固而成。膠的點法不限,其可以如第3圖的第一實施例所示,正面螢光膠層330和背面透明膠層340以 一點一點的點法分別點著於透明板310的正面311和各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以及透明板310的背面312,經熟化凝固後即形成點狀的正面螢光膠層330和點狀的背面透明膠層340;亦可以如第4圖的第二實施例所示,正面螢光膠層330和背面透明膠層340以條狀的點法分別點著於透明板310的正面311和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以及透明板310的背面312,經熟化凝固後即形成條狀的正面螢光膠層330和條狀的背面透明膠層340;亦可以如第5圖的第三實施例所示,正面螢光膠層330和背面透明膠層340以面狀的點法分別點著於透明板310的正面311和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以及透明板310的背面312,經熟化凝固後即形成面狀的正面螢光膠層330和面狀的背面透明膠層340。以上不論何種點法,其背面透明膠層340的邊緣皆會自然具有傾斜側面341或帶有弧形之傾斜側面。
依據本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除了依其正面螢光膠層330,使得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的正面具有白光出光之外,而且依透明板310及背面透明膠層340以及其傾斜側面341,使得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可以背面出光,並且可以增加該背面出光的效率。
因此,依據本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其主要技術特點在於「於透明板的背面,在位於與正面螢光膠層上下互相對到的位置,覆蓋有背面透明膠層,且該背面透明膠層的邊緣具有傾斜側 面或帶有弧形的傾斜側面」。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若只利用一個透明板310做成兩面出光的話(如第7圖剖面示意圖所示),其固著於透明板310正面311的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所射出的側向光和底向光,在與法線的夾角大於約40度角以上的光束都射不出透明板310的背面312(設使用普通玻璃N=1.51的臨界值計算),光線只在透明板310的正、背兩面來回反射。再詳言之,如第7圖所示,A、B、A’、B’是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的側向光,其對透明板310之出光面的法線夾角大於40度角,光線只在透明板310裡面來回反射,而射不出透明板310的背面312;C、D、C’、D’是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的底向光與法線夾角大於40度角的部份,其光線亦只在透明板310裡面來回反射,而射不出透明板310的背面312。所以,若只以透明板310固著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其雖可以達成正、背兩面的出光,但透明板310背面312的出光比率卻是很低,如第7圖所示,其只有底向光對透明板310的出光面之與法線夾角小於40度角的E、F、G、E’、F’、G’和H的部份的光束會由透明板310的背面312射出,而A、B、A’、B’、C、D、C’、D’的光束並不會由透明板310的背面312射出。
請參閱第6圖,而在本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由於其「透明板310的背面312,在位於與正面螢光膠層330上下互相對到的位置,覆蓋有背面透明膠層340,且該背面透明膠層的邊緣具 有傾斜側面341或帶有弧形的傾斜側面」,即能引出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前述之A、B、A’、B’的側向光以及C、D、C’、D’的底向光,使其由透明板310的背面射出。亦即不會發生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發出的光束其與法線的夾角大於40度角的部份射不出透明板310背面312的問題,因此,依據本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除了具有正、背兩面出光的功效之外,同時可以增加透明板背面出光的效率。
前述由背面透明膠層340射出的光線,並非只會是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的側向光和底向光射出的光束,其在透明板310正面311之正面螢光膠層330被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正向光束所激發的黃色螢光,亦同時會透過透明板310由其背面312射出,而與前述之側向光和底向光的藍光混光,仍是得到白光的出光。
如第8圖所示,前述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可以使用晶片底部322無反射鏡面者、或晶片底部322有半反射鏡面者、或晶片底部322有全反射鏡面者。雖然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的底部322有反射鏡面者會遮蔽底向光的出射,但如第6圖所示,其側向光的光束A、B、A’、B’仍能在透明膠層340邊緣的傾斜側面341出射,還是產生了增加透明板310背面出光效率的功效。而且,使用晶片底部322有半反射鏡面或全反射鏡面者,還可以減輕背面出光之混色不均的現象。
此外,如用普通玻璃例如鈉鈣玻璃作為透明板 310,其折射率常為1.5~1.7,此時,如背面透明膠層340使用折射率較玻璃為低的材質例如矽膠,其折射率有1.4的。依光學原理,散射光通過多層且逐層降低折射率的介質時,可以減少光的反射量,而增加其出射量。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的光為散射,該散射光先通過玻璃製之透明板310其折射率為1.51、再經過矽膠做成之背面透明膠層340其折射率為1.4、再到達空氣其折射率為1,會比該散射光通過玻璃製之透明板310其折射率為1.51再通過某一折射率為大於或等於1.51之背面透明膠之光線的出射量較多,亦可以另外增加出光效率。亦即,選用折射率較透明板310為低的透明膠層340,可以增加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背面的出光效率。
第9圖是繪示依照本新型一第二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的剖面示意圖。在前述第一實施方式當中,其由背面透明膠層340射出的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的藍光,會與正面螢光膠層330透過透明板310和背面透明膠層340射出的黃色螢光混光成為白色,但因混光的黃光稍微不足,而會使該白光偏藍,亦即色溫較高。而在第二實施方式當中,可以使得正、背兩面出光的色溫更為接近。
依照本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包括有一透明板310、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正面螢光膠層330與背面螢光膠層350。其中,透明板310、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以及正 面螢光膠層330與前述第一實施方式所述者相同。亦即,透明板310具有位於相對向的一正面311與一背面312;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固著於透明板310的正面311;正面螢光膠層330覆蓋於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所不同者係,在第二實施方式當中,係將第一實施方式中之矽膠材質的背面透明膠層進一步加有螢光粉352而成為背面螢光膠層350。該背面螢光膠層350同樣是覆蓋於透明板310的背面312,並位於與正面螢光膠層330上下互相對到的位置,且該背面螢光膠層350的邊緣同樣具有傾斜側面351或帶有弧形的傾斜側面。
依據本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除了可以使得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320具有正面及背面兩面出光的功效之外,而且依據背面螢光膠層350,可以產生更多的黃色螢光而減少藍光,因此能減小發光二極體正面及背面兩面之出光的色溫差異,使得兩面出光的色溫更接近。
300‧‧‧本新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310‧‧‧透明板
311‧‧‧正面
312‧‧‧背面
320‧‧‧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
330‧‧‧正面螢光膠層
331‧‧‧螢光粉
340‧‧‧背面透明膠層
341‧‧‧傾斜側面

