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2874U - 輪圈接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輪圈接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2874U
TWM452874U TW101219075U TW101219075U TWM452874U TW M452874 U TWM452874 U TW M452874U TW 101219075 U TW101219075 U TW 101219075U TW 101219075 U TW101219075 U TW 101219075U TW M452874 U TWM452874 U TW M45287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m
joint
groove
connecting member
groov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9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Bing Tu
Guang-Hao Bai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enry Metal Tec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enry Metal Tech Co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enry Metal Tech Co
Priority to TW101219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2874U/zh
Publication of TWM452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2874U/zh

Link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Description

輪圈接合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輪圈接合結構,特別是指一種設於輪圈兩端內部之一銜接件,其外周設有多數凹槽,可提供快速及便利組設,且可避免接合處產生凹陷或毛邊之功效者。
輪圈主要係供輪胎組設形成車輪,且輪圈中央之軸心與車體之前、後叉樞接,藉由車輪轉動以帶動車體行進者。輪圈接合結構通常係以鋁合金擠製成桿狀,再滾壓形成圓圈狀,並使兩端接合形成輪圈。
該輪圈結構兩端之接合方法,通常係於輪圈兩端共同插設有一銜接件,以將兩端接合形成完整之輪圈,由於兩端之接合處係為輪圈中結構最弱之部位,因此利用該銜接件抵撐於輪圈內部,藉以提升接合處之結構強度,且輪圈接合後之真圓度以及表面平整,對於輪圈傳動的順暢及結構強度有極大的影響,而該輪圈兩端與銜接件間之接合方式,常見者大致可分為插接式及焊接式,插接式係以柱桿或銜接件嵌接於輪圈兩端,達到接合之目的;焊接式係於輪圈兩端共同插設銜接件後,再利用碰焊或以焊條焊接之方式,以將輪圈兩端面緊密結合,達到接合及穩固定位之目的。
按,習知插接式之輪圈接合結構,如國內第090218967號新型專利所揭露之「自行車輪圈接合結構改良」,其係包括:一輪圈,該輪圈接合處形成有二斷面;一內銜接件,其外周斷面形狀恰等於輪圈斷面所隔出之槽室內周形狀,以使該內銜件恰可插組於該槽室內者;其特徵在於:該輪圈以及內銜接件相組合之外周面預定位置,係藉由沖壓方式形成內凹卡緣部位,俾藉該輪圈以及內銜接件之內凹卡緣相對內凹卡擋而達到使輪圈接合固定之目的者;藉此接合結構,將可省略插接件之使用而達組立快速、降低成本以及穩固結合、表面不凸出之實用效益者。
另一習知焊接式之輪圈接合結構,如國內第092102705號發明專利所揭露之「自行車輪圈接合方法」,其主要係先將鋁合金條桿滾壓成輪圈,並於輪圈兩對接端間插設有一內銜接器,讓輪圈兩對接端可相對貼合並留有一細微接合縫隙,並利用包含加熱、填料、滲透及回溫等步驟的接合方法所接合而成;其中:加熱:於輪圈兩對接端的相對接合縫周緣分設有若干的噴火槍,藉以利用噴火槍對輪圈的接合縫進行加熱,並持續加熱至鋁合金輪圈的熔點下;填料:加熱至熔點下後,可將膏狀或條狀的鋁合金硬焊助焊劑置於兩對接端間的接合縫上,讓硬焊助焊劑可熔解形成熔融狀後,沿接合縫的間隙及鋁合金上毛細孔流動填料;滲透:在進行硬焊助焊劑的填料後,持續對輪圈加熱,並 使其溫度保持在鋁合金輪圈的熔點下,讓硬焊助焊劑在受高溫作用下沿各高溫點,可持續對接合縫及輪圈與內銜接器間的間隙流動滲透;回溫:待硬焊助焊劑完全滲透進入輪圈對接端的間隙及毛細孔後,停止對輪圈的加熱,並讓輪圈回溫到常溫;透過上述加熱、填料、滲透及回溫的步驟,擴大其結合區域及面積,讓輪圈兩對接端可完全的全面接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種可增進其接合強度及免去二次加工之自行車輪圈接合方法者。
上述所揭結構中,前者係於輪圈及內銜接件間之內凹卡緣相對內凹卡擋,以使輪圈接合固定,可達穩固結合且使表面不凸出之功效;後者則係將兩對接端加熱至鋁合金輪圈之熔點下,並將助焊劑置於兩對接端間之接合縫上,助焊劑即流動滲透於接合縫及輪圈與內銜接器間的間隙間,以焊結接合輪圈,可提升接合區域之面積及強度,並可避免於接合縫上形成凸出的毛邊。
惟,前者之輪圈及內銜接件間僅係藉內凹卡緣相對卡擋,其加工程序繁雜且組裝不便,另由於內銜接件外周係對應輪圈內周形狀,若內銜接件外周若小於輪圈內周,則會產生間隙,而產生不牢固之情形,因此為使內銜接件外周與輪圈內周緊密貼合,會使內銜接件外周約略相等於輪 圈內周,始能達緊密貼合之效果,於組裝時需施力將內銜接件推入輪圈內周,而撐抵輪圈,然而由於現今輪圈欲達輕量化目的,因此輪圈之厚度愈薄,其施力將內銜接件推入時,內銜接件抵撐輪圈內周,容易造成輪圈外周表面產生凸出狀,而影響煞車夾器之夾煞效果;後者內銜接器插接於輪圈兩端時,同樣有抵撐輪圈內周而使其外周表面產生凸出之缺弊,其配合焊結確實可提供輪圈穩固接合之效果,然而為使輪圈表面避免產生毛邊,因此助焊劑之填料量需精確掌控,否則填料量過多時,助焊劑會由接合縫溢出而產生表面毛邊,若填料量過少時,輪圈兩對接端間之接合縫會產生向內部凹陷狀,因此其不良率高,亦造成製造成本提高,且其同樣會產生假焊現象,嚴重時會造成輪圈斷裂,而影響行車的安全性,整體結構確有待改良之必要者;故本創作人,針對前述問題進一步提供一具實用創新之輪圈接合結構改良。
