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1212U - 扳手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扳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1212U
TWM451212U TW101221111U TW101221111U TWM451212U TW M451212 U TWM451212 U TW M451212U TW 101221111 U TW101221111 U TW 101221111U TW 101221111 U TW101221111 U TW 101221111U TW M451212 U TWM451212 U TW M4512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lock
hole
perforation
pivoting
wrench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1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g-Pu Yang
yu-ting Hong
Original Assignee
Cheng-Pu Yang
yu-ting H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Pu Yang, yu-ting Hong filed Critical Cheng-Pu Yang
Priority to TW101221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1212U/zh
Publication of TWM451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1212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扳手結構
本創作係與扳手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扳手結構係設有第一本體、第二本體及連接塊且二二相樞設,而具有多種旋動結構。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扳手結構,如證書號數:I269688、申請號:094101352、專利名稱:可三度空間操作之扳手。
一種可三度空間操作之扳手,包含有:一頭部40,用以套接螺件;一握柄30,係供握持;其特徵在於:另包含有:一連接件45,設於該頭部40及該握柄30之間;一第一軸銷60,係將該頭部40後端與該連接件45前端相樞接,使該頭部40及該連接件45可相對地擺動;一第二軸銷65,係將該連接件45後端及該握柄30前端相樞接,使該連接件45及該握柄30可相對地擺動;該二軸銷60、65之軸向係相互垂直,使得握柄30可相對於該頭部40而於各個角度擺動;於握柄30位於擺動之死點時,扳動該握柄30可驅轉該頭部40。
但該習用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第六圖、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該頭部40與握柄30間雖設有連接件45相樞設而具三度空間之旋動狀態,但該第一軸銷60及第二軸銷65之軸向係相互垂直,該握柄30需位於擺動死點時,扳動該握柄30才可驅轉該頭部 40,而扳手最主要係要旋動螺合件,如此該握柄30與頭部40間係位於一相當奇怪的扳動角度狀態,操作時並不順手,且此奇怪之扳動角度中,旋動時亦損失相當大之旋動扭力。
2、該握柄30與頭部40間係位於一相當奇怪的扳動角度狀態才可旋動螺合件,而此扳動角度係需佔據一大空間,當操作時,該三度空間操作之扳手係難以使用於空間狹小處。
3、請參閱公報之第一圖所示,該習用扳手之柄部一端之樞設處與另端之開口部係呈水平狀,而第二圖所示,該握柄30前端與連接件45相樞設處之凹入36與開口端係呈垂直狀,如此該握柄30與第一圖之握柄結構並不同,該握柄30係需另行再開模鍛造,如此即又多增加該握柄30之成本,且扳手之規格尺寸相當多,握柄30規格尺寸不下二十種之多,握柄30即要開模至少二十種之多,模具成本亦相當高。
本創作人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乃積多年扳手之製造經驗,幾經多次之試作經驗,終獲有實用性之本創作提出。
有鑑於習用扳手結構係以一奇 怪角度旋動螺合件,本創作之扳手結構係設有第一本體、第二本體及連接塊,且二二間係相樞設,而具有多種旋動 結構。
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 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樞部、第一凹槽及第一穿孔;一第二本體係設有第二樞部、第二凹槽及第二穿孔;一連接塊一端係容設於第一凹槽內,該連接塊一端係設有第三穿孔,該第三穿孔係與第一穿孔相對正,該連接塊另端係容設於第二凹槽內,該連接塊另端係設有第四穿孔,該第四穿孔係與第二穿孔相對正,該連接塊之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間之二軸心係相平行,該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間係相距離一距離,該距離係使該第一本體及第二本體係不相踫撞;二樞設件,該其一樞設件係穿設於第一穿孔及第三穿孔內,使該第一樞部係與連接塊一端相樞設,另一樞設件係穿設於第二穿孔及第四穿孔內,使該第二樞部係與連接塊另端相樞設。