Claims (4)

  1. 一種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包括:一透明板,具有位於相對向的一正面與一背面;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固著於該透明板的正面;正面螢光膠層,覆蓋於該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以及背面透明膠層,覆蓋於該透明板的背面,並位於與正面螢光膠層上下互相對到的位置,且該背面透明膠層的邊緣具有傾斜側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其中該傾斜側面為帶有弧形的傾斜側面。
  3. 一種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包括:一透明板,具有位於相對向的一正面與一背面;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固著於該透明板的正面;正面螢光膠層,覆蓋於該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以及背面螢光膠層,覆蓋於該透明板的背面,並位於與正面螢光膠層上下互相對到的位置,且該背面螢光膠層的邊緣具有傾斜側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其中該傾斜側面為帶有弧形的傾斜側面。
TW102201832U 2013-01-28 2013-01-28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TWM455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1832U TWM455263U (zh) 2013-01-28 2013-01-28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1832U TWM455263U (zh) 2013-01-28 2013-01-28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5263U true TWM455263U (zh) 2013-06-11

Family

ID=49031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1832U TWM455263U (zh) 2013-01-28 2013-01-28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526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3304B (zh) * 2013-08-28 2015-02-11 Harvatek Corp A plurality of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s in white
TWI481795B (zh) * 2013-12-27 2015-04-21 Harvatek Corp A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US9887179B2 (en) 2014-11-28 2018-02-06 Harvatek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642874B (zh) * 2013-09-11 2018-12-0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組件以及相關之照明裝置
CN110350064A (zh) * 2013-07-01 2019-10-18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组件及制作方法
US11543081B2 (en) 2013-06-27 2023-01-03 Epistar Corporation LED assembly with omnidirectional light field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3081B2 (en) 2013-06-27 2023-01-03 Epistar Corporation LED assembly with omnidirectional light field
CN110350064A (zh) * 2013-07-01 2019-10-18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组件及制作方法
TWI473304B (zh) * 2013-08-28 2015-02-11 Harvatek Corp A plurality of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s in white
TWI642874B (zh) * 2013-09-11 2018-12-0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組件以及相關之照明裝置
TWI481795B (zh) * 2013-12-27 2015-04-21 Harvatek Corp A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US9887179B2 (en) 2014-11-28 2018-02-06 Harvatek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8573B (zh) A plurality of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 in white light
JP7125636B2 (ja) 発光装置
TWI400787B (zh) 發光元件之封裝結構
US20160293809A1 (en) Flip chip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structure
JP7048873B2 (ja)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422636B2 (ja) 光源装置
US11892670B2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US11841135B2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JP2008034473A (ja) 面状光源
TWM455263U (zh)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白光封裝
TWI784376B (zh) 發光裝置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JP2011129916A (ja) 発光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9302339A (ja) 半導体発光装置
CN211375266U (zh) 光源结构、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829671B (zh) 發光裝置
TWI573245B (zh) 發光二極體燈條
JP2009071090A (ja) 発光装置
KR20130070043A (ko) 발광다이오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I473304B (zh) A plurality of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s in white
KR102261945B1 (ko)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장치
US11063190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package component
TWI578574B (zh) 發光元件結構
TWM467187U (zh) 複數個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的白光封裝
TWI608601B (zh) 發光二極體模組、發光二極體陣列模組、顯示模組
KR102425618B1 (ko) 광원 패키지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