有鑑於此,本創作所揭露之輪圈接合結構改良,其包含有:一輪圈,係呈框狀桿體,其兩端分別為一組接端,且各該組接端內部分別具有一嵌槽;一銜接件,係呈框桿狀,其係對應該嵌槽之形狀製成,且內部呈鏤空狀,該銜接件之外周對應軸心方向而軸向連續設有多數凹槽,於該 輪圈兩端之嵌槽內共同插設該銜接件,並以預設溫度加熱於該輪圈兩端之組接端,再加壓於各該組接端且使其相互接合固定;藉由上述構件,該銜接件外周之多數凹槽,可減少與該嵌槽內壁間之接觸面積,可達快速及便利組裝之目的,且兩組接端間之加熱加壓接合方式,可避免接合處產生凹陷或毛邊之情事,其構件簡單、便利組裝,整體結構可達便利實用性者。
本創作目的之一即在提供一種輪圈接合結構改良,係於輪圈兩端之組接端嵌槽內插設有一銜接件,該銜接件外周軸向連續設有多數凹槽,可減少該銜接件與嵌槽內壁之接觸面積,使其組裝更為容易、快速,且構件簡單,確具極佳創新實用性及便利性者。
本創作目的之二即在提供一種輪圈接合結構改良,於加熱後並加壓結合該輪圈兩端之組接端時,該多數凹槽可提供加壓結合之壓力釋放效果。
本創作目的之三即在提供一種輪圈接合結構改良,係可利用碰焊之接合方法,加熱於該輪圈兩端之組接端,再加壓使兩組接端相互接合,配合該銜接件具多數凹槽之組設,有效避免該兩組接端之接合處產生凹陷、假焊或產生毛邊之情事,確達穩固接合及增加結構強度之功效者。
首先請參照第一~三圖,本創作所提供之一種輪圈接合結構改良,其主要包含有:一輪圈(10)及一銜接件(20)。
該輪圈(10),係以鋁合金材料擠製成框狀桿體,再滾壓成圓圈狀,該輪圈(10)之兩端分別為一組接端(11),且各該組接端(11)內部分別具有一嵌槽(12)。
該銜接件(20),係呈框桿狀,其係對應該嵌槽(12)之形狀製成,且內部呈鏤空狀,該銜接件(20)之外周對應軸心方向而軸向連續設有多數凹槽(21),於該輪圈(10)兩端之嵌槽(12)內共同插設該銜接件(20),且可抵貼固定於該嵌槽(12)內壁,藉該多數凹槽(21)之設計,可減少與該嵌槽(12)內壁之接觸面積,即可便利插設組裝,接著再利用碰焊或噴火槍等加熱方式,例如利用電流加熱於該輪圈(10)兩端之組接端(11),對各該組接端(11)以預設溫度進行加熱,接著加壓於各該組接端(11)且使其相互接合固定,即可形成一完整之該輪圈(10),藉該銜接件(20)可提供接合部位之結構強度,且其接合方式,可避免兩組接端(11)間接合處產生凹陷之情事。
藉由上述構件,該輪圈(10)兩端之組接端(11)分別具有嵌槽(12),且該銜接件(20)外周連續設有多數凹槽(21),可減少與該嵌槽(12)內壁之接觸面積,即可便利且快速將該銜接件(20)插設於輪圈(10)兩端之嵌槽(12)內, 再利用預設溫度加熱於該輪圈(10)兩端之組接端(11),接著加壓使兩組接端(11)相互接合固定,有效避免接合處表面產生凹陷或假焊之情事,則可達到快速組裝及穩固接合之功效,同時整體結構之構件簡單,故整體結構極具實用便利性者。
為供進一步瞭解本創作構造特徵、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使用方式加以敘述如下:本創作之組設,係於輪圈(10)兩組接端(11)之嵌槽(12)內共同插設有該銜接件(20),接著以預設溫度加熱於兩組接端(11),再接著加壓使兩組接端(11)相互對接結合,即組設完成。
本創作之該銜接件(20)外周軸向連續設有多數凹槽(21),使其插設入該輪圈(10)兩端組設端(11)之嵌槽(12)時,該多數凹槽(21)之設計,可減少該銜接件(20)與嵌槽(12)內壁之接觸面積,使其組裝更為容易、快速,且整體構件簡單,則達極佳創新實用性及便利性者;當加熱後並加壓結合該輪圈(10)兩端之組接端(11)時,兩組接端(11)間即可相互接合固定,藉該銜接件(20)之多數凹槽(21)可提供加壓結合之壓力釋放空間,可避免該輪圈(10)兩端之組接端(11)於加壓結合過程中產生變形之情形。
本創作係利用碰焊之接合方法,加熱於該輪圈(10)兩端之組接端(11),再加壓使兩組接端(11)相互接合,即可 接合固定形成完整之輪圈(10),配合具多數凹槽(21)之該銜接件(20)之組設,可避免兩組接端(11)之接合處產生凹陷或假焊之情事,且由於其無使用焊結劑,因此無焊結劑溢出於接合處之情事,而不會於表面凸出產生毛邊,確可達穩固接合及增加結構強度之功效者。
其亦係可於該銜接件(20)與嵌槽(12)間設有黏結劑,提供黏合固定之效果,以達加強穩固定位之功效者。
綜合上述,本創作所揭露之「輪圈接合結構改良」,係提供一具多數凹槽(21)之銜接件(20)結構,使該銜接件(20)插設於輪圈(10)兩端之嵌槽(12)內,該銜接件(20)多數凹槽(21)之設計,可減少其與該嵌槽(12)內壁之接觸面積,則可達便利且快速組設之目的,接著再加熱於該輪圈(10)兩端之組接端(11),並加壓使兩組接端(11)相互結合,即可達穩固接合之功效,藉該多數凹槽(21)可提供加壓結合時之壓力釋放效果,且可避免兩組接端(11)接合處產生凹陷之情事,同時其構件簡單、可便利組裝,俾使整體確具產業實用性及創新效益,且其構成結構又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
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創作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 在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0)‧‧‧輪圈
(11)‧‧‧組接端
(12)‧‧‧嵌槽
(20)‧‧‧銜接件
(21)‧‧‧凹槽
第一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10)‧‧‧輪圈
(11)‧‧‧組接端
(12)‧‧‧嵌槽
(20)‧‧‧銜接件
(21)‧‧‧凹槽