該連接塊之第三穿孔及第四穿 孔間之二軸心係相互平行,該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間係相距離一距離,該距離係使該第一本體及第二本體間二端部係不相踫撞,如此該扳手係有多種旋動方式。該本創作之第二本體係與習用之第一圖習用之柄部係為相同結構,如此即不需再另行開模製造第二本體,本創作扳手結構中即節省第二本體之開發成本。該第二本體與第一本體係不位於同一平面狀,該第二本體係疊置於第一本體上端面,螺合件被第一本體旋動時,螺合件係可靠抵於第二本體之下端面,而具有防止螺合件脫開第一本體之棘輪或梅花端範 圍處。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創作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創作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創作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創作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創作之保護範圍。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所示,係本創作之立體圖,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扳手結構,該扳手結構可係為複合扳手或梅開扳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10,該第一本體10一端係設有第一樞部11,該第一樞部11係呈U字型樞設端而設有第一凹槽12,該第一樞部11設有橫向貫穿之第一穿孔13,該第一穿孔13端部係設有第一螺合部14,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作用端,作用端係樞設有棘輪以供旋動螺合件,作用端亦可係為梅花端;一第二本體20,該第二本體20一端係設有第二樞部21,該第二樞部21係呈U字型樞設端而設有第二凹槽22,該第二凹槽22係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凹槽12相對正,該第二凹槽22係與第一凹槽12同寬度,該第二樞部21設有橫向貫穿之第二穿孔23,第二穿孔23係與第一穿孔13同直徑,該第二穿孔23端部係設有第二螺合部24,該第二本體20係具一定長度供手握持旋動,該第二本體20另端 係設有一開口端;一連接塊30,該連接塊30係呈四角塊體狀,該連接塊30一端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凹槽12內,該連接塊30一端係設有第三穿孔31,該第三穿孔31係與第一穿孔13相對正,該連接塊40另端係容設於第二凹槽22內,該連接塊40另端係設有第四穿孔32,第四穿孔32係與第二穿孔23相對正,該連接塊40之第三穿孔31及第四穿孔32間之二軸心係相平行,該第三穿孔31及第四穿孔32間係相距離一距離,該距離係使該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間二端部係不相踫撞;二樞設件40,該每一樞設件40端部係設有第三螺合部41,該其一樞設件40係穿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穿孔13及連接塊30之第三穿孔31內,該其一樞設件40之第三螺合部41係與第一螺合部14相螺合,使該第一樞部11係與連接塊30一端相樞設,該另一樞設件40係穿設於第二本體20之第二穿孔23及第四穿孔32內,該另一樞設件40之第三螺合部41係與第二螺合部24相螺合,使該第二樞部21係與連接塊30另端相樞設;該第一本體10與連接塊30間係藉由樞設件40相樞設,該連接塊30與第二本體20藉由另一樞設件40相樞設。
請繼續參閱第二圖所示,係本創作之立體組合圖,手握持第二本體20旋動時,該第二本體20係帶動連接塊30,該連接塊30係再帶動第一本體10,如此而旋動螺合件或套筒。
請繼續參閱第三圖所示,係本創作第二操作結構之立體圖,第二本體20與第一本體10係不位於同一平面狀,手握持第二本體20旋動時,該第二本體20係帶動連接塊30,該連接塊30係再帶動第一本體10,如此而旋動螺合件或套筒。
請繼續參閱第四圖所示,係本創作第三操作結構之立體圖,該第二本體20與第一本體10係不位於同一平面狀,該第二本體20係疊置於第一本體10上端面,手握持第二本體20旋動時,該第二本體20係帶動連接塊30,該連接塊30係再帶動第一本體10,如此而旋動螺合件,該螺合件被第一本體10旋動時,該螺合件係可靠抵於第二本體20之下端面,而具有防止螺合件脫開第一本體10之棘輪或梅花端範圍處。
請繼續參閱第五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該實施例中,該第二本體20係設有一貫穿槽25,該貫穿槽25之軸心與第二本體20端部間距離係等同於第一本體10之作用端之棘輪或梅花端之軸心與第一本體10端部間之距離。
請繼續參閱第六圖所示,係為第二實施例操作結構立體圖,該第二本體20與第一本體10係不位於同一平面狀,該第二本體20係疊置於第一本體10上端面,該貫穿槽25係對正第一本體10之棘輪或梅花端,該第一本體10旋動螺合件45時,該第二本體20之下端面可供螺合件45靠抵,且該貫穿槽25係可供螺桿46凸伸,如此而具最佳之 旋動操作狀態。
請繼續參閱第七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該實施例中,該第二本體20二端均設有第二樞部21、第二凹槽22、第二穿孔23及第二螺合部24,該第二本體20二端均樞設有連接塊30,以及連接塊30均樞設有第一本體10,亦即連接塊30及第一本體10係為二個,樞設件40係為四個。
請繼續參閱第八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圖,該實施例中,設有二個第二本體20,二個第二本體20間係以一連接塊30相樞設,每一第二本體20再樞接連接塊30以及連接塊30再樞設第一本體10,而具有三個連接塊30。
請參閱第九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立體圖,該實施例中,該第二本體20係設有一四角槽26該四角槽46以供另一套筒扳手、棘輪扳手或另一工具之四角頭相套合。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該樞設件40與第一穿孔13間或樞設件40與第二穿孔23間係為錨設結構,僅是樞設件40係無拆下。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該連接件30係可為圓柱體狀或六角柱體狀,該第二本體20另端係可為梅花端或係樞設有棘輪結構。
本創作扳手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該連接塊40之第三穿孔31及第四穿孔32間之二 軸心係相互平行,該第三穿孔31及第四穿孔32間係相距離一距離,該距離係使該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間二端部係不相踫撞,如此該扳手係有第二圖、第三圖及第四圖之旋動方式。
2、該第一本體10與連接塊30間係相樞設,且連接塊30與第二本體20間亦相樞設,如此第一本體10與連接塊30間可調整相對角度,該第二本體20與連接塊30間亦可調整相對角度,該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間即具有各種旋動角度之變化性,扳手旋動螺合件係可符合各種旋動狀態具擴充性。
3、請參閱習用背景中I269688之第一圖所示,該本創作之第二本體20係與習用之第一圖習用之柄部係為相同結構,如此即不需再另行開模製造第二本體20,且習用手工具結構中亦具有連接塊30結構,該德國規格之DIN3122中即揭露連接塊30結構,如此亦不需另行開模製造連接塊30,本創作扳手結構中即節省第二本體20及連接塊30之開發成本。
4、請再參閱第四圖所示,該第二本體20與第一本體10係不位於同一平面狀,該第二本體20係疊置於第一本體10上端面,螺合件被第一本體10旋動時,該螺合件係可靠抵於第二本體20之下端面,而具有防止螺合件脫開第一本體10之棘輪或梅花端範圍處,握持扳手旋動螺合件時係可更順手。
5、請繼續參閱第六圖所示,該第二本體20與第一本 體10係不位於同一平面狀,該第二本體20係疊置於第一本體10上端面,且該貫穿槽25係會對正第一本體10之棘輪或梅花端處,該第一本體10旋動螺合件45時,該第二本體20之下端面可供螺合件45靠抵,且該貫穿槽25係可供螺桿46凸伸。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扳手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第一本體
11‧‧‧第一樞部
12‧‧‧第一凹槽
13‧‧‧第一穿孔
14‧‧‧第一螺合部
20‧‧‧第二本體
21‧‧‧第二樞部
22‧‧‧第二凹槽
23‧‧‧第二穿孔
24‧‧‧第二螺合部
25‧‧‧貫穿槽
26‧‧‧四角槽
30‧‧‧連接塊
31‧‧‧第三穿孔
32‧‧‧第四穿孔
33‧‧‧連接槽
34‧‧‧控制槽
40‧‧‧樞設件
41‧‧‧第三螺合部
45‧‧‧螺合件
46‧‧‧螺桿
第一圖、係本創作扳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扳手之立體組合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扳手第二操作結構立體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扳手第三操作結構立體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立體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操作結構立體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立體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立體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立體圖。
10‧‧‧第一本體
11‧‧‧第一樞部
12‧‧‧第一凹槽
13‧‧‧第一穿孔
14‧‧‧第一螺合部
20‧‧‧第二本體
21‧‧‧第二樞部
22‧‧‧第二凹槽
23‧‧‧第二穿孔
24‧‧‧第二螺合部
30‧‧‧連接塊
31‧‧‧第三穿孔
32‧‧‧第四穿孔
40‧‧‧樞設件
41‧‧‧第三螺合部

Claims (11)

  1. 一種扳手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一端係設有第一樞部,該第一樞部係呈U字型樞設端而設有第一凹槽,該第一樞部設有橫向貫穿之第一穿孔;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一端係設有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係呈U字型樞設端而設有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係與第一本體之第一凹槽相對正,該第二樞部設有橫向貫穿之第二穿孔;一連接塊,該連接塊係呈四角塊體狀,該連接塊一端係容設於第一本體之第一凹槽內,該連接塊一端係設有第三穿孔,該第三穿孔係與第一穿孔相對正,該連接塊另端係容設於第二本體之第二凹槽內,該連接塊另端係設有第四穿孔,該第四穿孔係與第二穿孔相對正,該連接塊之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間之二軸心係相平行,該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間係相距離一距離,該距離係使該第一本體及第二本體間二端部係不相踫撞;二樞設件,該其一樞設件係穿設於第一本體之第一穿孔及連接塊之第三穿孔內,使該第一樞部係與連接塊一端相樞設,該另一樞設件係穿設於第二本體之第二穿孔及第四穿孔內,使該第二樞部係與連接塊另端相樞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穿孔端部係設有第一螺合部,該第二穿孔端部係設有第二螺合部,該每一樞設件端部係設有第三螺合部,該其一樞設件 係穿設於第一本體之第一穿孔及連接塊之第三穿孔內,該其一樞設件之第三螺合部係與第一螺合部相螺合,使該第一樞部係與連接塊一端相樞設,該另一樞設件係穿設於第二本體之第二穿孔及第四穿孔內,該另一樞設件之第三螺合部係與第二螺合部相螺合,使該第二樞部係與連接塊另端相樞設。