Claims (2)

  1. 一種輪圈接合結構,其包含有:一輪圈,係呈框狀桿體,其兩端分別為一組接端,且各該組接端內部分別具有一嵌槽;一銜接件,係呈框桿狀,其係對應該嵌槽之形狀製成,且內部呈鏤空狀,該銜接件之外周對應軸心方向而軸向連續設有多數凹槽,於該輪圈兩端之嵌槽內共同插設該銜接件,並以預設溫度加熱於該輪圈兩端之組接端,再加壓於各該組接端且使其相互接合固定。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輪圈接合結構,其中該銜接件與該嵌槽間設有黏結劑。
TW101219075U 2012-10-03 2012-10-03 輪圈接合結構 TWM452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9075U TWM452874U (zh) 2012-10-03 2012-10-03 輪圈接合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9075U TWM452874U (zh) 2012-10-03 2012-10-03 輪圈接合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2874U true TWM452874U (zh) 2013-05-11

Family

ID=49079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9075U TWM452874U (zh) 2012-10-03 2012-10-03 輪圈接合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2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869B (zh) * 2014-04-23 2019-05-21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自行車輪的輪圈和相應自行車輪以及製造所述輪圈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869B (zh) * 2014-04-23 2019-05-21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自行車輪的輪圈和相應自行車輪以及製造所述輪圈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8017B (zh) 通过焊接电流和压入对轴和轮毂进行连接的方法以及轴和轮毂通过这种连接构成的装置
JP4684810B2 (ja) 円筒状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405922B2 (ja) 金属シート、管及び類似の形状部材の変形抵抗溶接方法
TWM452874U (zh) 輪圈接合結構
WO2022201928A1 (ja) 抵抗溶接方法
JP2013034998A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072860B1 (ko) 플래시버트 용접을 이용한 강판의 접합 방법
JP7301032B2 (ja) 接合方法
JP3891695B2 (ja) 棒状部材の接合方法
TW201636255A (zh) 底部托架外殼總成及自行車
JP2017070995A (ja) 異種金属板の接合方法及び異種金属板接合用部材
JP2018043259A (ja) 異材接合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2371423B (zh) 用于制造材料结合的连接的方法和空心型材连接件
US20200130097A1 (en) Joining method
JP5783704B2 (ja) 片側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TWI569902B (zh) Bicycle frame pipe system
JPH0320311B2 (zh)
TWM610625U (zh) 輪圈之結合結構
JPH10129562A (ja) 自動2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5942597B2 (ja) 接合型デイスクホイ−ルの接合方法
JPH01218774A (ja) バット溶接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押さえ型
TWI523722B (zh) 具有端部連接件的管件結構
TW200413191A (en) Welding method of bicycle rim
CN202911455U (zh) 轮圈接合结构
TWI531428B (zh) 金屬接頭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