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作用端,作用端係樞設有棘輪以供旋動螺合件或套筒,或該作用端係為梅花端,該扳手結構可係為複合扳手或梅開扳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凹槽係與第一凹槽同寬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穿孔係與第一穿孔同直徑。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遠離第二樞部處係設有一開口端。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一貫穿槽,該貫穿槽之軸心與第二本體端部間距離係等同於第一本體之作用端之棘輪或梅花端之軸心與第一本體端部間之距離,該第二本體疊置於第一本體上端面,該貫穿槽係對正第一本體之棘輪或梅花端。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二端均設有第二樞部、第二凹槽及第二穿孔,該第二本體二端均樞設有連接塊,以及連接塊均樞設有第一本體,亦即 連接塊及第一本體係為二個,該樞設件係為四個。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二端均設有第二樞部、第二凹槽、第二穿孔及第二螺合部,該第二本體二端均樞設有連接塊,以及連接塊均樞設有第一本體,亦即連接塊及第一本體係為二個,該樞設件係為四個。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設有二個第二本體,二個第二本體間係以一連接塊相連接,每一第二本體再樞接連接塊以及連接塊再樞設第一本體。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樞設件與第一穿孔間或樞設件與第二穿孔間係為錨設結構。
TW101221111U 2012-11-01 2012-11-01 扳手結構 TWM451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1111U TWM451212U (zh) 2012-11-01 2012-11-01 扳手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1111U TWM451212U (zh) 2012-11-01 2012-11-01 扳手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1212U true TWM451212U (zh) 2013-04-21

Family

ID=4880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1111U TWM451212U (zh) 2012-11-01 2012-11-01 扳手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12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3508B (zh) * 2016-05-24 2017-05-21 Kabo Tool Co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TWI758858B (zh) * 2020-09-11 2022-03-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手工具之樞接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3508B (zh) * 2016-05-24 2017-05-21 Kabo Tool Co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TWI758858B (zh) * 2020-09-11 2022-03-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手工具之樞接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73901U (zh) 電動手工具之轉接頭構造
TWM451212U (zh) 扳手結構
TWI583508B (zh) A wrench with an auxiliary grip
TWM472592U (zh) 提供多種尺寸使用之套筒
TWI510719B (zh) 螺絲驅動結構
TWM559779U (zh) 旋轉衝擊組件結構改良
TW201416179A (zh) 扳手結構
US9162346B2 (en) Multiple size socket
TWM583354U (zh) 六角扳手改良結構
TWI269688B (en) Three-dimensionally operable wrench
US20130145908A1 (en) Drive tool device having two or more drives
TWI558519B (zh) Tool structure
TWM557317U (zh) 快速扣鎖模組
TWI774579B (zh) 掌上型扳手結構
TWI579111B (zh) Star screwdriver system
TWI768675B (zh) 轉頭扳手裝置
TW201125688A (en) Hand tool adapter
CN203765534U (zh) 一种组装简便且操作简单的通用扳手
TWM445477U (zh) 多功能扳手
GB2460251A (en) Adaptor for tool
WO2016119409A1 (zh) 一种阀门状态显示装置
TWI451949B (zh) Wrench structure
JP4174459B2 (ja) 安全工具セット
JP3182674U (ja) レンチ
TWM608060U (zh) 套筒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